保定市二模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A卷 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 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学术的角度说,艺术史研究方法有“向内”和“向外”之分:所谓“向内”,指艺术史研究更侧重“艺术”,即关注艺术作品可见的本体,致力于分析视觉文本、笔墨语言、风格形式等,这是传统书画鉴赏、文物修复、分期断代的主要方法;所谓“向外”,指艺术史研究更侧重“历史”,即挖掘艺术现象背后不可见的生产机制,致力于剖析作品的社会背景、文化语境、政治意涵等。
那么,艺术史研究究竟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我认为,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
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
当下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
实际上,“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
“向内”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正如有效的“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
与古为新,本就是从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
因此,“向内”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是指有效跨界,是针对虚假的、形式主义的、为新而新的无效跨界而言的。
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品为已知历史叙事的可有可无的点缀,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既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4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在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同时,也带来类似的网络社交诈骗问题。
(甲)网络社交平台多建立在虚拟、开放的基础上,除了现实中的熟人外,使用者很难了解其他虚拟ID的真实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更重要的是,一些社交平台不善监管、缺乏自律,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丢失了诚信的本色,必然问题百出,行之不远。
中华民族一直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
(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将守信视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实是天道人伦的法则。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致亡国,商鞅“徙木立信”为后世所传诵。
(丙)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正因此,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和践行诚信价值观,高度重视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可乘之机B . 安身立命C . 以致D . 传诵(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广大青年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用青春谱写壮丽的梦想。
B . 我国要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完善网络举报查办、受理和信息发布机制,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
C .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以来,省级电视台卫视频道通过自查自纠,大量医药类广告专题片以及健康资讯节目、栏目停播了。
D .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日前经国务院同意获国家批复,这是江苏继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后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保定高中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定高中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箴言(zhēn)恣意(zì)B. 翩跹(xiān)剽悍(piāo)踌躇(chóu)C. 缄默(jiān)恪守(kè)蹉跎(cuō)D. 踟蹰(chú)踌躇(chú)剽窃(pi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的尊敬。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C.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对读者很有启发。
D.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不禁让我流下了眼泪。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一言不发,真是三缄其口。
D. 他做事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4-10. 根据以上题型,继续出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________”,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
12. “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13. “________”,这是《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14. “________”,这是《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名句。
15. “________”,这是《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16. 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5分)17. 文章中提到的“________”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5分)18.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19. 请分析文章中的一个修辞手法,并说明其效果。
(5分)20.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10分)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作文(共20分)22. 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23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科学发现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这需要文化底蕴的涵养。
科学与人文传统、人文关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艺术人文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往往还是创新的源泉。
现代学科高度分工,在科学、艺术两方面均取得高成就难度很大,可很多科学大师依然热爱文学艺术。
当代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练习书法,念唐诗、宋词,背诵古文,精研鲁迅、王国维、冯友兰等的著作,他说:“这些书看起来与我后来研究的数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者的成长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历史上未曾出现过一个大科学家在没有文化的背景里能够创造出伟大发明的情况。
”可见,在求索未知的阶梯上不断攀登,艺术与科学可以相互激发。
原创性的科学发现、颠覆性的科学创新、“从0到1”的科学突破,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的激发,这就需要让科学与人文携手同行。
当前,我们正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
无论是探索未知奥秘,还是攻克“卡脖子”难题,无论是加强基础研究,还是提供科技解决方案,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而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
促进科学与人文融合,不仅能树立科技为民、科技向善的价值导向,更能为科技创新带来丰富的源头活水。
(摘编自喻思南《科学琴键演绎人文旋律》)材料二: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个民族对其文化基因的自觉与坚守。
爱国、创新、求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历代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全社会对优秀科学家群体精神禀赋的基本认同。
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史,无论在哪个时期,科技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科学家自身所展现的求真务实、不断精进的精神支撑。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以探讨社会秩序为己任,以政治伦理、道德伦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儒学的理性与求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24年高三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军马冰凛军马出生在北方的大草原。
自从出生后,它总喜欢在草原上奔驰,而奔驰几乎成了它永恒的宿命。
军马长到了两岁,应征入伍,成了一匹真正的军马。
军马奔驰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几经风云,几番厮杀,几易主人。
战争中,它精神抖擞,勇往直前,丢了一只眼睛,缺了一只耳朵,肚子也被子弹穿了个洞,还舍身救了位首长的命。
军马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赫赫功绩,成了远近闻名的好马,真可谓汗马功劳。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一夜风云散,变幻了时空。
军马该休息了,首长认为已经没有了战争,它也不再适合奔驰,到该休息的时候了,于是就让它离开了绿色军营。
首长有指示,文件是红头的。
军马被有关部门保护了起来,盖了好房,配以好饲料,调来了专职的调养员,军马有了崭新的生活环境。
可不知怎的,它反而越来越瘦,毛发渐稀,整天嘶嘶地鸣叫不休。
首长有些着急了。
“谁能把这匹马调养好,喂得膘肥体壮,重重有奖。
”口令传了出来。
王君懂些马经,又会些医道,就拿着当地政府的介绍信和自己的保证书,千里迢迢地赶来领马。
军马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一个月过去了。
两个月过去了。
军马的膘儿仍没有大的起色。
还是越来越瘦,毛发渐稀,整天嘶嘶地鸣叫不休。
王君也有些着急了。
那天清晨,王君牵着马路过村边的小学。
小学的学生正在老师响亮的口哨声中做早操。
听到哨声,军马猛地站住了,一只耳朵竖起来,一只眼睛睁得雪亮,肚皮上的伤疤急剧地收缩着,鼻孔张得老大。
“立正!稍息!”老师的声音铿锵而有力。
军马浑身一激灵,挺了挺身躯,甩了甩鬃毛,并立住四腿,又叉开四腿。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A卷(扫描版)
河北省保定市2014届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A卷(扫描版)语文二模参考答案A卷1.B (原因缺失。
八股文存在的原因除去阅卷因素还有“微言大义”“文风气运”等理由。
)2.A (原文第三段中说八股盛行时“即使有人反对也没能动摇它的地位”,可见反对八股文的观点并非到了近代才产生。
)3.B(无中生有。
文中看不出八股进入科考之初就遭到反对。
)4.C(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
)5.B(①是说韩世忠的缺点。
⑤是说宋兵败,韩世忠也退兵。
⑥说的是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
)6.A(韩世忠力斩西夏监军驸马兀移是蒿平岭一役,不是在银州。
)7. (1)钦宗听说这件事,就在便殿召见韩世忠,询问梁方平违反军纪的情况,韩世忠逐条上奏,非常详细。
(召对,召见,1分;失律,违反军纪,1分;条奏,逐条上奏,1分;悉,详细,全面,1分;句意通顺1分。
)(2)韩世忠回到汴京,调查全军先撤退的军士,(将这些人)全部斩首,韩世忠身边的将士都很害怕。
丁进从此与韩世忠有了嫌隙,不久丁进因为叛降被杀。
(诘,追察,追究,1分;左右,身边的军士,1分;隙,嫌怨,嫌隙,1分;寻,不久,1分;句意通顺1分)全文翻译:韩世忠,字良辰,是延安人。
身材高大秀美,目光如电。
早年时候勇猛非常,能骑生马驹子。
家中贫穷没有产业,特别喜欢喝酒且意气用事,不肯受约束。
十八岁的时候,凭借勇敢在乡州应募,隶属赤籍,能拉开强弓,飞驰射箭,神勇为三军之首。
崇宁四年,西夏发生动乱,郡府调兵捍卫守御,韩世忠在派遣的士兵之中。
到了银州,西夏人环绕城池固守,韩世忠攻破关口杀死敌将,把他的头颅扔到女墙之外,各部军队乘机攻入,西夏人大败。
接着西夏人派重兵驻扎在蒿平岭,韩世忠率领精锐部队一番苦战,西夏人撤兵离开。
不久西夏人又出现在小路,世忠独自率领敢死的士兵殊死搏斗,敌人稍微退却,(韩世忠)看到一名骑士很是锐敏强悍,问俘虏那是谁,俘虏说:“是监军驸马兀移。
”韩世忠就策马飞奔斩杀了他,敌人大败。
钦宗登上皇位,韩世忠跟从梁方平驻守浚州。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语文答案1.B(3分)(A项《左传》中关于“盾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夏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C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D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而是成为瓦坯。
)2.D(3分)(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3.C(3分)(无中生有。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4.A(3分)(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
)5.(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12年系一次,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1分,答出一个象征意义即得1分。
)(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
当同学们都穿着胶质球鞋时,他只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2分)(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
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
(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6.(1)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
(3分)(2)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7.D(3分)(原文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情况,尤其需要努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综合分析创业项目、自身实力及资源情况,并不能改变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
)8.AC(B项“创业环境日趋严峻”不对,材料四中说优惠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D项原文是“但这些活动和到社会上自主创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进入社会后未必能大显身手;E项“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
”)(答对一个3分,答对两个5分。
2024年保定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附答案解析
2024年保定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美术最鲜明的艺术特征,就是把人民既作为艺术的接受者,也作为艺术的被表现者,使作品所表达的审美价值体现人民的世界观,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美术独特的话语体系。
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命题,“服务”即意味着要表现他们——体现无产者的思想情感;要让他们看得懂——体现无产者的审美精神。
“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命题,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式现代美术要为无产者服务,这是中国艺术史上从未明确提出的艺术命题。
改革开放时期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改写为“为人民服务”,显现了意识形态领域对阶级斗争概念的淡化。
全球化语境的新时代,“人民性”成为一种国家公民的广义概念,从艺术“为工农兵服务”到“为人民服务”,再到“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内涵不断适应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得到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人民性”从“无产者”到“有产者”再到我国宪法所表述的“公民”,从“服务”那种艺术与主人的主辅关系,到“为中心”强调艺术为民众的中心式结构,中国美术更加开放和多元,勾勒出以“人民性”为现代性内涵的鲜明标志。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转向创作人民可以理解和必要的艺术”的主张。
他指出“对艺术作品最有价值、最正确的意见,是工农兵的意见”,因而“艺术家应该努力让他们的作品得到人民的认可”。
河北省保定市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25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其次次模拟考试试题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暴发,是其次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事务,使全球陷入一种综合性危机。
加强人类的联合才能应对共同的风险挑战,谋求合作共生便成为时代所需。
“共生”原为生物学上的概念,但只有置共生于人类社会,探寻种属之别下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探寻相同社会需求下人与人之间如何共生共在,探寻价值追求相异的文明与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存,从中以求人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之道,“共生”方可超越纯粹的生物学意义而具有困难且深刻的意蕴。
人如何“生”存,为何“生”活,是一个历久不衰的元问题。
受制于人自身的有限性,无论何种意义上的生都无法依靠单个人的力气实现,彼此联结、和谐共生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那么就须要以整体性思维、责任性思维、合作性思维、理解性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国际关系的主要冲突在于各个国家的利益与人类普遍利益之间存在着张力。
假如各国只追求自我利益的实现而忽视其他国家的利益诉求,就无法有效应对时代的挑战,甚至会产生相互间的冲突和冲突。
这就须要突破狭隘国家利益,树立人类整体利益观念。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活动向自然无序的扩张,不仅给人也给自然的其他生命体的生存带来了威逼,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要提升公民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亦应共同担当起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责任和义务。
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着对每个人的华蜜和全人类整体命运的关怀,以彼此合作和相互促进实现对“此消彼长”“零和博弈”思维的超越。
2019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吸引人才入戏,传统戏曲更有戏根据日前公布的中国戏曲学院2019年本科招生简章,包括京剧表演、京剧器乐、昆曲表演、昆曲器乐、多剧种表演、多剧种器乐、戏曲作曲在内的多个招考方向继续执行免学费政策。
有人,才有戏,有杰出的人才入行,才会有优秀的剧目,传统戏曲才会有未来。
缺乏编剧、作曲、演员、舞美、管理等专业人才,就不可能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剧目,传统戏曲的发展壮大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当下,传统戏曲的元气正在恢复,信心满满走上复兴路。
但是,只要接触行内人,就不难发现,他们对传统戏曲仍有远虑,尤其是专业人员储备不足,演员青黄不接,后续乏人。
据媒体报道,西南某川剧院共有编制300人,其中110人为退休人员,45岁以上的人员占30%,30岁以下的年轻演员只有不到10%。
随着老艺人不断退出舞台,一些传统戏曲艺术精髓无人传承,甚至出现行当不全。
如此,剧团还谈什么发展?这个川剧院的情况并非个案,传统戏曲在人才领域上,或多或少都面临诸如培养专业人才的院校缺乏、招生困难,演员青黄不接、领军人物匮乏,创编、管理、研究人才急缺等困境。
吸引年轻人入行,让人才尽快成长起来,已成传统戏曲的燃眉之急。
中国戏曲学院和各地戏曲院校执行免费政策(个别地方还给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既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添一把柴,堪称功在当前、利在长远。
随着近年来的复兴,传统戏曲的就业与收入已大为改观。
以粤剧为例,据业内人士介绍,粤剧人才不仅是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毕业生月薪也可达万元左右,并不比普通高校毕业生逊色。
向好的就业与收入,叠加免费就读政策,不断为传统戏曲加持,增加吸引人才的筹码。
传统戏曲走到今天,出现“水土不服”在所难免,要双方都做好调适,方能行稳致远。
吸引人才入行,除了免费就读,还要在教学、就业、社保、职称等方面着眼、着力,给戏曲专业人才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2020年保定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保定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旧书李琬①大概半年了吧,我不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
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
②酒香不怕巷子深。
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
一开始是去它附近的新华书店,顺便下到这个书店望望。
后来,便是只去这家旧书店了。
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把那些满面尘土的读物和画作,映照得无比令人渴望。
我从它那里真正买下的,不过是一本《秋海棠》、两本《西藏擦擦艺术》的小画册。
③其实在发现这家书店之前,我就目睹了一家古旧书店的短寿。
那家书店原本开在我生活的大院里,主要卖一些五十年到八十年代出版的外国著作。
一本《藏族民间故事》引逗出我许多古拙的知觉。
几个月之后那书店就永远地消失了。
正因为此,我才暗暗祈求那家生存下来的古旧书店免于无声的坍圮。
④我惊异于旧书和旧书拥有者之间的缘分。
⑤幼年读书的时光里,身边的旧书并不少。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香妃》。
那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我到父亲的老同学家中做客。
父亲和老同学酒酣眼热,我一人钻进书房乱翻一气。
结果我被淡淡的霉味蛊惑了。
我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本《香妃》。
书皮破败,纸页油腻。
我坐在床单褪色的小床上,窗外是萧森的树影,捧着书我忘记了时间。
我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只记得仿佛香妃的剪下来的辫子那么干枯,这个辫子干枯的女人真的很神秘。
那个下午,那个逼仄破旧的房间,让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
⑥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
⑦后来的那本《秋海棠》有着碧绿色的封皮,柔软光洁,当属旧书堆里的罕物。
封面绘着一朵秀雅的海棠花。
让我感叹不已的是,扉页上红色小篆的“骆志培藏书”印记,还有空白页中的签字章“骆志培”。
我突入了这个藏书者的阅读史。
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
⑧《丰子恺散文选》带给我的则是一张快乐糖的糖纸。
2020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
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地玩。
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
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
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
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
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
河北保定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保定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之涣C. 杨炯D. 白居易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吴承恩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哪个时期被称为“建安风骨”?A. 西汉B. 东汉C. 三国D. 西晋4.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哪首诗?A. 《离骚》B. 《长恨歌》C. 《鹊桥仙》D. 《琵琶行》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哪篇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乐府诗集》D. 《唐诗三百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论语》是孔子所著。
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因为农村是中国历次危机软着陆的载体,所以它有可能成为城市之外的第二‘资本池’和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池’”错误,因果不当,农村本来就是传统“劳动力池”,原文说加强可以巩固“劳动力池”作用。
事实上,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转变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产业资本过剩。中国在未来数十年将更加受制于资源高度短缺、环境日趋恶化,尤其要注意汲取其他国家的重大教训。以巴西、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之路,其特征是“空间平移,集中贫困”,各地农村贫困人口移入大城市,造成贫民窟中的黄賭毒泛滥。比如巴西,虽然实现了80%以上的城市化率,但大多数是在贫民窟中受黑社会控制,危害极大。
【答案】4. A 5. D
6.存在问题:①为了流量,传播低俗信息,进行恶意炒作,带偏了社会价值观;②背离了内容为王的本质,同质化严重,内容大多雷同。
D. 网红经济在政府的调控管控下,将自我调整、淘汰,进行重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22 年很多网红创造了各种“”,其社会认同度进一步提升。也有许多人为流量进行低俗营销、恶意炒作,带偏了社会价值观。
B. 2022年网红主要领域涉及广泛,包括娱乐、美妆、美食、财经等方面,从领域占比看,传统的文娱领域占据网红所在领域的主导位置。
客观上看,城镇化确实有利于化解产业资本过度集中的城市形成的生产过剩压力。一方面,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9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了五通(电、水、路、电话、网络),给中小者和城乡劳动者提供“搭便车”的机会,为内需型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中国有约3000个县级单位坐落在县级中心镇,还有约2万个建制镇,只需选择部分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建设重点,就足以打造城市之外的第二“资本池”,还可巩固农村作为传统“劳动力池”的作用。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
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甲)志愿服务,主动回报社会,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应对灾难,企业献出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
利益的风暴撕碎了悬在一些人头顶的崇高云层,人不过是欲念死海中一个小小的漩涡。
(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
(丙)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一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安放?(来源:《人民日报》)(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虽然B . 充斥C . 诛心之论D . 独步(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三上·苏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不甘寂寞的当代艺术陈德洪当代艺术在市场退潮后犹如积压的商品,在寂寞的如库房的展厅中陈列,因为市场热潮不再而更加刻意扮演一种曲高和寡的姿态。
其间的忸怩作态、故作高深、自我标榜其实也难掩对廉价赞誉追捧和高价售出的热切期待。
艺术家过于标榜个性、微观叙事导致的自恋和自我中心其实极端矛盾地希望得到公共性的认同、传播和抬举。
名校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含答案
语文答案A卷1. C。
分析:“两种风格相较,多里克柱式倾向于优美的样式,爱奥尼柱式趋向于崇高的样式。
”错,应是“两种风格相较,爱奥尼柱式倾向于优美的样式,多里克柱式趋向于崇高的样式。
”2. D。
分析: C“因此只有‘纯粹美’才会引起人们愉快的感受”片面,还有“依存美”。
3. C。
分析:A“截然不同”的说法不对。
B“它最典型的特征是宁静”是温克尔曼的观点。
D“因此两者的审美效果都是最终达到主客交融的境界”结论错误,依据原文,崇高的对象“对主体造成恐惧,因而产生拒斥和威胁,进而唤起了主体自身的理性观念和勇气后,主体便超越了对象达到新的精神境界”。
4.B(轻易:贸然行事)5.C6.B(原文“虽非指事赃贿”)7.(1)他和叔父分开居住,叔父被奴仆诬陷为叛逆,游道用计诱回了奴仆,杀了他为叔父雪恨。
(“别居”“为”“诱”“雪”各1分,句意1分)(2)我执法过于严厉,多次遭受艰难困苦,这是我天性如此,子孙不值得把我当作榜样。
(“刚”“数”“屯蹇”“师”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宋游道,是广平人。
父亲宋季预,任渤海太守。
宋游道二十岁时在渤海郡陪同父亲,父亲亡故时,官吏的馈赠,他丝毫不接受。
侍奉母亲以孝顺而出名。
他和叔父分开居住,叔父被奴仆诬陷为叛逆,游道用计诱回了奴仆,杀了他为叔父雪恨。
魏广阳王元深北伐,请他作管理铠甲的小吏,等到广阳王做了定州刺史,又任命他为府佐。
广阳王被葛荣杀死后,元徽诬陷他投降贼寇,逮捕了他的妻子儿女,游道替他们上诉而使他们得到释放,又和广阳王的儿子一起把棺木迎回家埋葬。
中尉郦善长嘉赏他有气节,引荐他作殿中侍御史,御史间传说:“见贼能讨宋游道。
”后来神武帝从太原来邺城(北齐都城,以太原为别都,高欢坐镇晋阳遥控朝廷),见到了他,说:“这个人就是宋游道吗?常听说他的大名,今天才见到本人。
”升任他作了别驾。
后天,神武到达司州,宴会大臣时,举杯劝他说:“喝了高欢手中这杯酒的是大丈夫,按你的为人,应该喝这杯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保定市二模】河北省保定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A卷整理录入:青峰弦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八股文与科举制明清时代考科举,必须使用八股文这种文章体裁。
八股文,又称八比、时文、时艺、制艺、经义、四书文等,全文分八个部分,格式要求严格、死板。
不管是乡试(省内统考)还是会试(全国统考),都是三场考试,“首场《四书》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各占一经”(《清史稿·选举三》)三场考试并不都用八股文,只有第一场使用,但由于第一场对于是否考中最关重要,所以科举考试与八股文就当然被看成是紧密的连带关系了。
另外,虽然没有看到有关论证,但推测八股文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与试卷的评判有关。
如果不规定文体,同样的题目就会有许多种类型的回答,而这对于评判者来说,难度是加大了的,而同一种八股文,结构的严格一致,很方便评判者对考生进行对比排队。
林则徐曾经指出,科举乡试试卷多而校阅的考官少,“校阅情形,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可见评判用时非常短。
由此可见,完全相同格式的答卷应该是有利于迅速校阅的。
明代的八股文,在最后有一个部分叫“大结”,是自由发挥的部分,但清朝取消了这部分,理由是容易做暗号给考官,可能也有不希望增加校阅试卷工作量的意思,当然谁也不会把这当做公开的理由提出罢了。
八股文事关圣贤微害大义、士人心术,又有利于考官评卷,再加上清人迷信文风关乎气运,于是即使有人反对也没能动摇它的地位。
何况,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急于在科举上找到出路,而科举非通过八股文这块敲门砖不可,所以事实上也形成了很大的一个市场。
清人徐继畲把自己的一百多篇八股文结集,还选编明清的优秀八股文做批注,他还专门写了一篇《示诸生行文法》,不厌其烦的讲解八股文的写作技巧。
但是到了近代,人们思考方向发生了变化,对“八股文空言无用”的观点渐渐达成共识,八股文也就从无用变成了有害。
清人郑观应认为,八股文的教育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是严重的:一是徒然消耗了士人的生命,二是并不利于政治,三是导致了言行不一致的道德问题。
一大批知识分子撰文历陈八股之弊,掀起了一股反对八股文考试的浪潮。
但值得注意的的是,在反对八股文考试的浪潮中,并不是所有观点都把八股文与科举考试的内容联系起来,更多的人反对的只是八股文这种文体而已。
至于四书等科举的内容,许多人还是抱着极大地尊重态度的。
在科举制改革问题上,因为八股文集中了最大的反对意见,所以成了科举改革的首选对象。
当废除八股文从思想变成行动的时候,直接推动者的思想就变得很关键。
康有为成了当时中国改革的民间倡导者和变法运动的领袖,而他在科举问题上,恰好是一个只反八股,不反“四书”的人。
八股文体,形式主义太强烈。
在康乾的年代,它还可以用于心术训练,得到纪晓岚的认可,但到了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袭,国将不国,八股取士不仅无法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而且成了阻碍历史进步的障碍。
用康有为的话说,就是八股弊端有二,“能使天下无人才,一也。
即有人才,而皇上无从知之,无从用之,二也。
”因此,八股文在首次科举制改革中就落马毙命。
(摘编自中华书局《文史知识》)1.下列关于“八股文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时代考科举,必须使用八股文这种文章体裁。
八股文只有第一场使用。
但由于第一场的重要性,所以科举考试与八股文关系密切。
B.科举考试最终确定采用八股文这种形式的原因是试卷多而校阅的考官少,采用完全相同格式的答卷有利于迅速校阅。
C.因为有成千上万的青年要通过科举找到出路,八股文在明清文人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了很大的一个关于八股文写作的市场。
D.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八股这种文体,因此八股文就成了通过科举的必修文体,还有人编写专门教授写作八股文技巧的文集和文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的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近代,开始产生反对八股文的观点,许多人撰文历陈八股之弊,掀起了一股反对八股文的浪潮。
B.近代,人们发现八股文并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而且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产生矛盾,因此废除八股文也就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C.虽然有很多人反对八股文,但这些反对八股文的士人中还是有很多仍然尊崇四书等科举内容,因此大多数人反对的只是八股而非科举。
D.作为中国改革的民间倡导者和变法运动的领袖,康有为是把废除八股文从思想变成行动的直接推动者,但他也是只反八股不反科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股文虽然有各种弊端,但康乾时代,统治者除在科举考试中借它选拔人才外,还认为它可以作为心术训练的手段,是有积极作用的。
B.八股文从被科举考试采用之初就因其死板的要求,强烈的形式主义遭到人们的反对,因此八股文在清末科举改革中最先被废除。
C.八股文形式主义强烈,虚耗了士人的生命,不利于政治,还会导致言行不一致的道德问题,于是遭到大批知识分子的批判。
D.明八股的“大结”部分,是可以自由发挥的,但清朝却取消了,理由可能是它不光增加了校阅试卷的工作量,还容易造成作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
风骨伟岸,目瞬如电。
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家贫无产业,嗜酒尚气,不可绳检。
年十八,以敢勇应募乡州,隶赤籍,挽强驰射,勇冠三军。
崇宁四年,西夏骚动,郡调兵捍御,世忠在遣中。
至银州,夏人婴城自固,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诸军乘之,夏人大败。
既而以重兵次蒿平岭,世忠率精锐鏖战,解去。
俄复出间道,世忠独部敢死士殊死斗,敌少却,顾一骑士锐甚,问俘者,曰:“监军驸马兀移也。
”跃马斩之,敌众大溃。
钦宗即位,从梁方平屯浚州。
金人压境,方平备不严,金人迫而遁,王师数万皆溃。
世忠陷重围中,挥戈力战,突围出,焚桥而还。
钦宗闻,召对便殿,询方平失律状,条奏甚悉。
转武节大夫。
诏诸路勤王兵领所部入卫,会金人退,河北总管司辟选锋军统制。
建炎二年,金人再攻河南,翟进合世忠兵夜袭悟宣营,不克,反为所败。
会丁进失期,陈思恭先遁,世忠被矢如棘,力战得免。
还汴,诘一军之先退者皆斩,左右惧。
进由是与世忠有隙,寻以叛诛。
兀术将入侵,帝召诸将问移跸之地,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世忠曰:“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于是以世忠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
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
兀术遣使通问,约日大战,许之。
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世忠仅八千余人。
帝凡六赐札,褒奖甚宠。
拜检校少保、武成感德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
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去世,升任太师,追封通义郡王。
(节选自《宋史》)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人婴城自固婴:围绕B.以重兵次蒿平岭次:驻扎C.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幸:希望D.帝凡六赐札凡:总共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韩世忠在疆场上勇武善战的一组是①嗜酒尚气,不可绳检②世忠斩关杀敌将,掷首陴外③挥戈力战,突围出,焚桥而还④世忠被矢如棘,力战得免⑤世忠亦自镇江退保江阴⑥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世忠青年时便显现出勇武善战的能力,十八岁入伍,勇冠三军。
后来,在西夏银州城作战时,力斩西夏监军驸马兀移,击溃敌军。
B.韩世忠跟从梁方平镇守浚州,但因梁方平防守不严密而兵败。
韩世忠奋勇突围后,见到皇帝,历数梁方平过失。
C.金兵统帅兀术南侵,皇帝召集诸将商议逃跑路线。
韩世忠劝谏皇帝不要放弃江淮继续逃跑,于是皇帝任命韩世忠为浙西制置使,镇守镇江。
D.在江阴,韩世忠率领八千多士兵阻击了兀术号称十万的大军,夫人梁红玉亲擂战鼓助威,金兵最终没能渡过长江。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钦宗闻,召对便殿,询方平失律状,条奏甚悉。
(2)还汴,诘一军之先退者皆斩,左右惧。
进由是与世忠有隙,寻以叛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次韵东坡还自岭南①李之仪凭陵岁月固难堪,食蘖多来味却甘。
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
天边鹤驾瞻仙袂,云里诗笺带海岚。
重见门生应不识,雪髯霜鬓两毵毵。
【注】①写作背景:苏轼因新旧党争被发配岭南,元丰年间遇赦返京,作者在他即将归来时作此诗。
②李之仪:苏轼门生,与苏轼感情深厚。
③毵毵(sēn sēn):毛发纷披散乱状。
8.诗中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9.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叫我一声“哎”刘立勤郝文爬上山垭时,一丝风顺着坡边吹过来,他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山妞的发梢儿不经意地掠过自己的脸,回头看看身后,山妞正向自己走来,迎面的风里也多了一线山妞的馨香。
郝文的心里犹如蚂蚁蜇过,轻飘飘地痛。
郝文是城里人,师范毕业后被分到小学当教师,一教就是几年,起初的不平和忿恨就像用过的粉笔,都化成粉尘消失了,记忆中是孩子们一张张纯朴的笑脸和一声声稚气的呼唤。
那些笑脸和稚气的声音又织成一张网,网住了郝文。
郝文在那张网上挣扎时,又认识了高中毕业刚刚回乡的山妞。
山妞那幽幽的一丝浅笑和一声甜甜的“老师”,就勾住了郝文的手脚,郝文就身不由己地跳进了山妞那双能淹死人的眼睛里。
沉浸在山妞的眼睛里,郝文觉得很美气,美气得他生生是不愿出来。
可是,每当他沉浸在那份美气之中不愿意出来时,山妞就会情不自禁笑吟吟地喊一声“老师”。
山妞的声音很甜,山妞的笑脸也很诱人,但那“老师”的称谓确是让人恼火。
平日里,郝文是极喜欢这个称呼的,一声“老师”让他感到亲切也让他幸福,独独在山妞面前他不喜欢,他不喜欢山妞叫他“老师”,让山妞叫他什么呢?他又说不出,只好在山妞不在身边的时候独自生气,生闲气。
有过许许多多的美气,又生过许许多多的闲气,郝文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个主意:约山妞一起去看青云观。
青云观的道士没了,青云观的神像也走了,青云观没了香火,青云观就成了离村子最远也是最清静的地方。
在那里,郝文遇不上自己的学生;在那里,郝文也碰不上学生家长。
他想,在这里没有别人喊“老师”了,山妞总该叫一声别的什么吧。
可是,在去青云观的路上,山妞还是一口一声地喊“老师”,郝文的好心境一声一声地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