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论文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作者:潘秀玲文章出处:论文网发布时间:2011-1-20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有清醒的认识,即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可达到的发展水平,可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只有把握“最近发展区”,才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
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
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同一课时对各组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传统授课模式下,容易产生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而分层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
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从小学期间开始接受的重要教育内容,这个时期的数学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教学对象,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教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浅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要求孩子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来说,需要充分展开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在学习中不断地思考、探究,以致于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二、小学数学教育需要考虑尊重个性化需求尊重个性化教学需求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都不同,如果没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孩子很可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不能简单地把所有孩子的需求都视为一致,而要根据孩子所在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教学。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个性化的教育问题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很好地解决个性化的教育问题,例如:游戏化教育、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竞技式教学等等。
这些教学方法,既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可以促进孩子的交流和协作,同时也可以针对孩子的不同思维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小学数学教育需要环境支持除了教育方法的改善,环境支持也是小学数学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可以极大地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这是可以通过改善教育设施、配备教育资源等方法来实现的。
五、家长的参与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同样很重要小学数学教育的成功,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参与。
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或者没有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那么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就不可能被充分地发掘。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需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互动和联络,创造一个理解、支持和与孩子合作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作者:————————————————————————————————日期: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论文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光明小学【摘要】受智力状况以及接受学前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
数学教师在其所负责授课的班级中,遵循统一的教学范式,则将使部分小学生出现掉队情况。
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确保其所任教的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足够的数学知识。
为实现这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必要性;策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实现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并且使学生能够运用其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实现对现实中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通过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学习,能为学生日后的高阶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可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数学基础知识实现扎实地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为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展开探索和研究。
一、小学数学实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小学生学情与个性都是不相同的,更需要进行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应当使每一位学生都收获到足够的数学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均能够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有效习得,将帮助学生形成缜密的理性思维,从而在对待事情、处理问题过程中,能够处理得更有条理,思路也更为清晰。
因此,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传授效度如何,直接同学生能否实现健全发展关系密切。
(二)小学生学情与个性不同,要求实施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曾经指出,教育者必须对受教育对象的心智状况与知识领会、接受能力做到全面的认知与把握。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后续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根据学生个体特征和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以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将讨论教师如何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是个性化因材施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学习数学方面面临的困难和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
因此,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和发展每个学生独特的数学潜能。
首先,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题风格。
有的学生更倾向于逻辑思维,他们擅长分析问题和找到问题的规律;而有的学生则更注重视觉化,他们通过画图或其他形象化的方式理解和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了解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学习速度较快,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较为轻松;而有的学生学习速度较慢,他们需要更多时间来理解和巩固知识。
对于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任务,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对于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个别辅导,让他们在更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知识。
最后,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有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热衷于解决数学难题和探索数学奥秘;而有的学生对数学兴趣不大,他们觉得数学难以理解和乏味。
因此,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和游戏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因材施教需要教师设计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是一种灵活的教学策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求。
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作者:————————————————————————————————日期: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论文有关因材施教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光明小学【摘要】受智力状况以及接受学前教育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
数学教师在其所负责授课的班级中,遵循统一的教学范式,则将使部分小学生出现掉队情况。
有鉴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确保其所任教的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足够的数学知识。
为实现这一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必要性;策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实现对其思维能力的锻炼,并且使学生能够运用其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实现对现实中一些数学问题的解决。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通过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学习,能为学生日后的高阶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可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数学基础知识实现扎实地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灵活运用。
为此,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展开探索和研究。
一、小学数学实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小学生学情与个性都是不相同的,更需要进行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师应当使每一位学生都收获到足够的数学知识,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均能够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有效习得,将帮助学生形成缜密的理性思维,从而在对待事情、处理问题过程中,能够处理得更有条理,思路也更为清晰。
因此,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传授效度如何,直接同学生能否实现健全发展关系密切。
(二)小学生学情与个性不同,要求实施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曾经指出,教育者必须对受教育对象的心智状况与知识领会、接受能力做到全面的认知与把握。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因材施教”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因材施教”【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因材施教”是一种个性化教学方法,旨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制定相应教学策略。
本文分析了个性化教学的优势,探讨了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教师在此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通过了解学生对“因材施教”的反馈和评价,可以更好地评估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效果。
结论指出小学数学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同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如培养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力,加强家校合作等措施。
采用“因材施教”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进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教师角色、学生反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建议。
1. 引言1.1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育是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一种逻辑思维的工具,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运算和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正在逐步奠定,他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将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成绩和职业选择。
如果在小学阶段就无法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么在以后更加复杂的数学学习中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学业发展,也是他们未来成为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1.2 “因材施教”的定义“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来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教育,实现个性化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素养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学习态度,更关乎数学水平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
而要实现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则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所谓“尊重个性因材”,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其个性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定制化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个性化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测试和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其特点的学习计划。
对于已经掌握数学知识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培养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相对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补充基础知识,帮助其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有些学生喜欢听讲解,可以采用讲授式教学;有些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可以提供实际情境或游戏形式的教学活动;有些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可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或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和方法,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4. 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也意味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特点和情感需求,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情感体验。
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困难。
同时,教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合作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尊重个性,开展小学数学因材施教
尊重个性,开展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摘要:尊重学生个性,让课堂更加生动精彩,教学方式适当的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个性教学尤为重要,以学生为本,以尊重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教育。
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中能跟住老师的步伐,将老师所讲的内容快速记忆,以此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尊重个性恰恰有助于学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了课后学习任务负担重的情况。
关键词:尊重个性;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学校办学的最终目的。
教学不应该立足于当下,而是要长远考虑,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由此,个性的发展和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秉承着尊重个性的理想信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
所谓的尊重个性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尊重个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因此,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进行以下策略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不要固守陈旧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育观念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随着的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家长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是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快速的适应,机遇是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创设学习情境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新颖的,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情境可以通过话剧表演,朗读比赛来呈现,而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数学知识带入一些趣味小故事当中,这既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主体地位,还能活跃课堂的整体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数学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而在学习过程中,为了遵循尊重学生的个性这一宗旨,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问题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同学们在讨论的同时发表自己意见,面对一道数学题,解题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便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机械运算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特点。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和特长,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首先,尊重学生的个性是指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节奏进行学习。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教师通常只会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有的学生喜欢图解法,有的学生喜欢逻辑思维,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实例理解。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们可以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更好地探索和发展。
其次,尊重学生的个性也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兴趣。
数学是一门充满创造和发现的科学,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和发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他们发展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另外,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包括给予学生多样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和活动。
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重点强调机械运算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
现代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抽象的符号和算法。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数学应用实例和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此外,尊重学生的个性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和合作。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问题,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精选2篇)
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精选2篇)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篇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提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为首要目标,强调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应以学生为本,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一、教材内容从贴近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但它并不就指数学内容本身的价值,而应体现在教师如何组织数学教材,如何使学生实现其所学数学内容的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要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创设生活情境,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中的现实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如教学“归一应用题”:滨河公园原有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教师没有直接出示这一例题,导入是这样的:“同学们,你们到公园去都玩过游船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这一日常生活事例激起了讨论的热潮。
于是老师又说:“我知道大家的感受一定很多,不过,今天我们不急着谈感受,而是游船的老板遇到麻烦事儿,想请大家出出主意。
”一听说是帮忙出主意,学生的兴致更浓,个个睁大眼睛,集中注意力想听个究竟。
老师告诉说:“王老板在公园承包了20条船,每天收入360元。
国庆节就快到了,他也想趁这节日旺季多赚点钱,可一时又拿不定主意。
大家有什么好的合适的办法,给他出一个,行吗?”学生的积极性可高了,有的建议增加每条船的租金,有的建议增加游船的只数,有的建议缩短每船每次的使用时限,还有的建议大大增加超时的处罚金,也有个别学生认为应增强宣传力度,并增加一些奖项来吸引游客……。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1. 引言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逻辑推理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能力不同,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因此,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
2. 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都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因此,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式,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持续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3. 实施个性化教学的方法3.1 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估和分组,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3.2 不同题型的选择在进行个性化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
有些学生可能对逻辑推理题更感兴趣,而有些学生则对实际问题应用题更感兴趣。
因此,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数学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3.3 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在个性化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
通过配合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多媒体教学工具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尽管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实施起来也面临一些挑战。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指导原则。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旨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其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实现个性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个别化的学习和评价以及教师的角色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每个学生的兴趣是独特的,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案例和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通过团队合作和探究学习来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竞赛、设计游戏、开展数学研究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兴趣引导机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目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
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资源。
例如,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数学题,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对于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教辅材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巩固和辅导。
通过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三、个别化的学习和评价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还要求个别化的学习和评价。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教学和评价,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别化的学习计划和评价方式。
个别化的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进行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挑战和支持。
个别化的评价可以通过开展个人成就展示、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等形式,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个别辅导计划。
四、教师的角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2篇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2篇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数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巩固性训练。
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的巩固性训练,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
数学知识是需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还能够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巩固性训练和实践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希望广大数学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因此如何进行差异化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育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差异化教育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五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五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是经过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
因材施教正好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顺应当今教学改革的潮流。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坚持因材施教,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呢?现浅谈如下。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的学习。
1、把学生分层次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分类编组,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具体到哪个学生属于哪个层次,教师要心中有数,不宜向学生公开,否则,有可能会助长“高层”学生的傲气,挫伤“低层”学生的自尊心。
2、备课分层次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同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精心设计问题,注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做到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
3、导学分层次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品格、性格、意志力、情感、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着眼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教材内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指导方法。
(1)、程度不同,要求各异。
一节课里,虽然全班学生都在学习同样的内容,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领会的程度都相同;教师的主观要求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
只有适合学生程度的教学才有好效果。
如“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新授课,重点是计算法则,难点是对于算理的理解。
这节课我要求全班都掌握计算法则,但具体对各类学生却区别要求:差生模仿例题计算,逐步掌握法则;中等生按法则的三个步骤进行计算,并理解算理;优生除前面的要求外,还要能概括法则,说明算理。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同时也是对于培养良好数学素养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
然而,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扶持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使得小学数学教育成为有效的、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育。
一、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天赋不同,擅长的领域也不同,这也决定了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认知能力不同。
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结合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落地。
对于一些头脑灵活,思维逻辑敏捷的孩子,采用启发式教学,让他们通过自主发现和探究,从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的奥秘,这种探索学习的方式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对于一些思维不够敏捷的孩子,则需要采用以讲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讲解和精心选择的练习,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迅速提高学习效果。
二、探索性学习在科学和技术的快速进步的当今时代,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然而,对许多小学生来说,数学上课往往会感到单调乏味。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探索性学习方法应该得到更多的应用。
这种方法更能够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自主产生疑问,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更好的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提高效果我们应该意识到,针对不同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方法,是提高教育效果的核心,而这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需要我们不停地优化教育模式,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果。
在教学中,合理的课堂管理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成效。
教师应该灵活掌握教学节奏,避免盲目讲解,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开放式学习模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开放式学习模式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这种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能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数学教育应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应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摘要】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所经历的过程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等因素的不同,有可能在学习的效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下面就谈谈本人在因材施教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数教育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将所任教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状况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展开教学,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所经历的过程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及学习方法等因素的不同,有可能在学习的效果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状况,实行因材施教,才能使大家在原有的基础上均有所提高。
只有你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对接,学生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师实现人生境界的阶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何全面提高数学质量?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知识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万事万物之间都存在差异,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个别差异视为正常和经常的现象。
我们的学生是一个随时处于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学校的有序教学和校外的无序并存。
教师与家长、同样,与媒体、网络均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设计者,因此,对于某一具体的课堂学习而言,“逻辑意义的起点“并不存在。
这就呼唤我们教师要了解、理解学生存在的差异成为教学的契机,并在促进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探求因材施教的策略。
二、科学制定弹性的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充分预设,只有这样,才会有精彩的生成,面对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建立多重教学目标。
面对班级平均水平,建立适合于中等水平学生的教学目标。
顾及优等生的学习要求,确定较高的教学目标,并准备相应的材料。
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论文第一部分:问题分析与目标设定一、问题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学生差异化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实现因材施教,本文旨在探讨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二、问题分析1. 学生差异化:学生在性格、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习需求多样化。
2. 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3. 教学资源有限:虽然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但小学数学教学资源仍然有限,难以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
4. 教师能力不足:部分教师缺乏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难以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教学。
三、目标设定1.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针对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3. 整合教学资源,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
4. 提升教师个性化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实施方案1. 学生评估: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2.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学生评估结果,设计符合不同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分层。
3. 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资源、教育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5. 教师培训与教研:加强教师个性化教学理念和方法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第二部分:个性化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一、教学内容设计1. 教学大纲调整: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教育标准,又能兼顾学生差异。
2. 教学目标细化:将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不同维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教学内容多样化: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型、拓展型和挑战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之我见
小学数学教给学生计算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整个知识体系乃至人格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好数学,尤其能够给青少年带来缜密的思维能力,这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有着清晰的思路,做事条理清楚;在处理身心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时,也能冷静思考,细致分析,最终攻克难题。
因此,小学教学工作的意义重大。
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更应该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小学生特点的教学之路。
如今,很多教师仍然存在着唯分数论成败的错误观念,认为想要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必须大量做题,不断练习,最终能够提高成绩。
对于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打破常规、解放思想、推陈出新,找出一条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
本文尝试提出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试图能给当下小学数学教育起到启发作用。
一、尊重个体差异,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但应该承担着教授书本知识的责任,也应该做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刻刻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管理工作。
发展心理学理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其身心发展会存在差异。
在看似相同的成长经历中,由于家庭背景、教养方式、生活风格等因素,这些造成了个体在应对外界事物时,会出现不同的应对方式。
这说明,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不能“一刀切”,应该注重方式与方法。
在这方面,我有着难以释怀的经历。
在某一次的课堂中,我为了回顾以往学习的基础知识,向全班提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学生也都积极举手,准备发言。
这时,我发现在后排有一位女生,似乎心不在焉,我提问了她。
果不其然,她在支吾一阵后,没有回答出来。
我顿时火冒三丈,严肃地批评了这位同学。
可是后来,我发现了后果的严重性。
这位同学在随后的课堂中,显得沉默寡言,不愿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甚至在课后还经常长时间趴在课桌上。
在一次课间休息时,我将她领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原来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在班级内受到批评后,心理受到了创伤。
尊重个性,开展小学数学因材施教_1
尊重个性,开展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发布时间:2021-06-10T02:08:27.701Z 来源:《教育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4期作者:黄俊雯[导读] 最终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下面,本文将对开展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分析。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实验小学 215000摘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初始阶段,该阶段也是奠定学生学习基础,培养重点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随着年级的提升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差异化现象,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这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一教学现象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且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此,教师有必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基础上,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同时,逐渐解决差异化问题。
关键词:尊重个性;小学数学;因材施教引言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的理念和方法,是指教师要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提升数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由此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最终使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下面,本文将对开展小学数学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理解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实施科学合理层次划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虽然是解决小学生个性化差异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该教学理念,因此导致该教学方法没有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和意义,反而还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前首先需要理解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随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状态、学习习惯以及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多个方面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的实施目的是使同学们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难度下主动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思考,进而在逐步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形成相应的学科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全班同学学习水平的目的。
小议小学数学教育的因材施教
小议小学数学教育的因材施教发布时间:2023-03-27T05:44:57.87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89期作者:张玉婷[导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
我们教学最忌讳的莫过于对一个班级的学生一刀切。
吉林省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136300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关键词:为什么怎样因材施教分层练习和作业小学数学教与学实际上是为学生初高中打基础,作为金字塔建筑式的教学,小学教师的责任重大?那么,怎样进行数学教学?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一、为什么要进行因材施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
我们教学最忌讳的莫过于对一个班级的学生一刀切。
古时候有句俗语: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我们也往往很困惑:为什么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和能力千差万别?这就是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智商和能力不同,所以,领会知识的过程和速度也大不相同,能力强的闲半个脑袋,能力差的非常费劲儿。
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材施教。
二、怎样进行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考验一个教师驾驭数学课堂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分层次教学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成绩好的学生超越自我,成绩差点的学生也能找到学习方向。
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1.目标分层。
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首先目标分层,明确哪一个目标层次是需要哪一个层次的学生来完成的。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垂线》时,我们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所有的学生把基础性的知识抓牢,那就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也都能画出三条高,示范给学生看三条高的画法,只不过,直角三角形的另外两条高和两条直角边重合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育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必须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切忌教学时实施一个标准,搞一刀切,而必须尊重个性差异、实行因材施教。
因为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布鲁姆通过对学生学习的研究,指出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上有一定差异。
但是,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特别是为中等生和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条件,90%以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相似。
在一个班内,个性的差异是各式各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
二、分层教学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同质组,进而实行区别对待的教学方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是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的关键。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不同品种、不同剂量的知识“营养素”,使优者成“品牌”,中者创“名优”,差者注“商标”,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实施教学有导向作用。
教师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
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论文格式”、“年终总结”、“跳一跳摘得到”、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及时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
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评价,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优等生不断超越自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角与直角》时,教师可把学习目标分成两个层次,即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元素名称,认识直角,会借助三角尺等工具正确判断直角;能力目标:能动手制作直角。
体会直角的特征,能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自制的工具去验证猜想。
(二)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时,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
1.创设情境:(1)思考: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需要看什么?(2)出示一个由12块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的长方体积木,问:怎样求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能否不切开物体,找出一个计算其体积的方法呢?并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再问: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
然后,根据学生回答归纳: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板书:方法)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用?(板书:应用)。
(三)提问分层
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
要真正做好提问分层,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
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活动,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学“数位表上的游戏”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设问:第一层:(1)在数位顺序表上,右边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第三位呢?(2)在个位上放上1
个小圆片表示几?在百位上放上2个小圆片表示几?(3)523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4)你能用小圆片在数位表上摆出这个数吗?第二层:(1)还是523,小刚想在数位表上加上一个小圆片可以怎样放?(2)放在个位上这个数是几?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3)放在十位上呢?比523多了多少?其中的原因是什么?(4)放在百位上呢?比523多了多少?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一层:(1)还是523,移动一个小圆片,可以得到哪些数?(2)有没有规律,一个也不漏?(3)观察所得到的6个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这样分层提问,逐步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能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掌握更多新知。
(四)练习分层次
练习是强化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必要环节。
因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例如:在学生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
1.模仿性练习。
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为:长3分米,宽1.5
分米,高1.2分米,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发展性练习。
一个长方体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
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3.综合性练习。
把第一题的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后,木块的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通过分层次练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提高,学得扎实而牢固。
总之,小学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正确看待和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心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长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教育学院学报,2007.
[2]范杰章.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几点体会[j].时代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