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基础知识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知识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职业卫生培训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增强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专门培训。
以下是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职业病防护知识1. 职业病的概念和分类: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造成的损害。
根据病因、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职业病可以分为尘肺病、化学中毒和职业性听力损失等不同类型。
2. 职业病的识别和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劳动者的作业行为以及职业病的临床症状等进行调查和分析,识别和评估职业病的危险性。
3. 职业病防护的原则和方法:根据职业病的危害特点,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包括物理防护、化学防护和个人防护等。
4. 职业病诊断和治疗:通过采取不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职业病进行及早发现和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后果。
二、职业健康监测知识1. 职业健康监测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劳动者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掌握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帮助提高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 职业健康监测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对职业病危险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劳动者健康状况的监测和评估以及职业健康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解读等。
3. 职业健康监测的常见指标和意义:包括生物学监测指标、生化指标、职业健康行为指标和职业健康效果指标等,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判断劳动者受有害因素影响的程度和健康状况。
4. 职业健康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因监测误差而导致的判断错误。
三、职业卫生管理知识1. 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职业卫生的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2. 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家对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以确保职业卫生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职业卫生管理的评价和改善:通过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监督,不断改进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6
第一章
职业卫生方面的基础常识篇
一、什么叫职业病及有哪些特征?
(一)职业病 是工作环境中职业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的疾病。我国对 法定职业病的定义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和劳动 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 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7
(二)职业病的特征 一般认为,职业病有以下条件和特征: 1、有明确的病因,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病 因和临床表现均有特异性。 2、职业危害因素的数量,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急,即有 剂量—反应的关系。 3、有特定的发病范围,同样工作的其他人,按照上述规律而发生不 同的反应。 4、控制病因和发病条件,即去除职业因素,可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 甚至使其绝迹或明显的改变职业危害因素的作用特征。如能早期发现, 及时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容易。 应与工作有关疾病相区别。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多发病,其病 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如生产环境中的毒物或物理因素对心 血管病也可有一定影响。如:一氧化碳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毒物
1. 2. 3. 4. 5.
16
四、确诊职业病后应怎么办?
目前,发现的职业病多为慢性职业病,例如接触矽尘发生的矽 肺病,接触白电油引起的慢性正己烷中毒等。一旦得了职业病 该怎么办呢? (一)调离尘毒作业。目的是使患者不再继续接触有毒有害物 质,以免病情恶化。 (二)办理有关劳保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职业病患者可享 受有关劳保待遇。企、事业单位(老板)不准将患职业病者辞 退。 (三)要积极进行治疗。
22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 1、劳动组织和劳动过程不合理。 2、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 如脑力劳动过度紧张,可引起失眠、神经衰弱等。 3、劳动时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紧张。 如长期注视微细部分和凝视近距离微小物体的视力紧张作业, 易出现眼内疼痛感、头痛、视力障碍等。运动系统长期处于过 度紧张状态,可引起肩周炎、滑膜炎、神经痛、肌肉痉挛等。 4、长时间不良体位。 如某些作业迫使人体长时间处于固定不变姿势(强迫体位), 可导致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脊柱变形等。 5、劳动工具不合理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毒有害因素。 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 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1.界定法定职业病的4个基本条件不包括()。
A.在职业活动中产生B.接触职业危害因素C.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D.必须参加工伤保险(正确答案)2.法定职业病种类有()。
A.10类115种B.9类99种C.10类132种(正确答案)D.9类115种3.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对()的损害,还可对全身其他系统或器官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A.神经系统B.听觉器官(正确答案)C.心血管系统D.泌尿系统4.未列入职业危害因素中电磁辐射的因素是()。
A.可见光(正确答案)B.紫外线C.射频辐射D.激光5.未列入职业危害因素中异常气象条件的因素是()。
A.高温B.强热辐射C.低气压D.高湿(正确答案)6.我国目前规定,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质量超过20kg,间断负重每次质量超过()kg的作业。
A.22B.25(正确答案)C.30D.407.用人单位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
A.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B.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正确答案)C.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D.责令其主动辞职8.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B.用人单位(正确答案)C.劳动社会保障局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9.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档案。
A.健康监护(正确答案)B.工伤保险C.职业病D.人事档案10.()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A.各级工会组织B.用人单位(正确答案)C.各级政府11.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职工,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发给其《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并享受国家规定的()。
A.医疗保险待遇B.工伤保险待遇(正确答案)C.商业保险待遇12.一旦发现有人晕倒在有限空间或密闭容器内,下面最适合的急救方法是()。
A.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背上来B.腰间系上绳子,第一时间跳下去,把中毒者拉上来C.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施救(正确答案)D.报警13.在电缆沟、管道内长时间作业时,因通风不良、空间温度升高,易发生()。
(完整)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一、什么叫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有哪些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
三、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1、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治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出资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3.其它应做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应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在严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预防措施的警示牌.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职业危害如实告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同时单位应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的,劳动者不得使用。
四、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主要职责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包括:健康保障义务,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职业卫生管理义务;保险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报告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结果;卫生防护义务,用人单位必须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检测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不得隐瞒其危害;培训教育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健康监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或鉴定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
职业卫生管理基础知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074(安全管理范本系列)职业卫生管理基础知识详细版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基础知识详细版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权限是如何划分的?(1)卫生部门职责①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
③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
④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2)安全监管部门职责①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②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情况。
③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之职业卫生相关基础知识点
职业卫生培训资料之职业卫生相关基础知识点1、职业安全与职业卫生的区分?(1)职业安全:是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2)职业卫生:是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职业危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和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主要研究的是如何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职业病的发生。
2、新《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施行,共7章90条。
3、《工伤保险条例》于2011年1月1日实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方法》2012年6月1日施行。
4、职业危害因素:工作场所中存在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
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①化学因素;②物理因素:a、异常气象条件;b、异常气压;c、噪声、振动;d、非电离辐射;e、电离辐射;③生物因素(2)劳动过程中危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②心理性职业紧急;③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④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急;⑤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使用不合理的工具。
5、常见职业性有害因素:①金属与类金属;②刺激性气体与窒息性气体;③一氧化碳;④有机溶剂;⑤苯;⑥粉尘;⑦物理因素。
6、职业危害因素的物理因素:①高温;②噪声。
分为机械性噪音、流体动力噪音、电磁性噪音三种;③振动。
分为局部振动(手传振动)和全身振动两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①中暑;②减压病;③高原病;④航空兵;⑤手臂振动病。
7、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8、我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制,遵循国家-企业-员工三方需要的原则,建立“五方结构”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 卫法监发[2002]63号《卫生部关于印发<职 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 病危害评价规范>的通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十大类)
A、粉尘类(13种)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 粉尘)尘肺的X线表现主要是肺门改变、小阴影、大阴影 (二)煤尘(煤矽尘) (三)石墨尘 (四)炭黑尘 (五)石棉尘(石棉肺 、胸膜间皮瘤 、肺癌 ) (六)滑石尘 (七)水泥尘 (八)云母尘 (九)陶瓷尘 (十)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十一)电焊烟尘 (十二)铸造粉尘 (十三)其他粉尘
B、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女, 2岁,左脚患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核素(金-198)瘤内注射。剂量 偏大,致放射性皮肤损伤(破溃)
女,48岁,患腮腺癌(采用钴60外照射)致皮肤溃疡长达7年之久未愈。 处方剂量偏大
C、化学物质类(56种)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 四乙基铅)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3.职业病危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 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 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能导致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4.职业病 :指企业、事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 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职业禁忌证:指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 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 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 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 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6.职业接触限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 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 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 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8条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8条目录1、职业卫生“三同时”原则 (2)2、什么是劳动保护? (2)3、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 (2)4、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2)5、有毒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
(3)6、几种毒物的简单介绍和救护常识。
(3)7、职业性危害因素 (8)8、自救、互救的方法 (8)1、职业卫生“三同时”原则“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的改造工程项目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什么是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企业和用人单位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消除劳动者劳动生产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及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3、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4、化学毒物对人体的危害:(1)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如环己醇、环己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中毒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兴奋等。
(2)损坏呼吸系统,如液氨、浓氨水等引起鼻炎、气管炎等。
(3)损坏血液系统,如一氧化碳、苯中毒能使血液的转氧功能发生障碍,出现窒息性状态。
(4)皮肤溃烂。
如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品可导致皮肤溃烂。
(5)化学毒物产生的气体:①有毒气体是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在人体内部对人体内部其它组织器官造成危害的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
由于这些气体在人体内部一般起的作用是抑制人体内部组织或细胞的换氧能力,引起肌体组织缺氧而发生窒息性中毒,因此也叫窒息性气体。
②腐蚀性气体一般是消毒气体如氯气、臭氧气体、二氧化氯气体等发生泄露时,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起腐蚀作用产生毒害。
③而易燃易爆气体则通过与空气混合产生一定比例时遇明火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而造成生命危害,如甲烷、氢气等。
5、有毒物品进入人体的途径。
(1)皮肤毒物经毛囊空间达到皮脂腺,小部分通过汗腺进入人体,直接进入血液系统。
(2)呼吸道企业中的各类危险化学品经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和易挥发性液体毒物,主要是从呼吸道进入人体。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止和控制工作场所可能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因素的一门科学。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是职业卫生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下面将从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危害因素、评价方法、防护措施和职业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进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
职业卫生的目的是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职业卫生的危害因素职业卫生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精神因素。
其中,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粉尘、烟雾等;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生物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动植物等;精神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工作组织等。
三、职业卫生的评价方法职业卫生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危害评价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对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确定职业病的危害程度;职业卫生监测是指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职业卫生问题;职业病诊断是指对患有职业病的工人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职业卫生的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是指通过改变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等方式,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个人防护措施是指通过佩戴防护用品、穿戴防护服装等方式,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五、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治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职业病防治包括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
预防职业病主要是通过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改进工艺流程、改进设备和工具等途径,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治疗职业病主要是通过对患有职业病的工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帮助他们尽早恢复健康。
职业卫生知识
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的方针,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依法采取的一切卫生技术或者管理措施。
它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目前我国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002 年 4 月 18 日新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共有:如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如铅、苯、汞、锰、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如中暑、高原病等;:如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等;: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如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等;如噪声聋、铬鼻病等;如苯所致的白血病、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瘤等;如职业性哮喘、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
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即: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
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③三级预防,对乙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
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落实三级预防的基本措施有:①实施劳动卫生监督,包括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以及事故性处理。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是其重要的内容;②降低有害因素浓(强)度。
常见的卫生技术措施有从工艺上改进、防止有害因素逸散,推广运用低毒,无毒的材料或技术,配置个人防护用品、通风防尘等;③职业性健康体检。
已成为常规的措施有就业职业性体检,定期职业性体检和离退休职业性定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职业卫生管理基础知识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5792-58 职业卫生管理基础知识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卫生行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权限是如何划分的?(1)卫生部门职责①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②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
③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
④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2)安全监管部门职责①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
②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情况。
③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
④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据上述内容负责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3)建立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①卫生部制定或发布涉及作业场所的法规应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研究、协商。
②两个部门每年召开一次协调会,通报有关情况,协调有关工作。
卫生部门对健康监护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要及时向安全监管部门通报,安全监管部门要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情况、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发放情况及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
③卫生部门认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作业场所的检测、出证和评价等技术工作时,应及时就有关情况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汇报,安全监管部门如发现违法行为应及时通报卫生部门予以查处。
④各地应尽快理顺工作关系,切实履行职责。
卫生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在职能划转期间,要做好协调工作,防止出现工作上的缺位和越位。
2、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有哪些?职业卫生工作中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包括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健康监护情况检查,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建设项目的管理四部分。
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是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的强制权利。
具体内容如下:(1)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2)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
(3)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
(4)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的服务内容不是强制性的,是带有市场色彩的,其主要内容是,对有害作业环境进行检测,对建设项目进行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对用人单位职业危害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对接还工人进行健康检查,进行职业病诊断,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咨询指导等服务。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从业活动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获得相应资质。
3、如何进行职业卫生的组织管理?由用人单位负责人牵头,安全、卫生、工会部门参与建立本单位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和职业病防治管理网络。
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组织(也可以指定某职能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具体负责职业病防治的经常性工作。
做到“四个同时”,即研究、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研究、布置、检查、总结安全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做到领导有人抓,议程上有位置,内容上有要求,落实上有措施。
这样就从组织上保证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经常化。
4、职业病防治规划应包括哪些内容?(1)指导思想;(2)规划目标:包括总目标,分解目标,具体指标;(3)策略措施:组织领导,制度建设,防治网络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宣传和培训,接害工人的权益保障;(4)重点职业病防治项目及投入;(5)监督考核与评估。
5、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一般包括那些?(1)职业健康教育制度①充分利用疾控部门,厂(公司)车间、班组宣传网络和宣传资源开展工作。
②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③用人单位有义务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告诉劳动者。
④工业卫生工作人员有权指导和监督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⑤宣传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泄漏和伤亡事故,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宣传急救和互救知识。
⑥宣传慢性疾病,职业相关疾病知识,干预工人不良生活习惯。
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2)作业环境监测制度①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监测人员要熟悉本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强度,空间分布。
②采样时间要选择开工半小时后,机器运转正常时,并记录开工后机器设备运转数量,防护设备运行情况。
③根据《卫生防疫工作规范》(劳动卫生学分册)要求,选择检测方法,测定周期。
④采样前准备好仪器、试剂,检验仪器是否校正,试剂是否齐备。
⑤样品采集完毕要及时送化验室检验,并在三天内报关有关部门,同时向职工公布监测结果,填写工业卫生档案。
⑥监测所用设备使用完毕,要检查电源,清洁后妥善保存。
⑦采样点的设置要有代表性,既能反映劳动环境和劳动者接触的真实情况,又不影响工人的正常操作和安全。
⑧粉尘和毒物监测所用仪器,试剂以及采样、分析步骤、计算要求,分别按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和人民出版社在1990年《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三版有关规定执行。
(3)职业健康体检制度①在招工前对应招者进行就业前体检,根据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和工人要接触有害因素种类确定检查项目,对职业禁忌症者,不予招录相应工种。
②对招录工人建立职业健康检查档案,设专(兼)人管理。
③对有毒有害作业职工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对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禁忌症者,人事部门应负责高歌其工作。
对检查发现的职业病人,要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安排治疗。
④定期体检周期,根据所接触的有害因素种类、强度,按照卫生部《职业性健康检查管理规定》中说明确定。
⑤职业病诊断应到有资质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
⑥已故病人和退休工人的职业健康档案要妥善封存,管理,不得自行处理。
(4)卫生措施计划制度①制定职业危害控制计划、方案,并逐步贯彻落实。
②建立厂(公司)、车间、班组职业卫生管理网络。
③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车间安全员负责监督工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④定期监测车间环境,定期体检工人健康状况。
⑤在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警示标识和中文说明。
⑥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⑦设立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5)车间卫生制度①车间安全卫生员负责监督本车间卫生。
②工作服、工作帽要佩戴齐全。
③不准在车间吸烟、用餐。
④坚持湿式清扫车间卫生制度。
⑤对防尘、防毒设施要定期维修,设专人管理。
保证工作期间正常运行。
⑥加强通风,降低有害物质浓度。
(6)除尘、防毒设备维修保养制度①根据除尘、防毒设备的使用寿命,运行状况,制定更换、维修、保养计划,拨付一定经费保证计划的落实。
②经常性检查各种生产设备的安全装置和防尘防毒设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向安全工作管理人员反映,督促解决,保证其正常运行。
③对于自行停止防尘、防毒设备运行的有关人员给予经济处罚。
(7)宣传报导信息反馈制度①把宣传职业健康知识纳入企业文化范畴。
②建立厂(公司)—车间—班组宣传教育网络,厂(公司)宣传有关健康知识,班组把工人的健康需求反馈给厂(公司),工业卫生管理人员,以便组织宣传相应知识。
③对贯彻有关安全卫生规章制度的先进典型予以表彰上报,对违反有关制度的个人予以批评帮助。
④把本厂(公司)出现的典型意义的劳动卫生先进个人事迹上报市卫生主管部门。
⑤同其它厂矿进行信息交流。
(9)职业病统计报告制度①慢性职业病报告,凡尘肺病,慢性职业中毒和其它慢性职业病诊断单位或职业病诊断组,负责慢性职业病的报告工作。
做出慢性职业病诊断后即应填写《尘肺病例报告卡》或职业病报告卡,在15天内报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
原尘肺患者,升级诊断或死亡也必须填写《尘肺病例报告卡》,在15天内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②急性职业病报告,由最初诊断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24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
③遇有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急性职业炭疽时,接诊的医疗机构应立即电话报告患者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并同时发出报告卡。
④卫生监督机构接到2、3两项报告后,要立即赴现场进行调查,填写《职业中毒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并会同劳动、工会、厂矿及其主管部门,分析发生中毒的原因,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结果及处理意见报上级卫生监督机构,同时抄报当地有关部门。
(9)应急救援制度①现场操作工人如何自救、如何及时抢救受危害人群。
②如何疏散周围人群。
③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安全、卫生、消防)。
④如何采取扑救措施控制危害物扩散。
⑤救险人员如何佩戴防护用品及救险时应注意的问题6、如何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
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初步设计完成后,初步设计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比准,方可施工。
项目建成后,试生产半年内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报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正式生产。
7、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管理内容?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常规检查,劳保用品佩戴情况检查,安全通道检查,应急用品检查,泄险装职检查,报警装置、通讯设备检查,警示标志的检查,对工人落实安全操作规程的检查,对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的作业场所的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