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新

合集下载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职业病概论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3、什么叫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什么叫法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并正式公布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5、职业病的特点:⑴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止疾病发生;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⑷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6、如何发现职业病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就业前体检 : 发现职业禁忌症在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7、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离辐射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职业卫生是指通过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和提高劳动者健康的一门学科。

为了使员工能够正确了解和掌握职业卫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本次培训将帮助员工全面了解职业卫生的相关内容和方法。

一、职业卫生的定义和意义职业卫生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一门学科。

其重要性在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病的种类与危害因素1. 职业病的种类职业病主要分为尘肺病、放射病、中毒病、物理病和生物病五大类,每种类别又包含多个具体疾病。

2.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等。

在工作环境中,这些危害因素可能对员工的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三、职业卫生的基本原则和管理方法1. 职业卫生的基本原则职业卫生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合理布局和终身学习等原则,以最大限度减少危害,保护员工的健康。

2. 职业卫生的管理方法职业卫生管理应包括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检测评价管理、危害因素控制管理和应急处理管理等方面,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职业卫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员工需了解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危害因素,并正确选择和使用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口罩、防护手套等。

五、职业健康监护与体检职业健康监护是指通过定期的职业健康体检来监测员工的身体状况及与工作相关的疾病风险。

针对不同的工种和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能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事故应急处理及预防在工作中,可能会发生事故,包括突发事件、职业病急性发作等。

对于这些情况,员工需要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了解应急预案,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对员工健康的危害。

七、职业卫生的法规和政策为了保障员工的职业卫生权益,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规范职业卫生管理。

员工需了解相关法规和政策,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一、培训目的本次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卫生的认识,掌握基本的职业健康防护技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内容1.职业健康卫生基础知识(1)职业病的概念、分类及危害;(2)职业健康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3)职业健康卫生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2.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1)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等;(2)各类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方法;(3)个人防护措施的选择与正确使用,如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等。

3.职业健康检查与档案管理(1)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内容及周期;(2)职业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使用;(3)员工健康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处理。

4.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1)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实施;(2)职业健康事故的现场处置与报告;(3)员工自救互救技能的培养。

三、培训形式与方法1.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2.结合实际,进行现场教学,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健康卫生知识;3.邀请专家进行授课,确保培训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四、培训要求与考核1.所有员工必须参加本次培训,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2.培训结束后,将进行考试或问卷调查,以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3.对于考试成绩不合格的员工,将进行再次培训或辅导,直至合格为止。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相信员工们对职业健康卫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同时,企业也将更加重视职业健康卫生工作,加强职业健康卫生管理,为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职业健康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技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职业卫生内部培训资料(新2)

职业卫生内部培训资料(新2)
(1)原辅材料
表1原辅材料消耗量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年消耗量

原料
1
钢材

75000
2
型材

18000
3
煤炭

72000
4
油料

3000

辅料
1
脱脂剂(碳酸钠)

200
(4)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5)辅助用室的设置;
(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
7.简述石化行业职业病发病特点
答:(1)职业病病谱广;
(2)硫化氢、一氧化碳、苯、氮气窒息以及氯气中毒发生情况与国家统计数据同步;
(3)慢性职业中毒多发,上升趋势;
(4)听力损伤不容忽视;
8.有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粘膜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应根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特点,在工作地点就近设置现场应急处理设施。急救设施应包括哪些?
11.某车间某工种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8h。据调查劳动者工作中接触乙酸乙酯(PC-TWA为200mg/m3)状况为:300 mg/m3,接触3小时;60 mg/m3,接触2小时;120 mg/m3,接触3小时。根据上述情况,请分析判断该工种劳动者接触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要求说明理由。
(3)项目试运行情况。
(4)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等。
(5)职业卫生管理的各类资料。
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2)编制依据。列出适用于评价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相关主管部门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等。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冲击眼护具、焊接眼面护具、 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 保护足趾安全鞋、胶面防砸安全靴、防刺穿安全鞋、耐酸碱皮鞋、 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电绝缘鞋、导电鞋、防静电鞋、 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阻燃工作服、安全带、安全网、密 目式安全立网。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1-2007)(化学因素)
品名 苯 甲苯 二甲苯 电焊烟尘 硫化氢 甲醇 甲醛 异丙醇 异丙胺 正已烷 正庚烷 臭氧 一氧化碳 黄磷 20 0.05 30 0.1 350 12 100 500 700 24 180 1000 0.3 20 50 0.5 接触限值 OELs(mg/M3) PC-TWA 6 50 50 4 10 皮 PC-STEL 10 100 100 MAC 备注
4.职业危害防护
PPE(劳动防护用品):指工人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從事勞動生産過 程中爲了預防傷害和職業危害而使用之劳动防護用品; 一般劳动防护用品:这类劳动防护用品是目前未纳入工业生产许 可证的范围和不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总称。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这类劳动防护用品必须经过质量认证,实行工 业生产许可证和安全标志的管理。凡列入工业生产许可证或安全 标志管理目录的产品。
应具备生产许可证的七类劳动防护用品:
头防护类:安全帽
呼吸器官防护类:防尘口罩、 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气呼吸 器、长管面具;
眼、面防护类:焊接眼面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 听觉器官防护类:耳罩、耳塞; 防护服装类: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 手、足防护类:绝缘手套、耐酸碱手套、保护足趾安全鞋、防静 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 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第一章: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是指为预防和管理工作中可能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而采取的措施。

了解职业卫生的重要性是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的关键。

1.1 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针对工作场所中可能危害员工健康的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1.2 为什么需要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职业病、提高员工的健康水平,减少工作中的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第二章:职业病及其预防
2.1 常见职业病类型
•尘肺病
•化学中毒
•噪声聋
•职业性皮肤病
2.2 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佩戴防护设备
•良好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三章:工作环境因素及其控制
3.1 空气质量
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关系到员工的健康。

空气中存在的有毒气体、灰尘等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应予以控制。

3.2 噪音控制
长期接触高强度噪音会导致听力损伤,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进行控制。

结语
通过本课件的学习,希望能够增强大家对职业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学会预防职业病的方法,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

祝各位工作顺利,健康快乐!。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职业健康卫生是指为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和维护工作环境卫生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在现代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卫生知识的培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助你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的健康。

一、工作场所危害及其防控1. 内容简介:工作场所常见的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

了解这些危害因素及其防控措施是保护职工健康的基础。

2. 化学物质的危害与防控: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包括毒性、腐蚀性和致突变性等。

掌握正确的化学品标识、存放和操作方法,以及应急处理措施是必要的。

3. 物理因素的危害与防控: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它们可能导致听力损伤、震动病、放射病、中暑、冻伤等。

了解相应的危害控制技术与个体防护措施能有效预防这些危害。

4. 生物因素的危害与防控:生物因素如细菌、病毒、霉菌等可能引发感染病,如传染性肺结核、艾滋病等。

了解预防感染的基本方法,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二、职业病防治1. 内容简介: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长期或大量接触而引发的疾病。

掌握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对保护职工健康至关重要。

2. 常见职业病类型及防治方法:分析一些常见的职业病类型,如尘肺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肌骨疾病等,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例如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加强职业卫生监测等。

3. 职业病防治政策和法规:介绍相关的国家职业病防治政策和法规,包括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排查和评价等,强调企业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三、职业健康管理1. 内容简介:职业健康管理是通过制定和执行预防、监测和干预措施,保障和促进职工身体健康的综合性管理工作。

了解职业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职工的健康水平。

2.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介绍职业健康管理体系(OHSMS)的要素和实施步骤,如政策和目标、风险评估和控制、监测和改进等,提醒企业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职业卫生培训(44张)-2023年学习资料

职业卫生培训(44张)-2023年学习资料

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必1.职业危害因素-冬1.1作业场所的定义-家-所谓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 ,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冬[设问]-。我们在讨论职业危害因素之前为什么要先谈清楚-“什么是-作业场所?-回答]-冬 ·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劳动者-活动的场所。
职业卫生培训课程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44张)
内-容-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二、产生职业病的原因-冬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四、职业健康评价的 序和方法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冬1.1职业病的概念-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释]职业病有广义职业病和“法定职业病”,上头概念-是广义职业病,“法定职业病”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答:国家卫生部 绕现行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在这-个定义涵盖内容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具有法定效力的职业-病名称,编制成了《职业病目录 ,我们习惯上把被编制-的这些职业病叫“法定职业病”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冬下列图形就是一个典型的职业损伤图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冬[小结]职业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病因明确。-B.病情的轻重和病因 间常有明确的剂量(接触水平变-化关系。-C.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的现象。 &-D.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也容易,但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发现愈晚 疗效也愈差。-冬E.除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1.3职业损伤的概念-。“损伤”就是“创伤”,-“职业损伤”就是-职业危害因素 用于人体,引起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破坏,及其局部和全身反应-疾病的统称。-[解释]①外伤。主要由于生产设备缺 安全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工艺落后,劳动组织不合理,制度不健全,工人-缺乏生产和防护知识,或受酒、药物、心理因素等作 影-响。外伤的轻重不等,重者可致死或严重残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防治法
班组安全
【职法业律病防治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违反本规定的
行为,分别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处1万以上30万以下的罚
款、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班组安全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中法华律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经2001年10月27日第九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于
职业病的特点
病因明确
其病因就是职业性有害因素
班组安全
法律
群发性
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人
不可逆性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较易恢复,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职业病 的特点
一定浓度的接害因素
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通常接触量是可以检测的 ,而且接触量超过一定浓度才可致病
者健康进行动态观察。
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班组安全
各类接害工种的职业健康检查周期
法律
噪声
1年
电焊烟尘、粉尘
2年
苯系物
2年
汽油
症,筛选职业危害易感人群; 2 及时发现职业性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
法律3 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及时治疗或安置职业病人
职业卫生基础 知识培训新
目录
CONTENTE
01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02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我国职业健康体系的发展情况
班组安全
国家重视立法从1956年就开始,如《工厂、矿山预防矽 尘危害的决定》等预防矽肺的法规,到1987年的《尘肺 病防治条例》和2002年的《职业病防治法》,基本建立 了法律法规体系。
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共7章90条。
职业卫生概括
班组安全
2002年4月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下发 “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 的通知”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共115种。
职业法病律的10大类:1.尘肺(13种),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3.职
业中毒(56种),4.物理因素所致疾病(5种),5.生物因素所致疾病(3种), 6.职业性皮肤病(8种),7.职业性眼病(3种),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职业健康监护
职 业 健
康 检法律

上岗前
在岗期间
班组安全
应急
离岗时
职业健康 监护档案
u 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 u 既往病史、既往职业病史 u 历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u 职业病康复治疗记录
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班组安全
上岗前人员是指:
1、新录用人员; 法律 2、变换工作岗位人员;
3、变换工作内容的劳动者。 目的: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和健康影响,对劳动
班组安全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班组安全
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
职业病法防律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 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 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 — 第一章 第三条
班组安全
什么是职业病?
法律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班组安全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的义务
1、申报的义务 2、作业场所评价的义务 3、危害告知的义务
4、劳动者法健律康监护的义务
5、配备防护设施、提供合格防护用品的义务 6、提供合格工作场所、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的义务 7、建立危害监测和健康档案的义务 8、职业病报告、救治、妥善安置的义务 9、未成年人、女工依法保护的义务 10、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义务
界定职业病的条件
班组安全
1. 在职业活动产生; 2.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
法律
3. 列入国家职业病范围(10类115种); 4. 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
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班组安全
法律 第一级
病因预防
第二级 发病预防
第三级
职业病病人 的康复治疗
职业健康监护
班组安全
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 不定法期律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 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 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 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 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损害赔偿权
8
•培训权
1
2 •职业健康检查权
法律
•参与决策权 7
劳动者 的权利
3 •知情权
•拒绝违章作业权 6
4 •现场防护权 5
•检举控告权
班组安全
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者的义务
1.履行劳动合同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定
法3.遵律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
4.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5.按规定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 6.遵守操作规程等义务
4 为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危害治理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5 进行目标干预 6 为行政执法提供依据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班组安全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法业律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
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进入人体的途径
è从呼吸道进入
法律
è从消化道进入 è从皮肤进入
班组安全
公司作业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分布
班组安全
职业病危害
法律噪声
汽油 电焊烟尘
分布车间
发动机实验室、产生噪音的工作场所 实验室、使用汽油的工作场所 车间设备维修室
噪声
凡法是律使人感到厌烦、 不需要的或有害 身心健康的声音 都称为噪声
班组安全
生产性噪声的来源
种),9.职业性肿瘤(8种),10其他职业病(5种)。 • 2013年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征求意见稿),增加到130种。
职业卫生危害
班组安全
我国职业危害现状
业我病国法威产律胁生的有人毒数有超害过因2素亿的。企我业国超职过业1病60发0病万人家数,高受居到世职 界首位,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9年, 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807299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 727148例,近年来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人近2.5万例。
班组安全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
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
法律
生产性噪声
机械性噪声
125 500 1000 200 3000 4000 6000 8000 -10
0
10
20
30
40 50
流体动力性噪声
60
70
80
90
100
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