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与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生态风险评价兴起及发展趋势简介

生态风险评价兴起及发展趋势简介

生态风险评价兴起及发展趋势简介一、前言人类经历了19 世纪工业革命之后,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量物种灭绝、土地退化和全球变暖等,致使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抑制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世界各国已开展了大量有关生态环境的研究,在环境评价方面也不断深化[12] 。

风险评价开始于1980 年代,经历了二十几年的发展,评价内容、评价范围、评价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单一化学污染物、单一受体发展到大的时空尺度[13] 。

1980 年代风险评价以单一化学污染物的毒理研究到人体健康的风险研究为主要内容;1990 年代,风险评价开始作为一种管理工具,风险受体扩展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水平,风险源开始考虑多种化学污染物及各种可能造成生态风险的事件;20 世纪90 年代末至今,风险源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化学污染、生态事件外,开始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城市化、土地覆被变化、渔业、气候变化等) ,评价范围也扩展到流域及景观区域尺度。

二、风险评价的兴起风险评价兴起于七十年代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尤以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独领风骚。

在短短20多年中,就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而言,大体上经历了四个时期:1.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的萌芽阶段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风险评价处于萌芽阶段,风险评价内涵不甚明确,最早的环境风险评价代表作是由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提出的一份“大型核电站中重大事故的理论可能性和后果”的研究报告[14] ,其目的在于减少核电工程事故的风险损失,早期的环境风险评价(20 世纪70~80 年代初) ,风险源以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为主,没有明确的风险受体,更没有明确的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整个评价过程以简单的定性分析为主,处于萌芽阶段仅仅采取毒性鉴定的方法。

2. 20 世纪80 年代的发展阶段——人体健康评价阶段八十年代中,风险评价得到很大的发展,为风险评价体系建立的技术准备阶段。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

问题及展望
(4) 基于更大区域尺度 、全球尺度的生态风险评价、 基于策略生态风险评价 、基于新技术 、新科的生 态风险评价研究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5) 目前,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环境保护与经济 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风险问题越来越凸 现,解决这种矛盾,就需要将生态风险环评以法规形 式列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
案例
· 以西南某铅锌矿区土壤为例对重金属做生态 危害评价
♦ 被研究矿区属中型矿床 ,有用矿物主要为闲锌矿 、
方铅矿 、黄铁矿 ,其次有碳酸铅 、硫酸铅 、 白铁 矿及少量的磁黄铁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 白云石 、石英等 。结合实际情况 ,选取影响较大 的4种重金属污染元素(Pb 、Zn 、Cu 、Cd) 为 评价因子。
· 生态风险评价分为展望性评价和追溯性评价
特点
1 .风险源和风险 类型不确定
不确定性
动态性
6 . 动态变化的
危害性 2 . 关注灾害性事件
3 .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复杂性
内在价值性 5 . 健康 、安 全 完整
客观性
4 . 客观存在的
程序
· USEPA 生态风险评价准则将生态风 险评价过程分为3个主要阶段 , 即问题
LOGO
Thank You !
计划(风险 获取/管理/ 利益相关人 群讨论
整合可利用的信息问题提出评价目标概念模型分析计划
暴露评价
生态系统和 受体特性测定
生态效应评价
信息收集
分 暴露分析/受体分析

暴露概况
生态/生物效应分析 刺激反应
整合过程 监测结果
图1
风险表征
风险描述
风险评价 与风险管理者交流结果

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为了保护环境并确保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控,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而其中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更是在评估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潜在危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概念和意义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是一种基于科学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过程,旨在识别和量化环境因子引起的风险,从而评估特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威胁。

其意义在于帮助规划者、决策者和管理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环境中的潜在风险,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或防止其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二、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

1. 风险识别: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生态环境数据,了解潜在风险来源和环境敏感区域,识别出可能存在的生态环境风险。

2. 风险评估:基于识别的风险源,采用定量或定性方法,评估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3. 风险管理: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合理的环境管理策略和措施,以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三、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指标1. 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敏感性分析、风险矩阵、风险指数等,通过数值分析或模型模拟等手段,量化风险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提供准确的风险评估结果。

2. 定性风险评估方法:通过专家判断、经验论证等方式,根据风险源的特征和环境敏感性,对风险进行描述和评估,得出相对的风险权重。

3. 风险评估指标:包括潜在生态风险、生境质量改变指数、生境破坏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通过对不同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估风险源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

四、生态环境风险评估的应用领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项目评估、土地利用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等。

以工业项目评估为例,通过对项目对周边环境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风险评价进展

生态风险评价进展

N . ( e. o 1) o 1 G n N . 9
生态风险评价 进展
侯 绍 刚 张 晏 卿
( 阳/ 学院 化 学工程 系, 阳 , 安 - 安 河南 , 5 0 ) 4 00 5
摘 要 : 态风 险评价是环境风 险评价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 国, 生 生态风险评价 还处 于起 步阶段 。本文 阐述 了有关生 态
生态 风 险评 价 包 括 4个 部 分 : 害 评 价 、 露 危 暴
评价 、 受体分析和风险表征 。殷浩文 J 叫在“ 水环
收 稿 日期 :0 5—1 20 0一l 1
作 者简介 : 侯绍刚( 9 3一) 男, 南安 阳人 , 士 , 阳工 学院化学工程 系讲 师。研究方向 : 17 , 河 博 安 环境科 学。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维普资讯
其 它严重 危害 的现 象 。
学评 价体 系 。从生 态 风 险评 价 的 目的来 看 , 方 法 其
由于 生态 入 侵 导 致 的危 害 往 往 发 生 于 生 态 系
统 水平 、 观 水 平 及 区域 水 平 上 , 其 风 险 评 价 应 景 故 是 大范 围 的。但是 , 种 层 次 的生 态 风 险评 价 是生 物
其严重后果 ( 失) J 损 。生态风 险产 生的原 因包
括 自然 的 、 会经 济 的 与人 们 的 生产 实 践 等诸 种 因 社
3 1 按风险产生原因而言, . 可将生态风险分为三
类 引: 3 11 生物工 程 引起 的生态风 险 ..

素, 其中 自然的因素如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水资源
危机 、 土地 沙 漠化 与盐 渍 化 等 ; 社会 经 济 方 面 的包 括市场 因素 、 资金 的投 入产 出 因素 、 通 与 营销 、 流 产 业结构 布局 因素等 ; 类 生产 实 践包 括 传 统 经 营方 人 式和技 术产 生 的生 态 风 险 , 源 开 发利 用 方 面 的风 资 险 因素等 J 。生 态风 险 函数 可 定 量 的表 示 为 R:f

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

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

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简称GMO)指经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而产生新性状的生物,由于其具有高产、抗病、耐旱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化工等领域。

然而,GMO也存在着一定的生态风险,因此生态风险评价和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

一、GMO的生态风险从目前已经上市的GMO来看,其生态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漂移基因漂移是指转基因生物的基因与野生近缘种或其他植物品种进行杂交而导致新一代后代的基因组发生变异的现象。

这种漂移可能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如,转基因玉米在大规模种植过程中,与野生玉米发生了基因漂移,导致野生玉米产生了新的性状,从而影响了当地生态系统。

2.潜在的毒性GMO的潜在毒性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毒性,前者是指转基因物质本身对生物体的毒性影响,后者则是指转基因物质通过环境中其他生物介质传输进入人类食品链,在前列腺癌、肠癌、前列腺增生等方面造成了负面影响。

3.自交亲缘加强效应转基因植物在自交过程中,由于自包装在一起的染色体数量减少,导致基因变异速度加快,形成一个自交亲缘加强效应。

这种效应可能会对如茄科、豆科等重大农作物品种的繁殖和替换产生负面影响。

4.生态系统影响GMO作物种植过程中,可能会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植物数量和种类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特别是如转基因抗虫玉米、棉花等作物,对其种植区域的昆虫种群、影响会比较明显,从而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二、GMO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GMO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安全评估、组织和生态系统试验、对环境和的风险评价等。

在评估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风险的性质、概率和后果,以综合评估GMO的生态风险。

其中,生物安全评估是GMO生态风险评估最重要的一环,其通过对GMO本身、GMO与寄生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在环境中转移和迁移行为的研究,评估GMO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环境评价方法

环境评价方法

环境评价方法环境评价是对某一工程或项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评价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环境评价方法,包括生态学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社会影响评价方法。

一、生态学评价方法生态学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工程或项目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估。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目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情况,评估工程或项目对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等的影响。

此外,生态灵敏度评价也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学评价方法。

通过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工程或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工程或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定量评估工程或项目存在的风险,包括污染物的排放、事故的发生等。

另外,定性风险评价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方法。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描述和分析,确定工程或项目的环境风险情况。

三、社会影响评价方法社会影响评价方法主要针对工程或项目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估。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社会生态学评价方法。

通过调查和研究工程或项目对当地社区、居民和文化的影响,评估其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此外,可行性评价方法也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影响评价方法。

通过对工程或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对当地和区域的整体发展是否具有可行性。

综上所述,环境评价方法是对工程或项目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影响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生态学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社会影响评价方法是几种常用的环境评价方法。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工程或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方向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方向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 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1 9 年 3月, 99 国家
标志 , 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 的序幕。 会议通过的“ 全面规划、 合理 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2号 , 公布《 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
布局、 综合利用 、 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 、 大家动手、 保护环境、 造福人民” 办法》 对评价单位的资质进行 了规定 :99年 4月, , 19 国家环境保护总
颁布 了 《 建设项 目 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的原则方法》 18 年 9 , 99 月
颁布 了《 设项 目环境影 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 建 。这一系列规范性文 颁布 的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18 ) 《 (9 2、 中华人 民共和国 水污染 防治法》(9 4 和 《 18 ) 中华人民共和 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8 ) (9 7, 都对相关 内容 的环境影 响评价作了明确规定。 ( ) 三 强化和 完善 阶段( 9 019 19—9 8年 )
自 16 年 美国颁布国家环境政 策 【 E A 建立 了环境影响评价 序》 19 以后 , 99 N P) ,9 5 对建设项 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分类管理 , 分为编制环境 发展起来 。在此期 间, 我国环境影 响评价经历了工程——计划 ( 目 项
规划)_ 政策的发展历程, _ 一 即从最初单纯的工程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 ,
发展到工程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影响评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内容以及相应 的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这
价同时兼顾 的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环境影 响评价的方法和程
序也在发展 中不断地得 以完善。 ( 引入和确立阶段( 9 31 7 一) 17 .9 9年 ) 展起来的。17 9 3年 8月,以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为

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价

4 效应评价: 鱼毒性:LC50 2000-9000 mg/l 无脊椎动物毒性:EC50 2000-8000 mg/l 藻类毒性:14d NOEC 0.01 mg/l 14d EC50 0.3-8.8 mg/l 微生物毒性:EC50 5 mg/l 5 预测:NOEC:藻类 0.01mg/l; PNEC: 0.01/10(安全系数)=1 微克/升 6 风险表征: 7-27微克/升 > 1 微克/升 商值法 PEC/PNEC=8-30 有风险
实例研究 2: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风险源分析 风险源识别:自然灾害(旱、涝、风暴潮); 人为活动(石油污染、黄河断流) 风险源描述:发生概率、强度(影响范围)
实例研究 2: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暴露和危害分析 受影响的受体 各受体的生态损失度量: 生态指数:物种保护指数、多样性指数、干扰强度和自然度 脆弱度指数:脆弱度排序 生态损失度指数:生态指数 脆弱度指数 各风险源的危害作用:定性描述 风险源的综合权重:根据风险概率确定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是瑞典科学家Hakanson 于1980年根据重金属性质及环境行为特点,从沉积学角度提出来的一种对土壤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的方法。该法不仅考虑土壤重金属含量,而且将重金属的生态效应、环境效应与毒理学联系在一起,采取具有可比性、等价属性指数分级法进行评价,指标涵盖了环境化学、生物毒理学和生态学内容,同时顾及了背景值的地域差异性,具有简便、快速且较为准确的特点。 式中: 为某单一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 为各重金属的毒性响应系数,用来反映重金属的毒性水平及水体对重金属的敏感程度; 为某单一金属的污染系数; 为表层底积物重金属浓度实测值; 为计算所需的参比值。

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与评价方法

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与评价方法

生态风险评价发展历程与评价方法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风险评价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指导政府决策、规划发展、环境管理等方面。

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估对象的不同,生态风险评价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后期评价和后续监测。

前期评价主要是对预期的生态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通常采用模型模拟等定量分析方法,以确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中期评价是对已经发生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和恢复能力。

后期评价和后续监测则是对生态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或改进措施。

在生态风险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生态风险指数、风险矩阵、多属性评价等。

生态风险指数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将不同环境因子的权重以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综合起来计算出一个综合评价指数,以评估生态风险的大小。

风险矩阵则是一种将风险等级和风险概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将不同风险等级与其发生的概率相乘得到具体的风险值。

多属性评价是一种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评价方法,通常通过对不同因素的权重进行确定并对其进行评分求和,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结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模型、优化评估指标体系、提高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等,都有助于提高生态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此外,还需要注重社会参与和对风险评估结果的传播,以提高评估过程的透明度和接受度。

总的来说,生态风险评价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领域,其发展历程和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风险评价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旨在识别和评估人类活动或自然事件可能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的风险。

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述评_张思锋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述评_张思锋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771083) 收稿日期 :2009-07-15; 修订日期 :2010-02-25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author.E-mail:zhangf@

2736
生 态 学 报 2010, 30(10):2735— 2744
A张思锋* , 刘晗梦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 西安 710049)
摘要 :生态风险是由环境的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系统组成 、结构的改变而导致系统功能损失的可能性 。 生态风 险评 价是定量预测各种风 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或然性以及评估该风险 可接受程 度的方法体 系 , 因 而是生态环 境风险管 理与 决策的定量依据 。 在介绍了生 态风险概念的基础上 , 按照风险源性质的分类标准将 生态风险划分为化学污染类风险源 、生 态事 件类风险源 、复合类风险源 3类 , 并分别论述了 3类生态风险 对应评价方 法的特点 与发展的方 向 。 另外 , 针对生态 风险评价 研 究的现状 , 讨论了我国生态风险研究的优先领域 , 包括建立急性 、慢性毒理数据库 , 构建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价标准等 , 同时 , 建 议将综合概率统计学 、复杂系统理论与遥感技术等手段引入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中 , 以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价结果在生态风险 管理 中的有效性 。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 风险评价方法
《露天煤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 [ 11]
风险源数量 Thenumberoftherisksources 单一风险源
多风险源
风险受体数量与空间尺度 Thenumberofthe riskreceptorsandspatialscales
单一物种受体 、小范围
多物种受体、区域范围

风险评价流程及方法

风险评价流程及方法

风险评价流程及风险等级确定方法
1、首先建立风险作业清单,不要漏项、越详细越好;
2、然后每个序号按照工作过程对照《工作危害分析表》进行分析。

3、分析时按照《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和《危害事件生产的可能性(L)》确定等级值S、L,计算出风险评估值R,根据
R值对照《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中的风险度确定风险等级,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

1、首先建立风险设备设施清单,包括静止设备、运转设备、承压设备、常压设备、厂房、设备基础、电力线路、供电设备、管道、水池、管道沟、电缆沟、排水沟等。

2、逐项对照《安全检查分析表》进行分析。

3、分析时按照《评估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和《危害事件生产的可能性(L)》确定等级值S、L,计算出风险评估值R,根据R值对照《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中的风险度确定风险等级,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

S和L值确定应当慎重不可草率,达到重大风险等级,需要公示并限期整改,达到巨大风险时需要停产停业整改。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摘要:文章主要针对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发展现状为根据,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展望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进展与展望人们在实际生活期间,自然生态系承担着供给物资与生态服务等功能,其自身的构造与作用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但在人类社会发展期间,使得各区域自然生态受到不同的影响,致使生态风险的发生,对其进行科学对人们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其中只有通过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才可对生态风险进行避免与控制,因此其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重视。

一、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一)明确评价目标在区域性生态评价基础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逐渐形成,致使当前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主要研究目标与区域性生态评价较为相似,通产为行政区域、城市区域以及流域等,其中一些也针对资源开采、自然保护区域以及主要风险控制区域等研究。

同时随着景观生态知识在道路生态影响分析中的运用,促进了道路生态知识与景观生态知识融合的研究目标。

结合各种生态危险源与景观分布以及生态流程的众多条件下生态风险可分为:其一,景观整体分布对生态流程造成影响风险,其没有较为固定的风险源。

其二,景观整体分变化对生态流程造成影响风险,例如生态湿地出现变化对生态造成影响。

其主要以相应的景观分布改变为风险源。

以人为活动区域为主要研究目标的景观生态风险评价较少针对各种自然区域进行分析,其与生态知识认为人为活动对自身生态影响以及主要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发展研究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其中以对沿海地区、沙漠化区域、湿地等较为脆弱并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变化具有较强相应的生态风险评价应更为深入的进行研究。

这些生态区域温定性较弱、完整性较为缺失、自主恢复性相对较差,在人为等因素影响下不断发生相应的改变。

所以,这也是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风险评价各种方法及详细介绍_图文

风险评价各种方法及详细介绍_图文

第一章风险评价概述第一节绪论人类自出现以来,就一直为生存与发展而不懈地奋斗着,安全问题也就成为一种特殊事物客观地表现出来。

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人类就必须认识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和规律,判断它们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多大,这就是危险的辨识。

1. 风险风险即是危险。

广义的危险是指一种环境或状态,它是指超出人的控制之外的某种潜在的环境条件,即指有遭到损害或失败的可能性。

狭义的危险是指一个系统存在的不安全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如我们说“在这里滑冰危险”,所说的“这里”是指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是指由冰、水和人以及人要进行的活动(滑冰)构成的,而所说的“危险”是指由冰、水、人及人的活动构成的系统中存在的冰突然破裂,人掉到水中的可能性,以及冰突然破裂的程度。

2. 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可以是存在危险的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也可能是一件设备、一处设施或一个系统中存在危险的一部分。

如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遇火可能发生爆炸,我们说煤气罐泄漏是危险的,而煤气罐是一个危险源。

根据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对“重大危害设施”的定义,在参考国外相关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重大危险源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或设施。

3. 风险评价风险评价也称危险评价或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依据现存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危害分析结果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通过评价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分析充分揭示危险性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然后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

如图1-1所示:图1-1 风险评价框图4. 风险评价的发展与现状风险评价起源于30年代的美国保险行业,到现在经过7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很多关于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监测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监测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监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评价和监测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成为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和监测的方法与意义。

一、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是对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进行评估,判断其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程度。

评价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量评估:评价过程首先需要了解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量,以便确定其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影响程度。

2. 污染物的生态毒性评估:通过实验和理论模型,对污染物的毒性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3. 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评估:评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富集能力等指标,有助于判断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脆弱程度。

4. 风险评价和预警:综合分析以上评估结果,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风险进行评价和预警,以提供科学依据用于环境保护与管理。

二、环境污染物的监测环境污染物的监测是对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进行实时或定期的观测和调查。

监测过程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点的设置:根据评价结果,合理设置监测点位,涵盖不同的环境类型和污染源,以全面了解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特征。

2. 采样和样品处理:采用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法,保证样品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保存,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分析和检测方法:选择适宜的分析和检测方法,例如色谱法、质谱法等,对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获取准确的数据。

4. 数据分析和应用:对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综合评估环境中污染物的水平和趋势,并提供科学依据用于环境管理和决策制定。

三、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监测的意义环境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监测对环境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预警和防控:通过生态风险评价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和评估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环境风险评估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教程

环境风险评估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教程

环境风险评估中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教程1. 引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是评估环境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态风险评价是采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环境系统中的生态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预测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本文将介绍生态风险评价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并详细讲解其步骤和应用。

2. 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生态风险评价是基于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和现状,通过对环境负荷、生物多样性、生态灾害等指标进行测算和分析,对环境的状况和潜在风险进行评估。

生态风险评价将生态环境中的风险划分为潜在风险和实际风险两种,并通过评价指标和模型来定量描述和评估。

3. 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与步骤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众多,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3.1. 目标风险评价法目标风险评价法是通过设置环境风险控制目标值,将环境负荷与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来判断风险水平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模型,将环境负荷指标和生态敏感性指标进行量化和综合计算,得出环境风险的评价结果。

3.2. 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GIS方法通过对环境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将生态风险评价与空间分析相结合。

该方法通过获取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将风险因素的空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和分析,为环境决策提供空间参考。

3.3. 灰色关联度法灰色关联度法是将多个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关联系数模型,对风险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灰色关联度法可以克服指标选择的主观性和数据差异的影响,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4.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的应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土地规划、自然保护等领域。

其中,环境管理是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可以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特定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态风险水平,为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述评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述评

方法介绍
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综合分析生态系统 中的多种因素,对生态系统的风险进行评估。综合评价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环境质量数据、生物多样性数据、人类活动数据等。
2、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3、计算权重:为每个指标分配权重,以反映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选择评价指标:选择与评价目标相关的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数据采集:收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4、数据分析:根据指标计算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5、结果解释:根据分析结果,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价和解释。
暴露评估法
暴露评估法主要通过对环境中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对生态系 统的影响。该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采样分析:在环境中采集样本,进行污染物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暴露量计算:根据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和分布情况,计算其对生态系 统的暴露量。
3、影响评估:根据暴露量和生态系统的敏感性,评估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 影响。
因果关系法
因果关系法是通过分析污染物与生态系统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对生态风险 进行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具体步骤如下:
感谢观看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述评
01 引言
03 方法介绍 05 指标评价法
目录
02 文献综述 04 综合评价法 06 暴露评估法
目录
07 因果关系法
09 结论
08 案例分析
引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生态风险评价作为 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本次演示将系统地介绍生态风险评价 方法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风险评估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风险评估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风险评估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带来潜在的生态风险。

因此,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水文情势的改变水利工程的建设,如大坝的修建,会改变河流的自然水流模式。

大坝蓄水导致下游流量减少,可能影响河道的冲淤平衡,破坏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殖环境。

同时,水库的蓄水和放水过程也会改变河流的季节性流量变化,对依赖特定水文条件的生物造成不利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工程运行期间的水库蓄水等,都可能导致水质的变化。

例如,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减慢,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水质富营养化。

此外,水利工程可能会导致水温分层,影响水中溶解氧的分布,进而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可能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导致物种迁徙或灭绝。

例如,修建大坝会阻断鱼类的洄游通道,影响其繁殖和生存。

同时,水库淹没大片土地,可能破坏陆生生物的栖息地,导致一些珍稀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4、对土壤和地貌的影响工程建设中的开挖、填方等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此外,水库蓄水可能引发库岸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改变周边地区的地貌和地形。

二、生态风险评估的重要性1、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可以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项目前期,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决策者权衡工程建设的效益与生态环境的代价,从而选择更加合理的建设方案。

2、预防和减少生态破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生态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通过设置鱼道、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等,缓解工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3、促进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摘要:利用武汉市土地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等方法,建立了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分析和评价了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

结果表明2003-2010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呈逐年扩大趋势,风险值从2003年的-1.003 3(Ⅴ)上升为0.557 5(Ⅱ),即由安全级降为风险级。

根据此评价结果,提出了协调武汉市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风险;PCA模型;K均值聚类;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条件变化的综合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类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强烈需求使得人地关系矛盾步步升级,随之而来的土地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污染、土地生态破坏性加剧等。

面对严峻的现实,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有意调控土地利用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使二者关系趋于协调。

武汉市地处我国中部腹地,位于江汉平原东部,该区域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泛,水资源优势突出,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由于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扩张、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利用方式不当等原因,大量的土地在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丧失,土地生态功能下降,人地矛盾突出。

本研究以武汉市2003-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对象,建立主成分分析(PCA)和K均值聚类的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武汉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旨在把握武汉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变化规律,以期能充分认识武汉市土地资源利用和两型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城市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1.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武汉市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全市土地总面积849 400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现状(罗宗学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昆明)摘要:生态风险评价是 20世纪90 年代以后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治理和决策的科学基础。

简要评述了生态风险评价相关的差不多概念、价进展历程、评价方法和框架体系,重点讨论了三种常见生态风险评价及其评价方法,并对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进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字:生态风险评价;进展历程;评价方法;框架体系;1.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中的差不多概念1.1风险风险(R)是指不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后将要造成的损害。

那个地点“不幸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称为“风险概率”(P,也称风险度);不幸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害称为“风险后果”(D)。

有关专家对风险定义为两者的积。

即风险=风险度×风险后果上述的“不幸事件”指能造成损害、损失、毁坏和痛苦的事件。

就风险自身而言.具有二重性。

第一.风险具有发生或出现人们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

第二.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或不确信性。

1.2生态风险生态风险(EcalRisk,ER)是指一个种群、生态系统或整个景观的正常功能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今后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

1.3生态风险评价生态风险评价(EeoloiealRiskAssessment,ERA)是环境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受一个或多个胁迫因素阻碍后,对不利的生态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进行的评估。

2.生态风险评价进展历程2.1 20世纪80年代往常的萌芽时期早期的环境风险评价,风险源以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为主,没有明确的风险受体,更没有明确的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整个评价过程以简单的定性分析为主,处于萌芽时期。

2.2 20世纪80年代的人体健康的评价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环境阻碍评价,并采纳毒理分析的范式进行化学污染物的生态阻碍研究。

期间,对人体健康的评价要紧集中在致癌风险方面,而不仅局限于毒理评价。

1981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在受EPA托付进行综合燃料的风险评价中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组织、种群、生态系统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并将此方法类推到人体健康的致癌风险评价中,确定生态风险评价应该可能那些能够明确表述阻碍的可能性,并强调相应的组织水平。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1983)提出的风险评价框架,其核心内容也是围绕人体健康与安全的,它指出生态风险评价不但要有能够明确表述阻碍的可能性,而且要有一个包含标准方法途径的明确框架。

此后,美国EPA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技术性文件、准则或指南,但大多是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

这一时期的风险评价方法已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评价;评价过程系统化,提出风险评价四步法:危害鉴不、剂量效应关系,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进一步明确了风险源和风险受体,特不是针对不同组织水平的评价方法的提出为生态风险评价奠定了基础。

2.3 20世纪90年代的生态风险评价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时期,ORNL的风险评价研究人员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化学毒理对生态过程和动态的阻碍,为从环境风险评价到生态风险评价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Johnson通过微观实验,对比受到化学毒害和没受化学毒害的系统动态,采纳状态空间的方法,解决了风险阻碍结果的表达问题。

CarolynHunsakertffu发表文章阐述如何将生态风险评价应用到区域景观上去,这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它阐明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差不多概念和以后进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风险评价的热点差不多从人体健康评价转入生态风险评价,风险压力因子也从单一的化学因子,扩展到多种化学因子及可能造成生态风险的事件,风险受体也从人体,进展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流域景观水平。

比较完善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差不多形成。

2.4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时期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强调区域性,是在区域水平上描述和评估环境污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难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产生不利作用的可能性和大小的过程。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所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及结果都具有区域性。

付在毅等将区域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步骤概括为研究区的界定和分析、受体分析、风险识不与风险源分析、暴露与危害分析,及风险综合评价几个部分。

强调区域生态风险评价中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状况的分析是区域风险评价的基础,并详细阐述了如何针对区域特点进行风险源、风险受体的判定,及暴露与危害分析和风险综合评价。

3. 要紧生态风险及其评价方法3.1 生物技术带来的生态风险评价生物技术生态风险要紧指现代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阻碍和危害。

生物技术对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人类利用转基因的大肠杆菌生产人工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业为人类完全医治各种疑难病症带来了希望。

然而,转基因植物对人体的副作用也是存在的,如抗杀虫剂转基因大豆中含有一种类似雌激素的化学物质,人食用后会对人体荷尔蒙有一定阻碍,导致生殖器官异常,免疫系统发生障碍。

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阻碍是因为转基因作物本身或其野生近缘具有转变为杂草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产生新病毒甚至超病毒的可能性。

假如转基因生物有专门高的适合度和竞争能力,就有可能引起种群爆发,破坏生物多样性,从而改变生物群落的构,阻碍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使潜在生态风险爆发。

关于生物技术引起的生态风险要紧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技术进行评价。

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阻碍分析应从物种水平、种群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来分析。

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微宇宙法(Mesocosm)。

即建立实验系统,利用受控环境设施操纵实验系统环境的改变,来模拟实际环境,作为植物或微生物生命活动观看和测试的场所。

转基因生物在小规模田间实验之前先要在微宇宙中评价其存活状况、基因转移潜力以及生态效应。

3.2 生态入侵引起的生态风险评价生态入侵生态风险是指生态入侵物种种群迅速蔓延失控,造成其它土著种类濒临灭绝,并伴生其它严峻危害。

侵人物种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可利用性而对本地物种产生致命阻碍,不仅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而且使系统的能量流淌、物质循环等功能受到阻碍,严峻者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对生态入侵引起的生态风险评价以物种层次作为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的基础。

在引种前先作详细的调查分析,明确引入物种的表型或生理特征及入侵能力、生殖能力、竞争能力、生态学阻碍等,测定其合适度、种群增加速度,并对本地环境有关方面进行描述(包括栖息地类型、当地的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度、要紧的相互作用过程、自然或人为干扰情况以及气候和土壤条件等等)。

将方面的调查资料与分析数据综合起来,用描述和图解或模型的形式来表示推断风险度和或然率。

另外,也能够并人一些要紧参数来做模型用于包括随机成分在内的危险程度的推断。

3.3 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风险评价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风险指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或其他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的破坏引起生态灾难或生态报复。

例如美国的黑风暴、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沙尘暴差不多上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风险。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小城镇进展极为迅速,也出现了许多的生态后果。

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迅速被城镇生态系统所替代,造成局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和城镇生态系统中有害物种类与浓度增加,以及由此导致的癌症、高血压和肥胖症等文明病的发病率上升。

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要紧依照都市生态学原理,针对城镇化过程的差不多要素,采纳变量相关方法,从缘故到结果或反之逐个加以回归分析或定量比较,在癌症发病率与城镇化水平(包括区域人口密度城镇居住人口、居民人口、年龄、性不和工业产值等)的关系,高血压发病率与城镇人口聚拢和交通进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化水平与有害物浓度和循环量增加的关系等3个方面对城镇化过程的生态风险作出定量评价。

4. 几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风险评价框架4.1 美国199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正式颁布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提出生态风险评价“三步法”,即问题形成、分析和风险表征,同时要求在正式的科学评价之前,首先制定一个总体规划,以明确评价目的。

美国生态风险评价详细框架如图1所示。

4.2 英国1995年英国环境部要求所有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治理行为必须遵循国家可持续进展战略,其创新点在于应用了“预防为主”的原则。

它强调假如存在重大环境风险,即使目前的科学证据并不充分,也必须采取行动预防和减缓潜在的危害行为。

英国风险评价与治理流程如图2所示。

年提出,其关键是应用阈值(决策标准)来推断特定的风险水平是否能同意。

该框架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不同生命组建水平的风险指标,如死亡率或其他临界响应值,用数值明确表达最大可同意或可忽略的风险水平。

如图3所示。

4.3 荷兰荷兰风险治理框架是荷兰房屋、自然规划和环境部于19894.4 中国中国生态风险评价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诸如生态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技术性文件。

从 20世纪 90年以来,我国学者在介绍和引入国外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成果的同时,对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殷浩文提出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差不多可分为 5 部分:源分析、受体评价、暴露评价、危害评价和风险表征。

这也是目前国际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最集中、成果最丰富的领域。

其中,危害评价是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的核心,重点是建立污染物浓度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联,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全废水监测、群落及系统毒性试验等。

5. 结论与展望生态风险评价经历了20多年的进展, 评价范围差不多扩展到景观和区域尺度; 评价内容也更加全面: 多风险因子( 化学污染、生态事件、人类活动等) , 多风险受体、多评价端点成为大尺度风险评价的一个特点; 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复杂生态系统特征的了解, 同时将其贯穿于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各个环节; 景观、区域尺度的风险评价模型框架差不多搭建起来; 用于大尺度评价的数学方法差不多进展起来, 并在专门多区域得到应用。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和生态毒理学、地理学、灾难学等多个学科。

其进展有赖于这些学科的共同进展。

为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需要在以下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1) 在模型构建上, 要弄清人类活动变化、环境过程与重要社会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 阐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2)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难点确实是尺度推移问题。

风险评价结果通常要落实在生态系统或景观水平, 但风险的直同意体可能是个体、种群、群落水平, 较小尺度的阻碍要外推到较大尺度, 能够通过加强野外观测和实验的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模型拓展或因果分析的方法逐步实现尺度推移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