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2014年抗生素治疗指南)
2014中国严重脓毒症_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抗感染治疗的重点在于临床可操作性
脓毒症的早期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指南再次强调了1 h内开始有效 的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采用覆盖所有 可能致病菌(细菌和/或真菌),且在疑似感染源组织内达到有效浓 度的单药或多药联合治疗,并且一旦明确病原学依据,应考虑降 阶梯治疗策略,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为7~10 d。如何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既可缩短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又不降低治疗有效率, 这是目前临床工作中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最新临床研究进 展,指南推荐检测降钙素原可作为脓毒症早期诊断和停用抗菌药 物的辅助手段,为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检测 指标。
中医药
指南首次编入了中医药部分,从中医角度提出了 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病名、病机、辨证 分型治疗,推荐了具体方药及相应的中成药。 并指出,脓毒症治疗的要旨是在脓毒症初期阶 段即截断其病势,防止向严重脓毒症方向发展。
定义
脓毒症:是指明确或可疑的感染引起的全身炎 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脓毒症:是指脓毒症伴由其导致的器官功 能障碍和/或组织灌注不足。
32.建议应用低水平的降钙素原作为脓毒症停用患者的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为7~10 d (2C)
34.对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尽早开 始抗病毒治疗(UG)
35.建议对可能有特定感染源(如坏死性软组织感染、 腹腔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脓毒症患者,应尽 快明确其感染源,并尽快采取恰当的感染源控制措施 (2C)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发展为严重脓 毒症(severe sepsis)和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
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重症医学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随着人口的 老龄化、肿瘤发病率上升及侵入性医疗手段的增加,脓毒症的发病率在 不断上升,每年全球新增数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超过1/4的患者死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s,简称CRBSI)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据统计,CRBSI的发病率高达5.11%~7.43%,而且与其相关的疾病死亡率也很高。
因此,防治CRBSI非常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1.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害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是指由于导管与人体内环境不兼容而导致导管周围组织感染和血流感染。
它是医院感染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患者的痛苦:导管插入部位的感染会导致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2)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治疗和康复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还会增加患者和家属负担;(3)增加医疗费用:由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治疗需要使用大量的药物和医疗设备,因此会大大增加医疗费用,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1)导管选择与管理:正确选择导管、保持导管的清洁,并对导管实施规范化管理,是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关键。
在选择导管时,应优先考虑使用全身静脉营养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简称PICC),尽量避免使用中央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简称CVC)。
在使用导管时,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插管,避免频繁更换导管,减少导管留置时间。
(2)导管置入时的操作:导管插入时应遵循无菌操作流程,注意手卫生和穿戴无菌手套等防护措施。
导管插入后应用透明贴膜固定,保持导管留置部位的干燥和清洁。
导管不得与其他导管或管路交叉使用,避免污染。
(3)导管周围皮肤护理:导管周围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危重病人血流感染的管理

危重病人血流感染的管理血流感染(BSI)指的是血培养阳性并且患者有全身感染征象。
血流感染可以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也可以是原发性的。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社区获得性的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往往敏感的,但医院获得性的血流感染的病原菌通常是多重耐药菌(MDR)。
早期、足量的抗生素是治疗血流感染的核心,尤其是对于伴有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患者来说。
血流感染的治疗需要依据指南意见,并且需要建立在病原学化验基础上。
针对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治疗上必须考虑以下情况:当地流行病学、可疑的感染灶、免疫状态、前期抗生素暴露情况、MDR定植情况。
目前临床上已经能够早期鉴别病原菌的种类、细菌的耐药机制,这些新技术在治疗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未来仍需要对这些技术的有效性做进一步的研究。
ICU患者会出现一些病理生理改变,因此他们的药代动力学不同于一般人。
这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剂量的调整,比如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的时候可以给予负荷剂量。
在面对MDR感染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药物起始剂量和抗菌谱情况。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时候,需要尽快的想方设法寻找并控制感染源(Source identifcation and control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能够在不影响病死率的情况下降低抗生素挑选压力。
一般的抗生素疗程是5-8天,在一些危重病人身上可以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比如感染源控制较差的患者等。
【介绍】血流感染指的是患者血培养阳性而且有全身感染迹象。
血流感染可以继发性于其他部位的感染比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也可以是原发性感染。
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中,有40%是由血流感染引起的。
ICU感染患者中,有20%是血流感染。
当这类患者的感染源控制延迟、抗生素给药不及时的时候,治疗效果通常很差。
本文力争阐述如何早期诊断血流感染,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血流感染二十条】缩写简介ESBLE:产ESBL的肠道菌群;CPE:产碳青霉烯酶的肠道菌群;MDR:多重耐药菌;XDR:泛耐药菌;TDM:治疗药物监测;AED:抗生素降阶梯1.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中,ESBLE比例越来越高。
指南最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诊治

➢ Strategies to prevent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 Th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2023 update。
➢血行播散型病原菌感染(菌栓),转移性感染。 ➢连续或反复出现定皮肤植菌感染
诊疗措施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acteremia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vascular catheters: That provides a new clinical practice guide.Med Intensiva. 2023 Jan - Feb;42(1):5-36.
定义
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旳患者出现菌血症或 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烧(>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体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 其他明确旳感染源。
导管有关旳血流感染 catheter-associated BSIs
留置导管旳病人发生血流感染 继发于手术切口感染、腹腔内感染、院内取得性肺 炎、泌尿系感染等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linical guidelines of the Spanish Society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SEIMC) and the Spanish Society of Spanish Society of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nd Coronary Units (SEMICYUC).Med Intensiva. 2023 Jan - Feb;42(1):5-36.
《抗生素应用指南》

整理ppt
(三)给药途径:
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口服。重症感染、全身 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 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头孢菌素类(Cephalisporins)是以冠头孢菌培养 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 其侧链)后得到的一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 与青霉素类药物相比,具有抗菌作用强、耐青霉 素酶、过敏反应较少(与青霉素约有10%的交叉 过敏反应)等特点。分一、二、三、四代。
整理ppt
头孢菌素的分代及其抗菌活性比较
抗生素应用指南
整理ppt
前言
整理ppt
整理ppt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整理ppt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生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
头孢 噻肟
+
++
+
++
+
++
-
-
++
++
++
++
++
+
++
++
++
++
++
-
+
2000-2014年医院感染相关要求规范指南设计

传染病管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2010
传染病管理
卫生部办公厅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
2010
传染病管理
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2010
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
2010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
2013
传染病管理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2013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诊治与预防专家共识
2013
国家标准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2013
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013
卫生行业标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09
传染病管理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
2009
传染病管理
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指南
2009
国家标准
医用放射性废物的卫生防护管理
2009
国家标准
擦手纸
2009
抗生素的使用和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2009
卫生行业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2009
卫生行业标准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如果您需要原文件,麻烦老师您留言到<感控蓝蜻蜓>,例如:《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您的邮箱。我们会第一时间将文件发送到您的邮箱。
2013
重点部门管理
胸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分离株的万古霉素MIC>2 μg/mL的医院,则应使用其他药物,如达托霉素;
经验性治疗不应选择利奈唑烷(即对于怀疑但未确诊的CRBSI患者) 金黄色葡萄球菌CRBSI患者应拔除感染导管,并接受4-6周的抗生素治疗
Karchmer. Clin infect Dis,2000,31(suppl4):s139-143 Fluit AC,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0,30:454-46 Warren DK, et al. Clin Infect Dis,2001,33:1329-1335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IDSA
对于非复杂性肠球菌CRBSI,如果保留长期留置导管且使用抗生 素封管治疗,或拔除短期留置导管后,推荐抗生素疗程为7-14天
Diekema DJ, et al. Int Marsilio MK,J Antimicrob Agents,2000,13:257-271 Baine WB, et al. Ann Epidmiol,2001,11:118-126.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 of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IDSA
血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Bloodstream Infection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有统计表明, 在 ICU 中, 中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引发血液感 染高出 20~ 30 倍
• 入院诊疗:肺癌全身多发转移。 • 入院后因病情加重,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转入 icu后连续气
管切开,机械通气。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32/5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1.04体温 升高原因: 病毒性? 细菌性? 癌性发烧?
33/5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感染部位: 肺部? 尿路? 中心静脉? 局部? 全身?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7/52
病例1
• 应**,女,女性,80岁。因“发觉肺癌多发转移一月”应家眷要 求转来我院肿瘤内科治疗。体检:意识清楚,脉搏70次/分,呼吸 22次/分,血压135/78mmHg,言语流利切题,四肢活动无殊。心 肺听诊无殊,腹平软,右侧膝部、左侧后背部局部隆起,压痛显 著,表皮无殊。.3.24日我院CT、超声检验、ECT等提醒“肺癌全身 多发转移”。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5/52
CRBSI危险原因
病原微生物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黏附到导管内壁宿主纤维蛋白表面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较其它病原微生物更易黏附到聚合物表面 ➢一些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能够产生Slime,抵抗宿主防卫机制和
保护细菌不被抗生素破坏(BIOFILM) ➢一些真菌可能在含糖液体存在时也产生类似Slime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MRSA 指南

Percent Success
Adapted from Sakoulas, et. al., 2004 JCM 42:2398; Moise-Broder et al. 2004 CID 38: 1700-5; Hidayat et al. 2006 Arch Intern Med 166:2138-2144; Moise wt al. 2007 AAC 51:2582-6
Days
Lodise TP,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9;49(4):507-514
制定指南的背景-治疗策略的变化
• 现在对MRSA的治疗不像以前那么简单
– 环境在变化,我们不能再单纯的推荐万古霉素 – 还有其他选择:
• 一些“老”的药物
– Clindamycin-in some settings – TMP/SMX-in some settings
Making the Recommendations
• 2007年专家组第一次聚集讨论 • 使用PUBMED去搜索以及回顾分析发表在 1961-2010期间的英文文献,使用如下搜索 词:
–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 MRSA
• 主要关注人类的试验,但也包括了一些动 物模型的试验以及体外活性试验。 • 同时涵盖了一些国内会议的文摘。
19
Clinical Topics Addressed
1. 2. 3. 4. 5. 6.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周期性复发的皮肤及软组 织感染 MRSA血流感染以及心内 膜炎 MRSA 肺炎 MRSA 骨和关节感染 MRSA 中枢神经感染 联合治疗或辅助治疗 万古霉素的剂量和检测 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试验 持续性血流感染以及万古 霉素治疗失败的管理 11. MRSA 新生儿感染 7. 8. 9. 10.
抗生素应用指南

前言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指导原则》共分四部分,一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二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三是“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四是“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对上述内容有以下几点说明。
1、本《指导原则》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获取最佳疗效,并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而制定,不是教材或参考书,也不涉及具体的给药方案。
2、本《指导原则》主要限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本《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在临床治疗中必须遵循,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以及各种感染的病原治疗则供临床医师参考。
4、为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本《指导原则》对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管理也提出了要求,应当遵循.5、本《指导原则》仅涉及国内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部分品种,重点介绍各类药物的抗菌作用、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详细内容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6、本《指导原则》中涉及临床各科部分常见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其他未涉及的感染仍应参考有关专业书籍。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

.
14
• 推荐意见8: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或心律失常时 ,可选用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脓毒症患者 的液体反应性。 (UG)
.
15
碳酸氢钠
.
16
• 推荐意见 9 : 对低灌注导致的高乳酸血症患者,
• 当 pH 值≥7.15 时, 不建议使用碳酸氢盐来改善 血流动力学状态或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 2B)
.
7
• 推荐意见 2:推荐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 者液体复苏过程中, 乳酸和乳酸清除率可作为判 断预后的指标。 (1D)
.
8
液体与液体反应性
.
9
• 推荐意见 3:推荐晶体液作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 性休克的首选复苏液体。 (1B)
.
10
• 推荐意见 4 : 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严重 •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2B)
.
20
• 推荐意见 12 : 当严重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10×10 9 /L 且不存在明显出血, 以及当
• PLT≤20×10 9 /L 并有明显出血风险时, 建议预 防性输注血小板。当存在活动性出血或需进行手 术、 有创操作的患者需要达到 PLT≥50×10 9 /L 。 (2D)
.
17
血制品
.
18
• 推荐意见 10 : 建议对无组织灌注不足, 且无心
• 肌缺血、 重度低氧血症或急性出血的患者, 可在 血红蛋白(Hb) <70 g/L 时输注红细胞, 使 Hb 维持在目标值 70~90 g/L。 (2B)
.
19
• 推荐意见 11 : 对无出血或无计划进行有创操作
• 的脓毒症患者, 不建议预防性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2D)
血流感染(2014年抗生素治疗指南)

血流感染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 BSI)是指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BSI按照发病场所可分为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按照有否原发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按照有否复杂因素分为非复杂性和复杂性。
非复杂性血流感染指血培养阳性,无心内膜炎,无人工装置,血培养于治疗后2~4日内转阴,经有效治疗后72h内退热,无迁移性感染灶的患者。
不符合上述定义者即为复杂性。
BSI的主要病原菌见表4-16。
表4-16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伴随情况病原感染源及可能的入侵途径、诱因发病场所备注金黄色葡萄球菌外科伤口,蜂窝织炎,疖,烧伤创面感染等社区或医院医院内获得者多为甲氧西林耐药株表葡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静脉留置导管,体内人工装置等医院需重视排除污染多为甲氧西林耐药株肠球菌属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腹膜透析伴腹膜炎,泌尿生殖系统手术或操作后医院或社区肺炎链球菌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腹腔、胆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社区多于医院克雷伯菌属下呼吸道感染,腹腔、胆道感染医院多于社区医院感染者耐药程度高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下呼吸道感染,人工呼吸装置,泌尿生殖系统,腹腔、胆道感染医院多于社区医院感染者耐药程度高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非发酵菌医院获得肺炎,人工呼吸装置,复杂性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烧伤创面感染医院或社区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腹腔、盆腔感染社区或医院念珠菌属免疫缺陷(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应用,静脉留置导管,胆道、腹腔、尿道引流管,严重烧伤创面感染等医院【治疗原则】1.血流感染常病情危急,一旦临床高度怀疑血流感染,应即按患者原发病灶、免疫功能状况、发病场所及其他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考虑其可能的病原,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
2.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留取血液及感染相关其他标本(如导管尖头、尿液等)送培养,并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2014年GOLD指南解读

呼吸内科 张景荣
定义:
COPD 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 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急 性加重和并发症影响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吸入香烟烟雾和其他有毒颗粒如生物 燃料的烟雾导致的肺脏炎症是COPD 发生的重要原因。这种慢性炎性反应可以 导致肺实质破坏(导致肺气肿),同时破坏正常的修复和防御机制(导致小气道纤 维化)。本定义强调急性加重和并发症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这一点不同于传
十大COPD并发症
(1)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最重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COPD患者死 亡的首要原因。合并心血管病的COPD患者病死率高于未合并心血管 病者。 (2)骨质疏松症是COPD主要合并症,经常诊断不足。研究表明, COPD的早期即可存在骨质疏松。 (3)肺癌常见于COPD患者,且为轻度COPD患者的最常见死因。 (4)COPD患者鼻部症状或鼻部炎症性疾病与病情加重及恶化 存在相关性。 (5)COPD患者常发生急性和慢性下呼吸道感染。 (6)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 (7)AECOPD常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AECOPD患者出 现难治性低氧血症时,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8)临床上常见合并肺气肿的COPD患者同时合并肺纤维化,此类 患者肺容积相对正常而弥散能力显著下降,肺动脉高压发生率较高。 (9)COPD患者常见骨骼肌无力,可早于恶病质。研究表明,晚 期COPD患者骨骼肌明显萎缩,与呼吸功能、活动耐量、健康状况和 死亡率增加相关。系统性炎症是COPD患者体重减轻和肌肉萎缩的重 要原因。 (10)抑郁也是常见合并症,提示预后不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西医鉴别诊断要点
慢性阻塞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规范与实践

器官功能支持方面
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往往造成多器官功能 障碍,脏器功能支持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 ,包括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持续性肾脏替 代治疗等多方面。
脓毒性心肌抑制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严重并发症,约50%的严 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存在心功能抑制。 左西孟旦作为一种钙增敏剂,可使SV、CO、CI增加,而心率和心肌耗 氧无明显变化。
推荐意见18:不推荐使用增加CI达到超常水 平的疗法。(1B)
推荐意见19:如果充足的液体复苏后CO不低 、心率较快,可考虑使用短效β受体阻滞剂。
缩血管药物
推荐意见8:推荐缩血管药物治疗的初始目标 是MAP达到 65 mmHg。(1C)
最佳MAP 应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而定,有高血压基础的脓毒性休克患者 可能需要维持较高的MAP(80~85 mmHg)
推荐意见9:推荐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首选缩血 管药物。(1B)
脓毒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能通过收缩血管而升高MAP, 与多巴胺相比,去甲肾上腺素对心率和SV的影响较小,却能更有效地改 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低血压状态。1.低氧Βιβλιοθήκη 症(PaO2/Fio2<300)
2.急性少尿(充分液体复苏后持续2h以上尿量<0.5ml/kg/h) 3.肌酐>44.2umol/L(0.5mg/dL) 器官功能 4.凝血异常(INR>1.5或APTT>60s)
5.肠梗阻(肠鸣音消失)
6.血小板减少(PLT<10W) 7.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 70umol/L或4mg/dL ) 组织低灌注 1.高乳酸血症(>1mmol/L) 2.毛细血管再灌注能力降低或瘀斑形成
常用抗病毒药物为神经氨酸酯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的概念 血流感染(BSI)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 病原微生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性 存在,对机体所有脏器,特别是心脏瓣膜、关节等造 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多脏器衰竭、弥漫性血 管内凝血(DIC),甚至死亡。
血流感染
1.根据发病场所分类 .社区获得性感染(CABIS) .医院获得性感染(HABSI) 2.根据是否有原发病灶血流感染又可分 为: .原发性血流感染 .继发性血流感染
2020420112020420121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多脏器功能衰竭202042013logo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02042014logo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留臵血管插管的患者出现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从导管和外周血培养中分别培养出相同的病原菌并排除其他感染源可证实为crbsi
微生物证实的血流感染
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LOGO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是指留置血管 插管的患者出现血流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 寒战),从导管和外周血培养中分别培养出相 同的病原菌,并排除其他感染源可证实为 CRBSI.
微生学证实的血流感染
2.肠球菌血流感染 肠球菌属可对多种抗菌药物耐 药,引起血流感染患者逐年增多,占血流感染的 10%, 而且病情较重,易并发心内膜炎。常见于泌尿生殖道、 消化道和腹腔感染的患者。 3.革兰氏性杆菌血流感染 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 单胞菌、克雷伯菌、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和变形杆菌 属等,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严重的可引 起脓毒性休克和DIC,甚至出现多脏器衰竭(MOF)。 常见于泌尿生殖道、胃肠道、胆道及呼吸道感染者, 也可见于大面积烧伤及严重创伤患者。
医学-tygacil-血液pim2014

12
G-菌、G+菌分布情况如下
2%
39%非发 酵菌
59%肠杆 菌科
3% 3% 1% 5%
34%肠 球菌
54%葡 萄球菌
G-菌中,肠杆菌科占59%,其次是逐年增加的非发酵菌,占39% G+中,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血液科肠球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因此临床治 疗时需要考虑覆盖耐药的肠球菌
FOR INTERNAL USE ONLY – DO NOT DETAIL – FOR DIRECTIONAL PURPOSES ONLY
5
FOR INTERNAL USE ONLY – DO NOT DETAIL – FOR DIRECTIONAL PURPOSES ONLY
6
FOR INTERNAL USE ONLY – DO NOT DETAIL – FOR DIRECTIONAL PURPOSES ONLY
7
FOR INTERNAL USE ONLY – DO NOT DETAIL – FOR DIRECTIONAL PURPOSES ONLY
15
内 容:
血液科流行病学 泰阁药敏 泰阁相关研究数据 指南推荐 安全性 简明处方信息
FOR INTERNAL USE ONLY – DO NOT DETAIL – FOR DIRECTIONAL PURPOSES ONLY
16
FOR INTERNAL USE ONLY – DO NOT DETAIL – FOR DIRECTIONAL PURPOSES ONLY
13
2019 CHINET血液科临床分离细菌排名
1%
11%
4%
5%
7%
7%
10% 11%
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

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抗生素治疗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革兰氏阴性菌株及其抗药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提供抗生素治疗指南。
一、肺部感染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首选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或头孢曲松。
在对药敏试验结果明确的情况下,可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
革兰氏阴性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因此需要根据药敏试验来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泌尿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泌尿系统感染多见于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对于常见的肾盂肾炎,首选药物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地尼。
尿路感染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
对于复杂性感染或耐药性菌株感染,可考虑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
三、腹部感染腹部感染常由肠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如大肠杆菌等。
对于轻度腹部感染,可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
对于重度感染,需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或阿米卡星。
四、血流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抗生素的选择十分重要。
首选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他啶。
在血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选择联合用药,如青霉素类与氟喹诺酮类的联合应用。
五、康复期预防对于康复期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常需用药物进行预防。
可选用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手术后患者或重症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
总结:抗生素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感染,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关键。
药敏试验结果的及时获取对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
此外,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宣传和教育,使其了解导管相关血流 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
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例进行监测和 登记,及时发现并报告感染病例。
VS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感 染的高危因素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 措施。
一旦发生感染,立即采取措施并追溯感染源
对感染病例进行隔离和治疗,防 止感染扩散。
02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01
02
03
无菌操作技术
在置管、更换敷料、输液 等操作前,必须进行严格 的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管理
确保无菌物品的存放、取 用、运输等环节均符合规 范,防止污染。
消毒剂选择和使用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 照规定浓度和时间使用, 确保消毒效果。
规范导管置入及维护操作
2023-11-30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指南
汇报人:
目 录
• 指南介绍 •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控制措施 • 特殊情况下的感染预防与控制 • 指南的实施、监测和评估
01
指南介绍
目的和背景
0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是 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可能导致 患者死亡或病情恶化。
1 2
设立监测指标
设立明确的监测指标,如感染率、感染防控措施 执行率等,以评估指南实施的效果。
定期检查
定期对指南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收集相关数据 和信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
综合评估
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原因,提出改进 措施和建议,持续改进指南的实施效果。
对指南进行定期更新和修订的机制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指南解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
CRBSI诊断标准—拟诊
具备下述任一项,不能除外导管为感染的来源 具有导管相关的严重感染表现,在拔除导管和适当
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消退; 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病人,有发热、寒战和(或)低
血压等临床表现且至少有1个血培养阳性(导管血 或外周血均可),其结果为皮肤共生菌(例如类白 喉菌、芽孢杆菌、丙酸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微小球菌和念珠菌等),但导管节段培养阴性,且 没有其他可引起血行感染的来源可寻。
导管相关感染
1.出口部位感染(exit-site infection):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 或导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不伴有血行 感染。 2.隧道感染(tunnel infection):导管出口部位, 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 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3.皮下囊感染(pocket infection):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 有表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死。可 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CRBSI实验室检查
导管培养诊断:金标准。
肉汤定性培养: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 半定量(平皿滚动法)或定量(导管搅动/超声)培养:最可靠,特异性高
-半定量培养结果≥15 CFU,定量培养结果≥1000 CFU,同时伴有明显的局部和全身中毒症 状,即可诊断CRBSI。 -预测价值与导管的类型、位置、培养方法等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感染
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 BSI)是指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
所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BSI按照发病场所可分为社区获得性
和医院获得性,按照有否原发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按照有否复杂因素分为非复杂性和
复杂性。
非复杂性血流感染指血培养阳性,无心内膜炎,无人工装置,血培养于治疗后2~
4日内转阴,经有效治疗后72h内退热,无迁移性感染灶的患者。
不符合上述定义者即为复
杂性。
BSI的主要病原菌见表4-16。
表4-16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伴随情况
病原感染源及可能的入侵途径、诱因发病场所备注
金黄色葡萄球菌外科伤口,蜂窝织炎,疖,烧伤创面感染等社区或医院医院内获得者多为甲氧西
林耐药株
表葡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静脉留置导管,体内人工装置等医院需重视排除污染
多为甲氧西林耐药株
肠球菌属尿路感染,留置导尿管,腹膜透析伴腹膜炎,泌
尿生殖系统手术或操作后
医院或社区
肺炎链球菌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
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腹腔、胆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社区多于医院
克雷伯菌属下呼吸道感染,腹腔、胆道感染医院多于社区医院感染者耐药程度高
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下呼吸道感染,人工呼吸装置,泌尿生殖系统,
腹腔、胆道感染
医院多于社区医院感染者耐药程度高
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非发酵菌医院获得肺炎,人工呼吸装置,复杂性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管,烧伤创面感染
医院或社区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腹腔、盆腔感染社区或医院
念珠菌属免疫缺陷(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广谱抗菌药
物,免疫抑制剂应用,静脉留置导管,胆道、腹
腔、尿道引流管,严重烧伤创面感染等
医院
【治疗原则】
1.血流感染常病情危急,一旦临床高度怀疑血流感染,应即按患者原发病灶、免疫功能
状况、发病场所及其他流行病学资料综合考虑其可能的病原,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治疗。
2.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查,在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留取血液及感染相关其他标本(如导管尖头、尿液等)送培养,并尽早开始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
获病原菌后进行药敏试验,按经验治疗效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方案。
3.宜选用杀菌剂并静脉给药,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4.疗程一般需用药至体温恢复正常后7~10天。
复杂性血流感染全身使用抗菌药物4~6周。
5.去除感染诱因,如移除导管、输液港,脓液引流、梗阻解除、清创等。
【病原治疗】
在病原尚未明确前,可参考表4-16中患者发病时情况及处所,估计其最可能的病原菌,按表4-17中的抗菌方案予以经验治疗;在明确病原后,如果原治疗用药疗效不满意,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表4-17血流感染的病原治疗
病原宜选药物可选药物备注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苯唑西林或氯唑
西林头孢唑啉等第一代头孢菌素、
头孢呋辛等第二代头孢菌素
有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史者不
宜选用头孢菌素类
甲氧西林耐药糖肽类±磷霉素
或利福平
达托霉素
肠球菌属氨苄西林或青霉
素+氨基糖苷类
糖肽类+氨基糖苷类、利奈唑胺一般均需联合用药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G 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BSI肺炎链球菌多为青霉素敏感株,
该菌对红霉素或克林霉素耐药者多
见,需注意药敏试验结果。
有青霉素
类抗生素过敏性休克史者不宜选用头
孢菌素类
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无产ESBLs菌感染高危因素:头
孢噻肟,头孢曲松等第三代头孢
菌株之间对药物敏感性差异大,需根
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并需注意对氟
菌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有产ESBL菌感染高危因素:碳
青霉烯类
喹诺酮类耐药者多见
克雷伯菌属第三代头孢菌素无产ESBLs菌感染高危因素:氟
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β-内
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
有产ESBLs菌感染高危因素:碳青
霉烯类菌株之间对药物敏感性差异大,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
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沙雷菌属头孢吡肟或氟喹
诺酮类
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同上
不动杆菌属头孢哌酮/舒巴
坦、氨苄西林/舒
巴坦碳青霉烯类(厄他培南除外)、
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多黏
菌素
同上
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头孢吡
肟、哌拉西林等抗
假单胞菌β-内酰
胺类+氨基糖苷类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β-内
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厄
他培南除外),环丙沙星或左氧氟
沙星,氨基糖苷类
同上,一般均需联合用药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甲硝唑头霉素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
胺酶抑制剂合剂、克林霉素,碳
青霉烯类
念珠菌属两性霉素B 氟康唑棘白菌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