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建议当出现较高的血小板计数(≥50,000/mm3)时, 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2D)。
L 免疫球蛋白
对于成人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建议静脉给予免 疫球蛋白(2D)。
M硒
不建议静脉给予硒治疗严重脓毒症(2C)。
O 脓毒症诱导ARDS的机械通气

P 脓毒症患者的镇静、镇痛和神经肌肉阻滞
3、对于合并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当需要控制感染源时, 采用对生理损伤最小的有效干预措施,如对脓肿进行经皮 引流而不是外科引流(UG)。
4、建立其他血管通路后,应立即去除那些可能成为严重脓 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感染源的血管辅助装置(UG)。
F 感染的预防
1a、采用或探讨选择性口咽去污(SOD)和选择性消化道 去污(SDD)方法,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 发生率(2B)。
8、不建议将小剂量多巴胺作为肾脏保护药物(1A)。
9、对于所有需要应用血管升压药治疗的患者,如果条件允 许,尽快置入动脉导管(UG)。
I 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1、存在下列情况时,以达20ug·kg-1·min-1的速度试验性 输注多巴酚丁胺或已使用血管升压药时加用多巴酚丁胺: (a)心脏充盈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提示心肌功能障碍, (b)尽管已取得了充足的血容量和足够的MAP,仍出现 灌注不足征象(1C)。
3、采用床旁监测方法监测末梢血血糖水平,应对结果谨慎 处理,因为该方法测得的血糖水平不能准确评估动脉血或 血浆血糖水平(UG)。
R 肾脏替代治疗

S 碳酸氢盐治疗
1、对于灌注不足诱导乳酸血症且pH≥7.15的患者,反对应 用碳酸氢钠来改善血流动力学或减少血管升压药使用 (2B)。
T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反对通过应用增加心脏指数的方法来预先确定超常水平 (1B)。

感染性休克抢救指南

感染性休克抢救指南

感染性休克抢救指南感染性休克是指在感染过程中,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过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和低血压等严重症状。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重疾病,及时有效的抢救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以下是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指南。

1.确认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等,确认患者是否为感染性休克。

2.强调早期抗感染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抢救首先应针对感染源进行强力抗感染治疗。

根据患者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并及时给予。

3. 液体复苏: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出现低血压和低灌注状态,需要通过给予液体来维持循环稳定。

初始液体复苏以补充缺失的血容量为主,建议使用晶体液体,如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20-30ml/kg的液体。

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以判断复苏疗效。

4.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对于液体复苏后仍然低血压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来提高血压和改善组织灌注。

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5.控制感染源:及时控制感染源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抢救至关重要。

除了早期抗感染治疗外,还需要考虑手术干预等方法,进行彻底清除感染源。

6.支持性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需要进行全面支持性治疗,包括气道管理、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

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例如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7.监测和评估:抢救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定期评估抢救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尿量等。

8.多学科团队协作:感染性休克的抢救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外科等。

协同工作可以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和应对复杂情况。

10.注意合并症的处理: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持性治疗和积极处理。

感染科感染性休克救治

感染科感染性休克救治

感染科感染性休克救治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指由于感染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部分患者中发展为休克状态的临床表现。

感染科作为感染病专科,是负责感染性休克救治的重要部门。

本文将探讨感染科在感染性休克救治中的关键方面。

一、早期识别与评估早期识别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是救治的第一步。

感染科在接收患者后应进行全面而迅速的评估,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综合评估。

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使用评分系统(如SIRS评分、SOFA评分等)进行进一步的判断和分级,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性休克,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积极液体复苏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救治的核心措施之一。

感染科应掌握准确的液体复苏指征和方法。

在初始液体复苏中,应以晶体液体为主,以改善组织灌注,纠正低血压。

具体液体选择和输注速度应根据患者的体液状态、心功能、年龄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决策。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液体平衡,及时调整液体复苏方案。

三、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是感染性休克救治的关键环节。

感染科应熟悉感染的相关病原体、药物敏感性和治疗指南,制定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方案。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并结合血培养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指导。

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以减少病原体感染的复制和扩散,控制感染的进展。

四、协同治疗感染性休克救治中需要进行协同治疗,包括血流动力支持、呼吸支持、肾脏支持等。

感染科需要与重症医学科、心内科、呼吸科等科室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支持。

在协同治疗中,应注意治疗措施的时机、方法和剂量,以及不同治疗措施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炎症调控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异常激活,导致全身器官功能障碍。

感染科应了解炎症调控的相关知识和药物,如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因子拦截剂等,以调控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

六、多学科参与感染性休克救治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参与,包括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临床微生物学、放射科等。

《感染性休克指南》课件

《感染性休克指南》课件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应与液体 复苏和病因治疗相结合,以提 高治疗效果。
机械通气与氧疗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机械通气和 氧疗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机械通气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提 高氧合能力;氧疗则可以补充氧气,提
高血氧饱和度。
在进行机械通气和氧疗时,应密切监测 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及时 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氧疗方案,以避免不
分类
感染性休克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分布性休克和梗阻性休克等类型。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诊断等综合评估,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 征的诊断标准,同时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的证据,可诊断为感染性休克。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易感因素
感染性休克在重症患者中的发病率较 高,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之一。
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老年人、儿童、身 体虚弱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以及 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病原体
感染性休克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等,其中以细菌最常见。常见 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肠杆菌属等。
02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是感染性休克 治疗的重要原则,旨在通过快速 纠正患者的生理异常,稳定病情
,降低病死率。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包括液体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治疗等 措施,以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
能。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关键在于及 时识别和纠正感染性休克患者的 病理生理异常,以达到最佳的治
液体复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和输注速度,以避免过度输液 或输液不足。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A.早期复苏1.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是医疗急症,建议立即开始治疗与复苏BPS;2.对脓毒症诱导的低灌注状态,建议在开始的3h内给予至少30ml/Kg的晶体液强推荐,低证据质量;3.完成初始液体复苏后,建议通过频繁地血流动力学评估以指导是否还需要输液BPS;注:评估应包括彻底的体格检查、生理指标的评价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体温、尿量和其他及可获得的有创或无创监测参数4.如果临床检查无法确诊,建议对血流动力学进一步评估例如心功能评价以判断休克的类型BPS;5.若预测液体反应性方面建议应用可获得的动态指标,其优于静态指标弱推荐,低证据质量;6.对于感染性休克需血管加压药物的患者,推荐初始平均动脉压MAP目标为65mmHg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7.作为组织低灌注的标志,乳酸升高的患者建议利用乳酸指导复苏,使之正常化弱推荐,低证据质量;B.脓毒症筛查以及质量提高1.建议医院和卫生系统制定脓毒症的质量提高计划,包括在急重症患者、高危患者中进行脓毒症筛查BPS;C.诊断1.在不显着延迟抗菌药物启动的前提下,对疑似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常规进行合理的微生物培养包括血培养BPS;注:合理的常规微生物培养应至少包括两种类型的血培养需氧和厌氧D.抗微生物治疗1.在确认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后建议1h内尽快启动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2.对于表现为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推荐经验性使用一种或者几种抗菌药物进行广谱治疗,以期覆盖所有可能的病原体包括细菌以及潜在的真菌或者病毒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3.一旦微生物学确认,药敏结果明确和/或临床症状体征充分改善,建议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转为窄谱药物BPS;4.对于无感染源的严重炎症状态,不推荐持续全身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例如严重胰腺炎,烧伤BPS;5.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应该基于目前公认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原则以及每种药物的特性进行优化BPS;6.感染性休克的初始治疗建议经验性联合用药至少两种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以针对最可能的细菌病原体弱推荐,低证据质量;注:指南中对经验性、靶向\限定、广谱、联合、多药治疗均有明确定义因篇幅原因,未做翻译;7.多数其他类型的严重感染,包括菌血症及未合并休克的脓毒症不建议常规联合用药弱推荐,低证据质量;注:此处不排除多药治疗以增加抗微生物活性;8.对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脓毒症/菌血症,不推荐常规进行联合治疗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注:此处不排除多药治疗以增加抗微生物活性;9.对于初始启动了联合治疗的感染性休克,建议在临床症状好转/感染缓解的数天内停止联合治疗,进行降阶梯;这一条对靶向培养阳性的感染以及经验性培养阴性的感染联合治疗均适用BPS;10.对于大多数严重感染相关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7-10天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是足够的弱推荐,低证据质量;11.以下情况建议长时程治疗:临床改善缓慢,无法引流的感染源,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关菌血症,部分真菌及病毒感染,或者免疫缺陷,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弱推荐,低证据质量;12.以下情况建议短时程治疗:有效感染源控制后,腹腔或者尿路感染相关脓毒症以及非解剖复杂性肾盂肾炎的临床快速缓解弱推荐,低证据质量;13.对于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每日评估抗菌药物的降阶梯可能BPS;14.建议监测PCT水平以缩短脓毒症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弱推荐,低证据质量;15.对最初疑似脓毒症,但随后感染证据不足的患者,PCT有助于支持停用经验性抗菌药物弱推荐,低证据质量;E.感染源的控制1.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应尽可能确定或排除需要紧急实施感染源控制的解剖诊断;诊断确立后,只要符合医学与逻辑实际,任何感染源控制的干预措施都应及早实施BPS;2.若血管内植入设备是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可能源头时,在其他血管通路建立的前提下,应积极尽早拔除BPS;F.液体治疗1.只要持续输液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不断改善,建议应用液体冲击试验BPS;2.对于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早期液体复苏以及随后的容量补充中,推荐首选晶体液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3.对于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使用平衡晶体液或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弱推荐,低证据质量;4.如患者需要大量晶体液,建议在早期复苏及随后的容量补充阶段中除了晶体液还可使用白蛋白弱推荐,低证据质量;5.对于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血管内容量的扩充强推荐,高证据质量;6.对于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复苏,建议使用晶体液而非明胶弱推荐,低证据质量;G.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1.推荐去甲肾上腺素为首选的血管活性药物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2.为达到目标MAP值,建议去甲肾可加用血管加压素最大剂量0.03U/min,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或者肾上腺素弱推荐,低证据质量,或加用血管加压素最大剂量0.03U/min,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以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剂量;3.对某些低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绝对或者相对心动过缓的患者,多巴胺可替代去甲肾上腺素弱推荐,低证据质量;4.不推荐低剂量多巴胺用于肾脏保护强推荐,高证据质量;5.经充分液体负荷及升压药物后,仍然存在持续低灌注的患者,建议使用多巴酚丁胺弱推荐,低证据质量;注:用药后,剂量要逐渐滴定到一个反映出灌注情况的终点,若低血压恶化或心律失常需要减量或停药6.如条件允许,建议所有使用升压药物的患者应尽快行动脉置管进行连续性血压测定弱推荐,极低证据质量;H糖皮质激素1.经充分液体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能够恢复稳定者不建议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如果无法达到血流动力学稳定,建议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剂量建议为每天200mg弱推荐,低证据质量;I.血制品1.无以下原因者:心肌缺血,严重低氧血症,或急性出血,血色素降至<7g/dl时建议输注RBC强推荐,高证据质量;2.对于脓毒症相关性贫血,不推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3.若无出血或计划性侵入性操作,不建议使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弱推荐,极低证据质量;4.以下情况建议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10,000/mm310×109/L且无明显出血征象;或<20,000/mm320×109/L同时伴有出血高风险;对活动性出血、外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血小板计数需≥50,000/mm350×109/L弱推荐,极低证据质量;J.免疫球蛋白1.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建议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弱推荐,低证据质量;K.血液净化1.对于血液净化技术,无相关推荐无相关推荐;L.抗凝治疗1.对于脓毒症以及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建议使用抗凝血酶治疗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2.关于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对血栓调节蛋白或者肝素的使用无推荐意见无相关推荐;M.机械通气1.成人脓毒症诱导的ARDS患者推荐潮气量6ml/Kg预计体重,而非12ml/Kg的潮气量强推荐,高证据质量;2.建议成人脓毒症诱导的严重ARDS患者的平台压上限为30cmH2O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3.建议高PEEP用于成人脓毒症诱导的严重ARDS患者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4.建议肺复张手法用于成人脓毒症诱导的严重ARDS患者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5.对成人脓毒症诱导的严重ARDS患者且PaO2/FiO2<150mmHg者推荐俯卧位,而不是仰卧位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6.成人脓毒症诱导的ARDS患者不建议使用高频振荡通气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7.对脓毒症相关性ARDS的无创通气目前没有推荐意见无相关推荐;8.若成人脓毒症诱导的严重ARDS患者PaO2/FiO2<150mmHg,建议神经肌肉阻滞剂应用≤48h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9.成人脓毒症诱导的ARDS若无组织低灌注证据,建议保守的液体治疗策略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10.成人脓毒症诱导的ARDS患者若无支气管痉挛,不建议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11.不推荐成人脓毒症诱导的ARDS患者常规使用肺动脉导管强推荐,高证据质量;12.成人脓毒症诱导的非ARDS的呼吸衰竭患者建议使用低潮气量通气弱推荐,低证据质量;13.机械通气的脓毒症患者建议床头抬高30-45度以减少反流误吸,防止VAP的发生强推荐,低证据质量;14.对准备撤机的机械通气脓毒症患者建议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强推荐,高证据质量;15.对可耐受脱机的机械通气的脓毒症呼吸衰竭患者推荐建立脱机规程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N.镇静与镇痛1.对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建议根据特定的滴定目标实施最小化的连续或间断性镇静BPS;O.血糖控制1.对ICU脓毒症患者,建议使用基于规范流程的血糖管理方案,若两次血糖>180mg/dL则启用胰岛素治疗;目标是血糖上限≤180mg/dL,而不是≤110mg/dL强推荐,高证据质量;2.建议每1-2h实施血糖监测,直到血糖水平及胰岛素剂量达到稳定,随后改为每4h的血糖监测BPS;3.慎重解释床旁毛细血管血糖值,这种测量方法可能无法准确地估计动脉血或者血浆的血糖水平BPS;4.若患者有动脉置管,建议使用动脉血而非毛细血管血进行血糖监测弱推荐,低证据质量;P.肾脏替代治疗RRT1.建议脓毒症AKI患者的治疗连续性RRT或间断性RRT均可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脓毒症患者建议使用持续治疗以达到液体平衡的管理弱推荐,极低证据质量;3.肌酐升高或少尿的AKI脓毒症患者若无明确透析指证则不建议使用RRT弱推荐,低证据质量;Q.碳酸氢钠的使用1.对PH≥7.15的因低灌注导致的乳酸酸血症患者,不建议使用碳酸氢钠用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或者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R.静脉血栓预防1.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患者,推荐使用肝素或者低分子肝素进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2.如果没有低分子肝素的禁忌症,推荐低分子肝素而不是普通肝素用于VTE的预防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3.任何情况下都建议药物联合机械措施预防VTE弱推荐,低证据质量;4.当药物预防存在禁忌症时,建议使用机械性VTE预防弱推荐,低证据质量;S.应激性溃疡的预防1.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若存在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推荐进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强推荐,低证据质量;2.当存在应激性溃疡预防指证时,建议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滞剂弱推荐,低证据质量;3.无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患者不推荐进行应激性溃疡预防治疗BPS;T.营养1.能够肠内营养的重症患者不建议早期单纯肠外营养或肠外联合肠内营养除非启动的是早期肠内营养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2.对不可早期肠内营养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危重患者,反对在前7天内单纯肠外营养或联合肠内营养除非启动的是葡萄糖输注与可耐受的肠内营养;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3.对能耐受肠内营养的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早期启动肠内营养,而非禁食或单纯输注葡萄糖弱推荐,低证据质量;4.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重症患者,早期低喂养与早期足量肠内营养均可;若初始的喂养模式为早期低喂养,则需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增加肠内营养量弱推荐,中等证据质量;5.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重症患者不建议使用Omega-3脂肪酸增强免疫强推荐,低证据质量;6.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重症患者不建议常规检测胃残余量;但对不耐受喂养或存在反流性误吸的高风险者,建议监测胃残余量;注:本条款指的是非外科的重症患者;弱推荐,极低证据质量;7.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的喂养不耐受的危重患者,建议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弱推荐,低证据质量;8.对喂养不耐受或者存在反流误吸高风险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留置幽门后喂养管弱推荐,低证据质量;9.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不推荐使用静脉补硒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10.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建议使用精氨酸弱推荐,低证据质量;11.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不推荐使用谷氨酰胺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12.对脓毒症或者感染性休克患者使用肉毒碱没有建议无相关推荐;U.制定治疗目标1.建议就治疗的目标与预后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BPS;2.若姑息治疗的原则适用,建议将其应用于治疗及临终关怀计划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3.建议尽早确立治疗目标,而不是在进入ICU72h后弱推荐,低证据质量;出品:大连医学院附院ICU黄伟教授。

感染性休克指南

感染性休克指南

感染性休克指南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感染性休克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指南。

一、什么是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简单来说,就是由严重感染导致的循环衰竭和细胞代谢异常。

当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人体后,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心脏功能受损以及组织灌注不足。

感染性休克的症状通常包括低血压、少尿或无尿、意识障碍、皮肤湿冷、花斑等。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二、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至关重要。

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

临床症状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低血压、少尿等,还可能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

体征方面,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状态、皮肤色泽和温度、脉搏强弱、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培养、生化指标(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凝血功能等。

其中,血培养对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非常重要。

此外,一些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光、CT 等,有助于发现感染的部位和范围。

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1、早期液体复苏这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发病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应迅速给予大量的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胶体液(如羟乙基淀粉),以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

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入30ml/kg 甚至更多的液体。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评估液体复苏的效果。

2、抗感染治疗尽快明确感染的病原体,并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应根据感染的部位和患者的临床表现,经验性地选用广谱抗生素。

之后,根据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如果经过充分的液体复苏,患者的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就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这些药物可以收缩血管,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提高血压,改善组织灌注。

感染性休克指南

感染性休克指南

感染性休克指南一、早期识别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识别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或低体温、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意识改变等症状。

此外,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血小板减少、血乳酸水平升高等实验室指标也可能提示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对于存在感染灶(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的患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应高度警惕感染性休克的可能。

临床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和诊断。

二、诊断标准目前,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的感染灶: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确定存在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

2、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满足以下至少两项条件:体温> 38℃或< 36℃;心率> 90 次/分;呼吸频率> 20 次/分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2 mmHg;白细胞计数> 12×10⁹/L 或< 4×10⁹/L,或未成熟粒细胞比例> 10%。

3、低血压:尽管充分补液,收缩压< 90 mmHg,平均动脉压<65 mmHg,或收缩压较基础值下降> 40 mmHg。

4、组织低灌注:血乳酸水平> 2 mmol/L,或存在少尿、急性意识障碍等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

三、治疗原则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抗感染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器官功能支持等。

1、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在感染性休克发生后的最初 6 小时内,应尽快达到以下治疗目标:(1)中心静脉压(CVP) 8 12 mmHg。

(2)平均动脉压(MAP)≥ 65 mmHg。

(3)尿量≥ 05 ml/kg/h。

(4)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70% 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65%。

通过积极的液体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达到上述目标,以改善组织灌注和氧供。

2、抗感染治疗(1)在诊断感染性休克后,应尽快进行病原学检查(如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等),并在 1 小时内开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引言:一、定义二、识别与评估及时正确地评估和识别感染性休克是十分重要的,早期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休克判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理指标进行判断,包括血压、心率、尿量、意识状态等。

通常认为,收缩压<90mmHg或收缩压下降>40mmHg以及需要外源性补液来维持血压稳定可以诊断为休克。

2.组织灌注:评估患者的组织灌注状态,包括皮肤色素、尿液输出、静脉滴注药物(如肾上腺素)的剂量等。

3.感染源评估:寻找和确定感染的源头,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手段进行评估。

4.评估器官功能损害: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来评估患者是否有多个器官功能损害,如肺、肾、心脏等。

三、治疗策略1.广谱抗生素治疗:在可能的情况下,尽早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快速行动和合理用药是关键,应根据患者的感染源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2.补液治疗:补液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重要环节。

早期积极液体复苏可以改善心脏前负荷和组织灌注,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建议使用晶体液或胶体液进行复苏,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输液反应来调整。

3.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当补液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加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反应来调整剂量。

4.心动过缓:对于伴有心动过缓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以考虑给予正性肌力药物或起搏治疗。

四、预后评估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可以帮助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策略和预防措施。

评估指标主要包括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血清标志物、器官功能评估等方面。

预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患者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治疗和监护。

结论: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于患者的生存有较高的风险。

早期的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所以,医学界制定了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指南。

通过识别和评估,制定适当的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此患者已达到以上2点以上;此患者达到1点以上。

此患者有上诉表现。

综合考虑:感染性休克。

二、治疗:1.一旦临床诊断严重感染, 应尽快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 6 h 内达到复苏目标:①中心静脉压(CV P) 8~12cmH2O(机械通气12-15)②平均动脉压≥65mm Hg;③尿量≥0.5 m l/(kg·h );④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或SvO2) ≥70% (推荐级别: B 级)。

2.若液体复苏后CVP 达8~12 cm H2O , 而ScvO2 或SvO2仍未达到70%, 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容达到0.30 以上,和(或) 输注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至20 ug/(kg·min) 以达到上述复苏目标(推荐级别:B 级)。

我们不足处:未及时深脉,未监测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抗生素治疗(之前少有两份标本监测病原学E级)(做得可以)1.诊断严重感染后1 h 以内, 立即给予静脉抗生素治疗(推荐级别: E 级)。

2.覆盖可能致病微生物(细菌或真菌) 的广谱抗生素,有良好的组织穿透力(推荐级别:D 级)。

控制感染源:感染灶明确(如腹腔内脓肿、胃肠穿孔、胆囊炎或小肠缺血) , 应在复苏开始的同时, 尽可能控制感染源(推荐级别: E 级)。

液体治疗1.复苏液体包括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晶体或胶体液, 首选晶体液,可联合白蛋白。

2.对于疑有低容量状态的严重感染患者, 应行快速补液试验, 即在30 m in 内输入50 0~1 000 m l 晶体液或300~500 m l 胶体液, 同时根据患者反应性(血压升高和尿量增加) 和耐受性(血管内容量负荷过多) 来决定是否再次给予快速补液试验(推荐级别: E 级)。

我们不足处:入院后30min内未能不足;升压药的应用1.如果充分的液体复苏仍不能恢复动脉血压和组织灌注, 有指征时(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指征是经积极液体复苏, 而平均动脉压仍然低于60 mmHg)应用升压药。

202X年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202X年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推荐一旦有明确病原学依据,应考虑降阶梯治疗策略(1D)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2.液体 复苏 (yètǐ)
晶体(jīngtǐ)液
0.9%NaCL 等张平衡盐液

高张盐液

明胶

人工胶体
羟乙基淀粉
择 低右
胶体(jiāo tǐ)液
白蛋白
天然胶体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血浆及其血制品
经典 容量负荷方法 (jīngdiǎn)
推荐意见7: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病人应尽早放置中 心静脉(jìngmài)导管。(E级)
推荐意见8:CVP8-12mmHg、PAWP12-15mmHg可作 为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目标,但应连续、动 态观察。(E级)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指南 推荐意见 (zhǐnán)
推荐意见9:SvO2的变化趋势可反映组织灌注状态, 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C级)
推荐意见14:在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早期复苏过程 中,当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达标,而中心静脉或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仍低于70%,可考虑输入红细胞 悬液使红细胞压积≥30%和/或多巴酚丁胺。(B级)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
指南 推荐意见 (zhǐnán)
推荐意见16:对于感染性休克病人,血管活性药物(yàowù)的 应用必须建立在液体复苏治疗的基础上,并通过深静脉通 路输注。(E级)
建氧平衡。液体复苏的起点可从收缩压
Goal— Directed— Therapy —
≤在9血0m流m动H力g学、监血测乳下酸指导(r的ǔ s液u体ān复)苏≥4血.0流m动m力ol学/L监开始
测手段包括压力监测、容量监测及组织灌注 ,监直测至。血流动力学目标达到—— 尿量>0.5ml/kg/h、MAP>65mmHg、CVP:8~

感染性休克抢救指南

感染性休克抢救指南

感染性休克抢救指南1. 概述本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指导,以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死亡率。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并伴有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况。

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2. 诊断2.1 临床表现感染性休克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下降以及皮肤潮红等。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尿量减少、血液凝块等症状。

医务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体征,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

2.2 实验室检查感染性休克的诊断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液培养、C-反应蛋白和乳酸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

3. 抢救措施3.1 快速纠正低血容量和低血压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低血容量和低血压,需要迅速补充液体以维持循环。

建议使用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补液,并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调整液体的输注速度和量。

3.2 抗生素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的敏感性,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抗生素的早期使用可以减少感染的扩散和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预后。

3.3 支持性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常出现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脏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医务人员应及时进行支持性治疗,包括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和心血管支持等。

4. 预后评估感染性休克的预后评估十分重要。

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其他预后评估指标,评估患者的存活率和康复情况。

5. 预防措施预防感染性休克的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提高手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感染控制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疗机构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水平。

以上为感染性休克抢救指南的概述和主要内容,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并遵循相关的治疗指南和标准操作程序。

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指南

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指南

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指南感染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或感染诱发的介质产物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伴休克。

按血流动力学特征划分属于分布性休克范畴,常表现为高心输出量和低全身血管阻力,因为外周循环阻力下降导致低血压,以及微循环血流分布改变,引起组织和细胞灌注不足,如果这种休克状态不能及时纠正,将出现不可逆性细胞损伤或死亡,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直至机体衰竭死亡。

血流动力学支持的目的是在发生休克时迅速逆转休克状态,尽可能维持充足的组织和细胞灌注,保证充足的氧和代谢底物供给,维护细胞代谢和功能,防止和逆转细胞损伤,以此为基础为病因治疗提供可能,其他治疗措施,如手术、清创引流、使用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措施,都需要在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支持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实现和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

因此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贯穿于整个抗休克治疗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从发生组织缺氧到确立诊断和开始治疗的时间、组织低灌注状态的持续时间,对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

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如果能够尽早发现休克存在、尽快给予恰当的抗休克治疗措施、尽可能缩短组织低灌注时间,可以降低脏器功能损害程度,改善预后。

因此,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需要一个充分有效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治疗策略。

为此我们制订本指南,希望对各级别的医疗机构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支持指南需要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制订,虽然从循证医学观点来看指南中各项目的推荐级别更加依赖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支持,但是在休克患者当中进行盲法研究很困难,而且感染性休克患者包含了范围很广泛的不同的人群,包括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恶化程度、脏器功能损害程度、感染部位、年龄等不同,指南中的推荐项目在不同患者人群当中应该普遍适用。

因此本指南不划分推荐的级别,希望把这些指南项目作为一个基础共识推广。

本指南要解决的问题是:1、选择什么标准诊断休克才能满足早的原则,为开始治疗提供最佳时间点;2、选择什么指标进行监测作为判断休克已经被纠正的终点标志,为治疗措施提供需要实现的合理目标;3、选择什么样的治疗策略才能尽早尽快地达到目标从而缩短组织低灌注的时间,改善预后。

感染性休克治疗措施

感染性休克治疗措施

感染性休克治疗措施概述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并发症,其死亡率相对较高。

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措施,包括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升压药物使用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治疗措施1. 液体复苏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首要步骤。

通过给予患者足够的液体来纠正低血容量和低灌注状态,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

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

晶体液主要包括生理盐水和林格液,胶体液主要包括白蛋白和羟乙基淀粉。

液体复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避免出现过度液体负荷。

2. 抗生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治疗需要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

选择抗生素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部位以及药敏结果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

对于已知致病菌的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3. 升压药物使用感染性休克患者常伴有低血压,需要使用升压药物来提高血压,改善组织的灌注。

常用的升压药物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

升压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指标进行监测,适时调整剂量。

4.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除了上述的基础治疗措施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辅助治疗方法来辅助治疗感染性休克。

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并提高血压,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

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等也可以用于清除体内的炎症介质,并改善患者的病情。

结论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并发症,临床上治疗及时和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升压药物使用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方法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关键措施。

对于每个患者,都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注:本文为示例文本,文中涉及的治疗措施仅供参考,请在实际应用中以医生的专业指导为准。

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感染性休克指南解读
• 感染性休克概述 •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 感染性休克的预防措施 • 感染性休克指南的更新与展望
01
感染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感染性休克是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 物直接或间接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导致机体组织灌注不足、多器官功能 不全或衰竭的综合症。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机制,感染 性休克可分为低血容量性、分布性和 心源性休克等类型。
该指南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进行了全面更新,以适应临床实践的发展和新的研究成果。
2023版指南修订重点
在诊断标准、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抗生素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修订,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感 染性休克的治疗。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新型抗生素的研究与开发
针对耐药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需要研发新型抗生素以提供 有效的治疗手段。
液体复苏
液体复苏是感染性休克治疗的 重要环节,旨在通过补充血容 量,改善组织灌注和氧合。
液体复苏的时机和方式应根据 患者的病情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进行选择。
常用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 液,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选择。
血管活性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是感染性休克治疗 中的重要药物之一,用于改善患
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感染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诊断标准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需满足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等基本条件,同时伴有器官 功能不全的表现,并根据具体情况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感染性休克多发生于重症患者,常见于医院内感染,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

感染性休克指导性治疗方案

感染性休克指导性治疗方案
氧合
06
肾替代治疗: 对于肾功能衰 竭患者,进行
肾替代治疗
07
营养支持:提 供适当的营养 支持,促进康

08
监测与调整: 密切监测患者 病情,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01
早期诊断:及时 发现感染性休克,
尽早治疗
02
抗感染治疗:针 对感染源进行抗 感染治疗,控制
感染
03
液体复苏:补充 血容量,改善微
04 神经源性休克:神经系统功能 障碍,导致血压调节失常
感染性休克的病因
细菌感染:如肺炎、 败血症、腹膜炎等
A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 病、曲霉病等
C
其他感染:如破伤风、 气性坏疽等
E
B
病毒感染:如流感、 肝炎、艾滋病等
D

寄生虫感染:如疟疾、 血吸虫病等
2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评估
诊断方法
01
临床表现:发热、寒战、呼 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
康复治疗
卧床休息:保证充 足的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
01
康复锻炼:在医生指 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 锻炼,提高身体机能
03
02
04
饮食调理:补充营养, 心理支持:保持乐观
多吃高蛋白、高热量、 积极的心态,减轻心
易消化的食物
理压力,有助于康复
患者教育
01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充 足的睡眠、均 衡的饮食、适 量的运动等。
0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 规、生化指标等
03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
04
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病 毒检测等
05

感染性休克指南

感染性休克指南
LOO
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概要
ICU 郑岩
Delphi分级系统标准
研究课 题分级
标准
Ⅰ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果清晰, 假阳性或假阴性的错误很低
Ⅱ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果不确定, 假阳性和(或)假阴性的错误较高
Ⅲ 非随机、同期控制研究
推荐 级别
A
标准 至少有2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B 仅有1项Ⅰ级研究结果支持
早期复苏-2 (推荐级别:B级)
若复苏后 输注浓缩红细胞,使HCT达到0.30以上 • 和(或)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20μg/kg/min)
病源学诊断
抗生素治疗前,首先行微生物培养(推荐级别: D 级)
诊断性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和可疑感染源取样(推 荐级别: E级)
控制感染源
评估和控制感染灶(推荐级别:E级) 选择适当的感染控制手段(推荐级别:E级) 若感染灶明确,尽可能控制感染源(推荐级别:E级) 若血管内有创装置被认为是感染源时,在建立其他
血管通路后,应立即去除(推荐级别:E级)
液体治疗
复苏液体:晶体或胶体液(推荐级别:C级) 疑有低容量状态,行快速补液试验(30min内输入
强心药物的应用
充分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心排,使用多巴酚丁胺。 若同时存在低血压,联合使用升压药(推荐级别:E 级)
不推荐提高心排指数以达到目标性的高氧输送(推 荐级别:A级)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经足够液体复苏仍需升压药来维持血压者,氢化可 的松200~300mg/d,分3~4次或持续给药,持续 7d(推荐级别:C级)
采用小潮气量通气和限制气道平台压力时, 允许 性高碳酸血症(推荐级别:C级)
采用能防止呼气末肺泡塌陷的最低PEEP(推荐级 别:E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血糖控制
1、对于合并严重脓毒症的ICU患者,建议采取标准方法进 行血糖管理,当连续2次血糖检查结果为>180mg/dl时, 开始胰岛素治疗。使得血糖控制在目标上限≤180mg/dl, 而非控制在目标上限≤110mg/dl(1A)。
2、每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水平,直至血糖水平和胰岛素 输注速率稳定,此后每4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水平(1C)。
2、不建议将EPO作为严重脓毒症所致贫血的特殊治疗 (1B)。
3、在无出血或计划进行有创操作时,如果凝血试验异常, 不建议使用新鲜冰冻血浆进行纠正(2D)。
4、不建议应用抗凝血酶治疗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 (1B)。
5、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当血小板计数≤10,000/mm3 (10×10^9/L)且无明显出血时,或当血小板计数 ≤20,000/mm3且有明显出血危险时,建议预防性输注 血小板。对于有活动性出血危险、进行手术或有创操作时,
8、不建议将小剂量多巴胺作为肾脏保护药物(1A)。
9、对于所有需要应用血管升压药治疗的患者,如果条件允 许,尽快置入动脉导管(UG)。
I 正性肌力药物治疗
1、存在下列情况时,以达20ug·kg-1·min-1的速度试验性 输注多巴酚丁胺或已使用血管升压药时加用多巴酚丁胺: (a)心脏充盈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提示心肌功能障碍, (b)尽管已取得了充足的血容量和足够的MAP,仍出现 灌注不足征象(1C)。
3、对于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当患者需要大量晶 体液进行液体复苏时,可应用白蛋白(2C)。
1、对于合并脓毒症诱导的组织灌注不足且怀疑血容量不足 的患者,初始液体冲击疗法应达到以最小30ml/kg的剂量 输注晶体液(此方法的部分作用与输注白蛋白等效)。对 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输入更大量的液体 (1C)。
2、反对通过应用增加心脏指数的方法来预先确定超常水平 (1B)。
J 皮质类固醇
1、对于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如果通过充分的液体复苏和 血管升压药治疗能够使血流动力学恢复稳定,则不建议静 脉给予氢化可的松。如果患者对上述方法不敏感,只建议 以200mg/d剂量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
2、不建议采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鉴别 需要接受氢化可的松治疗的成人感染性休克患者亚群 (2B)。
E 感染源的控制
1、对于需要紧急控制感染源的特定解剖学感染,如坏死性 软组织感染、腹膜炎、胆管炎、肠梗死,应尽快寻找病因 并确定或排除诊断,如果可行,在确诊后12h内采取干预 措施以控制感染源(1C)。
2、当确定胰腺周围坏死并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源时,最好 延迟至能够区分有活力组织和坏死组织后再采取干预措施 (2B)。
与之类似,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建议采用更复杂的超广 谱 β内酰胺酶和大环内脂类药物联合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 引起的菌血症(2B)。
4b、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建议经验性抗生素联合治疗不超 过3~5d。一旦确定病原体,应逐渐减少药物至选择最恰 当的的单药治疗(2B)。例外情况包括,通常应避免氨 基糖苷类抗生素单药治疗,尤其是对合并绿脓杆菌感染引 起的脓毒症患者,对于合并心内膜炎患者,应延长抗生素 联合治疗的疗程。
4a、基于患者的已存疾病和局部感染情况,经验性抗生素治 疗应能对抗最可能的病原体。对于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的 严重脓毒症患者(2B)以及合并多重耐药菌(如不动杆 菌和假单胞菌)感染的难治性患者(2B),进行经验性 抗生素联合治疗。对于合并有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引起 的严重感染患者,采用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氨基糖苷类抗 生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治疗绿脓杆菌菌血症(2B)。
建议当出现较高的血小板计数(≥50,000/mm3)时, 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2D)。
L 免疫球蛋白
对于成人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建议静脉给予免 疫球蛋白(2D)。
M硒
不建议静脉给予硒治疗严重脓毒症(2C)。
O 脓毒症诱导ARDS的机械通气

P 脓毒症患者的镇静、镇痛和神经肌肉阻滞
6、仅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及绝对或相对心动过缓发生风险低 的高度选择性患者中,以多巴胺作为去甲肾上腺素的替代 血管升压药(2C)。
7、不建议应用去氧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除外下列情 况:(a)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引起严重心律失常,(b
)心输出量偏高和血压持续偏低,(c)当正性肌力药物/血 管升压药与小剂量血管升压素联合应用未能达到目标MAP, 应用去氧肾上腺素进行挽救治疗(1C)。
2a、早期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包括一种或者更多药物,这些药 物可以对抗所有的可能病原体,并且要有足够的药物浓度 可以渗透到可能导致脓毒症的组织中(1B)。
2b、每天对抗生素治疗方案进行评估,以逐渐减少药物使用, 防止产生耐药,减少毒性及降低费用(1B)。
3、对于出现脓毒症但随后无感染证据的患者,临床医师可 根据低源降钙素水平或相似的生物标志,协助停止经验性 抗生素治疗(2C)。
3、采用床旁监测方法监测末梢血血糖水平,应对结果谨慎 处理,因为该方法测得的血糖水平不能准确评估动脉血或 血浆血糖水平(UG)。
R 肾脏替代治疗

S 碳酸氢盐治疗
1、对于灌注不足诱导乳酸血症且pH≥7.15的患者,反对应 用碳酸氢钠来改善血流动力学或减少血管升压药使用 (2B)。
T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当不再需要血管升压类药物时,建议临床医师放弃对患 者进行类固醇治疗(2D)。
4、对于脓毒症未发生休克的治疗,不建议应用皮质类固醇 (1D)。
5、当给予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时,建议采用连续静脉输注, 儿不是重复输注(2D)。
严重脓毒症的支持疗法
K 血制品输注
1、一旦发现成人患者的组织灌注不足难以减轻,如心肌缺 血、严重低氧血症、急性出血或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建 议当Hb<70g/L时,输注红细胞,使Hb水平维持在7090g/L(1B)。
此次发布的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治疗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 休克提供指导,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A 早期复苏
1、对于脓毒症诱导的组织灌注不足(采用早期液体冲击疗 法后,低血压持续存在或血乳酸浓度≥4mmol/L)患者, 进行程序性定量复苏。一旦确定组织灌注不足即应开始复 苏,而不是延迟到患者转入ICU后开始实施。在复苏的最 初6h内,脓毒症诱导组织灌注不足的早期复苏目标为: (a)CVP 8~12mmHg;(b)MAP≥65mmHg;(c) 尿量≥0.5ml·kg-1·h-1,(d)中心静脉(上腔静脉) (ScvO2)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分别为70% 或65%(1C),并将此目标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肾上腺素(加用或替代去甲肾上腺素)(2B)。 4、可在去甲肾上腺素基础上加用血管升压素(达
0.03U/ml),已达到目标MAP,或减少去甲肾上腺素剂 量(UG)。 5、不建议初始单一应用小剂量血管升压素治疗脓毒症诱导 低血压,剂量高于0.03~0.04U/min的血管升压素应用 作挽救治疗(应用其他血管升压药未达到足够的MAP) (UG)。
1、严重脓毒症患者可以每日使用药物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VTE)(1B)。建议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如果肌 酐清除率<30ml/min,建议应用达肝素(1A)或另一种 较少通过肾脏代谢的低分子肝素(2C)。或普通肝素 (1A)。
2、如有可能,严重脓毒症患者可采用药物和间歇性充气加 压装置联合治疗(2C)。
1b、对于患严重脓毒症的ICU患者,可口服葡萄糖酸氯己定 进行口咽部去污,从而降VAP的发生危险(2B)。
血流动力学支持与辅助疗法
G 严重脓毒症的液体疗法
1、对于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复苏应选择晶 体液(1B)。
2、对于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避免采用羟乙基淀 粉(HES)进行液体复苏(1B)。
5、采用液体冲击疗法持续补液,直至基于动态指标(如脉 压、每搏输出量改变)或静态指标(动脉压、心率)评估, 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UG)。
H 血管升压类药物
1、应用血管升压药治疗的初始目标为,使MAP达到 65mmHg(1C)。
2、将去甲肾上腺素作为首选血管升压药(1B)。 3、当需要更多的血管升压药才能维持足够的血压时,应用
3、对于合并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当需要控制感染源时, 采用对生理损伤最小的有效干预措施,如对脓肿进行经皮 引流而不是外科引流(UG)。
4、建立其他血管通路后,应立即去除那些可能成为严重脓 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感染源的血管辅助装置(UG)。
F 感染的预防
1a、采用或探讨选择性口咽去污(SOD)和2B)。
5、临床上,典型治疗疗程一般为7~10d;对于临床治疗反 应慢、感染病灶未完全清楚、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 起的菌血症;有真菌及病毒感染或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在 内的免疫缺陷患者,应当适当延长疗程(2C)。
6、此次发布指南建议对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严重脓毒症或 感染性休克患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7、对于被确定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严重炎症患者,不应 使用抗生素治疗(UG)。
脓毒症的病情分级
脓毒症:存在感染证据,并符合SIRS临床诊断标准。 严重脓毒症:出现器官功能障碍:低血压:
SBP<90mmHg或较基线水平下降>40mmHg,排除其他 因素导致的低血压;少尿:尿量<30ml/h;乳酸中毒;意 识障碍;肺功能异常:PaO2下降,胸部X检查异常等; 肝功能异常:ALT升高等 脓毒性休克:严重脓毒症基础上病情持续加重,虽大量补 液仍发生低血压或灌注异常。如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可不出 现低血压。若积极补液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1h后仍不能纠 正低血压,提示存在顽固性脓毒性休克。
2、采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2B)、甘露聚糖和 抗-甘露聚糖抗体检测(2C),对侵袭性念珠菌感染进行 鉴别诊断。
3、对患者快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潜在的感染源。一 旦明确立即获取其标本,同时应考虑到患者转运及进行有 创操作的危险。此外床旁超声可以避免转运(U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