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空间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餐厅设计规范

餐厅设计规范

餐厅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课件餐馆设计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餐饮建筑的分类与分级餐饮建筑的布置类型面积指标餐馆的组成厨房设计要点其他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二章餐饮建筑的构思与创意构思与创意的五种途径第三章餐饮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第一节餐饮空间设计的原则第二节空间的限定第三节餐饮空间的组合设计第四章餐饮建筑立面、环境设计及其他第一节立面构思与造型设计第二节入口空间设计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五章优秀作业赏析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一节餐饮建筑的分类与分级(一)分类:餐饮建筑按其经营内容,可分为两种类型:餐馆和饮食店。

(二)分级与设施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二节餐饮建筑的布置类型餐饮建筑按其布置形式、所处位置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大体可分为三种布置类型:夹缝式、综合体式、独立式。

(一)夹缝式在城市商业地段或干道旁,在有限的“夹缝式”用地和空间布局内发展。

这种餐饮店大多为中小型,是目前我国城镇中数量最大的一种餐饮建筑类型。

夹缝式餐馆往往只有一个立面对外,因此在繁华的商业街上,立面的设计需要有明显的个性特征。

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二)综合体式在城市中心的商业繁华地段,随着城市商业中心区的改造和再开发,建筑往往向大型化、综合化发展而与人们生活休息相关的餐饮业也跻身其中,成为综合体的一部分。

综合体式的餐饮店大多没有外立面,重点在于室内餐饮店入口的门脸设计及店堂内的餐饮环境设计。

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三)独立式指单独建造的餐馆、饮食店,大多为低层,用地比夹缝式餐馆宽敞,有的还设有娱乐设施。

建筑设计课件第一章餐饮建筑设计总述第三节面积指标在《饮食建筑设计规范》里规定了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

餐馆餐厅(m2/座) 类别餐馆餐厅座等级一 1.30 二 1.10 三 1.00 饮食店饮食厅(m2/座) 座饮食店饮食厅 1.30 1.10 食堂餐厅(m2/座) 座食堂餐厅 1.10 0.85 - 第四节餐馆的组成餐馆的组成可简单分为“前台”及“后台”两部分。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标准[详]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标准[详]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一、一般规定1、顾客交通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

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墙面与地面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

室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到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餐饮空间设计及案例分析

餐饮空间设计及案例分析

精选课件
32
设计师的概念是在600平方米的空间中规划成5个功能区块, 除厨房,吧台
等基本后场之外, 所有的外场用餐区域以环境心理学的模式呈现,每个面向喧
嚣都会为主的景观用餐区都被赋予独特的调色盘与窗口来帮助人们审读自我,
同时透过窗口静观这纷扰的城市, 为不同的人们创造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
加油站。
3D效果图,至少3个表现角度
设计说明
结课交作业: CAD图, 3D效果图, 3D打包文件
打印A4图册(参考毕业设计模板)
精选课件
7
课程结构图
优秀案例介绍 餐饮空间的设计程序
功能分析
作业分析
精选课件
8
案例一:
本案名为松本楼。松本楼餐饮集团主要是以铁 板烧及和式料理闻名全国的知名品牌,本项目位 于北京, 面积约有600多平米。
入口门厅与休息厅
1、入口门厅
这是独立式餐厅的交通枢纽,是顾客从室外进入餐厅就餐
的过渡空间。门厅装饰一般较为华丽,视觉主立面设店名和店
标。根据门厅的大小,一般可选择设置迎宾台、顾客休息区、
餐厅特色简介等。还可结合楼梯设置灯光喷泉水池或装饰小景

2、休息等候区
是从公共交通部分通向餐厅的过渡空间。休息厅与餐厅可以
精选课件
38
地面为实木地板拼接而成,在整体为咖啡色的
环境中配以皮质白色沙发形成了鲜明的颜色对比,
增加了空间的平衡感。
精选课件
39
案例介绍
这个餐厅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中的菊花为 主题,营造了一个清新淡雅的空间,让用餐的客人置 身其中恍若身居菊园中。高贵,淡雅,清新,脱俗, 体现了一种低调的奢华的设计意境。
精选课件

餐饮空间(参考)课件

餐饮空间(参考)课件
家具布局
合理规划家具的布局,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顾 客的用餐体验。
软装饰与细节处理
通过软装饰和细节处理,如窗帘、桌布、花瓶等, 营造出温馨、舒适的用餐氛围。
餐饮空间案例分析
中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饮空间案例
总结词
融合传统文化,强调氛围与体验
详细描述
中式餐饮空间设计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基调,注重营造温馨、典雅的氛围。装饰 材料多选用木质、石材等天然材质,配以中国画、书法、瓷器等艺术品,呈现出古朴的 韵味。照明设计注重柔和与舒适,同时强调空间的层次感与通透感。空间布局注重私密
02
散座区
提供给独自用餐或小聚会的顾客,一 般设置在餐厅的入口处或视野较好的 位置。
无障碍区
01
03
包间区
为私密性较强的用餐需求提供,如家 庭聚会、商务宴请等,一般设置在餐 厅的角落或较为安静的位置。
为残障人士提供方便的座位,一般设 置在靠近入口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 位置。
05
04
景观区
结合餐厅外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提供 给喜欢欣赏美景的顾客,一般设置在 靠近窗户或景观较好的位置。
吸音材料
合理利用吸音材料,吸收室内多余的 噪音。
餐饮空间装饰与陈设
餐饮空间的墙面装饰
墙面装饰材料
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如壁纸、 涂料、瓷砖等,以营造出所需的
氛围和风格。
墙面装饰元素
可以加入一些装饰元素,如壁画、 挂饰、镜面等,以增加空间的艺术 感和层次感。
灯光与墙面的结合
利用灯光与墙面的结合,创造出舒 适、温馨的用餐环境。
THANKS
传菜动线
菜品从厨房到餐桌的传递路线,应尽量缩 短距离和时间,保证菜品的新鲜和温度。

餐饮空间设计尺寸标准

餐饮空间设计尺寸标准

餐饮空间设计尺寸标准
餐饮空间设计尺寸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餐厅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餐饮空间设计尺寸标准参考:
1. 餐厅总面积:
- 快餐店:20-50平方米
- 中餐馆:80-200平方米
- 西餐厅:150-300平方米
2. 座位数量:
- 快餐店:10-30个座位
- 中餐馆:40-100个座位
- 西餐厅:70-150个座位
3. 餐桌尺寸:
- 单人用餐桌:0.9米×0.9米
- 双人用餐桌:1.2米×0.8米
- 四人用餐桌:1.2米×1.2米
- 六人用餐桌:1.5米×1.2米
4. 桌椅间距:
- 桌子之间的间距:1.0米-1.2米
- 椅子之间的间距:0.5米-0.6米
5. 吧台尺寸:
- 快餐店吧台:2米×0.6米
- 酒吧吧台:3米×0.8米
- 咖啡店吧台:4米×0.8米
6. 厨房面积:
- 快餐店厨房:5-10平方米
- 中餐馆厨房:20-40平方米
- 西餐厅厨房:40-80平方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餐饮空间设计尺寸标准,具体的设计尺寸还需要根据具体场地面积、功能需求、消防安全等因素进行调整。

餐饮空间设计尺寸

餐饮空间设计尺寸

餐饮空间设计尺寸
1、经济型餐厅对于经济型的餐厅来说,长度一般是在2.2米,宽度在1.7米,而整体面积则是在4平方米左右。

此空间需要考虑桌椅的摆放,以及我们日常通常的空间,桌椅如果是靠墙摆放,所占面积大概是2平方米,则通行的空间需要0.76米以上,所以这种餐厅需要设4平方米左右。

2、普通型餐厅对于普通型的餐厅,一般是2米乘5米、2.5乘4米或是3米乘3米,具体看餐桌的摆放以及家庭的需求餐厅的风格首先风格要和其他区域一致,这样比较协调。

假如你想追求个性的话,也可以设计成不同风格的,这样会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如果餐厅中的餐椅都已经选好的话,最好是参考已有家具的风格进行设计。

餐厅设计时最重要的是温馨,突出家的味道。

色彩的选搭颜色尽量以清新为主,这样可以让人感到温暖,还可提高我们的食欲。

装修时可以搭一些黄色系或者橙色系的色块,这样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过也要注意颜色搭配,假如全部使用冷色系的话会给人冷冰冰的感觉,而全部亮色的话会让人感到焦虑。

桌椅的搭配桌椅是必不可少的,在购买前需明确摆放位置,测量好尺寸,以免买大了或者买小了。

此外,桌椅的颜色要和其他家具的协调。

餐饮空间设计规范

餐饮空间设计规范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参考建筑设计及卫生规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CJ 64—1989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一、一般规定1、顾客交通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

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

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范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

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餐饮场所的建筑设计中,需要符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这些标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建筑美学,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餐饮场所的安全、卫生和顾客舒适度。

在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合理规范的饮食建筑设计标准,不仅可以提升餐厅的形象,还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增加经营效益。

因此,饮食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饮食建筑设计标准中,对于餐厅的布局和空间规划有着明确的要求。

合理的餐厅布局可以提高顾客的用餐体验,增加餐厅的经营效益。

例如,餐厅的进出口应该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方便顾客进出,同时也要考虑到通风和安全的因素。

此外,餐桌与餐桌之间的距离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既要考虑到顾客的私密性,又要满足消防和安全的要求。

其次,饮食建筑设计标准对于厨房的规划和设计也有着详细的规定。

厨房是餐厅的核心区域,合理的厨房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食品安全。

在厨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灶台、排风系统、垃圾处理等设施的设置,以及食材的储存和加工区域的规划。

此外,厨房的卫生和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消防要求。

另外,饮食建筑设计标准还会对餐厅的装修和装饰提出一些要求。

装修设计要符合餐厅的风格定位,既要吸引顾客,又要与餐厅的经营理念相匹配。

装饰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清洁、耐磨、防火等因素,以保证餐厅的卫生和安全。

最后,饮食建筑设计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餐饮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合理的建筑设计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饮食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采光、通风、节能设备的设置,以及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环保措施的规划。

综上所述,饮食建筑设计标准是餐饮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规范的饮食建筑设计可以提高餐厅的形象,保障顾客的用餐体验,提高经营效益,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餐饮从业者应当重视饮食建筑设计标准的执行,不断提升餐厅的品质和竞争力。

第八章餐饮空间室内设计

第八章餐饮空间室内设计

8.2 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8.2.3 初步设计阶段 在设计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分析、运用与设计任务 有关的资料与信息,构思立意,进行初步方案设计。在此阶段包括的 内容主要有:方案构思计划、视觉表现、方案比较、经费分配计划等 内容。 1.方案构思计划 包括功能划分计划、空间处理计划、材料运用计划、设施计划、 照明设计计划、形象计划、色彩运用计划等。 2.视觉表现 以视觉传达的方式,把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运用能交流的语言符号 ,展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8.2 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8.2.5 方案确定阶段 方案的确定是在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构思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方案深 化阶段,施工图完成后,设计人员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意图说明及图纸的 技术交底;经过审核、校对、审定、设计、制图、描图等人员的签字,方案 被确定下来,说明对方案的认可。 8.2.6 施工监理阶段 工程施工期间需按图纸要求核对施工实况,各专业须相互校对,经审核 无误后,才能作为正式的施工的依据。根据施工设计图,参照预定额来编制 设计预算,对设计意图、特殊做法做出说明;对材料选用和施工质量等方面 提出要求。为了使设计作品能有预期的效果,设计师还应参与施工的监理工 作,协调好设计、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关系,随时和施工单位、建设 单位在设计意图上的沟通,以便达成共识,让设计作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 设计师在施工监理过程中的工作包括:对施工方在用材、设备选用、施 工质量方面做出监督;完成设计图纸中未完成部分的构造做法;处理各专业 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矛盾;局部设计的变更和修改,按阶段检查工作质量, 并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8.2 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8.2.3 初步设计阶段 3.方案比较 是对不同构思的几个方案进行功能、效果、经济等方面的比较, 以确定施工方案,达到完美的设计效果。 4.经费分配计划 包括设计所能提供的资金、设备所需要的资金、设施所需要的资 金,以及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都必须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整 个工程的资金认可后,如何安排和分配这些资金,设计师应该有周密 的安排和绝对的把握。

餐饮空间设计及案例分析

餐饮空间设计及案例分析

VS
详细描述
根据人体工学原理,合理布局空间,提供 舒适的座椅和餐桌,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注重细节设计,如设置方便残疾人士的 无障碍设施、提供儿童友好的就餐环境等 ;关注室内空气质量,采用空气净化设备 ,确保顾客呼吸清新、健康的空气。
科技智能化设计
总结词
科技智能化设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餐 饮空间的智能化管理、服务和娱乐功能,提 升顾客的用餐便捷性和趣味性。
详细描述
采用智能点餐系统,实现快速点餐、支付和 配送,提高服务效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技术,分析顾客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偏好, 为顾客推荐合适的菜品和服务;设置智能照 明和音乐系统,根据顾客的需求和场景变化 调节光线和音乐,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调。
个性化定制设计
总结词
个性化定制设计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环境,让 顾客感受到独特的用餐体验。
02
餐饮空间设计元素
布局与流线
布局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引导顾客的动线,使空间更加舒适和流畅。
流线
良好的流线设计能够提高顾客的用餐体验,同时提高餐厅的运营效率。
照明与色彩
照明
合适的照明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同时提高顾客的视觉舒适度。
色彩
色彩的运用能够影响顾客的情绪和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用餐体验。
家具与装饰
餐饮空间设计及案例分析
目录
• 餐饮空间设计概述 • 餐饮空间设计元素 • 餐饮空间设计风格 • 餐饮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 餐饮空间设计趋势与展望
01
餐饮空间设计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餐饮空间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规划 、布局和装饰,为人们提供舒适 、美观、实用的餐饮环境。
特点

(餐饮管理)餐饮空间设计规范

(餐饮管理)餐饮空间设计规范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参考建筑设计及卫生规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CJ 64—1989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一、一般规定1、顾客交通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

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

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范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餐饮空间尺寸标准化

餐饮空间尺寸标准化

《餐饮空间尺寸标准化》HJSJ-20201. 总则1.1为加强餐饮服务场所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场所装修设计中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餐饮服务场所设计中的各功能区域划分,确保安全、卫生、舒适、高效制定本标准。

1.2本规范适用于餐饮服务场所,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饮品店等。

1.3餐饮服务场所设计应遵循节能、节材、环保、卫生的原则。

1.4 餐饮服务场所设计应同时符合下列规范: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5、《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8年第12号)6、《饮食建筑设计标准》JGJ 64-20171.5 餐饮服务场所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有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1卡座:卡座是小型沙发的椅子比餐厅其它座椅豪华,可同时两人以上就坐的椅子,卡座的最早出现在西餐厅,主要为情侣设置的座椅。

现在已经发展到4人卡座,六人卡座以及半弧形卡座。

2.2 打包柜:打包柜是指,需外送、外卖的菜品食物临时分装放置的柜子。

打包柜一般放置打包盒、一次性餐具等。

2.3 明档:明档指可以经过橱窗看到食物与厨师制作的小房间,多半指烧腊房,或半开放式厨房、粥、粉、面饮品档等。

2.4餐余垃圾回收柜:餐余垃圾一般是用餐结束后产生垃圾,例如:包装盒、一次性餐具、骨头、剩饭、剩菜等,餐余垃圾回收柜一般设置在餐厅角落位置,是给客人用餐完成后自行清理餐余垃圾。

餐余垃圾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需要进行不同的分类设计。

2.5二进间:二进间又称为预进间,是工作人员进入厨房需要经过二道门进入的区间,区间内带有杀菌清、洗设备,二进间还可防止蚊虫进入厨房内部。

2.6包厢:包厢又称为包房、对空间围合封闭而产生相对独立的空间,一般给客人在房间内独立区域进行用餐,包厢用餐私密性较好、这里受外部干扰小。

餐饮空间设计原则_餐饮空间设计的原理

餐饮空间设计原则_餐饮空间设计的原理

餐饮空间设计原则_餐饮空间设计的原理餐饮空间的设计可以提高顾客的整体感官效果,增强顾客的回头率,提高销售业绩。

那么,餐饮空间设计的原则,你知道是什么吗?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餐饮空间设计的原则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餐饮空间的概念及设计餐饮空间是食品生产经营行业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展示销售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服务的消费场所。

它包括餐馆、小吃店、快餐店、食堂等。

餐馆(又叫酒店,酒家、酒楼、饭店,饭庄等)指以饭菜(包括中餐、西餐、日餐、韩餐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单位,包括(火锅店、烧烤店、茶室)等。

快餐店指以集中加工配送、现场分餐食用并快速提供就餐服务为主要加工形式的单位。

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企业、工地等地点(场所),供内部职工、学生就餐的单位。

餐饮空间的座席布置是就餐环境的重在指标。

设计时要考虑规律性、可识别性与舒适性,还要留出必要特色的交通空间。

餐厅是最能体现空间个性的场所之一。

每个餐厅都有其特色与主题,而这个主题又与其经营的菜系息息相关。

格调较的餐厅还会将丰富的哲理与生活态度蕴含在室内设计当中。

植物的颜色、花型、种类等的宁选择与整个空间氛围要协调一致,以创造出高雅宁静的西餐用餐环境。

餐饮空间设计的组合方式餐厅的内部空间设计就是餐厅的灵魂。

在遵循餐饮空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餐饮空间要有一定的限定,围合空间的实体其形态可千变万化,式样繁多,但实际上都可以归纳为两类,即水平实体(如地面、顶棚)及垂直实体(如列柱、隔断、家具等)。

餐饮空间的组合形式也有很多种。

水平实体限定空间用以限定空间的水平实体,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底面和顶面两种。

底面限定:要用一个底面从周围地面中限定出一个空间来,这个底面必须在图形上比较特殊。

这个底面其图形的边界轮廓或图案越清晰,色彩、质感对比越明显,则它所限定的空间范围就表达的越明确。

以纹理划分交通和就餐空间以材质划分空间,将底面从周围地面中抬高或下沉,从视觉上将该范围分离出来,限定出空间领域,再加以形式的变化,则会是一个明显区别于其他的平台,增加层次感。

餐饮空间设计规范

餐饮空间设计规范
40m;
(2 )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 0m;
(3 )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 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 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 5m;桌边 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 0m;
(2 )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 0m;桌边
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
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9、
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
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外卖柜台或窗口在
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
10、 饮食建筑在适当部位应设拖布池和清扫工具存放处,有条件时
2、防护与消毒
施; 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 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外卖柜台或窗口在 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 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 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 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11.厨房和饮食制作间的热加工用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2.各加工间室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易清洗的材料,并 应处理好地面排水;
(2)墙面、隔断及工作台、水池等设施均应采用无毒、光滑易洁的 材料,各阴角宜做成弧形;
13.以煤、柴为燃料的主食热加工间应设烧火间,烧火间宜位于下风 侧,并处理好进煤、出灰的问题。严寒与寒冷地区宜采用封闭式烧火 间。
16.清洁操作区内不得设置明沟,地漏应能防止废弃物流入及浊气逸 出(如带水封地漏方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一、一般规定1、顾客交通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

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

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范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 1.85 平方米 /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 .90m;(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 .35m;(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酒店餐厅厨房规范

酒店餐厅厨房规范

《酒店类建筑设计规范》第3.3.2条旅客餐厅。

一、根据旅馆建筑性质、服务要求、接待能力和旅馆邻近的公共饮食设施水平,应设置相应的专供旅客就餐的餐厅。

二、一、二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宴会厅和风味餐厅;三级旅馆建筑应设不同规模的餐厅及酒吧间、咖啡厅和宴会厅;四、五、六级旅馆建筑应设餐厅。

三、一、二、三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的一级餐馆标准;四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二级餐馆标准;五、六级旅馆建筑餐厅标准不应低于三级餐馆标准。

四、旅客就餐的餐厅座位数,一、二、三级旅馆建筑不应少于床位数的80%;四级不应少于60%;五、六级不应少于40%。

五、旅客餐厅的建筑设计除应符合上述各款规定外,还应按现行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中有关餐馆部分的规定执行。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第1.0.3条餐馆建筑分为三级。

一、一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高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宽畅、环境舒适,设施、设备完善;二、二级餐馆,为接待宴请和零餐的中级餐馆,餐厅座位布置比较舒适,设施、设备比较完善;三、三级餐馆,以零餐为主的一般餐馆。

第3.1.2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1.2的规定:类别等级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座)餐馆餐厅饮食店餐厅食堂餐厅一 1.30 1.30 1.10二 1.10 1.100.85三 1.00————分类:中餐餐厅参考一般酒店餐厅的规范中餐厅是酒店餐饮服务配套项目,有时用作中餐零点厅,中餐厅位置选择很重要,客人进出中餐厅要方便,因此一般位于酒店裙楼部分的低楼层,如一、二层位置,这样对缓解客梯交通压力很有好处。

中餐厅装修风格应体现中国文化内含,如门口或玄关采用木质结构造型,配以红灯笼、阿福贴画装饰,厅内墙壁采用木雕花、镂花图案装饰,椅子靠背高度在1m左右的高背椅,服务员服装是餐厅动态装饰,用当地、中国传统式样别具一格,如印染织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餐饮空间常用设计规范
参考建筑设计及卫生规范-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CJ 64—1989及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
一、一般规定
1、顾客交通
1)位于三层及三层以上的一级餐馆与饮食店和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其他各级餐馆与饮食店均宜设置乘客电梯;
2)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饮食建筑,在平面设计和设施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护与消毒
1)饮食建筑有关用房应采取防蝇、鼠、虫、鸟及防尘、防潮等措施;
2)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

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
3)餐具的洗涤与消毒均需单独设置。

3、室内墙面与地面
1)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2)厨房各加工间的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
易清洗的材料制作,并应处理好地面的排水问题。

室内墙面、隔断及各种工作台、水池等设施的表面,均应采用无毒、光滑的易清洁的材料。

二、餐厅设计规范
1、餐厅的面积一般以1.85平方米/座计算,指标过小会造成拥挤,指标过宽,以增加工作人员的劳作活动时间和精力。

2、100座及100座以上餐馆、食堂中的餐厅与厨房(包括辅助部分)的面积比(简称餐厨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食堂餐厨比宜为1∶1;(2)餐厨比可根据饮食建筑的级别、规模、经营品种、原料贮存、加工方式、燃料及各地区特点等不同情况适当调整。

3、餐厅或饮食厅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餐厅和小饮食厅不应低于2.60m;设空调者不应低于2.40m;
(2)大餐厅和大饮食厅不应低于3.00m;
(3)异形顶棚的大餐厅和饮食厅最低处不应低于2.40m。

4、餐厅与饮食厅的餐桌正向布置时,桌边到桌边(或墙面)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仅就餐者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桌边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0.90m;
(2)有服务员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1.80m;桌边
到内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1.35m;
(3)有小车通行时,桌边到桌边的净距不应小于2.10m;(4)餐桌采用其他型式和布置方式时,可参照前款规定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5、餐厅与饮食厅采光、通风应良好。

天然采光时,窗洞口面积不宜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1/6。

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厅地面面积的1/16。

6、餐厅与饮食厅的室内各部面层均应选用不易积灰、易清洁的材料,墙及天棚阴角宜作成弧形。

7、食堂餐厅售饭口的数量可按每50人设一个,售饭口的间距不宜小于1.10m,台面宽度不宜小于0.50m,并应采用光滑、不渗水和易清洁的材料,且不能留有沟槽。

8、就餐者公用部分包括门厅、过厅、休息室、洗手间、厕所、收款处、饭票出售处、小卖及外卖窗口等,除按第3.2.7条规定设置外,其余均按实际需要设置。

9、外卖柜台或窗口临街设置时,不应干扰就餐者通行,距人行道宜有适当距离,并应有遮雨、防尘、防蝇等设施。

外卖柜台或窗口在厅内设置时,不宜妨碍就餐者通行。

10、饮食建筑在适当部位应设拖布池和清扫工具存放处,有条件时宜单独设置用房。

三、厨房设计规范
1. 不同类型餐厅餐位数与对应的厨房面积比例参考表1-5
表1-5:不同类型餐厅餐位数与对应的厨房面积比例表
餐厅类型厨房面积平方米/餐位
自助餐厅0.5~0.7
咖啡厅0.4~0.6
正餐厅0.5~0.8
2. 厨房应包括有关的加工间、制作间、备餐间、库房及厨工服务用房等。

3. 厨房的位置应与餐厅联系方便,各加工间均应处理好通风与排气,并避免厨房的噪声、油烟、气味及食品储运对公共区和客房区造成干扰。

4. 厨房平面设计应符合加工流程,避免往返交错,符合卫生防疫要求,防止生食与熟食混杂等情况发生。

5. 厨房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3m。

6. 加工间的工作台边(或设备边)之间的净距:单面操作,无人通行时不应小于0.70m,有人通行时不应小于1.20m;双面操作,无人通行时不应小于1.20m,有人通行时不应小于1.50m。

7. 加工间天然采光时,窗洞口面积不宜小于地面面积的1/6;自然通风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地面面积的1/10。

8. 厨房应按原料处理、工作人员更衣、主食加工、副食加工、餐
具洗涤消毒存放的工艺流程合理布置。

对原料与成品,生食与熟食,均应做到分隔加工与存放,并应注意以下各点:
(1)副食粗加工中肉禽和水产的工作台与洗涤池均应分隔设置,经粗加工的食品应能直接送入细加工间,避免回流,同时还要考虑废弃物的清除问题。

(2)冷荤食品应单独设置带前室的拼配室,前室中应设洗手盆。

(3)冷食制作间的入口应设通过式消毒设施。

(4)垂直运输生食和熟食的食梯应分别设置,不得合用。

9. 厨房的排水管道应通畅,并便于清扫及疏通,当采用明沟排水时,应加盖篦子。

沟内阴角做成弧形,并有水封及防鼠装置。

带有油腻的排水,应与其他排水系统分别设置,并安装隔油设施。

10. 通风排气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加工间均应处理好通风排气,并应防止厨房油烟气味污染餐厅;
(2)热加工间应采用机械排风,也可设置出屋面的排风竖井或设有挡风板的天窗等有效自然通风措施;
(3)产生油烟的设备上部,应加设附有机械排风及油烟过滤器的排气装置,过滤器应便于清洗和更换;
(4)产生大量蒸汽的设备除应加设机械排风外,尚宜分隔成小间,防止结露并做好凝结水的引泄。

11. 厨房和饮食制作间的热加工用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2. 各加工间室内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面均应采用耐磨、不渗水、耐腐蚀、防滑易清洗的材料,并应处理好地面排水;
(2)墙面、隔断及工作台、水池等设施均应采用无毒、光滑易洁的材料,各阴角宜做成弧形;
(3)窗台宜做成不易放置物品的形式。

13. 以煤、柴为燃料的主食热加工间应设烧火间,烧火间宜位于下风侧,并处理好进煤、出灰的问题。

严寒与寒冷地区宜采用封闭式烧火间。

14. 热加工间的上层有餐厅或其他用房时,其外墙开口上方应设宽度不小于1m的防火挑檐。

15.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场所、易潮湿场所的地面应易于清洗、防滑,并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不小于1.5%)及排水系统。

排水沟应有坡度、保持通畅、便于清洗,沟内不应设置其它管路,侧面和底面接合处宜有一定弧度(曲率半径不小于3cm),并设有可拆卸的盖板。

排水的流向应由高清洁操作区流向低清洁操作区,并有防止污水逆流的设计。

16. 清洁操作区内不得设置明沟,地漏应能防止废弃物流入及浊气逸出(如带水封地漏)。

17. 食品处理区墙壁应采用无毒、无异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积垢的浅色材料构筑。

其墙角及柱角(墙壁与墙壁间、墙壁及柱与地面间、
墙壁及柱与天花板)间宜有一定的弧度(曲率半径在3cm以上),以防止积垢和便于清洗。

18. 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调等需经常冲洗的场所、易潮湿场所应有1.5m以上的光滑、不吸水、浅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例如瓷砖、合金材料等)制成的墙裙,各类专间应铺设到墙顶。

19. 食品处理区天花板应选用无毒、无异味、不吸水、表面光洁、耐腐蚀、耐温、浅色材料涂覆或装修,天花板与横梁或墙壁结合处宜有一定弧度(曲率半径在3cm以上);水蒸汽较多场所的天花板应有适当坡度,在结构上减少凝结水滴落。

清洁操作区、准清洁操作区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场所屋顶若为不平整的结构或有管道通过,应加设平整易于清洁的吊顶。

20. 烹调场所天花板离地面宜在2.5m以上,
21. 厕所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

22. 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

23. 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装置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设置,紫外线灯宜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μW/cm。

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距离地面2m以内。

24. 凉菜间、裱花间应设有专用冷藏设施,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还宜通过净水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