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四课草原人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4《草原人家》

草原人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地区的民居适应湿热环境的是()A. 高脚屋B. 窑洞C. 蒙古包D. 冰屋2.关于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工业发达都需要进口大量工业原料B. 畜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都很大C. 都是人口稠密的国家D. 都是经济发达国家3.热带草原面积最大的洲是()A. 大洋洲B. 非洲C. 南美洲D. 亚洲4.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干热②地势平坦开阔③草原面积广④人口稀少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图中序号所示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搭配正确的是A. ①——逐水草而居B. ②——用机器种庄稼C. ③——驯养羊驼和骆马D. ④——耕海牧渔6.下面是李东同学摘录的四张地理知识卡片,卡片内容正确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7.下列区域与该地生产生活特色搭配正确的是( )A. 以色列——逐水草而居B. 非洲热带草原区——冰川列车C. 澳大利亚牧场——驯养羊驼和骆马D. 日本——耕海牧渔8.下列关于不同区域说法正确的是()①阿拉伯半岛号称“五海三洲之地”②湄公河平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③安第斯山区的美利奴羊被称为“纤维上帝”④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忧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9.在湿季,大草原一片葱绿,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成群结队迁徙而来,显得生机盎然。
到了干季,满目枯黄,莽莽草原上,间或有一些耐寒的孤树……”这种景观所在的气候区是下面四种热带气候分布示意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读下图,回答下面题目。
10.甲乙两地都位于( )①东半球②中纬度③南半球④亚欧大陆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1.最符合丙地区域特色的是( )A. 逐水草而居B. 现代化的牧场C. 垂直的生计D. 稻作文化的印记2016年8月5日至21日,全球目光聚焦巴西里约热内卢,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这里举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范文《草原人家》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范文《草原人家》
吴老师是《草原人家》的一节课,很多地方值得学习。
首先,在这节课上,吴老师要求学生朗读四遍,既可以单独朗读,也可以同时朗读;有重点知识板块的阅读和补充材料。
朗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可以丰富教学方法。
二是吴女士继续坚持一贯的“集团合作竞争法”,以此方式进行重点(也是难点)知识的教学和实施。
比如探究“为什么马赛人不断在赤道南北之间来回迁徙?”她结合课本知识提供“非洲地图”和“非洲降水直方图”。
有效的数据更有助于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
第三,辅料使用的准确性。
“水草心博客”用于课堂导入,立刻引起了包括听课老师在内的所有学生的关注,很快进入主题。
还有“非洲地形图”、“非洲气候图”和“降水直方图”,用来分析每一个问题。
第四,细节决定成败。
多年来,吴老师的成绩一直领先于我们。
个人觉得她的女性个人亲和力对她有帮助。
比如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当学生总是在身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她经常走过去用手“讨好”,甚至用手握住学生的肩膀.
我们一直说,课堂要“有效”。
我觉得像吴彦琏老师这样的教室才是有效的教室。
草原人家初一历史与社会

澳大利亚牧业的分 布与地理位置和气 候有什么关系?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 球,气候主要是热 带、亚热带草原气 候和沙漠气候,热 量条件好,但是降 水量不足,近70% 的土地是干旱地。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 正好相反,因此是冬季。
7月份为什么 这样冷啊?
这些人怎么 比我还黑, 嘿嘿嘿嘿嘿
金合欢
风
制
情品
靴
的 模
特
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有 哪些优越的条件呢?
✓气候干热,冬季温暖 ✓70%的土地是干旱地 ✓草原平坦辽阔,无猛兽
因地制宜: 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澳大利亚的牧民是怎样依靠较少的人力 完成放牧、打草、剪毛等众多工序,而 且保持牧业的继续发展呢?
牧业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很高。 澳大利亚畜牧业的现代化是以国家工 业化为基础的。
2.青藏牧区的牧业:(2)特殊畜种:
牦牛---“高原之 舟”
——适应高寒、 缺氧、低气压的特殊高 原环境。
藏山羊
藏绵羊
取自青藏地区的藏羚羊
2.青藏牧区的牧业(3)放牧方式:
靠天养畜
自给自足的 游牧生活
2.青藏牧区的牧业:(4)生产、生活:
在青藏地区,牧民的生活既受到高原自然环境的影 响,又受到牧业生产的影响。选择牧民生活的某个 方面,从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影 响作用。
1.这是哪个国家的 民歌?
2.从歌词中了解, 这个国家盛产哪一 种牲畜?
3.请问澳大利亚有 什么美称?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在哪里?
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惟一占据 整个大陆及边缘岛屿的国家
澳大利亚牧业 的分布有什么 特点?
1.牧业分布广 泛,规模很大。
2019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练习:第四课草原人家

①独占一个大陆
②被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围
③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④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根据分布图,大胆推测,下列最有可能的是( )
A.这些城市居民大多从事艺术创作
B.这些城市都特别注重发挥政治功能
C.这些城市大多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
C.赤道两侧的大陆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为热带沙漠气候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在( )
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
3.罗马和开普敦两地降水集中的月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
A.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B.两地分别位于东、西半球
C.两地的经度位置不同D.两地的气候类型不同
4.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马赛人过着游牧的生活。决定马赛人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的时空年际变化B.地形对马赛人生活的影响
C.土壤的贫瘠影响农作物的种植D.马赛人为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追逐野生动物
5.下列描述符合非洲热带草原干季特点的是( )
A.降水丰沛,植物茂盛
B.草原上可见成群的牛羊
C.草原上吹湿风
澳大利亚牧民
不同点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相同点
(4)综合上述问题,请你思考:造成马赛人与澳大利亚牧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气候分布。
【详解】
据图可知,该大洲是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亚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大洲,所以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大洲气候带呈明显的带状,以赤道为界南北对称分布,所以B正确;赤道两侧的大陆西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C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D错误。故选B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4草原人家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

2019-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4草原人家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澳大利亚养羊业兴旺发达的自然条件有( )A. 位于南半球B. 气候干热,草原平坦辽阔C. 国土面积广大D. 人口稀少2.读澳大利亚地图,从澳大利亚西海岸向东穿越大陆,一直到达东海岸,依次经过的地形类型是()A. 山地、平原、高原B. 高原、平原、山地C. 平原、高原、山地D. 山地、高原、平原3.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A. 西部沿海地区B. 东南部沿海地区C. 中部地区D. 南部地区4.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矿产品是()A. 铁矿、锡矿、小麦、羊毛B. 小麦、羊毛、煤、石油C. 铁矿、煤矿、小麦、水稻D. 铁矿、煤矿、小麦、羊毛5.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农牧业分别是:()A. 粗放牧牛带粗放牧羊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B.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C.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D.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6.关于澳大利亚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 南部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之一B. 东部的大分水岭全长1 5 00米,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30%C. 西部高原上沙漠广布D. 最低处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7.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 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B. 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C. 西部是山地,中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D. 西部是平原,中部是山地,东部是高原8.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他们的居所是( )A. 蒙古包B. 毡房C. 茅草屋D. 水泥房9.有关澳大利亚畜牧业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养羊业产业化B. 机械化程度低C. 耗用劳动力多D. 商品率很低10.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B. 被称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C. 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D. 牧草多,被称为“绿色金子”二、填空题11.澳大利亚有高度商品化的农牧业,素有“________”的国家之称.12.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是________,中部以________为主,西部以________为主.13.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________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14.据下图填空:澳大利亚的地形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为________,中部为________,西部为为高原.15.从地形上看澳大利亚西部是低矮的________,中部是广阔的________,东部是________.三、综合题16.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分布特征是________.(2)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_.(3)澳大利亚绵羊养殖数量和羊毛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被誉为“________”.(4)澳大利亚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5)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主要矿产________,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________.17.澳大利亚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国家.据此和图回答下列小题.(1)根据图中字母代码填出所示地理事物.F________(岛)E________(山脉)(2)图中的数字代码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________.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主要分布在________.(3)澳大利亚的人口同________(国家)的分布规律一样,主要分布在________.请分析原因.(4)澳大利亚的最低处是北艾尔湖,北艾尔湖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第二框 现代化的牧场

第二框现代化的牧场[见学生用书P56]1.澳大利亚的畜牧业(1)澳大利亚的位置澳大利亚位于__南半球__的大洋洲,远离其他大洲,四周被大洋环绕,是世界上唯一__占据整个大陆__的国家。
(2)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点①地形。
澳大利亚地势__低平__、起伏__和缓__,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
西部高原地势宽广平坦,沙漠广布,面积约占全国的60%中部平原有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地下水丰富,有全国地势最低处——北艾尔湖东部山地大分水岭②河流:全国最大河流__墨累河__发源于大分水岭西部,注入__印度洋__。
③气候:澳大利亚以__热带__气候为主,气候比较__干燥__。
澳大利亚的__北、东、南__三面沿海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 000毫米以上,是澳大利亚的湿润区;降水量分布呈半环状,由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
④土地:澳大利亚近2/3的土地属于干旱地。
草原平坦辽阔,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⑤水源:澳大利亚__地表水缺乏__,__地下水资源__却十分丰富,但因地下水含盐量高、温度高,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却适于__养羊__。
(3)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①特点。
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__中部__和__西部__的草原上。
牧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
②澳大利亚的三个牧羊带。
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澳大利亚大体分成三个牧羊带,每个牧羊带内的生产方式都有明显的不同。
牧羊带名称年降水量牧场特点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一般在1 000毫米以上主要位于东南部狭窄的沿海低平原及西南沿海部分地区。
水草丰足,多为人工草场。
该区域面积不大,却拥有占全国1/3的绵羊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500—1 000毫米主要位于东南墨累河流域和西南沿海地区,雨量中等,灌溉条件好,除了养羊业,还兼种小麦。
实行粮草结合,谷草轮作粗放牧羊带200—500毫米主要位于西部高原西南部和大自流盆地东南部。
这些区域深入内陆,气候干燥少雨。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课草原人家同步练习1.从居住地来看,澳大利亚的牧民是____定居_____的,而我国蒙古的牧民是__游牧(或不定居)_______的。
2. 因为拥有的羊只数量占世界总数的六分之一,羊毛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______澳大利亚_____是个“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的是(C)A、法国B、意大利C、澳大利亚D、中国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地区的景色(A)A、内蒙古草原B、青藏高原C、南方草坡D、天山草原5.探索活动A)(1)我国有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四大牧区,发展草原旅游业的前途十分广阔,请说出至少两项我国草原旅游业中比较有特色的旅游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份内蒙古草原一日游程安排计划:早上:8:00乘车到内蒙古自然大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午:5:00驱车离开内蒙古大草原到牧民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考察后就如何保护草原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答案:1.骑马、滑草射箭搭蒙古包等2.上午:骑马漫游草原下午:访牧户,品尝奶茶,吃羊肉、祭敖包等3.①合理放牧②退耕还草,科技种草③依法保护草场资源等B)内蒙古草原的文化与草原、牧业生产是分不开的。
试举出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一两个例子,画出它们与草原、牧业之间的联系图。
例如:食:奶茶——牛奶或羊奶——饲养牛羊——草原牧业生产住:衣:行:答案:住:蒙古包——便于拆装——“逐水草而居”——适宜草原放养牛羊——发展牧业衣:蒙古袍——便于添加衣服抵御严寒——适宜草原气候——发展牧业行:骏马等——便于驰骋驱赶牛羊群——适宜草原放牧——发展牧业。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 草原人家同步练习A卷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草原人家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54分)1. (4分)(2017·永嘉模拟) 2016年11月20日,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
据此回答小题。
(1)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利马说法正确的是()①位于东半球,南半球②位于南美洲,濒临大西洋③位于西半球,南半球④位于南美洲,濒临太平洋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④(2)某校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上新增了一个“是真是假”的地理知识栏目。
以APEC主办国为主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真”的是()A . 该国居民主要是黄色人种,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B . 位于安第斯山区,牧民在低海拔饲养羊驼和骆马C . 位于阿尔卑斯山区,矿产资源奇缺,旅游业发达D . 因为发达的牧羊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考点】2. (2分)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南回归线横穿该国②该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带③阿尔卑斯山是该国最高大的山脉④该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考点】3. (2分)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多为大牧场经营B . 牧业产品大量出口C . 牧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D . 牧业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草原上【考点】4. (4分)读下图,完成小题。
(1)与非洲热带草原的放牧方式相比,图示国家畜牧业的显著特点是()A . 牧场规模小B . 机械化程度低C . 采取定居方式D . 采取游牧方式(2)由图可见该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A . 地广人稀B . 气候干热C . 地形平坦D . 水源丰富【考点】5. (2分)“因地制宜.创造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 澳大利亚气候干热、草场丰富、地广人稀,发展畜牧业B . 瑞士人利用阿尔卑斯山区独特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C . 日本有北太平洋渔场和优良港湾,发展渔业D . 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处驯养羊驼和骆马,发展畜牧业【考点】6. (4分)(2017·杭州模拟) 2016年8月5日,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讲义: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

第四课草原人家第1节逐水草而居一、非洲的热带草原(自然环境)1.分布(地理位置):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
2.特点: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3.影响: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马赛人的生产特色1.分布(地理位置):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
2.生产特色: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原因: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2)具体概况:每到干季,马赛人便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迁往其他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湿季来临再返回家园。
具体迁移情况:每到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南方回迁,迎接南方湿季的来临。
他们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三、马赛人的生活特色: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1.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极其简单。
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茅草房是他们的家居住所。
(1)衣:红色的披风——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防晒、散热,还可以保护牛群。
(2)食:牛制品(牛血、牛肉)——饲养牛,畜牧业。
(3)住:茅草房——就地取材、便于迁徙,通风、散热。
(4)行:带着牛羊步行——便于游牧生活。
(5)风俗:钻木取火,立定跳高,把拥有牛的数量作为财富和社会声望的象征。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第四课《草原人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课程标准2-5通过典型实例,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2-6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澳大利亚的大牧场和中国内蒙古大草原两个内容,了解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色,感受草原上牧民生活的概况。
能够从地图、图表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不同地区牧民生活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把握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因果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材对澳大利亚大牧场的经营特点和内蒙古游牧文化的描述,了解草原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感受牧民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进一步认识到人地关系的协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草原人家的特色:和谐发展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自然环境对牧业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方法: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合作式讨论法;用比较的方法,识别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类课前播放:《美丽的草原》MTV营造教学气氛设问导入: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自然环境?导入第四课《草原人家》(—)现代化的大牧场1.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羊多2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优越条件设问讨论:1澳大利亚的位置有什么特点?2这种特点对澳大利亚的气候有什么影响?3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的分布又有什么特点?由此得出什么结论?2.澳大利亚的牧业分布:集中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特点:1规模很大2定居生活3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效率高(最突出的特点)(二)草原风情- 1 - / 2导入:草原是哺育牧民生长的摇篮,是牧民们的天堂。
从古至今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创作了大量的歌曲,用以表达他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如澳大利亚的民歌《剪羊毛》,然后朗读内蒙古民歌《敕勒歌》。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试题:第三单元第四课草原人家第一框 逐水草而居

第四课草原人家第一框逐水草而居[见学生用书P54]1.非洲热带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1)地理位置: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分布着广袤的__热带草原__。
热带草原大致位于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东部高原的赤道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呈马蹄形包围着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地跨赤道,大致__南北对称__分布。
(2)气候特征:__热带草原__气候,一年之内有明显的__湿季__和__干季__。
如(南半球):①湿季(11月—次年4月):草原上吹湿风→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
②干季(5—10月):草原上吹干风→降水很少→草木稀疏、枯黄。
2.马赛人“逐水草而居”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1)__肯尼亚__的南部及__坦桑尼亚__北部的热带草原,是__马赛人__的家园,他们以__放牧__为生。
(2)每到干季,马赛人便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迁往其他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湿季来临再返回家园。
他们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__逐水草而居__”的生活。
3.马赛人的生活习俗(1)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__牛__是他们主要的__食物来源__,__茅草房__是他们的家居住所。
①衣:__红色的披风__——用来驱赶野生动物,既能够防身,又可以保护牛群。
②食:__牛制品__——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③住:__茅草房__——茅草房是马赛人的家居住所。
④马赛人的热情是以__跳得高__来表示的,他们的弹跳能力惊人,这是在躲避野兽侵袭的过程中训练出来的生存技能。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__游牧__改为__定居__,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4.马赛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1)野生动物:马赛人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
(2)草原: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
因此,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课《草原人家》教学设计2

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他们关心社会问题,关注他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素质对于学习《草原人家》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选择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讲授法主要用于向学生传授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知识。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案例研究法可以通过对草原人家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草原地区的生活特点。项目导向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 批改作业:认真批改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掌握程度。
- 点评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 反馈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包括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5. 草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包括草原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趋势等,以及这些问题对草原人家生活方式的影响。
6. 国家对草原地区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对草原地区的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 草原人家同步练习B卷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草原人家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8题;共42分)1. (2分)根据下图对澳大利亚自西向东的地形组合判断正确的是()A . 高原﹣﹣平原﹣﹣山地B . 山地﹣﹣平原﹣﹣高原C . 高原﹣﹣盆地﹣﹣高原D . 山地﹣﹣盆地﹣﹣山地【考点】2. (2分)澳大利亚牧人与其他游牧牧民最大的不同之处是()A . 转场B . 迁徙C . “逐水草而居”D . 定居【考点】3. (2分)下列各地与其区域生产生活相匹配的是()A . 湄公河平原——用机械种水稻B . 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量开采石油并出口C . 澳大利亚牧区——牧民逐水草而居D . 安第斯山脉——利用山地发展垂直农业【考点】4. (4分)读下图,完成小题。
(1)与非洲热带草原的放牧方式相比,图示国家畜牧业的显著特点是()A . 牧场规模小B . 机械化程度低C . 采取定居方式D . 采取游牧方式(2)由图可见该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A . 地广人稀B . 气候干热C . 地形平坦D . 水源丰富【考点】5. (6分) (2018七上·萧山期末) 读澳大利亚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澳大利亚属于()A . 亚洲B . 大洋洲C . 北美洲D . 南美洲(2)图中A表示的海域名称为()A . 太平洋B . 大西洋C . 印度洋D . 北冰洋(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生产特色,说法正确的是()①羊比人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②科技发达,政府支持发展畜牧业③放牧、打草等主要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④牧场规模很大,一般达到几千公顷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考点】6. (2分)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B . 被称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C . 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D . 牧草多,被称为“绿色金子”【考点】7. (2分)读图,有关甲、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国首都悉尼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海港、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B . 乙国有北回归线穿过,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亚马孙热带雨林C . 甲国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有许多特有的动物,如袋鼠、鸵鸟等卵生哺乳动物D . 甲乙两国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乙国有储量居世界前列且世界少见的优质矿产是铁矿【考点】8. (2分) (2018七上·江山期末)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各不相同,但人们都能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营造出美好的生活图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4草原人家 同步测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3.4草原人家同步测试2019-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3.4草原人家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澳大利亚养羊业兴旺发达的自然条件有( )A. 位于南半球 B. 气候干热,草原平坦辽阔 C. 国土面积广大 D. 人口稀少2.读澳大利亚地图,从澳大利亚西海岸向东穿越大陆,一直到达东海岸,依次经过的地形类型是()A. 山地、平原、高原B. 高原、平原、山地C. 平原、高原、山地D. 山地、高原、平原D. 铁矿、煤矿、小麦、羊毛5.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农牧业分别是:()A. 粗放牧牛带粗放牧羊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B.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C.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D. 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6.关于澳大利亚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A. 南部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之一B. 东部的大分水岭全长1 5 00米,面积约占大陆总面积的30%C. 西部高原上沙漠广布D. 最低处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400米7.澳大利亚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 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 B. 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C. 西部是山地,中部是高原,东部是平原 D. 西部是平原,中部是山地,东部是高原8.马赛人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他们的居所是( )A. 蒙古包B. 毡房C. 茅草屋D. 水泥房9.有关澳大利亚畜牧业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养羊业产业化 B. 机械化程度低 C. 耗用劳动力多 D. 商品率很低10.有关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B. 被称为“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C. 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D. 牧草多,被称为“绿色金子”二、填空题11.澳大利亚有高度商品化的农牧业,素有“________”的国家之称.12.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是________,中部以________为主,西部以________为主.13.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________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14.据下图填空:澳大利亚的地形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为________,中部为________,西部为为高原.15.从地形上看澳大利亚西部是低矮的________,中部是广阔的________,东部是________.三、综合题16.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分布特征是________.(2)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是________.(3)澳大利亚绵羊养殖数量和羊毛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被誉为“________”.(4)澳大利亚的人口与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5)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主要矿产________,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________.17.澳大利亚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国家.据此和图回答下列小题.(1)根据图中字母代码填出所示地理事物.F________(岛) E________(山脉)(2)图中的数字代码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________.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主要分布在________.(3)澳大利亚的人口同________(国家)的分布规律一样,主要分布在________.请分析原因.(4)澳大利亚的最低处是北艾尔湖,北艾尔湖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为什么?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的自然原因。
历史与社会人教七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草原人家》习题

word整理版可编辑
第四课草原人家
1.以放牧为生的马赛人主要居住在()
A.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
B.毛里求斯
C.埃塞俄比亚南部
D.马达加斯加
2.在马赛人的社会里,以()的数量多少来评断富有程度
A.猪
B.牛
C.羊
D.马
3.位于南半球,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是()
A.中国
B.阿拉伯
C.澳大利亚
D.美国
4.澳大利亚的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A.中部和西部的草原
B.中部和南部的草原上
C.中部和北部的草原上
D.中部和东部的草原上
5.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澳大利亚牧场的显著特点是()
A.牧场规模小 B.机械化程度低 C.采取定居 D.采取游牧方式
6.下列气候类型中,哪一种是澳大利亚所没有的()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温润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澳大利亚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
A.国家工业化
B.草原平坦开阔
C.劳动力少
D.气候干旱
答案
1.A
2.B
3.C
4.A
5.C
6.D
7.A
参考资料学习帮手。
初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4课《草原人家》习题

.
第四课草原人家
1.以放牧为生的马赛人主要居住在〔〕
A.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
B.毛里求斯
2.在马赛人的社会里,以〔〕的数量多少来评断富有程度
3.位于南半球,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是〔〕
A.中国
B.阿拉伯
C.澳大利亚
D.美国
4.澳大利亚的牧业主要集中分布在〔〕
5.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相比,澳大利亚牧场的显著特点是〔〕A.牧场规模小 B.机械化程度低 C.采取定居
6.以下气候类型中,哪一种是澳大利亚所没有的〔〕
A.地中海气候
7.澳大利亚畜牧业现代化的根底〔〕
A.国家工业化
B.草原平坦开阔
C.
答案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草原人家第1节逐水草而居一、非洲的热带草原(自然环境)1.分布(地理位置):在古老的非洲大地上,分布着广袤的热带草原。
2.特点: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3.影响:湿季和干季时空的年际变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马赛人的生产特色1.分布(地理位置):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是马赛人的家园,他们以放牧为生。
2.生产特色:以放牧为生,发展畜牧业,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1)原因:在热带草原上,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
每到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而干季来临后,则降水很少,草木稀疏,草原上一片枯黄。
(2)具体概况:每到干季,马赛人便以家族为单位,带领着牛、羊或骆驼等牲畜,迁往其他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地方暂住,等到第二年湿季来临再返回家园。
具体迁移情况:每到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北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南方回迁,迎接南方湿季的来临。
他们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三、马赛人的生活特色:过“逐水草而居”的生活1.马赛人每年大多循着一定路线迁移,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他们的生活极其简单。
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茅草房是他们的家居住所。
(1)衣:红色的披风——用来驱赶野生动物、防身、防晒、散热,还可以保护牛群。
(2)食:牛制品(牛血、牛肉)——饲养牛,畜牧业。
(3)住:茅草房——就地取材、便于迁徙,通风、散热。
(4)行:带着牛羊步行——便于游牧生活。
(5)风俗:钻木取火,立定跳高,把拥有牛的数量作为财富和社会声望的象征。
2.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马赛人从游牧改为定居,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但仍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民风民俗。
3.马赛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1)野生动物:马赛人保留着独特的部族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他们虽长期与野兽朝夕相伴,却没有捕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
(2)草原:在马赛人的社会里,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越富有,社会声望也越高。
因此,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
他们视草原为家园,自己也是草原的一部分。
从气候的角度说明马赛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的原因。
因为马赛人以畜牧业为生,生活的区域为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热带草原。
这里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之内有明显的湿季和干季,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繁盛。
干季降水很少,草木稀疏,以畜牧业为生的马赛人必须随季节变迁而迁徙,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一、选择题1.右图所示大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是该大洲分布最广的气候B.气候带呈明显的带状,且南北对称分布C.赤道两侧的大陆东部是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为热带沙漠气候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在()A.亚洲B.非洲C.大洋洲D.南美洲3.多多马和基塔莱两地降水集中的月份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A.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B.两地分别位于东、西半球C.两地的经度位置不同D.两地的气候类型不同4.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马赛人过着游牧的生活。
决定马赛人生产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的时空年际变化B.地形对马赛人生活的影响C.土壤的贫瘠影响农作物的种植 D.马赛人为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追逐野生动物5.下列描述符合非洲热带草原干季特点的是()A.降水丰沛,植物茂盛B.草原上可见成群的牛羊C.草原上吹湿风D.草原上草木稀疏,一片枯黄,几乎见不到动物在此觅食6.马赛人的精神生活与养牛羊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属于这方面描述的是()①牛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②每年他们带领牛羊迁移③拥有牛的数量越多的人社会声望越高④养育牛群的草原成为他们心目中的神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马赛人的家园主要在()①南非北部②坦桑尼亚北部③刚果④肯尼亚南部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②④8.下列关于马赛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B.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C.生活非常现代化D.把草原视为家园,自己也是草原的一部分二、非选择题1.读图,回答问题。
(1)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各主要集中在哪些月份?(2)该游牧活动需要()A.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3)说说马赛人这样迁移的理由。
第2节现代化的牧场一、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澳大利亚在世界的位置1.地理位置及特点: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2.地形: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地势总体较平坦。
3.气候:气候比较干热,近2/3的土地属于干旱地。
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形式,即从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
4.资源:澳大利亚幅员辽阔,天然草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左右。
二、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与地形、气候的关系1.牧业分布范围: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部的草原上。
牧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
2.牧羊带的分布特点: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与降水带基本吻合,大致呈半环状,由北、东、南部沿海向内陆分布。
3.放养绵羊与种植小麦混合经营:一些农场在放牧羊群的同时,也种植小麦和牧草。
小麦、牧草不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还可以作为饲料。
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放牧羊群,羊粪还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三、生产特色:现代化牧场——机械化程度高1.畜牧业发展迅速。
原因:①得益于有利的自然条件;②离不开先进科技与现代农业机械。
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研究与技术的应用,在全国设有许多专门从事畜牧业研究的科研机构,许多大学中也有专门的畜牧业研究机构。
2.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3.优良畜种——美利奴羊澳大利亚的绵羊约有3/4为美利奴羊。
美利奴羊的毛洁白细长,光泽良好,质地柔韧。
国际上许多上等的毛质服装大都是用美利奴羊的毛制成的。
4.影响(地位):(1)经久不衰的畜牧业,给澳大利亚人带来了财富和幸福。
(2)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羊比人多”是澳大利亚的真实写照。
5.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气候比较干热,草原平坦辽阔,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丰富的牧草和富含矿物质的水源,使美利奴羊得以快速繁衍。
(2)社会条件:拥有先进的科技与现代的农业机械;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研究与技术的应用。
四、生活特色人们过着现代化的定居生活。
非洲草原上的马赛人与澳大利亚选择不同的生产方式给人们生产生活的启示。
自然条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一个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一、选择题1.小明寒假在澳大利亚旅游,以下情景你觉得合理的是()A.小明带了许多厚厚的羽绒服B.澳大利亚的小学生正在放寒假C.澳大利亚牧民正在转场D.当地人喝着冰镇饮料解暑2.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①气候干热②地势平坦开阔③草原面积广④人口稀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澳大利亚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是()A.国家工业化B.气候干旱C.草原平坦、辽阔 D.劳动力少读右边某国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回答4-6题。
4.下面关于右图中的国家叙述正确的是()①独占一个大陆②被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围③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④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根据分布图,大胆推测,下列最有可能的是()A.这些城市居民大多从事艺术创作B.这些城市都特别注重发挥政治功能C.这些城市大多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D.这些城市居民将大规模移民到中西部地区6.根据分布图判断,该国地处()A.热带和北温带B.北温带和北寒带C.南温带和南寒带D.热带和南温带7.有关澳大利亚养羊业的说法,错误的是()A.澳大利亚的绵羊大部分是美利奴羊B.70%集中在中、西、北部粗放牧羊带C.这里的绵羊是产毛量高的细毛羊D.因为没有野生大型食肉动物,可以围栏放牧8.澳大利亚畜牧业和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之处有()①地广人稀②降水丰富③交通发达④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读澳大利亚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
(2)写出B、C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3)澳大利亚地处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绍兴冬季时,该国正值________季。
(4)澳大利亚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真实的写照。
(5)从上述第(4)小题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
请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个角度分析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图1,讲述马赛人这样迁移的理由。
(2)结合图2,说说澳大利亚的降水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与牧羊带之间的关系。
(3)列表比较两地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异同点。
(4)综合上述问题,请你思考:造成马赛人与澳大利亚牧民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第1节逐水草而居一、选择题1.B 2.B 3.A 4.A 5.D 6.B7.D8.C二、非选择题1.(1)基塔莱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月—10月;多多马的降水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2)B(3)每到5-6月,随着南方(多多马)干季来临,草原枯黄,马赛人开始向水草丰美的北方迁移,而这时的北方(基塔莱)正值湿季,水草丰美;10月,北方干季来临,南方湿季即将到来,马赛人又开始向较为湿润、水草丰美的南方回迁,迎接南方湿季的来临。
第2节现代化的牧场一、选择题1.D 2.A 3.A 4.C 5.C 6.D7.B8.C二、非选择题1.(1)20°S,120°E。
(2)B.印度洋;C.太平洋。
(3)南夏(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羊比人多(5)自然条件:草原平坦辽阔,气候干热,近三分之二是干旱地,地下水资源丰富。
社会条件:先进的科技,现代的农业机械。
2.(1)多多马位于南半球,基塔莱位于北半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或:基塔莱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4—10月为湿季,雨水丰沛,草木茂盛;多多马位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11月—次年4月为湿季,雨水丰沛,草木茂盛。
)(2)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大致呈现向西开口的半环状特征(或:从北、东、南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
牧羊带与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呈半环状,由北部、东南部沿海向内陆逐渐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