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案

合集下载

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案 2.3 常见天气系统 第2课时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案 2.3 常见天气系统 第2课时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2.3 常见天气系统第2课时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运用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地特点.2.以某种气象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地主要原因及危害.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基本气压场(1)高气压:中心气压①____于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地狭长区域为②________.(2)低气压:中心气压③____于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地狭长区域为④________.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旋:中心气压⑤____、四周气压⑥____地大气水平涡旋.中心气流⑦________,多⑧________天气.近地面水平气流,北半球⑨____时针方向辐合,南半球⑩____时针方向辐合;高空气流辐散.(2)反气旋:中心气压⑪____、四周气压⑫____地大气水平涡旋.中心气流⑬________,天气⑭________.近地面水平气流,北半球⑮____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⑯____时针方向辐散;高空气流辐合.我地疑惑1.2.3.探究点一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探究材料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上方谷.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父子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地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地战术来歼灭魏军.1.什么是气旋(低压)?什么是反气旋(高压)?2.(1)如何判断北半球地气旋和反气旋?二者近地面东西两侧地风向如何确定?(2)如何判断南半球地气旋和反气旋?3.(1)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有什么关系?(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地气旋雨?【考例探究1】右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地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地方向通常为()①南②西③北④东南⑤西北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⑤ D.③④⑤探究点二台风与寒潮探究材料中国天气网2010年10月22日电: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台风红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以及大风蓝色预警.预计今年13号台风“鲇鱼”将于明日(23日)登陆广东惠州到福建厦门一带沿海,受其影响,今天白天到夜间,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南部、台湾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此外,强冷空气昨日已抵达新疆,带来明显地大风、降温及降水天气.于田、民丰等地出现沙尘暴.预计未来两天,北方大部分地区将陆续出现6~12℃地降温,最大降温幅度可达18℃,新疆天山地区将有中到大雨转大雪,局部地区有暴雪.1.什么是台风?它是怎样形成地?2.台风有什么危害?3.什么是寒潮?它有什么危害?【考例探究2】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1)~(3)题.(1)此时,台北地风向是()A.东南风 B.偏北风C.偏东风 D.西南风(2)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乙图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福建山区可能发生地地质灾害是()A.台风 B.地震C.风暴潮 D.滑坡[巧学速记]南北半球地锋面气旋(1)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气旋左侧总为冷锋,右侧总为暖锋.(2)反气旋地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因此反气旋不能形成锋面系统.特别提醒(1)在水平气压场中,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中心(气旋)周围,而不会形成于高压中心(反气旋)周围,是因为低压中心周围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冷气团可以在低压槽线处长时间停留相遇,形成锋面.反气旋在地面不能形成锋面,这是因为反气旋地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辐散,冷暖气团不能相遇.(2)一般来说,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地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地低压槽处形成冷锋,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地锋前、锋后相反而已.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地反思低压、高压与天气此天气系统常和锋面、地形图组成天气形势图,作为出题地切入点台风与寒潮台风、寒潮地形成与危害常常出考题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①高②高压脊③低④低压槽⑤低⑥高⑦上升⑧阴雨⑨逆⑩顺⑪高⑫低⑬下沉⑭晴朗⑮顺⑯逆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地不同描述.低压与高压,是针对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地;气旋与反气旋,是针对气流状况而言地.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地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2.运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与反气旋(1)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如图所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气旋西侧为偏北风,东侧为偏南风,反气旋相反.(2)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如图所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3.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与天气地关系(1)气旋(低压系统)反气旋(高压系统)气压状况低气压(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气流(近地北半球逆时针辐合顺时针辐散面)南半球顺时针辐合逆时针辐散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天气示意图(北半球)我国天气实例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地台风长江流域盛夏地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地天气(2)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考例探究1(1)A(2)C[第(1)题,气旋为气流辐合系统,反气旋为气流辐散系统.M点吹东南风,说明该天气系统为气旋;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故为北半球气旋.第(2)题,由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可大体判定该系统为西北太平洋海域地热带气旋,联系教材台风中心移动路径可知C项正确.]探究点二1.(1)台风地概念和分布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地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形成于其他海域地热带气旋项目台风飓风概念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地热带气旋在其他海域,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地热带气旋源地西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影响地区亚洲东部(我国主要在沿海地区)亚洲南部,北美洲东海岸,澳大利亚东海岸近洋面温度超过26℃,空气强烈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地影响,流入地空气旋转辐合上升.而上升空气遇冷,水汽凝结释放热量,促使低层空气继续强烈上升,造成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加剧,形成台风. 2.台风地危害台风地危害主要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3.寒潮及其危害(1)概念与天气当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时,称为寒潮.寒潮地天气特点是剧烈地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2)危害考例探究2(1)B(2)A(3)D[第(1)题,从甲图可以看出,此时台风中心位于台北地正东方向,故台北附近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东方向,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地共同作用下,台北吹偏北风.第(2)题,A为低压中心,该天气系统到福州前,福州地气压较高;该天气系统移动到福州时,福州地气压较低;该天气系统移出福州后,福州气压逐渐升高;对应①曲线.第(3)题,A天气系统会带来大量地降水,可能导致福建山区发生滑坡灾害;地震是地球内力地释放形式,台风、风暴潮不属于地质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1《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1《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与反气旋【课标分析】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过渡与衔接,同时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本节课的知识以图形形式表达更为清晰,教学过程中除注重示意图、动态图片的应用外,还强调学生亲自动手画示意图,一方面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垂直气流方向相同,天气特征相同,通过举一反三、列表总结,学生能清晰的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问题探究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在简单的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的知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学生自己能绘制出简易的气旋示意图,也能推断出垂直气流和天气,所以多数同学通过自主探究能完成本节课核心内容的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优生”带“慢生”)和举一反三、多次训练,最终使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动态多媒体课件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用静止图片解决问题,我不选择动态演示,防止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学生对熟悉的事物和身边的案例更感兴趣,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例能解决的问题,我尽最大可能选择,让他们明确地理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以激起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的绘制、垂直气流的方向的推导和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示意图的绘制【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利用已有知识,绘制简易的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2)依据示意图,归纳气旋和反气旋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

(3)观察天气图,判断具体天气现象所属的天气系统。

过程与方法:绘制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示意图,推断垂直运动方向和天气的过程,获取气旋、反气旋的基础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内坑中学曾清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旋与反气旋。

2、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和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解释自然天气现象, 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 天气状况。

三、教学方法图示法、对比法(课内探究式整合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观看天气预报, 从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其中所说的天气现象, 联系所学的知识。

过渡:(天气预报中提到的降温、下雪、阴雨、雾主要是由冷锋造成的)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冷锋和暖锋, 除了这两种天气系统还有哪些天气系统会造成天气变化的呢?气旋与反气旋,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讲述新课](阅读并思考)什么是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系统?低压或气旋, 高压或反气旋, 都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A低压、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低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增加高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减少B.气旋、反气旋指气流状况气旋总是伴随低压出现, 形成低压(气旋)系统反气旋总是伴随高压出现, 形成高压(反气旋)系统因为他们指的是同一个天气系统, 所以气旋就是指低压系统, 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过渡:由于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的不相同, 其天气状况也不相同,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气旋。

一、气旋(低气压)与天气【学生活动】: 用图示回答以下问题:近地面气旋的气压是如何分布的?水平方向的气流如何运动?垂直方向上呢?【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A: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再画出风向(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合B: 接着再画出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情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常见天气体系统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常见天气体系统教学设计
2.利用多媒体和GIS软件,辅助教学。通过动态演示天气系统的运行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3.创设互动式课堂,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系统的规律。
4.设计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组织学生分组分析天气图,模拟天气预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天气系统的分析方法。
要求:图片清晰,标注准确,附上不少于200字的文字说明。
4.探究性问题:针对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影响,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要求:问题明确,探究过程不少于400字,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论。
5.小组讨论:结合本节课所学,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a.如何根据天气系统的特点,提前预测天气变化,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类型及其特征,理解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天气图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天气现象分析。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生活中的天气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系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天气现象充满好奇,乐于探究天气系统的奥秘;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此关注度较低,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际案例来激发学习兴趣。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实际行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天气系统的过程中,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常见天气体系统教学设计

地理:2.3《气旋和反气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地理:2.3《气旋和反气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气旋和反气旋”片段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的《气旋,反气旋》,主要介绍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本章学习了热力环流涉及的气压状况,近地面,高空等各种风的受力情况,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锋与天气等相关的知识技能基础。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等高线图,自学气压场的五种形式(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形气压区),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设计思想:这部分知识是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大气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原理性很强,抽象不易理解。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内容,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多方面能力,我借助课件,结合动画,形象地模拟出自然界中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运动特征、天气特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教学内容。

而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地理学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即学以致用,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为社会服务,这也正是教学大纲提倡的要学生活化的地理,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理。

2. 能够区分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

3. 掌握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旋(低气压)与反气旋(高气压)的概念和形成原理。

2. 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

3. 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及对天气的影响。

重点: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及PPT课件。

2. 动态模型展示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

3. 实例图片或视频展示气旋与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授气旋与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和特征。

2. 直观演示法: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和天气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天气现象,加深对气旋与反气旋的理解。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旋与反气旋在实际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台风”、“飓风”等天气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形成原因,从而引出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

2. 讲授新课:首先讲授气旋(低气压)的形成原理、气压和气流状况以及天气影响;其次讲授反气旋(高气压)的形成原理、气压和气流状况以及天气影响;最后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确二者的异同点。

3. 巩固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某些天气现象属于哪种天气系统(气旋或反气旋),例如:龙卷风、副热带高压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气旋与反气旋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5.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气旋与反气旋的实例,并撰写一篇关于天气系统的短文。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案例,讨论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实际应用。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思与评价
1.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4.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实现教学相长。
5.教学反思与评价: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实现教学相长。
2.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强调气旋和反气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近期发生的气象灾害,提出应对措施。
2.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如“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它们对我国有哪些影响?”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案

《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节课标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内容是气旋、反气旋和天气,主要分析了气旋和反气旋这一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和特点,并且结合实例,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说明了气旋和反气旋所造成的天气,以及其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3、课时安排本节课是一个课时,主要解释了气旋和反气旋以及其作用下形成的天气,并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讲解了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危害。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指出他们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2、能够在图中找出高压和低压,并能画出高压脊和低压槽;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画出示意图,判断出气旋和反气旋;4、明确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和原因;5、描述台风和寒潮对我国天气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能够画出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并能够运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2、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根据气流的运动状况,分析气旋和反气旋控制条件下的天气状况;3、通过案例分析,自主探究,了解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4、通过表格,对比分析气旋和反气旋之间的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重点1、区分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确定其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2、绘制简易的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难点1、理解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2、探究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

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Cyclone, anticyclone and weather teaching de sign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分析“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和天气特点,掌握简易天气图及分析对应的天气情况。

2.判读、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及其天气图;3.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课件、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析气旋、气流与天气的关系,使学生懂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学习重点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天气特点。

2.锋面气旋的形成原因。

四、认知难点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

2.天气图的判读。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作图探究、案例探究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媒体使用1(导入)展示常州的天气预报内容。

①常州天气变化原因?②风是怎样形成的回答问题进入课堂情景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展示课题内容首页2大气的水平运动是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导致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新教材人教版):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课时15气旋、反气旋与天气1.低气压(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思考低气压带与低气压是一回事吗?答案低气压带与低气压不是一回事。

低气压带是呈带状的气压较低的区域,其影响范围较大;低气压是指中心气压较四周低的块状气压分布,其影响范围较小。

2.高气压(反气旋)(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

(2)在下图中画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

答案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 示意图(北半球)水平气流(近地面) 逆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中心(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向四周(南半球)垂直气流辐合上升辐散下沉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我国天气典型实例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2.气旋、反气旋的判断(1)左右手法则(2)根据风向判断(如下图)第一步:根据风向判断气旋或反气旋——图示风向由中心向外吹→反气旋。

第二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虚线箭头)。

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南半球。

(3)根据天气判断①一般与气旋对应的天气为阴天、降水,所以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天气。

台风、龙卷风等就是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气旋过境时气压降低。

②与反气旋对应的天气为晴朗,可能是干热,也有可能是干冷。

(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4分)(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8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完整)《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完整)《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区别2。

让学生理解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重点难点锋面气旋对天气的影响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关于锋面气旋的比较多。

今天咱们来详细剖析锋面气旋的判读技巧。

一、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天气系统(北半球)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由中心流向四周(低空)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晴朗天气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冬季的寒潮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规律总结: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左右手定则)由图可以判断出气旋、反气旋的低空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山脊,叫做高压脊,在此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好比地形上的峡谷,叫做低压槽,在此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对比记忆——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的特征比较内容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水平气流平面示意图(北半球)风北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二、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雨主要在A 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 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难点突破与风向向 半球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剖面图过境前后气压变化 曲线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

气旋与天气教案.doc

气旋与天气教案.doc

韶关学院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刘穗薇旅游与地理学院12地理科学班《气旋与天气》教学设计方案【教材分析】《气旋与天气》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教材中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中的第二小节《(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中的内容,位于教材的第43-45页。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常见天气系统中的“锋与天气”等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所包含的一些关于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不仅能够加深和巩固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为接下来地理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旋的知识点。

让他们了解气旋与低压的关系,并认识气旋的形成、运动规律、特点、所形成的天气。

2.让学生学会用读图分析方法以及综合分析方法去分析气旋。

【教学重点】气旋。

因为低气压是次要的知识点,低气压是气旋形成的原因之一。

【教学难点】气旋的气流特征。

南北半球气旋的气流特征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掌握气旋在南北半球的气流特征才能正确地作出相应的判断。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举例讨论法:由于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密切,可以列举生活上存在的一些有关气旋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3、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双手的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知识导入(1分钟)[新闻导入]给出一个新闻:今年3月20日,广东省防总召开今年三防形势会商会,分析出今年广东开汛时间略偏晚,将会有4至6 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2.各小组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分析方法和结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涵盖气旋、反气旋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对天气的影响等方面。
2.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查找并整理有关气旋、反气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分析其成因及影响程度,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
3.设计一份气象科普宣传海报,以气旋、反气旋为主题,内容包括概念、形成原因、分布特点、对天气的影响等,要求图文并茂,具有吸引力。
4.结合所学知识,与同学合作开展一次气象观测实践活动,观察并记录本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分析气旋、反气旋在本地区的活动规律。
3.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但独立分析、评价天气现象的能力有待提高。
4.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关注度存在差异,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5.部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利于培养他们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但对于气旋、反气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
-利用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形象地展示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气压分布图、风向图等工具分析气旋、反气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分组合作,促进交流与思考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常见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的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程目标: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教学目标:1.综合思维: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影响某地天气的天气系统,分析天气变化特点。

2.区域认知:结合材料,掌握天气系统对不同地区天气产生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气旋、反气旋示意图。

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能力,了解日常生活中天气现象,如刮风、下雨、降温等等,并且在前一节内容中学习了锋面与天气的关系。

但是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限,对等压线的判断不够准确,不能从等压线中正确识别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线及低压槽线,也不能正确判断等压线图中的天气状况。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请观看台风“圆规”视频。

作为南部沿海城市——深圳,每年都会有台风过境,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台风形成的过程及带来的天气影响。

【讲授过程】学生回顾风向的原理,完成知识填空及南北半球的低压中心风力绘制。

一、知识回顾:风向:_______指向______;地转偏向力:北半球________,南半球________。

【画一画】【对比分析】对比低气压中心,画出高气压中心的空气运动(水平和垂直);【设计思路】应用已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探索。

在必修一中,学生已经学习过风向的判读,因此在闭合的等压线中绘制风向并不困难。

二、知识小结:学生通过绘制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空气运动方向,分析两者差异,判断天气状况。

10301020 10101010 1020 1030101010201030 低压高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天气状况高压中心低压中心【设计思路】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放在一张图中,有利于学生直观对比;同时,引导学生降水形成的原理,比较高低压中心的天气差异。

三、实践分析:学生观看台风“圆规”移动视频及路径,思考如下问题:1、台风属于气旋和反气旋中的哪一种?2、根据台风移动路径,寻找台风的发源地。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气旋反气旋》教学设计课程模块及章节: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的理解与把握相关课标: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标理解:知识与能力:明确高压和低压、气旋与反气旋是分别从气压和气流状态描述同一个天气系统。

要能在简易图上分析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对这些系统的结构和运动特征以及天气现象作列表分析。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示意图和分析对比,结合天气变化现象,归纳低压与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生活中的天气现象,树立认真把握自然规律,提高观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课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于低压(气旋)系统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本课采用对比和图示的方法,介绍了它们不同的天气特点。

低气压和高气压系统的气压和气流状况,本单元第1课中已经讲过,教师可以稍作复习,重点是它们各自的天气特点。

讲天气状况,离不开分析气流运动的特征,而气流运动的表现形式是气旋和反气旋。

理解气旋与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空气上升,温度降低,水汽容易凝结,成云致雨;空气下沉,温度增高,水汽不易凝结。

由此可知,不论是热力原因,还是动力原因,只要气流上升,大气就不稳定,会出现云雨天气。

(三)学情分析:收听天气预报是学生在日常生产中了解天气的主要途径,他们对于天气的成因很感兴趣,有较强的求知欲;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因而可以充分利用之一现象,设计一些学生活动。

同时,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还不能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

气旋和反气旋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能利用已有知识,绘制简略的气旋、反气旋表示图。

(2)能依照表示图,概括气旋和反气旋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

(3)能判断详细天气现象所属的天气系统。

2过程与方法:经过绘制气旋、反气旋水平气流表示图,推测垂直运动方向和天气的过程,获得气旋、反气旋的基础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术。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气旋和反气旋等常有的天气系统的学习,认识各因素的内在联系,学会用广泛联系的看法对待问题,注意做到详细问题详细剖析。

教课要点和难点1要点:气旋和反气旋的水平气流的绘制、垂直气流的方向的推导和对天气的影响。

2难点:气旋和反气旋水平气流表示图的绘制。

教课方法启迪式、研究式教课工具:多媒体课件协助教课教课过程教课教课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环节创建用幻灯片展现近来天气预告创建情形,激发情形的卫星云图学习兴趣用幻灯片展现课时学习目标(1)能利用已有知识,绘制展现课时学习目简略的气旋、反气旋表示图。

阅读领会让学生明确本节目标标(2)能依照表示图,概括气课的学习任务旋和反气旋运动特点和天气特点。

(3)能判断详细天气现象所复习属的天气系统。

在教案上所给的为新内容的学习导入温故知新出示甲图等压线图上画甲做准备,解决学复习在水平解说绘图要领并板图地气压梯度力的生绘图过程中常等压线图上方向微风向犯的错误教课教课内容 环节画气压梯度 力微风向的方法教师活动1010甲10051000出示乙图解说绘图要领并 板图学生活动 设计企图在教案上所给的 层层深入,由易等压线图上画乙 到难,为试尝试地气压梯度力的 究新内容打好基方向微风向 础解说 出示闭合等压线图新课突出要点、打破小组合作试试画难点,将学生熟巡视指导,发现问题,以北京北京、天津、迁安、悉的地名引入新为例解说画气压梯度力方向课学习,利于激承德四地水平气 试尝试究压梯度力的方向发学生学习的兴北半球气旋承德微风向趣,用详细的地图北京995 迁安名标明气旋中心1000不一样部位的点,天津倾听教师解说、思利于学生理解处微风向的方法考后作改正 在台风中心不一样部位风向的差气旋:水平气流(北半球)异。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教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一第二章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教案
结论:气旋过境时,云量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
学生观看,增加感性认识。
学生在老师讲解并绘制示意图的过程中理解其选的形成过程及对天气的影响。
分组讨论
阅读教材案例“台风及其危害”,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台风?
(2)台风与飓风的关系是什么?
(3)台风的主要分布地区?
(4)台风带来什么灾害?
小结转承
台风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往往形成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带来巨大灾害,但是也应该辩证地看到,台风带来的大量降水也提供了淡水资源。
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落实基本知识
2.气旋(低气压)
(1)中心气压低──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a.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b.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2)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
如:我国夏秋季节的台风。
学生落实,记笔记
3.高压与反气旋
转承提问:如果中心为高气压,思考气流运动的特点又会是怎样的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绘制示意图。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
学生学习、演示
4.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面气旋。
利用多媒体ppt逐步讲解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学习
练习巩固
练习1.读图回答问题
(1)该天气系统位于半球。
(2)该天气系统位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
学生回答问题,通过观看反气旋示意图,了解反气旋的形成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
落实基本知识
3.反气旋(高气压)
(1)中心气压高──气流由中心向外流出
a.北半球顺时针辐散
b.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案授课人黄艳霞时间****年**月**日教学课题高中地理必修一 2.3.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学情分析关于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学生不易理解,通过观看ppt动画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描述气流的运动状况以及出现的天气状况。

天气预报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与本节所学知识联系密切,同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天气现象(如:台风、伏旱等)的主要原因,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图”,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根据低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结合台风实例,说出台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演示、做手势辅助及学生动手绘图等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空间模式和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

2.通过活动探究说出高压、低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并阐明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低压、高压与天气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教学难点低压、高压天气系统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教学方法对比分析法、板图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说明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即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投影表格)引导学生复习冷锋和暖锋知识——在提问学生之后再投影答案内容。

教学过程冷气团运行暖气团运行甲(锋前天气)乙(过境时天气)丙(锋后天气)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阴天、雨雪、刮风、降温天气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锋冷气团后退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晴朗[提问]我们知道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
本节课标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内容是气旋、反气旋和天气,主要分析了气旋和反气旋这一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和特点,并且结合实例,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说明了气旋和反气旋所造成的天气,以及其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3、课时安排
本节课是一个课时,主要解释了气旋和反气旋以及其作用下形成的天气,并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讲解了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危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指出他们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
2、能够在图中找出高压和低压,并能画出高压脊和低压槽;
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画出示意图,判断出气旋和反气旋;
4、明确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和原因;
5、描述台风和寒潮对我国天气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画出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并能够运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
2、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根据气流的运动状况,分析气旋和反气旋控制条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案例分析,自主探究,了解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
4、通过表格,对比分析气旋和反气旋之间的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区分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确定其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
2、绘制简易的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
难点
1、理解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
2、探究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案例分析法
六、课后记
本节课的设计顺序是先原理后案例,整体教学设计上的缺陷主要在于台风的学习,我开始是想自己讲解的,但是又觉得自己讲了,学生也留不下印象,所以最终决定讲一部分问题由学生自学,一部分问题详细讲,不过,发现效果一般,还需要再行修改。

还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出问题了,幸好在学生活动的时候,就趁早发现问题并解决了,但是这是一个教训,没有好好检查课件是否没有问题就直接上讲台,以后一定会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