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唐诗《贫女》
赏析唐诗《贫女》
《贫女》是唐代诗人秦韬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如下: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通过一个贫家女子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句“蓬门未识绮罗香”,用“蓬门”指代贫家,表现出贫女的出身。
“绮罗香”则指代富贵人家的生活。
第二句“拟托良媒亦自伤”,诗人通过贫女想要通过媒人介绍婚事,表达了她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第三句“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诗人用“风流高格调”指代贫女的高尚品格,用“俭梳妆”指代当时社会的奢靡风气。
最后两句“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诗人通过贫女夸赞自己的针线活,表现了她的勤劳和聪明。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通过贫女年年为他人缝制嫁衣,表达了她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无奈和心酸。
这首诗通过对贫女形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人性的悲凉。
诗人以诗言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古诗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翻译赏析
古诗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翻译赏析《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秦韬玉。
其古诗全文如下: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前言】《贫女》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
此诗诉说贫女悲惨的处境和难言的苦衷。
诗人把贫女放在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著作者的不平和感慨。
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质朴,以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其中最后“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广为流传,是人所共称的佳句。
【注释】⑴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
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
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⑵拟:打算。
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
益:更加。
⑶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
风流:指意态娴雅。
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⑷怜:喜欢,欣赏。
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
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时世:当世,当今。
一说此处“俭”作“险”解,俭梳妆意为奇形怪状的打扮。
⑸针:《全唐诗》作“偏”,注“一作纤”。
⑹斗:比较,竞赛。
⑺苦恨:非常懊恼。
压金线:用金线绣花。
“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翻译】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赏析】此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诗词19.贫女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注释 ⑥斗:比较,竞赛。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 ⑦苦恨:非常懊恼。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 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贫女》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作品。此诗诉说贫女悲惨的处境和 难言的苦衷。诗人把贫女放在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 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 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着作者的不平和感慨。全诗没有典故, 不用比拟,语言质朴,以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 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其中最后“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广 为流传,是人所共称的佳句。
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注释 ④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风流,指意态娴雅。高格调, 很高的品格和情调。⑤怜:喜欢,欣赏。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 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时世,当世,当今。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答案 4.A、B、C(D应是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
5.本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 对自己怀才不遇而愤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注释 ①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②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 指穷人家。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这里指富贵妇女的 华丽衣裳。③拟:打算。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
古诗贫女秦韬玉拼音版翻译及赏析
古诗贫女秦韬玉拼音版翻译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贫女秦韬玉拼音版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古诗贫女秦韬玉带拼音版pín nǚ贫女péng mén wèi shí qǐ luó xiāng ,nǐ tuō liáng méi yì zì shāng 。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shuí ài fēng liú gāo gé diào ,gòng lián shí shì jiǎn shū zhuāng 。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gǎn jiāng shí zhǐ kuā zhēn qiǎo ,bù bǎ shuāng méi dǒu huà cháng 。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kǔ hèn nián nián yā jīn xiàn ,wéi tā rén zuò jià yī cháng 。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2、古诗贫女秦韬玉翻译贫苦家庭出身的女儿从未见识绫罗软香,也想托媒说亲就为贫穷暗自悲伤。
谁能欣赏我风流高雅,格调不同凡响,世人都爱追求时髦,盛行异服奇装。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
3、古诗贫女秦韬玉赏析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贫女》秦韬玉的唐诗鉴赏
《贫女》秦韬玉的唐诗鉴赏《贫女》秦韬玉的唐诗鉴赏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翻译/译文译文汝河岸边有个贫穷住家女,边行边哭声音凄凉又悲怆。
自己说道:“家中父亲年已老,独生小女孤单没有男丁壮。
郡吏抓丁之来何等粗暴相,县官惟命是从不敢来相抗。
督促遣送不要一刻有停留,老态龙钟抓去还要扶拐杖。
殷殷勤勤嘱托四旁之近邻,有幸能得众位多多来相帮。
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
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
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扪胸声声悲号大呼叫苍天,我生我死到底将是怎么样?”秦韬玉诗鉴赏《贫女》是晚唐诗作中较有影响的一首,诗人借贫女悲惨处境和心灵苦痛的自白,对当时社会重富轻贫、重势轻才的不合理现象表示了强烈的愤怒。
诗中,作者对贫女充满了深厚的同情,但却未著一怜悯之词,而是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贫女形象的塑造上,让读者的心灵在同贫女那栩栩如生的形象的撞击中产生炽热的火花。
诗人对贫女形象的塑造,主要是采用刻写心灵的手法来实现的。
首联“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落笔便通过揭示贫女和富女生活差别之悬殊来刻写贫女内心的痛楚。
“蓬门”既说明贫女出身之贫贱,又显示了她现在居住条件的贫困简陋;“绮罗香”写出了富女服饰的豪华;用“未识”二字联缀贫富两极,愈显贫女生活之苦。
“拟托良媒”是贫女在个人婚姻大事处理上的美好愿望,“益自伤”则写出了其内心愿望与现实的剧烈矛盾和苦闷之情。
颈联“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是说有谁欣赏贫女那不同流俗的高洁品格,又有谁与贫女共爱俭朴的梳妆呢?也就是说当时只有卑俗的处世格调和奢侈的梳妆才会取悦于世人,而贫女的格调恰恰与流俗有悖。
“爱”与“怜”的次第运用,正写出下贫女与世人在心灵格调和追求方面的巨大反差,从而更显示出贫女内心世界的纯洁美丽。
秦韬玉《贫女》赏析
秦韬玉《贫女》赏析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人小传】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父亲是京城警卫军队的左军将军。
秦韬玉有一身钻营官场的本领,先是给大宦官田令孜吹牛拍马,不到一年就连获升迁;后来护卫唐僖宗到蜀中避难,深得唐僖宗的欢心。
在中和二年(882年)的科举考试中,皇帝钦点秦韬玉进士及第,田令孜又提拔他做了工部侍郎。
秦韬玉在当时很有诗名,作品一经写成便会立即被人传诵。
他在后世最受称道的一首诗却是在不得志的时候写的,也就是这里选录的《贫女》。
这首诗格调高远,取譬不卑不亢,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善于钻营官场的人写出来的。
【注讲】①诗歌字面上是描写一位贫家女子的出嫁之难,实则是作者托贫女以自喻。
秦韬玉当时或在幕府任职,做别人的幕僚,故而有“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之叹。
②蓬门:指代贫寒家庭。
这一联是说贫女生于寒门,没用过绫罗绸缎,如今想要托媒人嫁人,但想到世人只重富贵而不重品格,自己出嫁的希望渺茫,于是自伤自怜起来。
③这一联是说有谁喜爱不同俗流的格调,有谁与贫女一样喜爱俭朴的梳妆呢?言下之意是说,世人只重衣冠不重人,贫女所期待的男子实属凤毛麟角。
④敢将十指夸针巧:是写贫女自信女工精湛。
不把双眉斗画长:是写贫女自信容貌美丽。
⑤压金线:一种刺绣手法,用金线绣花。
衣裳(cháng):古人穿衣分上衣下裳,合称衣裳,今天发音变成了衣裳(shang)。
【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秦韬玉的《贫女》赏析
秦韬玉的《贫女》赏析
《贫女》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赏析】
这首诗以一个未嫁贫女的内心独白,寄托着诗人怀才不遇、寄人
篱下的感恨。
贫女出身蓬门,喻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贫女指巧
而屑与人斗眉长,隐喻寒士内美修能,品格孤高;而“为他人作嫁衣裳”,则隐喻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
末句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全诗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广为人所传诵。
其中,最后一句“为他人
作嫁衣裳”,更是世所共赏的佳句。
现常以这句形容一个人忙来忙去,自己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是促成了别人的好事。
如《红楼梦》中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家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
为他人作嫁衣裳”,就直接引用此句,说明人生如戏,到头来不过是
白忙活了一场。
扩展阅读:秦韬玉的简介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
应进士不中,僖宗中和二年赐进士及第。
曾从僖宗入蜀,依附有权势
的宦官田令孜,官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
其诗皆是七言,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
代表作有《贫女》、《长安书怀》、《桧树》、《题竹》、《对花》、《八月十五日夜同
卫谏议看月》、《边将》、《织锦妇》、《钓翁》、《天街》、《豪家》、《陈宫》、《燕子》、《仙掌》、《独坐吟》、《咏手》、《春游》等,其中以《贫女》一诗流传最广、十分。
秦韬玉《贫女》全诗赏析
秦韬玉《贫女》全诗赏析秦韬玉《贫女》全诗赏析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
他父亲是一个禁卫军官,但他却好文学,作诗恬和浏亮。
他巴结上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田令孜,由田令孜的提拔,不到一年,官至丞郎,为保大军节度使幕下的判官。
僖宗避难入蜀,他也随驾同行。
中和二年(公元八八二年),礼部侍郎归仁绍主试,僖宗特下敕命,赐秦韬玉进士及第,并命礼部把秦韬玉列入及第进士二十四人名额内一起安排官职。
以后田令孜就汲引他为工部侍郎。
以上是《唐才子传》记载的秦韬玉的履历。
由此看来,唐代三百年的诗人中,他的出身最为特殊。
“丞郎”是县丞和校书郎一级的官职,一般都是进士及第后的第一任官职。
秦韬玉未经考试及第,已经以丞郎的官位任职节度判官,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了。
后来又不经考试,而由皇帝的敕命成为及第的进士,更依靠宦官的提拔,一下子升迁为工部侍郎,官运迅速,也是古所未闻的。
秦韬玉诗有《投知小录》三卷,但现存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三十六首,大多是七言律诗。
诗不甚佳,而《贫女》一首却为历代传诵的名作。
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一个天生自然美丽的贫女,不学时世流行的梳妆打扮,因而不被人们赏识,嫁不出去。
天天在家做针线活计,却是为别人做嫁时衣。
诗的主题思想,一读就明白,显然是有比兴意义的。
最后二句,尤其为历代以来,以文字工作为达官贵人服务的人,常常引用来发泄牢骚。
“为人作嫁”这个成语,就是出于此诗。
但是,这首诗的总的意义,虽然人人都能了解,其中间二联却直到如今没有人能完全理解。
我们先看一段《唐诗鼓吹》中廖文炳的解释:此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
首言贫居蓬门,素不识绮罗之香,拟托良媒以通意,不免枉已以徇人。
亦为之自伤也。
喻不可托人荐拔以致用也。
且以人情言之,格调之高,未必致爱;梳妆之俭,对所共怜。
喻世有才德者则不之用;致饰于外者,则好之耳。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_唐诗三百首
精心整理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_唐诗三百首
贫女
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世人都爱追求时髦,盛行异服奇装。
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巧手一双;
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取胜斗强。
最恨年复一年,拈针引线辛勤刺绣,
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
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
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
独白到此戛然而止,凸显了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
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
诗情哀怨沉痛,反
作者简介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或云?阳(今陕西合阳)人。
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
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
黄巢
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
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
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着有《投知小录》三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十六首,编为一卷。
秦韬玉《贫女》诗词赏析
秦韬玉《贫女》诗词赏析贫女唐代: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译文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注释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
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
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拟:打算。
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
益:更加。
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
风流:指意态娴雅。
高格调:极大的品格和情调。
怜:喜欢,欣赏。
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
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时世:当世,当今。
针:《全唐诗》作“偏”,注“一作纤”。
斗:比较,竞赛。
苦恨:非常懊恼。
压金线:用金线绣花。
“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
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不过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
这又是为什么呢?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意思是说:我所自恃的是,凭一双巧手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
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啊。
秦韬玉《贫女》全诗赏析
秦韬玉《贫女》全诗赏析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
他父亲是一个禁卫军官,但他却爱好文学,作诗恬和浏亮。
他巴结上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田令孜,由田令孜的提拔,不到一年,官至丞郎,为保大军节度使幕下的判官。
僖宗避难入蜀,他也随驾同行。
中和二年(公元八八二年),礼部侍郎归仁绍主试,僖宗特下敕命,赐秦韬玉进士及第,并命礼部把秦韬玉列入及第进士二十四人名额内一起安排官职。
以后田令孜就汲引他为工部侍郎。
以上是《唐才子传》记载的秦韬玉的履历。
由此看来,唐代三百年的诗人中,他的出身最为特殊。
“丞郎”是县丞和校书郎一级的官职,一般都是进士及第后的第一任官职。
秦韬玉未经考试及第,已经以丞郎的官位任职节度判官,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了。
后来又不经考试,而由皇帝的敕命成为及第的进士,更依靠宦官的提拔,一下子升迁为工部侍郎,官运迅速,也是古所未闻的。
秦韬玉诗有《投知小录》三卷,但现存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三十六首,大多是七言律诗。
诗不甚佳,而《贫女》一首却为历代传诵的名作。
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一个天生自然美丽的贫女,不学时世流行的梳妆打扮,因而不被人们赏识,嫁不出去。
天天在家做针线活计,却是为别人做嫁时衣。
诗的主题思想,一读就明白,显然是有比兴意义的。
最后二句,尤其为历代以来,以文字工作为达官贵人服务的人,常常引用来发泄牢骚。
“为人作嫁”这个成语,就是出于此诗。
但是,这首诗的总的意义,虽然人人都能了解,其中间二联却直到如今没有人能完全理解。
我们先看一段《唐诗鼓吹》中廖文炳的解释:此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
首言贫居蓬门,素不识绮罗之香,拟托良媒以通意,不免枉已以徇人。
亦为之自伤也。
喻不可托人荐拔以致用也。
且以人情言之,格调之高,未必致爱;梳妆之俭,对所共怜。
喻世有才德者则不之用;致饰于外者,则好之耳。
五句言不敢以工巧夸世,六句言不敢以描画自骄。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原序: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
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译文汝河岸边有个贫穷住家女,边行边哭声音凄凉又悲怆。
自己说道:“家中父亲年已老,独生小女孤单没有男丁壮。
郡吏抓丁之来何等粗暴相,县官惟命是从不敢来相抗。
督促遣送不要一刻有停留,老态龙钟抓去还要扶拐杖。
殷殷勤勤嘱托四旁之近邻,有幸能得众位多多来相帮。
最近听说有的同乡已回家,打问消息疑虑生死心慌张。
果然在那冰冰寒冷冬雨中,老父冻僵死在壤河岸边上。
女子质柔体弱无力将父拖,横尸旷野又无银钱作埋葬。
始知世上生女不如只生男,虽存世上究竟何事可承当。
扪胸声声悲号大呼叫苍天,我生我死到底将是怎么样?”注释(1)汝坟:河南省汝河岸边。
《诗经·周南》有《汝坟》诗,以妇女的口吻诉说“王室如毁”,此诗也写妇女的哭诉。
此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
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
”(2)再点弓手:第二次征集弓箭手。
(3)道死:死在路上。
(4)壤河:疑即河南省的禳河,流经鲁山县入沙河。
(5)昆阳:故地在今叶县。
(6)行哭:即哭。
行,从事,做。
(7)丁:成年的男子。
(8)壮:壮年人。
(9)督:督促。
(10)遣:遣派。
(11)稽留:停留。
(12)龙钟:老年人行动迟缓、衰惫的样子。
(13)去携杖:老人拄着手杖去充乡兵。
(14)依傍:依靠。
这两句是说老父临行时,女儿殷勤地恳求四邻一同应征的人予以照顾。
(15)适:刚才。
(16)闾里:乡里。
闾里归,指同乡应征回来的人。
(17)疑:迟疑。
(18)强:勉强。
秦韬玉《贫女》赏析
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
他父亲是一个禁卫军官,但他却爱好文学,作诗恬和浏亮。
他巴结上当时有权有势的宦官田令孜,由田令孜的提拔,不到一年,官至丞郎,为保大军节度使幕下的判官。
僖宗避难入蜀,他也随驾同行。
中和二年(公元八八二年),礼部侍郎归仁绍主试,僖宗特下敕命,赐秦韬玉进士及第,并命礼部把秦韬玉列入及第进士二十四人名额内一起安排官职。
以后田令孜就汲引他为工部侍郎。
以上是《唐才子传》记载的秦韬玉的履历。
由此看来,唐代三百年的诗人中,他的出身最为特殊。
“丞郎”是县丞和校书郎一级的官职,一般都是进士及第后的第一任官职。
秦韬玉未经考试及第,已经以丞郎的官位任职节度判官,这已经是破天荒的事了。
后来又不经考试,而由皇帝的敕命成为及第的进士,更依靠宦官的提拔,一下子升迁为工部侍郎,官运迅速,也是古所未闻的。
秦韬玉诗有《投知小录》三卷,但现存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三十六首,大多是七言律诗。
诗不甚佳,而《贫女》一首却为历代传诵的名作。
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诗写一个天生自然美丽的贫女,不学时世流行的梳妆打扮,因而不被人们赏识,嫁不出去。
天天在家做针线活计,却是为别人做嫁时衣。
诗的主题思想,一读就明白,显然是有比兴意义的。
最后二句,尤其为历代以来,以文字工作为达官贵人服务的人,常常引用来发泄牢骚。
“为人作嫁”这个成语,就是出于此诗。
但是,这首诗的总的意义,虽然人人都能了解,其中间二联却直到如今没有人能完全理解。
我们先看一段《唐诗鼓吹》中廖文炳的解释:此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
首言贫居蓬门,素不识绮罗之香,拟托良媒以通意,不免枉已以徇人。
亦为之自伤也。
喻不可托人荐拔以致用也。
且以人情言之,格调之高,未必致爱;梳妆之俭,对所共怜。
喻世有才德者则不之用;致饰于外者,则好之耳。
五句言不敢以工巧夸世,六句言不敢以描画自骄。
古诗贫女秦韬玉拼音版翻译及赏析
古诗贫女秦韬玉拼音版翻译及赏析古诗贫女秦韬玉拼音版翻译及赏析pín nǚ贫女péng mén wèi shí qǐ luó xiāng ,nǐ tuō liáng méi yì zì shāng 。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shuí ài fēng liú gāo gé diào ,gòng lián shí shì jiǎn shū zhuāng 。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gǎn jiāng shí zhǐ kuā zhēn qiǎo ,bù bǎ shuāng méi dǒu huà cháng 。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kǔ hèn nián nián yā jīn xiàn ,wéi tā rén zuò jià yī cháng 。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苦家庭出身的女儿从未见识绫罗软香,也想托媒说亲就为贫穷暗自悲伤。
谁能欣赏我风流高雅,格调不同凡响,世人都爱追求时髦,盛行异服奇装。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
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这虽然是一首咏叹贫女的身世,但也寄托了贫士怀才不遇之感伤。
因为语意双关,含蕴丰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形象鲜明,诗情哀怨。
主人公虽然“十指”“针巧”,可是“拟托良媒”,也无人赏识,只得“年年”“苦恨”。
秦韬玉《贫女》赏析
秦韬玉《贫女》赏析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是秦韬玉最有名的一首诗。
它通过对一个出身低贱,但品格高尚的贫女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愤慨。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像贫女一样才能出众,但却在现实中没有出头之日的怀才不遇之情。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这位女子出身贫贱,从来没有穿过豪华美丽的衣服。
她知道社会的嫌贫爱富,因此,她本来想打破传统的思想方式,自己托个媒人找个好的归宿,但她知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能是自取其辱,因而她只能暗自伤心。
她为什么这样呢?下面两句说得很清楚:“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没有人喜爱高尚的风格和情调,人们只知道追逐时髦的梳妆打扮和奇装异服,这里的“时世俭梳妆”即时世梳妆,是当时流行于上层社会的一种梳妆。
作者将“风流高格调”与“时世俭梳妆”对举,更显示了贫女的情趣之高。
当然,这既是写贫女,也是在写自己,表现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
同时对社会的没有认识到这点而感到悲伤。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这是更进一步描写贫女的才能和品性,也是暗喻作者自己才能的不同凡响。
意思是说贫女以勤劳能千为能,不屑于同别人在梳妆打扮上竞争,这当然也是作者自己的写照。
“苦根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是贫女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慨叹,也是作者对自己的境遇的感喟。
意思是说年年以灵巧的手为他人制作华丽的嫁妆,自己却不能享受,且因贫穷耽误了自己的青春。
为人作一典源于此,古今广为沿用。
这首诗句句是在写贫女,也是句句在写自己,贫女的形象与寒土的形象融为-一体,这是本诗的高明之处。
秦韬玉《贫女》赏析
秦韬玉《贫女》赏析展开全文《贫女》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首联是说,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布衣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
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做媒吧——可是每当生出此种念头,便不由加倍的伤感。
这又是为什么呢?“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颔联是说,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从客观上看,人们竞相追求表面的时髦新潮,没有人来欣赏我的高尚的情操。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颈联是说,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就主观而论,我所自恃的是有一双灵巧的双手,有一手好的针线活,敢在人前夸口;在打扮方面,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的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正是不合时宜,曲高和寡,纵使良媒能托也是佳偶难觅啊!“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尾联是说,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压线刺绣,不停的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一针针针刺痛着自己伤痕累累的心灵。
独白到此戛然而止,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默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的痛苦。
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
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语言,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衷曲。
《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诗词翻译及赏析
《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诗词翻译及赏析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懒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前言】【注释】⑴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
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
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⑵拟:打算。
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
益:更加。
⑶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
风流:指意态娴雅。
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⑷怜:喜欢,欣赏。
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
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时世:当世,当今。
一说此处“俭”作“险”解,俭梳妆意为奇形怪状的打扮。
⑸针:《全唐诗》作“偏”,注“一作纤”。
⑹斗:比较,竞赛。
⑺苦恨:非常懊恼。
压金线:用金线绣花。
“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翻译】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赏析】此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
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
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
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
秦韬玉《贫女》原文译文古诗简析
秦韬玉《贫女》原文|译文|古诗简析《贫女》本诗语言质朴,以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诗作蕴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其中最后“为他人作嫁衣裳”一句广为流传,是人所共称的佳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贫女古诗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对大家有用。
《贫女》原文唐代: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贫女》译文及注释译文贫家的女儿不识绮罗的芳香,想托个良媒说亲更感到悲伤。
谁能爱我高尚的品格和情调?却都喜欢时下正流行的俭妆。
敢夸十指灵巧针线做得精美,决不天天描眉与人争短比长。
深恨年年手里拿着金线刺绣,都是替富人家小姐做嫁衣裳。
注释⑴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
绮罗: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制品。
这里指富贵妇女的华丽衣裳。
⑵拟:打算。
托良媒:拜托好的媒人。
益:更加。
⑶风流高格调:指格调高雅的妆扮。
风流:指意态娴雅。
高格调:很高的品格和情调。
⑷怜:喜欢,欣赏。
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
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时世:当世,当今。
⑸针:《全唐诗》作“偏”,注“一作纤”。
《贫女》简析这首诗,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
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
这又是为什么呢?从客观上看:“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意思是说:如今,人们竞相追求时髦的奇装异服,有谁来欣赏我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意思是说:我所自恃的是,凭一双巧手针黹出众,敢在人前夸口;决不迎合流俗,把两条眉毛画得长长的去同别人争妍斗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女原文|翻译及赏析
赏析
此以语意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
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主人公的独白从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
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
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
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
从客观上看:谁爱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就主观而论: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这样的世态人情,这样的操守格调,调愈高,和愈寡。
纵使良媒能托,亦知佳偶难觅。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
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
独白到此戛然而止,凸显了女主人公忧郁神伤的形象。
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
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
诗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凭借物气氛和居室陈设的衬托,也没有进行相貌衣物和神态举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
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衷曲。
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如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缕缕,一层层,将自己愈缠愈紧,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后终于突破抑郁和窒息的重压,呼出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
这最后一呼,以其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名家点评
《鉴诫录》:李甫有《咏贫女》,天下称奇,秦韬玉之诗意转殊妙。
《瀛奎律髓》:此诗世人盛传诵之。
《鼓吹注解大全》:此韬玉伤时未遇,托贫女以自况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晋罗友好学,醒温虽以才遇之,许而不用。
人有得郡者,温为席送别,罗友后至。
温问之,对曰:旦出,逢一鬼揶揄云:我见汝送人,不见人送汝。
惭怖却回,不觉淹缓。
温心愧,遂以为襄阳守。
罗之语,其即为他人作嫁衣裳之谓乎?衡文者闻是诗,亦有淹没贤才之愧否?此伤时未遇,而托贫女以自况也。
首联喻己素贫贱,不托荐以求进。
次联喻有才德者,见弃于世。
二句一气读下,若谓此俱好修容者,谁人能怜取俭饰之士也。
第五句见不以才夸人。
六句见不以德自骄。
末伤己少有著述措置,徒供藉人作进阶耳。
《唐律偶评》:有人画眉,则已嫁之妇也,反醒女字,诗律精密,上句亦用纤纤女手也。
此即所谓贫女难嫁也,却不便自说要嫁人,结句借他人说,极巧。
《载酒园诗话又编》:秦韬玉诗无足言,独《贫女》篇遂为古今口古。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读之辄为短气,不减江州夜月、商妇琵琶也。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此盖自伤不遇而托言也。
贫士贫女,古今一辙,仕路无媒,何由自拔,所从来久矣。
《唐诗成法》:格调既高,所以不遇良媒;梳妆之俭,以其生长蓬门:(三四)分承一二。
五六自伤。
七结五,八结六。
六句皆平头,是一病。
有托而言,通首灵动,结好,遂成故事。
《唐诗别裁》:语语为贫士写照。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托兴可哀。
何义门:高髻险妆,见《唐
书车服志》。
此句就他人一面说。
纪昀:格调太卑。
《诗境浅说》: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
首二句言生长蓬门,青裙椎髻,从不知罗绮之妍华,以待字之年,将托良媒以通辞,料无嘉耦,只益伤心。
三四谓自抱高世之格,甘弃铅华,不知者翻怜我梳妆之俭陋也。
五六谓以艺而论,则十指神针,未输薛女;以色而论,则双眉远翠,不让文君,而藐姑独处,从不向采芳女伴夸绝艺而竞新妆。
末句言季女斯饥,固自安命薄。
所恨者年年辛苦徒为新嫁娘费金线之功,人孰无情,谁能遣此耶!孟郊诗坐甘冰抱晚,永谢酒怀春,冰抱为难堪之境,而栖迟至晚,枯坐自甘;酒怀喻声利之场,乃春色虽多,孤踪永谢。
与《贫女》诗意境相似,而以五言隽永出之,弥觉有味。
老友章霜根翁最喜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