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1.散文阅读的综合选择题】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二【1.散文阅读的综合选择题】教学案

解答散文综合性选择题须明确的四个维度

1.识体:散文是一个文体大类,具体又包括写景散文、叙事

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不同的类型,写法不同。以抒情散文而言,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2.理线:散文没有情节,但散文不能没有线索,因此梳理散文的线索是理解散文的关键。综合性选择题选项设置,有的直接就是线索,有的是对线索的侧面考查。

3.明事:散文的“事”包括两类:一是文章因何事而起,这类事也就是散文的“由头”是散文感情的酵母;一类是散文写了哪些事,这类事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是作者情感的凭借,是所抒之情的载体。

4.察情:抒情是散文的主要目的,对散文情感的理解,归根结底要回到散文的情感上。[核心提示]

综合性选择题是文本阅读类题目的必考题,因文体不同,考法和答法也不完全相同。散文的综合性选择题,多从散文的体裁、题材、线索、手法、情感等角度命制,解答这类题目,也要从“识体”“理线”“明

事”“察情”等角度综合考量。

突破点综合选择题

[典例]下列对《小巷幽幽》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绘了老城区一幅幅朴素而温馨的画面,小巷简陋狭窄却幽静整洁,居民生活艰苦却勤奋热情,洋溢着类似《边城》里的人情美。

B.作者在叙事上尽量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和浅表直露的煽情,而代之以布衣平民多见的“娓娓道来”,行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C.本文开头将辽河两岸新老城区加以对比,然后引出对小巷“明媚与妖娆”的细致描写,表现美好人情不会因城市化建设而淡化的主题。

D.从选材上看,作品能够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世界,真实典型,点面结合,形散而神聚,因而较好地凸显了作者的主要创作意图。

[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读文本,知大意。

本文以幽幽小巷为抒情对象,叙写了辽河北岸普通百姓平凡生活的日常小事,显示了夫妇之恩爱、邻里之善良、父母子女之亲密的人间温情,表达了作者对平凡、和谐、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意。

第2步:审题干,明角度。

(1)“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明示了选项是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角度命制;考查的能力是“分析”“鉴赏”,有别于信息的筛选整合。

(2)“不正确”明确选择的方向,“一项”明确选择的数量。

第3步:列要点,找对应。

设题维度选项分析

“察情”角度设题,把握情感A项,“幽静”“热情”“人情美”,情感分析正确

“识体”角度设题,明确叙事特点B项,“叙事”“娓娓道来”对文体特点分析正确

“明事”角度设题,作用分析错误C项,“老城”是生活环境,不是对比,主题理解不当

“理线”角度设题,把握事件与主题D项,“选材”“点面结合”用“人情美”贯穿,正确

答案:C

【类题拓展】

阅读《小巷幽幽》,完成下列题目。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巷口处收废品夫妇的小院,描写细腻,无论是种植还是摆设,都给人以温馨恬静之美。

B.在这个小巷里,木匠、瓦匠、油漆匠、水暖工,各色人等杂而不乱,作者对这一场面的描写是点面结合。

C.文章叙事多而不乱,特别是后半部分,介入“我”的视角,写小巷中充溢着温暖和爱,真实感人。

D.这篇散文以“小巷幽幽”为题,显示了小巷生活幽静和美的特点,也表现了作者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期盼。

解析:文章没有“表现作者对改善生活环境的期盼”。

答案:D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7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镌刻的信仰

①从窗户望出去,是垂杨柳、李广桃树和近在眼前的沙丘。那么切近,仿佛伸手就能抓到灼热滚烫的沙子。柔和的沙丘曲线,向两边绵延伸展,白色的天空,向上再向上,才呈现出蓝色。窗外的风景就这样入眼入心,没有远近纵深,分明中国画的景致,寂寥无声,凝固在时空的永恒当中。瞬间,我迷失了自己。

②这是在敦煌。沙丘就是鸣沙山。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

③从飞机上俯瞰,连绵不绝的灰白色沙漠、灰褐色戈壁、道道伤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纵使在心中已经揣想过千百遍,你仍然会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伟大神力造就了这沙漠中的神秘奇观。祁连山的雪水切割开坚硬的岩石,冲刷出千沟万壑,顽强地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带来了泥土,也带来了绿洲,也因此诞生了这个古称沙州、今名敦煌的城市。

④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于是,他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开始塑造心中的佛国形象——莫高窟。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谦卑地索取土地馈赠的人们,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极端丰富的精神财富。敦煌,因为信仰的镌刻,才由此成为敦煌。

⑤自乐僔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北凉、北魏、隋初、盛唐、大宋、西夏、元朝……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石窟中,有四百九十二个石窟有佛造像,布满彩绘壁画,既描绘出人们祈祷憧憬的天国,也把人世间的耕种织造等等一切美好留在了画面上。而建造石窟的工匠、画师,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时光流转,峨冠博带的贵人尽管面目依然清晰,他们的名字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深处;而那些默默无名的工匠、画师,却因为彩塑壁画的存在而凸显自身,他们一笔一画地创造了敦煌的历史,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⑥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寒冷,冬天气温时常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那个叫乐僔的和尚,执意要在这样的荒郊野岭修行。后来又有叫法良的禅师跟随,自此,僧侣们在石窟修行、居住、瘗埋。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他们如何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在万籁俱寂中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更抗拒着怀疑、失望、幻觉、迷惘、否定?是信仰,犹如那道道金光,显现出千佛的形象,引导着一代代苦修的僧侣一步步走向觉悟。在昏暗的洞窟中,无数个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彩塑壁画,是如何被画师工匠从坚硬的岩石中一凿一斧、一笔一画地创造出来的?我想,那一定源于信仰,由信仰而生的光,早已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心灵。

⑦我参观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参加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开拓的讲座。报告厅里坐满了敦煌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