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检测:第五章 12.社论两篇
高中语文 第五章 12 社论两篇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1985 年,随着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和平解决香港问题, 中葡两国领导人认为谈判解决澳门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同意于 次年举行正式谈判。
此后经过 4 轮谈判,1987 年 4 月 13 日,中葡两国政府在北 京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 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声明》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政 府将于 1999 年 12 月 20 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说情者替人说情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借情面软,有的是怕 得罪人、丢选票,有的是热衷于搞关系,有的是得过别人的好处, 有的是与求情者关系微妙,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等等。可见, 干部队伍中的说情风,是好人主义、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表 现,是剥削阶级那种低级庸俗的处世哲学、拉帮结派的宗法观念和 唯利是图的市侩作风在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反映。刹住说情风,必须 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大力营造干部队伍讲学习、讲政 治、讲正气的氛围,使每个干部都能够自觉地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 在第一位,懂得坚持原则和按制度办事对于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重 要性,不仅自己不求情,不说情,不送情,而且对说情风旗帜鲜明 地加以反对。领导干部要做到不怕人家说“无情”,因为对少数人 的“有情”,恰恰是对多数人的“无情”;不怕得罪人,因为只有 得罪这少数人,才能赢得多数人;不怕丢选票,因为只有这样,才 可以保住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选票”。
阅读《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第 1~16 段,回答问题。
5.文章开头两句中“历史的轴线”和“时代的轴线”应该怎样理
解?
[对应考点:理解重要词语]
提示:(1)“历史的轴线”指 400 年前葡萄牙开始统治澳门的
历史,用“历史”既包含着对澳门屈辱过去的深切感慨,同
时也暗示着这样的统治将成为过去。
【文库精品】高中语文 第五章 5.12 社论两篇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12.社论两篇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瞩.目(zhǔ)耻辱.(rǔ)收讫.(qǐ)不屈不挠.(náo)B.外侮.(wǔ)腐.败(fǔ)拜谒.(yè)举国欢腾.(ténɡ)C.崇.高(chónɡ)碣.石(hè)栖.身(qī)恢.宏气度(huī)D.抵御.(yù)奠.定(diàn)同胞.(pāo)巍然屹.立(yì)解析:A项,“讫”应读“qì”;C项,“碣”应读“jié”;D项,“胞”应读“bāo”。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棘手寰宇扬眉吐气优柔寡断B.夙愿联袂如雷灌耳前赴后继C.不懈安祥高瞻远属功垂青史D.哗变睿智壮志难酬真知卓见解析:B项,“如雷灌耳”应为“如雷贯耳”;C项,“安祥”应为“安详”,“高瞻远属”应为“高瞻远瞩”;D项,“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
答案:A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市中小企业局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帮助转型升级企业解决融资瓶颈问题。
(2)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剧本情节的紧凑集中、结构安排的巧妙周到、矛盾冲突的紧张激烈是分不开的。
节选部分就是极好的。
(3)有些人认为,许多社会经济问题都是市场化改革惹的祸。
其实, 问题出在市场化,出在市场化改革不彻底、不完善。
A.机制证明不仅/并且B.体制证明与其说/不如说C.体制佐证不仅/并且D.机制佐证与其说/不如说解析:机制: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体制:国家、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
证明: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佐证:证据。
不仅/并且:表递进关系,又更进一层。
与其说/不如说:表让步关系。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云岭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当地百姓义务投递邮件,几年来从没有丢失一封信,推动了村民之间的联系,弥补了山区交通发展的不足。
2020秋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后巩固练习:第五章第12课社论两篇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第12课社论两篇从1849年中国丧失在澳门的实际主权,到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历史走过了整整150年。
澳门的回归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澳门回归祖国在亚洲解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1553年葡萄牙入居澳门,到葡人获得统治权,再到现在已近500年。
如今中国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不仅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的结束,而且最终结束了白人在亚洲统治的历史。
为了使澳门早日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历届政府曾做出过各种努力。
但只有在今天中国一发出收回的声音,葡萄牙政府立即顺应了潮流,这足以说明现在中国的强大。
而且中国在解决澳门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上,又表现出了体谅和现实态度。
将在20世纪内收回澳门的具体时间,放到了20世纪最后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充分反映出一种宽宏的气度。
玉镜重圆诗醉月,金瓯永固锦添花。
美字体赏美文“一国两制”事业具有强大生命力——祝贺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时光之手又翻至12月20日,这个属于中华儿女的光辉日子。
15年前的今天,中国政府庄严宣告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澳门从此迈进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15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在澳门特区政府的引领下,广大澳门同胞发挥爱国爱澳光荣传统,团结奋斗、务实进取,使得“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顺利实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澳门这座历史悠久的商埠名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澳门回归祖国15年,是“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成功实践的15年。
中央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作为中央对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
广大澳门同胞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爱澳情怀,以崭新的面貌投身“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努力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高中语文精品导学案:人教选修之《新闻阅读与实践》第5章第12课社论两篇
12.社论两篇社论是代表编辑部对当前国内外重大事件、重大问题,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事件和问题发表的具有很强指导性的重要评论。
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同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而言,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导向性和指导性。
社论是报刊编辑部最重要的指导性言论。
它集中地反映政党、政府、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和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的评论形式。
本课选取了两篇最具典型性的社论。
1.新闻评论的写作有怎样的特点?提示:第一,要注重针对性。
对人们普遍关心、迫切需要明确的思想问题,以及人们迫切需要明确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实事求是地给予说明、回答和指导。
第二,论点要新鲜。
就一篇评论而言,论点是观点,是灵魂。
论点不鲜明,或者和报纸上发表过的雷同,读者看了开头就觉得兴味索然,不想看下去了。
第三,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
评论的论据,就是用来阐明论点的新闻事实和有关材料。
论据,既是论点的依据,又是评论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精心挑选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至关重要。
第四,说理要有深度。
写评论,要在说理上下功夫。
一篇评论,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
此外,评论写作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增加文采,使读者爱看。
2.《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这篇社论饱含深情,从中我们能体会出怎样的情感?提示:香港回归,举世瞩目;“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对这百年盛事,值得大书特书。
《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似长篇叙事抒情诗,句句洋溢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时至今日,再次捧读,仍觉酣畅淋漓、倍感振奋和自豪。
3.在写作方法上,《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这篇社论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提示:饱含激情,气势磅礴。
第一段直奔主题,连续两句感叹,令人热血沸腾。
通读全文,大气磅礴;叙事抒情,明快激昂;行文简洁,言简意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检测:第五章 13.短评两篇含答案
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嫡.传籴.米洗涤.孝悌.人伦势均力敌.B.果脯.神甫.拊.掌釜.底抽薪感人肺腑.C.侥.幸妖娆.尧.舜抓耳挠.腮不依不饶.D.嫔.妃滨.海屏.息一颦.一笑濒临绝境项,dí,dí,dí,tì,dí;B项,均读fǔ;C项,jiǎo,ráo,yáo,náo,ráo;D项,pín,bīn,bǐng,pín,bīn。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在周六排位赛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刘易斯·汉密尔顿似乎成了媒体的众矢之的,一名法国女记者与汉密尔顿上演了唇枪舌剑的一幕。
B.否则,当他在台上讲的时候,就不仅难以治止台下讲他,而且有损于党的原则的严肃性。
C.即来之,则安之,选秀就这样。
起码挣着钱了,一年280多万美元,你想想这个安慰自己,心里就不难受了。
D.至第4号起,增刊《饮冰室诗话》一目,评介当代诗人诗作,厚古簿今,进一步发展“诗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项,治止—制止;C项,即—既;D项,至—自,簿—薄。
3.导学号5976005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已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项,盖棺论定: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评价。
对于评价历史人物来说符合语境。
高中语文 第12课 社论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第12课社论两篇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考点探究和本章相对应的高考知识点是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的评价文本。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第12课社论两篇大学的力量一百多年前,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校园南墙外是一个贫民窟,治安环境十分不好。
于是,校方决定在南墙外修一道围墙,将学校与外界隔开,可是事与愿违,治安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经过如此反复几次,校方发现“封校”的这种做法根本没有效果。
于是他们推倒围墙,长年累月的向社会各界开设免费的课程,这种开放的效果出奇的好,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扬,而且南墙一带很快成为哈佛最活跃和治安最好的地带。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大学的另一种作用。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粘.稠(niān)窘.乏(jiǒnɡ)保俶.塔(shū) 烹.调(pēnɡ)不屑.(xiè) 秘诀.(jué)哈.巴狗(hā) 褥.子(rù)烹饪.(rèn) 乳酪.(lào)筵.席(yán) 胼胝..(pián zhī)趿.拉(jí) 玫瑰.(ɡuī)痉挛..(jǐnɡ luán) 粗糙.(cāo)解析:A项,“粘”应读niánchùhǎtā,“痉”应读jìng。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空虚修道士摩肩而过法郎B.纸墨缴学费复杂迂回积蓄C.疲倦实验室黄油面包厨房D.书籍笔计本摄影月报黎明解析:D项,计—记。
答案:D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无极》让陈凯歌的声誉跌至低谷。
昨天剧组正式拍板由黎明来演“梅兰芳”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京剧界和观众的议论,议论的焦点是黎明像不像“梅兰芳”和陈凯歌是否能借《梅兰芳》咸鱼翻身....。
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检测:第五章 12.社论两篇 Word版含答案
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沸.腾(fâi)同胞.(pāo)谛.听(dì)响彻寰.宇(huán)B.御侮.(wǔ)殖.民(zhí)华裔.(yī)举世瞩.目(zhǔ)C.混淆.(xiáo)盛.事(shâng)洗雪.(xuě)鉴.往知来(jiàn)D.精髓.(suǐ)庇.佑(bì)蕴藉.(jí)巍.然屹立(wēi)项,同胞.(bāo);B项,华裔.(yì);D项,蕴藉.(ji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濠江,大街小巷,彩旗招展,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全市沉浸于欢乐之中,神洲大地也沉浸于欢乐之中,全球凡有华裔之地,无不欢心雀跃,迎接澳门新纪元的到来。
B.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民,以千歌万曲、千言万语表达着自己欢乐、自豪、震奋的感情。
C.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以罕见的政治勇气、恢宏气度、高超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起到了巨大作用。
D.领土问题从来是最棘手的问题,而且脱延时间超过一个世纪和四个世纪,那就更难上加难了。
项,洲—州,欢心—欢欣;B项,震奋—振奋;D项,脱延—拖延。
3.导学号5976004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字眼。
“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
第(1)句应该是所使用的词或字眼,应选用“词语”。
“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课时跟踪检测(十二)+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时间:30分钟满分:23分)一、新闻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一篇社论,完成后面的题目。
互联网反腐热情如何纳入法律程序之中范传贵①针对网帖爆料的广东深圳龙岗街道办南联社区干部周伟思“坐拥20亿资产”一事,11月27日,龙岗区监察局牵头区相关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就此事展开调查,并暂停了周伟思的职务。
②在“坐拥20亿资产”的网帖被广泛关注后,当事人周伟思向媒体大吐苦水,自称遭人污蔑。
他表示自己早已知道发帖人是谁,因为之前的一次拆迁工作,一些人和开发商发生了矛盾,转而针对他发起网络攻击。
而对于自己名下的大量房产,他表示自己在到社区工作前,是开发公司做生意的,房子大部分都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的。
③对于周伟思的辩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不能完全否认其可能性。
“‘网络反腐’要是没有利用好,很可能就会沦为打击报复、党同伐异的工具,这样的事情已经在很多地方发生过;也有人认为,互联网反腐倡廉具有广场效应,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中国的腐败现象。
”④“而出路就在于将其内化为一种体制内的反腐制度。
”乔新生说,“互联网在反腐败的过程中充其量只能扮演‘线索提供者’的角色,而无法从根本上打击腐败分子。
正确的做法是,把互联网络使用者高涨的反腐败热情纳入法律程序之中,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向反腐败机构反映问题,然后通过正式立案调查程序,发现并且解决问题。
”⑤他向记者举了香港廉政公署的例子:“香港几乎没有‘网络反腐’这个概念,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市民更多地能够通过正常举报程序来反映问题,如果反映了24小时内没收到回复,可以投诉;另外,如果在网上发表的信息稍有不实,市民将受到法律的追究。
”⑥乔新生说:“只有把互联网反腐的热情逐渐地纳入到法律程序之中,才可以确保我国反腐倡廉有序推行。
”⑦“反腐倡廉走向制度化、法制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包括网络反腐,我们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和进步。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将“网络反腐”纳入制度程序,才能进一步地去完善相关法律,对它进行规范。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检测:第五章 14.外国评论两篇
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读音最多的一项是( )A.谩.骂蔓.延幔.帐罗曼.蒂克顺蔓.摸瓜B.阖.家磕.头嗑.瓜子溘.然长逝一丘之貉.C.内讧.杠.杆女红.力能扛.鼎股肱.之臣D.噗.哧濮.水蹼.泳璞.玉浑金匍.匐前进项,依次读:màn,màn,màn,màn,wàn;B项,依次读:hé,kē,kè,kè,hé;C项,依次读:hòng,gàng,gōng,gāng,gōng;D项,依次读:pū,pú,pǔ,pú,p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暴躁漫朔凌侮五彩斑斓B.蹒跚寂寥峥嵘不假思索C.山麓遒劲慰籍狙击步枪D.嗜好踌躇恶梦毛骨悚然项,朔—溯;C项,籍—藉;D项,恶—噩。
3.导学号5976005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
这时的瀑布很多,更是一种美景,大概每登上几米高度,就可以见到一道瀑布。
, , , ,水汽蒙蒙,珠玑四溅。
①声如奔雷②澎湃咆哮③激湍翻腾④飞流直下4.导学号5976005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强调的是人性的发现和回归,是人生经过轰轰烈烈的成功或者大起大落之后的返璞归真....,而成就业绩反倒是第二位的了。
B.在《潜伏》中,你可以看到信仰的力量,于是对那些无名英雄有了更深的敬仰,也可以看到生存学,会意于那些官场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潜规则。
C.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却要求教师善于及时改变预设程序,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这让我更深刻地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D.如果我国经济依赖于低效企业,动不动就给他们低价资源,给他们输血注资,将使政府财政收入大量失血,即使政府想改变目前的模式,也是不自量力....。
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配套习题:第五章检测+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间.或(jiān)夹.杂(jiā)懿.旨(yì) 栩.栩如生(xǔ)B.演绎.(yì) 憎.恨(zèng)暴躁.(zào)熟视无睹.(dǔ)C.轴.线(zhòu)炭疽.(jū)倾轧.(yà)万马齐喑.(yīn)D.痞.子(pǐ) 敷衍.(yǎn)蹒.跚(pán) 响彻寰.宇(huán)解析:A项,“间”应读“jiàn”;B项,“憎”应读“zēng”;C项,“轴”应读“zhóu”。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夙愿华裔棘手喜气扬扬B.吞嚼振愤嗜好兵荒马乱C.携带不懈刹车迎韧而解D.爆发噩耗都督至理名言解析:A项,“喜气扬扬”应为“喜气洋洋”;B项,“振愤”应为“振奋”;C项,“迎韧而解”应为“迎刃而解”。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2)一到单位,你就又吵又闹,并扬言要绝食示威,是谁你这么干的?(3)中泰两国重启“大米换高铁”项目是一个双赢的项目,这次重启没有什么的。
A.乞求指使隐晦B.祈求指使隐晦C.乞求指示隐讳D.祈求指使隐讳解析:乞求:请求给予。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
一般不是公开的。
指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疑难点知识点归纳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12.社论两篇
-10-
12.社论两篇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1234
3.《时代的轴线在此拉开》这一标题能够很好地为主题服务。 请简要赏析这一标题。
提示:(1)标题用了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时代的轴线”,将澳门 的回归看作一条“轴线”,一条可以“拉开”时代的“轴线”,营造了一种 略带诗意的恢宏气势。
(2)“时代”在这里有两重含义:从现实的时间而言,澳门回归正值 世纪之交,人类马上就要跨入新千年;同时,回归对于澳门来说是一 个新的开始,是一个会有新的体验和新的发展的时代,这个“时代”就 不只是时间层面的了。
-3-
12.社论两篇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1.认识新闻评论的性质,理解新闻评论的特征。 2.掌握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几种新闻评论的特征。 3.学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把握其内在的思想意 义。
-4-
12.社论两篇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章节释要
首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核心归纳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会选题、立意,掌握几种新闻评论的结构及其写作上的基本 要求。
-8-
12.社论两篇
1234
章节释要
首页
核心归纳
2.在写作方法上,《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热烈庆祝香港回归 祖国》这篇社论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提示:饱含激情,气势磅礴。第一段直奔主题,连续两句感叹,令人 热血沸腾。通读全文,气势磅礴;叙事抒情,明快激昂;行文简洁,言简 意丰。通篇没有大话、空话、套话,也无冗繁和庸杂,处处体现出 中华民族的不屈、睿智和伟大。
-5-
12.社论两篇
高中语文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5 第五章新闻评论
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本章说明教学目标一、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体会新闻评论情理结合、语言准确生动并富于鼓动性的特点。
二、学习阅读社论、短评等主要新闻评论类型。
三、能够抓住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弄清作者的主要观点。
四、学习依据新闻事实撰写简短的新闻小评论。
教学设想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就是议论文。
由于学生已经广泛接触并重点学习过议论文,教学不妨由此导入。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篇比较典范的议论文与课文作一些比较,讨论新闻评论与一般议论文的不同,这样学生对新闻评论的特点就可以了然于心了。
二、新闻评论被称为“新闻媒体的旗帜”,这主要体现在报纸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中,可以引导学生任选一份报纸,通过其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了解报纸的立场和态度。
也可以结合下边相关资料中的提示多作一些阐述。
三、本单元的每一课都有两篇评论,像12课、14课可以分别进行比较阅读,因为它们或性质、内容相近,或写作风格接近。
12课的两篇社论则最能体现新闻评论的特点,可以结合评论的文体特征,进行重点学习。
四、过去的评论,如果脱离了写作时的现实背景,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议论文,13课《奴隶与盗贼》一篇即是如此,放在本单元进行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回归作者写作的时期,发现触发作者写作动机的新闻事实,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它作为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价值所在。
五、14课是两篇外国评论,不妨让学生课下阅读并作简单评析,课上任选一篇进行交流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
六、新闻评论的语言特色也应在本单元教学中多予关注,并能引导学生应用于评论写作的实践。
七、学习本单元,要提示学生留意近期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中的新闻事件或评论,为最后的写作实践做好准备工作。
相关资料一、关于新闻评论(一)什么是新闻评论关于新闻评论的概念,解释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新闻评论泛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所刊发的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文章。
(吴庚振《新闻评论学通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新闻评论,从广义上说就是对新闻事实发评论,就是评说一件事情、一个问题。
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第5章 12社论两篇
阶 段 三
12
阶 段 二
社论两篇
阶 段 四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 知识· 梳理] 第 1 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寰 宇( huán ) . 棘 手( j í ) . (2)多音字
óu zh 轴 u zhò
恢弘 ( hónɡ ) . yì ) 华裔 ( .
别开。“短兵相接”指作战时近距离厮杀,比喻面对面地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心航海》中的海盗年纪稍长,因而经验丰富、高瞻远瞩 。( × ) ....
“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属于褒义词,只适用于正面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中的领导层面,不能用于海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巍 然(wēi ) . 夙 愿( sù ) .
m ó 模 ú m
轴线 压轴戏
à 一刹那 ch 刹 shā 刹车
模式 模具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2 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洲 五zhōu 州 神zhōu
四海 大地
n振 zhè n震 zhè
奋人心 耳欲聋
o挠 不屈不ná 勇善战 xiāo骁
u酬 壮志难chó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 3 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申明 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辨析 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如:郑重声明;②声明的文 告,如:发表联合声明。 ①锦湖轮胎中国区总裁李汉燮 3 月 21 日通过微博公开______ 申明 道 例句 歉并宣布召回。 ②印度最大私营航空运营商捷达航空公司 28 日在社交网站主页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新闻阅读与实践)课件:第12课 社论两篇
链 接
4.学习依据新闻事实撰写简短的新闻小评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栏 目 链 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背景链接
《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
1842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强占了香港岛,1860
年,英国侵占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地方,1898年,
英国又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 栏
目
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岛屿。新中国成立后,
目 链
形容眼光长远。
接
昂首阔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昂起音
迎刃而解:
xiāo
骁 勇善战
栏 目 链 接
壮志难chóu 酬 一chóu 筹莫展
pénɡ 蓬勃 帐pénɡ 篷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欢xīn 欣 雀跃
别出xīn 心 裁
jiū 纠纷
雄jiū
赳 jiū
赳
栏
zhì 至 理名言
目 链
淋漓尽zhì 致
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辨析近义词
(1)申明·声明
[辨析]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链 接
中国政府庄严宣布废除一切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
平等条约,坚持香港必须回归祖国的立场。经中英两
国多次谈判,1984年12月19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关
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之后,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
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
中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在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地面攻势,也没有呼吁以色列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文档:第5章+13 短评两篇+Word版含答案
13 短评两篇[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回銮.( ) 懿.旨( ) 辄.( ) 诏.书( ) 两码.事( ) 拿拷.( ) (2)多音字钥⎩⎨⎧( )钥匙( )锁钥 服⎩⎨⎧( )服从( )一服药 【答案】 (1)luán yì zhé zhào mǎ kǎo(2)yào yuè fú fù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ɡōnɡ( )顺ɡōnɡ( )亲⎩⎨⎧揣mó( )描mó( ) ⎩⎨⎧何以kān ( )之kān ( )测地形 ⎩⎨⎧戊xū( )变法shù( )守边疆 【答案】 恭 躬 摩 摹 堪 勘 戌 戍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否则 反之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一名20来岁的男子突然一下从桥护栏上翻了出去,坐在桥外侧的排水管上,口中振振有词....,情绪激动,似乎随时都要往河里跳。
(×)请说明理由:“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这里并不是理直气壮,根据语境此处可用“念念有词”。
(2)李木匠天生力气大,在做木工时,斧斧有力,入木三分....。
(×) 请说明理由: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
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此处属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3)傅抱石巨幅国画《雨花台颂》以4 620万元的惊人高价拍出,创造了近两年国内古今书画拍卖新天价。
近年来,书画市场出现厚今薄古....现象,近现代书画天价频出,而古代书画却受人冷落,乏人问津。
(√)请说明理由:“厚今薄古”指在学术研究等方面,重视现代,轻视古代。
[相关·知识]《奴隶与盗贼》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大沽口,北京告急,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
16-17语文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练习:第5章 12社论两篇 含解析 精品
[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解析】本题从望文生义的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A项,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
比喻兄弟友爱。
B项,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C项,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
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D项,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巴菲特以纯粹的“投资人”身份,跻身世界富豪排行榜榜眼,的确堪称奇才,不过在华尔街并非没有先例。
B.人们喜爱他也并不仅仅因为NBA中出现了一个能够与奥尼尔对抗的中锋,而是因为这个中锋是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亚洲人。
C.这个地方的百姓太穷,存款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很少;居民经济紧张,电影票价几元甚至十几元都承受不起。
D.去年10月,同样在红海,该船的姊妹船“萨拉姆95”号客轮与一艘塞浦路斯商船相撞后沉没,乘客几乎全部获救。
【解析】B项,结构混乱,“而是”改为“而且”。
C项,“几千元”与“上万元”“几元”与“十几元”应分别颠倒顺序。
D项,“几乎”与“全部”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答案】 A3.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最可悲的是我们的孩子,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第五章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间.或(jiān)夹.杂(jiā)懿.旨(yì)栩.栩如生(xǔ)B.演绎.(yì)憎.恨(zèng)暴躁.(zào)熟视无睹.(dǔ)C.轴.线(zhòu)炭疽.(jū)倾轧.(yà)万马齐喑.(yīn)D.痞.子(pǐ)敷衍.(yǎn)蹒跚(pán)响彻寰.宇(huán)项,“间”应读“jiàn”;B项,“憎”应读“zēng”;C项,“轴”应读“zhó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夙愿华裔棘手喜气扬扬B.吞嚼振愤嗜好兵荒马乱C.携带不懈刹车迎韧而解D.爆发噩耗都督至理名言项,“扬扬”应为“洋洋”;B项,“愤”应为“奋”;C项,“韧”应为“刃”。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2)一到单位,你就又吵又闹,并扬言要绝食示威,是谁你这么干的?(3)中泰两国重启“大米换高铁”项目是一个双赢的项目,这次重启没有什么的。
A.乞求指使隐晦B.祈求指使隐晦C.乞求指示隐讳D.祈求指使隐讳:请求给予。
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
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
一般不是公开的。
指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B.《经济时报》称,中国经济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减弱,仍将是全球投资者向往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沸.腾(fâi)同胞.(pāo)谛.听(dì)响彻寰.宇(huán)B.御侮.(wǔ)殖.民(zhí)华裔.(yī)举世瞩.目(zhǔ)C.混淆.(xiáo)盛.事(shâng)洗雪.(xuě)鉴.往知来(jiàn)D.精髓.(suǐ)庇.佑(bì)蕴藉.(jí)巍.然屹立(wēi)项,同胞.(bāo);B项,华裔.(yì);D项,蕴藉.(jiâ)。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濠江,大街小巷,彩旗招展,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全市沉浸于欢乐之中,神洲大地也沉浸于欢乐之中,全球凡有华裔之地,无不欢心雀跃,迎接澳门新纪元的到来。
B.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热血沸腾的中国人民,以千歌万曲、千言万语表达着自己欢乐、自豪、震奋的感情。
C.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以罕见的政治勇气、恢宏气度、高超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起到了巨大作用。
D.领土问题从来是最棘手的问题,而且脱延时间超过一个世纪和四个世纪,那就更难上加难了。
项,洲—州,欢心—欢欣;B项,震奋—振奋;D项,脱延—拖延。
3.导学号5976004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时下,概括中国教育病症最流行的莫过于“应试教育”。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太不礼貌了吧。
(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
A.词语不免无可厚非B.词汇不免无可厚非C.词汇未免无可非议D.词语未免无可非议,字眼。
“词汇”指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称,也指一个人、一部作品或一个领域所使用的词和固定词组。
第(1)句应该是所使用的词或字眼,应选用“词语”。
“不免”的意思是“免不了”,只能用在肯定句中,不能用在否定句中。
“未免”偏重于“不能不说是”,表示不以为然,它是对别人做法的一种评价,用在肯定句或否定句中都可以。
第(2)句为否定句,应用“未免”。
“无可厚非”意思是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无可非议”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第(3)句强调事情办得有理,应用“无可非议”。
4.导学号5976004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项,搭配不当,可将“管理岗位”改为“管理职务”。
C项,表意不明,“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没有指明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
D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应删掉“随着”。
5.导学号5976004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重庆市举行了一场“受助贫困生感恩话题”专题讨论会,参会人员达成了“受助者要签道德协议”的共识,以杜绝受助不感恩现象的发生。
较之其他形式的捐助,“道德协议”暗含着某种可贵的平等意识,更接近于社会对待一名成年人的态度。
受资助者在签订“道德协议”之时, 。
①已经在无形中确定了回报社会的意愿②其人格尊严也得到了一次捍卫③从而在道德层面上与“资助者”平起平坐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先有“回报意愿”,而能“平起平坐”,“人格尊严”才得到“捍卫”。
能力提升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的节选内容,完成第6~8题。
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决不能忘记,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 ——为了这一天,无数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御外侮、争主权,前赴后继,同殖民统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充分显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不可动摇的信念,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但是,由于当时的祖国积弱积贫,由于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斗争是壮烈的,结局是悲哀的。
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壮志难酬。
——为了这一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多次庄严申明,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承认英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十分关心香港的前途,关怀香港同胞。
在新中国建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先后提出了“暂不收回香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和“1997年平稳交接”等一系列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决策,为保持和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为香港回归祖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中国作为一个最具发展活力的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香港的顺利回归创造了决定性条件。
——为了这一天,中国政府以统一祖国的大局为重,以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大局为重,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实践表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符合香港的利益,符合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香港同胞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的一个创举。
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深切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他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爱国者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毕生以祖国的解放、振兴、统一为己任。
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以罕见的政治勇气、恢宏气度、高超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起到了巨大作用。
“一国两制”构想将作为他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而功垂青史、光照中华。
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祖国的日益强盛,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没有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没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就不可能有今天的香港回归。
这就是一百多年历史写下的庄重结论。
6.中国人民为了香港的回归走过了哪些不平凡的道路?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同殖民统治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2)新中国政府及第一代领导人运筹帷幄,为香港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党的政策得力,综合国力增强,为香港的回归创造了决定性的条件。
(4)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香港的回归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7.这篇新闻有什么样的语言魅力?,写出了中华儿女由斗争、挫折到探索再到解决的艰辛历程,打破了一般社论呆板的格局,形成文章的气势,纵横捭阖,荡气回肠。
8.在欢庆香港回归的时候,作者为什么说“我们深切怀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不可能有今天香港的回归。
(2)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祖国日益强盛,为香港回归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香港的回归起了重大作用。
导学号59760047(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
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2017年4月5日新华网)材料二: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
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
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
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
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
但是,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
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
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
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
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
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9.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A、B、C三项的表述均符合文字和图表的内容。
D项,“是……主要原因”与原文不符,依据材料二第二段,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