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
《建军大业》的观点和看法
![《建军大业》的观点和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6f628a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a.png)
《建军大业》的观点和看法
《建军大业》是一部以中国共产领导的南昌起义为背景,描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初期艰难历程的历史题材电影。
该片以宏大的叙事手法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传递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影片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度非常高,从人物设定到场景布置,都尽可能地贴近史实。
例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重要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既注重其个性特点,又尊重其历史地位,使得这些人物形象饱满且具有说服力。
同时,影片中大量的战争场面也力求真实,无论是枪炮声、爆炸声还是士兵们的呐喊声,都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残酷和悲壮。
其次,影片的主题思想明确,那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通过展现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的高尚情操,激发观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影片还强调了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原因。
然而,影片在叙事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由于涉及的历史事件众多,人物关系复杂,影片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显得有些匆忙,一些重要的历史细节和人物性格没有得到充分展现。
另外,影片对于反面角色的塑造也略显单薄,缺乏深度和立体感。
总的来说,《建军大业》是一部成功的主旋律电影,它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那段充满血与火的历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如何在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的。
这不仅对我们了解和学习历史有重要意义,也对我们今天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8ca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2.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1有幸在解放军建军90周年前夕看到由刘烨、朱亚文、欧豪、马天宇等实力派明星主演的《建军大业》,内心颇为震撼,真实的历史,比电影残酷,更艰难,也更可歌可泣。
感动的是毛泽东临下湘西,与杨开慧的依依惜别,孩子们一声声爸爸,饱含沉甸甸的舍不得之情,久别重逢,但是为了新中国这个大家只能忍痛舍弃自己的小家再一次远走他乡,电影院里,那一声声的呼唤,着实催泪。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杨开慧微笑着含着泪,莫回头,一直走,莫回头。
义无反顾的把毛泽东推上带领中国人民浴血战斗建立新中国的路上。
军阀过境,寸草不生,妻离子散,哀鸿遍野。
革命,是要死人的,是要流血的,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早,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板仓被军阀何健派人搜捕,被抓住,和儿子毛岸英一起坐牢。
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
很多人的一生,是电影电视剧中的短短几分之几秒钟,是史书文献中记载的寥寥数笔,也是后人口中偶然提起的几句话。
可他们的一生却是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信仰与家国热爱的一生,是伟大的值得后人千秋敬仰纪念的一生。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看到叙利亚难民,那个偷渡遇难被冲上海岸俯卧在海边的小男孩刺痛了多少人的心,我们感激当年浴血奋战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先烈,致敬为后代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战士们,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忆苦思甜,牢记历史,珍惜现在,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建军大业》观后感2今天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建军大业》,解放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在战火纷飞中,无畏地向前冲锋,军旗猎猎,绽放着夺目的红色光彩迎风飘扬,我一阵战栗,仿佛知道了什么叫做“信仰”,第一次,我离“前仆后继”“英勇赴死”“抛头颅洒热血”这么近。
我所学的文学加工的词语,竟如此真实,一点也不浮夸,简直是最贴切的描述。
我平静地看着牺牲的英烈们,心里百转千回,我想,他们也有家庭,有妻儿,他们被称作钢筋铁骨,但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所以一定不是不害怕死亡的,但是却能够克服个人私情,克服自己的恐惧,不去逃避,选择为国捐躯,这才是他们真正伟大之处。
《建军大业》影评:一部优秀的新主流电影
![《建军大业》影评:一部优秀的新主流电影](https://img.taocdn.com/s3/m/9e36fde45022aaea998f0fbb.png)
《建军大业》影评:一部优秀的新主流电影作为建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建军大业》较之前面两部,变化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是导演,上不少人说hk导演来导这部电影别合适,可是我认为,刘伟强导演特别适合导演这部影片。
主旋律电影关于年轻观众而言,宛然成了“可不能去电影院看的”这几个字的代名词,因为它们的呈现方式往往是极其乏味的。
但刘导作为一具十分成功的商业片导演,别说完美,但最起码《建军大业》是一部十分优秀的新主流电影——主旋律与商业的结合。
影片的画面制作精良,这让观众对影片的初始观感就很好。
导演十分善于经过音乐和剪辑来调动气氛,掌控节奏,展现别同党派之间的斗争的激烈感。
例如开头时学生去抗议却被无情射杀这段戏,假如只呈现被射杀的场景,尽管同样会让人觉得残忍,可是紧张刺激感却远远别如影片所呈现那样,利用平行蒙太奇的剪辑方式,把三个场景发生的事串联起来。
而关于战争场面的展示,航拍机的上帝视角下的爆破场面确实是十分震撼人心,特别是三河坝战役,最后的共军为了争取时刻而引爆炸弹。
关于将领带队作战时的场景,也许是因为年轻演员可能演别出那种真实的厮杀感吧,因此导演给欧豪、张艺兴安排的作战场面都是是他们在指挥的镜头,而像贺龙的战斗场面,那可真是玩了命的拼搏,看的人热血沸腾的。
毛泽东有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那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那个人物别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依然一具如同邻家男孩一样淘气的年轻小伙子。
别太了解叶挺将军本人是什么样的性格,但就欧豪所饰演的剧本设定的角色性格以及导演所给的一些单人特写、近景镜头,给我感受这是一具很痞,但很热血的将军。
战友情,生离死别的降泪,关于对手的敬佩都让人感触颇深。
对死守南昌城的陈团长的敬礼(哎哎哎周一围的演技真好啊man到爆炸!),对黄埔军校的人的厚葬(等了好久白宇终于出场啦哈哈哈哈尽管我觉得他为了演出那种军人的感受时长努嘴十分别扭哈哈)。
还有马天宇和刘昊然饰演的两个年轻的士兵之间的兄弟情,他们从最初不过守门口的新兵,到各自在别同的战役中挥头颅洒热血,他们象征着年轻一辈的力量,象征着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奋斗的拥有共同信仰的人们。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5f489f55270722192ef7e6.png)
爱国军事影片《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范文5篇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能够分享给大家。
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看完影片,我觉得对于出身在和平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大的启示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
我们为什么要入党?我想是很多人都没有特别想清楚的一件事情,至少缺乏强烈的意愿和崇高的信念。
和平年代,入党的过程大致是按部就班,没有经历太多的考验和挫折。
可我们要认识到,当今虽不可能去经历生死的考验,但也面临着大大小小的考验,如八项规定的考验、守规矩讲纪律的考验、开拓创新的考验等,贴着“共产党员”的标签,就应当在行动上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以身作则,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
我想正是我们在入党过程中对党的发展历史的认知不够深刻,所以对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够成熟,也就缺少了一些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对党精神上的认同感。
我认为,对党在精神上认同就是要从思想上、理性上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认同党的纲领和章程,特别是了解党的历史,从而才有了对党员身份的认同感。
如果缺少认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部分党员政治意识淡薄、党性观念淡薄、无担当精神,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
前些日子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临危受命,冒着生命危险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发动起义,组建了一支真正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开启又一段峥嵘的革命岁月。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9a447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4.png)
观《建军大业》心得感怀(1200字)7篇第1篇示例:《建军大业》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韩三平、黄建新执导、刘烨、朱亚文、吴京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性征程。
这部影片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斗争和取得的辉煌胜利。
在观看《建军大业》之前,其实我对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期待。
当我真正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看着屏幕上闪现的一幕幕历史画面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影片中展现的那些历史时刻、勇敢的革命先烈、牺牲奉献的军人形象,让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尊敬。
在《建军大业》中,描绘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极端困境下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不畏牺牲的决心。
电影中展示的战争场景让人心惊胆颤,那些士兵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不畏艰险,勇敢前行,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不计生死。
他们的英勇壮举让人肃然起敬,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除了战争场景外,《建军大业》还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壮大的历程和过程。
影片中塑造的一系列英雄形象,从战士到指挥官,展现了解放军的集体智慧和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他们都展现出了中国军人坚忍不拔、无私勇敢的品格。
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国军人的典范,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楷模。
电影中的一些桥段和台词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影片中有一场战斗中一个年轻的指挥官面对困难时,勇敢地领导官兵突围,最终取得了战斗胜利。
在这一瞬间,我深深感受到了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是勇敢的、坚定的、充满责任感。
《建军大业》还讲述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时刻和重要人物,比如南昌起义、长征等历史事件,以及毛泽东、朱德等伟大的革命导师。
通过这些历史画面和人物,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背景,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精神。
观看《建军大业》让我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建军大业》内容摘要
![《建军大业》内容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fe54bf9d8762caaedd33d4fd.png)
《建军大业》1、夹缝中求生存——工人阶级2、团队精诚合作3、战争年代,为了统一中国而努力奋斗4、革命信仰的军队5、从0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走过来的6、贺龙立志入党,两把菜刀干湘西,周恩来同志,共事、同志、创大业7、心智确定,万难开路8、朱德:找党找到柏林去了9、三分军事,七分经济10、经费不问出处——信任(朱德)11、赵福生:对兄弟部队蛮狠,见识短,站错队12、朱德几百人可以打一个团,但他说可以打一个师13、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怎么建立新团队14、大敌当前,谁都不能动摇军心15、陈锋团队:进入指定作战位置,东颠西倒的士兵,懒懒散散,毫无作战意识,温水青蛙,无用16、1个小时攻克藩台衙门,即使困难,也毫无怨言完成,明知道送命,大家也毫不退缩17、生命如蝼蚁,死伤无数18、贺龙、叶挺不同的领导风格:19、贺龙自己的带队,往前线冲锋;20、叶挺虽摇抢指挥,但是有粟裕作为中流砥柱,奋勇杀敌(喝鱼汤)21、对待叛徒,只有击毙22、枪杆子里出政权——谁实力强,谁称王23、从加入共产党的那天起,就把生死置之肚外了24、信念至上,不是万众一心,怎能打胜仗,怎能解放全中国25、三千人对战三万人,需要拖延3天时间,死守三河坝26、革命苦不苦,约法三章,以后不许叫苦27、幸存者:活着要把死去的人的命都活出来28、不怕死,不怕苦,为穷苦人民排忧解难的,就可以成为共产党员29、“我去”最令人感动的词语:藩台衙门1小时还未冲破时,叶挺说了“我去”;三河坝的机枪哑了,林彪说“我去”。
30、剩余的1000人中需要留200人断后,为了让更多的兄弟活着,为革命留下种子,其实都知道,留下的200人活着的希望不大,但是还是有人义无反顾申请留下断后31、800人最终形成百万雄师3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3、党指挥枪。
《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ef4aa73c1ec5da51e270d3.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看完这部掺杂着血与泪的热血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我仿佛是回到当初年轻的共产党人创立革命武装的艰难历程。
我们现在的军事强国,背后是无数革命先贤用自己的血肉一步一步披荆斩棘闯出来的。
影片将其震撼呈现,枪炮错转的瞬间,藏着的不仅是残酷战争的缩影,还有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的抗争与不屈,挣扎与希望。
《建军大业》观后心得信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动力的源泉。
《建军大业》这部影片为我们带来了最为真实,最为朴实的军人精神唯党和国家不可辜负。
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在无数年后的今天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没有战争,没有恐惧。
《建军大业》讲述了八一南昌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通过看这次电影,我深刻体会到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义士的鲜血换来的,是那么的来之不易。
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一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坚信革命理想和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并做好本职工作。
在利益与金钱眼前、在困难、艰苦眼前,想一想为革命事业,在南昌起义总、在战争时期牺牲了的先烈们,想一想在和平年代里英年早逝仁人志士们,难道还有什么阻止不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的吗?《建军大业》是一部好的历史文献故事片。
它使我们牢记过去中国革命的斗争史;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创立的丰功伟绩;牢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奋斗。
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的兴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时间一晃而逝,电影只看了不到两小时就结束了,但是在南昌起义中的艰苦奋斗的事迹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这种精神将鼓励着我们前行。
就让我们带着这份信仰,一起砥砺前行,让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吧!心得体会通过观看《建军大业》,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先辈们用自己的鲜血所换来的。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看体会优秀范文5篇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看体会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b60e55c281e53a5902ff35.png)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看体会优秀范文5篇《建军大业》这部影片主要讲了1945——1949年中国即将诞生之际,蒋等部分国名党人士搞起独立,共产党与之抗衡,最终取得胜利,并建立起新中国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整理建军大业观看体会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前段时间,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为观看为庆祝建军90周年新上映电影《建军大业》,影片至始至终,场面宏大,不时的让人感动、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失败再到井冈山会师的整个全过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学生游行被无情的射杀,切换不同的场景,并配以音乐,展现了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激烈感。
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时间描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旧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天主教堂等发起进攻,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参加起义的三万余人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后大部队的顺利南下转移,朱德率领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拖延3天的任务完成后留,下100人,掩护其他人撤离,生死搏斗,最后为了争取时间而引爆炸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看的人热血沸腾。
《建军大业》不仅以宏大吸引观众,更以细节深深抓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毛泽东为了革命,离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杨开慧含泪说“别回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毛泽东多想再看一眼妻儿,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他还是义无反顾,眼含热泪离去。
毛泽东故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这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还是一个如同邻家男孩一样调皮的年轻小伙子。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看体会优秀范文5篇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看体会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11a597f8c75fbfc77db282.png)
爱国电影《建军大业》观看体会优秀范文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建军大业》观看体会范文一前段时间,党支部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为观看为庆祝建军90周年新上映电影《建军大业》,影片至始至终,场面宏大,不时的让人感动、震撼。
影片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为主要线索,再现了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八一南昌起义从胜利到失败再到井冈山会师的整个全过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学生游行被无情的射杀,切换不同的场景,并配以音乐,展现了不同党派之间斗争的激烈感。
对于战争场面的展示,也是十分震撼人心,影片用大量时间描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1927年8月1日2时,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的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向旧藩台衙门、牛行车站、天主教堂等发起进攻,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5000余支,参加起义的三万余人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
为了掩护南昌起义后大部队的顺利南下转移,朱德率领教导团3000多人与国民党钱大钧两万余人展开激烈的战斗,拖延3天的任务完成后留,下100人,掩护其他人撤离,生死搏斗,最后为了争取时间而引爆炸弹,与敌军同归于尽,看的人热血沸腾。
《建军大业》不仅以宏大吸引观众,更以细节深深抓住观众的心灵。
影片中,毛泽东为了革命,离开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大孩子不停的喊“爸爸,爸爸”,杨开慧含泪说“别回头”,这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毛泽东多想再看一眼妻儿,可是为了中国革命,为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民众,他还是义无反顾,眼含热泪离去。
毛泽东故意用湿淋淋的身子抱周恩来这个情节的设置很可爱,体现了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一名领导者,他还是一个如同邻家男孩一样调皮的年轻小伙子。
战友情,生离死别的落泪,对于对手的敬佩都让人感触颇深。
《建军大业》介绍的历史故事
![《建军大业》介绍的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209467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9.png)
《建军大业》介绍的历史故事
《建军大业》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建军为背景的历史电影。
它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革命战争时期的事业,以及建立载入史册的解放军的历程。
该电影以1938年至1949年期间的故事为主线,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抗战期间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如何经历了困难和挣扎,最终组建起全新的解放军的历史过程。
电影中,观众会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指挥员和普通士兵们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艰苦奋斗,捍卫他们的信仰和理想。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和行动,以保护中国人民的利益,并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成立。
电影还展示了许多历史事件,如长征、遵义会议、八路军解放决战等,以及一些杰出的领导人,如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
通过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塑造,电影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恶劣条件下如何建立起一支强大的解放军,为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事实。
《建军大业》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的建军过程,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斗争,以及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献出宝贵生命的英勇事迹。
电影通过这些历史故事,向观众传递了一个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的崇敬之情。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67f73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b.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优秀5篇建军大业观后感篇一每看完一部电影,我的内心都会有些触动。
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之后,《建军大业》也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个寂静的夜晚,和父母一起看完了《建军大业》,可我们的心却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大星云集的鸿篇巨制,整个剧情风云跌宕、荡气回肠。
影片既再现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重要史实,又在毛主席、周总理、贺龙、朱德等历史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上下功夫,让人感受到那个动荡时代一群抱着革命理想的年轻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的激情岁月,当然还有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部电影讲了详细的建军过程,也让我感觉到那时候军人的刚毅,勇敢,忠于党的精神。
最后的三河坝战役白宇饰演的蔡晴川主动提出断后时,我哭的很伤心,他们视死如归让我感触良多,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黄志忠饰演的朱德对蔡晴说:“要做壮士,不要做烈士”坚守了三天后,还要留下200人断后。
为什么朱德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能坚守三天?其实他心里就一个目标,拖延时间让大部队转移。
勇士与烈士,差别何在?勇士,为了目标,不怕牺牲;烈士,烈则烈矣,未必有用。
古代形容一些读书人“平日袖手谈心性,临事一死报君王”。
国家有难,如果一时无计可施,生尚可保存力量,或许有用;一死了之,只为自己博个烈名,于救国救民有何用呢?任何目标的达到要靠智慧、勇敢、辛苦,牺牲是最后一步,绝不能把牺牲放在前面。
因此,勇士是对最终目标负责,而烈士是对自己的名节负责。
“临事一死报君王”实际上是保全了自己的名节,而置大局于不顾。
做勇士不做烈士的态度是真正的勇敢、智慧,才能成就真正的英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争到最大的胜利。
我们现在的幸福是多么的难得,是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何其有幸,生在这个国家日益强盛之时。
我们应该更加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惟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的繁荣,更加伟大,更加昌盛!建军大业观后感500字篇二看《建军大业》,让我体会到了血肉书写历史的厚重,让我深深沉浸在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感里。
凝视南昌城头“第一枪”——从若干历史细节看影片《建军大业》(上)
![凝视南昌城头“第一枪”——从若干历史细节看影片《建军大业》(上)](https://img.taocdn.com/s3/m/e8ef76f44431b90d6d85c7de.png)
凝视南昌城头“第一枪”——从若干历史细节看影片《建军大业》(上)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8年第20期影片《建军大业》是我国电影界建国、建党、建军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以一种比较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艰苦历程。
这部以众多年轻演员,甚至是偶像级年轻演员担纲的影片,正好暗合了那个年轻人们意气风发、矢志救国大时代的内在气质。
正如有评论指出的那样,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业,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而南昌城头的那“第一枪”,对于已经走过了91个春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而言,则是自己这部充满了奋斗、流血、牺牲、苦难、辉煌和光荣的历史的发端。
一支伟大军队诞生于斯、一个伟大民族的自救自强从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复兴也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今天,我们就通过影片《建军大业》中的若干历史细节来回望这一具有极大历史意义的“第一枪”。
为中国革命立功的“水连珠”《建军大业》一片中曾有这样一个镜头:起义军占领南昌后,在欢呼胜利的人群中粟裕见到了随后赶到南昌的林彪,并将一支特意留下来的莫辛-纳甘步枪给了林彪。
高兴的林彪则说:“别太得意,以后还你一杆新的。
”影片中交战双方使用的主力步枪也都是莫辛-纳甘步枪,显示了这种武器对于当时国共双方军队突出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莫辛-纳甘步枪是俄罗斯设计的一种武器,是将沙皇俄国上尉莫辛的设计和比利时纳甘兄弟的设计融为一体的产物。
该枪于1891年装备俄军,这也是莫辛-纳甘M1891式步枪的由来。
此后,该枪及其改进型武器服役达到了百年之久。
其改进型1944年式步骑枪的仿制型曾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武器,即1953年式步骑枪,而且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也曾大量使用莫辛-纳甘步枪的改进型号。
但是,《建军大业》一片中一口一个“莫辛-纳甘步枪”,实际上却与历史事实有些出入,在当时的中国该步枪更通俗的叫法应该是“水连珠”步枪。
对于莫辛-纳甘步枪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水连珠”步枪,有着不同的说法。
亦幻亦真——评析《建军大业》
![亦幻亦真——评析《建军大业》](https://img.taocdn.com/s3/m/41958cf25f0e7cd18525366f.png)
亦幻亦真——评析《建军大业》作者:暂无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20期作为“建国三部曲”系列的完结篇,电影《建军大业》无疑被出品方寄予厚望。
作为纪念建军九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有关部门在档期安排、舆论宣传和版权保护等方面,也给予了该片不遗余力的支持。
广大影迷、军迷也都翘首以盼,希望这部大制作的献礼片,能将凝重的历史感与商业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易被广大90后、00后观众群体所接受。
事与愿违的是,《建军大业》票房之惨淡,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抛开其他方面暂且不谈,本文仅从历史的角度,从宏观把控、历史还原,以及细节刻画三方面入手,为该片把把脉。
宏观把控标题是文章的灵魂。
取个好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同理,片名亦是影片主题的高度浓缩和精华所在。
在这方面,1981年拍摄的《南昌起义》、2007年出品的《八月一日》,可谓名符其实。
反观长达133分钟的《建军大业》,内容基本可以分成“四·一二”政变、“八一起义”和“三河坝战役”三块,其他诸如“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会师”等,不过是一笔带过的点缀罢了。
以此而论,此片最贴切的片名,非《从南昌到井冈》莫属,可本片却偏偏取名《建军大业》。
恢宏大气的片名背后的深刻内涵,与影片内容可谓相去甚远。
啥叫建军大业?建的是什么样的军队?这支军队与其他军队的区别何在?很明显,《建军大业》这部电影并没有解答这些问题。
史学界对南昌起义的表述,是“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南昌是人民军队的诞生地,是军旗升起的地方”。
实际上,由于起义颇为仓促,起义后部队又急于按计划南下,没有充分的时间对起义部队加以改造,党在部队中的影响力依然很弱,远远谈不上“牢牢掌握了部队”。
起义部队不仅仍对外声称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依然戴着国民党军帽徽,举着青天白日旗,而且部队架构、规章制度完全承袭了国民党军那一套。
《建军大业》剧本的创作过程
![《建军大业》剧本的创作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32d5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2.png)
《建军大业》剧本的创作过程一、背景介绍《建军大业》是一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程为题材的电影。
本文将围绕《建军大业》剧本的创作过程展开论述,包括选题背景、剧本构思、角色塑造、情节设计以及创作心得等方面。
二、选题背景《建军大业》这一选题的背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程。
该历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节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军队的全面独立和领导权的确立。
因此,选取《建军大业》作为剧本创作的题材,能够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国军队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三、剧本构思《建军大业》的剧本构思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程展开。
首先,剧本将通过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在解放战争中的艰苦奋斗,展现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勇气。
其次,剧本将通过塑造各类人物形象,展现他们在解放战争中的奋斗和牺牲精神,以及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信仰。
最后,剧本将通过精彩的情节设计,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辉煌战绩和历史意义。
四、角色塑造在《建军大业》剧本的创作过程中,角色塑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能够更好地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程。
在角色塑造方面,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共产党领导者的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应该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能够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走向胜利。
2.普通士兵的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应该具备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够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展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
3.敌人的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应该具备狡猾的智慧、残暴的行为和不屈的斗志,能够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对抗中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智慧和勇气。
五、情节设计在《建军大业》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情节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精彩的情节设计,能够更好地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历程。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https://img.taocdn.com/s3/m/0c65add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7.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建军大业》观后感1500作为一部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为主题的电影,影片《建军大业》除了展现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组建军队,还以英雄牺牲、历史事件与历史偶像等为背景,积极探讨了当时的国内政治动荡。
其所表达的坚定信念,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顽强的斗争精神,更让人动容。
影片是按照历史序列展示出来的。
首先是八一南昌起义,随后到了秋收起义,不断向后追溯十年的历史与事件。
尤其是当云游军走向云南时,电影也将视线转向了1943年的太行山,这里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望着这些场景的拍摄,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诸如林彪、贺龙、黄兴、邓小平、刘伯承等革命先驱。
同时也看到了军人的家庭与牺牲。
他们代表着那段历史的一种浓厚的情感,也在不经意间给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电影不仅体现了历史的情节,也突显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
例如,片中展现了薛区长的女儿上山探亲,不但没有让剧情产生沉闷感而是渲染了画面的氛围。
另外,电影更重要的地方是强调了珍视生命的意义,在每个牺牲的瞬间总有对家人等人物的表现。
这让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也能感受到人性在情色中的真实表达,尤其是在影片的最后,当整个小队的人都倒下了,留给观众的只有一路攀登崎岖小路的身影,以及一个陈赓般的候补军队。
“谁敢轻视我中国人”。
这是电影中的台词,是表示军队士气的一个象征。
在影片中体现出来的是军队士气极高的现象。
那时候的中国,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国民党教育的思想,严苛的训练使这些年青的军人具有了强大的意志力。
电影中也让人感到,一个人的力量与阵营数量的区别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诸如火山喷发后的一些不可避免的死亡。
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珍视生命,珍惜每一个过程。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也觉得电影中的音乐也是十分非凡的。
特别是电影中那些配乐配上画面,把观众引入情感的深处,很有感染力。
电影中人物的扮演也很到位,角色间的互动和氛围更加诱人。
这部电影的故事很有感染力,因为它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客观上证明,我们通过建立民族团结,不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1500字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a1fd5e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5.png)
《建军大业》观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1500字2000字版:《建军大业》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电影,通过揭示中国共产党建军的艰辛历程,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崛起和成长。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并带给我许多新的认识和体验。
首先,电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军的艰难过程。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者们面对各种内外困难的坚定决心和勇气。
他们不仅要应对国民党的追捕和压力,还要解决组织建设和资源缺乏的问题。
电影中的一幕幕场景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军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电影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艰苦生活和劳苦功高的精神。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和人民的无私奉献和拼搏精神。
不论是在草地上的练功,还是在丛林中的战斗,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和强烈的责任感。
这种精神正是中国军队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下崛起和成长的原因。
此外,电影揭示了中国军队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思想。
在电影中,我们听到了许多关于军队建设的思考和决策。
电影让我认识到,在中国军队的建设中,政治工作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党的领导也是中国军队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种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军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最后,电影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崛起和芬芳。
通过一幕幕凶险的战斗场景和军队建设的演变过程,电影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军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
电影最后一幕的阅兵式更是让我震撼,中国军人的威武形象和威严令人难以忘怀。
总而言之,观看《建军大业》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感慨。
这部电影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建军的艰辛历程,还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崛起和成长。
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军队的发展过程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
我相信,中国军队将会继续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1500字版:电影《建军大业》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队建立的历程,展现了中国军人的拼搏精神和崛起之路。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启发。
电影首先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建军的艰辛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军大业》
作者:王毅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8期
摘要:《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主要讲述的是我国1927年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发动南昌武装起义,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
本文主要对《建军大业》进行了赏析,并分析了《建军大业》主旋律电影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建军大业》;主旋律电影;赏析;启示
《建军大业》在演员的选择方面使用了全新的年轻明星阵容,将主旋律战争电影变得更加青春化,在还原了历史人物和真实感的同时,注重了画面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虽然部分演员的选择和表演上还存在着一些瑕疵,但是却改变了传统的单一价值维度和英雄们的符号化书写,使主旋律电影更加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建军大业》不仅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还充分考虑了年轻粉丝观众们的心理,将先烈们的青春形象展现了出来,使影片变得更加具有青春气息。
一、《建军大业》赏析
(一)还原历史真实
与其他的同类题材电影相比,《建军大业》在历史的真实性还原方面处理地更加好,如与《南昌起义》相比,它更加注重战争场面,因为这些战役利用现代电影语言展现出来非常的生动,而一些会议内容则相对较少,整体的历史脉络非常清晰。
《建军大业》重点描述了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将南昌起义放在广阔的历史时空中来叙事,对于起义的前因后果、政治势力以及历史人物进行了删繁就简,这种主线和辅线共同前进,并在最终融合的叙事方式,使得影片的叙事风格更加具有特色。
在描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大远景的拍摄,将万山丛中的朱、毛会师展现地如画一般,而在热血的奋战中也少不了情感戏的出现,为了避免女性戏份的过重,影片中并没有特意地描写儿女情长,而是做到了少而精,尤其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生离死别,令人为之动容,这也为影片增添了一份魅力。
(二)着重战争写真
在建国三部曲中,《建国大业》讲的是国家统一,《建党伟业》中讲的是道路的探索,而《建军大业》描述的则是武装斗争,所以《建军大业》尤为重视战争的写真。
因此刘伟强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运用特效将画面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不仅在影片的剪辑方面非常流畅,在镜头的拍摄方面更是十分娴熟,将叙事建构的如火纯青,通过逼真的视觉效果使观众们重新回到了那个时代,观看体验尤为震撼。
总而言之,《建军大业》不仅创作的态度非
常严肃,导演的技巧十分娴熟,在影片的风格方面也十分的大气,叙事结构和戏剧张力舒展自如,加上音乐以及剪辑的配合,使得该影片不仅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和娱乐行,还是一部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优秀影视作品。
二、《建军大业》主旋律电影的启示
(一)重视意识形态
主旋律电影不仅是我国社会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载体,也是高尚伦理准则和道德情操的重要体现。
大多数的主旋律电影都没有直接地宣传思想内涵,而是使用各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激发起观众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认识及认同。
因此现代的影视创作不应当过于重视政治宣传和商业利益追求,而是要深入地挖掘出故事及人物中的道德影响力,从而利用其中的思想内涵引发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在主旋律电影中,常常会将所要表现出的精神渗透进特定的人物性格和环境等元素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因此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起对于思想情感的表现,是当地依据电影人物的心理、情感和环境进行改变,将主流意识形态以艺术化的手法渗透进影片中。
(二)重视观众需求
主旋律电影通常会通过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来影响观影者的审美情趣,从而陶冶观众的情操和品性。
因此当代电影创作应当充分借鉴主旋律电影的审美功效,将思想性和审美情趣相结合,在思想上便显出民族的意识形态,将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和美好、伟大的情感与理想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出观众的审美兴趣,实现思想教育与情趣欣赏相统一的目标。
另外,当代电影创作还可以在艺术创作中融入历史、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通过不同的题材和形态,让观众们感受到优秀思想内涵的作用。
当代电影创作可以充分借鉴主旋律电影中的宏大试听环境,从慢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还可以使用一些独特的历史和故事,如军事等题材,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在确保思想性的同事,利用现代化影视技术和创新性观念,不断提高影视作品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三、结论
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与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这个英雄缺席的时代,主旋律电影的拍摄更加艰难。
而《建军大业》的出现,使得主旋律电影有了新的创新,影片充分利用了先烈英雄们的史诗将年轻一代们的梦想和热血激发了出来,虽然还有着一定的瑕疵,但是影片本身的创作初衷和态度却依旧令人钦佩。
参考文献:
[1]范小玲.论新时期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构建倾向[J].当代电影,2016(6):185-187.
[2]丁牧,陈默.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现实困境和历史思考[J].电影文学,2016(1):10-12.
[3]原文泰.《黄克功案件》:消费主义视阈下主旋律电影的“改造”[J].电影艺术,2015(3):52-54.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