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概论3

合集下载

城总体规划概论

城总体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划
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
一、总体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 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 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包括:市域城镇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
用、空间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Fra bibliotek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
国家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综合研究和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状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 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 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综合型规划管理(双层管理) 第一层面:针对整个城市发展地区,制定 一般的开发控制要求,进行通则式管理,以提 高工作效率。 第二层面:划定城市中的各类重点地区 (如城市中心地区、景观重要地区、历史保护 地区和生态敏感地区),附加特别的开发控制 要求,采取个案评审方式,进行个案式管理, 以强化精细程度。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
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 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 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
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
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 食品基地,划定需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

1.多元化的趋势 2.技术的不断进步 3.环境意识的进一步加强 4.人文要素的重新认识
第二章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
第一节 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的概念内涵。 (1.) 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 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 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 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 ,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 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 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
规划(urban planning)——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 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 案! 规划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区 域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 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 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 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坏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 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 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缺点:各功能区之间联系不便,需要多个中心。
3.放射型形态 适用于:建成区总平面主体有3个以上发展方向,多用于地 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优点:易于组织多向交通和城市功能,能较好保证城市环境 缺点:容易受到过境交通的影响。 4.星座型形态 适用于:特大型城市。
特点:人口、用地规模大,有较大的中心区。为了疏散人口 和压力,周边设置若干次中心。以环形和放射形道路联系 中心和周边次中心。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主要突出“辨方正位”、 “体国经野”、“天人合一”——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的整体观念、 区域观念和自然观念。 “辨方正位”,就是确定方向,确定位置,这个讲究就很大了,中国许多古城 建设方位的确定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说我们离的最近的大都市——成都, 成都也是历史文化名城,它的方位确定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偏西北,为什么 呢?因为它要对着咸阳,这个城市要表示它是咸阳的属地,所以它采取了这 样的一个方式。 “体国经野”——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 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其具备初步的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a.城市规划的定义与分类b.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2.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a.城市规划的综合性与系统性b.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c.城市规划的决策与实施d.相关学科与城市规划的交叉3.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a.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b.公共利益与城市规划c.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与组织d.城市规划的交通与交通网络e.城市规划中的公共设施与绿地系统f.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4.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工具a.城市规划的数据与信息收集b.城市规划的分析与评估方法c.城市规划的模型与模拟技术d.城市规划的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5.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a.国内外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分析b.城市规划实践中的成功与挑战c.当代城市规划问题与趋势三、教学方法:1.讲课:采用授课的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与阐述。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国内外经典的城市规划案例,加深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3.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讨论,促进他们对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和交流。

4.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项城市规划小组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表现等。

2.期中考试:对学生对城市规划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和案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课程设计报告成绩:评估学生在实际城市规划项目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五、参考教材:1.《城市规划导论》,肖婷,中国城市出版社,2024年2.《城市规划原理与方法》,李奇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年3.《城市规划案例精选》,张琦,科学出版社,2024年六、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课程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第二周: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3.第三周:城市规划的理论体系4.第四周: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5.第五周: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工具6.第六周:城市规划的案例研究7.第七周:小组项目讨论与选题8.第八周至第十四周:小组项目实施与汇报9.第十五周:学生报告及总结以上为《城市规划概论》的教学大纲,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能力,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城市规划问题。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规划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注:“课程(群)类别”和“课程性质”中用“√”标记选项。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城市规划概论》是测绘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理论选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内容为城市以及城市规划理论发展历程、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主要理论、我国城乡规划法律以及主要专业规范、城市用地分类规范以及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等内容。

了解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的主要程序、内容,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及城乡规划编制基本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掌握城市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要点与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掌握城市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等原则;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作用、编制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基本教学内容(一)绪论2学时(二)城市和城市规划概述8学时1、城市规划发展史回顾2学时2、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简述2学时3、城乡规划法简介2学时4、城市规划主要编制规范内容概述2学时(三)城市规划的任务以及规划编制体系4学时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学时2、城市用地分类1学时3、城市发展战略1学时4、城市用地结构1学时(四)城市规划编制6学时1、城镇体系规划 1.5学时2、城市总体规划 1.5学时3、控制性详细规划 1.5学时4、强制性规划内容 1.5学时(五)城市规划的实施2学时1、规划管理内容1学时2、案例介绍1学时(六)课程总结2学时拓展教学内容学生可与测绘学院相关课程与实践相结合,将城市规划概论的基本认识融汇其中。

四、学时分配表五、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讨论、答疑等。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1.本课程为考查课程。

课程考核方式应与教学内容和过程相对应。

2.本课程执行测绘学院课程成绩评定规定:课程成绩单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60%。

城市规划概论课件第三章城市规划的职能、内容和程序

城市规划概论课件第三章城市规划的职能、内容和程序
❖ 城市规划是实施目标的手段之一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应当满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市容景观, 促进科技文教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统筹兼顾, 综合部署,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应当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改 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量,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 需要,促进规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 第二节 城市规划内容
一、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 物质空间规划与非物质空间规划
❖ 非物质空间规划是关于各种城市活动的规划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社会发展计划
❖ 物质空间规划是以上活动场所和设施的规划 国土规划 城市规划
❖ 财政计划是物质空间规划的实施保证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和实施
❖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确定 城市性质、规模、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生活环境 标准等
3、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
(二)规划图纸:用图象表达现状和规划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 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 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和技术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

3、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绘制城市用地工程地质评价图。
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4、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纸比例同现状图,标明行政区划、
城镇体系总体布局、交通网络及重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主要文物古
5、城市总体规划图。表现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各项规划内容,
6、郊区规划图。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图纸应标明以下

城市规划概论范文

城市规划概论范文

城市规划概论范文首先,城市规划要遵循城市的层次性原则。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

同时,城市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城市的不同层次上进行规划,如市中心区域、城市边缘区域和郊区等。

其次,城市规划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确保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

城市规划还需要推动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城市规划要具备综合性。

城市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各个方面,如交通、住宅、公共设施、绿地等。

综合规划可以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此外,城市规划还需要具备可塑性。

城市规划需要根据城市的发展动态和未来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城市规划要有革新精神,不断更新和优化规划方案,使城市能够适应不同时期和需求的变化。

最后,城市规划要注重公共性。

城市规划要考虑公众的利益和需要,引导城市的发展朝着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城市规划需要鼓励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反馈,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公正性。

城市规划概论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法规和规划案例等。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包括城市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等。

规划法规是指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规范了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规划案例是指实际城市规划项目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了解城市规划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总的来说,城市规划概论是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师和相关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城市规划概论,可以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为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城市规划概论的研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知识归纳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知识归纳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三、城市的定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定义;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现代城市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城市布局的变化•城市与环境•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城市发展的差异性•城市外延扩展的形式(城市二维空间构成):中心向外圈层式发展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中心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多中心组合核心城市的城市群▪第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的含义:•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的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城市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二、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三、其他古代文明的城市规划思想▪第二节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一、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二、田园城市理论♦三、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四、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雅典宪章(1933)♦五、马丘比丘宪章(1978)♦六、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七、有机疏散思想♦八、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九、城市设计研究♦十、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十二、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一、当代国内外发展观的演变与发展1、经济增长观(二战后)2 、综合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3 、可持续发展观(20世纪80年代)4 、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二、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1、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单向型否定思维过程中的反馈作用,封闭型否定了系统外的作用2、由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3、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4、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三、思想方法的变革对规划工作的冲击和影响1、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2、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第四节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实践与展望♦一、实践的回顾与总结♦二、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城市全球化•空间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市化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一、城市规划的含义、作用和任务•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作用: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任务: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一、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研究与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法•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第二节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二、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城市规划法治性、政策性•城市规划的地方性•城市规划长期性和经常性•城市规划的实践性。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3.城市的发展
早期城市(前工业时期) 现代城市(工业革命) 当代城市(后工业革命)
早期城市
动因:农业革命,出现剩余产品
结果:作为政治中心 或军事中心、 文化中心的城市
现代城市
动因:工业革命,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特点:工厂规模不断扩大(规模经济效应)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资本主义 制度的建立。 结果:工业城市、大城市
(二)、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演变的主要成果
1.《雅典宪章》1933年 2.《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3.《华沙宣言》1981年 4.《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1992年
1.《雅典宪章》1933年(25页)
195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领域中的主导思想。主要现代建筑运 动的建筑师制定,反映了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日本(强调技术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 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 动环境。
英国: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 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
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
二、城市规划的特点
1)技术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 交通、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进行建设。)
三、城市规划的作用
1、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2、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3、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架构
四、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
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急剧扩张,造成居住设施不足, 人口密度高,基础设施缺乏,公共厕所和垃圾站等严
重缺乏现象,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2.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
代表人物:霍华德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在人类社会300多万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历史时期,城市作为一种区别于农村的聚落,是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人类历史社会劳动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

城市的产生于人类技术的进步和阶段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一.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与原是聚落的出现早期的原始聚落多发源于自然资源较为优越的地区,大都靠近河流.湖泊,哪里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地,适于耕作,已于居住。

原始聚落一般选址在进水德尔基地或向阳坡上,便于取水,利于卫生。

二.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与城市的出现发达的农业是城市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这些充分条件中,可能包括人类文明的其他产物:分阶层的社会,所有权的不平等,宗教,政治国家的出现等等。

第二节城市的概念一.城市的概念城市是与乡村相对的概念,城市是由乡村聚落发展而来的新的聚落。

城市局落实乡村聚落的一种形式。

二.城市的设置标准三.城市的类型(一)按人口规模分类城市的四个等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称作特大城市:人口在50万到100万的称作大城市:人口在20万到50万成座中等城市:人口在20万以下的称作小城市。

(二)按职能分类(1)首都(2)省.自治区中心城市(3)工矿城市(4)交通枢纽.港口城市(5)特殊职能城市,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边境城市(6)一般县市(三)按布局形式分类(1)块状布局城市(2)带状布局城市(3)星座装布局城市(4)组团状布局城市(5)大都市连绵区第三节城市发展的阶段性一古代城市的发展二近代城市的发展(一)城市绝对集中发展阶段(二)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三)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三、城市未来发展趋势1.知识经济与城市发展动力(1)信息技术(2)服务产业(3)人力素质(4)科技创新2.经济全球化对城市未来的影响3.信息化社会和城镇的空间结构变化第四节城市化一、城市化概念城市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教学讲义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教学讲义

智能化
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更加智能化,利 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 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的 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人性化
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人性化, 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提高 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大的空间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A
B
C
D
BIM技术
在建筑领域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 术,实现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 理,提高规划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空间信息,为规划 师提供实时、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
04
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
规划准备阶段
确定规划目标、范围和期限,收集整理基础 资料,进行初步调研和分析。
科技园区等。
上海城市规划案例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城市规划具有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特点。上海注重城市天际线的 设计,如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群。同时,上海也注重城市交通规划,如地铁、公交等公共
交通系统的建设。
国际城市规划案例
纽约城市规划案例
纽约的城市规划注重功能分区和公共空间的建设。如曼哈顿的CBD、中央公园 等。纽约的城市规划也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如对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等的保 护。
规划审批阶段
将规划成果提交给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审批, 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规划编制阶段
制定规划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和选择,完 成规划成果的编制和评审。
规划实施阶段
制定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各项建设活动,确 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
中央政府管理
制定城市规划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全国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和 监督。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总结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总结

城市规划概论第一章.城市产生于城市发展。

1、(1)城市地理学:强调城市的空间特征,认为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即城市是坐落在有限地域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城外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

(3)城市社会学:城市是特定区域内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型人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特殊社区。

(4)社会政治学: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不同团体间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以上表述岁角度不同但有三个共同前提:①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②城市的定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从任何一个片面的角度或特征出发对城市下定义都是不完整的③城市的概念是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2、城市的定义(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城市的界定:人口密度、人口规模、行政区划、职业构成4、我国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我国一般按行政建制设立中央直辖(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

5、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所在的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

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核心,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根据其职能、作用辐射影响范围大小,中心城市有不同的等级;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城市与区域关系密切,是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6、世界第一批城市大约出现在5000年前,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以后在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中美洲等地先后也诞生了城市。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城市的形成1.人类社会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流徙于热带、亚热带森林和湖岸边,过着完全依附于自然的狩猎与采集生活,基本上居无定所,其临时栖居的方式为穴居和巢居。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期的采集劳动实践中,逐渐发现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摸索到栽培的方法,同时开始使用经过磨光或钻孔加工的工具,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

在长期的狩猎劳动实践中,发现一些动物是可以驯化成家畜的,于是开始出现了原始畜牧业。

历史上将“采集”和“狩猎”向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演进,称作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出现,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来增加动植物的生产,生活有了保障,人口不断增长,开始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

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开始出现固定的原始聚落。

原始聚落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经济学又将农业从采集和狩猎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作第一次产业革命,即农业革命。

2.当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人们需要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于是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劳动分工。

此时,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所以,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第二节城市的概念1.城市的类型按人口规模分类:按照城市市区常住非农业人口数量将城市划分为四个等级:人口在100万人以上(包含100万人)的城市称作特大城市;人口在50万人以上(包含50万人),不足100万人的城市称作大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上(包含20万人),不足50万人的城市称作大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城市称作小城市。

2.城市的类型按布局形式分类:(1)块状布局城市:构成城市的物质要素集中成块状布置,是城市布局中最常见的形式。

这种布局形式有利于集中设置市政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经济,交通便捷。

但如果此类城市规模过大,则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城市中心地区的交通拥堵,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

城市规划概论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发展进行长期规划、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品质的居住、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和公共设施。

城市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是规划城市未来20至30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确定城市的发展定位、功能类型、产业布局、交通网络等。

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具体细化,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等。

专项规划则是对城市某一特定领域进行规划,例如环境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

城市规划的核心理念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未来人们满足需求的可能性。

城市规划要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的三方面因素,在保护环境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城市规划要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还要注重社会的公平和公共参与,尊重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和设施以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城市规划还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要着眼于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址和传统风貌,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光吸引力。

要利用历史城区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要加强公众参与,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规划更贴近居民的生活和需求,增加居民对城市规划的认可和支持。

城市规划还要注重社会的包容性,为弱势群体提供适合的居住和服务环境,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总之,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规划,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工作机会和生活质量,为居民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福利。

城市规划需要政府、专业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幻灯片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原理.3.20幻灯片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总体规划内容和强制性内容
城乡规划法17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 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 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 规划等。 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 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 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 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 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
公众监督
第二十六条 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 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 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 十日。 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 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第一节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请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1.1)划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
规划阶段。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一、总体规划的任务、期限与内容 1、总体规划的任务(参城乡规划法)
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 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 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 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 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概论》
第三章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与理论
1
第二章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与理论
§1 城市规划的概念 §2 城市规划体系 §3 城市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关部
门的关系 §4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5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2
§1 城市规划的概念
一、城市规划定义 二、城市规划特点 三、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3
一、城市规划定义
教学要求
主题内容:掌握城市规划概念 拓展内容:怎样理解科学创新
4
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为了实现一定 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 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 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 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 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 市规划基本术语》、(陈友华、赵民教材)
6
城市规划(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 环境和改善城市社会,促进城市发展——郭 彦弘专著。
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对城市土地使用的 综合研究及在土地使用组合基础上的城市空 间形态规划——陈友华、赵民教材。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 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 意志——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
5
城市规划,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 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事业,实现经济和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陈为邦
城市规划(手段),是对城市空间发展目标 的设定和达到这项空间目标过程中时间上的 制导 ——吴志强
城市规划(立法角度),是公权力对私有财 产权力的干预和制约;是公权利使用的前提 条件。
城市规划(作用)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 城乡发展与建设依据——现阶段
22
3、城市规 划的意义
1)是经济、 社会和环境 在城市空间 上协调、可 持续发展的 保障
23
2)是城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如建设用地的控制: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 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报批材料。 通知要求,严格按规划计划确定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和范围。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建设用地,应依据国务院批 准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市建设用地范围 进行选址,用地量要严格控制在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之内。 对于部分城市急需建设的、有重大影响的城市建设项目, 又确实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的,可 以按照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 加的原则,提出局部调整规划方案,并附具建设项目对规 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各部门和专家对规划修改的论证意 见及听证会纪要,随该城市建设用地报批材料一并上报。
18
青岛红顶建筑的控制
城市规划 的控制和 引导作用
通过有 效的管 理手段 和政策 引导, 控制和 规范土 地利用 和开发 建设行 为。
19
城市建设中古树的保护必须借助于规划的行政干预
20
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城 市规划的带有强制性的规划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控 制和引导城市建设活动,维护城市全局和公共利益。
7
城市规划(任务):依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 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 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 间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 排——《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4年编制 的学科分类目录中,城市规划被列为29个独 立学科之一
8
总结
城市规划是一项工作 城市规划是一个手段 城市规划是一个部门
21
城市规划(作用)是国民经济的继续落实和深化, 是国民经济计划在空间的落实——计划经济时期
城市规划(作用)是一项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工 作,是国家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和建设、管理城市的 重要手段——市场经济初期
城市规划(作用)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 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 略性的工作,涉及设计、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 领域——新世纪
城市规划的综合和协调作用 城市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17
城市规划的综合和协调作用
空间上: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 各个领域,涉及各个部门、各行各业。存在着相 互间的利益冲突
时间上的长期与缓慢性。历史、传统与现代冲突; 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关系
从而,城市规划具有对于城市时空发展的高度综 合性和协调性,通过协调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 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4
25
3)是城市政府制定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相 关政策的基础
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 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银监会联 合制定的《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 的意见》
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 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 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 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政策性。工作涉及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等 部门。如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住房政策等
地方性。因地制宜 长期性和严肃性 实践性。“三分规划,七分管理”
12
三、城市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1、城市规划的地位
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 的基本依据和手段。
城市规划体现了政府指导和管理城市建设与 发展的政策导向
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
学科?展变 化规律的学科
10
启示:
一定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能总结性地提出新观点
有大量的未知(不确定)领域(内容) 等待我们探询
11
二、城市规划特点
综合性。复杂的自然条件;大量的技术经济 工作;广泛的工程技术;建筑艺术;工程设 计综合等
城市规划已成为重要的政府职能
13
上世纪70年代
现代 石家庄河北省博物馆前对比
14
重庆全景新旧对比图 15
重庆石桥铺新旧对比图
16
2、城市规划的作用
通过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城市规划,合理安 排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利用,综合部署各 项建设,从而使城市的各项构成要素相互协 调,保证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26
4)是城市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