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液体疗法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17
治疗
• 原则 • 调整和继续饮食,不提倡禁食 • 预防和纠正脱水 • 合理用药 • 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18
治疗
• 饮食疗法的目的是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 不限制饮水 • 母乳喂养儿可减少喂奶次数,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 • 人工喂养儿可喂稀释牛奶、米汤 • 病毒性肠炎常有双糖酶(乳糖酶)缺乏,可喂不含
20
治疗
• 消毒隔离,避免感染性腹泻的传播 • 勤换尿布,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尿布皮炎 • 仔细观察腹泻次数、尿量 • 注意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 控制不同阶段的输液速度
21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
• 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其生理平衡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 • 体液中水、电解质、酸碱度、渗透压等的动态平衡依赖于神经、内分
乳糖的食品(豆类、发酵奶、去乳糖配方奶粉)
19
治疗
• 合理用药 • 抗生素治疗
病毒性肠炎不需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肠炎特别是侵袭性肠炎应早期应用抗生素 • 微生态制剂可调整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 黏膜保护剂有吸收病原和毒素,增强黏膜屏障作用 • 止吐药物 • 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腹泻可应用助消化药物 • 一般不用止泻剂,因有抑制胃肠动力、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吸收的 危险
糖类分解吸收障碍
钠、葡萄糖吸收障碍
肠道内乳酸↑
肠道内钠、葡萄糖↑
肠渗透压↑
回吸收水电解质能力↓
水样泻
6
非感染性腹泻发病机制
饮食不当 胃内食物积滞,胃酸少,肠道下段细菌上移繁殖
分解产生短链有机酸 肠内渗透压↑
胺类↑ 肠蠕动↑
细菌、毒性产物 门脉系统进入血循环
渗透性腹泻
中毒症状(内源性感染)
7
临床表现

小儿腹泻与液体疗法 PPT课件

小儿腹泻与液体疗法 PPT课件
能够产生两种肠毒素的ETEC菌株比只能产生一种 肠毒素的菌株毒力大,导致腹泻的病情较重,病 程也较长。
致病菌
菌毛--肠道上皮细胞刷状缘的受体
细菌在上皮细胞上繁殖
肠毒素 不耐热毒素(LT)
耐热毒素(ST)
GM 腺苷酸环化酶
GM 鸟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GTP
cGMP
肠道水分和氯化物分泌过多,并抑制钠和水的再吸收
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心律不齐,严重者心力衰 心脏扩大,心电图改变多见:T波低平,ST段下 移,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临床表现(低钙镁)
低钙血症
佝偻病患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病患儿,在酸中 毒被纠正后可出现血钙下降而发生惊厥。表现为 烦躁,惊跳,手足搐搦或惊厥。
低镁血症
少数慢性腹泻病合并营养不良患儿,其脱水酸中 毒、低钾血症、低钙血症被纠正后或低钙血症同 时出现低镁血症。表现为烦躁,震颤,惊厥。
病例讨论 Case Discussion
某男,8个月,以水样便腹泻伴呕吐3天入院。每天水样便 10—14次。入院时口渴,哭泪少,少尿,烦躁不安。已断 奶。疾病期间,母亲喂食少量水和粥。体检:精神萎靡,嗜 睡,脉搏快,眼窝、前囟凹陷,皮肤干燥,四肢末端苍白湿 冷。心率130次/分。腹部软,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 电解质分析,Na+ 135mmol/L, K+ 3.4mmol/L, HCO310mmol/L; 大便常规:白细胞2~4, 无红细胞。
常伴高热、腹痛、里急后重,有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镜检有浓球及WBC.
诊 断(一)
在未明确病因之间,统称腹泻病。 诊断依据:
①大便性状有改变,呈水样稀便、粘液便或脓 血便(必备条件)。
②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 百分浓度与摩尔浓度的换算
摩尔溶/L质= 的百分浓度(%)10
分子量(原子量)
例:
0.9%NaCl:
0.9 10 =0.154mol/L =154mmol/L 58.5
溶液的张力
• 张力(tonicity)是指溶液中电解质所产生的渗透压. • 判断溶液的张力大小,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
压相比所得的比值,这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反映 溶液浓度的一个数值.
功能低下等 钾分布异常:溶血、创伤、酸中毒
低钙和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震颤、手足搐搦、惊厥。多在补液后出现。 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缓解,注意低镁。
正常血清 Ca2+ 2.2~2.7mmol/L Mg2+ 0.8~1.2mmol/L 血清
Ca2+﹤1.75mmol/L 低钙血症 Mg2+﹤0.6mmol/L 低镁血症
重度 100~
5%~10%
>10%
萎靡
极萎靡
烦躁
淡漠、昏睡昏迷
皮肤干燥苍白 皮肤发灰、发花
弹性较差
干燥、弹性极差
唇干燥
唇极干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泪少
无泪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
脱水性质的判断
脱水性质 水与钠丢 失的比例 血钠(mmol/L) 病理生理
低渗性 钠>水
<130 细胞外脱水
临床表现
易休克
原因
慢性腹泻 营养不良 伴腹泻
(5%碳酸氢钠溶液,11.2%乳酸钠溶液),10% 氯化钾溶液
• 混合溶液 :各种不同渗透压的溶液按不同比例混
合配成 ,2:1含钠液,2:3:1含钠液,1:4含钠液
• 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溶液)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ppt课件

隐孢子虫等
.
4
非感染因素
食饵性 喂养不当 症状性 胃肠外感染病原体毒素 过敏性 牛奶、大豆(豆浆) 其 他 双糖酶缺乏,气候
.
5
发病机制
主要机制
病理生理
粪便
分泌性腹泻 吸收减少,电解质↑ 水泻
渗出性腹泻 炎症反应,大肠再 粘液血便和
吸收能力下降,
白细胞
肠蠕动增加
渗透性腹泻 消化不良,吸收 水泻有酸味
红、白细胞 咽炎颈淋巴结炎
鼠伤寒杆菌 夏秋
同上
中毒症状显著,
(白色粘液) 败血症,脓毒灶
.
24
抗生素诱发肠炎
金葡菌肠炎 暗绿色大便,带粘液; 镜检脓细胞和G(+)球菌,培养(+)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 难辨梭状芽胞菌 黄绿色水样便,伪膜;脱水;全身中毒症 状。结肠镜检、厌氧菌培养确诊
真菌性肠炎 白色念珠菌 黄色稀便泡沫多带粘液,豆腐渣样细块; 镜检有真菌孢子体和菌.丝,真菌培养确诊。 25
.
13
病变的肠粘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 低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被细菌分解 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 渗透压增高;
双糖的分解不全亦造成微绒毛上皮细胞钠转 运的功能障碍。
水和电解质进一步丧失(大量水样便)
.
14
.
15
非感染性腹泻
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
食物消化障碍积滞细菌上移发 酵腐败(内源性感染)
.
2
病因
易感因素
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防御功能差
h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快
h免疫球蛋白低下
h肠道微生态不稳定
人工喂养缺乏抗感染能力
.
3
感染因素

儿科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ppt课件

儿科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ppt课件
• GS : 5%(等渗) • 10%(高渗) • 0.9%NS: • 2 份 NS+1 份 1 . 4 % NaHCO3
配成2:1等张溶液扩容 • NaHCO3: 1.4%NaHCO3(等渗)
5% NaHCO 3 (高渗液)
2020/12/8
• 5%NaHCO3 1ml/kg 或 1 . 4 % NaHCO3 4ml/kg , 可 提 高 血 浆 CO2CP 1mmol/L或2VoL%。
• 单 位:毫渗量mmol/L • 正常值:280~320mmol/L • 低渗性:<280mmol/L • 高渗性:>320mmol/L
2020/12/8
张力
• 溶液在体内维持渗透压的 能力。
• 阿弗加德罗定律,1毫摩 尔的任何物质含有 6.02×1023离子,溶于1升 水中产生1个渗量。
2020/12/8
• 人工喂养儿:淡黄色或灰黄色,较 干稠,有臭味,可混有白色酪蛋白 凝快。
儿科 婴幼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ppt课件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细胞内液 (40%) 血浆(5%)
间质液
2020/12/8
• 小儿年龄越小,体液占 体重的百分比就相对越 多,其增多的成分主要 是细胞外液中的间质液 。
2020/12/8
不同年龄小儿体液总量及分布
新生儿 1岁 2~ 14岁
体液总量 80 70 65 55~60
2020/12/8
肝脏
• 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 • 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
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变。 • 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至肝细胞肿胀
、变性、坏死。
2020/12/8
胰腺
• 酶类出现的顺序:胰蛋白酶最早, 而后是糜蛋白酶、羧基肽酶、脂肪 酶,最后是淀粉酶。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8
(二)电解质溶液
{碱 碳酸氢钠
性 溶液 溶 液 乳酸钠
溶液
5%碳酸氢钠为高渗液 (稀释3.5倍为等渗) 1.4%碳酸氢钠为等渗液
11.2%乳酸钠为高渗液 (稀释6倍为等渗液) 1.87%乳酸钠为等渗液
9
液体疗法常用液体
液体 葡萄糖 氯化钠 碳酸氢钠 氯化钾
等渗 5% 0.9% 1.4%
高渗
用途
补液量视脱水纠正情况而定,主要补充继 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19
婴幼儿肺炎 尽量口服,进食不足或不能进食须
静脉补液时补液量控制在生理需要量 的最低值,为60~80ml/kg。电解质浓 度不宜过高,滴速宜慢。肺炎合并腹 泻者补液量按计算的3/4。
20
几种常见疾病的补液方法
▪ 新生儿时期补液的注意事项: ▪ 1、补钾:总量为2~3mmol/L
1/2 ~1/3 1/4 ~1/5张 张
35
1、判断其脱水性质及程度 2、补液总量及首用液体
33
▪ 补液疗效观察
1 、补液后4小时内尿量增加,12小时内皮肤 弹性恢复,酸中毒纠正前囟、眼窝凹陷恢复, 哭有泪,脉搏有力,呼吸均匀,小儿睁眼玩
耍,说明补液适当。 2 、若出现水肿尿少,提示含钠液偏高。 ▪ 3 、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提示非电解质液 偏多(含钠少)。
儿科护理学
小儿液体疗法
1
▪ 学习目标: ▪ 熟悉:1、常用液体的种类;
2、混合溶液的组成、张力、 应用
▪ 掌握:1、小儿液疗的原则 2、液疗中的补钾方法
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2
病例讨论
患儿 男 9个月 体重8kg, 腹泻2天入院。检查:T38℃ R32次/分 P120次/分 精神萎靡,四肢稍凉,前囟明 显凹陷、皮肤弹性差,口唇干燥。腹胀,肠鸣音减弱, 心音低钝。诊断:婴儿腹泻。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医学课件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医学课件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细胞外液 ECF: Na+ 、 Cl-,HCO3 -
细胞内液 ICF: K + 、Mg 2+ 、HPO4 2-、蛋白质 Protein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三 水代谢的特点 1.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不显性失水多(为成人2倍)。婴
儿每日水交换量为细胞外液量的1 / 2 ,成人仅为1 / 7。
mmol / L
>150
mmol / L
病理生理及临床特点
细胞外液量减少,细胞内外渗 透压相等脱水量与脱水体征平行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发生休 克,脱水征比其他两种脱水严重
细胞内液减少明显,脱水征 比其他两种为轻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三 代谢性酸中毒
四 (一)发生原因 五 1. 体内碱性物质丢失过多(消化道、肾脏丢失)
12次/分,未闻及高调音,双下肢膝腱反射阴性。
不安
精神萎靡, 烦躁不安
明显凹陷
昏睡,昏 迷
深陷
稍差 差
极差
略干燥 干燥 极干燥
有 稍少 无

明显 减少


极少 或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 脱水性质
临床表现 脱水性质
病因
等渗脱水
多见急性胃 肠液丢失
低渗脱水
多见慢性胃 肠液丢失
高渗脱水
高热、感染 多见
血清纳
130~150
mmol / L
<130
白冻子,无里急后重,每日排便10~15次,入院前6小时排便一次,
量少,尿黄。体查:T38ºC,R32次/分,P120次/分,烦躁不安,
体查不合作,前稳囟1.5×1.5cm2,凹陷,眼眶凹陷,皮肤弹性差, 唇干燥,舌粘膜干燥,咽(-),心率120次/分,率齐,心音稍钝, 双肺(-),腹稍隆起,腹软,肝肋下1.5cm未扪及,肠鸣音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量
减少
减少不明显
皮肤弹性 稍差
极差
血压

血钠
130-150
(mmol/L)
易休克 <130
高渗 H2O>Na+
激惹、抽搐
减少
尚可
正常或稍低 >150
代谢性酸中毒
原 因:
1、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2、进食少,脂肪氧化、酮体增多; 3、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循环迟缓, 组织缺氧,乳酸堆积;
4、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排酸保 碱功能低下。
性的物质
肠道功能异常-肠道运动功能异常
一、 感染性
腹泻
1.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
(1)病毒颗粒损害小肠柱状上皮细胞 细胞 变性、坏死、脱落 吸收功能障碍
(2)继发性十二指肠双糖酶活力降低 消化不全产物积滞肠腔渗透性腹泻。
(3)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 水、电解质进一步丧失
临床上以水样便为特征。
失水量 <5%
5-10%
>10%
估计累积损失 50ml/kg 50-100ml/kg 100-120ml/kg
脱水性质 指患儿现存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等渗脱水:
水与电解质等比例损失 血钠:130-150mmol/L 主要是细胞外液丢失 此类型脱水临床最多见
低渗脱水 失钠>失水 血钠<130mmol/L 细胞外 渗透压 低
3.机体防御功能较差 (1)胃酸偏低、排空快 (2)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和胃肠道SIgA较低 (3)易发生肠道菌群失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 养物质多,胃肠负担重
4.人工喂养
(一)感染因素
病因
肠道内感染
主要病原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Rotavirus),Norwalk V 、 ECHO V、 coxsackie V,冠状病毒、星状 病毒等,病毒腹泻发生在秋冬季节。
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
激活 鸟苷酸环化酶
细胞内ATP cAMP
GPT cGMP
抑制小肠吸收Na+、Cl-和水,并促进Cl-分泌
肠液中Na+、Cl-和水总量增多,超过结肠吸收限度 大量水样便
(2)侵袭性肠炎: 细菌直接侵袭肠粘膜组织,使粘膜发生
炎症改变,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引起 渗出和溃疡,称为渗出性腹泻,临床上以 粘液血便为特征,大便镜检见大量红细 胞、白细胞。 如EIEC,空肠弯曲菌、鼠伤寒等
2.细菌感染-夏季多见
(1) 致腹泻大肠杆菌。已知菌株分5组
a.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b.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d.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e.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EAEC)
(2) 空肠弯曲菌 (3) 耶尔森氏菌 (4)其他:变形杆菌、金葡菌等
3.真菌: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
急性腹泻(病程<2周)
一、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1. 多为饮食因素、肠道外感染或肠道内病
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 2. 胃肠道症状:大便<10次/日,量不多稀便或蛋 花汤样,大便镜检大量脂肪球。 3. 无明显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1. 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 2.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3. 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呕吐、大便>10次 /日 数十次,大便蛋花汤样、水样、少许 粘液或血便。
(二) 非感染性
腹泻
食物质、量不当
消化过程障碍 食物积滞小肠-胃酸度下降
细菌上移并繁殖 内源性感染
分解食物
发酵腐败
有机酸(乳酸、乙酸)
胺类
肠腔内渗透压增高 肠蠕动增加
肝解毒功能不全
毒素进入血循环
中毒症状
腹泻、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 临床上多为糊状便、稀便或蛋花汤样便,伴酸臭味。
[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轻症:呼吸稍快 重症:神萎、烦躁、昏迷、恶心呕吐、口唇
樱红、呼吸深快、呼出丙酮味 化验:CO2CP PH 血气BE 负值 AG 分三度 轻 40-30Vo1% 13-18mmol/L
中 30-20Vo1% 9-13mmol/L 重 <20Vo1% <9mmol/L
低钾血症
原 因:
1、进食少,钾摄入量不足. 2、呕吐、腹泻丢失大量钾. 3、血钾被稀释. 4、钾向细胞内转移. 5、利尿后排钾. 6、糖原合成消耗钾
4.寄生虫: 蓝氏贾第鞭毛虫、 阿米巴原虫、隐孢子虫
肠道外感染
中耳炎、上感、肺炎等
(二)、非感染因素

喂养不当

过敏性腹泻

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

气候因素
过冷 过热
[ 发病机制 ]
分为4种类型 : 分泌型-肠腔内电解质分泌过多 渗出型-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 渗透型-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
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什么是腹泻病?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 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 常见病。
腹泻病
感染性
肠炎 痢疾 霍乱
病毒 细菌 真菌 寄生虫
非感染性
食饵性腹泻 症状性腹泻病 过敏性腹泻病 其他
[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发育未成熟
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 活力低;水代谢旺盛; 脏器功能不成熟
细胞内 脑细胞水肿
易休克,脑细胞水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多见于营养不良儿伴腹泻
高渗性脱水
失水>失Na+
血清钠>150mmol/L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渗透压 高
脑细胞脱水
口干、烦渴、激惹、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不同性质脱水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等渗
低渗
Na≈H2O Na+> H2O
神志
嗜睡
嗜唾或昏迷
病毒侵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并复制
绒毛缩短
粘膜受累、绒毛破坏 微绒毛肿胀、紊乱并脱落
线粒体、内质网膨胀
双糖酶活性下降
载体减少 消化吸收面积减少
双糖(乳糖)吸收减少
葡萄糖钠与载体结合 1分子乳糖-6分子乳酸 偶联转运障碍
糖、脂肪吸收减少
渗透压增加
水样腹泻
2、细菌性肠炎 病原菌不同,发病机理不同
(1)肠毒素性肠炎 以ETEC为例
ETEC所致腹泻,由于病原菌不侵入肠上皮细 胞,故肠上皮细胞无充血坏死,对钠和糖的偶联 转运不受影响,双糖酶活性不受影响,而是以肠 腺分泌增加为主,称分泌性腹泻,大便呈水样、 蛋花汤样,无红细胞、白细胞。
ETEC
在小肠上部通过菌毛上的粘附因子附 着到小肠粘膜上进行繁殖
不耐热肠毒素 (LT)
肠毒素
耐热肠毒素 (ST)
4. 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5、大便检查:可见脂肪球、白细胞。
脱水程度临床表现源自轻中重神志
精神稍差 烦躁不安或萎靡 昏睡或昏迷
皮肤

稍干、弹性可 干、弹性差
灰白冰冷、弹性极
前囟眼窝 稍凹
凹陷明显
极度凹陷、眼闭不合
唇粘膜
稍干
干燥
干裂
尿量
稍减
显著减少
几乎无尿
末梢循环 好
差、四肢稍凉 休克、肢厥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