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临床诊疗特点

合集下载

《中医妇科学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学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妇科学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附件1中医诊疗方案:慢性盆腔炎1. 定义C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2. 诊断2.1诊断依据:2.1.1病史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2.1.2症状主症:小腹疼痛,腰甑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潸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2.1.3体征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骨氐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2.1.4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增高;血沉增快;宫颈管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B超检查:可探及直肠子宫凹陷积液、盆腔炎性包块或脓肿;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可抽出炎性渗出液或脓液;血清CA l25可增局;C反应蛋白可增局;血清或腹水同种淀粉酶可降低;腹腔镜检查:可见子宫、输卵管表面充血水肿、脓性渗出,或粘连包裹病灶,或脓肿形成。

根据上述主要症状、必备体征,辅助检查(至少具备1~2项),结合病史即可诊断。

2.2鉴别诊断:2.2.1.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

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

2.2.2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鉴别。

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白如。

2.2.3. 卵巢癌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慢性炎性包块多为囊性;而卵巢癌包块多为实性,较硬,表面不规则,子宫直肠窝可扪及质硬的结节,常有腹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一、妇科常见病诊断方法
1、病史:病人认述自身病情,并汇总患病的时间、症状及变化情况,以便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检查:视诊、查询、肛门检查、外阴检查等,以查明病变的类型
及部位,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要素。

3、实验室检查:包括放射检查、心血管系统检查、尿液检查和血液
检查,以便对病理及病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4、辅助检查:包括B超、钼靶检查、CT检查、内窥镜和正电子发射
断层检查,用于检测肿瘤病变。

二、妇科常见病治疗原则
1、生活习惯改变:避免性活动,减少避孕措施的使用,改变性生活,改善营养,提高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情,适当的多做运动等,以减轻病症,改善身体状况。

2、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中医论治,用中药温补调理,及时有
效的治疗,减轻痛苦,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3、西药治疗:根据病情、病原及病理变化,用西药治疗,例如:抗
生素、抗菌剂等,有效的抑制病原菌,缓解病情,达到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当病情严重、危象极大时,采用手术治疗,以有效的
缓解病情,恢复健康。

中医妇科发展史

中医妇科发展史

2.病种妇女特有 经、带、胎、产、杂病。 3.内治突出“调” 《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 平为期”。 妇科病多气血、脏腑、经络功能失 调性疾病。 通过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调 治冲任督带、调养胞宫等,达到调控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4.外治重视局部 生殖器官局部发生的疾病以局部治 疗为主, 外治发最早起源于《金匮要略·妇人 杂病脉证并治》 5.强调节欲以防病 生殖系统的疾病多与房事、房劳多 产(反复流产)经、妊、产褥期房事 不节或不禁均可引起疾病。

陈延之《小品方》 是该时期一部学术价值较高 的、具有代表性的医学方书, 讨论了妇女经、带、胎、产病, 并保存了大量的方药。
三、中医妇科学的特点 1.理论特色 2.病种妇女特有 3.内治突出“调” 4.外治重视局部 5.强调节欲以防病
1.理论特色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在认识女 性特殊的生殖生理、病理, 治疗妇科特有的疾病 形成了重视肾、肝、脾、天癸、气 血、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及肾 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中医自身独特 的理论体系。
• • •
• •
最早记载的剖腹产时间,相当于夏或夏 以前。 殷周时代的甲骨文记载的二十一种疾病 中就有“疾育”的记载。 《诗经》载药 50 余种,其中有一些种要 的妇产科用药。益母草、茜草、吐丝子、 枸杞子等药。 《山海经》载药 120 种,有“种子”及 “避孕”药物。 《易经·爻辞》中最早记载了不孕不育症。
中医妇科发展史
一、中医妇科学的定义 是运用中医理论研究 妇女生理,病理、病因病机、 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 一门临床学科。
二、中医妇科学的范围 月经不调 崩漏、 带下 子嗣 妊娠 临产 产后 乳疾 癥瘕 前阴诸疾 杂病
解剖上的特点: 胞宫、胞脉、胞络、子门、产 道、阴户等器官或组织。 生理上特点: 经、孕、产、乳。 病理上特点: 经、带、胎、产以及妇科杂 病。

中医妇科医术渊源范文

中医妇科医术渊源范文

中医妇科医术渊源范文1.引言中医妇科医术渊源范文1.1 概述中医妇科医术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妇女健康管理和治疗妇科疾病。

中医妇科医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传承,中医妇科医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保障妇女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妇科医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等古代医学经典。

中医妇科医术注重阴阳调理,主张“调经行气”,通过调整女性生理周期和恢复内外阴、子宫、乳房等器官的功能,整体调理女性身体,预防和治疗妇科疾病。

中医妇科医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如妇女脉象学说、经络理论、温病学说等,深受妇女患者的喜爱和信任。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医妇科医术不断发展和进步。

古代的中医妇科医生通过丰富的经验积累,形成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处方。

如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很多治疗妇科疾病的方药和针灸疗法。

随着历代的发展,中医妇科医术不断吸收其他医学流派的优点,融合了内、外、儿、妇、皮肤科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形成了更加完善和综合的理论体系。

现代的中医妇科医术不仅包括传统的草药调理和针灸疗法,还引入了现代医学的检查技术,如超声波和血液检验等,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之,中医妇科医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之一,它承载了千年来医者仁心和智慧的结晶。

中医妇科医术的渊源丰富而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中医妇科医术对于妇女健康的保护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文章结构部分旨在向读者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框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脉络。

全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中医妇科医术的渊源和发展,并阐明本文的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中医妇科医术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

中医妇科学实习报告

中医妇科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在结束了理论学习阶段后,我有幸进入我国一所知名中医院进行中医妇科学实习。

这次实习是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我深入了解中医妇科学,提高临床技能的关键时期。

实习期间,我分别在内、外、妇、儿等科室轮转,其中在中医妇科学科的实习时间最长,共计三个月。

二、实习内容1. 临床诊疗过程在中医妇科学科,我跟随带教老师参与了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1)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

(2)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处方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中药处方,指导患者用药。

(4)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情志等方面的护理。

2. 常见妇科疾病在实习过程中,我接触了多种妇科疾病,如:(1)月经不调:通过调整月经周期、经量、经期等方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痛经: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缓解痛经症状。

(3)不孕症:通过调理月经、改善卵巢功能、治疗输卵管阻塞等手段,提高患者受孕率。

(4)盆腔炎:运用中药、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盆腔炎。

(5)乳腺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预防和治疗乳腺疾病。

3. 中医特色疗法在中医妇科学科,我还学习了以下特色疗法:(1)针灸: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2)推拿:通过推拿手法,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拔罐:运用拔罐疗法,缓解腰痛、腹痛等症状。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我更加明确了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常见妇科疾病的诊疗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2. 注重患者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使我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了自己的医德修养。

3. 尊重中医特色疗法中医妇科学具有丰富的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中医医院妇科特色与优势病种

中医医院妇科特色与优势病种

中医医院妇科特色与优势病种一、不孕症中医药综合治疗女性不孕具有良好疗效。

我科齐聚海派朱氏妇科、海派蔡氏妇科多位优秀传人,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形成了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的独到经验。

近年来,随着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对盆腔炎性疾病、内异症、异位妊娠后所致输卵管粘连、堵塞而导致的不孕症,我科结合宫腹腔镜、B超造影、输卵管介入等微创诊疗技术,手术前后中药内服、保留灌肠、穴位贴敷、针刺、艾灸、离子导入等内外合治,促进盆腔内及输卵管病损部位渗出的吸收和水肿的消退,减少输卵管及盆腔的再次粘连,有利于输卵管功能恢复,维持输卵管的通畅,促进卵巢血液循环改善卵巢功能,并改善宫腔内环境,有利于受精卵着床,明显提高了妊娠率。

二、月经病月经失调影响到妇女身心健康乃至造成不孕不育,是妇科的常见病。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应用激素调整周期。

我科擅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月经病。

运用中药周期疗法,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或纯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加外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三、流产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IVF前后调理中医保胎特色鲜明,我科针对先兆流产、复发性流产、习惯性流产、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前后患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孕前调理、孕后安胎的综合疗法。

设有中医特色病房,针对不同证型,给予安胎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穴位贴敷、艾灸、耳穴等,提高了试管及保胎成功率。

四、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异位妊娠若不及时诊断处理,易失血休克而危及生命。

然而此类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或不孕的几率十分高。

我科充分运用中西医结合特色,通过对患者综合评估,选择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符合保守治疗指征患者在使用杀胚药同时给予中药加强杀胚之功效,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

手术患者可使用腹腔镜微创手术保留输卵管,清除异位妊娠胚胎,术后早期给予中药口服、保留灌肠、外敷、微波理疗、离子导入等方法治疗,有利于减轻盆腔粘连,祛除输卵管异常壅积,达到恢复输卵管畅通之效,从而大大提高再孕机率,减少异位妊娠的再次发生。

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

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

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中医妇科六大流派,临证治病各有千秋神黄中医智库2017-05-14 15:30北京肖氏妇科知常达变育阴培本肖氏妇科代表人物肖龙友1928 年弃官行医,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赢得病家和同行的赞誉。

肖龙友刻苦读书,精研医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疾病,临床经验极为丰富,治愈了很多疑难重症,誉满京城,成为北京四大名医之冠。

解放后,肖龙友历任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中医师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名誉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中西医交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人民医院顾问等职。

作为中医学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学部委员(即中科院院士),肖龙友为历史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后,肖龙友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念念不忘发展中医教育事业,他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案建立中医学院,被政府采纳,1956 年我国首批成立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 4 所中医学院。

肖龙友治病深明立法原则,知常达变。

他说:“三春早草,得雨即荣,残腊枯枝,虽灌而弗泽,故对象不同即须作不同之措施,然又须及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临床实践中,肖龙友重视妇女患者,每每遇之,强调护本,勿妄加攻伐。

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先生在治疗妇科病的时候,既辨证准确,又顾及妇人之患病特点,故而临床效果显著。

肖龙友每治妇科疾患,注重育阴培本,然亦则其要者施之。

他说:“欲投育阴培本之剂,必先观其条件如何。

设病宜投而有一二征象不便投,又必须先除其障碍,或为其创造条件。

”肖龙友在治疗妇科病时还特别注意患者的情绪。

妇人之病因肝郁者多,且因病致郁的现象也易出现,故处方中多加入合欢花、橘络等,调畅其情志,舒其郁结。

如张某某,女,54 岁,诉心时悸动,手足发冷,胸部畏寒,左半身有时抽搐,脉见虚弦。

肖龙友认为此人是忧思太过,肝脾两伤。

中医妇科工作职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妇科工作职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医妇科工作职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医妇科工作职责概述:中医妇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妇科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中医妇科注重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来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辨证施治的原则。

中医妇科医生通常会采用中药、针灸、推拿和调理饮食等方法来辅助治疗。

在中医妇科工作中,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们需要通过悉心观察患者的脉搏、舌苔和身体症状,辨别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妇科工作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妇科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

这包括询问病史、观察外阴和阴道、进行宫颈涂片和妇科B超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其次,中医妇科医生需要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

他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综合分析病因、病机和病理变化,确立诊断依据。

然后,中医妇科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他们会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调理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以达到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妇科医生还需要进行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他们会向患者详细解释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加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最后,中医妇科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

他们会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纠正不适,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康复。

总之,中医妇科医生承担着诊断、治疗和预防妇科疾病的重要职责。

他们依据中医理论,综合运用中医疗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和随访,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组织和布局。

一个良好的结构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得观点更为清晰和有条理。

本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1.1-1.3)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中医妇科工作职责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及阐明本文的目的。

(妇产科)带下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妇产科)带下病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带下病中医诊疗方案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

本病主要于湿邪影响任、带,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形成。

主要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改变,并根据此而辨别寒热虚实。

一、诊断中医诊断:带下病1、脾虚证候: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味,绵绵不断,纳少便溏,两足跗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

2、肾虚肾阳虚:证候:白带清冷,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酸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清长,夜间尤甚,大便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肾阴虚:证候:带下赤白,质稠粘无臭,阴部灼热,头昏目眩,面部烘热,五心烦热,失眠多梦,便艰尿黄,舌红少苔,脉细略数。

3、湿热湿热:症候:带下量多,色黄或黄白,质黏腻,有臭味,胸闷口腻,纳食较差,小腹作痛,带下色白质粘如豆腐渣状,阴痒,小便黄少,舌苔黄腻或厚,脉濡略数。

具备两项可诊断。

热毒:症候:带下量多,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黏腻,带下量多,如脓样有臭味,或腐臭难闻,小腹作痛,烦热口渴,头昏晕,午后尤甚,大便干结或臭秽,小便黄少,舌红,苔黄干,脉数。

西医诊断参照郑怀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妇产科学第三版1、急性盆腔炎症状:恶寒发热,甚则寒战高热。

下腹部疼痛,拒按。

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质稠,有秽臭。

有腹膜炎时可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尿道受累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直肠壁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腹泻或便秘。

体征: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快,腹胀,下腹有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盆腔检查:阴道充血,大量脓性分泌物,后穹窿有明显触痛,宫颈充血水肿,剧痛明显,子宫体略大,有压痛,活动度受限。

辅助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白细胞明显升高。

②病原体培养: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找到致病的病原体。

如败血症、菌血症时,血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③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或有炎性包块。

④后穹窿穿刺:子宫直肠窝积脓时,后穹窿穿刺可抽出脓液,经培养可找到病原体。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及四诊特点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及四诊特点
中医妇科病历书写 及四诊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病历,古称“诊籍”、“医 案”、“病案”、“脉案”等。它 是临床诊治疾病的文字记录,是病 人的诊疗档案,是在临床工作中用 于记载病人病情、诊断、治疗及预 后等中医治疗实践的案卷。
一、病历的作用 1.病历是疾病诊断、治疗 和预后判断的依据,是关于诊治 疾病时根据四诊所得进行综合分 析确定诊断,辨其证之所属,订 出治疗方案,决定处方用药等医 疗实践的案卷。
1.“入院记录”书写内容、顺序及注 意事项: 一般项目:包括患者姓名、出生地、 性别、常住地址、年龄、单位、民族、 入院时间、婚况、病史采集时间、病 史陈述者、发病节气、可靠程度等。
年龄在妇产科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阶段的妇 女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发病特殊性。
刘完素提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 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少 阴经也”。 青春期少女常因肾气未充,天癸始至,冲任功能 尚未稳定,而易患月经失调;育龄期妇女多因胎 产、哺乳,数伤于血,或操劳过甚,耗伤阳气, 七情过度,暗伤阴血,致肝肾失养,肝失和调, 易患经、带、胎、产诸疾;老年妇女脾肾虚衰, 易发生经断前后诸证、肿瘤等。同患崩漏,不同 年龄的复旧目的和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对年龄 的记载要准确,不能用“成”代替。
现病史:围绕主诉描述疾病的发生、 发展、变化及诊治过程对发病的诱发 因素、主证及伴随症状的性质、特征、 病情演变情况等应重点描述,对发病 过程中所作的检查、诊断、治疗经过, 所用中西药剂量、疗程及其他特殊疗 法,治疗后反应等,均应一一记录。
⑴ 阴道出血 不正常的阴道流血是妇科临床最 常见的主诉,在询问中应注意阴道出 血与经、带、胎、产、杂病的关系。 对主诉为阴道出血的患者,首先 应了解末次月经的日期,必要时追问 末次前月经的日期,以便了解有无停 经,周期是否正常。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特色和优势在妇科疾病中,虽然只有四字。

即经带胎产。

但这四个字字字如金,字字沉重,字字治起来艰难。

一个简单的经字,也就是月经病,即包含丰富内容,如月经先期,后期,不定期,痛经,崩露,月经期各种不适综合症,闭经等。

今晚我们主要从大的方面来谈一下月经病在中医诊疗中的特色和优势,如果大家喜欢这个话题,以后我们可以列为系列,逐一讲解。

即然讲月经病,我们就得首先明白月经产生的机制,同时大家一定要明白月经是受体内外各种因素综合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如感冒,着凉,饮食结构改变,居住环境改变,还有心情情绪的波动等,无时不影响着其变化。

这样大家从这两张幻灯片中了解月经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何为月经病呢?关于月经的基本生理常识,大家知道不?初潮,经期,周期,绝经等。

一般初潮为十三四岁,有的较晚到十六岁左右了,有的较早可能在十二三岁;基本上28天为一个周期; 绝经一般在五十岁左右,也就是妇女进入老年期的象征。

我们再列出来详细看一下。

关于经期的基本常识。

我们在了解病理之前也应该先了解生理,这样对比更有利于学习。

(图片4正常月经)我们在了解了这些常识之后,我们再进一步看所谓的月经病,也就是这些正常指数出现变化时,也就可以称之为月经病的。

对了,我们还应再了解一下所谓的周期中的几个时期: 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图片5月经的周期规律)。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月经周期异常,一般最常见者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和月经先后不定期(图片6月经周期异常)。

我们看完了这些基本的常识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中医诊疗月经病的几个特色。

妇女的生理特点,“女子以血为主”。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经孕产乳均以血为用,易耗损机体阴血,妇人之身有余于气,不足于血,而气血之间又有“载运”和“统帅”的关系,因而月经的病变,虽有寒、热、虚、实等的不同,治之当有温、清、补、泻之分,但其终归的目的,仍在调理气血,使之平和。

所以我们在调理月经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气血的调理。

中医妇科前景

中医妇科前景

中医妇科前景中医妇科是指使用中医药理论和方法来诊治妇科疾病的专科。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和中医在临床应用中的独特优势的发现,中医妇科的前景日益广阔。

首先,中医妇科在临床疗效上有明显优势。

传统中医理论重视整体观念,注重调整病人的整体平衡,而不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中医妇科在诊断上注重辨证论治,通过四诊合参,辨明病因病机,从根本上解决疾病问题。

在治疗上,中医妇科使用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疗效确切,对很多妇科疾病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其次,中医妇科在疾病预防与保健方面有独到之处。

中医强调“治未病”,注重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妇科领域中,中医能够通过调整女性的月经周期、改善生殖系统的功能、增强免疫力和调节内分泌等方面,对预防和保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妇科在治疗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在中医妇科中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一些慢性疾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等,传统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备受关注。

与西医妇科常用的手术、药物治疗相比,中医妇科在治疗上更具有温和和谐的特点,对女性身体更为温柔和健康。

最后,中医妇科在现代医学环境下也不断更新发展。

许多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以及环境问题,使女性出现了新型的妇科疾病,如不孕不育、乳腺增生等。

而中医妇科正与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研究新型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女性提供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妇科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独特的预防与保健作用、丰富的应用前景以及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发展等特点,其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更高要求,中医妇科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医妇科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中医专长范文

中医妇科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中医专长范文

中医妇科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中医专长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妇科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第一部分:中医妇科概述。

浅谈中医妇科诊疗常规

浅谈中医妇科诊疗常规

浅谈中医妇科诊疗常规摘要】从中医妇科学出发,对中医妇科疾病的定义,女性生理、病理,妇科常见病的症状,妇科疾病治疗概要及预防与保健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女性的生理、病理妇科常见疾病1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2 女性的病理2.1病因2.1.1外感因素:寒、湿、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1.2情志因素:怒、思、恐的致病特点。

2.1.3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过度、跌仆损伤。

2.1.4体质因素:不同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种类、性质、转归,并与预后有密切相关。

2.2病机2.2.1脏腑功能失常。

2.2.2气血失调。

2.2.3直接损伤冲任与胞宫。

3 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3.1四诊要点3.1.1问诊:包括问年龄、主诉、现病史、月经史、带下、胎产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等。

3.1.2望诊:包括望月经、望带下、望恶露、望前后二阴等。

3.1.3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等。

3.1.4切诊:包括切脉(常脉与病脉)和触诊(触按胸腹有无包块及包块的性质)。

3.2辨证要点及常见证型3.2.1脏腑辨证证型: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经湿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脾虚血少、脾虚湿盛、脾失统摄、脾气下陷。

3.2.2气血辨证证型:气病(气虚、气郁、气滞)、血病(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4 妇科疾病治法概要4.1补肾滋肾:补肾是治疗妇产疾病的重要法则,根据病情,选用温肾助阳,滋肾养阴,育阴潜阳,阴阳并补等法则辨证论治。

4.2疏肝养肝:肝气郁结者,疏之,泄之;肝其上逆者,柔之,缓之;肝阳偏亢者,抑之,平之。

疏肝养肝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故有“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的说法。

4.3健脾和胃: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宜补益脾胃;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不和,胃气上逆,当辨其寒热,降逆止呕;脾虚夹湿,痰湿阻于胞络,宜健脾化痰,调经止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特点
定义 Definition
产前保健是围生期保健的关键。
产前保健包括对孕妇的定期产前检查,指导孕 期营养和用药,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使孕 妇正确认识妊娠,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对胎儿 宫内情况的监护等,是贯彻预防为主、及早发 现高危妊娠、保障孕妇及胎儿健康和安全分娩 的必要措施。
Diagonal conjugate
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
2020/11/14
21
坐骨棘间径
Interspinous diameter
两坐骨棘间 的距离,正常值 约为l0cm
2020/11/14
22
坐骨切迹宽度
全身检查 产科检查
腹部检查 骨盆测量 阴道检查 肛门检查及 绘制妊娠图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血型 尿常规 肝功 B超 遗传学检查等
24
复诊产前检查
病史
新出现的情况 对症处理
2020/11/14
检查
体重 血压 水肿? 胎位 胎心率 胎儿大小 宫高腹围
辅助检查
尿蛋白? B超
25
二、孕 妇 管 理
1.实行孕产期系统保健的三级管理 2.使用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 3.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
管理
2020/11/14
26
第二节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2020/11/14
27
一、胎儿监护
•确定是否为高危儿 •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
2020/11/14
28
(一)确定是否为高危儿
(1)孕龄<37周或≥42周; (2)出生体重<2500g; (3)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 (4)生后1分钟内Apgar评分0-3分; (5)产时感染; (6)高危产妇的新生儿; (7)手术产儿; (8)新生儿的兄姐有新生儿期死亡。
Interspinal diameter (IS)
孕妇取伸腿仰 卧位,两髂前 上棘外缘的距 离,正常值为 23-26cm
2020/11/14
15
髂嵴间径
Intercristal diameter (IC)
孕妇取伸腿 仰卧位,测量两 髂嵴外缘最宽的 距离,正常值为 25-28cm
2020/11/14
2020/11/14
29
(二)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
妊娠早期:B型超声检查、超声多普勒法 妊娠中期:宫高、腹围、B超 妊娠晚期:
1.定期产前检查(宫高、腹围、胎动、胎 心、B超)
2.胎动计数(30、10、注意胎动) 3.羊膜镜检查 4.胎儿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监测 5.电子监测
现的暂短性胎心率减慢,可 分为3种:
早期减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2020/11/14
31
胎心率基线
2020/11/14
32
胎儿电子监测——1)胎心率的监测
16
骶耻外径
External conjugate (EC)
第5腰椎 棘突下至耻 骨联合上缘 中点的距离, 正常值为182Ocm
2020/11/14
17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
Transverse outlet
两坐骨结 节内侧缘的距 离,正常值为 8.5-9.5cm
2020/11/14
18
出口后矢状径
39、40周共再做产前检查9次) 高危孕妇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2020/11/14
7
首次产前检查
病史
年龄 职业 推算预产期 月经史、既往孕产史 既往史及手术史 本次妊娠过程 家族史 丈夫健康状况
2020/11/14
检查
全身检查 产科检查
腹部检查 骨盆测量 阴道检查 肛门检查及 绘制妊娠图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血型 尿常规 肝功 B超 遗传学检查等
8
EDC(月)=LMP(月)-3(或+9) EDC(日)=LMP(日)+7 农历? 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能
相差1—2周
2020/11/14
9
腹部检查
视:腹形及大小,腹部有无妊娠 纹、手术瘢痕及水肿等
触:宫高、腹围、四步触诊法 听:胎心
2020/11/14
10
四 步 触 诊 法
2020/11/14
11
2020/11/14
12
2020/11/14
13
骨盆测量
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 髂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 出口后矢状径 耻骨弓角度
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 坐骨棘间径 坐骨切迹宽度
2020/11/14
14
髂棘间径
30
胎儿电子监测——1)胎心率的监测
①胎心率基线(BFHR)
bpm、过速、过缓、变异(波动)、胎心率基线摆动 摆动幅度(10-250和摆动频率(6次/分) ②一过性胎心率变化(判断胎儿安危的重要指标),暂 时性加快或减慢,随后恢复基线水平。
加速:是指子宫收缩后胎心率基线暂时增加 15bpm以上,持续>15秒,这是胎儿良好的表现
2020/11/14
4
第一节 孕妇监护与管理
2020/11/14
5
一、孕妇监护
规范的产前检查是孕妇监护的主 要方法。
2020/11/14
6
产前检查的时间
从确诊早孕时开始 妊娠20周起进行产前系列检查 妊娠20-36周期间:每4周检查一次 自妊娠36周起:每周检查一次 (即妊娠20、24、28、32、36、37、38、
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 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 将阴道内的食指置于韧带 上移动,若能容纳3横指 (约5.5-6cm)为正常,否 则属中骨盆狭窄
2020/11/14
23
首次产前检查
病史
年龄 职业 推算预产期 月经史、既往孕产史 既往史及手术史 本次妊娠过程 家族史 丈夫健康状况
2020/11/14
检查
2020/11/14
2
围生医学(又称围产医学):是研究在围生期 内加强对围生儿及孕产妇卫生保健的一门科学, 对降低围生期母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发生率、保 障母儿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020/11/14
3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国 际上对围生期的规定有4种,我国采用围生期 Ⅰ计算围生期死亡率,即:从妊娠满28周至产 后1周。
Posterior sagital diameter of outlet
坐骨结节间 径中点至骶骨尖 端的长度,正常 值为8-9cm
2020/11/14
19
耻骨弓角度
Angle of pubic arch
正常值为90度,小于80度为不正 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2020/11/14
20
对角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