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正浓》课文
北师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梅香正浓
梅香正浓《梅香正浓》这篇文章通过重点介绍明朝的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颂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们崇高的气概。
课文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读后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叙事为主,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形象地将“梅花”与“民族英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自读自悟,感知文章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针对理解文章主旨所提出的问题,能采取多种方式解决。
继续学习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通过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来体会民族英雄所具有的民族气节和崇高气概,并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
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
1、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
感受作者文章中饱含的激情,体会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
2、自读文章,引导学生根据主旨发现问题,感受“梅香”的具体含义,促进对文章的感悟。
教案一一、导入新课:历史的星空多么璀璨,是英雄俊杰之士的肝胆,像日月一样照彻了历史的乾坤。
天地因有正气而万劫不衰,一个民族也因为有英雄而万代不朽,他们是照耀星空的日月!他们是贯穿古今的永不枯竭的江河!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这些英雄的品质比松挺,比梅香,比翠竹更挺拔!今天,让我们借助《梅香正浓》这篇课文回到那民族危亡的时刻,感受他们的气概。
二、自主学习:(一)读标准音:寡廉鲜(xiǎn)耻纵情逸(yì)乐高官厚禄(lù)拜谒(yè)崇(chóng)敬虬(qiú)枝峥嵘(zhēng róng)捐(ju ān)躯昏庸(yōng)殉(xùn)自刎(wěn)尸骸(hái)飨(xiǎng)楹(yíng)酷(k ù)爱召(zhào)集瞻(zhān)仰体恤(xù)戕(qiāng)害伫(zhù)立怂恿(sǒngy ǒng)(二)解词:1、酷爱:十分喜爱。
《梅香正浓》说课稿
《梅香正浓》说课稿一、说教材《梅香正浓》这篇文章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岁寒三友”,几篇选文,笔法不拘一格,内容隽永深刻。
这篇文章通过重点介绍明朝的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赞扬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民族英雄,歌颂了在民族危亡之时他们崇高的气概。
课文饱含着强烈的爱国情感,读后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叙事为主,采用对比、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形象地将“梅花”与“民族英雄”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令人回味无穷。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读自悟,感知文章内容,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可法的感人事迹,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来体会民族英雄所具有的民族气节和崇高气概,并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题目“梅香正浓”的深刻含义,体会英烈们的英雄气概。
教学中,应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着眼于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从中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学重点:通过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民族英雄的气节与精神。
教学难点:鉴于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理解的水平,我把“感受题目‘梅香正浓’的深刻含义。
”设定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梅香正浓》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科学合理的教法,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实际和课文特点,我主要采用1.朗读感悟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课文四字短语较多,虽琅琅上口,可是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形式还较为陌生,因此要引导学生充分熟悉文章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自主地对文本进行探究,再通过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梅香正浓》PPT课件11
4、通过阅读,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梅香 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
合作学习 深入阅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第2-6自然段,详在民族危亡之时几次起草奏章,提出救 亡方略,规劝皇帝, 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担忧。 第二件:写史可法在明朝大势已去之时,发誓与扬 州城共存亡。 第三件:扬州陷落,史可法宁死不降,最后“大骂 气绝身亡”。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解词: 1、 酷爱:十分喜爱。 2、 拜谒:拜访、拜见。 3、 高官厚禄:官大,待遇高。 4、 尸骸:尸骨。 5、 楹联:挂或贴在堂屋柱子上的对联。 6、 寡廉鲜耻: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7、 戕害:杀害、残害。
阅读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精读使自己特别感动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史可法高尚的民族气节。 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以“梅香正浓”为题,寓意深刻, 富有抒情意味。
历史的星空多么璀璨,是英雄俊杰之士的肝胆, 向日月一样照砌了历史的乾坤。天地因有正气 而万劫不衰,一个民族也因为有英雄而万代不 朽,他们是照耀星空的日月!他们是贯穿古今 的永不枯竭的江河!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这些 英雄的品质比松挺,比梅香,比翠竹更挺拔! 今天,让我们借助《梅香正浓》这篇课文回到 那民族危亡的时刻,感受他们的气概。
2.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崇高——感动——伤感而肃然——感慨万分
( 1) ↓ 总 起 —— 崇敬之情
(2~6) ↓ 引出回忆 起草奏章 誓同生死 分述 宁死不降 伤感肃然 (7~8) 对比总结 ↓
感人肺 腑 令大地沉 醉
北师小学语文六上第八单元《梅香正浓》课文解读
课文解读
史可法守扬州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史可法英勇为国捐躯的凛然正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无论什么时候读到、提起,都不能不令今人肃然起敬。
本文作者借登临扬州梅花岭之机,追述了史可法的英勇事迹,抒发了自己对这位民族英烈的崇敬。
因为原文较长,有些事情中学还要学到,所以选入教材时删去了“自己”九岁时的一件事、关于史可法老师左光斗的事迹、扬州屠城十日、洪承畴与孙兆奎的对话等内容,附在“参考资料”中。
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是作者游史公祠后的留言。
课文基本上是游记,吊古怀今。
第1自然段写探访民族英烈的缘由,点出主题,表达对英烈“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的崇敬之情。
第2自然段叙述自己探访的地方是扬州的梅花岭。
由梅花岭联想到《梅花岭记》以及史可法镇守扬州的历史事迹。
第3~5自然段详细记述史可法守扬州的事迹,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受命——坚守——殉国,段段惨烈。
史可法受命于危难之际,困守孤城,为国家的命运“日夜忧虑”,几次上表奏章,“泪流满面”,希望“挽狂澜于既倒”,感动了部将士卒。
清军兵临城下,史可法知大势已去,做了这样几件事:①血书告急;②拒降;③召集众将发誓言;④安排后事。
件件都围绕“吾誓以身殉城”展开。
梅香正浓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 号节庵。永乐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 王朱高煦之叛。出按江西,颂声满道。五年(1430年), 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 遭王振等迫害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 力请复任。十四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 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 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 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新字词。 2.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感受 “梅香”的具体含义,体会英烈们的气概。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 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 人。南宋末大臣。宝四年(1256年)进士。宋度宗咸淳九年 (1273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 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二年(1276年)正月, 谢太后向元军投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 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 年),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 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 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 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 年),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 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 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经 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以「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宁死不屈之志。
生词解析:
1.酷爱:十分喜爱。 2.拜谒:拜访、拜见。 3.高官厚禄:官大,待遇高。 4.尸骸:尸骨。 5.楹联:挂或贴在堂屋柱子上的对联。 6.寡廉鲜耻: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7.戕害:杀害、残害。
《梅香正浓》PPT课件2 (共17张PPT)
自学提纲
1、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成语 2、背诵史可法墓前楹联的诗句 3、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把文章分三 段并归纳段意 4、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基本字词内容 词语:拜谒 虬枝峥嵘 怂恿 纵情逸乐 飨堂 纵论兴亡
回顾复习近义词辨析并造句: 1、浮现,涌现,出现 2、瞻仰,参观、观看
史可法墓前的楹联 • 数点梅花亡国泪 • 二分明月故臣心
对“梅香”的理解 参考答案
•
“梅香”指梅花的 品格及具有梅花品 格的英雄身上所体 现的凛然正气。
说说你所了解的其他英雄
1、苏武牧羊的事迹 2、岳飞抗金的事迹 3、文天祥临死不投降的事迹 4、秋瑾的事迹
总结全文
• 本文作者使用了借物喻人的 写法,歌颂了民族存亡之时 英雄们的崇高气概,让我们 记住他们的凛然正气,学习 他们如梅花在风雨中依然清 香如故,不屈不挠的品格。
文章结构:
开头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自己对 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们的崇敬之情。 主体部分:(2-6自然段)详写了 史 可法的英雄事迹。 结尾部分:(第7-8自然段)作者直 抒胸臆,表达情感。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赞扬了具有“梅花” 般品格的民族英雄,重点 介绍了史可法的感人事迹。
合作探究
1、文章主体部分详细写了史可法哪几 件事情? 2、作者写文章的感情线索依次是什么? 3、有感情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对 “梅香”的理解。 4、你还知道哪些像史可法这样的英雄。
达标测评
做在练习本上,只写答案 一、补充词语 ( )枝( )嵘 ( )情( )乐 高( )厚( ) 寡( )鲜( ) 视( )如( ) 感( )万( )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伫立( )沉静( )感叹( ) 怂恿( )浮现( )崇敬( ) 三、你能写出文天祥、秋瑾的诗文中的一句 诗吗?
《梅香正浓》课件第一课时
拓展练习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请同学们结合历史讲,具有“梅香”品
格的英雄的事迹。
北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梅香正浓
梅香正浓
导入
历史的星空多么璀璨,是英雄俊杰之士的肝胆, 像日月一样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天地因有正气而万 劫不衰,一个民族也因为有英雄而万代不朽,他们 是照耀星空的日月!他们是贯穿古今的永不枯竭的 江河!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这些英雄的品质比松挺, 比梅香,比翠竹更挺拔!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82021/9/182021/9/182021/9/189/1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8日星期六2021/9/182021/9/182021/9/1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82021/9/182021/9/189/1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82021/9/18September 1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82021/9/182021/9/182021/9/18
学习字词
拜谒 虬枝峥嵘 怂恿
纵情 逸乐
飨堂
纵论兴亡
学习字词
近义词辨析,并造句: 1、浮现,涌现,出现 2、瞻仰,参观,观看
《梅香正浓》课文
《梅香正浓》课文《梅香正浓》课文我自幼酷爱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秋瑾等中华民族英烈的诗文,也爱读有关他们事迹的记述。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去探访他们的故居,拜谒他们的墓地,在留有他们足迹的土地上走一走。
在今天看来,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
今年我有机会访问历史名城扬州。
五月的最后一个上午,我登上了扬州城外的梅花岭。
站在虬枝峥嵘的古梅树旁,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明末镇守扬州英勇捐躯的史可法的事迹来。
当年清兵入关,迅速占领了北方大部分领土。
明朝遗臣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称帝南京,组织人马抗击清军。
可是福王的近臣马士英玩弄权术,排挤史可法,并怂恿皇帝纵情逸乐,不理政事。
朝廷昏庸,大兵压境,史可法受命于危难之时,督师扬州,困守孤城。
他日夜忧虑国家命运、民族危亡,几次起草奏章,纵论兴亡,规劝皇帝,提出救亡方略。
每次写毕,三读其稿,泪流满面,部将士卒无不动容。
次年四月,清兵包围了扬州。
史可法写血书向朝廷告急,皇帝不应。
清军统帅豫亲王几次写信,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拒不拆封,弃之不顾。
但他知道明朝大势已去,就召集手下众将,说:“吾誓以身殉城!”可是他不愿意落到敌人手里,希望在城破时有人能把他杀死,副将史德威表示愿意成全他的节义。
史可法当即认史德威为义子,并留下遗言:“我死后,葬在梅花岭上。
”十天后,扬州陷落。
城破时,史可法要拔刀自刎,手下众将争着抱住他,史可法大声呼史德威动手,史德威泪如雨下,不能举刀。
清兵俘获史可法,豫亲王被他的忠勇感动,以“先生”尊称他,许他高官厚禄,劝他降清。
史可法大骂气绝而死。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现在史可法墓,是他的衣冠冢。
墓前飨堂上有一副七言楹联,上书:“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叫人感叹不已。
瞻仰了史可法的衣冠冢后,西向步入史公祠,祠内挂有史可法坐像。
这位出生于中原的乡里先贤好像在审视我,使我顿时由伤感而肃然。
品读《梅香正浓》语文教案:课文阅读策略与分析
品读《梅香正浓》语文教案:课文阅读策略与分析引言《梅香正浓》是一篇情感饱满的散文,以美丽的梅花为主题,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本文从课文阅读策略和分析两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品读这篇文学作品。
一、课文阅读策略1.预读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预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预读,可以掌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便于后续的细读和理解。
在预读《梅香正浓》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标题、开头和结尾,大概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同时,还可以注意一下文章的篇幅、段落以及字体大小等格式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
例如,通过预读,我们可以发现,《梅香正浓》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梅花的美丽和与之相关的情感,以及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2.理解在预读之后,就可以进入到文章的细读阶段。
此时,我们应该仔细地阅读文章的每个段落,对文章中的词语、句子和情感细致分析,从而深入理解文章。
例如,在阅读《梅香正浓》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注意到,作者运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描写,例如“巍然屹立”、“如白云从天降世”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到梅花的美丽。
同时,也可以注意到作者对梅花情感的描写,例如“看到梅花,我就仿佛披上了一件芬芳馥郁的衣裳”,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作者对梅花情感的表达。
3.分析在理解之后,我们可以开始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
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作者的立意和表达手法、文章的背景和情感色彩等。
通过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在分析《梅香正浓》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作者会写这篇文章?梅花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对梅花的情感等。
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
二、课文分析1.主题《梅香正浓》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说是“梅花的美丽和与之相关的情感”。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生动的形象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梅花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揭示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审美观念。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梅香正浓
第三件事是我为文同和诗,其中仪首令他们夫妇喷饭。
2、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文与可淡泊名利,恬淡,狂放;聪慧; 为官清廉,不贪图奢侈享乐。
第 三 段
本段作者简洁收尾,画在人亡,亲人 亡故,知己不再,回顾往昔,痛苦难忍, 不禁恸哭!此情感人。
胸有成竹
文 与 可 画 筼 筜 谷 苏 偃 轼 竹 记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 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 和生命意义的感悟。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 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兰心蕙性:比喻人品 高尚,举止文雅,有 时也用于比喻女子善 良贤淑。 芝兰玉树:比喻优秀 的、有出息的子弟。
采兰赠药:兰,兰花, 花味清香;药,芍药。 比喻男女互赠礼物, 表示相爱。
全才苏轼在绘画领域表现不俗。善画竹石, 学文同而又自具风格。北宋时,苏、文的墨 竹为人所称,他更首创“朱竹”(朱砂画)。 另外,他论画卓有所见,主张“神似”、 “传神”,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在画史上很有影响。苏轼画真迹,今 仅存《古木怪石图》等。
元 倪瓒
清 任颐 朱竹凤凰图
郑板桥 墨竹图
自读环节: • 概括各段段意,通晓全文大意。 • 思考: 文中谈及怎样的绘画理论? 通过本文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第一段:
1、如何理解其中的绘画理论? 明确:作者先从竹子本身出发,既而成竹在胸,意在笔 先,构思成熟后奋笔疾书,一气呵成。这种画论是主张 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和整体形象 的把握,追求神似。苏轼批评了那种脱离现实,背离自 然规律的现象。 2、学习文同的画论,作者有何心得?
明确:“我”只知道却做不到。自然流露对文与可的倾慕之情。作 者从而将绘画体验加以引申,扩展,联系社会生活,得出需重视实 践,不断积累经验。当然也包含作者对宦途的自省与领悟。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6梅香正浓|北师大版(共19张PPT)
导入课文
史可法(1602-1645),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字宪之,号 道邻,崇祯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 中。崇祯八年(1635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 军以堵截民变队伍。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 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 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十七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 英、阮大铖合谋欲立福王,送之至仪真,遂立福王于南京。加东 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受马士英排挤,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 州。清兵至,可法传檄各镇,无一至者,亲守西门险要。城破, 自刎不死,被执,不屈死,以袍笏葬于城外梅花岭。人称史阁部,
学习生词
酷爱:十分喜爱。 拜谒:拜访、拜见。 高官厚禄:官大,待遇高。 尸骸:尸骨。 楹联:挂或贴在堂屋柱子上的对联。 寡廉鲜耻:形容人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戕害:杀害、残害。
精读课文
作者借傲雪的梅花,在风雨中依然清香如故的 不屈不挠的品格,重点介绍了明朝的遗臣的史可法 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民族危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 概。
精读课文
文章第3-5自然段,详细写了史可法的英雄事 迹,共写了哪几件事?
精读课文
第一件:写在民族危亡之时几次起草奏章,提出救亡方略,规劝 皇帝,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担忧。
第二件:写史可法在明朝大势已去之时,发誓与扬州城共存亡。 第三件:扬州陷落,史可法宁死不降,最后“大骂气绝身亡”。
精读课文
清军兵临城下,史可法知大势已去,做了哪几件事?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学习生词
课文《梅香正浓》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梅香正浓》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梅香正浓》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梅香正浓》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2. 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体验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比较教学法:通过比较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热爱本国文化。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梅香正浓》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卡片、奖励物品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发对课文的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梅花的了解和印象。
二、朗读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句子节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三、理解课文(15分钟)1.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节。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四、欣赏梅花(10分钟)1. 展示梅花图片,让学生欣赏梅花的美丽。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梅花的感受和理解。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0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三、品味梅花(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对梅花的理解和创作(如绘画、诗歌等)。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创作,引导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小结与拓展(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梅香正浓张书杰
看着台上捧着奖杯的她,我仿佛又看见了校园里花开满树,花香四溢的梅花……
从准备大赛开始,学生每天早晨都会去美术教室画画,他们的画越画越好,他们的笑容越来越灿烂,他们也越来越自信了。连家长都特意给我打来电话:“你们班的美术老师教得太好了,我都不敢相信那是我女儿画的”。“我家孩子回家就画画,画得还挺好。”诸如此类的话还有很多很多。听着家长们一句句的赞美,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进步。此时,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了石老师一遍遍试讲,一次次指导孩子们画画的情景。
第二天清晨,校园里静悄悄的。我打开门,教室空空如也。“学生们肯定又到美术教室画画了。”我心里暗暗地想着,快步来到美术教室。石老师正在指导学生画画,孩子们都在动手画,只有刘塞东张西望,没有动笔。石老师上前询问,他回答:“我不知道怎么画头像,怕画不好同学们笑话我。”
原来是怕表现不好,看来他没有自信。于是石老师请他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当说到他和朋友之间的趣事,逗的同学们哈哈大笑。听着孩子的表述,石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你把你的朋友说得这么生动,相信你一定能把他画好。”这时他满眼的激动。过了一会,他终于画出了他的朋友。当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时,他也勇敢的上来了,石老师当众表扬了他,他自信地笑了。
梅香正浓
张淑杰
一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白的像雪,红的似火,黄的赛金,粉的如霞……在寒风中翩翩起舞。细细一闻,一股香气迎面扑来,馨香阵阵,淡雅清新,顿时感到心旷神怡。
校园里就有这样一株梅花。每次看到,便会想到我们学校的美术老师——石冬梅。
5月17日傍晚,我正想下班回家,刚走到二楼,石老师喊道:“淑杰,你们先别走,我想给你们试讲,你们听听行吗?”于是,小袁、海玉和我一块听起了冬梅的试讲。讲完后,她急切地说:“我觉得有些地方讲着特别别扭,你们快和我说说哪儿不合适,我赶紧改。”于是,我们聚在一起研讨、改稿,再试讲。
语文北师大六年级上册(2011年6月修订)《梅香正浓》拓展阅读1
《梅香正浓》拓展阅读
古井
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
井里的水清凉可口。
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
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古井离我们家才十来米远。
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悠吱悠,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
门前的路面湿漉漉的,老是像刚下过一场春雨。
我们家的邻居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
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的;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简直像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似的。
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
乡亲们见两位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呀。
”老两口带着歉意说。
“那口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
”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梅香正浓》PPT课件(上课用)2
•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寡廉鲜耻
视死如归 感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
二、站立、平静、感慨、教唆、呈现、崇拜
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
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 豪。
堂清测试
一、背诵史可法墓前的楹联 二、说说你对“梅香”的理解 三、说说文章的感情线索
•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梅香正浓
学习目标:
、掌握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及成语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史可法感人事 迹 、感受民族存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概
复习回顾
《墨梅图题诗》的作者,内容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在历史的长河上有多少民族英雄刚直不 阿,凛然正气,不向世俗、权贵低头, 坚持信念,至死不渝。今天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梅香正浓》,感受在民族存亡 之时英烈们的崇高气概。
下,改变模样。
•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梅香正浓》
忠心劝谏——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史可法拒不拆封,弃之不顾。但他知道明朝大势已去,就召集手下众将,说: “吾誓以身殉城!”
以身殉城——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十天后,扬州陷落。城破时,史可法要拔刀自刎,手下众将争着抱住他,史 可法大声呼史德威动手,史德威泪如雨下,不能举刀。清兵俘获史可法,豫亲王 被他的忠勇感动,以“先生”尊称他,许他高官厚禄,劝他降清。史可法大骂气 绝而死。
象征具有梅花品格的民族英雄正在感染着作者和别人。
归纳总结
作者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借傲雪的梅花,在风 雨中依然清香如故的不屈不挠的品格,重点介绍了明朝遗臣
的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歌颂了民族危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 概。
作 业
• 熟读课文。 • 预填本课《配套练习》。 • 预习下一课《墨竹图题诗》。
听读课文并思考: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重点介绍了明朝的遗臣史可法的感人事迹,歌颂
了民族危亡之时英雄们的崇高气概。
阅读文章第3—5自然段,说说详细写了史可法哪几件英雄事迹?
朝廷昏庸,大兵压境,史可法受命于危难之时,督师扬州,困守孤城。他日 夜忧虑国家命运、民族危亡,几次起草奏章,纵论兴亡,规劝皇帝,提出救亡方 略。每次写毕,三读其稿,泪流满面,部将士卒无不动容。
纵情逸(yì)乐
虬(qiú)枝 殉(xùn)难 楹(yíng)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香正浓》课文
导读:我自幼酷爱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秋瑾等中华民族英烈的诗文,也爱读有关他们事迹的记述。
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去探访他们的故居,拜谒他们的墓地,在留有他们足迹的土地上走一走。
在今天看来,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
今年我有机会访问历史名城扬州。
五月的最后一个上午,我登上了扬州城外的梅花岭。
站在虬枝峥嵘的古梅树旁,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明末镇守扬州英勇捐躯的史可法的事迹来。
当年清兵入关,迅速占领了北方大部分领土。
明朝遗臣史可法等人拥立福王称帝南京,组织人马抗击清军。
可是福王的近臣马士英玩弄权术,排挤史可法,并怂恿皇帝纵情逸乐,不理政事。
朝廷昏庸,大兵压境,史可法受命于危难之时,督师扬州,困守孤城。
他日夜忧虑国家命运、民族危亡,几次起草奏章,纵论兴亡,规劝皇帝,提出救亡方略。
每次写毕,三读其稿,泪流满面,部将士卒无不动容。
次年四月,清兵包围了扬州。
史可法写血书向朝廷告急,皇帝不应。
清军统帅豫亲王几次写信,劝史可法投降,史可法拒不拆封,弃之不顾。
但他知道明朝大势已去,就召集手下众将,说:“吾誓以身殉城!”可是他不愿意落到敌人手里,希望在城破时有人能把他杀死,副将史德威表示愿意成全他的节义。
史可法当即认史德威为义子,并留下遗言:“我死后,葬在梅花岭上。
”
十天后,扬州陷落。
城破时,史可法要拔刀自刎,手下众将争着
抱住他,史可法大声呼史德威动手,史德威泪如雨下,不能举刀。
清兵俘获史可法,豫亲王被他的忠勇感动,以“先生”尊称他,许他高官厚禄,劝他降清。
史可法大骂气绝而死。
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
现在史可法墓,是他的衣冠冢。
墓前飨堂上有一副七言楹联,上书:“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叫人感叹不已。
瞻仰了史可法的衣冠冢后,西向步入史公祠,祠内挂有史可法坐像。
这位出生于中原的乡里先贤好像在审视我,使我顿时由伤感而肃然。
每当我们民族处于危亡之秋,总会出现两类人。
一类人有邦国而无自身,敬畏史笔,体恤民苦,壮怀激烈,视死如归。
另一类人则重私利而轻大义,寡廉鲜耻,戕害同胞,卖身求荣,置世世代代之唾骂于不顾。
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
伫立在梅花岭下,依依不忍离去。
现在虽然不是梅花开放的季节,大地却久久沉浸在浓浓的梅香之中……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