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最新5篇

最新-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最新5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篇一教学内容: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用学生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妈妈和老师比,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

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一)统一长度单位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

一拃(zhǎ)、一步、一庹(tuǒ)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课时解决问题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7页例8及做一做,练习一第8题。

例8是一节解决问题的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前面例1~例5的教学,学生初步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会测量物体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这些都为例8尝试估测物体长度打好了基础。

通过例8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初步建立的1厘米和1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提高对长度单位进行实际运用和估测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做好铺垫。

(二)核心能力通过这节课,要掌握一定的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还要结合长度单位的建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类比、观察,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感受长度的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长度的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学习重点能恰当的选择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五)学习难点有逻辑地表达选择合适长度单位的想法。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解决问题》教学课件,直尺。

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预习任务测量自己的一拃有多长。

借助自己的身体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想一想在学习长度单位“米”时,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还记得自己的身高有多高吗?(二)课堂设计1.检测预习,新知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比一比的游戏。

要求:我说你比,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1米、2米。

昨天在家大家都已经量过自己的1拃的长度了,谁来说一说你的一拃有多长?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身高?厘米和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复习唤醒学生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表象,为新授课做准备。

】2.问题探究生活中到处都有长度需要测量,瞧:这是每周一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的场景。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5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5篇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 教学目的:1、通过推测、比拟,学会选用适宜的长度单位描绘物体的长度。

2、稳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宜的长度单位描绘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考虑,比拟。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一、互动对话,明确目的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答复后,请他们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1米等长度。

师: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提醒问题(1)课件出示旗杆,让学生猜一猜它有多高。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学生考虑,自主解决问题。

三、展示交流1、小组内交流组内交流各自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交流。

3、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以后大家在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时要多考虑多比拟。

由于学生目前只学习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很容易作出不是13厘米,就是13米的推断。

全班交流时,要防止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

(板书)4、反思回忆老师出示一支粉笔,告诉学生,一支粉笔的长度约是10厘米,2支粉笔叠起来就是20厘米,比13厘米长,所以一根旗杆的长度是13米。

四、反应评价根底练习(课件集中呈现)1、教材第7页做一做。

2、教材第9、10页练习一中第8、9题。

拓展练习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反思与回忆是有难度的,所以老师可以示范,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考虑: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2、指名答复,说说选择的理由。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学设计《长度单位》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教材第2页到第7页的内容。

第2页例1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测量活动中感悟不同的工具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从而产生统一测量工具的需要。

第3页的例2和例3。

主要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会用尺子测量具体实物的长度。

不少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尺子,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和交流的机会;探索1米=100厘米,方法要适当多一些,不能简单的告诉。

第5页例4认识线段,并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用尺子量具体实物长度的基础上研究测量和画线段。

教学时要提供比较多的素材(如第7页第7小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际测量和画来形成基本的技能。

以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长度单位厘米、米及相互关系、线段)和基本技能(测量长度、画线段)为核心,通过适量的练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是要认真分析学生前面研究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实情设计和组织教学,重点放在确保基础和有效沟通上。

讲授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测量物体等具体操作活动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2、学生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看法;3、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直的、可度量的、有两个端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学生在估测物体长度和实际测量比较中逐步形成估测能力;2、能用不同的学具测量身边的物体,并能观察到不同的结果,也能主动和同学合作;3、学会量、画线段,在量画线段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长度观念,提高估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味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造就学生热爱数学;2、学生在独立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观察、操作能基本能力。

讲授重难点【讲授重点】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量身边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知道线段的特征,学会量、画线段(整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第5课时确定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第5课时确定长度单位教学设计

第___ 周星期_____ 第 __ 节 _____年___ 月 ___ 日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一、教学目标1、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三、教学准备习题图片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口语训练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

(二)、导入新课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三)、探究新知1、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13()2、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用尺量一量,13厘米只有一拃长,不可能。

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

5、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6、总结判读方法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

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

(四)、当堂练习1、完成做一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课本第9页第8题。

(五)、归纳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确定长度单位厘米、米七、教学反思:八、课后练习:1.画一画。

(1)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铅笔长20( )。

(2)旗杆高10( )。

(3)一根手指大约宽1( )。

(4)一块橡皮长3( )。

3. 一支铅笔用去了8厘米,还剩12厘米,这支铅笔原来有多长?(5分)4. 量一量,小蜗牛要爬( )厘米才能吃到树叶。

二年级教案:长度单位(精选4篇)

二年级教案:长度单位(精选4篇)

二年级教案:长度单位(精选4篇)二年级教案:长度单位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初步感知1 米的实际长度。

2.知道1 米=10分米=100 厘米,能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1 米=10分米=100 厘米。

2.会测量身边规则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一、持疑引入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厘米、分米)厘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厘米用cm表示,分米用dm 表示。

)2.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分米作单位合适吗?课前大家预习了,你觉得用什么作单位好呢?(米)3.揭示课题。

米是国际长度单位,用字母m 来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

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米(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探究疑释(一)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1. 学生轻轻握住米尺的两端,让学生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教师再抽掉米尺,学生继续感知1米的长度。

2. 学生闭上眼想想1 米有多长。

3.学生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

4.抽生汇报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5.学生汇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米做单位。

(二)观察米尺,认识1 米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米尺,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2.集体汇报交流(小组汇报员汇报自己所在小组的发现)。

(1)米尺的长度是1米,(2)米尺上有10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

(3)10个小格的长度是1分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分米,所以1米等于10分米。

(4)1米=10分米=100厘米(三)用学生尺拼1 米长。

1.教师出示20厘米长的学生尺,学生猜一猜:1 米里面有几把这样长的学生尺?2.拼一拼。

活动:要求2 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拼啊。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节课主要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长度单位,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长度单位,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米、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3. 教学内容•认识米和厘米的概念。

•米和厘米的换算。

•长度单位的运用。

4. 教学过程引入:老师出示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猜测各物品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讲解: - 介绍米和厘米的定义并区分二者。

- 给出米和厘米的换算公式。

- 演示米和厘米的实际测量和计算。

练习: -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练习。

-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巩固:设计游戏环节,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掌握。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通过引入、讲解、练习、游戏和作业等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参与度。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的应用。

另外,教学中还需注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例如米和厘米的概念,多设立复习环节,以确保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

此外,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全面,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例8》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长度单位解决问题例8》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解决问题例8备课时间2020、9、4教材分析“解决问题例8”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对长、短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本单元教材利用长度单位的表象,引领学生以熟悉的长度为标椎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生:厘米和米。

师:一般情况下,“厘米”用来表示较短物体的长度或距离,“米”表示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距离。

课件出示:铅笔、黑板、橡皮测量上面物品的长度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

二自主探究(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课件出示旗杆。

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2.提出问题: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解答合理吗?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不止13厘米,旗杆高度比铅笔高得多,所以应该是13米3、师:同学们都找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跟旗杆的高度进行对比,排除了13厘米,选择了旗杆的高度是13米,非常棒!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10篇)我们将会学习到许多有趣且有用的知识。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风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用厘米量较短的物体。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图钉、各种不同长度、不谈色的纸条。

教学过程步骤师生活动修改意见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让学生用小木块来量一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3、让学生谈自己在量的过程中的感受。

4、贴在黑板上一张纸条,让学生来量。

(很不方便)5、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用木块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刻度尺。

认识厘米(1)出示刻度尺,请小组内先说说自己知道刻度尺的那些知识。

(2)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小结(主要让学生知道尺上的1厘米)。

(3)让学生量一量身边的一些物体,说说那些物体的长是1厘米。

(图钉,某个手指等)(4)用自己想的方法表示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

用厘米量(1)小组合作,两个小组的纸条,并讨论量的方法。

(2)全班交流,学生总结方法:量时要把持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

在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这张纸条的长度就是几。

(3)请一名学生量黑板上的纸条,边量边说量的方法。

巩固练习练习一第1题让学生说说量的方法第2题量出几厘米,就在纸条上画上竖线,写上几厘米。

第3题练习是,一要学生明确量的地方,二指导学生测量的方法。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反思第三课时教案设计者:姬王小学--田茂庆教学内容:认识米用米量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

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篇1[设计理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

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到最后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本节课,注重学生在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这一表象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的感知、思考、测量、判断、验证的活动过程。

通过先估计再测量,强化练习、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够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数学书第3页例2和练习1的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教具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物体长短难以说清楚,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测量的不便。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

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4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学设计(共4课时)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比如知道一些物体的长度,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单位概念。

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

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培养学生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实物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长度单位练习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熊过生日”的故事,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如厘米、米,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参照物,体验长度单位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测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测量方法、换算关系等。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解答和指导,强调学习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
5.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数学素养。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特别是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和应用。
-练习题目的选择要覆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达到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
2.布置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目,要求学生在家中选取三个不同长度的物品,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然后,思考如何用今天学习的长度单位来描述这些物品的长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4.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测量方法,互相交流心得。在合作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沟通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尺子、测量教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激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厘米、米等长度单位的应用,能够准确地用尺子进行测量,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长度单位描述物体。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物体长度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灵活运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材。

2.教具:尺子、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展示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差异。

2.导入:让学生回忆一下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讲解:通过示范示例,解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4.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他们对长度单位转换的掌握情况。

2.讲解:介绍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操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强化他们的计算能力。

4.综合练习:设计几道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六、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相信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以及设计的作业题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掌握,如有疑问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这一单元是学生学习测量和几何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围绕“厘米”和“米”这两个基本的长度单位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首先学习厘米和米的概念,了解它们是如何用来表示物体长度的。

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实例,学生将能够感受到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从而加深对这两个单位的理解。

学生还将学习如何使用刻度尺进行简单的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何对准刻度、如何读数等。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本单元还注重实践应用。

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

比如,他们可以测量课桌的长度、书本的宽度,甚至自己的身高,从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进行大致的估测,这对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快速判断物体长度非常有帮助。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仅涵盖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估测意识。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他们掌握测量和几何知识的重要一步。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设计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基本认识和测量技能。

首先,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入手,引入长度的概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测量长度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兴趣基础。

在“认识厘米”这一部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厘米尺的使用,熟悉其结构特点,掌握如何用厘米尺准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知识要点
1.长度的概念与单位
2.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3.实际问题中长度单位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长度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2.能够进行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1.长度单位的理解与转换;
2.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1.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选择并运用长度单位。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长度单位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5分钟)
1.解释长度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常见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2.教授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

3. 练习(20分钟)
1.让学生完成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
2.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问题。

4. 拓展(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长度单位换算问题,并进行讨论。

5.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认学生掌握情况。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设计一个实际问题,用长度单位解决。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对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是否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请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长度的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长度的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长度的单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的意义和单位。

2.掌握米、分米、厘米的换算。

3.能够正确使用长度的单位进行计量。

4.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行长度的比较和计算。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米、分米、厘米的换算方法。

2.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较好掌握米、分米、厘米的换算。

2.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和比较。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和教具:长度单位的图片、绘画板、米尺、量尺等。

2.已备好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几种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了解长度的基本
概念。

第二步:讲解
1.讲解米、分米、厘米的概念,并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第三步:实践
1.给学生布置几道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题,让他们动手实践,巩固所学
知识。

六、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单位,并掌握了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这些长度单位来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

七、作业建议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自行收集一些长度单位的实物,并进行测量和比较。

八、延伸阅读
1.了解更多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

2.思考一些实际问题,并尝试用长度单位进行解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方法,提高对长度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向老师请教。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4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4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米、分米、厘米的换算关系;
2.掌握米、分米、厘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米、分米、厘米进行计量;
4.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米、分米、厘米的换算;
2.米、分米、厘米的计算方法;
3.米、分米、厘米的单位符号。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2.物理量换算的思维能力培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应用场景。

2. 学习长度单位换算关系
•让学生思考:1米 = ?分米,1米 = ?厘米;
•引导学生发现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

3. 操作练习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计算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练习;
•设置不同长度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练习
•提供更多的长度单位换算题目,增加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索,尝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单位问题。

五、教学反思
•总结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换算时的不足,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设计更多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题;
2.回家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并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记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长度单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际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2、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对比、推想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合适的长度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长度观念,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突破方法:借助已有的测量物体的经验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突破方法:借助已有的测量物体的经验,想一想,比一比。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同时,在前几课时的学习中,也已经基本建立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本节课再以学生身边熟悉的物体做参照物,运用合适的方法,更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合理的运用正确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答题卡等。

学生:学具袋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说说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

2、对于这两个长度单位你都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知识,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活动: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是160()。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探究旗杆的高度。

师:现在老师想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长度知识来解决一个生活中问题。

(课件定格:旗杆图片,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板书问题)
(1)说说看,我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

生1:(用手比划)1厘米这么长,13厘米就这么一点高,旗杆不可能是13厘米这么矮,所以,一根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生2:我们自己有1米多高,旗杆比我们高很多,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类确定长度单位的问题时,首先脑海中要想一想自己见过或了解的物体的样子(板书:想一想),然后用自己熟悉的物体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跟他比较或推测(板书:比较、推测),最后得出结论----(板书:得出结论)。

(3)检验解答是否正确。

学生说说自己的检验方法。

小结:得出结论后,我们再以自己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充分交流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和发展合情的推理推测能力。


三、运用新知
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你能根据刚才的解答过程,思考下这些物体的长度是用厘米还是米作单位呢(课件出示)
电冰箱高180()
爸爸的小轿车长3()
橡皮擦长4()
大树的高9()
我的身高是1()30()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

(再次回顾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

再次回顾解答过程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如何更好的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语文书长20米。

灯管长50厘米。

教室长9厘米。

字典厚6米。

窗户高180米。

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我们在生活中要正确地选择长度单位,不然不但会闹出笑话,而且会影响我们测量的结果。

(渗透认真完成作业,养成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四、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1、师:小明学习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后,在生活中对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而且还写了一篇数学日记。

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把这些物体的长度单位补充完整吧!
今天放学后我自己走回家,我家住的楼房可高了,大约高30()。

回到家,走进卧室,就看到我的新床,长2(),宽150(),躺在上面可舒服呢!床边放着我的新书桌,坐在这个高85()的书桌前,我从书包里拿出长25()的新铅笔盒,厚2()的语文书,开始写我的作业啦!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渗透每天回到家要先完成作业,再出去活动的思想。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五、全课总结,回顾反思
师:今天我们解决了一些跟长度单位有关的问题,说说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全班再次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