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本味篇
中国古今饮食与文化
中国古今饮食与文化作者XX关键字:饮食饮食文化食品明清盛世食器烹饪菜肴健康营养一、烹饪初创中国的烹饪初创于原始社会解体、进入奴隶社会的时期。
公元前17世纪,商代奴隶制度有了较大发展,有了剩余产品,才有了发展烹饪的物质条件。
相传中国烹饪的始祖伊尹就是那个时代的。
伊尹,名挚,商代初期宰相.辅佐成汤伐桀救民,受到成汤的信任和尊重。
《史记&殷本纪》载:伊尹“负鼎俎,以至味说汤,致于王道”。
他背了炊具。
用烹饪和至味的道理去说服汤,使汤得治天下。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叙述了商汤之时的烹饪状况。
伊尹以味说汤,反映了当时中国烹饪已初步形成为一门技艺。
他讲的主旨虽然是圣王之道,治世之道,却以人人都能体验的味觉讲起,把滋味分析得鞭辟入里,事实上是一篇烹饪初创的经验总结。
当然,究竟谁可奉为中国烹佐的始祖,看法不一。
有人依据传说中的黄帝制造釜额,建灶教民蒸谷为饭为理由,认为他是烹任的始祖。
也有人认为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躁”,应看作是人类饮食史上的一次革命,认为他才是真正揭开烹饪史的第一页。
还有人依据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故曰 ;宓牺氏 ;;养牺牲之充庖厨,故曰 ;庖牺氏”;,认为伏羲氏为中国烹饪的始祖。
其实,上述古籍中有关伏羲氏、燧人氏等的记载都是后人追记的,而且经常涂上一层神话色彩,更难免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氏族部落的某些创举集中到一个人身上。
凡此种种,反映的也不过是从茹毛饮血到熟食的转化,此时的饮食也只是为了一个目的 ;一果腹,还谈不上烹饪的艺术。
用严厉的历史眼光看,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1。
剩余产品日渐丰富,社会分工日益扩大,烹饪才成为一种专职分工,从而渐渐演变成~种艺术、一种文化。
总之,烹饪的真正的始祖,祖国食文化的真正胚胎,是广大劳动者长期积累,共同创造的。
二、汉唐时代璀璨辉煌的饮食文化汉代,中国饮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在融合了前代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原则
中国饮食文化的四大原则
1、食医合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形成最早的理论内容。
其标志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
2、饮食养生: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3、本味主张: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隽美之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
先秦典籍对此已有许多记录,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一书的《本味篇》,集中地论述了“味”的道理。
4、孔孟食道:形成于先秦时期。
首先是孔子和孟子饮食观点、思想、理论及其食生活实践所体现的基本风格与原则性倾向,即孔子的“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和孟子的食志—食功—食德。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讲中国饮食1.中山时子(日)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陆羽(唐)茶经中国工人出版社3.陈光新春华秋实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4.吕不韦(战国)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国商业出版社5.上古真人(战国)黄帝内经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6.曹雪芹、高鹗(清)红楼梦三秦出版社7.蔡澜老澜游中国广东旅游出版社8.贾思勰(南北朝)齐民要术(饮食部分)中国商业出版社9.忽思慧(元)饮膳正要中国商业出版社10.袁枚(清)随园食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1.清月酒文化地震出版社12.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3.上海市茶叶学会中国茶文化系列丛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4.福光休闲馆经典茶艺系列影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在长期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深远,历来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评价与欢迎,是当前中国旅游经济日益兴旺发达、餐饮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物质财富,中国饮食主要由主食、副食、饮品三个部分组成。
一、主食(国人饮食观念中最普遍也最重要的物质内容)主食是国人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并定型的,用来获得人体所需主要营养素的谷物及谷物制品。
包括米和面粉两大类。
“南米北面”的中国主食选择的明显的地区指向性:早在8000年前,磁山人和裴李岗人开始在华北平原上培植小米;5000年前,黄河流域出现了高粱等农作物的种植。
另外,大约在7000多年前,长江下游的杭州湾的河姆渡人开始种植籼稻。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小米和大米的国家。
(一)米类主食中国传统的特色主食主要有米类主食部分的各种饭类(大米饭、小米饭、杂米饭、五色饭、扬州炒饭、羊肉抓饭等等)、粥类(米粥、菜粥、豆粥、肉粥、八宝粥等等)、粽子类(枣馅粽、栗馅粽、赤豆馅粽、肉粽、花生粽、火腿粽等等)、米粉米糕类(米粉、米线、元宵、重阳糕、雪片糕、芙蓉糕、年糕、苏州糕团等等)。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饮食文化: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饮食养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饮食养生是食医合一理论与实践长期发展的结果,是旨在通过特定意义的饮食调理达健康长寿目的的理论和实践。
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本草学文著中。
《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由中国茶道的奠基人陆羽所著。
茶德:中国儒学传统君子完美人格修养对茶的比德思想,是传统茶人对茶与茶事的道德和哲学认识的升华,主要理解为:诚、清、真——“茶德三昧”,即:诚—诚厚、诚明、诚信、诚敬;清—清真、清俭、清正、清明;真—真情、真性、悟真、归真。
陆羽:中国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啊,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袁枚:中国古代食学的集大成者,有“食圣”之誉。
所著《随园食单》是中国古代食学著作的典范。
茶人:有茶文化修养的嗜茶者。
角黍:即粽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美食,是定形于3000年以上的文化积淀最厚重、最具艺术性的特型食品,源于上古祈农传统,定型于屈原纪念风俗。
六礼: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普劳:又作“朴劳”,我国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风味名食,汉语名为“羊肉抓饭”黄酒:中国的民族特产,也称为米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多以谷物为原料,蒸熟后加入专门的酒曲和酒药进行的发酵酒。
本味论:本味论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之一,形成于先秦时期。
注重原料的天然物性,讲求食物的自然美味与味性变化的科学合理性。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介
中国古代饮食简介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不断。
历代都有所发明、创新,并兼收并蓄外国及国内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管子》中也有:“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
《孟子》中也说:“食色,性也。
”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中国人将饮食与生存、发展、享受融为一体,中国饮食文化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魅力和艺术魅力,中国人的吃不单单是吃食物本身,更是在吃文化、吃科学、吃艺术。
中国饮食之考究,烹饪技术之高明早已是举世闻名,其饮食种类之繁多、吃法之多样亦令人叹为观止,林语堂曾形容中国人“是地球上唯一无所不吃的动物”。
孙中山也曾赞叹中国烹调之妙足表明文明进化之深。
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动植物种类,中国人对新食物始终保持浓厚兴趣,中国发达的烹饪技术也使得许多在西方人看来不可食用的东西,经中国厨师的手艺而变得美味可口。
同时,中国也有世界上最多最好的食谱,并在古代优秀的诗文作品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记述与描写。
第一节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兴起、发展一、史前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追溯数十万年前,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洞穴中有烧石、烧骨等遗迹,证明当时的北京猿人已经能使用火。
河套人遗迹中也发现了使用热石片烤食物的迹象。
其他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国开始养猪,至少有5600年历史。
在古代,已掌握煮和蒸两种烹饪方法,也能酿酒。
商代时期开始耕种小麦、大麦、小米、大米等谷类和野菜,并将野生的牛、马、羊、猪驯化,开始实行人畜分居、牲畜圈养。
商代也具备了人类进入饮食文明时代的三个条件,即烹饪用的陶器、切割食料的铜刀,以及来自海水的盐。
二、西周(约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770年)西周时期在饮食文化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诗经》和《周礼》中记录了许多与食物相关的文字和诗句。
比如关于谷物栽培的有“黍、稷、稻、粱,农夫之庆”等;关于蔬菜的有“七月烹葵及菽。
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3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3篇)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3篇)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一):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
"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
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经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
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提高。
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
可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当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坚持不衰的生命力。
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中华礼貌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着中华礼貌源远流长五千年,呈现出极大特点。
其一,风味多样。
我国一向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其二,四季有别。
中国人善于根据四季变化搭配食物,夏天多吃清淡爽口食物,冬天多吃味醇浓厚食物。
其三,讲究美感。
中国人吃食物不仅仅讲求味,还讲究欣赏之美,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能够雕出各种造型,还讲究食材,食具,以及环境的搭配与和谐。
其四,注重情趣。
中国人喜欢给食物取一些富有诗意的名字,例如"炝凤尾"、"蚂蚁上树"、"狮子头"、"叫花鸡"等。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在生活生产中,不断探索有利自身生存、延续的饮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地方风味的食品和菜肴,而不少名点名菜,富有文化内涵,使许多旅游者每到一地,便兴致勃勃地品尝。
一个导游,了解富有地方风味的菜肴,向游客作适当介绍,可增添游客的乐趣。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
中国烹饪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采集野果,捕捉野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礼记·礼运》篇记载:“古者未有火,食草木之实,马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从生食向熟食的转化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用火进行食物加工更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起点。
火的运用和控制促使了陶器的产生。
陶器发明以后,就被用作炊具和食具,釜、鼎、鬲、甑是最早出现的陶制炊具,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烹饪技术的第一次飞跃,人类真正进入了烹饪时代。
公元前21世纪,原始社会解体,中国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从夏到秦,我国先民的烹饪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商代名臣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叙述了商汤之时的烹饪状况,提出了烹饪理论的一些基本论点。
《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
而黄河流域最早的名菜——周代八珍则标志着先秦烹饪技术达到一定水平。
“八珍”是周代宫廷名菜,对后代影响深远,成为烹饪中特定的名词。
周代还盛行饮食疗法,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叙述了古人常说的“医食同源”。
秦汉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烹饪技术日趋成熟。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一条“丝绸之路”,发展了与西域各国的关系,既引进了西方食品,同时也将中国的饮食文化推向了世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各族人民文化、生产技术的大交流、大融合时期,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法饮食文化对比
中法饮食文化对比世界上最懂饮食的意义,并用它来充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民族只有两个:中国和法国。
这两个国家的美食史不仅和他们的文明一样悠久,而且还成为本国文明的一个部分。
一道菜肴,或一种烹饪方法似乎就能让人嗅到一个民族文化悠久和深远的味道。
而中国和法国一个响当当代表东方饮食文化,一个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神奇,要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就从这两国的食文化比较说起吧。
一、味觉盛宴:百味中国VS原味法兰西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即《文子〃上德篇》所称之“水火相憎,鼎鬲其间,五味以和”。
《吕氏春秋〃本味篇》称赞“五味以和”是“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
史书另有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
譬如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都不在话下。
其他原料也是如此。
因而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的“全鱼席”、“全蚝席”,长沙李和胜的“全牛席”,北京一些清真饭馆的“全羊席”以及北京砂锅居的“全猪席”。
可谓一种食材,千般做法,百人百味。
传统的中国菜有八大菜系,系系菜色口味各不相同,除了主食米面比较一致,各地人所中意的食物五花八门。
法国料理的精髓在于尽可能真实体现食材的原味,当法国师傅在做料理时,他所加入的调味料、配菜甚至于搭配的酒,都只有一个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给带出来。
其料理以精致豪华的高尚品味,风靡全球食客的胃。
因为菜肴要体现食材的原味,法国料理十分重视“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国料理的至理名言。
而法国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么地方吃什么菜、什么时令吃什么菜”也很重要。
法国料理的精华在酱汁(SAUCE),因为对食材的讲究,法国人使用酱汁佐料时,以不破坏食材原味为前提,好的酱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风味、口感,因此如何调配出最佳的酱汁,就全看厨师的功力了!此外,法国菜也被喻为最能表现厨师内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对厨师而言,都是一项艺术的创作。
吕氏春秋《本味篇》
吕⽒春秋《本味篇》《吕⽒春秋》本味篇⼀《⽼⼦》(道德经)第六⼗章开篇的⼀句话说:“治⼤国若烹⼩鲜”。
多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这句话的理解或解读,都定格在这样⼀个层⾯上:治理⼤国,就像烹制⼩鱼⼀样。
更有滑稽者⽈:治理国家应该像煎⼩鱼,不要反复地翻转。
因为⼩鱼很嫩,若反来复去地煎就会将鱼弄烂,⼀道好菜也就泡汤了。
并由此引申为治理国家,不能反复地折腾,这样,国家就肯定治理不好。
虽然不能说这种解读是错误的,但从《⽼⼦》中体现出的思想来看,如此解读,不过是幼稚肤浅的望⽂⽣义的理解。
因为,先哲⽤词练达,微⾔⼤义,寓意深刻,点到为⽌,从⽽给⼈们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况且,斯⼈已逝,他不可能与我们再作现场的对话,唯⼀的⽅式,只能靠我们在正确地理解了他的整体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再去作深度的思辨。
思辨得清不清晰,解读得好与不好、到位与不到位、准确与不准确,完全可反映出我们思辨的深度和⼴度以及基于这种深度和⼴度⽽产⽣的顿悟。
⽼⼦讲的这句话以及《⽼⼦》第六⼗章的论述,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的,⽼⼦所主张的“⽆为⽽⽆以为”的思想贯穿其中。
在中国传统⽂化中,整个⼈世间好⽐是做菜的厨房,对⼈世间的治理好⽐是⼤厨烹制菜肴。
这个观念⼀直渗透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意识,⾃从《尚书·顾命》起,就把做宰相⽐为“和羹调⿍”。
《吕⽒春秋》的第⼗四卷《本味篇》如是写道: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衅以牺猳。
明⽇设朝⽽见之,说汤以⾄味。
汤⽈:“可对⽽为乎?”对⽈:“君之国⼩,不⾜以具之,为天⼦然后可具。
夫三群之⾍,⽔居者腥,⾁玃者臊,草⾷者膻。
恶臭犹美,皆有所以。
凡味之本,⽔最为始。
五味三材,九沸九变,⽕为之纪。
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失其理。
调合之事,必以⽢、酸、苦、⾟、咸。
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起。
⿍中之变,精妙微纤,⼝弗能⾔,志不能喻。
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故久⽽不弊,熟⽽不烂,⽢⽽不哝,酸⽽不酷,咸⽽不减,⾟⽽不烈,淡⽽不薄,肥⽽不腻。
以“味”为本 四川小吃里的生活真味
以“味”为本 四川小吃里的生活真味成都小吃甲天下成都小吃种类繁多,数不胜数,故事也多,最为人熟知的当数钟水饺、龙抄手和赖汤圆。
知名的成都小吃,追溯起来,多半是源自小贩在街头摆的一个小摊位,所以很多是以小贩的姓氏或是摊位所在的街巷为名,比如荔枝巷的钟水饺和总府街的赖汤圆。
水饺在北方是主食,在四川却是小吃。
光绪十九年(1893年),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在成都荔枝巷开办了一家名为“协森茂”的水饺店,因风味独特,20世纪20年代即闻名成都,1931年开始打出“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钟水饺个头不大,一小碗10只,也就是50克的量,但制作十分讲究。
饺子皮都是手工自制的,软硬、厚薄适中,咬起来有韧劲;采用纯猪肉馅,不用其他肉类,也不添加蔬菜;上桌时淋上用成都有名的二荆条红辣椒面加菜油炼制的红油,再加上特制的咸红酱油、芝麻油、蒜泥汁、盐、味精……鲜香微辣,咸中带甜,别有一番风味。
不喜辣的话可以选择清汤水饺,口感细腻、鲜美。
赖汤圆与钟水饺齐名,创立时间也相近。
首任老板赖元鑫是四川资阳人,1894年就挑着担子在成都沿街卖煮汤圆。
当时成都卖汤圆的小摊很多,为了留住食客,他起早贪黑,精选原料,精心制作,他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碗、不粘牙,品种也逐渐增加到十几个。
20世纪30年代,赖元鑫在总府街口开了一间铺面,取名“赖汤圆”,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之一。
四川人称馄饨为抄手,细算起来,其历史还要早于饺子。
据考证,馄饨汉代就有了,饺子则始于隋、盛于唐。
而龙抄手的创立,比钟水饺和赖汤圆要晚近半个世纪,其名称也并非来自创始人的姓氏。
当时,创始人张武光与好友在一家“浓花茶园”商议要开抄手店,取店名时,便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取其谐音“龙”,也有“龙腾虎跃”“生意兴隆”的寓意。
1941年,位于成都悦来场的“龙抄手”开张,50年代迁往新集场,60年代后迁至春熙路南段。
龙抄手讲究皮薄、馅嫩、汤鲜,抄手皮要“薄如纸、 与经典的大菜相比,各种随意、方便的小吃更容易让人亲近,从而感知浓郁的地方风情与生活真味。
中餐文化饮食内容
中餐文化饮食内容
中餐文化饮食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食材:中餐文化注重食材的新鲜和原味,常用的食材包括各种肉类、海鲜、蔬菜、豆制品、菌类等。
同时,中餐文化也强调食材的季节性和地域性,注重因地制宜、适时而食。
2. 调料:中餐常用的调料包括盐、酱油、醋、糖、姜、蒜、葱、花椒、辣椒等,不同地区和菜系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调料和口味。
3. 烹饪技巧:中餐烹饪技巧丰富多样,包括炒、炖、烧、焖、蒸、煮、炸、烹等。
不同的烹饪技巧会使食物呈现出不同的口感和味道。
4. 菜系:中餐文化有多个菜系,包括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等。
这些菜系各有特色,口味和烹饪方式各不相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餐文化。
5. 饮食文化:中餐文化注重礼仪和饮食审美,强调“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
同时,中餐文化也强调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注重餐桌上的交流和情感沟通。
总之,中餐文化饮食内容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饮食文化的著作
饮食文化的著作古代:
1、《先秦烹饪史料选注》
2、贾思勰《齐民要术》
3、林洪《山家清供》
4、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
5、李渔《闲情偶寄》
6、袁枚《随园食单》
7、朱彝尊《食宪鸿秘》
现代
01、东京梦华录
02、吕氏春秋本味篇
03、闲情偶寄饮馔部
04、养小录
05、中馈录
06、随园食单
07、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08、易牙遗意
09、醒园录
10、素食说略
11、齐民要术饮食部分
12、千金食治、食疗方
13、清异录饮食部分
14、山家清供
15、饮馔服食笺
16、食宪鸿秘
17、随息居饮食谱
18、饮食须知
19、造洋饭书
20、粥谱二种
21、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22、调鼎集
23、能改斋漫录
24、先秦烹饪史料选注
25、吴氏中馈录、本心斋疏食谱
26、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
27、饮膳正要
28、菽园杂记饮食部分
29、陆游饮食诗选注
30、清嘉录
31、宋氏养生部饮食部分
32、浪迹丛谈四种饮食部分
33、食疗本草
34、太平御览饮食部。
《吕氏春秋·本味篇》蔬菜食材解读
《吕氏春秋·本味篇》蔬菜食材解读《吕氏春秋·本味篇》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对蔬菜食材有着深入的解读。
蔬菜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在饮食营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更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结合《吕氏春秋·本味篇》中的相关章节,对蔬菜食材进行解读,探讨蔬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烹饪技巧。
《吕氏春秋·本味篇》对蔬菜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其中提到了“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在蔬菜食材中都有所体现。
《吕氏春秋·本味篇》通过对五味的描述,阐述了蔬菜食材的特点和功效,并提出了“五味调和”的饮食观念。
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食物的“五味调和”被认为对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蔬菜作为五味均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们广泛地应用于日常饮食中。
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还提到了蔬菜的药用价值。
蔬菜在中医药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用于疾病的治疗和调理。
《吕氏春秋·本味篇》中介绍了不同蔬菜对人体的功效,如大白菜“能利小便”,胡萝卜“去烦闷,止渴”,芹菜“通五脏”等等。
这些对蔬菜功效的描述,为人们指明了蔬菜在医食同源的理念下的应用方向,对于促进人们对蔬菜食材的更好理解和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日常烹饪中,根据《吕氏春秋·本味篇》的指导,合理选择蔬菜食材并合理搭配,可以使膳食更加多样化,增加食物的口感和口味。
《吕氏春秋·本味篇》也提出了“食不过饱”,强调了饮食的适量原则,提倡“节欲以节饥”,即通过控制饮食,保持适度的饥饿感,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在蔬菜的烹饪过程中,选择适量的食材,并合理搭配,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同时保持身体的健康。
《吕氏春秋·本味篇》对蔬菜食材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其包含的关于蔬菜的分类、功效和烹饪技巧的内容,对于中国饮食文化中蔬菜的地位和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吕氏春秋·本味篇》蔬菜食材解读
《吕氏春秋·本味篇》蔬菜食材解读蔬菜是我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食材之一,是保持健康生活的必需品。
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蔬菜的品种繁多,种类丰富。
《吕氏春秋·本味篇》是一本古代有关食材和养生的书籍,对于蔬菜的解读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提到了很多蔬菜的种类,其中包括了叶菜类、瓜果类、根菜类等。
在这些蔬菜中,绿叶蔬菜尤为重要。
绿叶蔬菜的叶子鲜嫩,绿色丰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好处。
《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还提到了几种常见的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等。
这些蔬菜在现代饮食中也十分常见,我们可以通过食用这些蔬菜,摄入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瓜果类蔬菜中,《吕氏春秋·本味篇》提到了黄瓜、西瓜等。
黄瓜是一种清凉爽口的蔬菜,具有很好的保湿作用,对于皮肤的美容有着很大的帮助。
西瓜则是一种夏季特别受欢迎的水果,除了含有丰富的水分以外,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解渴和防止中暑有着很好的效果。
根菜类蔬菜也是很重要的食材之一,《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提到了萝卜、红薯等根菜类的蔬菜。
萝卜是一种味道清甜,可以生食、煮食或者做成腌萝卜等各种美味的蔬菜,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助消化作用。
红薯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纤维素和多种矿物质,对于增加饱腹感和促进肠道健康有很好的效果。
《吕氏春秋·本味篇》提到的蔬菜食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在我们日常的饮食中,应该多样化地选择各种蔬菜,保持膳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摄取到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保持健康的体魄。
《吕氏春秋·本味篇》里的美食文化
《吕氏春秋·本味篇》里的美食文化衣食住行,一直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而且也与你我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
此中,又以食为重。
毕竟人类文明初期可以住山洞,穿树叶兽皮,出门光着大脚丫子。
唯独一日三餐是一天忙碌的重要主题。
所以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那么今天咱们就通过《吕氏春秋·本味篇》来看看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开始古代吃货喜欢吃什么?是怎么吃的吧。
原文摘抄: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
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
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
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
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
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讲,味道的根本在于水。
酸、甜、苦、辣、咸五味和水、木、火三材都决定了味道,味道烧煮九次变九次,火很关键。
一会儿火大一会儿火小,通过疾徐不同的火势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不失去食物的品质。
调和味道离不开甘、酸、苦、辛、咸。
用多用少用什么,全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将这些调料调配在一起。
至于说锅中的变化,那就非常精妙细微,不是三言两语能表达出来说得明白的了。
若要准确地把握食物精微的变化,还要考虑阴阳的转化和四季的影响。
所以久放而不腐败,煮熟了又不散烂,甘而不过于甜,酸又不太酸,咸又不咸得发苦,辣又不辣得浓烈,淡却不寡薄,肥又不太腻,这样才算达到了美味啊!”古代的吃货对于美食的品质放到今天来看,都是极挑剔的。
从水、炊具、燃料(古代指木材的选择)、火候、调味品配方,都是很讲究的。
美食区别于一般的食物,差别就在这里了。
美食,倾注了更多的烹饪的经验技艺,倾注了更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时间精力。
如此才能让美味,给食者一种唇齿留香、通体舒泰的享受。
顿觉,人生精彩,感叹人间竟有如此美味,值得品味,值得留恋。
《吕氏春秋·本味篇》里描述的烹饪技法,到了宋朝,就成了瓦罐汤的真实写照。
味道河南(4):话说“本味”(伊尹篇中)
味道河南(4):话说“本味”(伊尹篇中)/hnsb/html/2013-07/12/content_923433.htm?div=-1伊尹第140代长门孙伊海誉所绘“暮年不辍誌百味”。
开封县⼋⾥湾镇伊寨村,是伊尹后⼈主要居住地。
伊海誉是伊尹第140代长门孙,除了画画,他还喜欢搞些⼩发明。
可以给⽵笋做出各种艺术造型的“机械⼤厨师”就是伊海誉近期研究的成果。
⼤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春正⽉⼆⼗九,宋真宗皇帝御驾莅临空桑伊尹庙,拜谒伊尹,并刻御碑⽴⽯,褒赞伊尹:成汤之仁,溥率来宾;阿衡之忠,天辅成功。
民难既平,嘉谟宾贞。
王室不衰,⼤训可知。
蘋蘩之祭,传于永世。
⾦⽯之刻,表于褒德。
话说“本味” 伊尹篇(中)河南商报记者马红丽⽆论有关伊尹的⾝份有哪些离奇的传说,事迹有多么光辉灿烂,今天的你我听到这个颇有励志⾊彩的传奇后,除了⼼⽣⼀丝惊讶、崇敬之外,恐怕⼤部分⼈都会觉得伊尹以及伊尹的事迹跟今天的你我扯不上关系。
但其实,正是这位传奇⽼头⼉在三千多年前说的⼀段话,才有了今天你我的饮⾷习惯。
话说⼀:“本味”特质各类⾷材的特质是什么?⾷材之间该如何配伍才是最营养、最科学的?⽕候对饭菜的质地、⼝感⼜有着怎样决定性的影响?五味该怎样调和才能恰如其分地彰显⾷材的鲜与美?对此,三千多年前的伊尹有着最精妙的论述:烹调美味,⾸先要认识原料的⾃然性质:“夫三群之⾍,⽔居者腥,⾁玃者臊,草⾷者膻。
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凡味之本,⽔最为始。
”烹饪的⽤⽕要适度,不得违背⽤⽕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变,⽕为之纪,时疾时徐。
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失其理。
”伊尹说,调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别⽤⼼去掌握体会:“调和之事,必以⽢酸苦⾟咸。
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起。
”伊尹说,经过精⼼烹饪⽽成的美味之品,应该达到这样的⾼⽔平:“久⽽不弊,熟⽽不烂,⽢⽽不哝,酸⽽不酷,咸⽽不减,⾟⽽不烈,淡⽽不薄,肥⽽不■(左⽉右侯、⾳hou,腻的意思)。
本味
概括性 的介绍 , 出哪一 个区域所产 指 原 料是最好 , 这一点 至关重要 , 如果 原料不是最好的, 就是调味的技 艺再
高, 也调不 出 “ 至味” 。正所 谓说 “ 物
1 不良, 生 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 。 调味的 “ 尺度” 《 本味篇》 调 :“ 味之事, 必以甘、 苦、 成 , 酸、 辛、 先后
到食用者的口味需求 , 加了很 多调味 品, 改善 菜肴的滋 味 , 而掩盖了原 从 料的 “ 本味” 。 民 以食 为天 , 以味 为先 , 以 食 味
和超脱 的人生理想 , 于是饮食生活也 变成士 大夫们 大谈 特 谈 的 “ 门话 热 题 ” 注意素食是 宋代士大夫饮食生 。
活 中一 个重要 特 点。因为从 宋 代 以 后, 人们逐渐从喜食 山珍 海味转为喜 食 蔬菜、 菌类等 美味。以饕餮 自居的
味理论定 下最初的基 础。
人 贬 斥 中国菜 的理 由 , 中国菜 都 即
是 调料 味。 人们 把 制作 菜 肴 的过 程称为烹
“ 味”一词 , 本 首见 于 《 吕氏春 秋》 的篇名 , 书共1 o ,“ 味” 全 6篇 本 乃其 中一篇 , 春 秋 战 国时代 产 生 是
的第一本 系统论 述调 味 的言论 与著
能 会 造 成 “ 菜一味” 千 的现象。 这也 正是不习惯 且 不懂 中国菜 肴 的外 国
行研 究。 《 据 尚书》 中记载 :“ 作和 若
羹, 尔惟盐梅 。 这 是人 类在调 味方 ” 面记载最早 的文献 , 以后 的调味理论 都 是在 此基 础 上发 展 而来 的。 类 人
从盐梅调和羹的简单实践 中, 学到调 味的基本知识 , 为以后形成 系统 的调
成的各种地方菜系中, 淮扬菜 系继承 袁枚 的本 味论 最 多 , 扬菜选 料严 淮 谨、 刀工精细、 主料 突出、 注重本味。 它具 有浓而不腻、 淡而味鲜的特点 , 酥烂 脱骨而不失其形 , 滑嫩 爽脆而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了解课文提出的调味理论和思想。
4、体悟饮食之道和治国之道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疏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课文提出的调味理论和思想。
教学难点:
体悟饮食之道和治国之道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今宜知古,无古不成今。
要成为烹饪大师,就应该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饮食文化。
本单元带领大家走进传统,通过学习与饮食相关的古典文学作品,增长烹饪专业知识,陶冶情操,领悟祖国悠久博大精深的烹饪文化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简介作者、作品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
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
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仲父”,掌秦国实权。
秦王政亲理政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
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
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理论依据。
《本味篇》为《吕氏春秋》第14卷,记载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
它的本义是说任用贤才,推行仁义之道可得天下成天子,享用人间所有美味佳肴,但在其中却保存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提出了一份内容很广的食单,记述了商汤时期天下的美食。
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烹饪史的一份很重要的资料。
三、学习课文
1、朗读课文,正音
2、借助注释,疏通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四、小结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
二、阅读文章,整体把握
(一)朗读课文
(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2、概括《本味篇》提出的调味理论和思想。
3、饮食之道和治国之道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小结
四、作业
根据《本味篇》提出的调味理论和思想,结合专业课的学习及自己的实践,说说“调味在烹饪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