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零基础教学大纲(具体)
高中数学零基础教学大纲(具体)高中数学零基础教学大纲高中数学零基础教学大纲:必修课程:1.高中数学必修一。
2.高中数学必修二。
3.高中数学必修三。
4.高中数学必修四。
5.高中数学必修五。
选修课程:1.高中数学选修一。
2.高中数学选修二。
3.高中数学选修三。
4.高中数学选修四。
5.高中数学选修五。
6.高中数学选修六。
7.高中数学选修七。
8.高中数学选修八。
9.高中数学选修九。
10.高中数学选修十。
11.高中数学选修十一。
12.高中数学选修十二。
13.高中数学选修十三。
14.高中数学选修十四。
15.高中数学选修十五。
高中教学大纲数学高中数学必修教材共分为5个学期,每学期学习的内容不同,必修1和必修4主要学习函数和几何的相关知识,必修2和必修3主要学习三角函数和向量以及数列等知识,必修5主要学习分数的运算以及不等式的解法。
浙江高中数学课本教学大纲浙江省高中数学课本教学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必修课程:这部分包括数学1、数学2、数学3和数学4,共4个模块。
数学1主要涉及基础代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等内容;数学2主要涉及基本几何对象,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数学3主要涉及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如集合与映射、函数和数列等;数学4主要涉及基本的统计和数据处理概念和方法。
2.选修课程:这部分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积分、数值分析、随机过程、实变函数、复变函数、抽象代数、近世代数、数理逻辑、数学史等12个模块。
总体来说,浙江省高中数学课本教学大纲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提供更深入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以满足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的需要。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在促进社会进步、文化交流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性,体会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了解数学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和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定理、方法的思想、方法和力量,促进学生在智力、能力、思维品质、学习方法、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同时使学生学到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四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四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一、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方法的掌握、数学技巧的运用以及数学思想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二、数学教学的内容数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几何、函数与分析、概率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数与代数包括数的性质与运算、整式与分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几何包括平面几何与空间几何;函数与分析包括函数的性质与运算、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等内容;概率与统计包括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图表与统计分析等内容。
三、数学教学的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题能力。
四、数学教学的评价数学教学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评价应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形式,注重发现学生的潜力和特长,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五、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数学教学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六、数学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1教学大纲
1.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建立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论体系。
-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
2. 教学内容
- 线性函数及其图象
-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
- 三角函数及其图象
- 平面向量
- 解直角三角形
- 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和投影
3. 教学重点
- 理解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的基本概念。
- 掌握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的图象特点和性质。
- 学会利用线性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和向量解决实际问题。
- 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和相关定理。
- 学会利用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方法
-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利用示例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定理。
-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5. 教学评价
- 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 进行定期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6. 参考教材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
7. 教学资源
- 数学教学工具:直尺、量角器、计算器等。
- 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课件、视频教学等。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大纲内容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下是大纲的主要内容:1. 数学基础知识- 数与式:包括实数、复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等。
- 函数:涵盖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以及函数的应用。
-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的基础知识。
- 概率与统计: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方法。
2. 数学基本技能- 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准确、快速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
- 推理能力:通过逻辑推理训练,提高学生的推理和证明能力。
- 解题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形结合:通过图形和数量的结合,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 转化思想:教授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来解决。
- 分类讨论: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能力。
4. 数学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购物、理财等。
- 科学技术中的数学:介绍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领域的应用。
- 信息技术中的数学:探讨数学在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
5.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数学。
-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 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期末考试等。
6. 课程资源和教学建议- 教材和辅助材料:推荐使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材,并提供丰富的辅助学习材料。
- 教学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强调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大纲的实施,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一)选择题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是试卷中的必考题型,具有概念性科学性、灵活性等特点。
考查的内容往往是识记性质的.要求考生从4个答案中选择正确的选项,这类试题一般知识覆盖面广、迷惑性强,表面看似容易,但若不注意审题,特别容易失分。
这部分试题比较简单,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应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选择题所占分数较高,是考生得分的关键,不能在这部分失分过多:(二)填空题填空题也是识记性质的,主要考查考生记忆知识的牢因程度。
填空题要求所填入的内容一定要准确、简练。
在这一部分考生没有选项可选,没有蒙混过关的可能,考生不仅要知道答案是什么?还要能准确地写出来,错字、别字不能得分。
所以.考生一定要仔细检查,不要做无用功。
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毕竟这一题目所占的分数不多,可以把剩下的时问集中到大题上去。
(三)简答题这种题目一般来说不应答得过长,只要把主要只是点写上,稍作展开即可,但该注意的是,这种题目一般来说不应答得过长,只要把主要知识点写上,稍作展开即可,但应该注意的是。
知识、点一定要回答全面,因为这种题型一般是按照知识点来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大概包含几个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楚、字迹工整,最好用序号标明,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做此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不能无限制地拖延,毕竟后面还有更大分值的论述题。
对自己暂时回忆不起来的内容可先跳过去,等论述题答完之后再返回来作答。
(四)论述题论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比较灵活,不局限于书本知识,也没有标准答案。
答题时不仅要思路清晰,而且要全面展开,先把理论讲清楚,再联系实际作相应的陈述。
考生在答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有理有据,抓住关键的知识点展开论述,抓住了知识点去也就抓住了得分点。
同样,此题也可用序号标明知识点,并要注意把核心句子放在段首。
如果题目要求联系实际,一定要结合本人或学校的工作实践经验,把它们作为阐述观点的材料,观点和材料要统一,语言要精练。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最新)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数学课程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设计,内容包括5个模块,分别是必修课程4个模块和选修课程6个模块。
其中必修课程为3个模块,选修课程为3个模块。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在学习高中数学课程之前必须学习的内容,是从初中数学到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和衔接,是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
必修课程的内容包括:(1)集合与函数,包括集合的含义、表示法及其运算,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函数模型等。
(2)空间几何,包括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简单性质等。
(3)算法初步,包括算法的含义、基本逻辑结构和基本控制结构等。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完成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是必修课程的延伸和拓展,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课程的基础。
选修课程的内容包括:(1)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包括直角坐标方程、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等。
(2)不等式选讲,包括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
(3)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包括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等。
以上是部分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详细内容请参考官方文件。
山东高中数学高一教学大纲很抱歉,我无法提供关于山东高中数学高一教学大纲的详细信息。
建议您查询当地的教材或教育部门,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教学大纲信息。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和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重要阶段。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在促进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对数学学科的正确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基本的数学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应注重基础,贴近实际,强调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避免繁杂的运算与推理。
主要内容包括:集合与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和统计、极限、导数及其应用、行列式、矩阵、几何、组合、运筹和最优化等。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为高中数学课程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的指导,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我国高中阶段的学生,共计三年。
2. 教学目标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为继续深造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教学内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3.1 必修模块包括:-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实数与函数-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函数的性质- 导数与微分- 积分与不定积分- 级数- 常微分方程3.2 选修模块包括:-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离散数学- 复变函数- 运筹学- 数值计算3.3 实验与探究模块包括:- 数学实验- 数学建模- 数学探究3.4 拓展阅读与自学模块包括:- 数学历史- 数学家传记- 数学竞赛- 数学论文与著作阅读4.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与探究成果等;- 终结性评价:包括期中期末考试、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等。
6.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授课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7. 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教育部审定的高中数学教材;- 辅助教材:各类教辅资料、数学杂志、网络资源等;- 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
8. 教学建议-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验与探究能力。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
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
高中数学分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
必修课总计280课时,选修Ⅰ总计44课时,选修Ⅱ总计88课时。
学校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
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必修课1.平面向量(12课时)向量。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实数与向量的积。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线段的定比分点。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平移。
(1)理解①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①本大纲阐述教学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四个层次,其含义参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1995年第2版)的提法:[1]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得出来,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
[3]掌握:一般地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
[4]灵活运用:是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了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了能力。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2.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集合。
子集。
补集。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最新版)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已经成为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
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
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最新)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完整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是建立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探索和创造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1.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内容。
基本技能:包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数学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数学抽象思维: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方法和理论的概括、分析和综合,以及通过数学模型来理解现实世界的能力。
数学推理能力:包括逻辑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3.综合素养数学建模:能够用数学的思维和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观察到的数学现象。
问题解决:能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以及评估和优化解决方案。
数据分析: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根据数据进行决策。
创新思维:能够应用数学知识,发挥创新思维,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1.数学必修课程包括四个模块:数与代数、几何与三角、概率统计、离散数学。
2.每个模块的学习时间为一年,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如下:数与代数:学习数的概念、运算性质、代数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
几何与三角: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几何证明等。
概率统计: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抽样分析、概率分布、回归分析等。
离散数学:学习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图论等。
3.学生需要修满必修课程的4个模块,共计2个学分。
4.必修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选修课程1.选修课程包括多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是指教育部制定的针对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数学教学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内容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数学教学的内容。
其中包括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与变换、统计与概率四个主要模块。
这些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数与代数:这一模块主要包括数的性质与运算、整式与分式、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
通过学习数与代数,学生能够掌握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函数与方程:这一模块主要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函数与方程,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和方程的解集,培养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 几何与变换:这一模块主要包括几何图形的性质、定理和证明,以及几何变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几何与变换,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几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统计与概率:这一模块主要包括统计调查、数据处理和概率计算等内容。
通过学习统计与概率,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了解概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分析数据和做出推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数学教学的目标。
其中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思维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数学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思维与能力目标: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教学大纲1. 集合(约4课时)(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2.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约32课时)(1)函数①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通过已学过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奇偶性的含义。
⑤学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参见例1)。
(2)指数函数①(细胞的分裂,考古中所用的C的衰减,药物在人体内残留量的变化等),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④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参见例2)。
(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对数的产生历史以及对简化运算的作用。
②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最新)
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最新)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新课标数学教学大纲是指教育部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主要内容包括数学课程描述、课程目标、数学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建议等。
该大纲的制定旨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数学模型教学大纲数学模型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1.1数学模型的概念1.2数学模型的历史和发展1.3数学模型的应用和意义第二章数学建模基础2.1数学建模的概念2.2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2.3数学建模的实践和应用第三章数学模型的应用3.1物理和工程中的应用3.2经济和社会中的应用3.3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第四章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步骤4.1问题定义和问题分析4.2假设和符号约定4.3模型建立和求解4.4模型检验和优化第五章数学模型的实践和应用5.1物理和工程中的实践和应用5.2经济和社会中的实践和应用5.3生命科学中的实践和应用第六章数学模型的评价和未来发展6.1数学模型的评价标准和方法6.2数学模型的未来发展和趋势6.3数学模型的学习和推广文科数学教学大纲文科数学教学大纲是指教育部对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学时分配等的教学指导文件。
以下是文科数学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1.课程性质: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具备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1)理解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掌握相关的基本技能。
(2)形成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技能。
(3)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数学思维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4)了解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自然科学、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
浙江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具体)
浙江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具体)浙江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浙江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主要包含以下内容:__集合与函数:这一部分主要包含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表示法、常用数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映射、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等内容。
__有理数:主要涉及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的表示法、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加减法、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方等内容。
__指数与指数幂:主要讲述指数的概念、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等内容。
__对数与对数运算:主要涉及对数的概念、对数的换底公式、对数与指数的关系、对数的基本性质、对数的运算法则等内容。
__三角函数:主要讲述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内容。
以上是大纲的主要内容,具体的细节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建议查阅最新的浙江高中数学教学大纲。
重庆高中数学教学下册大纲重庆高中数学教学下册大纲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算法基础1.1算法和算法复杂度1.2算法中的基本结构:顺序、选择、循环、条件语句1.3贪心算法与分治算法第二章:函数与映射2.1函数的表示法2.2函数的增长性2.3函数的值域与单调性2.4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第三章:不等式3.1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3.2基本不等式3.3绝对值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3.4柯西-施瓦茨不等式与琴生不等式第四章:数列与递推关系4.1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4.2数列的递推关系4.3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第五章:三角函数与向量5.1三角函数及其图像和性质5.2向量的表示和运算5.3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5.4向量的混合积第六章: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初步6.1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6.2直线方程与圆方程6.3圆锥曲线方程6.4平面几何问题解析几何的解法第七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7.1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结构特征与性质7.2空间向量及其运算7.3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第八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8.1随机事件的概率与古典概型8.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8.3均值、方差和协方差8.4矩、协方差矩阵和相关系数8.5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8.6数理统计初步。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新教学大纲1. 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指导高中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涵盖了高中数学的各个领域和重要知识点,并提供了一套简洁而清晰的教学策略。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 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和概念理解能力。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数学基础知识- 数的性质和运算- 代数与函数- 几何与图形- 概率与统计- 质数与因数分解- 方程与不等式3.2 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探索与发现- 建模与应用- 推理与证明- 分析与解决问题3.3 数学技能培养- 计算技巧和口算能力- 运算规则和方法- 使用工具和技术解决问题- 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 推理和证明技巧4. 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 创设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
- 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促进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
- 结合实际问题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 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5. 教学评估- 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小测验、项目作品等。
- 注重对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估。
-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以检验他们的数学能力。
-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估结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
6.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包括课本和参考书。
- 多媒体资源:利用电子教学资源、图表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 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器材和工具,开展数学实验和观察。
7. 教师角色-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 组织和管理课堂,确保教学秩序。
-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 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知识和方法。
8. 学生角色-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1)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什么,而且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得出来的,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
3)掌握:一般地说,是在理解本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去解决一些问题。
4)灵活运用:是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了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了能力。
必修课1.平面向量(12课时)向量。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实数与向量的积。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线段的定比分点。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平移。
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2.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集合。
子集。
补集。
交集。
并集。
逻辑联结词。
四种命题。
充要前提。
教学目标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精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寄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前提的意义。
3.函数(30课时)映射。
函数。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反函数。
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指数概念的扩充。
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指数函数。
对数。
对数的运算性质。
对数函数。
函数的使用举例。
实习作业。
讲授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1.微积分:根据函数特性来学习分析微分、积分,求定积分,进行应用题训练;2.概率: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基本分布,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等;3.统计数学:均值方差,卡方检验,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凸优化解决数学问题等;4.几何:二维空间的几何关系,三维空间的体积关系;5.数论:素数与整除性质,有理数的运算及性质;6.解析几何:直角坐标系下的几何关系,经典几何形状的定义与求解;7.代数学:多项式,二次曲面分解,复数及其运算等;8.数学组合与算法:数学组合,分支程序设计;9.数学地理学: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形式,球面曲线,投影及其变形,空间分析等;10.抽象数学:集合论、对象的结构和表示方法、逻辑学和数学归纳理论、数学模型、数论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获得乐趣;3. 培养学生正确、系统地认识和概括数学知识,并将其抽象和概括成定律和模型;4. 激发学生实践发现、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兴趣;5. 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提问引导和学生发言为辅,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2. 充分利用实物、实验和计算机技术,突出实践,增强学生的训练;3. 开展形式丰富的实践性活动,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4.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建立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模式;6. 通过开展数学竞赛及科技竞赛等,激发学生学习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7. 利用网络教学,进行多媒体教学,突破时空距离的限制,拓展视野。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
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
普高数学教学大纲
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修订意见)
1
2
3
4
5
6
(1)孤立的知识点,删除后不影响整体逻辑结构,对学生发展也不会发生影响。
如统计案例。
(2)重叠的内容,与初中阶段学习重叠,与信息技术等课程重叠的内容。
如三视图。
(3)蜻蜓点水式的内容,现在给定的课时难以讲解清楚,大学将系统学习,目前在中学学习尚不能看出特别明显的优势。
如定积分,反函数。
(4)特别困难的内容,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难以教学,学生接受困难、不容易理解,且非主干内容,以后在大学中学习有关理论后能容易理解。
例如近似解的精度、条件概率应用等。
二、调整的原则:
(1)原要求偏高的内容,降低后不影响整个中学学习与发展的。
(2)比较困难的内容,原要求较高,教师容易在此处进行挖掘,在技能技巧方面作文章,增加学生负担的。
(3)与该知识的地位不匹配的要求,有些内容只在所处章节中是核心内容,但在整个高中阶段并非核心内容,并非交汇点,但原要求却比较高。
(4)原要求太笼统、模糊,范围太大。
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4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对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有积极作用。
因此,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能力、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
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
高中数学分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
必修课总计280课时,选修Ⅰ总计44课时,选修Ⅱ总计88课时。
学校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
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必修课1.平面向量(12课时)向量。
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实数与向量的积。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线段的定比分点。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平移。
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2、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集合。
子集。
补集。
交集。
并集。
逻辑联结词。
四种命题。
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1)理解①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②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③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3.函数(30课时)映射。
函数。
函数的单调性。
反函数。
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指数概念的扩充。
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指数函数。
对数。
对数的运算性质。
对数函数。
函数的应用举例。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1)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实习作业以函数应用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不等式(22课时)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二次不等式、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和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a|-|b|≤|a+b|≤|a|+|b|。
5.三角函数(46课时)角的概念的推广。
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y=Asin(ωx+)的图象。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并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
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22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α+cosα=1,sinα =tanα,tanαcotα=1;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cosα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包括引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5)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了解奇偶函数的意义;并通过它们的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质以及简化这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 sin(ωx+)的简图,理解A、ω、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 arcsin x、arccos x、arctan x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能利用计算器解决解斜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实习作业以测量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6.数列(12课时)数列。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
教学目标(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两条直线的交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实习作业。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圆的参数方程。
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7)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8)实习作业以线性规划为内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圆锥曲线方程(18课时)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椭圆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5)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运动、变化观点的教育。
9(A)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
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点到平面的距离。
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两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多面体。
棱柱。
棱锥。
正多面体。
球。
教学目标(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利用给出的公垂线计算距离)。
(3)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