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教案)距离产生美:美与距离(钟名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距离产生美:美与距离

在第一讲的时候,我们曾经讨论过:“美从何处寻?”的问题,这是从美的对象的角度去寻找美的。本讲从审美的主体,也就是人这个角度讨论“人为何会产生美”呢?

如图片:在风和日暖的时节,眼前尽是娇红嫩绿,面对这灿烂浓郁的世界,心旷神怡,忘怀一切,时而觉得某一株花在向阳带笑,时而觉得某一个鸟的声音特别清脆,心中恍然有所悟。

一、审美与距离

距离产生美。这个观点是瑞士美学家布洛提出来的,我国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发展了其观点。

他们认为,距离是形成审美态度的必要条件。人对事物的审美态度不同于实用的态度,实用的态度是根据满足实际需要的欲望驱使下的活动,是有功力目的的。

朱光潜曾经举例说,假如一位商人,一位植物学家和一位艺术家同时在看一棵古松树。商人想着赚钱,于是计算这棵古松在市场上的价格,植物学家会研究古松的生长年龄和土壤气候对这个古松的影响,艺术家则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这棵古松而忘却了世界上的一切,因为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棵古松就是整个艺术世界,对古松的美感享受使艺术家欣喜若狂。这就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三种态度: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和美感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适当的距离能够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从实用的态度转变为审美的态度。

当然,商人和艺术家在看古松的时候,他们的空间距离并没有审美不同,我们这里所说的距离是“心理距离”,而不是空间距离。

朱光潜留学欧洲的时候,他总是喜欢沿着住所傍边的一条小河散步,散步的时候,总是从河的东岸去,过桥后沿着河的西岸回来,走东岸时觉得西岸的景色比东岸美,走西岸时觉得东岸的景色比西岸美,但最美的还是河中的倒影。

“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几分另一世界的色彩。我平时又喜欢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不为奇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纱便见得很美丽。”(75)

为什么倒影会比正身更美呢?

因为树的正身是实用世界中的一个片段,它容易使人想起实用意义上的意思,比如,避风遮雨、盖房烧火等的实用。而树的倒影是一种幻境,与实际的人生没有直接的关联,我们一看到倒影,就立即被倒影的轮廓、线纹、颜色等吸引住了,好比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种田人常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常羡慕种田人。初读陶渊明的诗歌,我们常常感觉到农人的生活真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农人自己在烈日下寒风中耕作时所尝到的滋味,绝不是陶渊明所描写的那样有闲情逸致。

人们常常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去羡慕别人的境遇,正如俗话所说的:“家花不如野花香”。

古代女诗人郭六芳《舟还长沙》:

侬家家住两湖东,十二珠帘夕阳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诗人平时生活在家中,没有能够感受到家的美,因为家里的一切诗人太熟悉了,那些常见的东西都变成了实用的工具。一旦与实用的意义拉开了距离,从远处看家,才发现夕阳下,自己平常熟悉的家犹如在图画中,融合在一片自然美景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烟云、细雨、帘幕、树篱、薄雾、月色总是能给人们一种审美的意味,因为这些东西能给人一种相对的距离感。

除了空间距离能产生美之外,时间距离也能产生美。

朱光潜曾说,小时候在乡下,经常看到乡下的茅屋,田地,青山等,觉得家乡真是很乏味的地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朱光潜回忆起自己的家乡的时候,故乡却变成了让人非常留恋的地方。“本来很辛酸的遭遇到后来往往变成很甜美的回忆。”(76)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当时看起来不是太好的事情,也会变成美好的画面。如卓文君不守寡,与司马相如私奔,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不守节的一件事,现在却成了一段美丽爱情的佳话。唐朝诗人李贺还写过一首诗歌来歌颂这种爱情故事: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在春风吹拂下,卓文君美丽的鬓影轻轻拂动,一幅幽美的画面。

为什么时间距离也能产生美呢?

很多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往往就成立一种美好的故事。“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的距离较远了,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77)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看重实际功利的需要,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看人生,不能聚精会神地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于是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除了饮食男女的实用目的之外,便了无生趣了。朱光潜说:“美和实际人生总是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到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77)

那么,到底多大的距离才能产生美呢?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距离,不能太远,不能太近,是一种适当的距离,这种适当也就是不即不离的距离,是一种心理距离。

距离太近,容易和实用功利联系起来,距离太远,又使人不能欣赏和理解审美对象。

王士祯的诗歌《秋柳诗》中有两句诗:“相逢南雁皆愁侣,好语西乌莫夜飞。”对于不了解这首诗的历史背景的人老说,是不知所云的,因为距离太远,我们不能了解它,所以是无法欣赏的。这首诗是悼念明朝灭亡的,有典故在里面,“南雁”特指国破家亡后无所依靠的旧官员,“西乌”特指投降后朝的官员。假如阅读这首诗歌的是明朝“遗老”,他肯定老泪众横,这也不是一种美感的欣赏,因为距离太近,他想到了实际生活中了。

艺术必须与实际生活有距离,因此,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是不相容的。写实主义的理想是将生活描写得跟真实的生活一模一样,如果这样的话,就容易引导欣赏者走回到现实的生活中,就不能将艺术作为美的对象来欣赏。比如,观看裸体女

子的照片常常不免会引起感官的刺激而产生欲望,而欣赏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汲泉女》,只会引起我们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审美感受。因为裸体的照片太过逼真现实,容易引起人的实用的态度,艺术作品将生活形式化了和理想化了,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了一定的距离。

慢慢走,欣赏啊!

谢谢同学们七个星期来的共同研讨

二、审美与移情

所谓移情,就是将我们的感情移置到客观事物上面去。于是感觉到这些事物也和我们一样有同样的情感。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庄子·秋水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tiao)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不是鱼,但是他根据自己出游的经验,推己及物,设身处地地认为鲦鱼也很快乐,这就是移情。

大作家福楼拜在写《包法利夫人》的时候说:“写这部书时把自己忘去,创造什么人物就过什么人物的生活。”如写到包法利夫人和情人在树林里骑马游玩的时候,写道:“我就同时是她和她的情人,……我觉得自己就是马,就是风,就是他们的甜言蜜语,就是使他们填满情波的双眼眯着的太阳。”(82)

这就是在审美活动中“自我”与“非自我”的统一,就是一种审美活动中的移情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