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优秀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优秀教案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七课第二节服务社会教学设计第2课时 服务社会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

教学难点: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你认为参加这种活动能给人带来什么积极影响?教师过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应该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第2课时:服务社会。

探讨为什么要服务社会以及如何服务社会。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奉献助我成长(一)服务社会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曹师傅热心公益并带动周围人一起参与公益事业的事迹,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与人生价值的关系,使学生关注公益活动,增强公益意识。

1.阅读教材P80—81“探究与分享”2.曹师傅的行为为什么能影响周围的人?提示: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

曹师傅服务社会的行为得到大家的肯定,因此能影响周围的人。

3.他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教师讲述:公益活动的好处在于,帮助别人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因为可以为别人、为社会有所贡献,就会感觉个人不再是渺小的、隐藏于芸芸众生中的微小部分,而是对别人有意义的,为外界所认可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二)服务社会全面发展1.阅读教材P81“探究与分享”2.小方的经历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提示:通过参加义卖活动,小方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可见参加公益活动,不仅仅是帮助他人,也会使自身得到发展。

活动一:支教日记(多媒体展示材料)很多事情你不去做的时候,你就不可能去理解它。

以前上学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并非如此。

刚开始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对他们也不够了解,在上课的时候,总有些学生不能耐心地听课,也就在这时,第一次发现自己付出的劳动不被人所珍惜是多么的不开心和难过。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优质课教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优质课教案_3

《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极参加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活动,培养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延伸生命价值,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2、养成亲社会行为,提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3、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对我们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掌握中学生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1、服务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何意义?2、在服务和奉献社会中,我们应如何践行?【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流程】一:导入新闻播评(两位小主播进行新闻播报)过渡语:感谢两位小主播的精彩播报。

无论是看望抗战老兵、还是麓谷清理垃圾、义务植树,都汇聚了同学们满满的爱心,向我们传递了义智少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学生质疑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课前,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三:主问题导学1、服务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有何意义?2、在服务和奉献社会中,我们应如何践行?四、自能展示1、老师讲述自身支教的经历,拓展延伸至八年内的自身服务社会的活动2、学生献青丝带:青丝带传递活动青丝带代表的是奉献、是付出、是真爱青丝带到达的地方将充满付出,充满奉献;青丝带走过的地方,花香满地,真爱长存。

同学们手捧青丝带,闭上眼睛,回忆,在咱们班,最乐于奉献的同学是谁。

同学们静静地走到他的身边,诚挚地为最乐于奉献的同学系上青丝带。

同学们看谁系得最多,评出“奉献之星”。

3、采访第一类:献丝带的同学你把青丝带献给他,是因为他做了哪些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事情呢?第二类:丝带最多的同学请你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付出给你自己带来的收获。

4、小结:服务社会对我们青少年成长的意义五、合作探究1、展示校长理念:“办一所现代化社区学校”“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青丝带”微公益活动策划书3、活动规则:①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策划,时间为5分钟;②每组确定一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策划成果4、学生逐一展示本小组的“青丝带”微公益活动策划书5、希望大家有计划,也要有行动,讲求实际效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旨在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但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掌握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培养亲社会行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服务社会的意义。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社会服务活动的视频、图片等素材。

4.提前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社会服务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

提问:“你们参加过社会服务活动吗?感受如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关于服务社会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说课稿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本章通过引入责任的产生,让学生理解责任是一个人分内的事,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同时,通过服务社会,我们可以体验到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他们开始从自身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社会。

但是,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社会认知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意义,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产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入责任的产生,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产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社会责任,并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从自身的角度去理解社会责任。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引发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2.讲授新课:介绍责任的产生,让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责任。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互相启发,深化认识。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体验到服务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二框 服务社会 教学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课二框 服务社会  教学案

《第七课二框服务社会》学业纸
备课教师:主备人:教研组:使用时间:
问题一:奉献助我成长
根据导入,我们阅读课文,回答:为什么说奉献助我成长?
活动一:p80、p81探究与分享,探讨我们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是如何实
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的。

问题二:奉献社会我践行
活动一: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
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
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
行动的人。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1994年12月5日,志愿者精神:奉献、
友爱、互助、进步。

下面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标识
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做到哪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快乐和成长的过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参与社会服务,如何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以及服务社会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部分学生对社会服务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概念,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参与社会服务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概念、意义和参与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真实的社会服务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内容,分析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社会服务角色的志愿者,亲身体验服务过程,感受服务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社会服务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角色。

3.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社会服务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现象,激发学生对服务社会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关于社会服务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多样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明白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快乐。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服务社会,可以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经验。

他们对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同时也渴望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帮助他们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

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服务社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

2.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服务社会,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实践法: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准备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服务社会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相关的案例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是每个人的责任。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练习题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服务社会单元第三单元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上)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 会责任感。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高搜集、运用和整理的 能力;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
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 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材料三:安徽阜阳
“我没结婚,今年刚入职95后男护士杨红星,
以未婚之身做上了临时奶爸,在上班时看护着父母 因疑似病例而被隔离后,失去照顾的8个月大的孩 子。“睡吧,睡吧,我的小宝贝呀。”医护人员们在 忙于工作时,也不忘照顾那些因疫情而暂时无法得 到抚养的孩子。给了他们爱心、温暖、家的感受。
思考:我们应该向敖忠芳学习什么呢?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归纳:2、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怎么办)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 动。
(从实际出发,讲究实际效果)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请支招:我们应该如何寻我服务社会与学习、生活之间的平衡?
Tips:志愿服务不在于轰轰烈烈,在于自愿参加,量力而行.可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为服务社会做准备.
我的疑虑2:有时候服务社会不是身体素,而是心素?
「点百二;而讶i痴云京涪云曲禄前入茯话二童①虱买玉裁d;-厂
:原因二:总度担心有时申情不会做成做不好,感挝好像籍不上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解社会的需求,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学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他们在服务社会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缺乏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行动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难点:如何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学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素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教学课件,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3.准备充足的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服务社会的场景,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和个人与社会的例子,使学生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析身边的服务社会案例,探讨服务社会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2服务社会》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明白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出贡献。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对公平正义有较强的敏感度。

但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服务社会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体会服务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社会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理解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深化对服务社会的认识。

3.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的主题——服务社会。

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服务社会-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服务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作用;2.了解服务社会的多种方式和渠道;3.通过案例分析,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4.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服务社会”的含义和意义;2.探究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渠道。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服务;2.如何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1.设计好教案和课件;2.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以及与服务社会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服务社会?•你有没有过为社会服务的经历?•你认为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活动二:讲解(15分钟)1.什么是“服务社会”?服务社会是指为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福利而提供有益的服务。

服务社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例如志愿者服务、慈善捐助、献血、义务教育等等。

2.服务社会有什么作用?服务社会的作用很多,例如:•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平等、公正、文明和谐的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和危机等。

3.服务社会的多种方式和渠道服务社会的方式和渠道很多,例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参加慈善义卖;•献血;•捐赠图书、文化用品。

活动三: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可以设计一部分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例如:1.在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2.在学校开展义务劳动;3.在家庭中节约用水和电力;4.参加环保宣传活动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所学知识的应用场景,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四:总结反思(10分钟)在活动三中,学生思考了如何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思考和行动进行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

7.2 服务社会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7.2 服务社会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服务社会的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政治认同:弘扬感恩他人、奉献社会的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

法治观念:增强劳动观念,爱岗敬业。

责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和奉献社会。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重点:奉献社会的积极意义。

难点: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材料导入:京东是大家熟识的网络购物平台。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从公司创立之初就把乐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普惠价值的事情作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理念。

在刘强东的带领下,京东依托互联网和公益的跨界结合、京东商城和京东金融的业务优势开发慈善平台,拓展爱心捐赠渠道和模式,服务慈善事业,解决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刘强东号召京东员工关注环境保护并发起多项绿色公益项目。

思考问题:京东的做法给你带来哪些启示?点拨提示: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积极亲近社会。

教师总结:京东的所作所为彰显了一家企业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作为个人,我们也要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服务社会》。

【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一、奉献助我成长1.运用经验:小羽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示例:看望革命老兵、捡拾垃圾、当志愿讲解员、爱心义卖赶大集2.小记者采访参加服务社会活动的经历及收获。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说一说:请大家分享曾经参加服务社会活动的经历及收获。

教师点拨:只有人人都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悟服务和奉献社会并不是高大上,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具有重要的人生意义和成长价值。

3.案例补充:时代楷模-朱彦夫思维冲浪:小组探究服务奉献社会的行为有什么意义?分小组上台交流自己的感悟。

教师归纳:①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案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案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2《服务社会》教案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服务社会》旨在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到服务社会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自我成长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他们开始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问题。

但学生对社会服务的理解可能仍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深化他们对服务社会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参与社会服务。

2.难点:培养学生对社会服务的深入理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总结反思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社会服务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剧本,用于模拟社会服务场景。

3.准备总结反思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服务社会?为什么要服务社会?2.呈现(15分钟)呈现准备好的社会服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服务社会的,以及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和自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操练(2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社会服务场景。

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志愿者、受助者等,通过表演展示服务社会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通过角色扮演,你们对服务社会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引导学生总结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服务社会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以参与哪些社会服务活动?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强调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服务社会的感悟的文章,要求结合实例和个人经历,字数不限。

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一等奖教学设计2篇

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一等奖教学设计2篇

道德与法治《服务社会》一等奖教学设计2篇课题:服务社会科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教材第七课第二框《服务社会》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2.3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和“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2.3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有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本框题围绕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做法两大知识点,奉献社会强调服务意识,通过分析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明确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努力服务和奉献社会。

也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能力目标】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知识目标】知道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全面发展;懂得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学情基础】通过第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了责任的重要性,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继而思考怎样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人。

【成长需求】八年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面临如何处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

【现实困惑】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得到他人的关爱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自己陷入困境时渴望得到他人的关爱,但是,当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却以“这又不关我的事”为借口一走了之;也有的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绝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他们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奉献社会都是很美好、很遥远的事情,作为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在将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7.2 服务社会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7.2 服务社会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的第二框,也是全书的重点章节。

教材围绕为什么热心公益和如何奉献,服务社会展开设计,列举身边的公益活动及参加公益活动的感受,提升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且已经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意识,但是他们对于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的问题仍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和理解,仍有部分同学面对事情会意气用事,不能认识到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导致同学们缺少奉献精神,本节课在让学生知道服务社会的意义和如何服务社会的同时,也非常的注重要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袁辉的支教经历,总结出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分析志愿者的行为,结合自己参与社会公益的活动,归纳出奉献、服务社会的途径,培养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2.真正落到实处,践行奉献社会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展示图示标志,学生猜一下这是什么标志?老师补充这个组织的人们有哪些举动,引导学生对志愿者有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问题引领,带动学生思考,引入本课课题。

)PPT呈现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袁辉的支教经历,总结出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2.通过分析志愿者的行为,结合自己参与社会公益的活动,归纳出奉献、服务社会的途径,培养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执行评价任务,自主、合作探究新知第一篇:服务社会我成长议题1:成长意义:服务社会有何价值?(本环节对应目标一的达成,及其相应评价任务的落实)袁辉——毕业时的“不同寻常选择”2012年,24岁的袁辉刚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他正面临着人生下一个阶段的重要选择。

拿着导师的推荐信,袁辉来到南京一所杂志社面试,总编对他甚是满意。

在这里工作,年薪几十万,只要认真上班,努力干活,未来在南京必定有一个不错的发展。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单元第7课 第2课时《服务社会》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单元第7课 第2课时《服务社会》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单元第7课第2课时《服务社会》一. 教材分析《服务社会》是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材第3单元第7课的第2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怎样服务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和道德观念,但对服务社会的理解和实践经验相对有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参与过一些志愿服务活动,但对服务社会的内涵、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对服务社会的恐惧心理,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害怕面对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服务社会,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热情和勇气。

3.引导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意义。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服务社会经历,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3.角色扮演法:模拟服务社会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服务社会的乐趣。

4.实践体验法: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讨论话题,准备好讨论指南。

3.安排好实践活动,联系相关服务机构。

4.准备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服务社会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人物和事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7.2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认识到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3.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服务社会的实践中。

二、教学重点1.服务社会的意义。

2.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培养服务社会的情感。

2.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将服务社会付诸实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关于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场景或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志愿者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对他们自己和社会有什么意义?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场景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与服务社会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二)新课学习1.服务社会的意义【教师讲解】介绍服务社会的意义,包括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对我们自己和社会有什么好处?【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PPT展示的关于服务社会意义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服务社会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同时也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同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引导他们认识到服务社会是一种美德,对自己和社会都有好处。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2.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介绍服务社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支教等。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服务社会?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吗?【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回答。

例如,参加志愿服务可以关注弱势群体;社区服务可以美化环境;支教可以教育贫困地区的儿童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5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在发生变化。

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有较强的同情心。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对社会现象产生误解,对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亲社会行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养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认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服务社会的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服务社会的案例,如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小组讨论材料:卡片、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组关于服务社会的图片,如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等。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奉献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
2、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说明服务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提高搜集、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服务社会的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知道中学生奉献社会的途径,懂得服务社会需参加社会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极用行动来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难点:明确奉献社会的意义,培养奉献精神
三、教学媒介
多媒体、平板电脑、课件
四、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要学会爱岗敬业,努力服务社会
对学生常有的惯性思维进行引导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们中学生怎样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针对社会热点现象提出拟定活动方案,并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服务社会
课堂小结
学生分小组比赛,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
3.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播放视频《志愿者——时间篇》
思考:
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感想?
你参加过哪些类似的活动?
引导学生感知服务社会,初步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
从“环保”、“义务植树”、“免费写春联”,“指挥交通”引出服务社会无处不在。
阅读80页探究与分享,思考:
曹师傅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重点
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难点
践行服务和奉献社会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视频《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引导学生感悟服务社会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服务社会”
讲授新课
展示自主学习要求:
1.了解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2.增强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我们中学生怎样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
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归纳知识:服务社会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样做?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合作
初步感知本课重要知识点
通过视频播放,教师情感引导,让学生加深对服务社会的理解
感知服务社会
引导学生理解“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引导学生理解“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理解“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服务社会》教学设计
课题
服务社会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服务社会的意义;公益活动的内涵;微公益活动的内涵;奉献社会我们需要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青少年能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服务社会的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培养亲社会行为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提示,看课本,标疑难点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学生做好笔记
学生列举身边的服务社会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观看材料并且思考问题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分享答案
学生观看材料并且思考问题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知识进行自主归纳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分享答案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且分享答案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根据前面已学知识进行自主归纳
归纳知识:
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展示图片,思考:
问题:(1)上述图片中学生的行为是什么的表现?
(2)这三幅图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不要流于形式,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出发,注重实际效果,同时要看情况,量力而行。因此,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展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志愿者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这些志愿者参加该活动后,他们收获了什么?
展示8带来怎样的感受?
(2)结合自己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引导学生明白: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展示成龙、李连杰、韩红等当红明星从事公益活动的照片,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们身边就有无数从事公益活动的个人。
得出结论: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从三个方面理解“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思考:人生价值在于什么?为什么?怎样实现?
归纳知识点:服务和奉献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公益活动的要求
拓展志愿者协会小知识
播放视频《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思考:
你有什么感悟?大国工匠精神对我们服务和奉献社会有什么启示?
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繁荣发展,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够和谐稳定,就是因为有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更应该向他们学习。
拓展知识:拟定一份微公益活动方案——积小善成大德
1.微公益:微小公益;
2.确定本组的微公益主题,制定本组微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包括理念、实施过程、预达成的目标等。
3.形式多样,例如“互联网+微公益”;
4.参与方式灵活、操作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绿色环保等。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交流3分钟后,由每组推荐一名观察员展示分享交流。
结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受着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展示“微尘”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1)“微尘”为什么“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
(2)“微尘”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得出结论: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