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在“核心素养目标”的新时期,教学目标应该如何叙写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如何叙写(三维目标过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承担着明确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活动设计方向、提供教学评价依据的作用。
设计合理、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是构建课堂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
因此,有人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部分,都突出强调了如何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
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程标准文本的主旋律,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方向和依据。
但是,回顾我们过去的教学实践,无论是名校的名师,还是普通的一线教师,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叙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这里主要探讨“课时目标”)。
随着我们的课程改革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各种各样教学参考书和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
例如:在“双基目标”时期(2000年之前),教学目标大都这样叙写:让学生了解……;让学生理解……;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目标中,“让”和“使”体现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而诸如“了解”“理解”“掌握”等行为动词,也很难检测学生学习后达到的能力水平。
由此可见,“双基目标”时代的教学是从知识和技能出发,以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技能的操演和熟练为目标。
在“三维目标”时期(2000年——2022年),教学目标的叙写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机械套用到逐渐成熟的过程: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归纳……过程与方法:运用……,让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上述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三维目标”课程理念在其早期让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在叙写教学目标时,机械地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为地分割开来并贴上标签,而且延续了“双基目标”中的教师主体地位和难以检测的一些行为动词。
教学目标表述(综合版)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
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
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简单体模型正确绘制三视图。
主体条件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2)(学生)能用万用表正确判断安装的线路是否正确。
主体条件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1)(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正确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主体过程与方法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2)(学生)联系自己及同学的学习实际,深入理解、感悟主体过程与方法标准行为动词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所需的条件。
教学内容(3)(学生)通过个别朗读、分组朗读等方式,主体过程与方法标准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行为动词教学内容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行为动词教学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生)亲历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动词情感行为行为(2)(学生)体味文章所表现出的浓浓的父子情谊。
主体行为动词情感行为(3)(学生)体会加工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
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动词态度行为行为如:“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检测电容器的方法。
”这样的目标表述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是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二是行为动词和行为条件模糊;三是行为结果不确切。
如果改为:“通过实训,能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会使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有好坏。
”就符合要求了。
三、教育目标表述的要求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行为动词的使用,行为条件的交待和表现程度的定位,要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某一学段的目标,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不拔高,不降低要求。
教学目标设定反思
教学目标设定反思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对于实现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因此,在每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仔细思考并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本文将对教学目标设定进行反思,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设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和依据,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的依据,确保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贯性。
反思教学目标设定的四要素教学目标设定应当考虑下列四个要素: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技能水平和学习策略。
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然而,现实中往往存在教学目标设定不全面、偏重某一方面的问题。
有时,教师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应学生差异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设定更高层次的目标,挑战学生的潜力;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目标,保证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评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目标设定后,我们需要通过评估来检验其有效性。
评估教学目标的方法有多种,如课后作业、考试、问卷调查等。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教学目标的设定。
同时,评估也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思和总结,以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育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合理、可行且全面的教学目标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适应学生差异,评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并不断优化教学目标,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一环,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及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生物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
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
而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描述上往往出现了笼统、模糊、大而空。
即“行为主体混乱、行为动词不具体、行为条件不明确、行为表现程度不确切” 等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表述教学目标?一、行为主体表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如“使学生……” “让学生……” “提高学生……” 及“培养学生……”等描述,需要改变为“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 “能写出……” “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二、行为动词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而“认出”“说出” “描述”“解释”''说明”“分析”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三、行为条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四、表现程度指学生对冃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 “详细地写出……” “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ABCD法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2011-11-25 08:20:43)教学目标应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
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慎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
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生物课程标准》第44页在“学习目标的说明”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情感性目标动词,可作为生物教师备课时的参考。
3.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4.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表述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
表述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
一、行为主体——学习者
教学目标的设计,其行为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所以表述时应该表述为“学生要……”而不是“教师教会学生……”。
同时要注意,在表述过程中不能出现“使、让”类动词,比如:“让学生学会……”。
二、行为活动——具体行为
这种表述一定是具体可操作的,一般来说以动宾短语为主来进行表述。
如:“书写6个汉字的字形”、“能操作计算机”等。
三、表述条件——限制或范围
一般来说表述条件的限制和范围存在四种情况: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可不可以带字典”;二是提供信息与提示,如“在给定的段中,能够找出描写春天的句子”;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2分钟内……”;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四、表述标准——最低表现水平
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等问题有关。
如“至少写出三个事例”等。
行为目标有着它独特的优点,能够准确的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让其产生具体的行为变化。
但是它也存在着不足,它只片面的强调了外在的行为变化,但是没有注意到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
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应该考虑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
表述。
这样不仅能够关注外在行为变化,也能结合其内在的体验、感受,将行为结果与行为过程协调起来。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1. 目标的描述:明确表述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
这些目标应该清晰、具体、可衡量,并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一致。
例如,学生能够掌握某个技能、理解某个概念或应用某种方法。
2. 目标的层次:将目标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不同层次,从初级到高级或从简单到复杂,以便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提高。
3. 目标的条件:描述学生达到目标所需要具备的先决条件,包括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已掌握的技能、相关的学习经验等。
这些条件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学生可能面临的困难,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4. 目标的标准:明确学生达到目标的标准或要求。
这些标准应该具体、可衡量,并能被学生和教师所理解和接受。
例如,学生能够在某次测试中达到一定分数,或者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成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四要素英语作文(精选)
教学目标四要素英语作文(精选)教学目标四要素英语作文标题: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关键部分,它们有助于指导教师和学生,使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以下是一些设计有效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要素:1.明确性:教学目标应该清晰明确,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例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更具体。
2.具体性: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学生应该学习什么,而不是笼统地描述学生的能力。
例如,“学生应该能够阅读并理解科学*”比“学生应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具体。
3.可衡量性:目标应该是可以衡量的,而不是主观的。
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证明他们已经达到了这些标准。
例如,“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回答关于科学主题的问题”比“学生应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容易衡量。
4.相关性:目标应该是与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紧密相关的。
教师需要确保目标与课程大纲一致,并且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
5.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成果紧密相关,并且应该具体到学生的行为和成果。
例如,“学生应该能够解释科学现象的基本原理”比“学生应该提高科学素养”更具体。
6.课时目标:课时目标应具体到每个课时,并明确说明学生在每个课时结束后应该达到的标准。
例如,“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生应该能够阅读和理解科学*”比“学生应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具体。
综上所述,明确、具体、可衡量、相关、绩效目标和课时目标是设计有效英语教学目标的关键要素。
通过将这些要素融入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高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目标英语作文标题:线上教学的优点与挑战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线上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
相比于传统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具有许多优势,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线上教学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它可以打破时空限制。
无论学生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他们就可以接触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这使得教育可以覆盖更广大的地域和更多的群体,为公平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达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
小学语文《田忌赛马》教学目标设计经过一稿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本课生字、新词。
2.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求学会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会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二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三稿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忌、膑、瞪、惑、讥、讽、蔑、序。
2.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数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表述不正确)。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目标1“了解”冲突)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目标难度大,无法测评)。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教学目标撰写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撰写的四要素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它明确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达到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的撰写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指的是教学目标中的学生或教师。
在撰写教学目标时,要明确指出主体是谁,以确保教学目标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教学情况。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那么行为主体就是学生;如果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那么行为主体就是教师。
2.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指的是教学目标中描述学生或教师行为的词语。
这些动词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学生或教师的预期行为。
例如,“理解”、“掌握”、“运用”等词语可以用来描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层次的行为。
同时,动词应该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如“了解”、“掌握”、“努力”等。
3.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的是学生或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所需的特定条件,如时间、地点、资源、经验等。
在撰写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到这些条件,以确保目标能够实现。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在一个学期内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那么行为条件就是学生在一个学期内使用指定的教材,每周接受一次英语老师的辅导。
4.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指的是学生或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时所应有的表现程度,如态度、方式、水平等。
在教学目标中,表现程度应该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那么表现程度可以是“学生能够在团队项目中起到组织、协调和领导作用”。
总之,教学目标撰写的四要素是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在撰写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这四个要素的明确性和具体性,以确保教学目标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实际教学情况。
描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
描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教学目标的四要素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描述。
一、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
它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前提。
在制定知识目标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相关概念。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知识目标可以包括学生掌握平方根的计算方法、理解平方根的意义等。
二、技能目标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要掌握的技能。
它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制定技能目标时,需要明确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和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
例如,在一堂语文课中,技能目标可以包括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等。
三、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态度的调整。
在制定情感目标时,需要考虑教学活动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例如,在一堂历史课中,情感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等。
四、价值观目标价值观目标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它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在制定价值观目标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方法。
例如,在一堂生命教育课中,价值观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价值观等。
教学目标的四要素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具备的技能、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目标“四要素”和“三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
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
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
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
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ABCD法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2011-11-25 08:20:43)教学目标应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
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慎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
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生物课程标准》第44页在“学习目标的说明”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情感性目标动词,可作为生物教师备课时的参考。
3.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4.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教学目标四要素
教学目标四要素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够明确教学的方向和具体要求。
它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指导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包含四个要素,即内容要素、认知要素、技能要素和情感要素。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个要素进行详细阐述。
1. 内容要素:内容要素是教学目标的基础,它明确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具体知识、技能和情感。
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他们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内容要素的明确对于指导教学非常重要,它帮助教师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认知要素:认知要素是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学生在认知方面需要达到的目标。
这包括学生能够掌握的理论知识、思维力和分析能力等方面。
认知要素的明确有助于引导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认知上有所提高。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 技能要素:技能要素是教学目标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
这包括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
技能要素的明确对于指导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实践训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情感要素:情感要素是教学目标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明确学生需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包括学生需要形成的正确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情感要素的明确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情感体验、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教学目标的明确有助于引导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年级,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及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及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知识文章】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及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1. 引言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明确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目标的设定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教师规划教学内容,同时也是评估和反馈学生学习进展的依据。
本文将讨论核心素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四要素的含义,并分享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
2. 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关键素养和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础。
它包括认知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养、艺术素养和身心素养等多个方面。
设定核心素养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
3. 教学目标四要素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它是指明学习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描述。
教学目标由四个要素构成:3.1 知识要素知识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内容。
它涉及学科知识、基础概念、原理和事实等。
设定明确的知识目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使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2 技能要素技能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获得的操作和应用能力。
它包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沟通表达、信息处理等各种技能。
设定具体的技能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3 态度要素态度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态度和价值观。
它包括积极主动、合作互助、关心他人等各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设定明确的态度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
3.4 价值要素价值要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形成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
它包括尊重他人、关注社会、追求真善美等多个方面。
设定明确的价值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制定目标的基本思路在制定目标时,教师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思路:4.1 确定学科内容和要求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学习要求,这些将成为目标设定的基础。
通过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相关资源,明确学习者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
目标
评价要求
分值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必须符合《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接受能力。深浅适当,容量适中,切合实际,针对性强。
2、教学目标表述突出四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条件或情境、标准或要求。
10分
教学准备
1、教学材料准备充分、科学、规范。
10分
教学过程
1、环节设计合理,意图明确,过渡自然。
2、面向全体,提供足够探究时间与空间,时间分配合理。
3、能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4、教学组织有序,形式多样,活而不乱。
40分
教学媒体
1、选择恰当,辅助教学效果突出,运用合 Nhomakorabea。2、操作熟练。
10分
教师
素质
1、思维活跃,勇于创新。
2、教态亲切、大方,自然。
3、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课堂语言精炼、规范、科学,驾驭课堂能力强。
10分
教学
效果
1、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感受学习活动的快乐。
2、学生能自觉遵守科学课堂教学常规。
3、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20分
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
争鸣探索2024年3月上半月㊀㊀㊀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西华师范大学㊀陈秋庭㊀㊀摘要: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指挥作用,并且还能作为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与评价的指标,因此,一个合理清晰的教学目标表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倡导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要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教学结合起来,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就有了其研究价值.本文中从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以及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表述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教学目标;表述;核心素养1引言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努力达到的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一种预期,它不仅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正确合理地将教学目标表述出来是设置教学目标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关乎整个教学活动的方向.合理的教学目标表述还能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评鉴和修正教学过程.目前,我国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教学目标的设计㊁教学目标的定义㊁教学目标的特点㊁教学目标的实施以及关于实施方面的评测等方面.虽然新课标中讲述了怎样描述教学目标,但许多教师难以将其落实到具体教案或论文写作中.因此,研究核心素养下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具有一定的价值及意义.2问题提出2.1教学目标表述误区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浏览一些网络资源发现,许多一线教师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有些教师脑中想出来的教学目标与表述出来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从而导致计划的目标与实施的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常见的教学目标表述误区有以下几种:(1)教学目标表述冗长且不易测量,如,行为动词使用不当,不规范等[1].(2)在表述教学目标时混淆行为主体.(3)机械地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直接照搬,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4)在表述课时教学目标时,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存在误区,难以抓住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教学目标对教与学的指导作用不足.(5)机械地按照数学核心素养表述教学目标,且每个核心素养都兼顾到,导致教学目标看起来杂乱㊁盲目㊁僵硬.2.2问题提出基于以上提出的教学目标表述误区,笔者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在表述教学目标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2)如何从核心素养的角度表述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表述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技术,心理学界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行为观㊁认知观和综合观.这几个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用于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比如,行为目标陈述理论过于注重外显的行为,不注意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而注重内部与外部联合的目标陈述法虽然心理和行为两方面都顾及到了,但陈述过于繁琐.因此,笔者将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来解决上述问题.3.1教学目标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表述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是行为主体㊁行为动词㊁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3.1.1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主要指教学对象,也就是学习者.因此,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行为主体应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时教学目标是用于检验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结果,而不是检验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因此,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行为主体,不能混淆.在表述教学目标时,通常可以用 学生能解释 学生能说出 学生能画出 等来表示,但是也有些教师容易混淆,常常在教学目标中出现错误表述,如, 培养学生 使学生 等都是错误的说法.通常,因为行为主体明确了是学生,所以大多数情况也可以882024年3月上半月㊀争鸣探索㊀㊀㊀㊀省略行为主体 学生 这一词,但是一定要明确表述的对象.3.1.2行为动词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行为动词分为描述结果目标和描述过程目标两类行为动词.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 了解 (知道㊁初步认识)㊁ 理解 (认识㊁会)㊁ 掌握 (能)㊁ 运用 (证明㊁运用),这四种行为动词的水平由低到高,括号中是每个行为动词的同类词,这里特别说明 初步认识 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规范行为动词,不能将 初步 与其他动词随意搭配,如, 初步理解 初步运用 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说法.同样地,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水平由低到高分别为 经历 (感受㊁尝试)㊁ 体验 (体会)㊁ 感悟 ㊁ 探索 ,这里要注意的是后两个行为动词是没有同类词的;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要合理运用结果性行为动词和目标性行为动词[2].3.1.3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达到的条件或范围.条件的表述主要包括四种类型:(1)使用辅助手段,如 结合教材 利用图片 等;(2)提供信息或提示,如 结合课本 ;(3)时间限制,如 在三分钟内说出 ;(4)在特定的情境下完成,如 小组合作交流完成 围绕 主题展开讨论 等.有条件地进行目标表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也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1.4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它是针对所有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习任务的最低水平,也可以用来测量学生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例如, 能准确无误地说出 能够列举出 等等.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明确表述出表现程度不仅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要达成的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后的检测与评价.4教学目标的表述举例基于以上四个基本要素,笔者在这里列举出关于曲线与方程章节的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单元目标具体如下:(1)圆锥曲线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感受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②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椭圆㊁抛物线模型的过程,掌握它们的定义㊁标准方程㊁几何图形及简单性质;③了解双曲线的定义㊁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双曲线的有关性质;④能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⑤通过圆锥曲线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曲线与方程结合已学过的曲线及其方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基于上述认识,将单元目标 结合已学过的曲线及其方程的实例,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感受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 具体化为:①学生能借助曲线及其方程的具体实例,解释 曲线的方程 和 方程的曲线 的含义;②学生能根据简单曲线的几何特征求曲线的方程,并能说明其中的基本步骤;③在求简单曲线的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坐标法的基本思想.5思考与总结笔者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了几个有关教学目标表述的建议,以供参考.(1)在表述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并非教师.教学目标反映的是学习主体通过教学活动后能够学会什么,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了什么变化.(2)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明确具体,尽量使用一些清晰㊁可观察㊁可测量的行为动词,并且在保证清楚具体的同时尽量做到简洁,避免陈述模糊㊁拖拉.在当前提倡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在表述时就更要注意渗透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清晰表述是教学目标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 指挥 作用.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上述内容的陈述,大家能够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至少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能够清楚地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能够设计出合理清晰的教学目标,进而,能够更好地指导整个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参考文献:[1]黄东涛.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教学目标的表述:误区与建议 基于«地理教学»期刊 教学设计 论文的内容分析[J].地理教学,2021(5):50G52.[2]苏明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行为动词解读及教学启示[J].小学教学(数学版),2022(Z1):33G36.Z98。
ABCD法
ABCD法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2011-11-25 08:20:43)教学目标应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
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慎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
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生物课程标准》第44页在“学习目标的说明”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情感性目标动词,可作为生物教师备课时的参考。
3.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4.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表述的“四要素”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关键一环,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及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生物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
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
而一些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的描述上往往出现了笼统、模糊、大而空。
即“行为主体混乱、行为动词不具体、行为条件不明确、行为表现程度不确切”等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一、行为主体
表述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需要改变为“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二、行为动词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 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
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 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三、行为条件
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四、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