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容量计算

合集下载

硬盘整数分区计算方法一般算法

硬盘整数分区计算方法一般算法

硬盘整数分区计算方法一般算法:分区大小=(分区大小-1)×4+1024×分区大小如果按照硬盘分区整数G计算公式X-1)*4+1024*X=Y 其中X就是你想要得到的整数分区的数值,单位是G,Y是你分区时应该输入的数字,单位是M,比如40GB=(40-1)×4+1024×40=41116MB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5G=5136MB10G=10276MB15G=15416MB20G=20556MB30G=30836MB40G=41116MB30G以内,输入上面的数据,如10G你输入10276,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里面显示的刚好10.00GB,而在管理工具-磁盘管理界面显示就是10.04GB,如果是40G你输入41116,那么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里面显示的刚好40.01GB。

因此上面的计算公式还不是很准确。

最精确硬盘分区的算法如下:硬盘一般有255磁头,63扇区,故每柱面大小为:512byte x 255 x 63=8225280bytes =7.84423828125 MB如果要分40GB,那么要40x1024MB=40960MB需要柱面数为40960÷7.84423828125=5221.66取整数既为5222个柱面应分M数为5222x7.84423828125=40962.6123046875MB不管小数点后面几位都进1,也就是40963MB,windows就认为是40GB了。

这个方法NTFS和FAT32通用。

下面附10GB到200GB整10GB递增的精确计算结果:10GB = 10245MB20GB = 20482MB30GB = 30726MB40GB = 40963MB50GB = 51208MB60GB = 61444MB70GB = 71681MB80GB = 81926MB90GB = 92162MB100GB = 102407MB110GB = 112644MB120GB = 122888MB130GB = 133125MB140GB = 143362MB150GB = 153606MB160GB = 163843MB170GB = 174088MB180GB = 184324MB190GB = 194561MB此精确分区结果,在管理工具-磁盘管理界面,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里面显示的是整数,10G就是10.00GB,20G就是20.00GB,40G就是40.00GB。

硬盘格式化容量计算公式

硬盘格式化容量计算公式

硬盘格式化容量计算公式在计算机存储中,硬盘的容量是指硬盘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然而,实际上,硬盘容量显示的数值往往比硬盘上实际可用的容量要小。

这是因为硬盘在出厂前需要被格式化,并且一部分空间被保留给文件系统和其他系统文件使用。

要计算出硬盘格式化后的实际可用容量,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帮助我们。

公式如下:可用容量 = 总容量 ×(1 - 格式化的容量损失率)其中,总容量是硬盘的标称容量,通常以GB或TB为单位表示。

而格式化的容量损失率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小数,表示格式化过程中的容量损失。

具体而言,格式化过程中的容量损失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操作系统所需的文件系统相关信息,例如文件分配表、目录、元数据等。

这些信息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因此从总容量中扣除。

另一部分是因为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制,而硬盘制造商以十进制制表示容量。

这种差异意味着在实际使用时,硬盘容量会略微减少。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公式的应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容量为1TB的硬盘,格式化的容量损失率为10%。

那么根据公式计算,可用容量为:可用容量 = 1TB ×(1 - 0.1)= 0.9TB因此,这个1TB硬盘经过格式化后,实际可用容量为0.9TB。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用于估算硬盘的实际可用容量。

实际情况可能受多个因素影响,例如操作系统、文件系统、硬盘类型等。

因此,实际得到的可用容量可能与估算结果略有差异。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硬盘格式化后的实际可用容量。

这对于我们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硬盘以及合理规划存储空间都非常有帮助。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存储空间计算:
计算公式:存储空间=比特率÷8(换算成字节数据量)x3600(每小时存储容量大小)x24(每天存储容量大小)x30(存储天数)x50(前端摄像机路数)÷0.9(磁盘格式化损失10%的空间)
视频格式
存储天数
存储计算
存储空间
CIF
30天
64×3600×24×30×50÷0.9
9T
D1
30天
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
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4000MB≈320GB
192×3600×4×30×50÷0.9
26T
720p
30天
256×3600×24×30×50÷0.9
35T
1080p
30天
512×3600×24×30×50÷0.9
69T
硬盘容量计算
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512Kbps DCIF:768Kbps
Half_D1:768Kbps 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 720P:3096Kbps
1080P:10240Kbps
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 MB/小时

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

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

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
存储容量是指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能够存储数据的最大容量,一般
使用比特(bit)或字节(byte)为单位进行计算和表示。

计算存储容
量时,一般使用以下公式:
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存储单元大小
存储单元指的是计算机存储器中的最小存储单位,也可以是硬盘、U盘或SD卡等存储设备中的最小存储单位。

存储单元大小指的是每个
存储单元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

例如,假设一个硬盘的存储单元个数为1000万个,每个存储单元
的大小为1字节,则该硬盘的存储容量为10 MB(1000万× 1字节
÷ 1024 ÷ 1024)。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容量的计算往往是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
计算。

因为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表示数据,所以往往采用2的幂
次方来表示存储单元的大小。

例如,1字节等于8比特,因此在计算机存储器中,一个存储单元通常为8个比特或1字节。

在实际使用中,存储容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存储设备和用途
进行。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大容量存储的数据,如高清视频、音乐等,需要使用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如硬盘、NAS、云存储等。

而对于一些少
量数据的存储应用,则可以使用一些小型的存储设备,如U盘、SD卡等。

此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存储容量的大小也在不断提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存储设备容量从几十MB到数TB不等。

而在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存储容量的大小还将不断提升,为我们的数据存储提供更加便捷和可靠的保障。

最精确的硬盘整数G分区方法(附带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10-1000GB容量对应MB数值的表格)

最精确的硬盘整数G分区方法(附带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10-1000GB容量对应MB数值的表格)

最精确的硬盘整数G分区方法各位同学,大家再也不用为硬盘分区无法得到整数G而烦恼了,本文将讲述硬盘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并在文后的表格当中提供10-1000GB硬盘分区对应的M数。

一、硬盘容量计算的基本原理硬盘一般有255磁头,63扇区,故每柱面大小为:512byte×255 x 63=8225280bytes(字节)我们知道,1024byte=1KB,1024KB=1MB,那么8225280 bytes 换算成MB应当是:8225280÷1024÷1024=7.84423828125 MB;上述计算出来的数,是准确数。

下面我们讲讲如何进行整数分区,举例说明,如果我们要分40GB,我们知道,1024MB=1GB,那么40G换算成MB实际数为:40×1024MB=40960MB;那么,40960MB容量所需要占用硬盘柱面数为:40960÷7.84423828125=5221.66;注意,柱面是不能有小数的,因此,上述数字无条件进位取整,得到5222,也就是说,40GB的容量,需要占用到的柱面数为5222个,而5222个柱面的实际容量换算成MB应当是:5222×7.84423828125=40962.6123046875MB;同样对上述数字无条件进位取整取整,即40963MB,那么这个数40963MB就是操作系统认可的40.00GB的容量了。

这个方法NTFS和FAT32都是通用。

二、利用EXCEL自带的函数表格对整数G进行计算如上图所示,在A1单元格中输入我们需要分出的整数G分区的数值,在B1单元格中输入下列公式:=ROUNDUP(ROUNDUP(A1*1024/7.84423828125,0)*7.844238 28125,0)按回车后,即可得到整数G分区对应的MB数值。

上述公式用到了一个函数:ROUNDUP(a,b),ROUNDUP就是无条件进位,a代表需要进行进位的那个数,b代表返回结果所保留的小数位数,我们需要无条件进位取整的话,就是不保留小数,所以b赋值为0。

硬盘容量计算方法

硬盘容量计算方法

硬盘相关参数的计算Example: 有3个盘片的硬盘,共4个记录面,转速7200转/分,盘片有效记录区域的外直径30cm,内直径10cm,记录位密度为250位/m m,磁道密度8道/m m,没磁道分16个扇区,没扇区512字节,计算硬盘的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数据传输率?答案:30MB,25MB,1178KB/S计算公式: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单面磁道数=(外直径30cm/2-内直径10cm/2)* 10 * 磁道密度8道/mm(道)=800格式化的每个磁道字节数=16个扇区*扇区512字节=8K格式化的容量=面数4*磁道数/面800*字节数/道8K=25600K=25M不格式化的每个磁道字节数=Pi 3.1415926 * 内直径10cm * 10 * 250位/mm= 78539位/ 8 = 9817 字节不格式化的容量=面数4*磁道数/面800*字节数/道9817字节=31414400字节,问题来了,这个如果按标准1024*1024字节算1M只有29.9M由于硬件厂商一般1000*1000字节算1M的,那么还可称31M,选择30M也算公平传输速率=7200转/分* 字节数/道9817 字节/ 60 = 1178040字节/秒按硬盘厂商的说法,就是传输速率=1178040/1000=1178KB/SSATA/PATASATA和PATA是两个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继承关系。

S代表Serial,即“串行”;P代表Parallel,即“并行”,这是它们对立的地方。

不用说,ATA 将两者统一起来,它们在协议上是兼容的,使得从并行ATA转向串行ATA不需要软件上的大范围变动。

SATA和PATA接口对比图ATA是AT Attachment(AT附加装置)的简称,诞生于20年前。

ATA的普及结束了硬盘驱动器与其控制器相分离的历史,因此也有人称之为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集成驱动器电子)。

监控工程硬盘容量计算方法

监控工程硬盘容量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码流*3600/8/1024*24*路数*天数2592000M每通道每通道硬盘容量计算公式:码流*3600/8/1024=MB/小时225M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天数25920002592CIF格式每小时的文件大小180-230M(静态图像-动态图像)DVR路数为1、2、9、12路的特殊型号可据上表计算正常画面质量下,每路的录像文件大小一般取值200Mbps/小时,16路DVR的图像文件文件大小320G/小时,根据不同的场所,采用动态录像等方式录像,可以保证录像资料都为有效部分。

为节约磁盘空间的投入,每路的录像文件大小可取值100Mbps/小时,但画面质量无法保证,智能在要求不高的场所使用。

常用的存储格式和码流CIF512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CIF768K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D12Mbps在变码率设置下图像质量选择“较好”或“次好”目前国内主流的DVR采用“CIF”和“D1”,如果采用“CIF”分辨率,每一路的硬盘存储量要达到180Mbps~250Mbps/小时,一般取值200Mbps/小时。

如果采用“D1”分辨率,每小时每一路的硬盘存储量为720Mbps~1000Mbps/小时,一般取值500Mbps/小时,此时帧率智能设置少于25fps,码流也要少一些。

音频码流为固定的16Kbps,每小时占用存储空间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所列情况是在视频格式和分辨率确定的前提下硬盘容量的工程计算,由于采用其它各类编码技术(软件压缩)和编码设备(硬件压缩)对码率进行调整压缩后节约的空间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设备容量计算公式

设备容量计算公式

设备容量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碰到需要计算设备容量的情况。

比如说,你想知道自己手机的存储空间还够不够下载一部新电影,或者公司要采购一批新的电脑硬盘,得先搞清楚需要多大容量的才合适。

那这设备容量到底怎么算呢?别着急,让我来给您好好说道说道。

先来说说存储设备,像硬盘、U盘、SD 卡这些。

它们的容量计算单位一般是字节(Byte),常见的单位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和太字节(TB)。

1KB 等于 1024Byte,1MB 等于 1024KB,1GB 等于 1024MB,1TB 等于 1024GB。

这就好像我们数钱,从分开始,到角,再到元,单位不断变大,数量就越来越少。

我记得有一次,我自己的电脑硬盘满了,可把我急坏了。

那时候我正在整理工作上的重要文件,突然电脑提示存储空间不足。

我就纳闷了,明明买的时候觉得容量挺大的呀。

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我存了太多的照片和视频,尤其是那些高清的旅游照片,一张就得好几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了解设备容量计算公式有多重要。

再来说说内存,内存的容量计算也是同样的道理。

但内存的作用和存储设备有点不一样,它主要是用来暂时存放 CPU 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比如说,当你打开一个软件时,相关的数据就会被加载到内存中,这样 CPU 就能快速地处理和访问这些数据。

如果内存容量不够,电脑运行就会变得很慢,甚至卡顿。

我有个朋友,他特别喜欢玩大型游戏,但是他的电脑内存不够大。

每次玩游戏的时候,画面总是一卡一卡的,玩得特别不痛快。

后来他一咬牙,换了个大容量的内存,那游戏体验,简直是爽歪歪。

对于网络设备的容量计算,比如路由器的带宽,我们通常用比特每秒(bps)来表示。

比如说,常见的 100Mbps 宽带,意思就是每秒可以传输 100 兆比特的数据。

想象一下,你正在家里看高清电影,如果网络带宽不够,那电影就会不停地缓冲,看得人那叫一个心烦。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得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对设备容量的影响。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

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1.监控摄像头的数量:硬盘容量的需求与监控摄像头的数量成正比。

通常,每个摄像头需要占用一定的存储空间。

2.分辨率和图像质量设置:较高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

一般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所需存储空间就越大。

3.视频压缩方式:现代的监控系统通常采用视频压缩方式来减少存储空间的占用。

最常见的压缩方式是H.264和H.265、H.265相对于H.264而言,在保证同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

4.存储时间:根据需求,你可能需要保留不同的录像时间。

一般情况下,存储时间越长,所需存储空间就越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安防监控硬盘容量计算公式:硬盘容量(单位:TB)=摄像头数量×平均每天录像时间×每分钟录像数据量×365天×存储系数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一年的存储需求。

其中每分钟录像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每分钟录像数据量=每个摄像头的分辨率×每天录像时间×图像质量×压缩比存储系数通常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默认值为2举例来说,如果你有4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的分辨率为1080p,每天录像时间为8小时,图像质量为60%,采用H.264压缩方式,存储时间为30天,那么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的硬盘容量为:硬盘容量=4×8×60%×1920×1080×8×30×2/(8×1024×1024×1024)≈1.32TB 这个计算结果是一个估计值,实际需求可能会有所增加或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实际录像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会影响实际存储需求,因此在计算硬盘容量时应该合理留出一定的余量,以确保足够的存储空间。

此外,当需要存储更长时间的录像时,需要相应地增加硬盘容量。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监控录像机所需硬盘大小计算方法
存储空间计算:
计算公式:存储空间=比特率÷8换算成字节数据量x3600每小时存储容量大小x24每天存储容量大小x30存储天数x50前端摄像机路数÷0.9磁盘格式化损失10%的空间
视频格式
存储天数
存储计算
存储空间
CIF
30天
64×3600×24×30×50÷0.9
9T
D1
30天
192×3600×24×30×50÷0.9
硬盘录像机硬盘容量计算遵循以下公式: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每天录像时间×硬盘录像机路数×需要保存的天数
例如:8路硬盘录像机,视音频录像,采用512Kbps定码流,每天定时录像12小时,录像资料保留15天,计算公式如下: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512×3600÷8÷1024=225MB
硬盘录像机所需硬盘容量=225×8×12×15=32Biblioteka 000MB≈320GB26T
720p
30天
256×3600×24×30×50÷0.9
35T
1080p
30天
512×3600×24×30×50÷0.9
69T
硬盘容量计算
1、常见录像格式的码流大小:QCIF:256KbpsCIF:512KbpsDCIF:768Kbps
Half_D1:768Kbps4CIF:1536KbpsFull_D1:2048Kbps720P:3096Kbps
1080P:10240Kbps
2、如何进行硬盘容量的计算
每小时录像文件大小计算公式:码流大小×3600÷8÷1024=MB/小时

IP-SAN(24盘位)、NVR(1087)及DVR存储算法

IP-SAN(24盘位)、NVR(1087)及DVR存储算法

IP-SAN(24盘位)、NVR(1087)及DVR存储算法IP-SAN(24盘位)存储计算方法如下IP-SAN(24盘位 3TB硬盘)存储容量计算方法:D1:2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0.62T 720P(4M):4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1.24T1080P(8M):8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2.48T需要考虑格式化损耗、冗余等因素如:45路720P每路=4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1.24T 45路=1.24T*45=55.8T计入10%格式化损耗=55.8T*1.1=61.38T需配置21块3TB硬盘IP-SAN做RAID和热备(占用2块硬盘),因此,一台24盘位(3T硬盘)的IP-SAN按照存储45路720P(4M码流)的数量来计算。

备注:我们公司的720P摄像机码流都是设置成2M(检测报告中也是2M);1080P摄像机码流都是设置成4M(检测报告中也是4M)。

NVR(8盘位)存储计算方法如下720P(2M):2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0.62T1080P(4M):4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1.24T需要考虑格式化损耗、冗余等因素如:32路720P每路=2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0.62T 32路=0.62T*32=19.84T计入10%格式化损耗=19.84T*1.1=21.824T需配置8块3TB硬盘备注1:一台NVR(8盘位,3T硬盘)可以存储32路720P(码流2M)或可以存储16 路1080P(码流4M)备注2:上海地标规定一台NVR只能存储16路摄像机(不管是720P或1080P)DVR存储计算方法如下D1:2M每秒*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0.62T 需要考虑格式化损耗、冗余等因素如:16路D116路=0.62T*16=9.92T计入10%格式化损耗=9.92T*1.1=10.912T需配置6块2TB硬盘因此,1台16路硬盘录像机存储16路标清摄像机,存储30天需要2T硬盘6块。

关于硬盘容量的计算

关于硬盘容量的计算

关于硬盘容量的计算硬盘容量计算,很多工程商和销售人员都不是很清楚,我个人做监控行业4年多了,一直是做技术支持,接到诸如“我有个项目16个点要24小时录像5天需要多大的硬盘”,“我有个项目12个点要24小时录像15天需要多大的硬盘”?等等此问题已经N遍了,今天在此以我的经验列个小公式供大家计算使用,不足之处还请指点.1)MJPEGMJPEG (Motion JPEG)压缩技术标准源于JPEG图片压缩技术,是一种简单的帧内JPEG压缩,它对视频的每一帧进行压缩,压缩比率较小,数量大,通常每路每小时325X288分辨率录像需要硬盘空间1G左右。

2)小波算法小波算法是基于小波变换的视频压缩,该技术是使图像信号的时域分辨率和频域分辨率同时达到最高。

内核是采用行进中压缩和解压缩方式,视频中帧与帧之间没有相关性,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350M左右.以上2种算法基本已被MPEG-4或H.264算法代替,主要介绍下面的2种算法。

其实国内很纯粹的H.264算法是没有的,充其量只是MPEG-4算法的一些改进而已。

3)MPEG-4MPEG-4标准是面向对象的压缩方式,不是像MPEG-1和MPEG-2简单地将图像分为一些像块,而是根据图像内容,将其中的对象(物体、人物、背景)分离出来分别进行帧内、帧间编码压缩,并允许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灵活分配码率,对重要的对象分配较多的字节,对次要的对象分配较少的字节,从而大大提高了压缩比,使其在较低的码率下获得较好的效果。

MPEG-4的传输速率为4.8~64kbit/s,使用时占用的存储空间比较小,以352X288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120M左右.以D1: 720*576录像,每路每小时一般为396M左右.4) H.264这种压缩模式和MPEG-4基本一致,所以计算的时候大家可以按照MPEG-4的容量进行计算。

计算方法:其容量计算公式G=H*N*T*X/1024其中G就是最后算出的硬盘的容量H代表每天要录像几个小时T代表想录像的天数X代表上面的4种压缩模式举例说明,某小区用MPEG-4算法的来做监控,主机12路,要求24小时录像15天,需要多大的硬盘容量?根据公式我们的到H=24,N=12,X=396M ,T=15最后得到G=24*12*396*15/1024=1559.25G这样就是最后硬盘的容量大小了。

硬盘录像机计算公式

硬盘录像机计算公式
手动计算公式: 第一步:根据式(1)计算单个通道每小时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1 , 单位MByte。 S1=D÷8×3600÷1024 其中:D-码率(即录像设置中的“位率/位率上限”),单位Kbit/s 第二步:确定录像时间要求后,根据式(2)计算单个通道所需要的存储容量S2, 单位MByte S2=S1×24×t 其中:t为保存天数 24表示一天24小时录像 第三步:确定视频通道数 计算最终所需容量S3 S3=S2×N 计算公式 示例:实际输出码流是2048bit,要求全天录像,共有15个摄像机,要求存储1个月的录像资料,计算硬盘容量。 2048÷8×3600÷1024×24×30×15=9720000MB=9.26TB,配置10TB的硬盘即可。 2048.00 8 3600 1024 900.00 单位(M) S2 900.00 24 15 S2= 324000.00 单位(M) S3 324000.00 84 S3= 27216000.00 单位(M) S4 27216000.00 1024 1024 S4= 25.96 T 备注:红色为变量部分,码率,存储天数,摄像机数量。 看你存储为什么格式的 常见的有 Cif HD1 D1 720P 1080P cif的每个小时所占空间在250M 左右 HD1在500M左右 D1在780M左右 720P在1.6G左右 1080P在2.8G左 右 这些都会和你前端摄像机安装环境等其他因素影响有一定的变化 不过都在上面的值左右 不会相差太大的 S1= S1
பைடு நூலகம்

硬盘计算公式

硬盘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单路每天需要的容 量(G) 46.406 台数 32 天数 30 总容量 44550
硬盘需要量(3T) 总容量(G) 44550 单块硬盘有效容量(G) 2790 硬盘数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硬盘有效容量速查表
VX500/ISC3000-S/ISC3500-E/ISC3500-S/ECR3316-HF/ECR3308-HF/ECR3316-HF-E/ECR3308-HF8盘位有效 2盘位有效 有效容量 硬盘类型 容量 7盘位有效容量 (TB) 容量 (GB) (TB) (TB) 4T SATA 3720 29.063 25.430 7.266 3T SATA 2790 21.797 19.072 5.449 2T SATA 1860 14.531 12.715 3.633 1T SATA 930 7.266 6.357 1.816 注:① 8块盘的部署方式为:VX500部署JBOD ;
宇视 存储设备容量速查表
1.满帧率下不同码流的单路视频存储容量速查表
计算公式:存储容量(GB)=(码流/1024/1024/8)×CBR影响系数×60秒×60分钟×24小时×天数 CBR 小时存储 码流 天存储容量(GB) 容量 (Kbps) 影响系数 256 1.10 0.121 (GB) 2.900 512 1.10 0.242 5.801 768 1.10 0.363 8.701 1024 1.10 0.483 11.602 1536 1.10 0.725 17.402 2048 1.10 0.967 23.203 3072 1.10 1.450 34.805 4096 1.10 1.934 46.406 注:①以上计算公式适合于MPEG2、MPEG4和H.264压缩格式;

H.265技术与硬盘容量的计算

H.265技术与硬盘容量的计算

H.265技术与硬盘容量的计算之前我们发过了⼀篇关于硬盘容量计算的⽂章,有⼏位弱电朋友提出问题,计算的⽅法到底是针对H.264技术还是H.265技术呢?,我觉得问的很好,说明真正经过了思考,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起了解H.264与H.265技术的容量计算⽅法。

说到存储容量,那肯定要先说说硬盘了。

⽽我们监控硬盘和常见的普通硬盘⼜有什么区别呢?它到底好在哪呢?⼀、监控硬盘VS普通硬盘1、⾸先什么是监控硬盘?监控硬盘是为常年不间断运⾏的数据存储系统特殊设计的硬盘。

2、监控硬盘VS普通硬盘a、连续⼯作时间监控硬盘设计连续⼯作时间为7X24⼩时(每天⼯作24⼩时,⼀周⼯作7天)。

⽽普通硬盘设计连续⼯作时间为5X8⼩时(每天⼯作8个⼩时,⼀周⼯作5天)如果使⽤普通盘做全天录像,就相当于让普通硬盘每天都在“加班通宵⼯作”,使⽤寿命必然会随之减少!b、功耗与散热监控硬盘≤8W/盘普通硬盘≥14.5W/盘低功耗不仅对电源的压⼒更⼩了,⽽且会减少对散热的压⼒。

监控盘更易保持“冷静”⼯作!c、启动电流监控硬盘≤2.0安培,优化电源配置普通硬盘≥2.8安培启动电源⼩了,尤其在多盘位录像机上使⽤时,就不⽤担⼼硬盘太多,启动电流太⼤,导致电源烧坏的问题!d、抗震性能监控硬盘:多盘系统的专业抗震解决⽅案普通硬盘:不考虑多盘系统的抗震硬盘⾮常怕震动,但是硬盘⼯作时本⾝也会微微震动。

监控硬盘可以避免多块硬盘间相互震动的影响,防⽌震动造成的损伤!e、传输优化监控硬盘:不间断传输模式,适合码流传输。

普通硬盘:间断传输,适合⽂件传输。

录像传输的是源源不断的视频,⽽普通硬盘间断传输的模式并不合适这种持续的码流传输,有可能导致录像卡顿等问题。

⼆、硬盘容量的计算说到这⾥想必⼤家已经明⽩了监控级硬盘和普通盘的区别了吧,那我们先来说说H.264技术的计算!说到计算,我们要拿什么来计算呢?除了摄像头数⽬、需要录像的时间外,还有⼀个重要的数值:码率! ⼀般情况下,分辨率越⼤,码流呢也就越⼤,⽐如我们常⽤到的130W的摄像头,码流是2MB/S,也就是2048kbps。

硬盘标称容量和实际容量

硬盘标称容量和实际容量

硬盘标称容量和实际容量.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平时我们在使用电脑时可能会发现,自己电脑上的硬盘实际容量总是比产品所标称的容量要少?一般出现这个现象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硬盘的计算方法不同,此外还有像存在隐藏分区等因素都会使硬盘容量减少。

1、计算方法硬盘厂商是按照1000MB作为计算单位,每1000字节为1KB,每1000KB为1MB,每1000MB 为1GB;计算机(底层、OS、SOFT...)则按照1024MB作为计算单位,每1024字节为1KB,每1024KB为1MB,每1024MB为1GB,所以厂家标称的1000MB换算到操作系统上就只有976MB 了,且硬盘容量越大这个差异就越大。

从上图的标签贴纸上可以清楚的看的其标称容量为500G,但经转换后就只有465G左右。

在这特别提醒大家:硬盘背后的那个帖纸是用来隔绝空气的,千万别撕开!下面就现在常用的一些硬盘容量做下转换,没耐心的朋友直接看一下:标称容量实际容量相差容量80G (80*1000^3)/(1024^3)=74.5GB -5.5GB160G (160*1000^3)/(1024^3)=149.0GB -11.0GB250G (250*1000^3)/(1024^3)=232.8GB -17.2GB320G (320*1000^3)/(1024^3)=298.0GB -22.0GB500G (500*1000^3)/(1024^3)=465.7GB -34.3GB1TB (1000*1000^3)/(1024^3)=931.3GB -68.7GB2、分区因素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不同之外,分区因素也会导致硬盘的实际容量有所差异,如:A、存在隐藏分区:如果存有隐藏分区或加密分区,虽然这些分区一般在操作系统和软件上不显示,但实际上都要占用空间,一般在品牌机上常见隐藏分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GB容量限制:将柱面数增加到16384,其他不变,共计24bit, 则硬盘容量最大为: 16384×16×63×512B≈8.4GB
硬盘容量限制
6
32GB容量限制:硬盘采用了虚拟CHS值,使得柱面数为65535,其他不变, 共计26bit,这样,磁盘的总容量最大为: 65535×16×63×512B≈32GB
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
硬盘出厂
3
为什么我买的U盘或者硬盘的容量和商标上的数字对不上? 我去街上买了一个32G的U盘,回家插到电脑里面发现容量 只有31G左右,我是不是被骗了?
在计算机中1GB=1024MB,而硬盘厂家通常是按照1GB=1000MB进 行换算的。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硬盘容量计算
硬盘容量
1
硬盘容量的单位为兆字节(MB)或千兆字节(GB),目前的主 流硬盘容量为500G~2TB,影响硬盘容量的因素有单碟容量和碟 片数量。
容量关系
2
计算机硬盘存储容量通常使用字节(B,Byte)、千字节(KB, KiloByte)、兆字节(MB,MegaByte)、吉字节(GB, Gigabyte)、太字节(TB,TeraByte)
137G容量限制:由于普遍使用了LBA寻址模式和虚拟CHS参数,将扇区数 进一步增加为255,共计28位,将其乘积作为LBA值。这样系统使用28位的 LBA参数,约计137GB。
技术挑战

7
在数据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目前的硬盘存储容量已经发展到 了最高6TB的阶段,而且,其还会继续增长下去。
尽管目前我们已经能够见到很多不同的存储介质,然而在目前 来说,最为成熟的技术依然是常见的机械磁盘。
计算公式
4
硬盘容量 = 柱面数(表示每面盘面上有几条磁道,一般总数是 1024) × 磁头数(表示盘面数) × 扇区数(表示每条磁道有几 个扇区,一般总数是64)× 扇区(存储基本单元,大小一般为 512B/4KB)
硬盘容量限制
5
528MB的限制:早期的硬盘的CHS参数被限制为:磁头数最大16, 柱面数最大1024,扇区最大63,每扇区字节数为512字节。因此 1024×16×63×512B≈528MB
增加磁盘容量的方法说起来非常简单,这无外乎提升碟片密度 和增加碟片数量两种方式。
总结 8
通过本次课的讲述学习了 硬盘容量计算 硬盘容量常用字节 硬盘容量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