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尧雄传》的原文及翻译
《北齐书·袁聿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齐书·袁聿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3e397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c.png)
《北齐书·袁聿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北齐书·袁聿修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齐书·袁聿修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原文: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
魏中书令翻之子也。
出后叔父跃,七岁遭丧,居处礼度,有若成人。
九岁,州辟主簿。
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知赏。
年十八,领本州岛中正。
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保初,除太子庶子。
数年,大有声绩,远近称之。
八年,兼太府少卿,寻转大司农少卿,又除太常少卿。
司徒录事参军卢思道私贷库钱四十万,娉太原王女为妻,而王氏已先纳陆孔文礼娉为定,聿修坐为首僚,又是国之司宪,知而不劾,被责免中丞。
天统中,诏与赵郡王叡等议定五礼。
出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荣之。
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
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举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既盛暑,恐其劳弊,往往为之驻马,随举一酌,示领其意,辞谢令还。
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疋,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
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
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许其风鉴。
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
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犹以故情,存问来往。
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亦由其接引。
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
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饟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尚书邢邵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常呼聿修为清郎。
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
经历兖州,时邢邵为兖州刺史,别后,遣送白为信。
聿修退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
高二语文半小时练习含答案
![高二语文半小时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4d54c6b8f67c1cfad6b8d1.png)
限时小练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
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
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
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
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
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
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
”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
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
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
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
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
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
抚养兵民,得其力用。
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
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
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
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
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谥武恭。
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B.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C.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D.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节指朝廷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象征皇帝与国家,行使相关权力。
诚信的古诗词 诚信的古诗词有哪些
![诚信的古诗词 诚信的古诗词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00990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6.png)
诚信的古诗词诚信的古诗词有哪些1.有关诚信的古诗5首有关诚信的古诗有:宋·王安石《商鞅》、三国·曹植《君子行》、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唐·李白《酬崔五郎中》,唐·元结《自箴》等。
1、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白话释义:从古至今,管理百姓在于讲信用,说到做到。
商鞅就很讲信用,以一言为重,以百金为轻。
你们这些变法的反对派怎能随便指责商鞅呢,要是有商鞅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新法怎能不顺利推广?2、三国·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白话释义: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面,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别人怀疑你偷瓜摘李子。
借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避开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3、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白话释义:有远方的佳人在等候,我以忠诚和信用作为衣裳。
4、唐·李白《酬崔五郎中》海岳尚可倾,吐诺终不移。
白话释义: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许下的诺言始终不可改变5、唐·元结《自箴》汝若全德,必忠必直,汝若全行,必方必正。
白话释义:你如果是道德完美,一定是忠诚、耿直的人。
扩展资料诚信名词概述《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北齐书·尧雄传》: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
《新唐书·曹华传》:“华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
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吴兴李公,以诚信质直事孝宗。
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
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诚信2.关于诚信的古诗1、商鞅宋代: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3d0a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9.png)
《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齐书·元景安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原文:元景安,魏昭成五世孙也。
父永,自积射将军为元天穆荐之于尔朱荣,参立孝庄之谋,赐爵代郡公,持节招纳降户四千余家。
景安沉敏有干局,少工骑射,善于事人。
释褐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
高祖平洛阳,领军娄昭荐补京畿都督,父永启回代郡公授之。
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世宗入朝,景安随从在邺。
于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景安妙闲驰骋,雅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
世宗嗣事,启减国封分赐将士,封石保县开国子。
天保初,加征西将军,别封兴势县开国伯,赐姓高氏。
四年,从讨契丹于黄龙,后频从驾再破茹茹,迁武卫大将军,兼七兵尚书。
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强盛,虑或侵边,仍诏景安与诸军缘塞以备守。
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财物,遂贿货公行。
显祖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毫无犯。
帝深嘉叹,乃诏有司以所聚敛赃绢伍百匹赐之,以彰清节。
皇建元年,又兼侍中,驰驿诣邺,慰劳百司,巡省风俗。
肃宗曾与群臣于西园宴射,中的者赐与良马及金玉锦彩等。
有一人射中兽头,去鼻寸余。
唯景安最后有一矢未发,帝令景安解之,景安徐整容仪,操弓引满,正中兽鼻。
帝嗟赏称善。
天统初,出为徐州刺史。
四年,除豫州道行台仆射、豫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
又管内蛮多华少,景安被以威恩,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
入周,以大将军、大义郡开国公率众讨稽胡,战没。
(节选自《北齐书·元景安传》)译文:元景安,河南洛阳人,北魏昭成皇帝什翼犍的第五代孙子。
他的高祖元虔为陈留王。
他沉稳敏捷,具有办事的才能和气概。
从小就工于骑马射箭,善于同人交往。
父亲元永启奏朝廷,请求把自己代郡公的封爵让景安承袭。
北齐书文言文翻译
![北齐书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caacf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96.png)
原文:昔周室衰微,诸侯割据,天下分裂。
于是,天下英雄豪杰,各拥强兵,逐鹿中原。
魏、齐、周、陈,迭为兴衰。
魏氏盛时,威震四海,南北朝之始也。
及至齐文宣帝高洋,雄才大略,削平群雄,统一中原,遂开齐国之基。
齐文宣帝崩,武成帝高湛继立,朝政混乱,权臣擅权。
高湛崩,废帝高殷即位,国势日衰,内乱迭起。
废帝高殷被废,孝昭帝高演即位,虽竭力整顿,然国力已衰,无法挽回。
及至武成帝高湛之子高洋,即位后,荒淫无度,政事不理,导致国破家亡。
译文:昔日,周室衰微,诸侯割据,天下分裂。
于是,天下英雄豪杰,各拥强兵,逐鹿中原。
魏、齐、周、陈,迭为兴衰。
魏氏盛时,威震四海,南北朝之始也。
到了齐文宣帝高洋,雄才大略,削平群雄,统一中原,遂开齐国之基。
齐文宣帝崩,武成帝高湛继立,朝政混乱,权臣擅权。
高湛崩,废帝高殷即位,国势日衰,内乱迭起。
废帝高殷被废,孝昭帝高演即位,虽竭力整顿,然国力已衰,无法挽回。
及至武成帝高湛之子高洋,即位后,荒淫无度,政事不理,导致国破家亡。
在周朝衰落之际,各路诸侯纷纷割据一方,天下陷入分裂。
那时,天下英雄豪杰纷纷崛起,各自拥有强大的兵力,争夺中原的霸权。
魏、齐、周、陈等朝代相继兴衰更替。
在魏朝鼎盛时期,威震四海,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开始。
到了齐文宣帝高洋时期,他英勇过人,智谋卓越,削平群雄,统一中原,为齐国的基业奠定了基础。
齐文宣帝去世后,武成帝高湛继位,然而朝政混乱,权臣把持朝政。
高湛去世后,废帝高殷即位,国势日渐衰弱,内乱不断。
废帝高殷被废,孝昭帝高演即位,尽管他竭力整顿国政,但由于国力已衰,无法挽回败局。
到了武成帝高湛之子高洋即位后,他荒淫无度,不理政事,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北齐书》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北齐书》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c8b410f524de518974b7d3b.png)
孙腾,字龙雀,咸阳石安人也。
腾少而质直,明解吏事。
魏正光中,北方扰乱,腾涉险间关,得达秀容。
寻为高祖都督府长史,从高祖东征邢杲。
师次齐城,有抚宜镇军人谋逆,将害督帅。
腾知之,密启高祖。
俄顷事发,高祖以有备,擒破之。
高祖自晋阳出滏口,尔朱兆率众追。
高祖与兆宴饮于水湄,誓为兄弟,各还本营。
明旦,兆复召高祖,高祖欲安其意,将赴之,临上马,腾牵衣止之。
高祖遂东。
及起义信都,腾以诚款,常预谋策。
腾以朝廷隔绝,号令无所归,不权有所立,则众将沮散,苦请于高祖。
高祖从之,遂立中兴主。
及平邺,封咸阳郡公。
时魏京兆王愉女平原公主寡居,腾欲尚之,公主不许。
侍中封隆之无妇,公主欲之,腾妒隆之,遂相间构。
高祖启免腾官,请除外任,俄而复之。
天平初,入为尚书左仆射,内外之事,腾咸知之。
时西魏寇南兖,诏腾率诸将讨之。
腾性怯,无威略,失利而还。
又除司徒。
初北境乱离,亡一女,及贵,远加推访,终不得,疑其为人婢贱。
及为司徒,奴婢诉良者,不研虚实,率皆免之,愿免千人,冀得其女。
高祖入朝,左右有言之者,高祖大怒,解其司徒。
迁太保。
初,博陵崔孝芬取贫家子贾氏以为养女,孝芬死,其妻元更适郑伯猷,携贾于郑氏。
贾有姿色,腾纳之,始以为妾。
其妻袁氏死,腾以贾有子,正以为妻,诏封丹阳郡君,复请以袁氏爵回授其女。
违礼肆情,多此类也。
腾早依附高祖,契阔艰危,勤力恭谨,深见信待。
及高祖置之魏朝,寄以心腹,遂志气骄盈,与夺由己,求纳财贿,亲狎小人,专为聚敛。
高祖屡加谴让,终不悛改,朝野深非笑之。
武定六年四月薨,时年六十八。
(节选自《北齐书》卷十八)。
关于诚信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诚信的手抄报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1cded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2.png)
关于诚信的手抄报内容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
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
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
做妈妈的骗孩子,孩子不相信妈妈的话,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
”曾子于是把猪给杀了。
郭沫若与芭蕉花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但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可以治这种病。
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妈妈虽然知道郭沫若这样做是孝顺她,可是儿子的行为很让他伤心。
从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汽车维修店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
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
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我今后常来!”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诚信格言摘录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7、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8、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北齐书之卷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北齐书之卷二》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852543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7.png)
《卷二》原文神武下天平元年正月壬辰,神武西伐费也头虏纥豆陵伊利于河西,灭之,迁其部于河东。
二月,永宁寺九层浮图灾。
既而人有从东莱至,云及海上人咸见之于海中,俄而雾起乃灭。
说者以为天意若曰:永宁见灾,魏不宁矣;飞入东海,渤海应矣。
魏帝既有异图,时侍中封隆之与孙腾私言,隆之丧妻,魏帝欲妻以妹。
腾亦未之信,心害隆之,泄其言于斛斯椿。
椿以白魏帝。
又孙腾带仗入省,擅杀御史。
并亡来奔。
称魏帝挝舍人梁续于前,光禄少卿元子干攘臂击之,谓腾曰:“语尔高王,元家儿拳正如此。
”领军娄昭辞疾归晋阳。
魏帝于是以斛斯椿兼领军,分置督将及河南、关西诸刺史。
华山王鸷在徐州,神武使邸珍夺其管籥。
建州刺史韩贤、济州刺史蔡俊皆神武同义,魏帝忌之。
故省建州以去贤,使御史中尉綦俊察俊罪,以开府贾显智为济州。
俊拒之,魏帝逾怒。
五月下诏,云将征句吴,发河南诸州兵,增宿卫,守河桥。
六月丁巳,魏帝密诏神武曰:“宇文黑獭自平破秦、陇,多求非分,脱有变诈,事资经略。
但表启未全背戾,进讨事涉抃抃,遂召群臣,议其可否。
佥言假称南伐,内外戒严,一则防黑獭不虞,二则可威吴楚。
”时魏帝将伐神武,神武部署将帅,虑疑,故有此诏。
神武乃表曰:“荆州绾接蛮左,密迩畿服,关陇恃远,将有逆图。
臣今潜勒兵马三万,拟从河东而渡;又遣恒州刺史厍狄干、瀛州刺史郭琼、汾州刺史斛律金、前武卫将军彭乐拟兵四万,从其来违津渡;遣领军将军娄昭、相州刺史窦泰、前瀛州刺史尧雄、并州刺史高隆之拟兵五万,以讨荆州;遣冀州刺史尉景、前冀州刺史高敖曹、济州刺史蔡俊、前侍中封隆之拟山东兵七万、突骑五万,以征江左。
皆约所部,伏听处分。
”魏帝知觉其变,乃出神武表,命群官议之,欲止神武诸军。
神武乃集在州僚佐,令其博议,还以表闻。
仍以信誓自明忠款曰:“臣为嬖佞所间,陛下一旦赐疑,今猖狂之罪,尔朱时讨。
臣若不尽诚竭节,敢负陛下,则使身受天殃,子孙殄绝。
陛下若垂信赤心,使干戈不动,佞臣一二人愿斟量废出。
”辛未,帝复录在京文武议意以答神武,使舍人温子升草敕。
《北齐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推荐阅读)
![《北齐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推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d571c30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2.png)
《北齐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推荐阅读)第一篇:《北齐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卢文伟,字休族,范阳涿人也。
为北州冠族。
父敞,出后伯假。
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笃于交游,少为乡闾所敬。
州辟主簿。
年三十八,始举秀才。
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文伟既善于管理,兼展私力,家素贫俭,因此致富。
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时行台常景启留为行台郎中。
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
寻为杜洛周所虏。
洛周败,复入葛荣,荣败,归家。
时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屯守范阳,与楼相抗,乃以文伟行范阳郡事。
防守二年,与士卒同劳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莫不人人感说。
尔朱荣遣将侯深讨楼,平之,文伟以功封大夏县男,邑二百户,除范阳太守。
深乃留镇范阳。
及荣诛,文伟知深难信,乃诱之出猎,闭门拒之。
深失据,遂赴中山。
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
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事,自率兵赴定州,为尔朱荣将侯深所败。
文伟弃州。
走还本郡,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
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
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
时安州未宾,仍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
时安州剌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朱兆,兆仍以为刺史,据城不下。
文伟不得入州,即于郡所为州治。
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
天平末,高祖以文伟行东雍州事,转行青州事。
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
兴和三年卒于州,年六十。
赠使持节、待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曰孝威。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笃于交游交游:结交朋友B.拯救贫乏贫乏:穷困者C.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影响:效验D.累加散骑常侍累加:屡经加封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B.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C.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D.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虽有受纳/吏民不甚苦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卢文伟虽为北方豪族之后,但没有沾染纨绔公子的习气,从小立志宏远,博览群书,为乡民敬重。
古诗北齐书翻译赏析
![古诗北齐书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b7341fec3a87c24128c450.png)
古诗北齐书翻译赏析《北齐书》,二十四史之一。
唐代李百药撰,它虽以记载北朝北齐的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
《北齐书》成书时原名《齐书》,为区别于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的《齐书》,始改称为《北齐书》,而称后者为《南齐书》。
《北齐书》共有五十卷,其中本纪八卷和列传四十二卷。
《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隋、唐)、共六十多年时间。
《北齐书》成书前李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和三年(629年)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
《北齐书》的撰修,吸收了前人修史的成果,北齐历史的撰修,从高齐政权到隋朝,一直未曾中断,修成了多部起居注、实录和国史。
此外记录北齐历史的专着还有李德林《齐书》24卷,王劭《齐志》20卷,复为《齐书》100卷,崔子发《齐纪》30卷,杜台卿《齐纪》和姚最《北齐纪》20卷等。
这些史书经李百药别择去取,充实了《北齐书》的内容。
韩凤传高阿那肱传和士开传马嗣明传綦母怀文传皇甫玉传由吾道荣传毕义云传宋游道传苏琼传颜之推传刘逖传樊逊传儒林传封述传阳休之传卢叔武传卢潜传祖传崔季舒传魏收传邢邵传杨忄音传徐之才传陆法和传王昕传崔昂传高德政传崔暹传元孝友传薛传王传王峻传徐远传赵起传张耀传张亮传张纂传杜弼传陈元康传孙搴传崔传(附崔瞻、崔景凤传) 魏兰根传卢文伟传李元忠传封隆之传高干传慕容俨传步大汗萨传叱列平传薛修义传慕容绍宗传王则传宋显传尧雄传斛律羌举传张琼传司马子如传高隆之传孙腾传斛律光传斛律金传段韶传段荣传厍士文传尉景传窦泰传高思好传清河王高岳传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 琅邪王高俨传安德王高延宗传上党王高涣传神武娄后传幼主纪后主纪武成纪孝昭纪废帝纪文宣纪文襄纪神武纪《北齐书》简介---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北齐书·陈元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北齐书·陈元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0ea17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0.png)
《北齐书·陈元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北齐书·陈元康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北齐书·陈元康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原文:陈元康,字长猷,广宗人也。
父终德,魏济阴内史,终于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元康颇涉文史,机敏有干用。
魏正光五年,从尚书令李崇北伐,以军功赐爵临清县男。
天平元年,修起居注。
二年,迁司徒府记室参军,尤为府公高昂所信待。
出为瀛州开府司马,加辅国将军。
所历皆为称职,高祖闻而征焉。
稍被任使,以为相府功曹参军,内掌机密。
高祖经纶大业,军务烦广,元康承受意旨,甚济速用。
性又柔谨,通解世事。
高祖尝怒世宗,于内亲加殴蹋,极口骂之,出以告元康。
元康谏曰:“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仪刑式瞻,岂宜至是。
”言辞恳恳,至于流涕。
高祖从此为之惩忿。
时或恚挞,辄曰:“勿使元康知之。
”其敬惮如此。
高仲密之叛,高祖知其由崔暹故也,将杀暹。
世宗匿而为之谏请。
高祖曰:“我为舍其命,须与苦手。
”世宗乃出暹而谓元康曰:“卿若使崔得杖,无相见也。
”暹在廷,解衣将受罚。
元康趋入,历阶而升,且言曰:“王方以天下付大将军,有一崔暹不能容忍耶?”高祖从而宥焉。
世宗入辅京室,崔暹、崔季舒、崔昂等并被任使,张亮、张徽纂并高祖所待遇,然委任皆出元康之下。
魏尚书仆射范阳卢道虔女为右卫将军郭琼子妇,琼以死罪没官,高祖启以赐元康为妻,元康乃弃故妇李氏,识者非之。
元康便辟善事人希颜候意多有进举而不能平心处物溺于财利受纳金帛不可胜纪为清论所讥。
从高祖破周文帝于邙山,大会诸将,议进退之策。
咸以为野无青草,人马疲瘦,不可远追。
元康曰:“两雄交战,岁月已久,今得大捷,便是天授,时不可失,必须乘胜追之。
”高祖曰:“若遇伏兵,孤何以济?”元康曰:“王前沙苑还军,彼尚无伏,今奔败若此,何能远谋。
若舍而不追,必成后患。
”高祖竟不从。
及高祖疾笃,谓世宗曰:“邙山之战,不用元康之言,方贻汝患,以此为恨,死不瞑目。
”世宗嗣事,又见任待。
属世宗将受魏禅,元康与杨愔、崔季舒并在世宗坐,将大迁除朝士,共品藻之。
《北齐书之卷十九》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
![《北齐书之卷十九》完整版原文全文及白话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918ae2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9.png)
《卷十九》原文贺蔡韩尉王刘任莫高回盛薛张侯○贺拔允蔡俊韩贤尉长命王怀刘贵任延敬莫多娄贷文高市贵厍狄回洛厍狄盛薛孤延张保洛侯莫陈相贺拔允,字可泥,神武尖山人也。
祖尔头,父度拔,俱见魏史。
允便弓马,颇有胆略,与弟岳杀贼帅卫可肱,仍奔魏。
广阳王元深上允为积射将军,持节防滏口。
深败,归尔朱荣。
允父子兄弟并以武艺知名,荣素闻之。
见允,待之甚厚。
建义初,除征东将军、光禄大夫,封寿阳县侯,邑七百户。
永安中,除征北将军、蔚州刺史,进爵为公。
魏长广王立,改封燕郡公,兼侍中。
使茹茹,还至晋阳,值高祖将出山东,允素知高祖非常人,早自结托。
高祖以其北士之望,尤亲礼之。
遂与允出信都,参定大策。
魏中兴初,转司徒,领尚书令。
高祖入洛,进爵为王,转太尉,加侍中。
魏武帝之猜忌高祖也,以允弟岳深相委托,潜使来往。
当时咸虑允为变。
及岳死,武帝又委岳弟胜心腹之寄。
高祖重其旧,久全护之。
天平元年乃赐死,时年四十八,高祖亲临哭。
赠定州刺史、五州军事。
允有三子,长子世文,次世乐,次难陀。
兴和末,高祖并召与诸子同学。
武定中,敕居定州,赐其田宅。
蔡俊,字景彦,广宁石门人也。
父普,北方扰乱,奔走五原,守战有功。
拜宁朔将军,封安上县男,邑二百户。
寻卒,赠辅国将军、燕州剌史。
俊豪爽有胆气,高祖微时,深相亲附。
与辽西段长、太原庞苍鹰俱有先知之鉴。
长为魏怀朔镇将,尝见高祖,甚异之,谓高祖云:“君有康世之才,终不徒然也,请以子孙为托。
”兴和中,启赠司空公。
子宁,相府从事中郎,天保初,兼南中郎将。
苍鹰交游豪侠,厚待宾旅,居于州城。
高祖客其舍,初居处于蜗牛庐中,苍鹰母数见庐上赤气属天。
苍鹰亦知高祖有霸王之量,每私加敬,割其宅半以奉高祖,由此遂蒙亲识。
高祖之牧晋州,引为兼治中从事史,行义宁郡事。
及义旗建,苍鹰乃弃家间行归高祖,高祖以为兼行台仓部郎中。
卒于安州刺史。
俊初为杜洛周所虏,时高祖亦在洛周军中,高祖谋诛洛周,俊预其计。
事泄,走奔葛荣,仍背葛归尔朱荣。
荣入洛,为平远将军、帐内别将。
唐尧的文言文翻译
![唐尧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d44574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a.png)
昔者唐尧,圣德昭著,天下归心。
伊祁氏之裔,生于唐侯之国,故称唐尧。
尧少时,聪慧过人,仁爱宽厚,其父崩,摄政三年,天下大治。
尧立,以德化民,百姓安之。
尧知天下之治,在于选贤与能。
故广求天下之士,不拘一格。
尧尝曰:“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也。
”于是,尧举天下之士,任之能事。
尧举舜为相,共理天下。
舜者,有虞氏之裔,德才兼备,天下归心。
尧治天下,以民为本,爱民如子。
尧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故尧勤于政事,朝夕思虑,以安百姓。
尧行十德,惠及四海,百姓称颂。
尧敬天命,知天时。
尧尝曰:“天命无常,有德者昌,无德者亡。
”故尧敬天,畏天命,顺应天时,以保天下太平。
尧观天象,测日影,定四时,使农事不失时序,百姓安居乐业。
尧善用贤,知人善任。
尧举八元、八恺,使天下大治。
八元者,皆贤能之士,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八恺者,皆仁德之人,宽以待人,仁心待人。
尧用此二人,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尧知人欲,能自省。
尧尝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故尧自省其过,知过必改,使天下归心。
尧晚年,禅位于舜。
尧曰:“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一人之天下也。
”舜承尧之志,以仁德治天下,天下大治。
尧崩,天下哀悼,百姓痛哭流涕,以为尧之德行,千古流芳。
总之,唐尧之德,仁爱宽厚,治理天下,政绩卓著。
其德行高尚,堪为后世楷模。
后世之人,皆以唐尧为榜样,追求仁德,治理国家。
唐尧之名,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功勋卓越的文言文翻译
![功勋卓越的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6be3ca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c.png)
夫天地之大,日月之明,万物之生,皆有其功勋。
盖功勋者,国之栋梁,民之楷模,世之典范也。
是以自古圣贤,莫不尚功勋,崇英雄,以为国之宝,民之福。
古有尧舜,德高望重,功勋卓绝,为民所敬仰。
尧者,华夏之祖,德配天地,功盖四时。
其治水功绩,流芳百世,后世称颂,以为圣王之典范。
舜者,继尧之业,继往开来,宽厚仁爱,德泽四方。
其平治水土,兴利除弊,功勋显赫,被誉为“大圣”。
自周室衰微,诸侯并起,英雄豪杰,辈出如云。
孔子游说列国,传道授业,虽未居官位,然其功勋,实为万世师表。
孟子继孔子之教,言必称尧舜,其仁政思想,影响深远,功勋不朽。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皆一代英豪,功勋卓绝。
始皇一统六国,开创帝制,开疆拓土,功勋赫赫。
汉武开疆拓土,北击匈奴,南定百越,文治武功,功勋显赫。
唐宗李世民,继位后,励精图治,政治清明,武功赫赫,开创贞观之治,功勋卓绝。
宋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统一中原,开创大宋基业,功勋卓著。
至明清之际,英雄辈出,功勋照耀。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力挽狂澜,平定天下,建立大明,功勋盖世。
清太祖努尔哈赤,崛起白山黑水之间,统一女真,开创大清,功勋卓绝。
功勋之臣,亦非止于帝王将相。
有如岳飞、文天祥、于谦等,虽身陷囹圄,然其忠勇报国,忠贞不渝,功勋不朽。
岳飞精忠报国,力挽狂澜,抗金卫国,功勋显赫。
文天祥忠心耿耿,抗元救国,临危不惧,英勇就义,功勋永存。
于谦勤政爱民,平定内乱,功勋卓著。
夫功勋者,国之瑰宝,民之福祉。
自古以来,凡有功勋之臣,皆受人敬仰,传颂千古。
今吾辈当以先贤为榜样,效法其功勋,为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曰:功勋者,国之栋梁,民之楷模,世之典范。
天地之间,万物之生,皆有其功勋。
夫功勋之臣,虽已远去,然其功勋,永垂不朽。
吾辈当铭记先贤,奋发向前,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共筑功勋之梦。
诚实信用作文800字
![诚实信用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71532b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e.png)
篇一:关于诚信的作文800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对于一个经营者,营利是他的最终目的,这周然不错,但是,如果将营利的基础建立在欺骗消费群众上,这未免也太让人心寒了。
青岛饭店的“海浦大虾”38元一只这一宰客事件,不得不再次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能将利益与商业诚信并重呢?自古以来,诚信始终是从商所必备的第一要素,人无信而不立,更何况你要那么多人信赖你,就必须亮出“诚信”这块金招牌。
这家活海鲜烧烤店的老板显然已经与这两个字渐行渐远,顾客就是上帝,如果失信于顾客,那么我想这家店也不会长久。
不得不说,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下,想经营一家店真的不容易。
很多小店兴许也会像这家烧烤店的老板一样,为了蝇头小利,而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诚信二字丢失了。
该店的老板贪眼前一时利益,却忘了为之长远的打算。
的确,一份38元大虾变成一只虾38元,这一来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有人精心为你织起一张美丽温柔的网,你掉进去一次,还会在掉进第二次,还会信任他吗?答案昭之若下。
那些成功的商人并不是投机取巧,只注重眼前的福利,而是诚信从商,靠信义为自己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获得颇丰的利益,而不是像这店里的老板,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诚信”长城亲手摧毁了。
然而,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却比比皆是:从瘦肉精饲料到三聚氰胺奶粉,从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等等,无一不给我们敲响警钟,不乏消费者胆寒。
倘若市场一直不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击,那么我想经济也将一落千丈。
青岛市政府也对这一事件进行谴责。
这一举动应该能给那些这种苗头或已经在做的商人一个警钟。
市场需要的是诚信经营的商人,而不是以欺骗为手段的黑心企业家,若心术不正,早晚没有立足之地。
诚信如涓涓细流,无声却能使万物生长;诚信如缕缕清风,无息却留下层层微澜;诚信如点点繁星,无闻却装饰了整个天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经商也如此。
让我们做一个诚信的经营者吧。
《隋书·源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隋书·源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d7be9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5.png)
《隋书·源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隋书·源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隋书·源雄传》原文及翻译隋书原文:源雄,字世略,西平乐都人也。
祖怀、父纂,俱为魏陇西王。
雄少宽厚,伟姿仪。
在魏起家秘书郎,寻加征虏将军。
属其父为高氏所诛,雄脱身而遁,变姓名,西归长安。
周太祖见而器之,赐爵陇西郡公。
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方郡公,拜冀州刺史。
时以突厥寇边,徙雄为平州刺史以镇之。
未几,检校徐州总管。
及高祖为丞相,尉迟迥作乱,时雄家累在相州,迥潜以书诱之,雄卒不顾。
高祖遗雄书曰:“公妻子在邺城,虽言离隔,贼徒翦灭,聚会非难。
今日已后,不过数旬之别,迟能开慰,无以累怀。
徐部大蕃,东南襟带,密迩吴寇,特须安抚。
藉公英略,委以边谋,善建功名,用副朝委也。
”迥遣其将毕义绪据兰陵,席毗陷昌虑、下邑。
雄遣徐州刺史刘仁恩击义绪,仪同刘弘、李琰讨席毗,悉平之。
陈人见中原多故,遣其将陈纪、萧摩诃、任蛮奴、周罗目侯、樊毅等侵江北,西自江陵,东距寿阳,民多应之,攻陷城镇。
雄与吴州总管于顗、扬州总管贺若弼、黄州总管元景山等击走之,悉复故地。
东潼州刺史曹孝达据州作乱,雄遣兵袭斩之。
进位上大将军,拜徐州总管。
后数岁,转怀州剌史,寻迁朔州总管。
突厥有来寇掠,雄辄捕斩之,深为北夷所惮。
伐陈之役,高祖下册书曰:“於戏!唯尔上大将军、朔方公雄,识悟明允,风神果毅。
往牧徐方,时逢寇逆,建旗马邑,安抚北蕃。
嘉谋绝外境之虞,挺剑息韦鞴之望。
沙漠以北俱荷成恩吕粱之间罔不怀惠但江淮蕞尔有陈僭逆今将董率戎旅清彼东南是用命尔为行军总管。
往钦哉!”于是从秦王俊出信州道。
及陈平,以功进位上柱国。
赐子崇爵端氏县伯,褒为安化县伯,赐物五千段,复镇朔州。
二岁,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七十。
(选自《隋书•源雄传》)译文:祖父源怀、父亲源纂,都是魏国的陇西王。
源雄年轻的时候,为人宽宏仁厚,仪表英俊魁梧。
起初在魏国作秘书郎,不久便提升为征虏将军。
《北齐书尧雄传》原文及翻译
![《北齐书尧雄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1a4dc0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c.png)
《北齐书尧雄传》原文及翻译《北齐书尧雄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
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
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
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
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
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
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
”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
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
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
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
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
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
抚养兵民,得其力用。
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
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
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
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
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谥武恭。
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译文: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时勇猛矫健,长于骑马射箭,轻财重义,被同辈人推崇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食邑五百户义旗初树,雄随尔朱兆在广阿大败,于是他便率领自己的部众占据定州,之后归顺了高祖。
诚信的简短故事(精选35篇)
![诚信的简短故事(精选3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59f5e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74.png)
诚信的故事简短诚信的故事简短《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北齐书·尧雄传》: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
《新唐书·曹华传》:“华虽出戎伍,而动必由礼,爱重士大夫,不以贵倨人,至厮竖必待以诚信,人以为难。
叶适《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故参知政事吴兴李公,以诚信质直事孝宗。
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领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来一套大演说的。
诚信已孚,思想已移诸实践,不说话比说话还要伟大。
诚信是为人之本,那么大家知道哪些跟诚信有关的故事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诚信的简短故事(精选35篇),希望大家喜欢!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
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
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
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
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
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
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
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
”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
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郭沫若小时候很淘气,可是很孝顺。
有一次,他的妈妈得了一种“晕病”,郭沫若听说芭蕉花能够治这种病。
这种花卖得很贵,并且难得一开,于是他就和哥哥一齐跑到一座花园内找这种花,恰好那座花园里的芭蕉开了一朵大黄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来送给了妈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齐书尧雄传》的原文及翻译原文: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
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
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
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
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
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
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
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
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
”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
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
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
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
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
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
抚养兵民,得其力用。
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
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
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
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
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谥武恭。
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译文: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氏祖父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年时勇猛矫健,长于骑马射箭,轻财重义,被同辈人推崇永安中,拜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跟从叱列延攻打刘灵助,获胜,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食邑五百户义旗初树,雄随尔朱兆在广阿大败,于是他便率领自己的部众占据定州,之后归顺了高祖。
这时雄的从兄杰,被尔朱兆委任为沧州刺史,赴任抵达赢州,得知兆败的消息,也遣使归降高祖认为雄兄弟都有赤诚之心,就让杰行赢州刺史事很快又授雄车骑大将军、赢州刺史以替代杰,并晋爵为公,增加食邑五百户这个时期,国家法律不严,官员们纷纷聚敛,只有尧雄能坚守道义,然后取之有道,用宽大恩惠对待下属,深得官吏百姓拥戴梁将李洪芝、王当伯偷袭平乡城成功,继之骚扰州境雄设伏兵拦腰袭击,活捉了洪芝、当伯等人,俘虏缴获极多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又率部围攻州城,雄领兵出城应战,
一时所向披靡,虽身体两处负伤,但斗志更旺,庆之败,抛弃辍重逃跑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说:“白苟堆是梁朝北面的重镇,现在城中空虚,攻打的话一定可以夺取,庆之他们听了白苟堆的消息,荆州之围自然也就解除了,这是所谓的机不可失吧”于是依计划进行,庆之果然放弃荆州赶来救助当他还在路上的时候,雄攻克了白苟堆城,生擒梁镇将苟元广,以及兵士二千人梁拜元庆和为魏王,侵扰魏之南境雄统众反击,在南顿大败庆和不久,与行台侯景攻下梁朝的楚城雄虽是武将,但品性宽厚,治民极讲诚信,为政去繁就简,只是注重大事而已抚育教养兵民,而能尽其所长在边地十年,多次建有战功,豫人直至今日都在怀念着他(尧雄)爱惜人才,多施予财物,与冥客往来,礼物赠送十分丰厚,也因此受到了赞许兴和三年,征还京师,不久,统率司、冀、赢、定、齐、青、胶、充、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死于邺城,时年四十四岁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谧号武恭。
儿子尧师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