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考【人教】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5、5《坛经》两则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 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 含答案

《坛经》两则对应学生用书P39慧能(638-713),亦作“惠能”。

唐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被推为禅宗六祖。

本姓卢。

世居范阳(治今河北涿州),生在南海(今××市)新兴。

据说是个不识字的樵夫。

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

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

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饱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慧能被授为六代祖师后,在南华寺,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

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坛经》是“具有中国特色”佛教——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是中国至今佛典中唯一的“经”。

它全面阐述了六祖慧能“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它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

《坛经》不仅是一部中国佛教特有名著,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之一,以其深远影响,对世界文化也作出了贡献。

《坛经》有五大特点:①简明化。

高度浓缩了佛教宗旨与修行方法,直截了当地提倡个人反省自觉,顿悟成佛。

②中国化。

六祖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祖师,前五代尚不具备此意义。

③普及化。

《坛经》是唐代白话语录体,文风不像其他大经深奥晦涩,故适合大众学修。

④革命化。

禅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风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实质,崇尚吾人对自己心性觉悟,可谓一场认识上的革命。

⑤实践化。

《坛经》立意在现实可行,将最重要的真实道场安置于个人的“念头”,可谓方便至极。

1.《慧能受法》讲慧能从禅宗五祖弘忍那儿接受禅法的故事。

弘忍在外人不知的情况下向慧能传授佛法并交给他信物,交代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安排他从速离开。

高中语文 5.5《坛经》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5.5《坛经》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人教版高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坛经》两那么教学目标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一、合作探究1、研读《慧能受法》译文: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佛堂里,为他解说《金刚经》。

慧能一经传授,顿时就领悟了佛法。

当天夜里接受训导,别人都不知道。

于是弘忍和尚就把顿悟的法门和本门的信物袈裟传给了慧能:“你就是六代祖师了,这件袈裟就是信物,要代代传下去;本门修行要‘以心传心’,应当引导弟子自己领悟。

〞弘忍又说:“慧能!自古传授法器,都是很危险的事情,就像生命悬在发丝上一样!如果你在这里停留,有人就会害你,你应该即刻就离开这里。

〞2、《慧能受法》内容分析这段文字说的是慧能受衣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

慧能所作的偈,显示出他对于佛理的精湛领悟,由此得到了弘忍大师的欣赏。

弘忍大师想把衣钵传授给慧能,又怕别人害他,所以选择在三更时分,把慧能唤到佛堂中,秘授《金刚经》。

慧能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的教诲,他顿时就领悟了。

于是,弘忍把衣法传给了慧能,并作了训诲。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传法给慧能,宣布他为自己的传人,以自己的袈裟作为信物,将佛法一代一代发扬光大,二是传授本门的“独门秘笈〞,即“以心传心〞,不依赖文字的传道方式和通过引导使学禅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

法传完以后,弘忍说,自古以来,传授衣法常常引起禅门内部的倾轧,受衣法的人,往往气如悬丝。

并告诫他不要在此久留,要速速离开此地。

这表现了他的谨慎。

3、研读《南能北秀》译文:世人都流传着“南能北秀〞的说法,却未能知道根本的缘由。

神秀禅师,在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担任住持修行;慧能大师,在邵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修行。

佛法均属一个宗派,因为传人居住一南一北,所以就有南北流派。

为什么又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佛法只有一种,人领悟佛法有慢有快,领悟慢的,就采用渐悟的方法,领悟快的,就采用顿悟的方法。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五单元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

2019秋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演练:第五单元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李叔同,留学日本首演《茶花女》,揭开中国话剧史的序幕;又以音乐绘画,刷新故国视听。

他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

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一途。

突然晴天霹雳,一代俊彦转眼变为苦行佛陀。

娇妻幼子,弃之不顾,琴弦俱断,色彩尽失,只换得芒鞋破钵、黄卷青灯。

李叔同失落了,飘然走出一位弘一法师,千古佛门又一传人。

(余秋雨《庙宇》)说,首先要谈他那著名的脍炙人口的偈:渐修”,否定禅定。

他提出:“佛性常清净来清净,没有尘埃沾染,从而否定求佛要有渐修即拂拭之功。

慧能这个主张标志着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场革新。

“言下即悟”“一闻便悟”来形容主体觉悟,这种觉悟生于主体所固有的明觉,并非由于主体以外的启示。

所佛经蕴含着极强的哲理,看似平淡的一句,却参透了人生的本质。

请选取你熟悉的一句佛经进行阐发,并说说你的理解。

[角度]花未全开月未圆。

示例:花开半时偏妍,花开全时浓烈;月圆是一种贪婪,月半是一丝惆怅。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未全,才是一种境界。

一条抛物线,当它爬至顶峰,接踵而至的,必是急剧俯冲的悲哀。

历史长河中的跌宕起伏也如此。

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巅峰之期,笑傲苍穹。

而唐朝随着遗留的诗篇,香消玉碎;清朝则背着丧权辱国的骂名,灰飞烟灭。

“全”若是一时之幸,“半”则为一生之福。

勿说人,且谈物。

那在艳阳下绚丽多彩的肥皂泡,随风轻扬。

那是大自然与人的杰作,人赋予其生命,阳光添其外衣,但它却是易碎之物。

你若吹得过胀,则其命不久矣,但你若吹得适宜,不至饱满,化为飞沫固然是不变的结局,可至少延长了它的生命,也延长了它的美丽。

正如清人李密庵所说:“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一、基础巩固1.下列“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便传顿法及衣A.世人尽传南能北秀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舍相如广成传舍解析:例句与B项均为动词,传授。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 5 《坛经》两则

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 5 《坛经》两则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慧能受法
五祖夜至三更, 唤慧能堂内,
说《金刚经》。
到了夜里三更时分,五祖叫慧能到佛堂里,讲解《金刚经》
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说;讲解言下:一言 给他听。慧能一听,顿时就能领会。 之下,顿时。
悟:领 其 夜受法, 人尽不知。 便传顿 悟,明白。 那天夜里传授佛法,外人都不知道。就传授顿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坛经》是唐代白话语录体,文风不像其他大经深奥晦涩,故适 合大众学修。④革命化。禅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风 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实质,崇尚吾人对自己心性觉悟,可谓 一场认识上的革命。⑤实践化。《坛经》立意在现实可行,将最 重要的真实道场安置于个人的“念头”,可谓方便至极。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五祖夜至三更,唤慧能堂内。 译文: 五祖弘忍和尚夜里到了三更天的时候,把慧能召唤到 佛堂里。 句式: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唤慧能于堂内”。 (2)汝为六代祖。 译文:你就是六代祖师了。 句式: 判断句,“为”表判断。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慧能受法》讲慧能从禅宗五祖弘忍那里接受禅法的故 事。弘忍在外人不知的情况下向慧能传授佛法并交给他信物, 交代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安排他从速离开。实际是弘忍安排 接班人的过程。
2.《南能北秀》说的是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慧 能接受五祖衣钵,传教岭南,故称南能;神秀在弘忍死后,应 武则天之征入长安,传教于北方,故称北秀。“南能北秀”实 际是同一禅宗的两个流派。
佛法本身虽然没有顿、渐之分,但是人的根器却有敏捷与迟钝的区别,
故 名 渐 顿。利:敏捷。 所以才有渐、顿之别。钝:迟钝。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5 《坛经》两则3-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5 《坛经》两则3-人教版

《坛经》两则之佛理禅趣
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体悟佛理禅趣,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人生的启示意义(重难点)
•课堂小写作
二、教学过程
1、复习课文《慧能受法》、《南能北秀》。

(3分钟)
2、小结《坛经》的语言特色。

(1分钟)
•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
•善于运用譬喻
3、问题:对于佛教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4、佛理禅趣故事讲解(12分钟)
(1)佛教偈语选读
(2)读诗悟禅——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3)佛理故事一:求人不如求己
(4)佛理故事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佛理故事三:寒山拾得对问录
(6)佛理故事四:不可说
(7)佛理故事五:既来之则安之
(8)佛理故事六:放下
(9)成语与佛典
5、教师小结佛理禅趣的现代启示意义(2分钟)
(1)从容
(2)平常心
(3)放下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6、学生分享课下收集到的佛理禅趣小故事(8分钟)
7、课堂作业:写一写(12分钟=写作7分钟+分享5分钟)(1)佛理禅趣需辩证看待,结合自身实际,写一写自己的佛理禅趣的感悟。

(2)本节课你印象最深的一句佛理禅语,简要说明原因。

(3)学生分享习作
8、总结(2分钟)
佛理禅趣:佛是顿悟了的人,人是尚未顿悟的佛。

三、教学反思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其基本精神是不科学的,故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对佛教认真加于辨析,而对其宗教本质,则教导不可盲从。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5 《坛经》两则1-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5 《坛经》两则1-人教版

《坛经》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坛经》的思想内容及语言特色,落实文言文知识。

2.理解禅宗流派及其思想,培养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

3.感知佛理禅趣,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与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坛经》的思想内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理解禅宗流派及其思想,培养自主探究文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外界事物与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表演欣赏法、多媒体展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当然有!”李渤一派得意洋洋。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李渤抬手指着脑袋说:“都在这里了!”智常禅师合十微笑:“奇怪了,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李渤听了,当下恍然大悟:原来事物本无大小的分别,所大所小都生于人心。

二、研读课文1.研读《慧能受法》思考:(1).五祖为什么选择三更传法慧能,并叮嘱即速离去?慧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

——选自《坛经行由品》衣为信禀,代代相传。

是对自己修行的认可,是修行人的最高荣誉。

人人皆想成佛祖。

(2).为何此间须速去?姓名年龄学历住寺时间职位影响力慧能 33岁识字不多 8个月饭头僧无人了解神秀 65岁博综广闻 20年上座深孚众望和神秀相比,慧能太不适合做六祖了。

六祖的位置人们认为神秀是不二人选,是众望所归。

可是慧能继承法嗣,众人心中如何安宁。

尽管神秀不会妒忌,至少不会陷害慧能,从《神秀传》中的记载可知,初,秀同学能禅师与之德行相埒(liè),互得发扬无私于道也。

尝奏天后请追能赴都,能恳而固辞。

——《神秀传》神秀的徒弟及信众心中如何能平。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5课《坛经》两则 教案2

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5课《坛经》两则 教案2

《坛经》两则教案文化背景1.关于禅宗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

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它公开宣称以六祖慧能的言教为经,并以开坛立宗的形式命之为《坛经》。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被公开而持久地称为“经”的佛教著作。

禅宗历史有着很多传说的成分,虽然禅宗以《六祖坛经》为立教宗经,它的发扬光大也是在慧能弘法之后,但在佛教的著作中,禅宗却有着很长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那里。

这其中虽然有很多传说的成分,但却为大多数的佛教著作所接受。

禅宗自称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始于灵山会上,如来拈花示众,众人都不解其意,只有其弟子迦叶“破颊微笑”,由此付法。

迦叶也成为所谓的印度禅宗初祖。

秘密相传27代之后,传至菩提达摩手中。

达摩于南朝梁武帝统治时来到中国传法,称为中国禅宗初祖。

其后,达摩传慧可,又传僧璨,传道信,传弘忍,传慧能。

慧能接受衣法,成为禅宗六祖,与其同门神秀分为南北二宗。

“安史之乱”后,慧能的弟子神会北上洛阳弘法,声势大振,北宗一系逐渐淡出,南宗一派则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

“禅”是梵语的音译,指的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在彻底寂静中呈现的神秘思维状态。

这是一种修行的方式,禅宗即得名于此,由此可见禅宗对于禅修实践的高度重视。

与其他宗派将重点放在经典、理论的解释和研讨不同,禅宗重视体悟而轻视理论,在理论的建树上没有多少新的东西,对于禅修却有着重大的发展。

大致而言,禅宗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佛性本有。

禅宗认为佛性是众生本来就具有的,凡和圣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悟到了它。

所以,佛在心中,自心即是佛,不须向外求索。

这一方面指出佛性的无差等性,就像慧能所说的:“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另一方面指出修行中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5 《坛经》两则-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案-5 《坛经》两则-人教版

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

二是善于运用比喻。

再引入概括文段内容环节。

第一步:先分层后分析。

抓题目、抓主语、抓主要内容1、夜半三更,一讲就懂。

悄悄秘传,无人知道。

如此这般,耳提面命。

这是惠能受法的什么?情景!2、受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正式传他第六代祖身份2)正式教他顿悟的佛法让他代代相传怎么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当令自悟”传道的方法;通过引导使学道者自己顿悟的修行方法3)最后讲的是什么?告诉他受法危险,即速离开,保护自己,以待将来。

概括:思考以上都是谁在干什么?这些都是弘忍对慧能的教诲!第二步:概括整合:“慧能受法”讲了慧能受法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

最简单的方法:抓中心句、中心词、逻辑语,提炼概括“南能北秀”主要讲了南能北秀和渐顿说法的由来(根本事由)。

师生互动老师教给方法、因势利导学生研修文本、积极思考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

语言特点不是重点,且学生容易理解,故一语带过。

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会概括(3)教学过程第二个环节:简单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出示第16—26张幻灯片)佛教的创始人、佛教经典释义、四大菩萨、拈花微笑、佛教宗派、六祖慧能与神秀的考核名偈、《坛经》知识、禅宗知识。

三、请用“鱼骨图”简单说说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使用图文并茂ppt,采用边看边想、有问必答,师生互动的方式师生互动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筛选主要信息的习惯。

提高学生运用鱼骨图解决实际问。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

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对应学生用书P39慧能(638-713),亦作“惠能”。

唐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被市)新兴。

据说是个不识字的樵夫。

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

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

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饱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慧能被授为六代祖师后,在南华寺,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

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坛经》是“具有中国特色”佛教——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是中国至今佛典中唯一的“经”。

它全面阐述了六祖慧能“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它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

《坛经》不仅是一部中国佛教特有名著,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之一,以其深远影响,对世界文化也作出了贡献。

《坛经》有五大特点:①简明化。

高度浓缩了佛教宗旨与修行方法,直截了当地提倡个人反省自觉,顿悟成佛。

②中国化。

六祖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祖师,前五代尚不具备此意义。

③普及化。

《坛经》是唐代白话语录体,文风不像其他大经深奥晦涩,故适合大众学修。

④革命化。

禅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风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实质,崇尚吾人对自己心性觉悟,可谓一场认识上的革命。

⑤实践化。

《坛经》立意在现实可行,将最重要的真实道场安置于个人的“念头”,可谓方便至极。

1.《慧能受法》讲慧能从禅宗五祖弘忍那儿接受禅法的故事。

弘忍在外人不知的情况下向慧能传授佛法并交给他信物,交代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安排他从速离开。

实际是弘忍安排接班人的过程。

2.《南能北秀》说的是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

高中语文 5.5《坛经》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高中语文 5.5《坛经》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答案:名词,处所/名词,期间/动词,参与/介词结构,从小路/副词, 间或、偶然/副词,私自,偷着
二、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何以渐顿?(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唤慧能堂内。(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宾语前置句。宾语“何”前置于“以”前。为何有渐悟和 顿悟的区别? 2.省略句,“唤”前省略主语,“慧能”后省略“到”。五祖叫慧 能(到)佛堂里。
【备选要点】 《坛经》虽是佛教经典,语言却富有趣味,请结合课文,简要赏析其 语言特点。 【明确】(1)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
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 功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形成了一种雅俗之间的文 字风格。
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对弘忍和尚讲解《金刚经》一事一笔带 过,就直接写出结果“慧能一闻,言下便悟”。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 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语言简洁有力,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 传法宗旨。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 见疾即顿”一句,运用整齐的文言,又夹杂白话成分(比如“一种” 这种数量词组,在文言中是不多见的),质朴简洁。
(3)关心弟子,谋事周全。 授完衣钵后,为防不测,立即把传授衣钵后的危险性直言相告, 并敦促弟子火速离开。其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谋事的周全也由此可见 一斑。
2.《南能北秀》一文对“世人尽传”的“南能北秀”一说,提出了怎 样的看法? 【明确】在作者看来,实际上是并无南北派别的差异。其理由是:
(1)虽然南北地域不同,实际上他们是师承一致的,都是弘忍所 传的禅法。
【文言归类】 一、一词多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5《坛经》两则 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5.5《坛经》两则  教案

《坛经》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了解《坛经》和《百喻经》的语言特色,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

教学过程:(一)关于佛教佛教是从域外传入我国的。

最早是在东汉明帝时开始传入中国的。

佛教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这一时期佛教发展的真实写照。

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际文化交流活跃,佛教综合南北思想体系,发展为许多新的宗派。

其中禅宗结合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传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唐朝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

五代以后,佛教开始走向衰落。

但是,在长期的传播中,佛教的思想已经内化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什么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有哪些?禅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

它既不是延续印度佛教已有的某个宗派,也不完全信奉某部已有的经典,而是建立了自己的宗经,标榜自己独特的修持方式,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

其中有神秀、惠能二人分立为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

神秀住荆州玉泉寺,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后为禅宗正宗。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真正创立者,禅宗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以六祖慧能的言教《坛经》为经。

禅宗的主要思想: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

《坛经》,一名《六祖法宝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创始者、禅宗六祖慧能(一作惠能)的传法记录。

因系在法坛上宣讲的经教,故称。

是中国唯一被尊为经的佛书。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

父名行瑶,早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

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课件: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坛经》两则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课件: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坛经》两则

第五单元佛理禅趣5《坛经》两则-、多维探究一一激活你的思维1.《坛经》是佛教经典,作为21世纪的我们,了解禅宗以及《坛经》有什么意义?:讎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提示:禅宗的创始人慧能不仅是佛教信徒,也是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智慧,禅宗的影响已远远超岀了宗教范畴,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以及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禅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固有组成部分,对我国文化史、思想史的发展有重大作用。

通过对《坛经》的学习,我们能获得对佛法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心反省、自心觉悟来正知正见。

也可以用《坛经》来指导我们的思想行为, 升华烦恼为菩提,变染污的"环境”为清净境界。

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2.怎样理解“南能北秀”顿”的说法?“法即一宗”,却分“渐” “厂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提示:在佛教史上,“南能北秀”代表的是当时南、北二方禅法的派系,实际上都是禅宗一派。

南方主要是以慧能为代表的“顿悟”禅法,北方主要是以神秀为代表的“渐悟”禅法。

慧能虽然家庭出身、文化学识、社会地位等都不及神秀大师,但是他对佛学的理解以及后来他主张的“顿悟”思想,却给后世禅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可以说,顿悟和渐悟,是慧能与神秀禅法思想的最大差别。

厂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3.佛家经典多佶屈鳌牙,《坛经》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第9章扩步糸统调音提示:《坛经》作为慧能传教说法的记录,语言上有两个特点:一是语言质朴简洁,不尚浮华。

禅宗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因此并不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多用当时口语,夹杂一些文言成分, 形成了一种雅俗相间的文字风格。

比如《慧能受法》一段,对弘忍和尚讲解《金刚经》,一笔带过,就直接写出结果“慧能一闻,言下便悟”。

一方面说明慧能对于佛法的悟性之高;另一方面语言简洁有力,符合禅宗“当令自悟”的传法宗旨。

再如《南能北秀》中,"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 一句,运用整齐的文言,又夹杂白话成分,质朴简洁,对"何以渐顿”的问题作了辩证的分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五单元 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

佛堂里。
句式: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唤慧能于堂内”。 (2)汝为六代祖。 译文:你就是六代祖师了。
“为”表判断。 句式: 判断句,
[ 要义探究]
3.怎样理解“法以心传心,当令自悟”这句话? [ 明确 ] 要让禅法学习者对禅法内心自悟:把握禅理不拘于文
字,修习禅性不拘于形式,重点是“修心” ,关键在于知道“心 即是佛” 。这是弘忍教给慧能的传授禅法的方法。它强调了修心 自悟的重要性,当然最重要的是专心。
代相传; 其:指示代词,那。传:前一个“传”为“传授”。 一代传下去; 后一个“传”为“留传”意。信禀:信物。
法以心传心, 当 令 自悟。” 五祖言:“慧能! 佛法讲究以心传心,应当让学习者自我领悟。”五祖说:“慧能! 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当:应当。气如悬丝:意思 自古以来,传授佛法相当危险! 是生命犹如悬在发丝上,比 喻相当 若住此间, 有人害汝,汝即须速去。” 危险。 如果你停留在这里,有人害你,你立即从速离开。”
法:佛法。 何 以 因 此 便 立 南 北。 所以就有了“南能北秀”二宗的分别。 即:虽然。为什么会
渐 顿? 法即一种, 见有迟疾, 有渐悟和顿悟的区别呢?佛法本来也只有一种,人的见性有迟有疾,
何以:即“以何”,为 见迟即渐, 见疾即顿。 见性迟就是“渐”,见性疾就是“顿”。 什么。见:指见性。
住:停留。即: 即刻。去:离开。
南能北秀 世 人 尽 传 南 能 北 秀,未 知根本 世上的人们都流传“南宗能北宗秀”的说法,却不知道事情的根本
事由。 且秀禅师,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住 事由: 原因。 原因。再说神秀禅师,在湖北当阳玉泉寺担任住持
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三十五里曹溪山住。 并修行;慧能大师则住在广东韶州城东三十五里的曹溪山。 法 即 一宗, 人有南北, 禅宗南北二派的佛法虽然都是同一个宗派,传人却有南北的分别,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讲义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五单元经典原文5《坛经》两则讲义

1禅宗南宗始祖——慧能慧能(638-713),亦作“惠能”。

唐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被推为禅宗六祖。

本姓卢。

世居范阳(治今河北涿州),生在南海(今广州市)新兴。

据说是个不识字的樵夫。

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学佛出家。

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

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饱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慧能被授为六代祖师后,在南华寺,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

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坛经》是“具有中国特色”佛教——禅宗的代表性经典,是中国至今佛典中唯一的“经”。

它全面阐述了六祖慧能“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禅学思想,它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

《坛经》不仅是一部中国佛教特有名著,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之一,以其深远影响,对世界文化也做出了贡献。

《坛经》有五大特点:①简明化。

高度浓缩了佛教宗旨与修行方法,直截了当地提倡个人反省自觉,顿悟成佛。

②中国化。

六祖是中国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开山祖师,前五代尚不具备此意义。

③普及化。

《坛经》是唐代白话语录体,文风不像其他大经深奥晦涩,故适合大众学修。

④革命化。

禅宗一反印度外在形式的佛陀崇拜风格,而取佛陀教化的精神实质,崇尚吾人对自己心性觉悟,可谓一场认识上的革命。

⑤实践化。

《坛经》立意在现实可行,将最重要的真实道场安置于个人的“念头”,可谓方便至极。

1.《慧能受法》讲慧能从禅宗五祖弘忍那儿接受禅法的故事。

弘忍在外人不知的情况下向慧能传授佛法并交给他信物,交代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安排他从速离开。

实际是弘忍安排接班人的过程。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五单元5《坛经》两则含答案整理.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五单元5《坛经》两则含答案整理.doc

5《坛经》两则修剪欲望马志国索提那克法师来到寺院做住持后,绕着寺院巡视,发现山坡上长着灌木。

一天,寺院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客人问:“人怎样才能清除自己的欲望?”索提那克法师说:“只要能经常反复修剪一棵树,你的欲望就会消除。

”客人疑惑地走向一丛灌木,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

一壶茶的工夫过去,法师问他感觉如何。

客人笑笑:“身体倒是轻松了许多,可是堵塞心头的欲望,好像并没有放下。

”客人走的时候,跟法师约定10天后再来。

法师不知道,客人是曼谷最负盛名的娱乐大亨。

10天后,大亨来了;16天后,大亨又来了。

3个月过去了,大亨已经将那棵灌木修剪得像一只鸟。

法师问他:“现在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欲望?”大亨面带愧色地回答:“修剪的时候能够气定神闲,可是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后,欲望依然像往常那样冒出来。

”大亨修剪的鸟完全成型后,法师说:“施主,你知道为什么我建议你来修剪树木吗?我只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

这就像我们的欲望,你别指望完全消除。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观。

”大亨大悟。

人生的痛苦从哪里来?——我们所欲无限,而我们所能有限。

怎么解脱痛苦?——修剪欲望,收回自己的心。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人或东西能局限你,是你的欲望在疯长。

而你的心一旦回归自然本性,反而会获得无限的自由,你也就彻底摆脱欲望的局限了。

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会)人。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

稍长,卖柴养母。

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出家学佛。

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

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后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

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18-2019年高考备考2018高考【人教】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5、5《坛经》两则含答案
5《坛经》两则
修剪欲望
马志国
索提那克法师来到寺院做住持后,绕着寺院巡视,发现山坡上长着灌木。

一天,寺院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客人问:“人怎样才能清除自己的欲望?”索提那克法师说:“只要能经常反复修剪一棵树,你的欲望就会消除。

”客人疑惑地走向一丛灌木,咔嚓咔嚓地剪了起来。

一壶茶的工夫过去,法师问他感觉如何。

客人笑笑:“身体倒是轻松了许多,可是堵塞心头的欲望,好像并没有放下。

”客人走的时候,跟法师约定10天后再来。

法师不知道,客人是曼谷最负盛名的娱乐大亨。

10天后,大亨来了;16天后,大亨又来了。

3个月过去了,大亨已经将那棵灌木修剪得像一只鸟。

法师问他:“现在是否懂得如何消除欲望?”大亨面带愧色地回答:“修剪的时候能够气定神闲,可是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后,欲望依然像往常那样冒出来。

”大亨修剪的鸟完全成型后,法师说:“施主,你知道为什么我建议你来修剪树木吗?我只是希望你每次修剪前都能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

这就像我们的欲望,你别指望完全消除。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得更美观。

”大亨大悟。

人生的痛苦从哪里来?——我们所欲无限,而我们所能有限。

怎么解脱痛苦?——修剪
欲望,收回自己的心。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人或东西能局限你,是你的欲望在疯长。

而你的心一旦回归自然本性,反而会获得无限的自由,你也就彻底摆脱欲望的局限了。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慧能(638—713),一作惠能,俗姓卢,新州(今广东新会)人。

慧能家境贫寒,三岁丧父,迁居南海。

稍长,卖柴养母。

因听人诵读《金刚经》有悟,决心出家学佛。

慧能于公元672年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

弘忍为慧能讲经并且把世代相传的法衣交给他,正式传他为禅宗六祖。

后在南华寺,六祖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之久。

其间,韶州刺史韦璩曾邀请慧能到韶州大梵寺讲经,其言行被弟子法海汇编成书,这就是被奉为禅宗宗经的《六祖坛经》。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

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饱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坛经》,又称《六祖坛经》,全称是《六祖慧能大师法定坛经》。

在中国人所写的全部佛教著作中,只有《坛经》被尊为经。

一般认为,它是由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口述,其弟子法海笔录而成。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宗派。

在禅宗一脉承传中,菩提达摩大师是西天第二十八祖,也是东土初祖。

他在梁武帝时代来到东土,将法传给二祖慧可,慧可传给三祖僧琛,三祖僧琛传给四祖道信,四祖道信得法后又传给五祖弘忍,五祖弘忍传法给六祖慧能。

《坛经》记载了慧能得法传宗的经历和启发门徒的言教,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

此经主张人生觉悟和解脱之道在我不在天,在内不在外,唯一的正途是认识自身本性,实现自我。

此经倡导“众生平等,无有高下”“凡圣如一”“众生皆有佛性”,因此蔑视言教,挑战权威,视一切名言经典只不过是开智悟道的方便之门。

《坛经》不论在中国佛教史还是思想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2.背景资料
禅宗的主导思想主要包括佛性本有、无住生心(在没有执着的情况下,保持心的圆融无
滞,自然流转)、顿悟法门。

它们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不科学的,但含英咀华,剔除糟粕,我们还是能够从禅语中觅得一些人生智慧的。

禅一度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有人认为,如果你面对着种种烦恼,不能自拔,读一点禅语,参一参机锋,这会帮助你进入一个快乐无忧的境界,促使你的心灵变得洒脱、旷达。

3.文化常识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慧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代表之一。

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的认识自我。

兴起于唐五代时期的禅宗,与天台、华严、法相等经院化的宗派相比,有着许多突出的特点。

其一,禅宗强调个体的内心觉悟,强调个体精神的独立、自由,所以它具有一种反教条、反权威的性质。

如慧能所说:“万法尽在内心,何不从中顿见真如”。

其二,禅宗强调个体的直接体验,所以它要破除语言和逻辑的障碍。

在禅宗那里,个人的当下直接的体验就是一切。

其三,禅宗主张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吃饭、走路、担水、砍柴,都可以悟道。

世上的一草一木,一切生机活泼的东西,都可以体现禅意。

所以禅宗强调“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就是“无念”,“无念”是不执着于念,也就是不为外物所累,保持人的清静心。

一个人一旦开悟,他就会明白最自然、最平常的生活,就是佛性的显现。

自主学习
1.易误读字
信禀.(bǐnɡ)禅.师(chán)
韶.州(Sháo) 利钝.(dùn)
2.一词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