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案——《小池》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池的喜爱之情。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

三、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小池的喜爱之情。

2.背诵课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事物,比如清澈的小溪、碧绿的荷叶、美丽的蝴蝶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大自然的课文——《小池》。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三)学习生字词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它们。

2.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四)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池》这篇课文,谁能告诉我课文描绘了哪些景物?2.复习生字词。

(二)深入理解课文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池的喜爱之情。

(三)朗读课文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如果你是小池里的一颗莲蓬,你会看到什么?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背诵课文,熟读《小池》。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小池》这篇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小池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并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描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雨后》这首诗歌的内容,感受到雨后的清新和自然之美。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后的景象,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雨后的感受。

3.能够通过朗读诵读课本中的诗歌和听老师朗读的方式,提高身体语言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雨后》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掌握如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2.教学难点:–如何用语言表述自己对雨后的感受–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和朗读提高语言和身体表达能力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雨”,引导学生谈谈自己遇到雨天的场景。

(学生在谈论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学生说的内容。

2.学生和教师一起体验下课文讲述的雨后景象,例如:“我们来小桥下听雨声,一滴一滴点进小溪;雨水淋湿黄叶,绿叶色泽更鲜艳……”教师利用课本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阅读诗歌1.开始阅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诗歌,随着读诗歌,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雨后的景象。

2.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论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哪些词语或语句让自己感受更深。

轻松朗读1.让学生脱发鞋移动凳子打造诗人的姿势,通过模仿身体语言和音节节奏来达到朗读的效果,幸运的童鞋当选课文主朗读人,大声朗读整个课文。

2.教师反馈无压力、利用身体语言来帮助朗读的效果更好、走进故事等表现技巧。

操作文本1.学生独立将《雨后》这首诗歌的表现意境落实到纸上。

每位学生独立画出学习中觉得最感动的场景,轻松地练习描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画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批判,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2.教学:“雨后”,例如:“觉醒后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曳,带着雨露上朝”,让学生自己表达对这个场景的感受,尝试用合适的语言诠释出个人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用到了多种方法——听、读、表达、体验、绘画、回顾等,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三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

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自学生字。

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

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

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

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

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

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

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

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

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解题: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

小学苏教版上册二年级语文教案样本

小学苏教版上册二年级语文教案样本

小学苏教版上册二年级语文教案样本教材:小学苏教版上册二年级语文教材课时:第一课教学目标:1. 熟悉课文《好花红茶馆》。

2. 掌握生字词:馆、用心、难得、来吧。

3.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大意。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课文《好花红茶馆》。

2. 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1. 课文PPT。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和学生打招呼,引起学生的注意。

2. 师生共同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引出新课的主题。

二、学习新内容(15分钟)1. 听录音,跟读课文《好花红茶馆》。

2. 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老师板书生字词,组织学生一起读、写,并进行拼读和造句练习。

三、理解课文(10分钟)1. 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表演的形式理解课文的情节和意义。

3.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合作活动(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课文的回忆和再创作。

2. 每个小组从课文中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小组表演。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学生自主讨论,总结课文的关键词和主题。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习题。

2. 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 可以安排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配对练习、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灯笼果》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灯笼果》

教案名称:《灯笼果》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灯笼果”的形象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育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通过观察和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灯笼果”的形象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课文《灯笼果》的PPT课件。

-相关图片或实物(如灯笼果的图片或模型)。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灯笼果吗?它长什么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灯笼果的故事。

2. 激发兴趣:-老师:你们想知道灯笼果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朗读:-老师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朗读技巧。

三、细读课文1. 理解内容:-老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描述的灯笼果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别之处?2. 讨论交流:-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观察与想象1. 观察实物或图片:-老师展示灯笼果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和颜色。

2. 想象延伸:-老师:如果灯笼果会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并与小组内的同学分享你的想法。

五、角色扮演1. 分配角色:-老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角色扮演游戏,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扮演灯笼果,其他同学可以扮演其他植物或动物。

2. 准备道具:-分发相关的头饰或面具。

3. 表演故事:-每组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提出建议。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3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秋游》教案1设计理念《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

运用多媒体课件和音像组合手段,通过创设情境、驰骋想像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学一开始,可组织学生唱《秋游》这首歌,接着,老师用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有一群小学生,跟着老师去秋游了。

我想知道,他们去了哪里?那里景色美吗?他们玩得开心吗?”随即,音乐响起,老师声情并茂朗诵课文,而学生则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之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这样,学生的兴致就会被激发起来。

二、观图添彩,感受景美学生经过初读,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这时,教师打开多媒体课件,说:“我这里有两幅郊外的景色图,可惜不是彩色的,故而美感不够。

同学们能帮助添上色彩吗?”学生定会兴趣倍增。

老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看看哪些是描写色彩的词语。

这样,读就更有目的了。

第一幅为蓝天白云图。

当学生说出天空是“蓝蓝的”时,老师就用鼠标点击,添上蓝色,并让他们判断深浅,以感受“蓝蓝的”一词的韵味。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白云的动态变化,让学生添色,并绘形。

通过动态变化,让学生体会“有时。

有时。

”的意思。

随后,老师再进行白云的其他造型,让学生用“有时像。

,有时像。

”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第二幅为农田丰收图。

与上面一样,学生说出“稻子是黄的,高粱是红的,棉花是白的”,老师分别用鼠标在图上添上颜色,再引导学生把颜色说形象:稻子——金黄,高粱——火,棉花——洁白。

然后,老师用多媒体作动态展示:稻子上下起伏。

老师进一步启发:“多美呀!谁能用‘稻子黄了,像()。

’的句式来作一个形象性的描写呢?”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只要说得有相似处老师都给予肯定。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6篇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难点、重点:1、弄懂每个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1、录音机、配乐朗诵磁带。

2、挂图、活动的诗人和太阳。

3、田字格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背。

(学生背诵)同学们都背得不错,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板书《登鹳雀楼》)2、齐读课题,注意正音。

二、解题、介绍作者1、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2、登还可以说登什么?3、揭示挂图。

述: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前面可以看见中条山,下面临近黄河,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在楼台上休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台叫做鹳雀楼。

有一天,唐朝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诗。

三、整体感知1、听录音。

2、听完录音,同学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呢?四、初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指名读后正音。

3、再读古诗,想想哪些词语你能理解,还有哪些不能理解,将不能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五、学习理解诗意1、学习一二行。

(1)指名读。

(2)说说哪些词不懂,借助图画理解白日、依、尽。

(3)指名说一二行诗意。

(4)看图想象,说说黄河怎样流入大海。

(5)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6)指导朗读。

同学们想想,应该怎么读,试着在座位上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看到如此壮丽的景象,诗人产生什么想法。

2、学习三四行。

(1)理解词语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

(2)说说诗句的意思。

(3)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师小结: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六I.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识读课文《春晓》。

–能正确理解并解读课文,感受课文传递出的情感。

–能模仿课文的韵律朗诵课文,培养语感和韵律感。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晓》所传递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现《春晓》的情感描述和诗意表达。

–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等方式,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和思考框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II.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教学内容:–课文《春晓》阅读理解和韵律朗读。

–使用多种素材展现《春晓》的情感描述和诗意表达。

2.重点:–正确理解和解读课文,掌握文章的语感和韵律。

–通过多种方式展现《春晓》的情感描述和诗意表达。

3.难点:–学生对《春晓》情感描写的理解和感受。

–如何用符合韵律的方式朗读课文。

III. 教学过程及方法1.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出示《春晓》课文,问学生最近看见的春天景象有哪些。

学生回答阅读理解1. 逐段讲解《春晓》的意思和用词。

2. 询问学生是否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认真听讲并记录重点。

2.回答问题。

韵律朗读1. 教师朗读《春晓》。

2. 学生听读。

3. 小组合作练习韵律朗读。

1.认真听读。

2.学生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

情感表现1. 教师出示图片、PPT等素材,生动形象地展现《春晓》情感描写和诗意表达。

2. 学生自由发挥,表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1.观察图片等素材。

2.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总结复习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课堂所学内容。

学生积极参与总结。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文讲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春晓》这篇课文。

2.情感表现法:通过图片、PPT等多种形式,展现《春晓》的情感描写和诗意表达,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内化并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们一起模仿课文的韵律,培养语感和韵律感,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一、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阅读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基础。

课后作业是巩固和深化课堂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之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课程实践经验,教师、家长和学生反响良好。

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需要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和操作建议的分析和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同时,家长可以按照教师制定的作业要求和学习计划,积极配合和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效果。

三、教材概述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是按照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编写的,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提高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将来高年级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主要特点包括:•分类明确:每个章节的作业按照基础训练、拓展训练、阅读指导、写作指导四个部分编排,既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基础训练题型,也有拓展题、综合题、创新题等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题目。

•难易适中:作业难度根据教材难度适度把握,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同时又能够激发兴趣,引导主动学习。

•既注重考查又注重指导:试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重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技能的指导,既有练习操作,又有阅读分析。

•充分体现区域特色:作业内容紧密结合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涵盖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华南等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态。

四、操作建议教师可以根据以下建议,配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和布置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1《祖先的摇篮》教学目标:1、按要求预习课文。

掌握预习方法。

2、自学生字新词。

积累相应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课文大意是什么;(4)提出疑难问题;(5)根据需要和可能搜集有关资料;(6)尝试背诵课文。

二、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

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

齐读。

指名读。

(2)检查字词。

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3)提出问题。

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复习预习方法。

同学们很好地预习了课文。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预习的方法。

(课件显示)齐读。

预习课文的方法a) 读通课文。

b) 自学字词。

c) 理解内容。

d) 质疑问难。

e) 搜集资料。

三、学习课文。

1、解题。

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

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2)小组讨论。

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

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四、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

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

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2《小英雄于连》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优秀15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优秀15篇)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优秀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找到的15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按笔画笔顺把字写好。

4、引导学生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二、教学重点、难点1、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2、抓住描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着迷的词句进行品读;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法布尔的有关资料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装满昆虫的口袋2、引导学生质疑:(这个口袋里放了昆虫的人是谁?他是哪儿人?他为什么要把昆虫放进口袋里?)二、初读课文。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浓厚隐藏无限暮色观察欣赏训斥驱散迷恋怒气冲冲(2)指导写字。

①出示生字,指导观察。

②指名交流难写难记生字的记法和写法。

(“溪”,右边中间不是绞丝旁。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全班交流自读课文所解决的问题。

5、了解关于法布尔的资料。

三、理清文章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

2、出示小黑板,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尔出生的时间、地点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环境。

第()自然段具体写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第()自然段对全文进行总结。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四、指导课堂写字1、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2、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一)质疑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法布尔是怎样迷恋昆虫的?(二)学习课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狐假虎威》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狐假虎威》教案三篇

【导语】这则成语故事描写了⼀只狐狸借助⽼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活中有些⼈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的⼒量吓唬⼈,其实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现象蒙住了⾃⼰的视线。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复述课⽂。

3、理解课⽂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 1、认读⽂中21个⽣字,会写其中的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是难点。

教具准备: 头饰、⽣字卡⽚、课件 ⼀、激情导⼊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

齐读课题:狐假虎威。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题中的“狐”指的是什么?“虎”指的是什么?(分别贴上狐狸和虎的图⽚) ⼆、民主导学 (⼀)初步感知课⽂ 狐狸是⼀种狡猾多疑的⼩动物,⽽⽼虎凶猛⾼⼤,是百兽,它们之间会发⽣什么故事呢?⼤家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起来看看这课的动画⽚吧!看完后,请你简单的说⼀说,狐狸和⽼虎之间发⽣了什么事?(放动画⽚) (⽼虎在森林⾥逮到了⼀只狐狸,狐狸为了不让⽼虎吃了它,所以就想了⼀个办法骗⽼虎,最后借着⽼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 师:课题中的“威”字是什么意思?(板书:威风)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激趣导⼊,培养学⽣概括以及说话的能⼒。

) (⼆)精读课⽂,指导朗读。

精读第⼀⾃然段。

1、过渡: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让我们⼀起来读读课⽂的第⼀⾃然段。

2、从这段中我们知道是谁更加厉害?(⽼虎)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扑、逮) 3、尽管狐狸从⽼虎⾝边“窜”过,⽼虎还是逮到了它。

狐狸为什么是“窜过”呢?为什么不⽤“跑”呢?我们来请教⼀下字典⽼师,看看“跑”和“窜”到底有什么不⼀样? 4、“窜”是什么意思?(出⽰“窜”的意思:逃跑) 5、字典真是我们的好⽼师,有了它的帮助,⼩朋友⼀下⼦就理解了“窜“的意思。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交流互动的能力。

2.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会使用恰当的阅读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同理心。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课文内容本节课将学习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课文《XXX》。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XXX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XXX 的品德和价值观。

生字词本节课将学习以下生字词:XXX、XXX、XXX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

2.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交流互动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课文理解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可以分段讲解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或情节,培养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力。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字词和课文大意。

然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要复习本节课的生字词,并尝试阅读课文。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以及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7篇)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理念: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做到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采用随文识字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在阅读中反复多次与汉字见面,让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进而充分完成教学任务。

2、在识字教学中,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侧重的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字理识字,部件识字,比较识字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让教师评价占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学中,我力求达到与学生平等对话,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总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从不同方面去评价每一们学生,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创造尽情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让学生快乐地学,主动地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据我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4个生字,认识新部首“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随文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读文识字中了解国宝大熊猫,并热爱大熊猫,有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掌握构字规律,指导写好“肩”教学准备:大熊猫挂图,多媒体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导入这一环节中,我采用启发谈话的方法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欲望,如: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教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朋友,看看他是谁?(教师出示大熊猫,)问:大熊猫还叫什么?(盼盼)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盼”用它组词,说话,并引出课题——大熊猫出国二、随文识字(一)出示大熊猫出国护照(屏幕出示)让学生朗读护照里的内容,并认识生字“川陕肃”。

通过读音注意平翘舌,并让学生怎样记住它们。

同时指导学生认识“川”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汉字的源远流长。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2.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和书写。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2. 教具:黑板、白板、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新知讲解(10分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内容,并解释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 讲授(20分钟)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读、朗读,并逐段解释课文的意义和背后的道理。

4. 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并进行意义的理解和讨论,教师进行适时的点拨和解答疑问。

5. 巩固(10分钟)设计相关练习,包括词语填空、句子连线等,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将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或写下自己的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听、说、读、写等结合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还是对课文的理解有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下节课我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苏教版[二下]课后作业的编排意图和操作建议一、编排意图1.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小学语文教材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后作业应该紧紧围绕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来安排,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堂上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而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现象,做到“学以致用”。

3.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课后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二、操作建议1.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作业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同时,作业内容应该与本单元的知识内容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到课后作业既有挑战性,也不失实用性。

2.课后作业的批改教师在批改课后作业时,应该及时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对于学生的错误应该及时纠正,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教师应该在批改作业的同时,注意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课后作业的订正教师应该在学生完成订正后及时检查订正情况,并对学生的订正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对于更严重的错误,教师应该及时引导、纠正。

在订正之后,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订正的问题重点进一步进行强化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避免这些错误。

4.课后作业的反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作业的难易程度,使学生感到既有挑战性,又不失可行性。

最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揭示和分享自己完成作业的过程和方式,从中得到启示和收获。

三、总结总之,课后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其编排和操作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技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四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春晓》教学设计四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朗读全文,理解识记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的意义,感受课文中流露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准确朗读全文,理解识记课文内容。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方法
1.观察教学法:学生观察素材图片,引导学生产生有关春天的联想。

2.讲述教学法:教师运用语言生动的讲述,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流露的情感。

3.朗读教学法:教师模仿生动的朗读方式,要求学生跟读并模仿。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用一副春天相关的图片导入主题,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相关的事物及感受。

2.学习课文(25分钟)
1.教师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2.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全文内容。

3.教师进行课文解读,将课文情境和意义进行讲解。

3.感受课文情感(2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春天里的感受和心情,让学生自由发挥写成一篇短文。

2.学生交换文章,互相欣赏并点评。

4.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点评课堂表现。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设计将“课文解读”结合了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课文情景和意义。

同时,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情感环节中自由发挥创作,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多与学生互动,避免变成单一的讲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识2》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识2》教学设计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识2》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识字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学生能够正确地辨认和书写“其”、“许”、“比”、“每”、“要”、“字”等汉字。

3.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识2》第一课:《笔画“其”》;《识2》第二课:《笔画“许”》;《识2》第三课:《笔画“比”》;《识2》第四课:《笔画“每”》、《笔画“要”》、《笔画“字”》;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识别汉字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辨认和书写汉字。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记忆大量的汉字。

2.如何让学生对字词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让学生跟着自己读拼音,再根据拼音辨认汉字,最后在黑板上书写。

2.教师让学生自己边读边写,或者让学生把已学的汉字合成词语,并让他们自己想象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意思。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教师先把上一周学习的笔画教材和识别的汉字拿出来展示,然后问学生这些笔画和汉字是否还记得。

2.新课讲解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复习单词的表格,提醒学生这些单词都是已经学过的笔画。

接着,老师玩一个游戏,让学生根据拼音在表格中找出对应的笔画。

游戏结束后,重点介绍当天的学习内容,即五个汉字的学习。

3. 让学生认识汉字教师把五个汉字都写在黑板上,并问学生认不认识。

要求学生认识的那些字使用网格书法进行书写。

4. 让学生理解汉字教师将所有汉字都合成一个词语,例如“每要许字其比”。

然后,教师让学生开动脑筋,想象一下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最后,让学生将这些词语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

5. 在教材中寻找汉字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并让他们自己找到并读出有关汉字的内容。

6. 结束游戏教师以游戏结束当天的教学,让学生轮流用自己已学过的汉字造词,以此来检验学习成果。

七、教学评估通过上述的教学,可以进行如下评估:1.学生掌握了多少新的汉字和笔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分析】
词句训练:体会意思相同,表述不同的句子。

写字训练:照样学写铅笔字,指导学生起笔、运笔和收笔。

【教学要求】
1、学习用音序查字典
2、照样学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一句古文。

4、任选三个动词,各写一句话。

5、学会问路。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自读对话
(2)分角色读对话
(3)教师讲解音序查字典法
3、练习。

(1)查小猴不会写的字
(2)开展用音序查字典的比赛
4、反馈。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龙亮兔”3个字。

(2)引导归纳三个字的结构。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描红。

3、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地问题,并进行纠正训练。

第二课时
1、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弄清学习要求。

2、指导。

学生自读4条成语。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理解成语的意思。

风吹草动:风一吹草就晃动。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渠。

瓜熟蒂落: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2、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借助插图讲解这个古文的意思。

第一行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

第二行意思是:高达许多层的平台,是从堆积泥土开始逐步建造起来的。

第三行意思是:千里路途,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完的。

(5)教师再次范读。

(6)教师指导:比喻事情总是从头开始,逐步发展,最后取得成功的。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

8
(3)朗读理解:同学们要取得成功,必需从小努力,从现在开始做起。

(4)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揭示言语交际的题目:他们在做什么。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的两个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要求认真观察图中每个小朋友的动作,并把每个人的动作用一个确切的词语表达出来。

(2)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表示动作的词。

吹写投跑
游跳看唱
2、指导说话。

(1)从以上的词中选一个练习说一句话。

(2)范说例句:陈超同学在教室里扫地。

(3)指导学生练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三、练习。

学生任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四、反馈。

1、指名说(好中差生都要考虑到)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说到。

2、评议。

3、任选3个词写三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