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 小学数学 基本功训练 一课一练 同步练习册 六年级下册_34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综合与实践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综合与实践一、单选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A. 12B. 24C. 322.化简比1∶0.25=()A. 7∶3B. 4∶1C. 2∶5D. 3∶203.2g糖和18kg水,混合成糖水,则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A. 1:10B. 1:9001C. 1:94.有四条线段分别长20厘米、10厘米、10厘米和8厘米,选择三条围成一个三角形,周长是()厘米.A. 40B. 38C. 285.用四根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把它拉成平行四边形,它的()不变。
A. 面积B. 周长C. 面积和周长6.在比例尺1︰50000的图纸上,小文量得A、B间的距离为3.5cm,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A. 1750千米B. 17.5千米C. 1.75千米D. 175米二、判断题7.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8.10厘米:8分米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1:8。
9.商店在中心广场的南偏西方向上,距离中心广场1000m。
10.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分米11.当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比圆的面积大.三、填空题12.三角形的底是0.48米,高0.52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13.如图所示,梯形的周长是5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4.先测量,再按整厘米数填表。
15.填一填。
①市政府在广场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②工人文化宫在广场________偏 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③电信大楼在广场________偏________方向上,距离是________米。
16.看图填空。
(1)熊猫园的北面是________,大象馆在熊猫园的________面。
(2)鹿园在马场的________方向,大象馆的________方向是鳄鱼池(3)马场在熊猫同的________方向。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一、单选题1.x∶80=2.4 x=()A. B. C. D. 1922.解比例x=( )A. B. 1.25 C. 31.5 D. 223.解比例,x=( )A. 1.5B. 0.7C. 5.7D. 54.求未知数x.x∶12.8=10∶8x=( )A. 16B. 0.2C.D. 55.解比例.x=()A. 10B. 8C. 2.25D. 40二、判断题6.X:750=0.1:2.2则x=7.解比例时,未知内项x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乘已知内项的倒数三、填空题8.解比例.=x:96 x=________9.在下面等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___∶2=8∶410.解比例4.75:x=7.125:12,则x=________11.________12.求未知数x5︰x=8︰20x=________(填小数)13.解比例则x=________四、计算题14.=15.求未知数x的值:(1):x=15%:0.18 (2)x﹣x﹣5=18.16.(2016·江苏如皋)解方程。
①3.2x-4×3=52②x:1.2=3:417.解方程或比例.x+ =6:36%= x9.5﹣3x=4.5.18.x:10= :19.解比例。
(1)(2)(3)五、解答题20.求未知数(1)7(x-1.2)=2.1(2)∶=X∶1021.求未知数x.(1)0.5x+ x=42(2)18:x= :六、综合题22.求未知数x(1)2x+30%x=9.2(2)4x﹣=(3)x:= :23.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2,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3.5.(2)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x:80=2.4解:x=2.4×80x=192故答案为:D【分析】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两段同时乘80,这样就能求出未知数的值.2.【答案】C【解析】【解答】解: 1.9x=13.3×4.5x=59.85÷1.9x=31.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x 的值.4.【答案】A【解析】【解答】x:12.8=10:8解:8x=12.8×10x=128÷8x=16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5.【答案】C【解析】【解答】解:2x=6×0.75x=4.5÷2x=2.2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x:750=0.1:2.2解: 2.2x=750×0.1x=75÷2.2x=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做出判断.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未知数是内项,则内项×未知数=外项×外项,未知数=外项×外项÷内项,除以内项,也就是乘内项的倒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解比例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三、填空题8.【答案】120【解析】【解答】=x:96解: 4.8x=96×64.8x=5764.8x÷4.8=576÷4.8x=120【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9.【答案】4【解析】【解答】():2=8:4解:4×()=8×24×()=16()=4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在比例中,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10.【答案】8【解析】【解答】4.75:x=7.125:12解:7.125x=4.75×12x=57÷7.125x=8故答案为:8【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1.【答案】0.02【解析】【解答】解:2x=0.04×1x=0.04÷2x=0.02故答案为:0.0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2.【答案】12.5【解析】【解答】5:x=8:20解:8x=5×208x=1008x÷8=100÷8x=12.5故答案为:12.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3.【答案】84【解析】【解答】解:0.04x=0.7×4.8x=0.7×4.8÷0.04x=84故答案为:8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四、计算题14.【答案】0.6【解析】【解答】=解:12x=2.4×312x=7.212x÷12=7.2÷12x=0.6故答案为:0.6【分析】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5.【答案】(1)解::x=15%:0.18 15%x=0.18× 15%x=0.2715%x÷15%=0.27÷15% x=1.8;(2)解:x﹣x﹣5=18x﹣5=18x﹣5+5=18+5x=23x×3=23×3 x=69【解析】【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把方程转化为15%x=0.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15%求解;(2)先化简方程得x﹣5=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5再同乘上3求解.16.【答案】解:①3.2x-4×3=523.2x-12=523.2x=64x=20②x:1.2=3:44x=3.6x=0.9【解析】【分析】本题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要对齐.(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12,再除以3.2来解.(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4x=1.2×3,再化简,然后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来解.17.【答案】解:x+ =6x=6x÷ =6÷x=5:36%= xx=1x÷ =1 ÷x=9.5﹣3x=4.59.5﹣3x+3x=4.5+3x 4.5+3x=9.54.5+3x﹣4.5=9.5﹣4.5 3x=5 3x÷3=5÷3 x=1【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3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4.5,最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即可.18.【答案】解:x:10=x= ×10 x=【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9.【答案】(1)解:x=(2)解:75%:x=:20.5x=0.75×20.5x=15.375÷x=123(3)解:4x=50×12x=600÷4x=150【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五、解答题20.【答案】(1)解:7(x-1.2)=2.1x-1.2=2.1÷7x=0.3+1.2x=1.5(2)解:【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再同时加上1.2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21.【答案】(1)解:x=42x× =42× x=36(2)解:18:x= :x=18×x× =18× × x=36【解析】【分析】(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六、综合题22.【答案】(1)解:2x+30%x=9.22.3x=9.22.3x÷2.3=9.2÷2.3 x=4;(2)解:4x﹣=4x﹣+ = + 4x= 4x÷4= ÷4 x= ;(3)解:x:= :x= ×x = x=【解析】【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3求解;(2)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x= × ,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3.【答案】(1)解:x:2=5:3.5(2)解:300÷(1﹣)【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列出方程即可;(2)根据图意,可知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做单位“1”,用去了,还剩下300米;要求单位“1”的量,要先求出还剩下的300米对应的分率是多少列式为:1﹣,进而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具体的数量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此题考查根据题意或图意,列比例式或算式,解决关键是要分析好题意或图意,灵活的解答即可.。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1方向与位置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1方向与位置一、单选题1.确定方向首先要有一个()A. 标准B. 观测点C. 对比2.小明从起点先向东偏南45°方向走了50m,又向北偏东45°方向走了50m,他现在的位置在起点的()方向.A. 正东B. 正南C. 东偏南3.小丽先向东偏北45°的方向走了50 m,又向南偏东45°的方向走了50 m,她现在的位置在起点的()方向。
A. 正东B. 正北C. 东北D. 东南4.小明面朝正北方向站立,向左转55°后所面向的方向是()A. 北偏东55°B. 北偏西55°C. 南偏东55°D. 南偏西55°二、判断题5.宁宁家在学校的北偏西35°方向,则学校在宁宁家南偏东35°方向.()6.判断。
(1)只要知道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红红家在东偏北30°,距离200m处。
()(3)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距离,再确定方向。
()7.甲在乙的北偏西30°方向1千米处,则乙在甲的南偏西30°方向1千米处。
()8.商店在中心广场的南偏西方向上,距离中心广场1000m。
()三、填空题9.小明家在著名的海滨城市厦门,距离福州大约450千米,福州在厦门西偏南25°方向上,厦门在福州的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方向上。
10.如图图。
学校在小玲家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约是________米。
11.我会看图填空(1)图中一共有________个图形。
(2)从右往左数,是第________个。
(3)从左往右数,排第________个。
(4)在的________面,在的________面。
(5)把右边第2个图形圈起来,把左数5个图形圈起来。
四、解答题12.(1)书店在学校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方向上,距离学校________m;(2)少年宫的位置在学校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方向上,距离学校________m;(3)公园在学校北偏东45°方向上,距离学校300m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2比例尺的应用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2比例尺的应用一、单选题1.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5000,100米的道路应该画( )厘米。
A. 1B. 2C. 3D. 502.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用()表示60千米。
A. 0.6厘米B. 6厘米C. 60厘米3.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A. 8分米B. 8毫米C. 8厘米4.在比例尺1︰50000的图纸上,小文量得A、B间的距离为3.5cm,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A. 1750千米B. 17.5千米C. 1.75千米D. 175米5.将一个平面图形按1∶10缩小,就是()变为原来的.()A. 图形各边的长B. 图形的面积6.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测得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5厘米,宽4 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 )平方米.A. 20平方米B. 500平方米C. 5000平方米7.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 B. C. D.二、判断题8.把一个圆按3:1放大后,得到的新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
9.在一幅地图上,图上距离3cm表示实际距离150m,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1500m。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后,斜边也会同时放大到原来的4倍。
1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5厘米,实际距离是25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比例尺大的,实际距离也大三、填空题13. 一种精密零件长25mm,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应画________cm.14.甲乙两地相距175千米,要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15.看图回答(1)量出小区平面图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2)算出小区实际长________米,宽________米,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3)量出平面图中绿地长________厘米,宽________厘米.(4)如果绕绿地跑一圈大约是________米.(5)小区的大门在南墙、距西墙50米的位置,请用“☆”表示出小区大门的位置.16.一个机器零件长度为0.5cm.在比例尺为20∶1的图纸上,它的长是________?17.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900千米,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解比例一、单选题1.x∶80=2.4 x=()A. B. C. D. 1922.解比例x=( )A. B. 1.25 C. 31.5 D. 223.解比例,x=( )A. 1.5B. 0.7C. 5.7D. 54.求未知数x.x∶12.8=10∶8x=( )A. 16B. 0.2C.D. 55.解比例.x=()A. 10B. 8C. 2.25D. 40二、判断题6.X:750=0.1:2.2则x=7.解比例时,未知内项x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乘已知内项的倒数三、填空题8.解比例.=x:96 x=________9.在下面等式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___∶2=8∶410.解比例4.75:x=7.125:12,则x=________11.________12.求未知数x5︰x=8︰20x=________(填小数)13.解比例则x=________四、计算题14.=15.求未知数x的值:(1):x=15%:0.18 (2)x﹣x﹣5=18.16.(2016·江苏如皋)解方程。
①3.2x-4×3=52②x:1.2=3:417.解方程或比例.x+ =6:36%= x9.5﹣3x=4.5.18.x:10= :19.解比例。
(1)(2)(3)五、解答题20.求未知数(1)7(x-1.2)=2.1(2)∶=X∶1021.求未知数x.(1)0.5x+ x=42(2)18:x= :六、综合题22.求未知数x(1)2x+30%x=9.2(2)4x﹣=(3)x:= :23.只列算式(或方程),不计算.(1)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5和2,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3.5.(2)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解答】x:80=2.4解:x=2.4×80x=192故答案为:D【分析】可以根据等式的性质,把两段同时乘80,这样就能求出未知数的值.2.【答案】C【解析】【解答】解: 1.9x=13.3×4.5x=59.85÷1.9x=31.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3.【答案】B【解析】【解答】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写出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即可求出x 的值.4.【答案】A【解析】【解答】x:12.8=10:8解:8x=12.8×10x=128÷8x=16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5.【答案】C【解析】【解答】解:2x=6×0.75x=4.5÷2x=2.25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x:750=0.1:2.2解: 2.2x=750×0.1x=75÷2.2x=原题计算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做出判断.7.【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未知数是内项,则内项×未知数=外项×外项,未知数=外项×外项÷内项,除以内项,也就是乘内项的倒数;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解比例要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三、填空题8.【答案】120【解析】【解答】=x:96解: 4.8x=96×64.8x=5764.8x÷4.8=576÷4.8x=120【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9.【答案】4【解析】【解答】():2=8:4解:4×()=8×24×()=16()=4故答案为: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在比例中,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10.【答案】8【解析】【解答】4.75:x=7.125:12解:7.125x=4.75×12x=57÷7.125x=8故答案为:8【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1.【答案】0.02【解析】【解答】解:2x=0.04×1x=0.04÷2x=0.02故答案为:0.02【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2.【答案】12.5【解析】【解答】5:x=8:20解:8x=5×208x=1008x÷8=100÷8x=12.5故答案为:12.5【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3.【答案】84【解析】【解答】解:0.04x=0.7×4.8x=0.7×4.8÷0.04x=84故答案为:84【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四、计算题14.【答案】0.6【解析】【解答】=解:12x=2.4×312x=7.212x÷12=7.2÷12x=0.6故答案为:0.6【分析】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15.【答案】(1)解::x=15%:0.18 15%x=0.18× 15%x=0.2715%x÷15%=0.27÷15% x=1.8;(2)解:x﹣x﹣5=18x﹣5=18x﹣5+5=18+5x=23x×3=23×3 x=69【解析】【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把方程转化为15%x=0.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除以15%求解;(2)先化简方程得x﹣5=18,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加上5再同乘上3求解.16.【答案】解:①3.2x-4×3=523.2x-12=523.2x=64x=20②x:1.2=3:44x=3.6x=0.9【解析】【分析】本题考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解比例.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要对齐.(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12,再除以3.2来解.(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4x=1.2×3,再化简,然后等式的基本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来解.17.【答案】解:x+ =6x=6x÷ =6÷x=5:36%= xx=1x÷ =1 ÷x=9.5﹣3x=4.59.5﹣3x+3x=4.5+3x 4.5+3x=9.54.5+3x﹣4.5=9.5﹣4.5 3x=5 3x÷3=5÷3 x=1【解析】【分析】(1)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首先化简,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3x,然后两边再同时减去4.5,最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即可.18.【答案】解:x:10=x= ×10 x=【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19.【答案】(1)解:x=(2)解:75%:x=:20.5x=0.75×20.5x=15.375÷x=123(3)解:4x=50×12x=600÷4x=150【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五、解答题20.【答案】(1)解:7(x-1.2)=2.1x-1.2=2.1÷7x=0.3+1.2x=1.5(2)解:【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7,再同时加上1.2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然后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未知数的值.21.【答案】(1)解:x=42x× =42× x=36(2)解:18:x= :x=18×x× =18× × x=36【解析】【分析】(1)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2)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解答.六、综合题22.【答案】(1)解:2x+30%x=9.22.3x=9.22.3x÷2.3=9.2÷2.3 x=4;(2)解:4x﹣=4x﹣+ = + 4x= 4x÷4= ÷4 x= ;(3)解:x:= :x= ×x = x=【解析】【分析】(1)先化简方程,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3求解;(2)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两边同时除以4求解;(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x= × ,再根据的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解.23.【答案】(1)解:x:2=5:3.5(2)解:300÷(1﹣)【解析】【分析】(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列出方程即可;(2)根据图意,可知把这根绳子的总长看做单位“1”,用去了,还剩下300米;要求单位“1”的量,要先求出还剩下的300米对应的分率是多少列式为:1﹣,进而用具体的数量除以具体的数量对应的分率即可解答.此题考查根据题意或图意,列比例式或算式,解决关键是要分析好题意或图意,灵活的解答即可.。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4旅游中的数学问题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4旅游中的数学问题一、单选题1.要确定位置要知道方向和()A. 角度B. 距离C. 方位2.1路汽车从火车站开往幸福村时,前进的方向是()。
A. 先向西—再向西南—最后向西北B. 先向东—再向东南—最后向东北C. 先向东—再向西南—最后向东北3.大楼高60m,大楼模型高与实际高度比是1:400,大楼模型高()。
A. 15cmB. 24cmC. 12cm4.方程21x=15+1.2×5的解是()。
A. x=0B. x=1C. x=3二、判断题5..春季种树101棵,活了100棵,成活率是100%.()6..比例尺表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7.方程3x+3.52=15.52与3x+4.5=16.5解相同。
()8.甲、乙二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终点时,乙距终点还有10米.如果甲从起点后退10米,他们仍以原速跑,那么二人同时到达终点.()三、填空题9.在一张比例尺为20:1的精密图纸上量得零件长3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是________.10.在一幅平面图上标有千米。
这幅平面图的数值比例尺是________,在这幅图上量得A、B两地距离是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1.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________千米.四、解答题12.动手操作。
(1)明明家在学校的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方向。
(2)如果明明家距离学校200米,亮亮家在学校南偏东45°方向200米处,那么请你在图上标出亮亮家的位置。
(3)李老师家在明明家的北偏西60°方向350米处,请在图上标出李老师家的位置。
13.列式计算:(1)减去与的和所得的差除,商是多少?(2)一个数的30%比7.5多13.5,这个数是多少?五、应用题14.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5厘米,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比乙车每小时慢10千米,几小时后相遇?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确定位置要知道方向和距离【分析】考查了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答案】B【解析】【解答】解:1路车从火车站开往幸福村,前进的方向是先向东走到商业街,再向东南走到人民广场,最后向东北走到幸福村.故答案为:B【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由此分别以火车站、商业街、人民广场为中心画出方位坐标图,由此利用方位坐标图可描述1路汽车从火车站开往幸福村的路线.3.【答案】A【解析】【解答】解:60×=0.15m=15cm,所以大楼模型高15cm。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2操场上的数学问题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操场上的数学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
A. 变小了B. 变大了C. 不变D. 不确定2.把20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种拼法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最短。
A. 长20厘米,宽1厘米B. 长5厘米,宽4厘米C. 长10厘米,宽2厘米3.用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A. 4B. 6C. 8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比长短4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A. 22B. 20C. 36二、判断题5.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6.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求它四条边边长的总和.7.全班人数一定,出勤率和出勤人数成正比例.8.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三、填空题9.一个长方形的果园的长是450m,宽是180m,它的面积是________m2,合________公顷。
10.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 cm.11.计算长方形的周边必须知道________和________,长方形的周长等于________。
12.一个长方形长是14分米,比宽多3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分米。
1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4厘米,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四、选择题1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菜地面积的算式是〔〕。
A. 20×B. 20× +20C. 20× ×D. 20×五、解答题15.一块长方形的小麦田,长450米,宽200米.如果每公顷可以收小麦3吨,这块小麦田可以共收小麦多少吨?16.有一条小路穿过麦田(如下列图,小路为其中的阴影局部),这块麦田的播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六、应用题17.一个长方形长是12厘米,长是宽的2倍,那么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18.如下列图,学校操场的跑道由正方形的两条对边和两个半圆组成。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23加减运算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23加减运算一、单选题1.根据线段图列式,下面错误的算式是()A. ()+200=500B. 200+()=500C. 200+500D. 500-2002.差与减数相加,结果等于()A. 被减数B. 减数C. 和3.我们村去年植树45棵,今年比去年少植25棵,今年植树()棵。
A. 11B. 12C. 204.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560,减数是80,差是()A. 200B. 280C. 480二、判断题5.被减数等于减数减差。
6.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990。
7.。
三、填空题8.我会按规律接着写。
0.1、0.2、0.4、0.8、________、________9.已知一道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82,那么被减数是________,如果差是16,那么减数是________.10.填上“>、<或=”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1.被减数加上减数与差的和,再除以被减数,商为________。
12.两个数的和是810,如果其中一个加数增加50,另一个加数不变,和________。
四、解答题13.算一算,小明家的电话费和上网费.(1)哪个月的电话费和上网费多?多多少元?(2)哪个月的费用多,原因可能是什么?五、综合题14.(1)比贵多少元?(2)比便宜多少元?(3)和一共多少元?(4)买两架要多少钱?(5)再加多少钱就和一样多?六、应用题15.完成下列表格16.献爱心活动,二(1)班捐了158元,二(2)班捐了147元,两班共捐多少元?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根据线段图可得,( )+200=500 200+( )=500 500-200=( )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的意思是未知数加上200等于500,所以500减去200等于未知数.2.【答案】A【解析】【解答】解:差+减数=被减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7代数式与方程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练-5.7代数式与⽅程浙教版含答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练-5.7代数式与⽅程⼀、单选题1.⼀本故事书,原来每页排720个字,排了100页,现在增加了图⽚,每页⽐原来少排x个字,排了125页,下⾯等式正确的是()A. 720×100=125xB. 720×100=(720-x)×125C. (720-x)+100=1252.⽤字母表⽰乘法分配律是()A. a+b+c=(a+b)+c=a+(b+c)B. abc=(ab)c=a(bc)C. (a+b)×c=ac+bcD. abc=cab3.下⾯式⼦中是等式的是()A. 5x+6>8B. 4x+2=80C. 3+1<54.2.5x÷25=8 x=()A. 1B. 4C. 8D. 805.甲数是a,它⽐⼄数的3倍少b,⼄数是()A. 3a-bB. (a-b)÷3C. (a+b)÷3D. a÷3-b6.下⾯各式中,()是⽅程.A. 3x+2B. 5×0.4=2C. 3x=60D. 5x<07.观察图⽚,从下⾯的天平两边各拿⾛⼀个以后,天平还会平衡吗?A. 平衡B. 不平衡C. 不能确定⼆、判断题8.⼩明每分钟写x个字,6分钟写了6x个字。
9.6x+6是⽅程.10.b×b×2⽤简便⽅法表⽰是b211.50+2=60这个等式不是⽅程.12.x×7省略乘号写成x7。
三、填空题13.⽤含有字母的式⼦分别表⽰下⾯所求的数.甲⼄两⼈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甲每⼩时⾏m千⽶,⼄每⼩时⾏n千⽶,3⼩时后相遇.两地间相距________千⽶?14.⽤含有字母的式⼦表⽰数量.a与b的积除以8________,从80⾥连续减去5个a________15.x的平⽅加上x的2倍⽤式⼦表⽰为________.16.已知三⾓形的⾯积是6平⽅厘⽶,它的⾼是2厘⽶,底是________厘⽶.17.学校买来8个⾜球和10个排球,每个⾜球a元,每个排球b元,学校应付________元;当a=45,b=38时,学校应付________元.18.图中的a表⽰________?19.⼩刚买了8个练习本,每本x元,找回3元,⼩刚付出________元.四、计算题20.解⽅程或⽐例.x+ =6:36%= x9.5﹣3x=4.5.五、解答题21.粮店有⼤⽶20袋,⾯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的重量和2袋⾯粉的重量相等,那么⼀袋⼤⽶重多少千克?22.看图列出⽅程.六、综合题23.列式计算.(1)0.6与2.25的积去除3.2与1.85的差,商是多少?(2)⼀个数的⽐30的25%多1.5,求这个数.七、应⽤题24.仓库⾥有货物96吨,运⾛了12车,每车运b吨,⽤式⼦表⽰仓库⾥剩下的吨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2正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2正比例(一)一、单选题1.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A. 不成比例B. 成正比例2.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A. 不成比例B. 成正比例C. 成反比例3.()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A. 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B. 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C. 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4.表示x和y成正比例的关系式是()A. x+y=k(一定)B. x÷y=k(一定)C. x•y=k(一定)5.下面两种相关联的量()正方体的棱长和它的体积.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二、判断题6.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成正比例。
7.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货的次数与运货的总量成正比例。
8.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
9.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它的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10.如果A×B=10,B×C=20,那么A与C成正比例。
三、填空题11.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________比例.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________比例.每箱苹果的重量一定,箱数和总质量成________比例.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________比例.12.小华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________。
13.表示x和y(x、y均不为0)成正比例的是________,表示x和y成反比例的是________。
A. 7x=8yB. =C. (x+1)·y=1214.判断m和n是否成正比例。
(1)如果:7m=8n,那么m和n。
(2)如果:m:6=n:8,那么m和n。
(3)如果:m+8=n,那么m和n。
(4)如果m-7=n+3,那么m和n。
15.填空(1)一堆白菜10千克(填写下表)________ (2)一堆白菜重量一定,吃去的和剩下的________.四、解答题16.下面是订阅《儿童漫画》的份数与订书的总钱数的情况.(1)表中有哪两种变化的量?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2)订阅《儿童漫画》的份数与订书的总钱数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17.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说一说成什么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方向与位置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方向与位置一、单选题1.以自己为观测点,确定对方位置需要的条件是()A. 方向与速度B. 方向与距离C. 距离与时间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A的方向是北偏西68°B. OB的方向是西偏北45°C. OC的方向是南偏西30°D. OD的方向是东偏北60°3.淘气家在笑笑家北偏东40°方向上,那么笑笑家在淘气家( )。
A. 东偏南40°B. 北偏西50°C. 南偏西40°4.在体育课上,小明、小强、小刚三名同学分别按顺序站在同一排的前三位,体育老师命令:“小刚与小明交换位置,再与小强交换位置.”那么站在第一位的是()A. 小明B. 小强C. 小刚D. 无法确定5.小丽家在学校的东面,小明家在学校的北面,那么小丽家在小明家的( )方向。
A. 西南B. 南C. 东南6.下面()图表示的是南偏东45°.A. B. C. D.二、判断题7.清凉岛在灯塔的东边。
8.如图,教学楼在文化广场的南偏西40°的方向上。
()9.(一格20米)鸽子个小猫送信要走200米。
10.丽丽家在贝贝家北偏东45°的方向上,那么贝贝家在丽丽家的东偏北45°的方向上.三、填空题11.灯塔2在轮船的________ 8千米处12.以广场中心为观测点,纪念碑在广场中心的________方向上。
13.如图,周末到了,美美又有时间去书店了,甭提有多高兴了.(1)美美先向________走到A处,再由A向________走到B处,又由B向________走到C处,最后由C 向________走到书店.(2)若图是按1∶100000的比例尺描出的简图,美美从家骑自行车的路程为________千米;若美美想在半小时内赶到书店,车速最少是________.14.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________45°方向上。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1方向与位置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1方向与位置一、单选题1.东北方也叫作()A. 北偏东B. 东偏北C. 北东2.猴山在公园门口东偏北25°方向上,距离600米,那么公园门口在猴山的( )处.A. 北偏东35°,距离600米B. 西偏南25°,距离600米C. 南偏西25°,距离600米3.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A. 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B. 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C. 北偏西30°方向50O米处D. 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4.如图,小明家在A点处,那么下面哪句话能准确地表述出小明家的方向?()①小明家在北偏东45°方向上.②小明家在东南方向上.③小明家在东偏北45°方向上.④小明家在东北方向上.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二、填空题5.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物体的位置.6.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________;向左转动1周半,面向________。
7.淘气家在学校南偏东60°方向上,那么学校在淘气家的________偏________30°方向上。
8.看图填空.明家在学校的________面,学校在少年宫的________面.明从家经过学校到少年宫,一共要走________米。
三、判断题9.(1)只要知道方向和距离就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红红家在东偏北30°,距离200m处。
(3)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时,要先确定距离,再确定方向。
10.小明沿直线向东走100米,再向西走100米,又向南走100米,这时他在出发点北100米.11.如果电影院在学校的东偏南30°方向上,那么学校在电影院南偏东30°方向上。
12.小明在小红的南偏西40°方向500米处,则小红在小明的北偏东40°方向500米处.四、解答题13.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长10m.(1)点(0,0)东偏北45°方向30cm处是A点(________,________)点(7,5)南偏西45°方向20cm处是B点(________,________)点(3,6)北偏东45°方向10cm处是C点(________,________)点(6,3)西偏北45°方向40cm处是D点(________,________)(2)请你在图中标出问题(1)中的A,B,C,D四个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并首尾相连).14.根据已知条件,在图中画出指定场所的位置.⑴阳光社区在中心花园东偏北30°的方向,距离中心花园3.5千米.⑵体育场在中心花园南偏西45°的方向,距离中心花园2千米.⑶公交车总站在中心花园南偏东35°的方向,距离中心花园4千米.⑷幼儿园在中心花园西偏南15°的方向,距离中心花园3千米.15.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在O点的哪个方向.(2)B点在A点的哪个方向.(3)B点在C点的哪个方向.(4)D点在C点的哪个方向.(5)D点在O点的哪个方向.五、综合题16.量一量、填一填、画一画。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0比例尺的应用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0比例尺的应用一、单选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用()表示60千米。
A. 0.6厘米B. 6厘米C. 60厘米2.校园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5000,100米的道路应该画( )厘米。
A. 1B. 2C. 3D. 503.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108米,宽64米。
如果在练习本上画出操场的平面图,下面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 )。
A. B. C.4.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答案:(1)在一幅中国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地面上24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80000B.1∶8000000C.1∶800D.1∶8000(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24.5厘米,广州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A.1960千米B.19600千米C.196000千米D.1960000千米二、判断题5.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了,形状没变.6.20千米在1:500000的图上应画4厘米。
7.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8.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后,斜边也会同时放大到原来的4倍。
三、填空题9.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40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
10.如图是一张按一定比例尺绘制的平面图,图中的A点(小明家)到B点(学校)的实际距离是500米,C点是公园.先测量再填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学校到公园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 米.(测量时取整厘米数)11.1:________ =12.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cm.一列火车以每小时80km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列车行完全程需________小时?四、解答题1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现在改用1∶50000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5厘米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8分)14.操作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2操场上的数学问题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3.12操场上的数学问题一、单选题1.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围成一个长方形,正确的说法是()。
A. 长5厘米,宽4厘米B. 长8厘米,宽2厘米C. 面积一定是16平方厘米2.如图中两个图形的周长().A. 图1长B. 图2长C. 一样长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周长是()A. 12厘米B. 24厘米C. 20厘米D. 10厘米4.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增加2厘米,它的周长增加()A. 2厘米B. 4厘米C. 12厘米二、判断题5.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也一定相等。
6.一张长方形画片长24厘米,长比宽长13厘米,这张画片周长是122厘米。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那么它的边长是4米.(判断对错)8.判断对错光明路小学操场是长方形的,长100米,宽60米,沿着操场的边跑2圈,一共跑320米.三、填空题9.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短4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10.图中多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11.一块菜地长20米,宽18米,它的一侧长边靠墙,其他三边围上篱笆,篱笆长________米12.有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是48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花坛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长方形花坛的长是________米.长方形花坛的宽是________米.四、解答题13.用8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请你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那么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最小是多少呢?14.求图形的周长五、综合题15.一块长方形的地,面积是68.4平方米。
它的宽是7.2米,(1)长是多少米?(2)周长是多少米?六、应用题16.一块正方形桌布,边长1米2分米,在它的四周绣花边,花边的长度是多少分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A选项:(5+4)×2=18厘米,不符合题目要求;B选项:(8+2)×2=20厘米,符合要求;C选项:长和宽不确定,所以不符合要求。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反比例(一) 浙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5.反比例(一)一、判断题1.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是成正比例就是成反比例。
2.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3.学牛的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成反比例。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5.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
二、填空题6.小华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________。
7.书的总册数一定,每包的册数和包数成________比例;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成________比例。
8.两地路程一定,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成________比例.9. (1)用同一种规格的地砖铺地,每块砖的大小和需要的数量成________比例.(2)拿一定的钱买笔记本,每本的价钱和可以买的本数成________比例.(3)把一段铁丝截成同样长的小段,每段的长度和段数成________比例.10.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比例的写出成什么比例。
①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________②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________③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
________④路程一定,时间和速度。
________⑤每箱鸡蛋重量一定,箱数和鸡蛋总重量。
________11.如果4:x=y,那么x 和y________比例。
如果一根电线的总长一定,那么用去的和剩下的________比例。
三、单选题12.表示x和y(x、y均不为0)成正比例的是(),表示x和y成反比例的是()。
A. 7x=8yB. =C. (x+1)·y=1213.把一定量的水倒入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与容器的底面积()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14.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 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B.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C. 运送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D. 单价一定,买的数量与总价15.两个变量X和Y,当X·Y=45时,X和Y是()A. 成正比例量B. 成反比例量C. 不成比例量16.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