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文本解读精修订

合集下载

[精品]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素材:12《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精品]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素材:12《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坐井观天》教材理解一、教材简说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1.认识两条绿线里的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沿、际、信”是要求会认又会写的三个字。

教学时,可以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通过查字典,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指导书写时,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抬、蛙、错、答、还”是要求会写的字。

指导书写时,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

重点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二)朗读感悟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文分析2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文分析2

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 井沿 )上。
井沿 碗沿 河沿
练习读第一次对话。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 来,飞了一一百百多多里里,口渴了,
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问小鸟:“你 从哪儿来呀?”
练习读第二次对话。
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说:“朋友,别说 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赠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1.人类进入有阶级的社会以后,这种 原始的 乐舞也 开始出 现变化 。一种 是属于 民间的 演艺, 如迎神 、赛会 时,乡 民们常 要进行 祭神等 活动, 同时还 表演一 些舞蹈 等。
7.环境美的根本性质是家园感,家园 感主要 表现为 环境对 人的亲 和性、 生活性 和人对 环境的 依恋感 、归属 感。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小小书法家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查阅资料搜集《庄子·秋水》里面的其他历史 小故事,读给家人听。
【 新 教 材 小 学语文 】坐井 观天课 文分析 人教部 编版2
小鸟也笑了,说“ 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 来看一看吧” 。
青蛙笑了,说:“朋 友,我天天坐在井里 ,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坐井观天课文内容

坐井观天课文内容

坐井观天课文内容坐井观天课文内容坐井观天意思指坐在井里看天。

用来比喻和讽刺眼界狭窄或学识肤浅之人。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原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内容。

欢迎大家阅读。

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翻译:在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

一天,青蛙在井边碰见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

青蛙自豪地对海鳖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惬意呀!我要高兴,就在井边跳跃游玩,累了就到井壁石洞里休息。

有时把身子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愉快地在稀泥中散散步。

你看旁边的那些小虫、螃蟹和蝌蚪,它们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独自占据这口废井,多么自由自在!先生为什么不经常到井中观赏游玩呢?”海鳖听了青蛙的一番高谈阔论,就想进入井中看看。

可是,它的左脚还没有完全伸进去,右脚就被井栏绊住了。

它只好后退几步,把它看到的大海的情景告诉青蛙:“你见过大海吗?海的广大,岂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

古时候,十年里就有九年闹水灾,海水并不因此增多;八年里就有七年闹旱灾,海水却不因此而减少。

大海不受旱涝影响,住在广阔无垠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快乐。

”寓意:坐井观天”形容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坐井观天教案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导语】《坐井观天》通过田鸡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辩论,阐明了一个深入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去实践,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田鸡那样眼光短浅,犯了毛病还自以为是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及说课稿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原文田鸡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田鸡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

”田鸡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田鸡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2.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一、说教材《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田鸡和小鸟辩论天的大小,告知我们像田鸡这样眼光狭窄,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

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控知识逐渐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侧重知道“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知道课文内容。

知道“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四至七自然段田鸡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知道“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取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知道词意,学生仿照动作,知道词意。

部编版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素材:12《坐井观天》教材理解【精品】

部编版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备课素材:12《坐井观天》教材理解【精品】

《坐井观天》教材理解一、教材简说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1.认识两条绿线里的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沿、际、信”是要求会认又会写的三个字。

教学时,可以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通过查字典,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指导书写时,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抬、蛙、错、答、还”是要求会写的字。

指导书写时,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

重点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二)朗读感悟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重点段解读】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坐井观天》既是成语故事又是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

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

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

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

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

其中四至七段是课文的重点,围绕“说大话”辐射开去,引出“无边无际”、“笑”地理解,感悟青蛙的自大,理解课文的寓意。

从文本特点看:《坐井观天》既是成语故事又是寓言故事,故事性较强,故事采用人物的对话,是一篇适合表演的故事。

后面的四至七段的对话,从孩子的认知水平来看,从文表面来读比较易懂。

但,要深入地理解故事的寓意是这个寓言故事的一个难点,又不能生搬硬套地强加给孩子,需从重点词语“说大话”、“无边无际”、“笑”等的解读来渗透。

从主题编排看:《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该单元教材是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从学习对象看: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具有一定自学、朗读、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多形式读文,感受课文主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坐井观天》课文原文及赏析《坐井观天》课文原文:
有一天,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里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的山林里来。


青蛙惊讶地说:“啊,这么远啊!可是我为什么只能看到井口这么大的一片天呢?”
小鸟笑着回答:“因为你一直在井里,所以你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如果你跳出井来看,你会发现天空是无边无际的。


青蛙摇摇头,不相信小鸟的话。

小鸟说:“你如果不信,可以自己跳出来看看啊。


但是,青蛙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的天空。

从此,人们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窄,看不到事物全貌的人。

《坐井观天》课文赏析: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坐井观天”的道理。

青蛙因为身处井中,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从而误以为那就是全部的天空,这恰恰反映了人们在认知上的局限性。

课文中的小鸟则象征着开阔的视野和全面的认知,它试图引导青蛙跳出井口,去看更广阔的世界,但青蛙却固守己见,不愿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

这篇课文教育我们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不能像青蛙一样被自己的局限性所束缚,要勇于探索和接受新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和认识世界。

同时,课文也警示我们,不要轻易地以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去判断和评价事物,要有包容和理解不同观点的胸怀。

坐井观天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教材分析

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2课《坐井观天》教材分析
平度市李园街道郑州路小学刘丽洁《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

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

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

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

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课文有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二至七自然段运用了3轮对话来展现故事的内容。

第一轮对话交代了小鸟从哪里来,来干什么。

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使得青蛙对于小鸟的说法产生了质疑。

第二轮对话是青蛙和小鸟发生了争论。

青蛙的一叹一问,小鸟的反驳,都鲜明并且情感强烈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第三轮对话中,青蛙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十分无奈,只好叫这只青蛙自己跳出井来看看天到底有多大。

文章的插图设计很巧妙,既写实,又写意。

小鸟和青蛙一高一低,似乎在暗示我们它们分歧的原因: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课文《坐井观天》的说课稿(精选5篇)

课文《坐井观天》的说课稿(精选5篇)

课文《坐井观天》的说课稿(精选5篇)课文《坐井观天》的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坐井观天》的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四组第十三课。

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

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

课文有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这则寓言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

本课位于教材的第三组,这组教材围绕“怎样想问题、看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第一篇课文“识字4”与本组课文都有一定联系。

而本篇课文则第一个分说了道理。

它处于承上启下及过渡位置。

因此,本课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低年级的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

故事中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而且大多数学生在以前的生活中从父母那里、从自己的课外读物中已经听过这个小故事。

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这篇课文的吸引力就不那么大了。

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已经熟悉的小故事中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其中的寓意呢?根据《小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3个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研课文简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研课文简析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坐井观天》教研课文简析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自主学习——《坐井观天》一课简析暑假期间,参加实验观摩研讨会,在会中有幸地听了湖北省选送的《坐并观天》一深,颇有层受。

一、听一听——故事引入激发兴趣片断一:讲故事,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大声):喜欢!师:老师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屏幕上出现一口井)。

井里坐着一只青蛙屏幕上出现一只青蛙呱呱叫)。

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屏幕上出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飞来落在井沿上)。

(戛然而止)生(迫不及待地):老师,接着呢?师:接着怎样?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学生迅速翻开课本读起来.评析:《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老师声情并茂地以故事导入,配上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快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戛然而止”的处理,构建了一个引力强劲的情感磁场,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做一做——动手实验解难释疑片断二: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师: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生: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并口那么大呢?师:真会提问题,那青蛙究竟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师:拿出老师给大家发的纸,跟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卷起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生:平时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平时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生:我们的视线被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生:坐在井里的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所以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评析:此片断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质疑,再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小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参与的空间,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

《坐井观天》教材解析

《坐井观天》教材解析

《坐井观天》教材解析《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庄子.秋水》改写。

课文通过简短而传神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有趣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小鸟飞到井边喝水,与青蛙发生了争论。

青蛙整天坐在井底,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空无边无际。

小鸟很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一看。

寓言揭示了一个道理: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课文有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交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位置,为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二至七自然段运用了3轮对话来展现故事的内容。

第一轮对话交代了小鸟从哪里来,来干什么。

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使得青蛙对于小鸟的说法产生了质疑。

第二轮对话是青蛙和小鸟发生了争论。

青蛙的一叹一问,小鸟的反驳,都鲜明并且情感强烈地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第三轮对话中,青蛙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十分无奈,只好叫这只青蛙自己跳出井来看看天到底有多大。

文章的插图设计很巧妙,既写实,又写意。

小鸟和青蛙一高一低,似乎在暗示我们它们分歧的原因: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教学目标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会写“井、观”等8个字,会写坐井观天、井沿”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3.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体会故事寓意。

【教学重点】读好小乌和青蛙的对话;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1.识字。

本课9个生字,字音方面,“哪”是多音字,在课文里两种读音都出现过。

教学时建议让学生对比朗读,发现规律:“哪”放在句末时读轻声。

从字形、字义看,“渴、喝”比较容易混淆。

教学时可以形象地引导学生建立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口渴”是一种状态,需要水,因而偏旁是“氵”;“喝水”是一个动作,张嘴喝,要用口,因而偏旁是“口”。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及教材分析(含5篇)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及教材分析(含5篇)

《坐井观天》说课设计及教材分析(含5篇)第一篇:《坐井观天》说课设计及教材分析《坐井观天》一、说教材《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

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

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

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坐井观天》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坐井观天》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坐井观天》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文本教学解读《坐井观天》所在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选编课文,安排学习活动,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内容,并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质疑、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围绕文本中生发的问题,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是学生思维发展必经阶段。

这一任务目标,教材借助单元课后思考题鲜明地呈现出来。

以《坐井观天》为例,课后第二题就是典型的思辨性问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这是一个需要学生借助文本信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辨析的问题。

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井里的青蛙,井沿上的小鸟,一问一答,讨论起天的大小来。

井里、井外,视野不同,所见各异,对事物的认识就产生了分歧。

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来阅读这则寓言故事,当然马上就会站在小鸟这边,断定青蛙错了——因为在天是大还是小这件事上,学生的经验和小鸟的经验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这样一篇对错已经分明的寓言故事,思考辨析的价值在哪里呢?我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探讨青蛙为什么会错。

显而易见,那是因为青蛙身处深井之中,抬头只能看见井口大的一片天。

小鸟就不同了,他在广袤的天地间自由飞翔,自由探索,认识到了天的无边无际。

判断对错,追究对错的原因,这只是思考辨析的一个角度,属于是非判断。

就对一件事物的认知和观点而言,人们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认知和观点,探究起来,比直接寻找对错的原因,价值更大。

因为,理解了一个人对具体事物产生某种认知和观点的根本原因,就能够在有根据地做出是非判断的基础上,找到突破口,启发当事人突破自身的局限,在不同的境遇中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观点,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

“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教材课后这一思考题的设计,可以看做是对这一思辨视角的关注。

就这一视角的思辨学习而言,教材文本在文字细节上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有两个细节能够促进思辨的展开与深入。

坐井观天课文解读

坐井观天课文解读

坐井观天课文解读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青蛙坐在井底观察天空的故事。

这只青蛙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无法想象更广阔的世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有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识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像这只青蛙一样,只看到了自己所在的小圈子,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这种狭隘的思想会限制人们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去了解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即使我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自以为是,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坐井观天》这篇课文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向我们传递了深刻的哲理:要有开放的心态和谦虚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认识世界。

《坐井观天》教案讲解详解

《坐井观天》教案讲解详解

《坐井观天》教案讲解详解。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背景。

《坐井观天》出自《庄子》,是一篇大家熟知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从井里爬出来的乌龟目睹了天空和海洋这些她不曾见过的奇妙景象后,不愿再回到井里,而想要去探寻更广阔的天地。

这个故事通过一只乌龟的视角,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狭窄和追求更广阔的东西的渴望,并引导人们寻求真理与自由。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该文的教学内容。

对于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语言分析。

在语言分析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1、词汇:通过讲解一些不常见的词汇,如“滋润、汲取、惶恐、神往”等,能够扩展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句式:教导学生一些复杂的句式,如“吾师天竺人也,以吾为此狂者而讥之。

”等,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高级语言技巧,培养其分析语言的能力。

3、修辞:通过讲解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中的修辞用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主题分析。

《坐井观天》的主题在于讲述追求不同的东西所带来的不同生活和思维方式,引导人们需要走出狭窄的自我世界,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并理解全文,来了解文本中的主旨,帮助他们审视自我世界,寻求更加全面的人生经验。

三、文化背景分析。

在文化背景分析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古代中国的文化背景,如人们对一个狭窄世界的认识和思考等,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写作指导。

《坐井观天》这篇课文对于学生的写作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通过讲解文章的结构,如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构成,让学生了解应该如何组织自己的写作,提高其写作能力。

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方法,如启发性问题、课外拓展和图像展示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掌握相关知识点。

让学生虽然身处井里,但不应停留于此,应该抬头仰望,朝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前进。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 二、作为编者走进文本,品读析句

•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这一体裁的 特点,就是充分感受语言的形象和内容的 生动,在理解语言,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再 来揭示寓意的。文本以三组对话的形式叙 述故事的内容,教学中,如何理解好这三 组对话就是学习的重点。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 三、作为学生走进文本,学会看问题、 想问题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 一、作为读者走进文章,读出文章的主 要内容和主旨
• 《坐井观天》是根据成语“坐井观天” 改写的一则寓言故事,本文通过生动有趣 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 故事:一只整天坐在井底,一抬头就能看 见天的青蛙,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全 然不知井外的天空无边无际。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 四、作为教者走进文本、把握教学意图
• 2、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 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 “理解“大话”、 “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语的意思, 使学生确实感受到青蛙为什么错了。
• 3、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青蛙,更从中 学会不要目光太浅,要放眼看更远的大千世界。
结束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 四、作为教者走进儿童, 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主见。 所以在研读文本之后,设定了以下教学目 标:
• 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 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青蛙与 小鸟的不同看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坐井观天》
工业园实验小学 赵泽艳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
• 《坐井观天》选自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 第四组的一篇课文。第四组是以“童话故事” 为单元主题。《坐井观天》是本组五篇课文中 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 本组课文的先导。孩子本来对这个世界、对自 然充满好奇,本组教材运用浅显的儿童化语言, 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围绕“怎么样看问题、 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 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 生活的哲理。

2019年最新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2019年最新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坐井观天》教材理解

《坐井观天》教材理解一、教材简说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习目标1.认识两条绿线里的生字。

会写田字格里的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沿、际、信”是要求会认又会写的三个字。

教学时,可以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通过查字典,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指导书写时,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抬、蛙、错、答、还”是要求会写的字。

指导书写时,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

重点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二)朗读感悟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坐井观天新解

坐井观天新解

坐井观天新解多年来,在《坐井观天》的故事中,青蛙的目光短浅自古以来是被当作反面教材让我们引以为戒。

青蛙生活在深井中,仅仅只能看见头顶上方的一小片天空,人们觉得它目光短浅,只局限在了自己的圈子里。

可能谁也没有注意到青蛙也一直努力往上跳跃,争脱深井的枷锁,想要去看看小鸟口中的大世界。

假如坐井观天的故事有另外一个版本,青蛙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那么青蛙一定也会是励志故事的主角。

其实历代都有这样的故事在上演。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实力很弱,我们没有技术,没有外交,甚至中国的飞机都是从苏联买来的废弃的。

当时,中国的情况不容乐观,正应了“弱国没有外交”这句话。

但是,中华儿女,中国人民一直不断奋斗拼搏,终于闯出了属于我们的一片天,现在中国也成为世界第二大国。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用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不为过。

记得刚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在中考取得了还作文吧不错的成绩,就松懈了高中前一个月的学习,导致高中第一次月考,直接退步到班级的第40名,那时感觉自己的朋友圈正如井底之蛙一样小,和同学们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这也导致我起初很自卑,就连上课要不要发言都要顾虑再三,因为害怕出错,害怕被嘲笑。

在这之后的一年里,我不断的努力,努力,再努力,曾经也想过放弃,但我知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终于,高一下学期末考试的时候,我冲进班级前四名。

以四十名开始,以第四名结束,这是我向高一学年交的答卷。

所以我想说:只要不放弃,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

每个人都在坐井观天下,克服主观困难是一生的课题。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坚持如此,奋斗如此,不放弃亦是如此。

相信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都能像坐井观天中青蛙的新解一样,为人生交上满意的答卷。

我们都活在深井里,只有那些仰望星空的人才有可能努力跳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井观天文本解读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坐井观天》文本教学解读《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

这无异于“坐井观天”啊。

1、识字生字
“沿、际、渴、喝、话、答”是要求会认又会写的六个字。

教学时,可以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通过查字典,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通过分析“渴、喝”的偏旁特点,认识“渴、喝”。

指导书写时,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抬、蛙、错、答、还”是要求会写的字。

指导书写时,要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

重点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2、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可以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3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4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分角色朗读。

6读中感悟寓言蕴含的深刻道理,推广到生活中。

3拓展想象
想象小鸟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朗读感悟、扩展活动
(一)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6)四人小组再读第二次对话。

(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
朗读提示: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读出劝告的语气)
4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

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二)扩展活动
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1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