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
职业薪酬体系与技能薪酬体系的对比分析.doc

中国最大的企业管理和企业培训资源中心
中国企管网——企业管理、培训资源中心,为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助您完善企业管理系统! 免费咨询热线:4006-0808-936 网址:/?tall 职业薪酬体系与技能薪酬体系的对比分析? /?tall 共同点:都符合公平性,激励性,竞争性这三个原则
不同点:
1.职位薪酬体系适用于大部分企业(但并不适合过于扁平化的企业以及技术研发为核心的企业),而技能薪酬体系则特别适用于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行业(比如IT 行业)
2.职位薪酬体系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体系,员工的薪酬增长是随着职位晋升而提高的;而技能薪酬体系则给员工提供了更大的薪酬增长机会,员工更加重视自身的技术发展
3.在监督管理方面,职位薪酬体系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而技能薪酬体系的企业则可以减少一些
4.技能薪酬体系更适合于大公司,因为他们能够在提供培训机会和支付高额培训费中更有优势。
浅谈企业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

行业交流浅谈企业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张美兰(山东省兖州煤矿集团三院,邹城273500)摘要:本文针对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深刻分析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新型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的内涵和特征。
关键词: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改革良好的企业和良好的薪资系统是分不开的,企业的活力大小,很重要的在于薪酬体系是否合理,薪酬体系改革的核心就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它是企业机制创新的切入点。
随着我单位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
下面对现行的岗技工资制作一浅析,同时探讨一种新的分配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
1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1工资结构平衡有余,弹性不足,工资的激励作用难以发挥现行工资结构由职务工资、岗位津贴、职务津贴、各类津补贴和考勤奖几个单元组成。
其中作为岗位工资的岗位津贴和职务津贴分别仅占6.4%和8。
2%,各类津补贴占了8.4%。
岗位工资比重太小,而平均分配的部分占了相当的比例,一些工资单元成为与劳动无关的“死工资”。
在缺乏严密考核的情况下,这种比重失衡的工资结构失去了工资分配应有的弹性,难以与工作的绩效直接挂钩,工资的激励作用难以发挥。
1.2岗位工资标准过低,级差小,工资的导向作用难以体现。
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单位现在执行的岗位津贴标准起点为64元,止点为132元,起止倍数仅为2.1倍,绝对差额只有68元,岗别之间的差距只有8—20元。
职务津贴标准起点为100元,止点为165元,起止倍数仅为1.65倍,绝对差额只有65元,岗别之间的差距只有5~20元。
岗位工资标准低、力度弱,对岗位流动导向不力。
而且在责任大、贡献大的关键岗位不能多得,不利于关键岗位人才的稳定,失去了岗位工资的真正内涵。
1.3工资未能与职工实际业绩挂钩,收入差距拉不开现行工资体制下,职工的收入主要由学历和资历决定,只和职务、职称有关,反映不出岗位的差别和职工的实际贡献。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的区别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区别在工资制度中,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是三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分别代表了员工在薪酬体系中的不同部分和收入来源。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者的区别。
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在职位上所应得到的最低工资水平,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基本工作能力、经验水平和所在地区的工资市场水平来确定的。
基本工资一般固定不变,不受员工表现的影响。
它是员工薪酬的一个稳定基础,能够保证员工的最低收入。
2. 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是基于员工所在岗位的特殊性和责任而给予的一种补贴或津贴,用于补偿员工在特殊岗位上的额外工作量、岗位风险或技能要求。
岗位工资通常与职位级别和职位评估结果相关联,并且根据岗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工资等级。
岗位工资一般是固定的,它代表了员工在特殊岗位上所应获得的额外报酬。
3.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而给予的一种奖励或补偿,用于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鼓励员工提高工作能力和业绩。
绩效工资通常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目标完成情况以及绩效评估结果相关联。
它能够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调整,表现出色的员工可以获得更高的绩效工资,而绩效不佳的员工则可能会得到较少的奖励或没有奖励。
绩效工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综合比较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在薪酬体系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基本工资是员工的稳定收入,岗位工资是特殊岗位上的额外酬劳,而绩效工资则是根据员工的表现奖惩不同。
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总结如下:•基本工资是员工在职位上的最低工资水平,固定不变。
•岗位工资是对于特殊岗位的额外工资补贴,与职位级别和职位评估相关。
•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而给予的奖励或补偿,能够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调整。
在实际薪酬管理中,公司往往会将这三者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薪酬体系,从而激励员工的工作动力,保障员工的最低收入,并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奖励。
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效益工资之优劣

由于工 资各 个 单 元 相对 独 立 , 平 均 分 配 的部 且
分 占相 当大 的 比例 , 资分配 失去 了应有 的弹性 , 工 难
岗位技 能工 资制 , 19 是 9 3年根 据 国家 要求 在 废 除 等级 工资 制后 , 劳动 技 能 、 动 责任 、 动 强 度 以 劳 劳 和 劳动条 件 等基 本 劳 动 要素 评 价 为基 础 , 岗位 工 以 资 、 能工 资为 主要 内容建 立 起 的工 资制 度 , 分突 技 充
收稿 日期 :0 6— 4— 5 20 0 0
以与工作 的绩 效直 接挂 钩 , 均主义 、 平 大锅 饭 的色彩
浓 厚 , 衡有余 , 平 弹性不 足 。
122 激 励 作 用 难 以 体 现 ..
岗位工 资标 准低 , 差小 。 以 20 级 0 0年 岗位 工资
作 者 简 介 : 建 民(93 , , 蒙 古 包 头市 人 , 程 师 , 从 事人 力 资 源管 理 工 作 。 刘 17 一)男 内 工 现
位效 益工 资 制进行 了修 改 和完善 。 岗位 技能 工资 和
岗位 效 益工 资有 着本 质 的区别 。
部分 配激励 机制 … 。
12 岗位 技能 工资 制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 12 1 工 资单元 划分过 细 ..
1 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由来及存在的问题
1 1 岗位技 能工 资 制的 由来 .
摒弃 了使用 多 年 的 岗位 技 能 工 资制 , 立 了 岗位 效 建 益工 资制 。随后 , 于 20 又 0 3年 和 2 0 0 5年 分 别 对 岗
体制 的逐步确 立 和 国有企 业 改 革 的不 断 深 入 , 岗位
技能 工资制 在实 际运 行 中已产生 和暴露 出不 少 的问 题。 缺陷越 来越 明显 , 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企 业 的内
劳动中的薪酬制度计件工资与绩效奖金的辨析

劳动中的薪酬制度计件工资与绩效奖金的辨析劳动中的薪酬制度:计件工资与绩效奖金的辨析在劳动过程中,薪酬制度是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键议题。
不同的薪酬模式可以激励员工,并提高他们的绩效和工作动力。
而计件工资制度和绩效奖金制度是两种主要的薪酬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薪酬制度进行辨析,分析其优缺点,并探讨如何选择适合的薪酬模式。
一、计件工资制度的特点计件工资制度是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数量来支付薪酬的一种方式。
它的特点包括:1. 工作量可衡量:计件工资制度适用于工作量较容易量化和衡量的岗位,如生产线上的装配员工或销售人员。
2. 直接反映劳动成果:计件工资制度能够直接根据工作完成情况来确定工资数额,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完成任务。
3. 易于操作和管理:计件工资制度相对简单,操作和管理相对容易,因为工资与工作数量有直接关系。
二、绩效奖金制度的特点绩效奖金制度是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质量、效率和达成的目标来支付额外奖励的一种方式。
其特点包括:1. 关注工作质量:绩效奖金制度强调员工的工作质量,促使员工更加关注工作细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 鼓励个人能力和潜力:绩效奖金制度能够激励员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和潜力,追求卓越的绩效表现,同时也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3. 弹性和多样性:绩效奖金制度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和不同工作要求进行灵活调整,更加贴切地奖励员工的绩效。
三、计件工资制度与绩效奖金制度的比较1. 激励方式不同:计件工资制度更注重工作量的衡量和完成情况,激发员工的努力与工作效率;而绩效奖金制度更着眼于绩效和目标的实现,以及员工的工作质量和能力。
2. 薪酬计算方式不同:计件工资制度是根据工作数量进行计算;绩效奖金制度则是根据工作质量、效率和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计算,更全面地考量员工的绩效。
3. 适用范围不同:计件工资制度适用于量化、可衡量的工作岗位,如工厂生产线;而绩效奖金制度适用于更加注重绩效和质量的岗位,如销售与市场部门。
简述技能薪酬体系优点

简述技能薪酬体系优点
技能薪酬体系的优点包括:
1. 公平性:技能薪酬体系可以根据员工的技能和能力来确定薪酬水平,使薪酬与员工的贡献和价值相匹配,增加薪酬的公平性。
2. 激励性:技能薪酬体系可以激发员工学习和提升技能的动力,因为公司会给予技能提升带来的薪酬增长,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和工作动力。
3. 弹性:技能薪酬体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薪酬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4. 增加招聘竞争力:技能薪酬体系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入公司,根据其技能和经验来给予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提升公司的招聘竞争力。
5. 促进人才发展:技能薪酬体系可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促进其个人发展和职业晋升,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技能薪酬体系能够公平激励员工,增加公司的竞争力,并推动员工的个人发展。
绩效工资的优点缺点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Merit pay)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Appraisal related pay),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是公司实行的一种薪酬设计手段;狭义绩效工资是个人工资的一部分与自己的绩效水平挂钩,常见于销售人员的工资类别当中。
绩效工资由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年龄工资,岗位工资,奖励工资。
绩效工资制度有其优越性的一面,但也有不足之处。
2013年杭州仁众的商庆国先生对于绩效工资有过特别的研究。
目录1简介1.1 基本概念1.2 基本特征1.3 基本原则2考核目的3激励作用4分配方式5影响因素6优点7缺点8实施意义9改进1简介基本概念绩效工资(英文:Performance related pay,简称PRP)用马克思的三种劳动论来说,绩效工资主要是根据员工的第三种劳动即凝固劳动来支付工资,是典型的以成果论英雄,以实际的、最终的劳动成果确定员工薪酬的工资制度。
主要有计件工资制、佣金制等形式。
绩效工资从本义上说,应是根据工作成绩和劳动效率。
但在实践中,由于绩效的定量不易操作,所以除了计件工资和佣金制外,更多是指依据雇员绩效而增发的奖励性工资。
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制度的前身是计件工资,但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资与产品数量挂钩的工资形式,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工资标准和管理程序基础上的工资体系。
绩效工资制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若使它能更好发挥作用,雇主必须确信能有效地对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传统的绩效工资制通常是个人绩效,对员工绩效增加认可的形式通常是在每年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基本薪资。
绩效工资是以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以绩取酬”。
工资模式比较

企业四种工资制度模式比较工资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政策制定的,同时也体现着企业自身的人员素质状况、岗位性质和生产经营状况、战略目标等。
因此,设计一套完善、科学的工资制度至关重要。
按照确定员工工资的因素不同,可以将企业的工资制度划分为技能工资制、岗位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和结构工资制四种模式,下面就对这四种基本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技能工资制技能工资制是一种以员工的技术和能力为基础的工资。
技能工资制强调根据员工的个人能力提供工资。
而且只有确定员工达到了某种技术能力标准以后,才能对员工提供与这种能力相对应的工资。
技能工资制包括技术工资制和能力工资制两种。
技术工资制是以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基础的工资制度,主要应用于生产制造部门的技术工人,基本思想是根据工人的通过证书或培训所证明的技术水平支付其工资。
这种工资制度清楚地表达了员工努力和所得报酬之间的关系,为员工技术增长提供了很大的动力。
能力工资制适用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这种工资给予的标准比较抽象,而且与具体的岗位联系不大。
能力工资制能够有力地激发员工之间的竞争行为,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实行技能工资制的前提技能工资要求企业要有一种比较开放的、有利于员工参与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充分利用员工获得的新技术和新知识。
因此企业在决定制定或实行技能工资时,应考虑企业文化、岗位与人员结构、经营目标等几个因素。
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如下工作:第一,明确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增加员工获得工资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员工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第二,制定实施与技能工资制度配套的技能评估体系,以检验员工是否具有获得某种工资的资格;第三,将工资计划与培训计划相结合,给员工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
技能工资制的优缺点技能工资制适应了一般员工的价值观,能有效调动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在没有得到提升时加深了责任感,增进对业务的理解;提高了员工素质,增加了组织人员安排的灵活性,支持了扁平型组织结构;拓宽了员工提高知识和技术的激励方式,在质和量上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废品率。
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

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岗位技能工资和岗位绩效工资是工资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元素。
前者通常是指在特定岗位上所需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等方面的加薪,后者则是基于岗位所要求的工作绩效进行奖励的一种方式。
在企业中,很多员工都希望能够获得这两种工资。
那么,岗位技能工资和岗位绩效工资之间到底有何优劣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岗位技能工资的优点。
第一点是能够激发员工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
在现代企业中,技能培养和学习成长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要想在职场中有更好的发展和获得更高的职位,除了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而岗位技能工资正是为了激发员工学习和进步的积极性而设立的。
员工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和知识,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还能够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
第二点是能够为企业保留优秀员工。
现在的人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为了留住优秀员工必须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
而岗位技能工资作为一种薪酬激励方式,能够提高员工的薪酬收入,从而让员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和尊重,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然后,我们来看看岗位绩效工资的优点。
第一点是能够激发员工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常言道,“有奖金的工作才充满激励”。
岗位绩效工资的设立,正是为了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创造更多的价值。
通过个人成果、绩效和贡献等方面的考核,奖励员工取得的成绩,形成一种竞争激励机制,这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二点是能够激发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
岗位绩效工资的设立是基于员工在工作中所取得的贡献而奖励的,这就意味着员工的绩效得到了认可和尊重。
同时,员工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表现,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虽然岗位技能工资和岗位绩效工资各有优点,但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好,则可能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
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的优劣

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的优劣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的优劣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引进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岗位要求着不同的能力和技能,而岗位技能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就是企业根据员工不同能力和工作表现而制定的两种不同的工资制度。
岗位技能工资,顾名思义,是按照员工的技能水平来进行的工资制度。
在实践中,企业会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分别制定工资标准,以激励员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相比较于其他的一些工资制度,顾名思义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更加注重员工技能的提升和培养,有明确的培训和晋升途径。
岗位技能工资制度的实施能够增强员工的职业意识和责任心,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种工资制度能够使企业的员工技能整体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企业的绩效提升。
此外,岗位技能工资制度还能够为企业节约一定的人力成本和培训成本,优化企业的流程和组织结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单纯地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方面,这种工资制度存在遮盖实际岗位工作质量的风险。
当员工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等级后,如果没有对其岗位质量进行实际考核,仅以等级差异决定工资高低,这显然缺乏一定的公平性。
另一方面,一些员工很容易在取得等级后满足于现状,而不再主动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这对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利的。
与岗位技能工资相比,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由于高度关注员工的工作表现,也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
在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下,企业会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来制定工资标准,这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产出率。
由于工资和绩效挂钩,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工资存在一定的正向关系,这也能够激发员工追求优异表现的动力,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可能会面临较高的难度。
如果企业无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员工的工资将会受到不公平的影响,可能增加员工之间的心理负担,降低企业的整体绩效。
职位工资制和技能工资制的异同

职位工资制和技能工资制的异同
一、职位工资制——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使用最多的是职位工资制(单选)职位工资制主要依据职位在组织内的相对价值为员工付酬。
员工工资的增长主要依靠职位的晋升。
这种模式适应了科层制组织的需要。
优点:
①同岗同酬,内部公平性比较强
②职位晋升,薪级也是晋级,调动了员工努力工作以争取晋升机会的积极性。
缺点:
①如果员工长期得不到晋升,会影响工作积极性
②随着组织中人才作用增大,不同的人会使职位表现出不同价值,关键人才的保留和吸引成为需解决的问题。
二、技能工资制——这种模式将人的资质或素质作为确定工资等级结构的主要依据(单选)这种薪酬模式,适合于知识型、技能型员工组织(单选)
优点
①员工注重自身素质
②不愿在行政管理岗位上发展的员工可以在专业领域深入下去,有利于留住人才。
缺点:
①界定和评价资质不容易,成本高。
②对已达到技能顶端的人才如何进一步激励的问题。
绩效薪酬模式的优缺点(小编整理)

绩效薪酬模式的优缺点(小编整理)第一篇:绩效薪酬模式的优缺点绩效薪酬模式的优缺点优点:1、员工的收入和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挂钩,让员工感觉很公平,“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效果明显。
2、员工的工作目标明确,通过层层目标分解,组织战略容易实现。
再次,企业不用事先支付过高的人工成本,在整体绩效不好时能够节省人工成本。
缺点:1、员工收入在考虑个人绩效时,会造成部门或者团队内部成员的不良竞争,为取得好的个人绩效,员工可能会减少合作。
因此,在需要团队协作制胜时,不应过分强调个人绩效对收入的作用。
2、绩效评估往往很难做到客观准确。
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少有企业的绩效考核系统很完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就将收入和绩效挂钩,势必造成新的不公平,也就起不到绩效付酬的激励作用。
高的绩效也许是环境条件造成的,和员工的努力本身关联不大,反之亦然。
3、绩效付酬假设金钱对员工的刺激作用大,长期使用后会产生不良的导向,在企业增长缓慢时,员工拿不到高的物质方面的报酬,对员工的激励力度下降,在企业困难时,很难做到“共度难关”,而可能会选择离职或消极工作。
第二篇:绩效薪酬管理体系的优缺点分析专题1、优点①将个人的收入同其本人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会鼓励员工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又不增加企业的固定成本。
②严格的、长期的绩效工资体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让公司不断改进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提高员工绩效。
③这种方法使绩效好的员工得到了奖励,同时也能获取、保留绩效好的员工。
④当不景气的时候,虽然没有奖金了,但是由于工资成本较低,公司也可以不炒人、少炒人,让员工有安全感,增加员工的忠诚度;当经济复苏时,公司也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2、缺点①绩效工资鼓励员工之间的竞争,破坏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团队精神。
员工之间会封锁信息,保守经验,甚至可能会争夺客户。
对那些一定需要团队合作才能有好的产出的企业,这种方法就不适用。
②绩效工资鼓励员工追求高绩效。
如果员工的绩效同组织(部门、公司)的利益不一致,就可能发生个人绩效提高,组织的绩效反而降低的情况,这时候这种方法就失去了价值。
浅谈企业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

浅谈企业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
张美兰
【期刊名称】《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本文针对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深刻分析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新型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的内涵和特征.
【总页数】2页(P85-86)
【作者】张美兰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煤矿集团三院,邹城,273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相关文献】
1.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 [J], 张岩
2.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 [J], 齐晓芬
3.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 [J], 王刚
4.浅谈煤炭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度 [J], 乔英照
5.浅谈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 [J], 刘春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

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浅谈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分配机制是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的活力大小,很重要的在于内部分配机制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否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它是国有企业在转轨变型重组改制过程中无法回避,但又迫切需要取得突破的重大课题。
随着我单位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
下面对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作一浅析,同时探讨一种新的分配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以作为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一种,适用于我国大型国企分配制度的探路石。
一、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由来及存在的问题(一)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由来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一般是93年根据国家要求在废除等级工资制后,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建立起的工资制度。
由于此种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岗位测评(岗位测评是以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岗位的劳动为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劳动管理、劳动生理、劳动卫生、环境监测、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劳动者的劳动状况诸因素的定量测定和评定,把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所付出的智力、体力及劳动环境的影响抽象化、定量化,来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负荷量和不同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的基础之上,充分突出了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更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调动企业职工努力学业务、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
由于其各个工资单元分别对应体现劳动结构的不同形态和要素,因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按岗位、按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实际运行中己产生和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缺陷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内部分配机制,到了需要调整和改革的时候了。
论岗位效益工资制优于岗位技能工资制

论岗位效益工资制优于岗位技能工资制摘要:针对我国企业现行工资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需建立一套科学的、适应企业发展及符合市场要求的薪酬体系,这是一项全新而重大的课题。
本文对现行工资体系进行剖析,探讨岗位技能工资制向岗位效益工资制过渡的必要性,提出了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岗位技能工资制岗位效益工资制改革必要性国企活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分配机制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否能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笔者单位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分配制度的改革更是迫在眉睫。
笔者浅要分析了岗位技能工资制的问题及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优势,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我国国企分配制度改革的共鸣。
一、岗位技能工资制的产生及存在的问题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多数是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建立起的工资制度。
它充分突出了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这对调动企业职工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对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实际运行中已存在不少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内部分配机制。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不紧密、不直接一些职工认为企业效益好坏是领导考虑的问题,看见违规违纪行为不闻不问,这些说明岗位技能工资还不能有效地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
2.未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依然保持“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职工在为企业管理创新、创效上积极性不高,其原因主要是缺少配套实施的有效手段,即工资调整固定,岗位一旦确定,工资基本多年保持不变,实施的活性和刚性差。
3.技能工资未能与职工实际技术等级挂钩现行技能工资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工龄的长短和职工劳动贡献的积累上,实际上是一种未和职工技能、职务、职称和贡献挂钩的等级工资,反映不了技能工资的职能作用,导致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简述岗位薪酬的优缺点。

简述岗位薪酬的优缺点。
岗位薪酬是企业为吸引和留住人才而向员工提供的报酬待遇。
薪酬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积极性、效率和满意度,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岗位薪酬有着一些优点和缺点,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简述。
岗位薪酬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薪酬作为一种外在的奖励,可以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和努力所带来的回报。
当员工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公正的回报,他们会更加投入到工作中,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提出创新的想法,并努力实现公司的目标。
岗位薪酬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优秀的人才往往是稀缺资源。
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企业可以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高薪酬也可以帮助企业留住已有的优秀员工,避免人才流失带来的成本和风险。
岗位薪酬还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员工薪酬的公正性和合理性是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同的重要基础。
当员工认为自己所得到的薪酬符合自己的工作价值和贡献时,他们会对企业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愿意长期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这种高度的忠诚度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然而,岗位薪酬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过高的薪酬水平可能导致员工的懈怠和滥用权力。
当员工感到自己的薪酬已经远远超出其工作价值时,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甚至滥用职权。
这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岗位薪酬可能引发内部的薪酬不公平和不满。
薪酬差距过大会导致员工之间的不满和不和谐,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效率。
而且,一些员工可能会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觉得自己得到的报酬低于自己的预期或付出的努力,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岗位薪酬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不同岗位的薪酬设计需要考虑到岗位的重要性、市场供需关系、绩效表现等多个因素,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
而且,薪酬制度的执行需要保证公正和透明,避免出现任性或偏袒现象,对企业的管理和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述技能薪酬体系优点

简述技能薪酬体系优点技能薪酬体系是指企业根据员工所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来确定其薪酬水平的一种制度。
相比传统的按职位或工龄确定薪酬的方式,技能薪酬体系具有以下优点。
技能薪酬体系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员工的能力和贡献。
传统的薪酬体系往往只注重员工的职位和工龄,忽视了员工的个人实际能力和专业技能。
而技能薪酬体系将员工的技能和能力作为评价薪酬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贡献。
这样不仅能够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也能够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公正的回报。
技能薪酬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率。
传统的薪酬体系往往存在着“平均主义”的问题,即不论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薪酬都是平均分配的。
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同时也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技能薪酬体系能够根据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绩效表现,差异化地确定薪酬水平,能够更好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和效率。
技能薪酬体系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员工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得到经济上的回报,也需要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认可感。
传统的薪酬体系往往无法满足员工的这种需求,而技能薪酬体系则更加注重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给予技能培训和提供晋升机会,员工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并得到相应的薪酬回报。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也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技能薪酬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日益竞争,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而员工的技能和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技能薪酬体系,企业能够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让优秀的员工愿意为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技能薪酬体系具有准确评估员工能力、提高绩效和效率、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等优点。
建立和完善技能薪酬体系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关于技能工资分析

技能工资分析一、技能工资解释:所谓技能工资(Skill-basedPay),简单地说就是指以员工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所具备的能力为基础来进行工资报酬的支付。
最近一个时期,这种工资设计的理念受到了来自于理论和实践的普遍关注,成为薪酬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特征:技能工资制确定员工工资水平的标准是员工的技能类型和水平,而不是其所任职位的特征。
技能工资制与职位工资制相比有以下特点:技能工资评定的依据是技能特征而不是职位特征;员工技能掌握程度也要被评定;在技能工资制中,员工职位改变但工资可能不变;在决定员工工资水平时很少考虑资历因素;员工升职加薪的机会相对会更多。
技能工资制的不足虽然技能工资制有许多潜在的优点,但他们同时也有一些缺点。
一项工资水平调查发现,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会比采用职位工资制时的员工平均工资水平要高,在一个成功的技能工资系统中,生产率的提高会补偿所增加的劳动力成本。
但是如果不能补偿,企业会面临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能工资系统是很复杂的,而且使用它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员工的积极参与以及良好的沟通。
此外,技能工资系统需要对培训加大投资。
这些投资不仅表现在直接成本还表现在间接成本上,如员工和培训人员花费在培训上的时间的机会成本。
二、技能工资分类:技能绩效工资制是以员工实际掌握的技能为主,以技能测评、绩效考核为手段,以员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将技能工资与绩效工资作为员工薪酬的主要组成部分的一种工资制度。
其依据的理论基础是能力/技能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的“人力资本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Y理论”、“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
优点:技能绩效工资制体现了按能力付酬和按实际贡献付酬的思想,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具有一定的公平性、激励性和团队意识。
缺点:首先,技能绩效工资制对工资构成因素的选择不够全面,未能体现出岗位的价值。
“按岗付酬”和“按人付酬”是薪酬设计的两条主线,两者缺少任何一个都将造成不公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配机制是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的活力大小,很重要的在于内部分配机制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否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它是国有企业在转轨变型重组改制过程中无法回避,但又迫切需要取得突破的重大课题。
随着我单位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更是首当其冲。
下面对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作一浅析,同时探讨一种新的分配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以作为和同行们共同探讨一种,适用于我国大型国企分配制度的探路石。
一、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由来及存在的问题(一)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由来现行的岗位技能工资制,一般是93年根据国家要求在废除等级工资制后,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建立起的工资制度。
由于此种工资制度是建立在岗位测评(岗位测评是以劳动者在不同劳动岗位的劳动为评价内容,综合运用劳动管理、劳动生理、劳动卫生、环境监测、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劳动者的劳动状况诸因素的定量测定和评定,把劳动者在生产岗位上所付出的智力、体力及劳动环境的影响抽象化、定量化,来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负荷量和不同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的基础之上,充分突出了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更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调动企业职工努力学业务、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
由于其各个工资单元分别对应体现劳动结构的不同形态和要素,因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按岗位、按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岗位技能工资制在实际运行中己产生和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缺陷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企业的内部分配机制,到了需要调整和改革的时候了。
(二)、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资单元划分过细,平衡有余,弹性不足。
由于工资各个单元相对独立,且平均分配的部分占相当大的比例(占%的各类津贴),在缺乏严密考核的情况下,失去了工资分配应有的弹性,难以与工作的绩效直接挂钩。
2.工资结构中“活”的部分比重小,工资的激励作用难以发挥。
现行工资结构中的岗位工资比重太小,而技能工资份额过大,岗位工资仅占工资构成的%,技能工资占了%。
(见表一)实际操作中虽有取岗位技能工资部分活化考核的尝试,然而这种比重结构的失衡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色彩仍然浓厚。
3.岗位工资标准过低,级差小,工资的导向作用难以体现。
我单位现执行的岗位工资标准(新一标准)起点为176元,止点为495元,起止倍数仅为倍,而绝对差额只有319元,岗别之间的差距小,只有11?25元,使得在责任大、贡献大的关键岗位不能多得,不利于关键岗位人才的稳定,失去了岗位工资的真正内涵。
4.技能工资未能与职工实际技术等级挂钩。
现行技能工资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工龄的长短和职工劳动贡献的积累上,实际是一种未和职工技能、职务、职称和贡献挂钩的等级工资,反映不了技能工资的职能作用。
导致职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5.企业工资变成了补贴性工资。
现行的企业工资是我单位在九十年代初效益好的情况下建立的工资单元,由于管理上的原因,使它与经济效益脱了钩,该单元已变为职工固定收入的一部分。
而1993年以后入厂的新职工却没有这一块工资,以致企业工资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相反引起了新老职工在分配上的矛盾。
6、工资总额没有与单位的用工总量挂钩后勤辅助人员臃肿,人浮于事,一线人员无定员控制,使工资对用工的约束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虽然规定了在核定期内对零星调出调入人员,实行了“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政策。
但由于工资支付渠道不严,即使工资核定总量不够,也想方设法发工资。
使我单位的平均人工成本增速过快,劳动生产率降低,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7、工资分配没有与劳动力市场价格接轨。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单位分配平均主义仍然比较严重,工资分配没有与劳动力市场接轨,从而导致职工的工资收入与自身的劳动力价值脱节。
按照劳动力市场价位衡量,有些从事简单劳动的职工的工资水平可能高于市场价位,而有些从事复杂劳动的职工的工资水平可能低于市场工资率。
造成企业想分流的人员流不走,想留住的人才留不住,严重制约了工厂的改革和发展。
我们认为,现行分配制度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既有制度本身问题,也有管理运作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只有从思想认识的高度剖析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才能明确今后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在这一点上,国家经贸委分配制度改革会上关于企业分配制度的论述,为我们开拓了视野。
认识到要建立一种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工资分配制度,才能适应企业及市场的需要。
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必然的发展趋势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这就迫使国有企业尽快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入国际市场并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
作为转换经营机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工资管理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人事政策并最终要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战略,因此企业的目标和任务是工资管理的首要考虑。
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
由于市场上人力资源的竞争以及工资对劳动者的特殊意义,企业的工资管理还必须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一般行情、劳动者的最低生活费用要求以及企业的人工成本支付能力,企业在处理工资问题时,还有更加细微的因素需要全面地加以考虑。
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相适应的、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工资分配制度,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根据企业自身的经济条件自主地决定工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追求工资效益。
三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了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成为经济活动中生产经营决策的主体。
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必然努力降低包括工资在内的产品成本,力求提高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效益。
工资不再是作为福利来使用的,而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一种方法、工具和手段来使用的。
职工工资也就是劳动力价值的体现。
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
人是创造财富的能动力量,运用各种手段激励、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管理好现代企业的核心。
因此,人才的开发是第一发展战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摆脱传统等级工资制的束缚,打破单一的分配形式,逐步实行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基本工资制度,通过加强岗位分析科学地区别岗位之间的劳动差别,合理确定岗位工资,理顺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使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倾斜。
工资分配必须坚持将职工工资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的实际劳动贡献挂钩,向劳动力市场价格靠拢,建立起工资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才能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四是企业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需要。
如果工资制度在各单元的相对比重设置上不科学,顾此失彼,就会出现工资价格不能一目了然,难以把全部工资标准同实际劳动量联系起来,一些工资单元往往成为与劳动无关的“死工资”的现象,造成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工资分配关系背离了市场劳动力价格,急需的骨干人才收入低于市场价位,从而使得高层次人才流失,而简单劳动岗位人员的收入却大大高于市场价位,人浮于事,工资分配的保障职能过强,激励职能不足,只有执行以岗位为主体的岗位绩效工资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三、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及特征现阶段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目标是: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督指导。
依据这一改革目标,针对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病,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革,我们认为应当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岗位绩效工资制,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内涵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由五个单元构成。
1.岗位工资:体现岗位责任、岗位技能、岗位强度、岗位环境等劳动差别的工资单元,是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主体部分。
岗位工资标准=岗位工资基数×岗位系数岗位工资基数依据企业支付能力和市场劳动力价格确定,适时调整。
岗位系数通过岗位分析综合评价确定。
2.年功工资:依据职工为工厂累积贡献年限来核定的工资单元,不随岗位的变化而变化,用以调整新老职工分配水平,保护老职工的切身利益,鼓励职工长期稳定的为企业工作,加强职工的稳定性和向心力。
3.绩效工资:根据工厂的效益和职工的业绩而确定的工资单元。
4.基础工资:工厂依据地方物价水平及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主要体现工资的保障功能5.津贴:国家规定的政府性津贴及在特殊作业环境、劳动条件、劳动强度下职工生活、生理和心理损害的工资性补偿。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特点1、从制度上破除了技能工资的潜能性,直现科学地发挥了工资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职能。
岗位绩效工资制虽不制定技术标准,但各岗位都有明确的任职条件、职责范围、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职工只有通过考试(考核)达到岗位要求时,才能竞争上岗。
它对岗不对人,依据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竞争上岗的岗位和岗位劳动成果支付工资,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突出了岗位劳动和技术要素在工资分配中的地位。
2.减少了平均分配的项目,简化了工资单元,优化了工资结构,有利于发挥工资的调节职能。
将原技能工资和各种企业津贴补贴工资单元并入岗位工资,既解决了岗位工资比重少、力度弱,对岗位流动导向不力的矛盾,又解决了日益突出的岗位与技能分离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工资的激励和调节职能,也加强了工资管理。
3.引入市场机制,调整了工资关系,使工资分配逐步向市场劳动力价位靠拢,强化了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
调整岗位分析各子因素的分值,要向经营、科研、管理、营销和生产骨干倾斜,降低一般简单、重复劳动的岗位系数,从岗级划分上拉开了差距。
岗位劳动收入趋向市场劳动力价格水平,发挥了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有利于稳定经营、科研、管理、营销和生产骨干,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激励职工提高自身素质。
4.把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捆在一起,使职工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岗位工资突出一个“变”字,由企业支付能力和市场劳动力价格两个变量决定;在运行中,强调易岗易薪、岗变薪变。
绩效工资突出一个“挂”字,由企业超额利润提成形成,按职工超额劳动进行分配,与企业效益和职工业绩双挂钩。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管理办法:1.根据市场变化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定编、定岗、设置岗位,并通过岗位规范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责任和上岗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