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绪论讲解
材料化学chapte1-材料化学绪论

按化学属性分类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 复合材料 单晶材料 塑料、橡胶
纤维、胶黏剂等
材料
按结构分类
多晶材料 非晶材料 复合材料
结构材料
按功能分类 功能材料 电子材料、耐火材料
按应用领域分类
医用材料、耐蚀材料
建筑材料
按化学属性分类
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 Fe、Mn及合金-用于 结构材料
发展趋势:
有机无机复合 结构材料功能化
第一章下 无机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结构
性质
用途
☺2.1 概述
☺2.2 晶体与非晶体 ☺2.3 晶体的结构与性能 ☺2.4 晶体缺陷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2.5 非晶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2.6 材料结构的表征
2.1 概述
组成材料最基本、 独立的物质
组元
材料内部的亚微观、 微观形貌
Wood Stone Bone Pottery
青铜时代
Cu Sn Pb Zn
第一个合金材料:铜锡合金(青铜) 含锡量1/6 —— 韧性好 —— 制造钟鼎 含锡量2/5 —— 硬度高 —— 制造刀斧
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中国古铜镜
战国青铜编钟
Iron Age
炼铁过程的化学
二战后,材料的要求:质 量轻、强度高、价格低等。
具有优异性能的工程塑料、合成 纤维、合成橡胶应运而生,涂料 和胶粘剂等合成材料都得到相应 的发展和应用。
1970一1980年工程塑料、高 分子合金、功能高分子材料 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使材 料科学进一步发展。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和应用, 是材料发展中的重大突破。从 此,以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 合成高分子材料为主体,建立 了完整的材料体系,形成了材 料科学。
材料化学绪论曾兆华版pdf

材料化学绪论曾兆华版pdf•绪论•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材料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目•材料化学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材料化学的挑战与机遇录01绪论材料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材料化学的定义材料化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材料化学的重要性材料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对于新材料的发现、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材料化学也是化学、物理、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材料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材料化学的研究对象材料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各类材料。
材料化学的任务材料化学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新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揭示材料的性质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新材料。
材料化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通过经验和试错的方式制造各种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运用化学和物理的原理来研究和制造材料,逐渐形成了材料化学这一学科。
材料化学的现状目前,材料化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新材料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同时,随着计算机模拟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材料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材料化学的发展历史材料化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VS02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它将化学元素按照其原子序数(即核内质子数)进行排序,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的元素被归入同一族,而具有相同外层电子数的元素则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周期。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学键是指分子内或晶体内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力的统称。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或称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分子几何,建立在光谱学数据之上,用以描述分子中原子的三维排列方式。
分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化学物质的性质、色泽、密度、硬度等。
材料化学导论第1章-绪论讲述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之一:陶瓷
陶瓷按其概念和用途不同, 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陶瓷和特 种陶瓷。
普通陶瓷即传统陶瓷,是指以粘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 天然矿物原料经过粉碎混练、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 成的各种制品。
特种陶瓷是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及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的陶瓷制品。包括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 主要用于耐磨损、高强度、耐高温等场所。功能陶 瓷主要包括电磁功能、光学功能及其它功能的陶瓷 材料。
社,1989 4.丁马太《材料化学导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5. 张逢星 李珺均《材料化学导论》西北大学本科讲义,2001
3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材料化学理论基础 第三章 材料结构的表征 第四章 材料制备化学 第五章 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第六章 新型结构材料 第七章 新型功能材料 第八章 功能转换材料
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硅单晶材
料则起着先导和核心作用
8
2.材料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柱 纵观人类利用材料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
一种重要的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 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 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革命,大大加速社会发 展的进程,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把人类物质文明推向前进。
纤维受力时,形变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纤维大分 子沿轴向作规则排列,其长径比较大,在较广的 温度范围(-50~150℃)内,机械性能变化不大。 常用的合成纤维有尼龙、涤纶、晴纶和维尼纶等。
从19071907年第一个小型年第一个小型酚醛树脂厂建立到酚醛树脂厂建立到19271927年第一个热塑性聚氯乙烯年第一个热塑性聚氯乙烯27塑料的生产实现商品化塑料的生产实现商品化19301930年建立了聚合物概念年建立了聚合物概念后聚合物工业迅猛发展起来这一领域的进展经后聚合物工业迅猛发展起来这一领域的进展经历了新型塑料和合成纤维的深入研究历了新型塑料和合成纤维的深入研究1950197019501970年年工程塑料聚合物合金
材料化学-绪论-曾兆华

章节内容
?
8
都有哪些性能?例
章节
9
章节
?
10
Chapter 1 Introduction
绪论
11
本章内容
1.1 材料与化学 1.2 材料的分类 1.3 材料化学的特点 1.4 材料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5 材料化学的主要内容
12
?材料
13
鲨鱼皮泳衣 shark-skin like swimsuit • 鲨鱼的皮肤上有一层极为细小的突起状,
42
Iron Age
Iron Age
43
炼铁过程的化学 3Fe2O3 11C 2Fe3C 9CO
Equations
Fe2O3 3C 2Fe 3CO Fe3C FeO 4Fe CO
44
依含碳量
和杂质多少
All
oys
of
iro
n&
car
bon
铸铁 锻铁 钢铁
材料化学
•Materials Chemistry
1
南京航
空航天 大学-
15333 09806
办公室 博士
3
712河1 南理鱼鱼银银虎虎
yu210@16
工大学
含能结
构材料、
兼职硕
3D打
士研究
印材料
2
MOOC【60%】 √ 共享课 :学习资源、作业、测试
•对分易:通知、作业、互动 √ •钉钉 √ •雨课堂 基本不用啦
48
1.2 材料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ls
按组成、结构特点分
Metallic Materials Inorganic Materials Polymers Composites
材料

第一章绪论1.基本概念材料化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两者结合,从分子水平到宏观尺度认识与控制结构与性能或功能的基本关系;是关于材料制备、加工和分析的化学,它的作用是改进材料的组成、结构以及合成方法,开发具有突出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
2.材料的分类(1)按组成、结构特点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2)按使用性能分:结构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功能材料(主要利用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3)按状态分:单晶材料、多晶材料、非晶态材料、复合材料3.材料的构成要素当一种材料被创造、发现和生产出来时,该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和现象是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而材料的性质和现象取决于成分和各种层次上的结构,材料的结构又是合成和加工的结果,最终得到的材料制品必须能够、并且以经济和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完成某一指定的任务。
习题:1.什么是材料化学,应该从哪些角度来认识材料?2.你如何认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举例说明。
第二章材料化学的理论基础1.晶体的宏观特征:规则的几何外形、晶面角守恒、物理性质的各向异性、有固定的熔点。
2.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转化a 热力学:非晶态的吉布斯自由能高,是一种亚稳状态。
b 动力学:动力学上难以转化,(势垒高)如金刚石和石墨。
c 转化方法:机械能使晶体非晶化。
3.点阵:按连结任意两点所得向量进行平移后能够复原的一组点。
4.点阵的二个必要条件:(1)点数无限多;(2)各点所处环境完全相同。
5.平面点阵(晶面)指标(h k l)定义:一平面点阵在三个晶轴的倒易截数之比。
意义:用来标记一组互相平行且间距相等的平面点阵面与晶轴的趋向关系。
6.晶面间距d(hkl)定义:晶面指标为(h k l)的一组平面点阵中相邻的两平面点阵面间的垂直距离。
意义:每一种晶体物质都有一套特征d(hkl),是晶体物相分析的重要依据。
7.群:在一非空集合G中,当某种代数运算规定后,若集合同时满足封闭性、单位元素、逆元素、结合规律四个条件,则G构成一个群。
材料化学第1章绪论

耐辐射性能玻璃
集成电路材料 磁记录材料 人工单晶材料
工程高分子 分子杂化材料 功能高分子 液晶材料
(4)从固体材料的存在相态看
●固体材料一般说存在单相材料,所谓相就是组成 和结构完全均匀的部分,相与相之间存在相界。相 可以分为化合物(包括单质)相,属于单组分;对 于多组分单相材料,固熔体是最基本的相。实际上, 单相单组分材料也不完全等同于化学上的化合物!
无机非金 属材料
有机高分 子材料
复合材料
⑵按材料的性能分类
以力学性能,如受力形变、脆性断裂和强度等作为应用 性能,如制造工具、机器、车辆用的钢铁材料,建筑房屋、 桥梁和铁路用的混凝土材料。这些材料都具有抵抗外力作用 而保持自己的形状、结构不变的优良力学性能。
结构材料 (Structural material)
电气陶瓷 工程陶瓷 超硬陶瓷
高分子 材料
塑料
橡胶
复合材料
特种 玻璃
优异机械性能 特种玻璃 导电性能玻璃 光学性能玻璃
纤维增强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 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基复合材料
超耐热合金 导电金属 非晶合金 轻质合金 贮氢合金 超导合金 形状记 忆合金
纤维 涂料 粘合剂
敏感元件陶瓷
快离子导体 纳米陶瓷 磁性陶瓷
称为原料,经过二次加工的原料称为材料。
●上述定义的欠缺及使用不便
共性 3个定义都指出了:材料是用来制作某种物件或完成事情。 差异 两种英文定义均未能指出材料使用过程中本质方面的变化。 辞海的定义虽然阐明了原料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也 没有指出材料在使用中本质的变化。 ●使用这些定义在实际中带来不便: ①化工品烧碱(NaOH)? 按定义应是材料,但类似不胜枚举的化工产品都是原料。 ②来自采掘工业的沙石、木材等等? 按定义似乎应是原料,习惯上将其归入建筑材料。 思考?食盐在加工中失去了其原质。 烧碱在应用于其它化工 加工过程时,也要失去原质。所以,食盐和烧碱一般都看作是化 工原料。原料在加工中一般均失去了原质。
材料力学(材料化学专业)

材料力学(材料化学专业)目的和要求材料力学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可以独立进行在比较简单的受力状态下材料的受力状况分析,并准确计算出该情况下材料的内力、变形等,并能够对材料的强度、刚度等性能指标作出准确的校核,以便最准确、安全和有效地利用材料。
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共54学时)第一章绪论(4学时)1、材料力学的任务2、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3、内力、应力和截面法4、位移、变形和应变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第二章拉伸、压缩和剪切(6学时)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2、拉伸或压缩时的内力和截面上的应力3、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4、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5、失效、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6、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变形7、轴向拉伸或压缩的变形能8、拉伸、压缩静不定问题9、温度应力和装配应力10、应力集中的概念11、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第三章扭转(6学时)1、扭转的概念和实例2、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3、纯剪切4、圆轴扭转时的应力5、圆轴扭转时的变形6、扭转变形能7、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8、矩形截面杆扭转理论简介第四章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4学时)1、静矩和形心2、惯性矩和惯性半径3、惯性积4、平行移轴公式5、转轴公式主惯性轴第五章弯曲内力(10学时)1、弯曲的概念和实例2、梁的支座和载荷的简化3、剪力和弯矩4、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5、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第六章弯曲应力(6学时)1、梁的纯弯曲2、纯弯曲时的正应力3、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4、弯曲切应力5、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第七章弯曲变形(8学时)1、工程问题中的弯曲变形挠度和转角2、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3、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4、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5、弯曲变形能6、简单静不定梁7、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第八章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6学时)1、应力状态概述单向拉伸时斜截面上的应力2、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实例3、二向应力状态分析4、二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5、三向应力状态简介6、广义胡克定律7、复杂应力状态的变形比能8、强度理论概述9、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第九章组合变形(2学时)1、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2、拉伸或压缩与弯曲的组合3、斜弯曲4、扭转与弯曲的组合第十章压杆稳定(2学时)1、压杆稳定的概念2、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3、其他支座条件下压杆的临界压力4、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5、压杆的稳定较核6、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原化学文献)共18学时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科技文献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材料化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1)材料的分类: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复合(2)材料四特性: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第三章(1)水热法原理:通过对高压釜加热、加压产生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难溶或不溶物质溶解而达到不饱和,从而析出晶体。
(2)溶胶-凝胶法(sol-gel)原理:通过凝胶前驱体的水解缩聚制备金属氧化物材料。
前驱体:一般是无机盐和金属醇盐步骤:前驱体的水解、缩合——形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凝胶——干燥、烧结固化应用:制备颗粒、纤维、表面涂膜和块状材料(3)液相沉淀法类型:直接沉淀法:在金属盐溶液中直接加入沉淀剂共沉淀法:在含有多种阳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全部沉淀。
均匀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使构晶离子缓慢均匀的释放出来。
(4)固相反应(凡是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都称作固相反应)特点:固态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一般包括相界面上的反应和物质迁移反应开始温度常常远低于反应物熔点。
矿化剂的影响(作用)1、改变反应机制,降低反应活化能。
2、影响晶核的生产速率。
3、影响结晶速率及晶格结构。
4、降低系统的共熔点,改善液相性质。
(5)插层法与反插层法插层法:把一些新原子导入晶体材料的空位。
反插层法:将晶体材料的某些原子有选择性的移除。
应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石墨基质(石墨层间化合物GIC)(6)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原理:利用反应物间化学反应热的自加热和自传导作用来合成材料。
平衡机制:燃烧反应与结构化同步进行。
非平衡机制:化学反应与结构化不同步。
(7)非晶材料的制备制备需解决的两个问题:1、形成原子或分子混乱排列的状态:2、将热力学的亚稳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保存下来,使之不发生晶态转变。
液相骤冷制备原理:使熔体急速降温,使晶体生长来不及成核,从而把熔体中无序结构保留下来,得到无序的固体材料。
主要方法:喷枪法、活塞法、抛射法。
第四章(1)耐氧化性1、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氧化损耗。
电化学腐蚀:金属和电解质组成两个电极,组成腐蚀原电池,损耗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方式:听课与自学相结合
参考期刊: 1. 功能材料;2. 高分子学报 ;3. 无机材料学报 ;4. 复合材料学报 ; 5. 中国化学快报(英文版);6. 应用化学;7.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8. 材料科学与工艺;9. 热固性树脂 ;10. 化学物理学报 参考教材: 1《材料化学》,曾兆华,杨建文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2《材料化学》,朱光明,秦华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第二版。 3《材料化学》,李奇,陈光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 4《材料科学导论》,冯端,师昌绪,刘治国,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5《无机材料化学》,田顺宝,林祖强,祝炳和等,科学出版社,1993年
(3)
❖ 铁器时代被认为是始于2000多年前,由铁制作的农具、手工 工具及各种兵器得以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钢铁、水泥等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和手工业社会进入 了工业社会。
后者是前者的 4 倍,这对于结构材 料来说是几千年来的一个飞跃。
铝
铝是一种轻金属,密度 2.7 g/cm3,大约是铁的 1/3。纯铝的拉伸强度只有 48 MPa,只有钢的 1/10 左右。因此在早期并未得到重视。
Al 在地壳中含量丰富,占 1/12,但主要以 Al2O3 的状态存在。18 世纪发现了 Al 元素的存在, 1825 年丹麦物理学家 Hans Oersted 第一次成功 地提炼出金属铝,但是提炼方法比较复杂,产量 很低,使得其价格极为昂贵。
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联合编写 《材料:人类的需求》
材料是可以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的物质
材 料=物 质
Materials = Matter
水是材料? 冰是材料?
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是材料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
什么样的材料值得我们关注?
先来看看材料的发展历史……
因此材料的定义可以发展为:
人类社会所能够接受的经 济地制造有用器件的物质
一个例子
比强:比强度,也就是 材料的强度与密度之比。 具有高强度、低密度的 材料无疑具有应用优势。
高比强铝合金給 20 世纪的 “新”材料带来了第一个突
破
钢的比强度为: 0.64 106 cm 铝合金的比强度为:2.64 106 cm
技术的进步让铝走出了首饰店……
1886 年, 22 岁的美国人 Hall 发明了熔盐电解 法制取金属铝,此法投产后,金属铝的产量迅 速增长,价格则大幅度下降 ,从而把铝的大规 模生产变成了现实。这个年轻人组成了一个大 公司,这就是今天美国美铝公司 (Alcoa) 的前身。
将氧化铝 (A12O3) 溶解在熔融的冰晶石 (Na3AlF6) 中进行电 解(电解液温度接近 1000℃)
❖ 本世纪半导体硅、高集成芯片的出现和 广泛应用,则把人类由工业社会推向信 息和知识经济社会。
Chapter 1 Introduction
一方面,材料是人类生存和生活必不可缺少 的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直接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 步以及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逐渐减少,人们所关注 的、所使用的材料种类也在发生着变化……
铝曾经比金银还要珍贵……
100多年前,为了表彰门捷列夫对化学的杰出 贡献,英国皇家学会不惜重金制作了一个比 黄金还要贵重的奖杯──铝杯,赠送给门捷列 夫。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 用铝作了一顶头盔,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每逢盛大国宴,别人都用银制餐具,而他独 自使用一套铝制餐具。
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就属于材料化学这一分支。 而作为本课程的绪论,这里我们将首先来讨论 几个相关的名词:
材料 材料科学 材料化学
第一章 绪 论
1.1 什么是材料?
材料是可以用来制造有用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件、器件 或物品的物质。
师昌绪主编:《材料大辞典》p.58
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的物质, 可以用 来制成一些机器、器件、结构和产品” 。
历史学家把某一类材料的特征及其广泛应 用作为人类文明史各个阶段的一种标志
❖ 旧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陶器时代 ❖ 青铜器时代 ❖ 铁器时代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应该称为什么时代?
❖钢 ❖硅 ❖ 塑料 ❖ 合成材料 ❖ 半导体 ❖ 精密陶瓷 ❖ 复合材料 ❖ 纳米材料 ❖ ……
材料成为了一个新的独立的科学门类。 这个新学科与物理、化学、力学、机械、冶 金、化工等传统科学门类水乳交融,但是具 有其独特的鲜明的个性。也正是因为与各个 传统科学门类水乳交融,材料学科在不同的 场合就被划分成了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 料力学、材料工程学等诸多分支。
《材料化学》
Materials Chemistry
主讲: 李翠林 E-mail: licl7305@ Tel: 13919407983
本课程的内容
❖ 绪论 ❖ 材料制备方法 ❖ 金属材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高分子材料 ❖ 复合材料 ❖ 纳米材料
介绍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为主,兼顾新材料、新方法。
在 上可以找到很多关于铝以及铝合金的信 息
❖ 群居洞穴的猿人通过简 单加工获得石器以狩猎、 护身和生存。
❖ 旧石器时代:这段文化时 期,最早开始于大约 750,000年以前的以狩猎 和打制石器工具为主。
❖ 新石器时代:属于或同始 于大约公元前 10,000年中 东及后来其它一些地方的 文化时期相关,以农业发 展和磨制石具的制作为特 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随着对石器加工制作水平 的提高,出现了原始手工 业如制陶和纺织
Chapter 1 Introduction
青铜时代大约源于4000 ~ 5000年前。青铜是铜锡铝等元素组成的合金, 与纯铜相比,青铜熔点低,硬度高,比石器易制作且耐用。青铜器大 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出现。
Chapter 1 Introd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