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2024届新高考标点符号用法和解题技巧整理
新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知识讲解一、标点符号用法(一)突出强调作用在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的常见修辞功用是起突出的强调作用,这一点是非常普遍的作用。
1.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解析]在“她”和“刘和珍君”之后用了逗号作停顿,突出强调了“人”。
2.粥!它的成分可并不和一般通用意义一样。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事了,……(夏衍《包身工》)超然客公众号【解析]分别运用感叹号和和问号,突出强调了“物”——粥、粥菜,表现出包身工生存环境的恶劣,也是对包身工罪恶制度的有力控诉。
(二)描绘神态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描绘人物的神态,有时比单用文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2.“对……对不起!我……大概是走错门了。
”(曹禺《雷雨》)【解析]借助省略号准确地描绘出了鲁侍的惊慌神态和个性特点:虽然语言显得结巴,但仍不失“礼节”和“身份”,能够较好地体现出人物的坎坷经历和遭遇。
3.“我的朋友啊。
”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都德《最后一课》)【解析]借助破折号形象地描绘出韩麦尔老师欲言不能、悲痛哽咽的神态。
(三)刻画心理作用在书面语言中,借助标点符号刻画人物的心理,有时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再过两天……”她绝望地悲声念着这四个字,好象不懂它们的意义,过后又茫然问道:“再过两天?……””(巴金《家》)两个省略号倾注了作家的心血,它既拉开了鸣凤的悲剧的帷幕,又生动刻画出了鸣凤的悲怆心理:“赖以生活的爱情”、“不能推倒的墙壁”、做人妾、为爱情、生、死、希望、绝望……如泣如诉,是泪在流淌,是血在飞溅。
5.“这正好。
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
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地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秘似极密的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鲁迅《祝福》)超然客公众号两个破折号,既表示语言的停顿,便于插入祥林嫂神情动作的描写,又有助于刻画已成为“末路人”的祥林嫂的矛盾、悲哀、惊恐的心理。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考试中,标点符号题是非常常见的题型。
在这种题型中,考生需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来表达对一段或多段文本的理解和归纳。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掌握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逗号的使用1. 用逗号隔开并列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如:她喜欢听音乐,看电影,阅读小说。
2. 用逗号隔开长的修饰语。
如:在风景优美的田间小路上,我们散步了一整个下午。
3. 用逗号隔开句中的插入语。
如:嘿,你听说过那条绿色的小龙吗?4. 用逗号隔开省略成分。
如:她去上课了,我也要去。
二、句号的使用1. 用句号表示陈述句结束。
如:他家住在小区里。
2. 用句号表示祈使句结束。
停止说话。
3. 用句号表示感叹句结束。
多么美丽的风景!4.用句号表示省略。
如:我买了一本书,他也买了。
三、问号和感叹号的使用1. 用问号表示疑问句结束。
如:你喜欢她吗?2. 用感叹号表示感叹句结束。
如:多么好的天气啊!四、分号的使用1.用分号连接两个已经很长的句子。
如:他无法忍受这种状况;他开始寻找一份新的工作。
2.用分号在列举中引入小项。
如:今晚我想要吃三明治汉堡;三明治里面要加上生菜、番茄、火腿和奶酪。
五、冒号的使用1. 用冒号表示列举的开头。
如:他需要的东西有很多:爱、工作、健康、还有家庭。
2.用冒号引出语言的引用。
如:她对我说:“我很喜欢你。
”六、括号的使用1.用括号引入注释或解释。
如:她正在读一本一本书(她每年都要读50本以上)。
2.用括号表示缩略语。
如:骄傲自信(ABC)是成功的关键。
七、破折号的使用1.用破折号表示关系或强调。
如:我的家人——他们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2.用破折号表示举例。
爱好运动——打篮球或者跑步——是非常健康的习惯。
总之,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涵盖了多种类型的标点符号使用,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使用
•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这颗行星围绕运转的母恒星比太阳略小、略冷,但和太阳一样属于比
较稳定,寿命比较长的恒星。因此,这也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 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
• B.美国宇航局5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 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 5A【解析】A项,整个句子是陈述句,句末问号应该为句 号。
• 【2023年重庆卷】6.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重庆——德国杜伊斯堡,2011年开通的渝新欧铁路,横跨欧
亚6国,为建立新丝绸 之路经济带打下了基础。 • B.“玉兔”号月球车登月后需要一条“被子”御寒和一个“闹钟”
• 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 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
• 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 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 C.建立现代科学的三大基石是理论、实验和数学(包括 计算、统计与建立在抽象模型基础上的演绎推理)。
• D.教育部开始实施的新《标点符号用法》,我们要怎样 贯彻:通知各校自行学习?组织骨干教师来培训?
4、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5、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例1、在《批评》中他主张的语部顺序是:一、叹词;二、动词;三、名词;四、 副词;五、形容词;六、介词;七、连词;八、助词。 例2、我认为,风格的具体内容不外乎下列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 表达;丁、色彩 总结补充: 第一,第二,第三(用逗号) 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用逗号) A.B.C.(用实心圆点) 1.2.3.(用实心圆点) (1)(2)(3)无符号
(《秦牧吴紫风答记者问》)源自4.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5.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 样一个直性子。” 6.用在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宣布、 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注意:“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 用句号。 例1: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 冲刺。” 例2:“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 最后冲刺。” 例3:“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他环视了一下 会场说。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把握句子语境,注意体察细微微点1句内点号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1.顿号、逗号的用法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实际运用中,句中并列的成分不仅仅有词语,短语也较常见;顿号并非只用于并列词语间,并列词语间也并非只能用顿号。
(1)当并列词语或短语联合起来充当句子某一主干成分(即主谓宾)时,并列词语或短语间用顿号。
如: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2)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以及”“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如:这天山上有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3)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约数时不用顿号。
但是如果是数字省略语,且表示确指,则必须用顿号。
如:这对孪生姐妹看上去有十七八岁,正在读高三,分别在县一中高三四、五班上课。
(4)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如:母亲沉痛地诉说,以及亲眼看到的实事,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5)当不同层次词语或短语并列出现时,应按从小到大的层次先顿号再逗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6)并列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它们之间用逗号。
作谓语、补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并列成分作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2.分号的用法(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
如:感受得深,文章就写得深刻;感受得浅,文章就写得肤浅;没有感受,也就没有文章可写了。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高三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
高三语文标点符号知识点一、逗号(,)1. 用于并列的词、短语、分句之间,起连接作用。
例如:天空湛蓝,白云飘飘。
2. 表示呼应关系。
例如:晨曦之中,鸟儿开始歌唱。
3. 用于修饰语、插入语的前后。
例如: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两遍了。
4. 用于列举的成分之间。
例如:她喜欢吃苹果,葡萄,橙子等水果。
5. 用于引述直接引语的前后。
例如:他说:“明天会更好。
”二、句号(。
)1. 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反义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我喜欢阅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愿意去看电影,是吗?2. 用于省略其他修饰成分的句子末尾。
例如:她很漂亮。
三、问号(?)1. 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例如:你喜欢吃西瓜吗?2. 用于表示反问语气的反义疑问句。
例如:你不会都会开车吧?四、感叹号(!)1. 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2. 用于表示紧迫、强调或命令的祈使句。
例如:快点走!五、冒号(:)1. 用在引语、对话、对联之后,引出具体内容。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六、分号(;)1. 用于分隔并列的句子成分。
例如:他喜欢打篮球;她喜欢读书。
2. 用于分隔较长的列举内容。
例如:他买了很多水果:苹果;橙子;葡萄。
七、引号(“”)1. 用于引述直接引语。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2. 用于表示特指含义的词语。
例如:他是个“学霸”。
八、括号(())1. 用于插入补充内容、解释、注释等。
例如:这个单词的意思是(爱的表达)。
九、破折号(—)1. 用于表示语气的转折、强调或提供补充说明。
例如:他真的很聪明——而且他还是个好人。
十、省略号(……)1. 用于省略内容,表示有未完的意思。
例如:你是我的至爱……以上是高三语文标点符号的一些常见知识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让文章更加准确和流畅,希望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阅读体验。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标点符号,记住这些,这种题型的基本上不丢分!一、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考标点符号用法知识点分类梳理
高考标点符号用法知识点分类梳理一、基本标点符号用法(包括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分号、引号、括号)逗号(,):用于分隔主句和从句、并列词语、插入语、对等词语等。
句号(.):表示句子的结束,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问号(?):表示疑问句的结束。
感叹号(!):表示感叹句的结束。
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说明、列举、引言等。
分号(;):用于分隔长句内部的成分,或者分隔几个并列的句子。
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话、引用书籍、报纸等资料的片段。
括号((、[]、{}):用于插入附加说明信息、补充说明信息等。
二、连接标点符号用法(包括连词、并列关系、复合句等)连词(如“而、所以、因此、但是、然而”等):用于连接两个句子、两个短语或两个词。
并列关系(如“和、与、或、还有、或者”等):用于连接并列的词语、短语、从句等。
复合句(如“虽然、因为、如果、尽管、然而”等):用于在复合句中表示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对比关系等。
三、省略号用法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暗示或者句子未完等情况。
四、引用标点符号用法(包括破折号、书名号等)破折号(,):用于表示插入语、并列成分、解释说明等。
书名号(《》):用于引用书籍、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五、标点符号辅助修辞用法(包括句点、问号、感叹号、逗号等)句点(。
):用于表示停顿、留白、达到完整意义等。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疑虑、怀疑等语气。
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愤怒、惊讶、赞叹等情感。
逗号(,):用于表示轻微停顿、分隔并列成分等。
六、标点符号修辞手法(包括排比、对仗、对偶等)排比: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或句式,以增强修辞效果。
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结构和词语,以达到平衡、和谐的修辞效果。
对偶:通过使用相对或对立的词语、短语、句子,以突出主题、对比等。
七、标点符号用法总结。
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高考
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高考一、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在高考中,标点符号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有助于准确表达意思,还能提高文章的语言流畅度。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以下将介绍一组简洁易记的标点符号用法口诀。
1. 句号大停顿,停止第一要。
句号表示句子的结束,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结尾处。
句子在此处要做一个完整的停顿。
例如:夜幕降临了。
2. 问号疑问发问、表示不确定。
问号主要用于疑问句的末尾,用来表示提问或者表示怀疑。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3. 感叹号喜悲欣快乐,惊讶、赞美都展示。
感叹号通常用于感叹句末尾,表达强烈的情感或者强调某个观点。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4.“引”逗后面接到即撇开,“C”不能隐藏哦正确来拨开。
5.“A“奋起顿死背,“中”下旬都交错,逗号破句能分割,““”让引号跟着走。
6. “分”笑之曰逗后且,逗而却亦舒。
7.“间”,主谓总得有。
能推进节奏发展速,冒号列事余即止。
二、标点符号的使用技巧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要掌握用法,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使用技巧。
以下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技巧,帮助大家在写作中应用自如。
1. 句子内部的利剑——破折号破折号可用于表示语气突然转变、补充说明或强调某一部分内容。
在使用破折号时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以免造成阅读的困扰。
例如:她好漂亮——简直像一个天使!2. 点缀语句的漂亮花朵——顿号顿号常出现在句子中相近词语之间,起到对等并列、区别和解释说明的作用。
在使用顿号时应注重节制,以保证文句通顺流畅。
例如:他们快乐地唱着、跳着、笑着。
3. 冒号引领序列与解释冒号用于引导解释、列举、或者引用的内容。
冒号后面通常会有一个完整的句子,是对前面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
例如:我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4. 引号中隐藏妙语引号用来表示直接引言、诗句、标题、书名等内容。
在使用引号时应注意使用英文半角引号“”,避免与中文书写风格混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复句中的表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喜欢西部”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
顿号vs逗号vs分号
(1)停顿的时间: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 (2)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 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 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
(7)大并套小并,大并分,中并逗,小并顿,祖孙三代要搞清 (并列分句内部有并列结构,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 区分层次,大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并列结构间用逗号,小的 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注意:复句内部用分号的前提是前后已有 逗号出现。)
例: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注意2】分项列举里余指代词“等等”前也要用分号
例: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 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等等。 (分项列举的句子里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边 也要用分号。将句号改成分号。)
课堂练习
1.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 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 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 源。 补充:序次语和标点
用“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后面用逗号。 用“一”“二”“三”等,后面用顿号。 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完整版)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知识归纳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题-----标点符号解读考点常用的标点符号有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课标与教材对标点符号这一考点的相关要求是:了解标点符号的书写规则、用法及其位置。
标点符号考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和断句题。
如给一段没有标点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改正一段文字中用错的标点符号,为一段文字选用恰当的标点符号,理解一段文字中某一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
解答标点符号试题,至关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弄清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知识归纳一、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1、顿号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分句之间不能用顿号)。
但并列性的谓语、补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个省今年的水利建设,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你要不断地进步,识字,生产。
他的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2、带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只用逗号。
如: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
3、并列词语中已使用连词“和、或、及、与”等,不能再用顿号。
如:我国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一般情况下,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使用连词而不用顿号)4、相邻的数字表示约数,不用顿号。
如:他已经走了有三四里的路了。
注意:要区别于表示两种并列的情况。
如:国内的大学要求学生在一、二年级时都必须选修一门外语。
5、集体词语之间关系紧密,不用顿号分隔。
如: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并列性的引号、书名号之间不用顿号,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号。
如:近期我观看了许多出色的电影,如《英雄》《无间道》《美丽人生》等。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并列词语注意分类,小的用顿号,大的用逗号;分句间小的用逗号,大的用分号,甚至句号。
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高考语文考前必备标点符号常见考点解释
第一篇基础知识识记一标点符号常见考点解释(一)冒号1.起总领或总结作用。
2.管辖范围一般管到句号为止。
3.后面有提示作用的词出现时不用冒号。
①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
(×,冒号后面不能用“即”)②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
(√,“即”后面可用冒号) 4.一个句子中一般不能有两个冒号。
(二)书名号1.标示书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等。
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三)问号1.有疑问才用问号,非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①你要到哪里去?(√)②我不知道你要到哪里去?(×,问号应改为句号)2.选择问句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3.连续问句各句都用问号。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4.倒装问句问号放最后,中间用逗号。
①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②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四)引号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
(1)引用部分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他最喜欢这两句诗。
(√)(2)引文不完整,或虽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外面或不用。
①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标点符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②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句号应在引号外面。
徐悲鸿笔下的马,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注一般来说,凡是前面用了冒号,后面的引文便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在引号里面。
2.直接引用在句前、中、后。
①某某说:“×××。
”(句首)②“×××,/。
”某某说,“×××。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专题03标点符号知识清单(一)
高考必背口袋书专题三:标点符号知识清单(一)清单一点号(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1.句号句号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句号的形式是⑴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
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如:①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②(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如:①请您稍等一下。
②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3)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
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如:①行进中的学生方队②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这是某区街道一景2.问号问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问号的形式是(D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
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如:①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②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③(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
⑵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司一般用逗号隔开。
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
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如:①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呦?②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③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④(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
)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⑤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3)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标点符号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它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和语气,对于写作和阅读理解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考中,标点符号也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高考语文中必考的标点符号知识点。
一、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它在句子中起到分隔和呼应的作用。
逗号常见的使用情况有以下几种。
1.分隔并列成分:我喜欢运动,喜欢读书,而不喜欢玩电子游戏。
此句中的“喜欢运动”、“喜欢读书”和“不喜欢玩电子游戏”都是并列的成分,逗号用来分隔这些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2.分隔长句:在寒风中,他依然坚持奔跑。
这句话中,逗号起到了分隔长句的作用,使句子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3.分隔插入语:我忽然想起,他还没还给我那本书。
插入语即句子内的附加说明或补充,逗号用来分隔插入语和句子的其他部分。
二、句号句号是最基本的标点符号,它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的结束。
句号常见的使用情况有以下几种。
1.陈述句的结束:春天来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陈述句,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
2.带有语气词的句子:真是太好了!该句中的句号用来表示感叹语气词的结束。
3.缩略句的结束:车祸发生在7点30分。
这是一个缩略的句子,逗号用来表示缩略句的结束。
三、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是表达疑问和强调的标点符号。
它们的使用情况如下。
1.问号:你去过北京吗?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表示句子的结束和询问的语气。
2.感叹号:多么美丽的风景啊!感叹号表示强调或感叹的语气。
四、引号引号常用于引述、强调和表示虚指的语句中,常见的使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引用他人的话或文句:他说:“明天会更好!”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或文句,与引用内容相呼应。
2.指示特殊含义:这个“大傻瓜”竟然通过了考试。
引号用于给出特殊含义的词语或词组,表示其不同于普通用法。
五、括号括号通常用来插入一些附加的说明或解释,常见的使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补充说明:中国的首都是北京(Beijing)。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的知识点语文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而标点符号则是语文中的一个关键方面。
准确使用标点符号不仅能够调整语句的节奏和呼吸,还能够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考语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以及它们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一、句号(。
)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一部分感叹句的句末。
句号用于简洁明了地结束一个句子,使句子更具有独立性。
例如:“我喜欢读书。
”这句话通过句号的使用,清晰地表达了主语的喜好。
二、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提问的语气。
问号常常用于疑问句的句末。
例如:“你去过北京吗?”这个句子通过问号的使用,明确地表达了发话人的疑问。
三、叹号(!)叹号用于表示感叹的语气,用于感叹句或者疑问句中带有感叹语气的句子,叹号常常用于接近于感叹的带疑问的句子的句末。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这句话通过叹号传达了发话人对美丽风景的感叹之情。
四、逗号(,)逗号的作用非常多,主要用于分割句子中的语义成分,使句子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1. 用于分隔并列成分。
例如:“他们吃饭,喝茶,聊天。
”逗号将吃饭、喝茶和聊天这几个并列的动作分隔开来。
2. 用于分隔长句的主谓宾成分。
例如:“小明,你完成作业没有?”逗号在句子中起到分隔主语和谓语的作用。
3. 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插入语。
例如:“你知道吗,他上了大学。
”逗号将插入语“你知道吗”和主句分隔开来。
五、引号(‘’、“”)引号常常用于标明直接引语或者表示特殊含义。
中文中引号通常使用全角引号,英文中则使用半角引号。
1. 用于标明直接引语。
例如:“老师说,‘你们要好好学习’。
”这句话通过引号的使用,直接引用了老师的话语。
2. 用于标明特殊含义。
例如:“他是个‘天才’。
”这句话通过引号的使用,暗示了天才这个词的特殊含义。
六、冒号(:)冒号多用于引出具体内容、解释说明或列举事例等。
例如:“他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句话通过冒号引出了他的梦想。
(完整版)高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完整版)高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分类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两类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点号句末点号:句号(。
)问号(?)叹号(!)标号:引号(“”)(‘’)括号(())([ ])破折号(——)省略号(……) 着重号(.) 连接号( —)( ~) 间隔号(·) 书名号(《》)(〈〉) ★高考常考的9种标点符号: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书名号以及破折号。
二、考点精讲(一)问号使用1.问号是句终点号,对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倒装疑问句等中间有停顿的句子,只在末尾用问号,不要在句子中间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备选例题】2009年9月,在一份被曝光的内部资料中,记录了李开复和谷歌高层的对话,谷歌高层极力挽留李开复:“怎么了?开复。
我想你知道我们是希望你续约的。
”【答案】把“怎么了?开复。
”改为“怎么了,开复?”。
【讲评】这一问句属于主谓倒装句,问号应放到句子的末尾。
2.追问,每个问句后都需要打上问号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
第一个分句后面用逗号,不用问号,因为复句只能有一个句终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备选例题】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是赵本山小沈阳师徒二人再次合作呢?还是两个人轮番上阵?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答案】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讲评】“是……,还是……”属于选择问句,所以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即可。
4.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句子中有疑问的词语,有表示疑问的形式,又有疑问的语气,是很明显的疑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
但有的句子用了表示疑问的词语或者疑问的形式,却并不要求回答问题,这只是陈述一种情况的陈述句,不是反问句,不用问号。
【备选例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高考专题复习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一)七大点号1.顿号(、)用法:①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用逗号。
②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用了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逗号。
③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
例如: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
④数字省略语且表示明指,中间用顿号。
例如:高三年级四、五班。
⑤固定的集合性并列短语,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中间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不必使用顿号。
例如:“中小学”“省市领导”“城乡结合部”等都是集合性并列词语;中西部的发展。
⑥标有引号、书名号的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⑦若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或书名号之间应使用顿号。
例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⑧用于某些序数词(不带括号的汉语数字或天干地支)之后。
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后跟下脚点。
例如:“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2.逗号(,)用法:①句子内部如果主语较长,或需要强调主语,或主语后有语气词,主谓之间有逗号。
例如: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②较长的谓语中间和宾语中间的停顿用逗号。
③强调的成分和其他成分之间如需要停顿都要用逗号。
例如: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④句子并列成分,如带有语气词,应使用逗号。
例如:同学们送来了很多礼物,什么笔啊,书啊等一大堆。
⑤并列词语作谓语或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使用逗号。
例如:这本书写得真实,感人。
⑥并列词语或短语为强调部分,中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你必须带三样东西:钢笔,录音机,照相机。
”⑦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用逗号。
例如:这反映政治的清明,民族的团结,人民的幸福。
⑧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连接,“以及(及)”之前用逗号。
例如: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⑨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连接时,末尾的“等等”前也用逗号。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知识点
⾼考语⽂标点符号题知识点标点符号是书⾯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是帮助我们辨别句⼦的语⽓,分清句⼦结构,识别句⼦性质,下⾯⼩编给⼤家分享⼀些⾼考语⽂标点符号题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考语⽂标点符号题知识句号(。
)表⽰⼀个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语⽂是⼀门基础学科。
逗号(,)表⽰⼀句话中间的停顿。
例:学好了语⽂,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记,才会写好作⽂。
顿号(、)表⽰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例:燕⼦、雁、布⾕、夜莺都是定期迁徙的候鸟。
分号(;)表⽰⼀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屋⼦⾥,我是主⼈;屋门外,蝉是最⾼的统治者。
冒号(:)⽤来提⽰下⽂例:我在⼀本书中读到过:冬眠不是睡眠,和⽇历上的⽇⽉也扯不上关系。
问号(?)表⽰⼀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朋友,你们的暑假⽣活过得丰富么?叹号(!)表⽰⼀句有强烈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引号(“”)1、引⽤对话或⽂章⾥⼀段⽂字。
2、表⽰反⾯或否定意思的词语。
3、表⽰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例:⼤娘说:“同志,谢谢你呀!”雷锋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书名号(《》)表⽰书籍、⽂章、报刊、⽂件、影⽚等名称。
例:今天,我读了《给颜黎民的信》。
破折号(——)1、表⽰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2、表⽰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3、表⽰声⾳的延续。
例:这是⼀年的最后⼀天——⼤年夜。
例:蝉的幼⾍爬到地⾯上来,常常在圆孔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棵⼩树,或是⼀根灌⽊枝——脱它的⽪。
例:吃的不是⽩⾯包——⿊⾯包能吃饱就不错了,菜只有鱼。
例:⼤家就随着⼥⽼师的⼿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我们——是——中国⼈,我们——爱——⾃⼰的——祖国。
”省略号(……)1、表⽰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
2、表⽰说话未完或余意⽰尽。
3、表⽰声⾳断断续续。
例:古⽼的钟嘶哑地敲了⼗下,⼗⼀下……例:我跺着脚⼤声喊:“咳!这么冷,⼩⼼你的脚……”例:“我?”桑娜脸⾊发⽩,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害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必考知识点总结(一)难点一、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①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②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①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
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②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答。
“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
“或者……只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
③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为问号。
(二)难点二、引号的运用与引文末点号位置的确定:1、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一般情况下,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些特定的称谓、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除此外,普通词语不能滥用引号。
例:④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97全国)[解析]去掉引号,并把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
因为句中的“海尔—波普”不是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也不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加引不当,属于滥用。
2、非直接引用不用引号:例:⑤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上课了。
”[解析]此处显然是间接引用(转述)。
如果是直接引用只能是“我脚……不能来上课了。
”因此,应去掉引号并改冒号为逗号。
3、加引范围要清:例:⑥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94全国)[解析]此句俗话应为“礼多人不怪”,因此“嘛”字应放在单引号之后,因为它是说话人的语气词。
第二个冒号去掉,后一个单引号移到“怪”字后;改后的后半句为“……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4、引语末标点位置的确定:A、引用的话是独立的,末尾标点应放在引号里面;B、如果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C、特别注意:引语末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话的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
如,鲁达走到门前,叫声“郑徒!”例:⑦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解析]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引文独立),第二个句号移到引号外(引文不独立)。
(三)难点三、顿号的运用的难点: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⑧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⑨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⑩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⑾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⑿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⒀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⒁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解析]⑧去掉顿号(规律2)。
⑨“三”“四”之间加顿号(规律1)。
⑩第一、第二、第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3)。
⑾除最后一个顿号外,其余的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4)。
⑿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规律5,作定语时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
⒀四个逗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5,这五个并列的短语作“农民”的谓语)⒁三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6)。
(四)难点四、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⒂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
(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⒀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解析]⒂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
⒃括号移到句号后(规律2)。
(五)难点五、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⒄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⒅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⒄分号改为逗号(规律1)。
⒅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规律2),另还要去掉引号(不是强调的对象)。
(六)难点六、省略号运用的难点:1、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2、用了省略号不能再用“等”,用了“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⒆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⒇小说、诗歌、散文……等等,他都爱读。
[解析]⒆去掉引号后的句号(规律)。
⒇去掉省略号(规律2)。
(七)难点七、冒号的运用:1.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21)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事”。
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2.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解析]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
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例:(2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24)“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04天津)[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
冒号管的应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这里如果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八)难点八、书名号运用的难点:――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而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例:(25)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26)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27)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28)《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29)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解析](25)、(26)、(27)、(28)中的书名号分别改为引号;(29)的“社”指单位,书名号应去掉。
六、句式变换(长句变短句、重组、下定义等),广告词、串词、颁奖辞、手机短信、★对联、★答记者问、★猜谜底、★图文转换题、修改题、仿写题、排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