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理解性默写

合集下载

论语理解性默写

论语理解性默写

论语理解性默写《论语》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桃花源记》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论语》理解性默写

《论语》理解性默写
21.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22.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
23.《论语十则》中“(),()。”体现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24.习近平在巴基斯坦议会发表演讲时称,中国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用《论语》中的话说就是“(),()。”
38.谈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9.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0.《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1.《<论语>十则》中,表达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这一意思的名言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论语》理解性默写
1.士人以仁为己任,责任重大,道路遥远,因此《论语·泰伯》中曾子对士人提出()的要求。
2.选文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重”表现在(),“远”表现在()。
3.《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
4.《论语》中的(),(),与老子《道德经》中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都是强调从善改恶。
18.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题目: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是很有风度的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答案: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违背上级,这样的人很少见;不喜欢违背上级,却喜欢制造混乱的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注重根本,只有根本稳固才能有道义的生发。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答案:孔子说:“花言巧语、假装和善,很少是真正的仁义。

”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三件事:在为人处事时,是否忠实无欺?与朋友交往时,是否真诚可信?学习的东西是否能够传承并且应用?”5.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答案: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是追求吃饱,居住不是追求舒适安逸,在处理事务时要敏捷而谨慎,追求道德的完美,这样才能算是真正的好学者。

”6.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答案:孔子说:“君子如果不严肃认真,就不会有威严;学习如果不扎实,就不会有稳固的基础。

重视忠诚和诚信,没有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犯错误时不怕改正。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孔子说:“看到有才德的人,要以他为目标努力追赶;看到不才德的人,要反省自己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答案:孔子说:“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心胸狭隘。

”9.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答案:孔子说:“君子全面而不偏袒,小人偏袒而不全面。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

高考冲刺——《论语》理解性默写30句(1)孔子在评价诗经·关雎》时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主张文艺所表现的情感要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任其泛滥。

(2)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强调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3)鸟将死的时候,叫声格外悲哀,而人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指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6)颜回对于孔子的精神世界理解最深刻,他发自内心的对孔子赞美的话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7)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在对待利与义的态度上,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9)孔子称赞颜回有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0)孔子用一句话来评价《诗经》,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2)孔子曾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来强调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13)成语“名正言顺”出自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提到,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但未来还可补救,此句出自《论语》的“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15)《圣经》说“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孔子的主张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6)“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孔子如此称赞年轻人的句子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7)孔子认为诚信为人的立身之本的句子是“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8)孔子主张“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论语》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考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勉。

1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论语·卫灵公》中阐述儒家对人与道的基本看法的两句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论语>十二章》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①不亦乐乎:不是很愉快吗?②三十而立:人在三十岁时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③从心所欲:和随心所欲的意思差不多。

随自己的心意和爱好,想怎样便怎样.④温故知新: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从而能获得新的知识。

也指吸取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

⑤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⑥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

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⑦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师的.⑧不舍昼夜:日夜不停。

⑨逝者如斯:流失的时光就像这个流水。

⑩不堪其忧: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论语理解性默写

论语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3、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的语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5、第27届冰雪节1月5日开幕,冰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吾日三省吾身”的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7、“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任重而道远。

“任重”是因为仁以为己任;“道远”是
因为死而后已。

8、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强调独立思考必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借松柏比喻社会现象的语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对生活中先进和后进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
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见
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小练习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小练习

《论语》十二则理解性默写小练习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J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求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J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工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里仁》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J
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论语》理解性默写

《论语》理解性默写

(1)怎样对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说——————————,————————。

(2)不义之财孔子怎样看。

——————————,——————————。

(3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这里!”(4)孔子认为读书与求学的态度是————————,——————————。

(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6)孔子对于学习要常复习是—————————(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 __,__ __。

(8)孔子自述自己学习与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9)孔子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是________,_______。

(11)子夏的学习方法是:——————,—————。

(12)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句子是——————————————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治学的人必须注重的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在生活中,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句子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在学习中我们应奉行的正确态度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亚运在广州举办,全市人民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8.面对不义之财,孔子的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论语》理解性默写 带答案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考答案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论语》中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勉。

1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15.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驳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在《论语·卫灵公》中,强调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的句子是: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3.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苏格拉底、佛陀、耶稣并称四大圣人。

孔子思想核心是“礼”,其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和答案第一章: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答案: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学习与修养的重要性,子曰:学习之后要及时巩固,不仅能获得知识的乐趣,而且能得到进步的快乐。

当朋友从远方来时,不仅令人愉悦,更是一种快乐。

面对不了解自己的人对自己的无知或无礼,能够保持心态稳定、不生气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

第二章:为政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这一章是在讲述行政执政之道,子曰:一个贤良的政府要以德行为根本,就像北辰一样稳定、高尚而坚定地居于自己的位置上,其他众多星星也会围绕着它共同发光。

第三章:八佾篇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答案:这一章主要描述了八佾的舞蹈形式,子曰:八佾舞在宫庭中,是非常令人欣赏的,任何人都能够忍受吗?意思是说八佾舞的气势与美丽是无人能够拒绝和不忍受的。

第四章:里仁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答案:这一章中子曰:在自己的居住环境中热心助人是美德,如果不选择与善良人为伍,又如何能够真正了解和体会仁之美?第五章:公冶长篇子曰:公冶长可以作难与之进也,虽败,不败其义。

上善也。

答案:这一章中子曰:公冶长是可以与之争辩、交流的人,即使最后自己的观点不成立,也不会败坏他的正义品质。

这是最高尚的品质。

第六章:雍也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答案: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人的成长过程,子曰: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立下自己的志向,四十岁时不再迷惑,五十岁时认识到自己的天命,六十岁时不再偏听偏信,七十岁时能够自由行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越过所谓的界限。

第七章:述而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答案:这一章中子曰:传述而不创作,喜好相传古人的学问和智慧,我就像老彭一样,对于前人的学问怀有敬仰之情。

第八章:泰伯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

《论语》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

论语》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的72篇是新课标要求必背的重点内容。

通过理解性默写这些篇章,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内涵和精神。

以下是对《论语》理解性默写的一些建议和方法。

理解性默写的定义理解性默写是指在默写的过程中理解并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

这要求我们既要知道原文的内容,又要能够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理解性默写的方法1.阅读并理解原文:在默写之前,先仔细阅读并理解72篇《论语》的内容。

理解原文的意思对默写非常重要。

2.提取关键词语:将原文中的关键词语提取出来,形成一个概括性的列表。

这些关键词语可以是人物名字、重要的观点或者故事情节等。

3.默写原文: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以及提取的关键词语作为参考,默写出整篇文章的内容。

可以逐句默写,也可以整体默写。

4.核对和订正:默写完成后,仔细核对自己的答案与原文是否一致。

如果有错误或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重新理解和默写,直到准确无误。

理解性默写的意义通过理解性默写《论语》,我们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深入理解:通过默写,我们不仅能记住原文的内容,更能够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和哲理。

2.提高表达能力:默写过程中的表达要求我们把原文的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可以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

3.记忆巩固:通过反复默写,可以巩固记忆,使《论语》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总结理解性默写是学习《论语》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阅读、理解、默写和核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论语》的内涵和精神。

希望以上的建议和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Note: This document is a general guide on understanding and memorizing the 72 ___ Confucius。

It does not include any specific content from the Analects passages.。

论语理解性默写答案

论语理解性默写答案

..《论语》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有着鲜明的态度即“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5.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1.孔子教诲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优选.

《论语十则》理解性默写·优选.

《论语》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2.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5.《论语》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6.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8.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哪些?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而后已;任重道远20.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应该怎样去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1.写出《<论语>十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3.《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4.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5.《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6.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27.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默写篇目《论语》理解性默写

新课标全国卷高考默写篇目《论语》理解性默写

练习一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练习二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短处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孔子强调尊重他人意愿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9.《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论语四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四章》理解性默写

《论语四章》理解性默写论语四章理解性默写第一节: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研究必须要有思考,否则将一无所获。

同时,只有思考而不进行研究完善,也将面临困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某一事物的了解程度不如热爱它的人,而对于热爱某事物的人而言,不如从中获得快乐的人。

巧言令色,鲜矣仁。

精于巧言令色的人,往往情意不真实,缺乏真正的仁慈之心。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研究出于兴趣,并且持续不断地进行反复练,岂不是快乐无比?第二节:为政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心怀智慧和德行,小人只关心土地和利益。

才难,德亦难。

才智非常难得,道德修养同样也不容易。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行事要参照道德标准,而小人则随波逐流,没有全面的考虑。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心胸狭窄。

第三节:兄弟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可平衡自己的成就而不骄傲自满,小人则常常骄傲自大却不得善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能够和睦相处,尽管意见不同;小人即使观点相同却也难以和谐相处。

君子谋道不谋食,小人反之。

君子追求道义,而非功利;小人则相反,只考虑自身利益。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小人则反之。

君子在言辞上慎重而积极行动,小人则相反。

第四节:公冶长篇公冶长可以为馈也,而不食气,何如?公冶长可以担任负责烹饪的角色,即便他不吃菜,你怎么看?宁武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奚其不正?”曰:“子为政,焉用正?”子曰:“赐则慈,孝则敬,使民以时。

”宁武子向孔子请教政治,孔子回答说:“政治是指正确的规范,子弟们应该以正确的规范来引导,又何必问是否正确?”问:“你为政治,为何需要规范?”孔子回答道:“颁布赏赐则要慈善,孝顺则要尊敬,让人民时刻明白这些。

”子曰:“贤民保左,厚德载物,博闻强志。

”孔子说:“聪明的人应该保持谦虚,心地善良,并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坚强的意志。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4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

6创建会议在舒城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8《<论语>十二章》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哪一句话?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2《<论语>十二章》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论语>十二章》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6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传不习乎?
17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8《<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个体的不屈精神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