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知道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
2. 能正确地朗诵儿歌,体验参与语言活动的乐趣。
3. 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鱼儿图片、水族箱、鱼儿手工材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鱼儿的生活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水族箱中的鱼儿,引导幼儿讲述鱼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师展示鱼儿图片,与幼儿一起复习鱼儿的特征,如用鳍游泳、生活在水中等。
3.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鱼儿水中游》,引导幼儿正确地朗诵。
4. 活动延伸:幼儿动手制作鱼儿手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鱼儿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正确地朗诵儿歌,并在制作鱼儿手工的过程中发展了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和朗诵。
2. 评价幼儿对鱼儿特征的掌握程度,是否能正确描述鱼儿的生活习性。
3. 关注幼儿在制作鱼儿手工时的表现,是否能够专注、耐心并完成作品。
六、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鱼儿玩具、水族箱、鱼儿图片、彩色纸张、画笔、颜料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鱼儿的生活经验,熟悉鱼儿的基本特征。
七、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水族箱中的鱼儿,引导幼儿讲述鱼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师展示鱼儿图片,与幼儿一起复习鱼儿的特征,如用鳍游泳、生活在水中等。
3.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儿歌《鱼儿水中游》,引导幼儿正确地朗诵。
4. 活动延伸:幼儿用彩色纸张和画笔制作鱼儿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八、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鱼儿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正确地朗诵儿歌,并在制作鱼儿手工的过程中发展了动手能力。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参与观察、讨论和朗诵。
2. 评价幼儿对鱼儿特征的掌握程度,是否能正确描述鱼儿的生活习性。
幼儿园音乐教案《鱼儿水中游》
幼儿园音乐教案《鱼儿水中游》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听懂歌曲《鱼儿水中游》并理解其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3. 建立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了解水中生物和自然景观。
4.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幼儿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演唱:学唱歌曲《鱼儿水中游》,了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 观察、表演:观察鱼的形态和特点,并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表演。
3. 制作鱼儿:利用指纹和画笔制作可爱的小鱼儿。
4. 游戏运动:进行水中游戏活动。
三、教学过程1. 歌曲演唱(15分钟)1)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鱼儿水中游》,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歌曲中的画面。
2)再次播放歌曲,引领幼儿地跟唱,并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动作。
3)随后,老师再次播放歌曲,请幼儿体验歌曲旋律的感觉。
2. 观察、表演(15分钟)1)老师出示鱼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其形态和特征。
2)再请幼儿模仿鱼的游动情况,进行身体动作表演,体验鱼儿在水中的奔腾和畅游。
3. 制作鱼儿(20分钟)1)向幼儿介绍指纹画,教授如何使用指纹画法来画出可爱的小鱼儿。
2)提供幼儿需要使用的材料,并在老师的示范下,让幼儿动手实践。
3)指导幼儿给小鱼儿画上鱼鳍、眼睛等细节,让小鱼儿更加生动可爱。
4. 游戏运动(25分钟)1)利用游戏模型模拟水中游戏,引导幼儿加入游戏中,体验船盘水、捞鱼、找宝藏等游戏项目。
2)老师和家长可参与进入游戏中,加强幼儿的团队协作和好奇心。
4. 总结(5分钟)1)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
2)邀请幼儿一起唱一遍歌曲《鱼儿水中游》,并请家长们协助跟唱。
3)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鱼儿展示给家长观赏。
四、教学资源与作业1. 营造温馨愉悦的学习氛围。
2. 为幼儿提供音响设备、画布、颜料等相关材料。
3. 家长在一旁协助幼儿完成作品,并倾听孩子们的感受。
4. 课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听歌,回忆本节课学习内容并和孩子进行互动。
中班主题活动鱼儿游教案(精选五篇)
中班主题活动鱼儿游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中班主题活动鱼儿游教案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线条画出各种各样的鱼,并大胆涂色。
2、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及荣誉感。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铅画纸9张,蜡笔、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说说各种鱼的特征1、这几天,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查了许多关于鱼的资料,你都认识了那哪些鱼?请幼儿自愿展示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并做简单介绍。
2、引导幼儿观察各类鱼的外形特征。
二、激发幼儿作画欲望1、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鱼,想不想用笔画一画它们?2、有这么多的鱼,一张小纸可画不了,一个人也来不及画,怎么办?鼓励幼儿想办法合作画画。
三、幼儿小组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1、这么大的纸,画画时要注意什么?2、幼儿作画,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
四、作品展示区域活动:美工区提供橡皮泥,让幼儿捏一捏不同形状的鱼。
日常活动:请有养过鱼经验的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养鱼的。
与家长沟通或请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大鱼。
活动反思:这是第一次让一组的小朋友共同完成一幅画,孩子们看到这么大的纸非常的兴奋,迫不及待的拿起画笔画画,不一会儿,一条条可爱、美丽的小鱼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同伴与同伴之间有商有量,互相帮助,气氛非常不错。
【中班主题活动鱼儿游教案】相关文章:1.中班环保主题的活动教案2.中班舞蹈教案活动主题3.中班春天主题活动教案4.中班认识雨伞主题活动教案5.中班主题活动春天教案6.中班以春天主题活动教案7.中班主题教案:我升中班了8.中班主题活动《木头人》教案9.中班主题活动轮胎教案第二篇:中班综合活动教案鱼儿游中班综合活动教案鱼儿游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综合活动教案鱼儿游,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建构活动,帮助中班幼儿建立对鱼类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通过亲身操作和观察,让幼儿探索鱼类在水中的特点和活动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清晰的鱼类图片•学习用具: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水摄影布•水盆或大碗•水、蓝色食用色素(选用)•鱼儿造型的泡沫•中班幼儿的座位布置三、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幼儿回忆并分享他们对鱼类的了解,例如鱼是在哪里生活的,它们有什么特点等等。
2.呈现鱼类:–给幼儿展示一些清晰的鱼类图片,解释图片中鱼的特点,并提出相关问题触发幼儿的思考,例如:鱼类有鳞片,它们用什么呼吸,它们在水中是怎么游动的等等。
3.活动操作:–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纸板,让他们按照自己对鱼的想象和了解,在纸板上剪出鱼的形状,然后用彩色纸装饰鱼的身体,并用胶水固定。
4.观察鱼儿水中游:–将水摄影布铺在桌面上,准备一个水盆或大碗,将水倒入水盆中,可以选择加入少许蓝色食用色素增加水的逼真度。
将制作好的鱼放入水中,让幼儿亲自操作,观察鱼在水中游动的情景。
5.讨论:–引导幼儿回答一些与鱼儿水中游相关的问题,例如:鱼的游动方式是什么?它们怎么在水中呼吸?等等。
6.模仿游泳姿势:–让幼儿模仿鱼儿的游泳姿势,在水盆旁边做出游泳动作,感受鱼儿在水中的自由。
7.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提醒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和了解鱼类。
四、活动延伸•给幼儿提供一些鱼类相关的绘画和手工活动,让他们进一步体验和展示对鱼类的理解。
•在户外进行“捉鱼”游戏,让幼儿模仿鱼类游动并进行捕捉活动,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邀请专业人士或家长带来真实的鱼类,进行一次亲身观察和学习交流活动,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五、活动收官在课堂布置中展示幼儿亲手制作的鱼儿和相关的活动作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验,并对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和表扬。
中班科学教案鱼儿水中游
中班科学教案鱼儿水中游科学教案名称:鱼儿水中游年级:中班(3-4岁)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幼儿了解鱼儿生活在水中的特点,并理解鱼儿的基本生存需求。
教学准备:1. 图书馆中关于鱼类生活的图书2. 鱼缸及热水器3. 透明玻璃碗4. 彩色纸、剪刀、胶水5. 水生植物和鱼食6. 手提喷壶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准备一本关于海洋世界或鱼类的图书,展示给幼儿看。
鼓励幼儿描述书中的图片和他们对鱼的了解。
2. 激发兴趣(10分钟):老师向幼儿们展示一只小透明玻璃碗,里面装满水。
在水中放入一些小石子,然后放入一些纸制的小鱼,触动玻璃碗,使鱼仿佛在水中游动起来。
引导幼儿们讨论和观察,观察鱼儿在水中游动的方式和动作。
3. 学习和实践(30分钟):在教室的角落里摆放一个小型鱼缸,里面放满温水和水生植物。
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和分享他们对鱼儿的认识。
然后,让幼儿们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喂养鱼儿,倾听鱼儿的声音,并学习如何维护鱼缸的温度和清洁。
4. 创作活动(30分钟):老师准备一张大的鱼的轮廓图纸,并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彩色纸。
让幼儿们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并根据鱼的形状剪下相应的颜色纸,然后粘贴在鱼的轮廓上,制作自己的鱼儿。
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他们自己的创作,比如颜色、形状等。
5. 总结(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们共同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通过问题的提问,鼓励幼儿们回顾和表达他们对鱼儿生活和生存所需的认识。
6. 温故知新(10分钟):老师在班级中布置一个小角落,放置一些关于海洋生物的图书和玩具鱼。
鼓励幼儿们自由地探索和观察这些材料,并在他们的游戏中再次体验和巩固他们关于鱼儿生活在水中的知识。
教学延伸:1. 探索水的特性: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水的特性,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关于水的实践活动。
幼儿们可以观察水的流动,溅起的水滴的形状等,并探索水的不同状态(液体、固体、气体)。
2. 制作鱼缸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瓶子、彩色纸和绘画工具等制作自己的鱼缸模型。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活动介绍本文档介绍了一项适用于中班儿童的建构活动 - 鱼儿水中游。
在这个活动中,儿童将能够亲身体验鱼在水中的游动及生活习性,学习到关于鱼的一些基础知识,并通过建构活动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活动内容材料准备•构建材料:多彩的纸板、铅笔、颜料、剪刀、胶水、油彩、过滤纸、丝线等。
•环境准备:一张大桌子或一个建构角落,准备足够的座位以确保儿童舒适、舒心。
活动步骤1.导入活动。
首先介绍活动主题:鱼儿水中游,简单地介绍鱼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在水中的习性,比如鱼在水中游动的方式、鱼的种类和分布等等,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分组合作。
将儿童分成小组,3-4人一组。
为每组提供建构材料并简单地介绍材料的用途,要求组员之间协作完成鱼游动的建构任务。
3.创意设计。
引导儿童思考和讨论,确定鱼的样子和形状、大小等细节,设计完成后开始进行建构活动。
提醒组员注意建构的实用性、美观性和合理性。
4.精益求精。
引导儿童不断完善自己的鱼的模型,并进行修补,让大家的成果更加完美。
5.展示成果。
当每个小组完成建构任务后,组员们可以通过介绍自己的成果、分享自己的心得,让全班了解每个小组所完成的鱼、造型的特点和创意。
活动目的1.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鼓励儿童自由想象、设计和创造,约束性较少,能够真正发挥儿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2.提高儿童的协作能力。
通过分组协作、沟通讨论等方式,培养儿童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培养儿童在建构过程中的细心与耐心。
这种活动需要儿童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细心、耐心,认真地制作自己的建构成果。
4.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活动中,儿童不仅需要观察现实世界中的鱼儿,而且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如鱼儿的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等。
5.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
在活动的过程当中,组员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讨论,让儿童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同时,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结语中班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鱼儿的特点和情感变化。
2. 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讲述鱼儿在水中的活动。
3.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鱼儿手偶或贴纸。
3. 池塘、水草等水域相关图片或道具。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池塘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鱼儿的特点和生活环境。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或展示图片,一边讲述故事一边展示鱼儿在水中的活动。
3. 讨论:故事中鱼儿有哪些特点?它们在水中的活动是怎样的?鱼儿为什么会开心?4. 互动游戏:请幼儿扮演鱼儿,教师扮演水草,一起模仿鱼儿在水中的游动和水草的摇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鱼儿,并讲述鱼儿在水中的活动。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水域主题,让幼儿继续观察和探索。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和讲述鱼儿的情况。
3. 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探索和表现。
六、活动一:鱼儿分类小游戏1. 活动目标:a. 培养幼儿对鱼儿特征的观察能力。
b. 提高幼儿的分类和认知能力。
c. 增强幼儿团队协作和分享意识。
2. 活动准备:a. 准备各种类型的鱼儿图片或手偶。
b. 准备分类卡片或标签。
c. 准备小水族馆模型或水域场景。
3. 活动过程:a. 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类型的鱼儿,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特征。
b. 教师将鱼儿分类,并邀请幼儿帮忙。
c. 幼儿根据鱼儿的特征,将鱼儿分类,并贴上相应的标签。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水族馆模型搭建,让幼儿扮演水族馆管理员,负责维护和介绍鱼儿。
4. 活动延伸:a.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分类鱼儿。
b.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继续展示鱼儿分类成果,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学习。
七、活动二:鱼儿手工艺品制作1. 活动目标:a. 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知道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
2. 能正确地模仿鱼儿游水的样子,体验表演的乐趣。
3. 积极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鱼儿头饰、鱼儿图片、水草图片、池塘背景图。
2.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观察过鱼儿,对鱼儿有一定的认识。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鱼儿头饰,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看,谁来了?小鱼儿向我们挥手呢!今天我们要去池塘边看看鱼儿是怎样游水的。
2. 基本部分a.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鱼儿图片,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
教师:你们知道鱼儿生活在哪里吗?鱼儿是怎样游水的呢?b.幼儿模仿鱼儿游水的样子。
教师:请你们模仿一下鱼儿游水的样子,比比谁游得最快、最好看。
c.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鱼儿的特征。
教师:鱼儿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用鳍游泳的呢?3. 结束部分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鱼儿,知道了鱼儿生活在水中,它们用鳍游泳,真是一种有趣的生物。
b.幼儿自由扮演鱼儿,在池塘背景图中游来游去。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扮演鱼儿,在池塘里快乐地游来游去吧!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金鱼,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教师在主题墙上贴上鱼儿和水草的图片,营造池塘氛围。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表演的乐趣?2.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幼儿表现的机会?3. 教师在活动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六、教学评价1. 幼儿能正确地模仿鱼儿游水的样子。
2. 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交流分享。
3. 幼儿对鱼儿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七、教学内容1. 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
2. 鱼儿的特征:身体呈梭形,有鳞片,用鳃呼吸。
3. 鱼儿的种类繁多,有淡水鱼和海水鱼。
八、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鱼儿图片,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
寓教于乐的美术课堂:中班鱼儿水中游手工制作教案
寓教于乐的美术课堂:中班鱼儿水中游手工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手工制作的活动,学生们应该能够:1.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2.学会使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来创作。
3.提高自己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学习到鱼儿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
二、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画纸、颜料、水杯、毛笔、剪刀等。
2.提前准备好鱼的样本,给孩子们展示。
3.编写好教案,明确教学目的和步骤。
4.确保教学现场安全。
三、活动流程1.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看一些关于鱼的图片和漫画,引用他们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猜这些鱼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创作环节(30分钟)根据孩子们的年龄,老师可以事先把鱼儿的模型剪好,让孩子们自行上色和拼接。
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发挥,讲解基本的颜色搭配原则和配色技巧。
3.展示作品(15分钟)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创作的鱼儿,并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创作亮点以及不足之处。
4.总结环节(10分钟)老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前对今天的活动进行简短的总结,让孩子们进一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知识,以及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进孩子们在美术学习中不断进步。
四、教学思考1.教师要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充分利用手工制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2.老师要多方位呈现和传授各种美术知识,让孩子们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3.教学进程应该是轻松、愉快的,老师和孩子们应该在其中寻找到快乐和美好,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样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让我们的孩子们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兴趣和快乐,并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希望在今后的美术课堂中,老师们能够更加注重寓教于乐的理念,让我们的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探索、自由创作。
中班语言优质课: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语言优质课:鱼儿水中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理解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2.能够模仿鱼儿游动的动作,并能正确表达出相应的语言。
3.能够通过参与游戏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4.能够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动物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场景。
2.鱼儿游动的动作。
3.描述鱼儿游动的语言。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块装饰地图、绘制出水中的景象。
2.教师准备鱼儿玩具或卡片,以便进行游戏。
3.教师准备鱼儿游动的动作示范。
四、教学过程1.游戏启动和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装饰地图,介绍鱼儿在水中游动的场景,并引发幼儿对鱼儿的兴趣。
–教师给幼儿们分发鱼儿玩具或卡片,让幼儿们观察鱼儿的形象。
–教师鼓励幼儿们互相交流,描述鱼儿游动的动作和特征。
2.鱼儿游戏(15分钟)–教师指导幼儿们站成一排,模仿鱼儿的游动动作。
–教师示范正确的鱼儿游动动作,并引导幼儿们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们的活动场地情况,进行适当的游动空间设置,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3.语言表达和沟通(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述鱼儿的游动场景。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幼儿们参与对话,例如:鱼儿在游泳池里游吗?鱼儿会游到哪里去?幼儿们可根据鱼儿玩具或卡片进行语言描述。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们扩展词汇,例如:游泳、快乐、自由等。
4.游戏总结和小结(1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游戏过程和所学内容。
–教师提问幼儿们对这次游戏有何感受,是否喜欢鱼儿游戏,并引导幼儿们思考为什么鱼儿在水中游动。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幼儿们能够通过游戏的方式感受到鱼儿在水中的游动,模仿鱼儿的动作,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鱼儿游动的场景。
此外,课堂中的互动和语言交流能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通过感知、实践和思考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学习兴趣。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行组合的的方法大胆表现金鱼的外形特征。
2、乐意参与建构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喜爱小金鱼,愿意与小金鱼做朋友。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认识过各种各样的鱼;
已会插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物质准备:金鱼的图片;
各色雪花片;
“小池塘”场景布置;
“小金鱼”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猜谜,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说出谜语:“鼓鼓的眼睛阔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中生来水里长,小朋友们都爱它。
”请幼儿猜一猜。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
2、出示图片,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1)教师出示小金鱼的图片,提问:“小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象什么形状?”幼儿观察讨论。
(引导幼儿用平面几何图形来概括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
(2)继续观察图片,提问:“小鱼的身体还有什么?”“是什么样子
的?”
(引导幼儿发现鱼身上的各部位,如眼睛、鱼鳍、尾巴等。
)
3、建构活动:“快乐的小金鱼”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金鱼的外形特征。
(2)提醒幼儿用鲜艳的颜色建构小金鱼。
(3)帮助个别幼儿插紧雪花片。
4、评价
(1)幼儿将小鱼作品送入池塘,互相欣赏交流。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引导幼儿从建构方法、鱼的细节表现方面来介绍。
(3)集体歌表演“小金鱼”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1. 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并识别“鱼儿、水中游”等词汇;•能够模仿老师朗读儿歌;•能够掌握简单的语句结构和表达。
2. 教学过程2.1 激发兴趣在语言活动前,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观察空气中的水分子,引导孩子们谈论它们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可以借助磁力感应板和水滴模型,让孩子们模拟水分子的非常规状态,激发孩子们对“水”的兴趣和好奇心。
2.2 朗读儿歌首先,老师可以用图片、实物等途径呈现出鱼儿和水的形象,引入儿歌《鱼儿水中游》。
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读儿歌,注意音调抑扬顿挫,同时也要指导孩子们模仿发音、语调等,尽量让孩子们感受到语言的重心。
2.3 语言操练老师可以以课堂互动的形式,适度引入趣味游戏,如:“谁会说鱼语?”、“鱼儿在干什么?”等,让孩子们通过课堂活动、游戏等形式,进一步操练所学词汇和语句结构。
2.4 巩固课堂成果在课堂结束之前,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完成一些简单的语言练习,如画画、涂色等,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语言的应用,加强知识的记忆。
3. 教学反思3.1 教学效果通过这堂语言活动课的开展,中班孩子们对“鱼儿、水中游”等相关词汇和语言结构的学习效果逐渐明显。
孩子们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大胆地说出了所学的语言,在模仿老师的朗读中不断磨练发音。
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配合逐渐得到增加,课堂活动的氛围也渐渐由紧张变得轻松愉快,孩子们在语言学习的自信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2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对语言活动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情绪,可能与课堂活动的形式、课堂氛围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今后的语言教学中,老师需要进一步改进课堂方式,尽量通过趣味游戏等方式打消孩子们的抵触心理,加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爱和信心。
4. 总结“鱼儿水中游”这一语言活动是一堂非常充实、精彩的语言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语言的学习热情,还提高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和听取能力。
语言教学不应过于枯燥,而是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助力孩子们于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表现。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鱼儿水中游》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鱼儿水中游》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鱼类的认识与了解;2.培养学生对于水的特性的认识;3.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鱼儿水中游》绘本;2.教具:鱼类的图片,水的图片,音乐播放器;3.PPT制作,黑板粉笔准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上本节课的标题《鱼儿水中游》,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话,引发学生对于鱼和水的讨论。
2. 新课呈现(10分钟)使用PPT和绘本《鱼儿水中游》进行新知的呈现,介绍鱼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回答问题。
3. 学生表演(15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学生扮演鱼,其他同学扮演水,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鱼儿在水中游的姿势和动作。
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肯定。
4. 观察实验(15分钟)带领学生观察容器中的水,并观察将水倒入不同容器时的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到水的特性和运动方式,并给予简单的解释。
5. 学生讨论(10分钟)学生根据观察实验的结果,对水的特性进行讨论,并表达他们关于水的看法和理解。
6. 听故事(15分钟)老师讲述一个关于鱼儿的故事,引导学生倾听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语言表达。
7. 小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简要概括学生对于鱼和水的认识,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绘本、学生表演、观察实验和听故事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发现,深入理解了水的特性和运动方式。
通过教学活动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学生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有限,导致对于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的理解有难度。
这需要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重视,通过更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在满足中班语言教学标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他们的认知和语言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精选10篇)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幼儿参与情景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学得儿歌。
2、感受和朋友一起玩的快乐。
3、引导幼儿在儿歌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小鱼胸饰(人手一份),背景―河,配乐磁带活动重难点:理解儿歌内容体验与朋友一起的快乐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出示背景图:师、老师带你们去个地方,这是什么地方?2、蓝蓝的河水中游来了谁(一教师扮小鱼游过来)(二)理解儿歌内容1、感知理解儿歌第一、二句1)几条小鱼水中游2)谁看出来了一条小鱼水中游,它的心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它心理很难受、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呢?3)一条小鱼水中游,没有朋友多么孤单,真没劲,所以它感到“孤孤单单真难受”4)怎么样能让这条小鱼开心起来呢?2、感知理解儿歌第三、四句1)请一位愿做小鱼朋友的幼儿带上胸饰,跟着教师扮的鱼一起游2)现在几条小鱼在水中游?3)现在小鱼高兴吗?小鱼是用什么动作表示高兴的?4)两条小鱼水中游,摇摇尾巴点点头3、感知理解儿歌第五、六句1)有许多小鱼一起在水中游,小鱼会怎么样呢?2)谁原因做它们的朋友,请一起到小河里游。
3)哇!这么多小鱼都是我们的好朋友真快乐4)有许多小鱼水中游,块块乐乐水中游(三)欣赏学习1、完整欣赏儿歌2、提问:一条小鱼在水中游,为什么很难受?后来为什么又高兴了呢?3、请幼儿做小鱼,边欣赏边做动作。
(四)游戏结束带领幼儿一同游戏《捉小鱼》活动反思: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设计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中班语言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篇2活动目标了解鱼的主要特征,初步形成鱼类的基本概念。
学习用观察、局部比较的方法分辨鱼类和非鱼类,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热门8篇)
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热门8篇)鱼儿鱼儿水中游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条、鱼、果、羊”4个生字。
2、能正确认读声母“y、w”、整体认读音节“yi、wu、yu”和它们的四声。
3、正确朗读儿歌,不加字,不漏字,不拖调,熟读成诵。
4、体会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5、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鱼、羊、果”。
6、体会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声母“y、w”音节。
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儿歌,不加字,不漏字,不拖调,熟读成诵并体会小动物们的快乐心情。
2、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儿歌句式,编两句儿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1、复习生字。
(1)指名读。
(2)全班齐读。
2、你能用数字来说说图上有什么吗?(1)交流:一条鱼儿两只小羊三只小白兔四个大萝卜五只小松鼠(2)跟老师读。
鱼儿小羊小白兔大萝卜小松鼠六只大苹果(3)引读。
一条——鱼儿两只——小羊三只——小白兔四个——大萝卜五只小——松鼠六只——大苹果3、再看图,告诉大家他们都在干什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例如:一条鱼儿在水中游。
4、补充完课文内容后,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15 一条鱼儿水中游5、学习生字“条、鱼”。
除了一条鱼儿,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用条的。
(一条毛巾,一条裤子等。
)6、鱼字像什么?怎么记住它?(像一条鱼)指导写“鱼”。
(1)复习笔顺规则:从上到下;(2)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横折折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是长横。
(3)学生书空。
7、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1、听课文录音,自己轻声跟读。
2、同桌对读,合作读,听的同学要注意,同学的字音读准了吗? (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把字宝宝请出来。
交流识记方法:(象形记字法)(1)“羊”的“点”和“撇”像羊角,“三”像羊身,“竖”像羊尾巴。
(2)“果”是太阳(日)照在树木上,结出一个果。
4、指导描摹:“羊、果”。
注意:独体字在田字格中要注意“不顶天立地”。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教案)活动背景中班幼儿正处于对环境、事物和现象认知的初步建构阶段,探究游戏活动和实践活动,由于认知技能的提高,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加深。
因此,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游戏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中班幼儿能够通过亲身参与、观察、体验、探究等方式从而逐步建构鱼类,水产养殖,水的颜色和形态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目标通过这次活动,让中班幼儿:1.了解鱼的基本形态、颜色、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鱼的兴趣和好奇心;2.学习简单的塑料热成型技术,感受手工制作的快乐;3.培养幼儿学习探究的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热情和好奇心;4.让幼儿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的基本礼仪和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节活动目标1.通过图片、故事、影像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幼儿了解鱼的不同形态、颜色、习性和生活环境;2.引导幼儿探究鱼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教学步骤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鱼的形态、颜色、习性等基本知识。
2.通过图书、图片、影像、展示等形式让幼儿了解鱼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让幼儿在观察、听取故事等方式中感知、理解和理解鱼儿。
4.教师引导幼儿在探究鱼的活动中学习探究技能,强化幼儿的探究精神和探究热情。
第二节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塑料热成型技术制作一些简单的鱼形手工作品;2.让幼儿亲手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1.教师将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妥当,如塑料片、针线等。
2.教师带领幼儿剪切塑料片并热成型制作鱼儿的形态和颜色。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设计自己喜欢的鱼形手工作品。
4.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自己的手工作品。
5.教师引导幼儿记录制作过程,并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
教育评估本次活动的教育评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幼儿对鱼的认知程度:通过幼儿的表现、故事、图片、图书等方式评估幼儿对鱼的形态、颜色和习性等方面的认知;2.评估幼儿的热成型技能:通过幼儿的制作作品和制作过程,评估幼儿的热成型技能;3.评估幼儿探究能力:通过幼儿的观察、探究和提问等方式,评估幼儿的探究能力;4.评估幼儿的社交能力:通过幼儿在活动中的交往、合作和礼仪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幼儿的社交能力。
中班语言优质课:鱼儿水中游(教案)
中班语言优质课:鱼儿水中游(教案)课题:鱼儿水中游教学目标:1. 听懂并能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有关鱼儿水中游的语言表达;2. 通过观察、探究和实践,了解鱼的生长、栖息和繁殖的一般情况;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材料:1.《自然》杂志上的一篇关于鱼儿水中游的文章;2. 一张“鱼儿水中游”的图片集;3. 玻璃鱼缸,水草等生态环境;4. 玩具鱼、渔网等玩具。
教学过程:一、自由活动(10分钟)在教室内布置一些有关鱼儿的画和绘本,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为幼儿提供玩具鱼缸和渔网等玩具,让幼儿自由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关注鱼的特点。
二、引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带来《自然》杂志上的一篇关于鱼儿水中游的文章,为幼儿朗读这篇文章。
2. 利用图片展示,让幼儿看图猜词,帮助幼儿了解鱼的部位和形态特征,并用学过的语言表达来描述鱼的形态和特点。
3. 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语文表达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探究鱼的生长、栖息和繁殖的一般情况(20分钟)1. 让幼儿围坐在一个大桶子旁边,向幼儿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鱼,让幼儿观察鱼的不同特点。
2. 为幼儿展示一些有关鱼的生长、栖息和繁殖的资料,与幼儿互动,介绍鱼的生命历程。
3. 老师问幼儿关于鱼的问题,鼓励幼儿发表个人的见解和看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鱼类知识,调动幼儿参与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四、实践体验和游戏互动(25分钟)1. 为幼儿提供一些水生态环境和玩具鱼,让幼儿在水中进行观察和实践体验,了解鱼儿的一般特点。
2. 以“捕鱼”游戏为例,让幼儿互相竞赛,抓住尽可能多的鱼儿,提高幼儿游戏的趣味性和交往能力。
五、总结、归纳和反思(10分钟)教师总结、归纳和反思本节课的主题和活动,概括幼儿的主要表现和参与程度,确保幼儿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有关鱼的生命历程,培养幼儿对自然和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包括观察记录、作品收集、课堂体验和反馈、学习笔记等。
鱼儿水中游中班科学教案
鱼儿水中游中班科学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鱼儿水中游,水是鱼儿的家。
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究,了解鱼儿在水中的生活,并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教案目标:1. 能够描述鱼儿在水中游的方式和特点;2. 通过实践观察,发现水中的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4.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 鱼缸或容器2. 水3. 渔网或小勺子4. 石头、水草等水中道具5. 鱼食或饼干碎屑6. 幼儿园外教师指导书三、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回忆上一堂科学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引入(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看图片或视频,展示鱼儿在水中游的方式和特点。
教师可以询问幼儿,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轻松自如地游动?引导幼儿思考。
3. 探究(25分钟)3.1 实践观察教师将鱼缸或容器装满水,放入一些石头和水草作为水中道具。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中的生物和周围环境。
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鱼儿的姿势、动作和特点,并记录下来。
3.2 亲手操作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使用渔网或小勺子捕捞水中的鱼儿,然后让幼儿亲自操作。
鼓励幼儿小心、细心地操作,同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鱼儿的安全。
4. 总结(15分钟)4.1 分享观察结果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观察和操作中的发现,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总结和归纳观察结果,例如鱼儿在水中是如何游动的,鱼儿为什么不容易被捉住等等。
4.2 概念引导教师适当引导幼儿将观察结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鱼儿如何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为什么鱼儿需要呼吸水中的氧气等。
鼓励幼儿思考,并给予肯定的评价。
5. 拓展(20分钟)通过教师提供一些水中动物的图片和简易模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了解更多水中生物的特点和适应水中生活的方式。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画、故事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幼儿爱护水资源、保护水生生物。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科学课的教学,幼儿通过实践观察和操作,了解了鱼儿在水中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中班教案鱼儿水中游活动反思
中班教案鱼儿水中游活动反思教案标题:中班教案鱼儿水中游活动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鱼儿生活在水中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展示鱼儿生活的场景。
2. 鱼形模板或剪纸。
3. 色彩丰富的纸张和彩色铅笔。
4. 水彩颜料和画笔。
5. 水池或大盆子。
6. 水草和水中生物模型。
教学活动:1. 导入(10分钟):- 展示图片或绘本,引导幼儿讨论鱼儿生活在水中的特点,如它们的呼吸方式、身体形态等。
- 引发幼儿对水中游动的兴趣,并告知今天将进行一项有关鱼儿的活动。
2. 制作鱼儿(20分钟):- 给每个幼儿提供鱼形模板或剪纸,并引导他们用彩色铅笔给鱼儿上色。
-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出鱼鳍和尾巴,然后将它们粘贴在鱼身上。
- 引导幼儿观察鱼的眼睛和嘴巴的形状,鼓励他们用纸张剪出并粘贴在鱼身上。
3. 水中游活动(30分钟):- 在水池或大盆子里放入适量的水,并加入水草和水中生物模型。
- 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鱼儿放入水中,并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游动方式。
- 引导幼儿观察鱼儿的动作和姿势,鼓励他们模仿并尝试用手指在水中模拟鱼儿的游动。
4. 活动反思(10分钟):- 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活动过程,提问他们在制作鱼儿和观察鱼儿游动时的感受和发现。
- 鼓励幼儿分享彼此的经验,并帮助他们总结出关于鱼儿生活和水中游动的重要观察点。
教案延伸:1. 继续探索水中生物,引导幼儿了解其他水中动物的特点和生活方式。
2. 进一步扩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制作更多不同形态的鱼儿。
3. 利用教具或游戏,让幼儿模拟鱼儿游动的方式,加深对水中生物的理解。
教案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幼儿能够在观察和制作中感受到鱼儿生活在水中的特点,并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水中生物的认识。
同时,通过合作和交流,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同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鱼儿水中游》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鱼儿水中游》课程目标1.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想象和表达,丰富语言世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和生态文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促进学生对集体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社会行为习惯。
教学流程第一节课点读书阅读和学生观察1.老师根据点读书《鱼儿水中游》的内容,介绍学习目标:学习小鱼游泳的生活,学习描述小鱼、蝌蚪和水草的特点和动作,培养想象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并提示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观察细节。
2.大声朗读点读书《鱼儿水中游》,学生听读跟读;初步体验小鱼游泳的动作与感觉,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
3.让学生观察点读书页上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景象和细节。
如果有学生描述不到,鼓励其他同学自愿帮助描述。
老师对描述的特点和不足点进行指导。
4.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水族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小鱼、水草和其他水中生物的生活状态和特点,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势,模仿小鱼、蝌蚪和螃蟹的动作。
第二节课语言表达和激发想象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练习词汇和语言表达,鼓励学生从观感、动作等方面发挥联想,形成自己的语言印象。
2.老师结合小组竞赛的形式,以描述“游泳小鱼”为题,为小组设置活动时间,在团队合作中,发扬个人特长,提高团队协作和分工意识。
3.以小鱼的视角,由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她游泳时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欲望,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大胆地描述小鱼的游泳动作与感觉。
第三节课运用语言表达和艺术体验1.在课前,老师提前准备好丝绸布,教室布置成小鱼的游泳世界。
2.小学长们分组,在布置好的课堂环境中,体验小鱼的生活,感受小鱼的流畅动作、洁白颜色和俊俏神态,让参与者在游泳中体验别样乐趣,进一步激发舞蹈兴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3.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老师介绍小鱼游泳其实也可以是一种优美的舞蹈,由此引出学习体育舞蹈,并对相关小知识进行指导和普及。
教学反思本节课课程目标明确,教学活动设计合理充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
中班建构活动:鱼儿水中游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行组合的的方法大胆表现金鱼的外形特征。
2、乐意参与建构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3、喜爱小金鱼,愿意与小金鱼做朋友。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认识过各种各样的鱼;
已会插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2、物质准备:金鱼的图片;
各色雪花片;
“小池塘”场景布置;
“小金鱼”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猜谜,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说出谜语:“鼓鼓的眼睛阔嘴巴,大大的尾巴像朵花,水中生来水里长,小朋友们都爱它。
”请幼儿猜一猜。
(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
2、出示图片,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1)教师出示小金鱼的图片,提问:“小金鱼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象什么形状?”幼儿观察讨论。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