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第二版)-090504

叶德磊-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第二版)-090504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判断题、选择题叶德磊(第二版)- 090504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含导论)一、判断题1、企业在任一期的存货投资可能为正值, 也可能为负值。

()2、国债和企业债券的利息收入都不应计入GDP。

()3、一个经济体同一期限内的GNP不一定大于GDP。

()4、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缩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大于同期的实际GDP。

()5、GDP缩减指数选用的样本商品范围比CPI的样本商品范围更广。

()6、一国净出口的变化会影响到该国GNP水平的变化,但不会影响到该国GDP水平的变化. ()7、GDP指标不能反映的某些经济活动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NDP中包含了折旧B、GDP中包含了企业所有库存品的货币折算值C、PI中未包含公司待分配利润D、PI中未包含个人所得税2、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GDP中包含了直接税B、NDP中未包含间接税C、NI中包含公司所得税D、PI中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3、设某国的代表性商品为甲、乙、丙三种,1995年它们的价格分别为2、5、10美元,2005年分别为6、10、30美元,它们在消费支出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30%、20%和50%,1995年作为基年的价格指数为100,则2005年的CPI为()A、271B、280C、460D、8004、下列哪一项目应计入GDP。

()A、政府补贴B、债券购买额C、旧房子的转让D、股票交易印花税5、包含了政府转移支付的项目是()A、NDPB、PIC、DPID、B和C6、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年的GDP缩减指数为()A、660B、150C、220D、250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1、¥2、×3、¥4、×5、¥6、×7、¥二、单项选择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3. 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

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转移支付C. 政府税收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2. 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工资C. 资本折旧D. 间接税3.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

A. 收入与增长分析B. 收入与就业分析C. 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4. 下列产品中能够计入当年GDP的有( )。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5. 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DP的有)( )。

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6.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 D. 净出口7.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8. 用收入法核算的GD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9. 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

A. NNP=8.7亿B. GDP=7.7 亿C. GNP=8.7亿D. NNP=5亿10. 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 )。

A. GDP=C+I+G+(X-M)B. GDP=C+S+G+(X-M)C. GDP=C+I+T+(X-M)D. GDP=C+S+T+(M-X)11. 以下可以计入GDP的有( )。

A.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 居民购买粮食C. 政府转移支付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12.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付B. 间接税C. 政府投资兴建一所学校D. 企业投资13. 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册+本科+参考答案第⼀章国民收⼊核算⼀、单项选择题1.GDP概念中最终产品包括()A.有形产品B.⽆形产品C.⾃我服务品D.有形产品和⽆形产品2.⽤收⼊⽅法测算的国内⽣产总值可以表⽰为()。

A.GDP=C+I+T B.GDP=C+I+S C.GDP=C+S+T D.GDP=C+I+G3.NDP和NI之间的差额是()A.公司利润B.⼯资C.间接税D.利息4.⽤出售最终商品和劳务获得的收⼊来测算GDP的⽅法是()。

A.部门加总法B.增值法C.⽀出法D.收⼊法5.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B.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C.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D.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6.个⼈从经济活动中所获得的收⼊,被称为()。

A.国内⽣产净值B.国民收⼊C.个⼈收⼊D.个⼈可⽀配的收⼊7.在通过国内⽣产净值计算个⼈可⽀配收⼊时,不能够()A.扣除未分配的公司利润B.加上政府转移⽀付 C.扣除企业的间接税D.扣除折旧8.应计⼊我国2006年GDP的是()A.2005年⽣产⽽在2006年销售出去的汽车 B.2006年中国⼈投资于美国的⼚商所⽣产汽车C.2006年美国⼈投资于中国的⼚商所⽣产汽车 D.某⼈2006年⾃制⾃⽤的汽车9.国民收⼊是()A.国内⽣产总值减资本折旧B.国内⽣产净值减间接税C.⼀个国家⽣产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D.个⼈从经济活动中获得的收⼊10.在两部门经济中,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的均衡条件是()A.I=S B.I+G=S+T C.I+G+X=S+T+M D.C+I+G+(X-M)=C+S+T11.在国民收⼊核算体系中,⼀定时期内⼀国⽣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A.国民收⼊B.国内⽣产总值C.国内⽣产净值D.可⽀配收⼊总和12.GDP与NDP之间的差额是()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D.净出⼝1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

宏观经济学习题 带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 带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 国民收入(NI);4. 个人可支配收入;5.实际国内生产总值;6.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二、判断题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故又可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 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 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美元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美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美元。

×4. 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DP的一部分。

×5.某出租车司机今年购买了一辆产于2008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5万美元的购车费应计入今年的GDP中。

×6. 购买一块地产的支出应计入GDP中。

×7. 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GDP 中。

×8. 用收入法核算GDP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DP中。

√9.个人收入即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10.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11. GD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

×三、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BA收入及增长分析 B收入与就业分析C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 D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2.以下可以计入GDP的项目有 BD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B居民购买粮食C政府转移支付 D政府购买办公用品3. 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DP的有 ABC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C 家务劳动D 某企业当年生产的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4.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NP大于GDP时,则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到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 AA 多B 等于C 少D 以上均有可能5.用支出法核算GD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BA 居民消费支出B 政府购买C 政府转移支付D 居民购买债券的支出6.用收入法核算GDP时,应包括 ABCD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 公司税前利润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 资本折旧7.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BA间接税 B折旧 C直接税 D净出口8.属于GD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 BCA 政府转移支付B 企业转移支付C 间接税D 直接税9. NI包括的项目有 CA间接税 B折旧 C业主收入 D企业转移支付四、计算题1. 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美元),求:(1)个人储蓄;(2)投资。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及答案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地区)范围内运用生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3、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4、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5、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6、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7、名义GDP:和劳务的市场价值8、实际GDP:名义GDP也称货币GDP,它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实际GDP是用以前某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9、GDP的折算指数:也称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10、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消耗的那一部分产值12、国民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到的报酬13、个人收入::个人从企业中获得的收入(未缴纳个人所得税),它只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14、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15、收入法:是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角度来核算一个国家一定期限内投入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16、支出法:是把一个国家一定限期内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和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进行核算GDP的方法(二)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EFGHJKL(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屋买卖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E)购买一辆旧车(旧房子)(F)购买股票(G)购买彩票赢得1万元(H)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蛋糕厂购入5吨面粉)(I)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J)政府的公债利息和消费利息(K)家庭主妇家务劳动这个价值(L)拍卖名画的收入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GDP和GNP都是流量的概念(B)GDP是地域概念,GNP是国民概念(C)GDP和GNP都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D)GDP和GNP是同一概念,没有区别3、某国的GDP大于GN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A)今年物价一定比去年高(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5、相对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D)(A)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其他国家的赠与(B)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全部的失业救济(C)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失业变动进行调整后所得到(D)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根据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后所得到6、假如一个地区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175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的折算指数为1.60,则该地区名义的国内生产总值(D)(A)11000亿美元(B)15700亿美元(C)15700亿美元(D)28000亿美元7、如果某国名义GDP从1990年的10000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5000亿美元,价格指数从1990年的1增加到2000年的2,若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该国2000年的GDP为(B)(A)100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C)25000亿美元(D)50000亿美元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0元,消费等于4300元,利息支付为100元,个人储蓄是400元,那么他的个人可支配收入为(B)(A)5000元(B)4800元(C)4700元(D)4000元9、在一个四部门的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利息、地租、利润和折旧10、如果一个社会体系国民的消费支出为8亿美元,投资支出为1亿美元,间接税为1亿美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1.5亿美元,出口额为2亿美元,进口额为1.8亿美元,则下列正确的是(B)(A)NNP是10.7亿美元(B)GNP是10.7亿美元(C)GNP是9.7亿美元(D)NNP是9.7亿美元11、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D)(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12、经济学上的净投资是指(D)(A)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B)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C)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的总值(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13、在国民收入支出核算中,住房是属于(B)(A)家庭消费支出(B)企业投资支出(C)政府购买支出(D)以上都不是14、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00亿美元,他在本年度生产了2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20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C)(A)25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12500亿美元和10500亿美元(C)2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D)7500亿美元和8000亿美元15、在国民收入账户中,投资需求可能包括以下项目,除了(B)(A)企业购买新的厂房和设备(B)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购买股票(C)居民和房东购买新房(D)公司产品存货的增加16、用收入法计算的GNP应等于(B)(A)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B)工资+利息+地租+利润+间接税(C)工资+利息+中间产品成本+利润+间接税(D)生产企业收入-中间产品成本17、下列恒等式正确的是(D)(A)S+G+M=I+T+某(B)S+G+某=I+T+M(C)S+I+某=G+T+M(D)S+T+M=I+G+某(三)辨析题1、无论是企业支付的贷款和债券利息还是政府公债利息都要计入国民生产总值里(1)这句话不完全正确(2)因为在GDP的核算中的利息是个人提供资金给企业使用而获得的利息。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教学大纲1.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基本总量的概念以及相互之间的换算关系。

3.会用收入法和支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4.了解什么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了解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5.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

二、内容结构三、重点和难点1.宏观经济学及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衡量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研究整个经济运行的总体。

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依靠国民收入这一概念来衡量和表现,它包括五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2)国内生产总值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是重要的。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是最终产品,而用于再出售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就是中间产品。

(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生产而不是售卖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有区别的。

前者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价值,而不管这些要素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生产的价值,它以人口作为统计标准,属国民概念;后者指一国范围内所生产的价值,它以领土作为统计标准,属地域概念,其中包括一部分外国的生产要素在本国生产的价值。

即不管价值是由国内还是国外的所有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只要在本国地域范围内,都应计入GDP。

若定义本国国外净要素收入NFP为本国要素在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则GDP=GNP-NFP,或GNP= GDP+NFP。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一、选择题1.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常用的总量指标是:A. 国民生产总值(GNP)B. 国民总收入(GNI)C. 国内生产总值(GDP)D. 人均国民收入2. 下列哪项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A. 我国企业生产的汽车出口到国外B. 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C. 企业购买的原材料D. 政府部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A. 超市出售的面包B. 面包厂生产的面包C. 面包店的面包制作设备D. 面包店的租金收入二、填空题1. 国民收入核算的三个主要方法分别是生产法、______法和支出法。

2.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______ 国外要素支付净额。

3.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用于______的产品。

三、简答题1.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

2. 请列举三种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性。

3. 如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增加值”概念?四、计算题1. 某国某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000亿元,资本折旧为2000亿元,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为1500亿元,企业转移支付为500亿元。

求该国该年的国民收入。

2. 某国某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000亿元,政府购买为2000亿元,消费支出为5000亿元,净出口为200亿元。

求该国该年的投资支出。

五、判断题1.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包括了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 一个人在国内获得的收入一定会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3. 国民收入核算时,政府转移支付(如退休金、失业救济金)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4.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支出法是将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加总来计算GDP的方法。

()六、名词解释3. 生产税净额(Net Taxes on Production)4. 投资乘数(Investment Multiplier)七、案例分析题1. 某国经历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大量基础设施损毁。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项不属于GDP的组成部分?A. 政府支出B. 居民消费C. 企业利润D. 出口减进口的净额答案:C2. 以下哪项不属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A. 企业购买新设备B. 居民购买新住房C. 政府购买新办公楼D. 企业支付的股息答案:D3. 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项是最终产品?A. 原材料B. 半成品C. 零售商品D. 批发商品答案:C4. 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项属于间接税?A. 个人所得税B. 增值税C. 企业所得税D. 财产税答案:B5. 国民收入核算中,下列哪项属于居民可支配收入?A. 工资收入B. 利息收入C. 政府转移支付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国民收入核算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GDP的计算?A. 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B. 居民在海外的收入C. 国内居民从海外获得的财产收入D. 国内居民支付的间接税答案:A, D2.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以下哪些属于政府支出?A. 国防支出B. 教育支出C. 卫生支出D.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唯一指标。

答案:错误。

GDP是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

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GDP只包括国内市场的生产活动。

答案:错误。

GDP包括国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以及出口减去进口的净额。

3.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居民消费包括居民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1. 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中GDP的计算方法。

答案:GDP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生产法通过计算所有生产单位的增加值来得到GDP;支出法通过计算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得到GDP;收入法则是通过计算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来得到GDP。

2. 请解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可支配收入”。

答案: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在支付必要的税费和社会保险费后,可用于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第一章(1) 国民收入的核算

第一章(1) 国民收入的核算

Simon Kuznets
1901-1985
4
Richard Stone 1913-1991
知行学院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SNA)重要指标:GDP 相关概念 1. 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指最后使用者 购买的全部商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 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和劳务。
14
知行学院
GDP与GNP的区别
外国国 民在本 国的要 素收入
GDP
GNP
本国国 民在外 国的要 素收入
本国国民在本 国创造的收入
15
知行学院
GDP与GNP的区别
3、组成的区别 GDP=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外国居民
在本国生产的部分
GNP=本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部分+本国居民
在外国生产的部分 4、思考: 为什么我国改用GDP衡量国民收入?
21
知行学院
二、GDP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理解几个关键术语:
消费(C) 投资(I) 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G) 净出口(X-M)
GDP=C+I+G+(X-M)
知行学院
22
(1)居民个人消费C=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 务 耐用消费品:小汽车、电视机、洗衣机 非耐用消费品:食物、衣服 劳务:医疗、理发、旅游 (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居民个人消费中) (2)投资I=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新厂房、新设备、新住宅 存货投资:存货价值的增减 (支出法计算GDP的投资指的是总投资) 总投资 = 净投资 + 重置投资
例:支出法与收入法分别计算

1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1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国民收入核算一、判断题1、股票和债券的交易额,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

2、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

3、一个国家的总产值、总收入和总支出是相等的。

4、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

5、居民拿到的收入不一定都是他们挣得的。

6、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分歧是市场机制是否完善,在政策上的分歧是是否需要政府干预经济。

()答案:错错对错对对。

二、单选题1、在宏观经济学创立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部著作是()A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B 大卫·李嘉图的《赋税原理》C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D 凯恩斯的《通论》2、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

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500和200亿美元 B 2500和2200亿美元C 500和300亿美元D 2500和2300亿美元3、根据上一题条件,该国的资本品存量到年末时达到()A 2300B 2200C 2500D 28004、下列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A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B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C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D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5、如果要计算国民收入,不应该从年国内生产净值中()A 减去折旧B 加上政府补贴C 减去间接税D 减去企业转移支付6、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的关系为()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确定7、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美元,消费等于43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美元,个人储蓄为4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A 500美元B 480美元C 470美元D 400美元8、下列不属于经济学上的投资的是()A 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 建造一座住宅C 企业购买了100台计算机D 个人购买股票9、已知某国1986年国内生产净值是3600亿美元,从1981年到1986年价格水平上升了20%。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 国民收入核算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2.“钢铁是中间产品”这个命题()。

A.正确B.错误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D.以上说法都错3.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

A.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B.面包厂购买的面粉C.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消费产品D.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4.下列哪一项计入GDP?()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5.GDP不反映()。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 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6.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净值统计中,“投资”包括()。

A.某家庭购买的空调B.年终比年初增加的存货C.政府修建的公共设施(道路,桥梁等)D.消费者年内购买而没有消费完的商品7.在计算国民收入的时候,投资要被划分为三个子类别,包括以下各项,除了( )A.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和设备B.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购买的股票C.家庭和业主购买的新房产D.企业增加的商品存货8.下面各项均属于政府购买的商品或服务,除了( )A.购买的新隐形轰炸机B.你的祖母每个月得到的社会保险收益C.中国陆军工程兵团建设的新大坝D.广州市政府新雇用的一名警察9.在通货膨胀期间( )A.名义GDP与实际GDP以相同速度B.名义GDP比实际GDP上升得快C.名义GDP比实际GDP上升得慢D.无法推断名义GDP与实际GDP上升率之间的关系10.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C.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11.有时候,GDP平减指数可能上升,而实际GDP下降。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第章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第章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生产净值D. 可支配收入总和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物品与劳务B.生产要素C.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D.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6.在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A.总统薪水B.股息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8.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B.银行存款利息C. 红利D.养老金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D. 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A.国民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C. 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12.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经济学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在考察一个民族(包括人力和非人力的)全部财富时,以下哪项不应包括进来 [ ]A.国家公路B.海洋中的鱼C.*一公司股票的所有权D.一个大的发电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2.当在*一时期,产出没能全部消费时,国民财富将 [ ]A.增加B.保持不变C.减少D.增加或减少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3.在国民收入体系中,测度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国民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净值D.可支配收入总和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4.以下哪一项不是要素收入 [ ]A.业主收入B.雇员报酬C.公司转移支付D.股息E.个人租金收入5.以下哪一项不是公司间接税 [ ]A.销售税B.公司利润税C.货物税D.公司财产税E.以上各项都不是6.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个人收入,不用减去以下哪一项 [ ]A.社会保障金B.公债利息C.公司利润税D.公司未分配利润E.以上各项都不是7.以下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 ]A.退伍军人津贴B.失业救济金C.贫困家庭补贴D.退休人员的退休金E.以上答案都不对8.1955年的GDP以当年价计算为3980亿元,1965年的GDP以当年价计算为6760亿元,相当的价格指数1955年为91,1965年为111,则,1955年与1965年的GDP实际值 [ ]A.保持不变B.增长约40%C.增长约70%D.增长约90%E.增长约20%9.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 ]A.国内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E.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下哪一项应计入GDP中 [ ]A.面包厂购置的面粉B.购置40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置的面粉D.购置政府债券E.以上各项都不应计入11.:消费额=6亿,投资额=1亿,间接税=1亿,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额=1.5亿,出口额=2亿,进口额=1.8亿 [ ]A.NDP=8.7亿B.GDP=7.7亿C.GDP=8.7亿D.NDP=5亿E.以上数字均不准确12.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有 [ ]A.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动折合成的收入B.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C.出售股票的收入D.晚上为邻居看儿童的收入E.从政府那里获得的困难补助收入13.*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元,该国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元.这样,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500和200亿元B.2500和2200亿元C.500和300亿元D.2300和500亿元E.以上结果都不对1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 )A.政府购置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置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E.以上说法均不准确15.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B.进口减出口C.出口加进口D.GDP减出口E.GDP减进口16、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DP等于〔〕。

国民收入 核算习题(及答案)

国民收入 核算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2、国内生产总值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流量与存量5、国民生产总值6、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7、名义GDP(或货币GDP)8、实际GDP 9、GDP折算指数(GDP价格指数)10、通货膨胀率11、国民生产净值(NNP)12、国民收入(NI)13、个人收入(PI)1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1、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用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去除该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一国人口数量。

该公式中的人口数量是指当年年初与年终人口的平均数,或某年的年中人口数字(7月1日)。

4、流量与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一年)测算出来的数值;而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是指在一定的时点上(如2003年7月1日)存在变量的数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一个存量。

5、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

6、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7、名义GDP(或货币GDP)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的变动既包含了实际产量变动的因素,也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因素。

8、实际GDP实际GDP 是按不变价格所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A、工人劳动;B、农民劳动;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二、判断题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

应如何计入GNP?。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最新整理)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最新整理)
2、某经济社会在某时期发生了以下活动: (1)一银矿公司支付 7.5 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 50 万磅银卖给了一银
3
器制造商,售价 10 万美元; (2)银器制造商支付 5 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 40
万美元。 要求:(1)用最终产品法计算 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 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利润共计分别是多少?用收入法计算
6
8、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一国一年内个 人可以自由支配的全部收入,是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以后的余额
PDI=PI-个人所得税=消费+储蓄 9、国内生产净值 NDP(Net domestic products):GDP 减去当期固定资 产折旧后的余额。 10、失业: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 的人都是失业者。 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 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即: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注意:GNP 按国民原则,而不按国土 原则计算。
GDP:国土原则;GNP:国民原则 GDP+本国国民在外国国土上的最终产品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国土上 的最终产品价值=GNP 或者写成:GDP +国外要素净收入= GNP 国外要素净收入:本国国民从国外获得的收入减去外国国民从本国获得 的收入
253 402.1 64.4 105.1 347.5 1991.9
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国民收入;(4)个人
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6)个人储蓄。
4
5、根据下列统计资料,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2)国内生产净值;(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收入核算一、选择题1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A •国民收入B •国内生产总值C. 国民生产净值D. 可支配收入总和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 •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 •物品与劳务B •生产要素C •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D •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4 •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 •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B •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 •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D .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5.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 .岀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 •政府给贫岀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D •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6 •在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A .总统薪水B •股息C •公司对灾区的捐献D •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7 •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8. 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 •租金B •银行存款利息C. 红利D •养老金9 •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岀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岀10•在用支岀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D. 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11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C.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D •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岀口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A. 销售税B. 公司利润税C. 货物税D. 公司财产税13. 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可支配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A. 社会保险基金B. 公债利息C. 公司收入税D. 公司未分配利润14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A. 国民生产净值B. 个人收入C. 个人可支配收入D •国民收入15 •下列哪一项应记入GDP(A •面包厂购买的面粉D •购买40股股票C.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D •购买政府债券16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岀是指()。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岀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岀加政府转移支付之和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岀,不包括转移交付D •转移支付17 •所谓净岀口是()。

A. 岀口减进口B •进口减岀口C.岀口加进口D•只是岀口18 •下面哪一部分收入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并没有拿到()。

A .社会保险税B •工资和薪金C •红利D •股息19 •假如某人不岀租他的房于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A.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岀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B. 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若岀租可得到的租金计算C. 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D. 不知应不应算入国内生产总值20 •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哪种岀素的变化而变化()。

A. 商品的数量B. 商品的价格C. 商品的数量与价格D. 商品的质量21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中,所谓商品()。

A. 必须是有形的B. 必须是无形的C. 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D. 无法判断22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A. 政府修建公路B •私人购买股票C •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D •私人购买政府债券23. 下列说法中哪项不是现行GDP的特征()。

A •它是用实物量测度的B•它只是测度最终产品C•它只适用于给定时期D •它没有计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商品24. 家庭和厂商在()市场上相互作用。

A •劳动、产品和商品B•劳动、产品和资本C •产品、资本和货币D•劳动、资本和货币25 •家庭在产品市场上(),在劳动市场上(),在资本市场上()A. 岀售商品,岀售劳动力,借入货币B. 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岀货币C. 购买商品,岀售劳动力,贷岀货币D. 岀售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岀货币26 •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在劳动市场上(),在资本市场上()A. 岀售商品,岀售劳动力,借入货币B. 购买商品,购买劳动力,贷岀货币C. 购买商品,岀售劳动力,贷岀货币D. 岀售商品,购买劳动力,借入货币27 •在总量劳动市场上,需求等于供给时将不存在失业,也就是说()。

A. 每个适龄人员都有工作B. 工资足够高从而保证了所有工人都有合理的工资收入C. 只有那些失去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D. 每个愿意在市场工资水平上工作的工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28 •以下定义正确的是()。

A. 名义利息率等于实际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B. 实际利息率等于名义利息率加上通货膨胀率C. 名义利息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减去实际利息率D. 实际利息率等于名义利息率减去通货膨胀率29 •如果名义利息率是12 %且通货膨胀率是8%,那么实际利息率()。

A. 4 %B. 20 %C. 8%D • -4%30 •如果名义利息率是10 %且通货膨胀率是20 %,那么实际利息率率()。

A. 10 %B. -10 %C. 30%D • -30 %31 •投资1000美元一年以后所得的利息是100美元,在这期间价格上涨了6%,实际利息率是()A • 10%B • 6%C. 94 %D • 4%32 •假设工资处于市场岀清水平,那么()。

A •任何失业都是非自愿的B •任何失业都是自愿的C.低工资时,失业是自愿的;高工资时,失业是非自愿的D •劳动供给是相对有弹性的34 •总需求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

A. 减上进口和岀口B. 加上净岀口C. 加上进口减去出口D •减去净出口35 •对于一家正在考虑进行投资的厂商而言,资金的相关成本是指()。

A. 名义利息率减去实际利息率B. 实际利息率C. 名义利息率D. 通货膨胀率二、计算题1 •根据下列情况计算:⑴净投资;(2)国内生产总值;⑶储蓄。

2 •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只计算对最终产品的支岀而不计算对中间产品的支岀 3. 试述GDP 、GNP 、NDP 、NI 、DI 和NT 几者之间的关系。

4 •“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5 •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记入 GDP ,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6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 GDP?7、 假如某人不岀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 GDP?8、 如果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 GDP 会发生什么变化?9、 一般来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哪些?参考答案、选择题 1.B 2.B 3.B 4.D 5.B 6.C 7.B 8.D 9.D 10.A 11.B 12.B 13.B 14.C 15.C 16.C 17.A 18.A 19.C 20.C 21.C 22.C 23.A 24.B 25.B26.D27.D28.D29.A30.B31.D 32.D33.B34.B二、计算题1. (1)净投资=总投资-折旧=6300 ;(2)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岀+总投资+政府购买+ (岀口 -进口)=46000 ;(3) 消费支岀+总投资+政府购买+岀口 =消费支岀+储蓄+净税收+进口,储蓄=9000 2. (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 866.3+264.9+34.1 + 164.8+120.3=2 450.4(10 亿美元)(2) 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 450.4+266,3 = 2 716.7(10亿美元) (3)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2 716.7+356.4=3073.1(10亿美元)雇员酬金 企业支付的利息间接税 个个租金收入 公司利润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红利 社会保险税 个人所得税 消费者支付的利息 政府支付的利息 政府转移支付 请计算; (1)国民收入, (2)国内生产净值: (3)国内生产总值,三、分析回答题1 •在一个经济中,为什么总收入总是等于总支岀?1866.3 264.9 266.3 34.1 164.8 120.3 66.4 253.0 402.1 64.4105.1 347.5⑷个人收入;(5)个人可支配收入; (6)个人储蓄⑷个人收入二国民收入-(公司利润十社会保险税)中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的转移支付十红利二2 450.4-(164.8+253.0)+347.5+105.1+66.4=2 551.7(10 亿美元)(5)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 551.7-402.1=2149.6(10亿美元)(6) 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岀=2 149.6-64.4-1 991.9=93.3(10亿美元)三、分析回答题1 •答:当家庭部门进行一笔支岀时,企业部门就得到了这笔货币支岀。

企业部门所得到的总量就是家庭部门的总支岀量。

企业部门得到的总量要作为收入给予拥有生产要素的家庭部门。

由于企业部门得到的总量就是家庭部门总支岀量,企业部门把所得到的总量作为收入支付给家庭部门,家庭部门又把收入用于支岀。

所以,在一个经济中,总收入等于总支岀。

总收入与总支岀是分别从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角度来分析的同一个总量!2 •答:既计算最终产品又计算中间产品就会产生重复计算的结果。

例如,农民生产小麦,再把小麦卖给面粉厂,面粉厂把小麦加工成面粉再卖给面包师做成面包,每一道生产工序都相应增加了一定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增加值。

对于面包这个最终产品而言,小麦、面粉都是中间产品。

如果计算了小麦、面粉的价值,当面包岀售时又计算了面包的价值,这样,在国内(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小麦、面粉就被计算了两次,从而扩大了最终产品的价值。

所以,在国民生产总值核算中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讨算中间产品的价值,或者计算在生产各阶段的增值计算增值与计算最终产品价值的结果是相同的。

3 •答:GDP = GNP —得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NDP = GDP —折旧;GDP —折旧一间接税= NI ;DI=NI —社会保险费一经营利润一企业留利一个人所得税+国家的转移支付+企业的转移交付+……;DI=GDP-NT4. 答: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