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出版社

合集下载

山东省国学经典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山东省国学经典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 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过程设计
一、背诵《治家格言》 (节选一)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 (节选二)。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节选二)。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节选二)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 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 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LDA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 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六、作业练习: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 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5
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数:5

山东省国学经典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山东省国学经典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一年级上册教案设计
1
第17.18周
12.16—
—12.27
《逢老人》
1
第19.20周
12.30—
—1.10
《幼女词》
1
笠翁对韵》(节选一)
总课时数:1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 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DX
四、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 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 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 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 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RTCrpUDGiT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节选二)。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节选二)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 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 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LDA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我将运用游戏 “对 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最新(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精品资料(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3、讲帝舜。

:是中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因其杰出而被尊为“”,列入“ 五”。

《》中说他姓姚,名重华,生于(今属菏泽);建都于的(今山西)。

为四方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而号令天下。

其尊号有:、大、虞、。

是的六世孙,自五世祖起都是平民。

他的父亲是个盲人。

的妻子在生下了。

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女英和都嫁给了。

,指燧人氏(燧皇)、氏()、氏();,指、、、、。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他们为“”或“”。

则把奉为,以各种美丽的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书籍1.《中华文明大视野》,袁行霈主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 《中国的品格》,楼宇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3. 《中国人的教养》,蔡元培著,周瑶译,天地出版社。

4. 《中国传统道德》,罗国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中国文化的重建》,费孝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张岂之主编,太白文艺出版社。

7.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 《儒家文化大众读本》,梁国典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9. 《家教与门风》,彭林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10. 《大家小书》丛书,周伦玲等整理,北京出版社。

11. 《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凤凰出版社。

12.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赵昌平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唐诗入门》,程章灿著,凤凰出版社。

14. 《唐诗百话》,施蛰存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15. 《吴小如讲杜诗》,吴小如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宋诗选注》,钱锺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7. 《唐宋散文举要》,王水照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18.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撰,商务印书馆。

19. 《唐诗宋词十五讲》,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1. 《金元明清词选》,夏承焘、张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2. 《人间词话七讲》,叶嘉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3. 《元明清散曲选》,王起主编,洪柏昭、谢伯阳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24. 《唐诗鉴赏辞典》,俞平伯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5. 《宋词鉴赏辞典》,夏承焘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6. 《元曲鉴赏辞典》,蒋星煜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7. 《古文鉴赏辞典》,陈振鹏、章培恒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8. 《福乐智慧》,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著,新疆人民出版社。

29. 《玛纳斯》,《玛纳斯》汉译工作委员会编译,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翻译,新疆人民出版社。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山东大学出版社 )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备课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围绕“尊师”展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由“经典驿站”和“人物长廊”两部分组成。

课题有《学必有师》《贵师兴国》《尊师敬学》《君子尊师》《事师如父》《子贡尊师》《孔子》。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尊敬老师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涵,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尊敬师长的好品德,真正从行为上做到尊敬老师,热爱学习。

教学方法:谈话、观察、讨论、诵读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8课时教学建议:一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感悟“尊师”这一主题。

同时要注重营造尊师、敬师的教学氛围。

课题: 1.学必有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原文,大体了解文意。

3.初步认识老师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尊敬老师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诵并背诵原文教学方法:诵读、背诵、讨论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你都认识哪些老师?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为什么喜欢他(她)?学生回答一、学习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原文,老师巡视并个别指导,齐读原文,男女生分组读原文。

3.指名接读,教师及时评价4.引导学生结合解释理解原文。

三、学习“温馨点击”学生读“温馨点击”内容,老师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渗透。

四、学习“活动广角”背诵:全班拍手齐背、指名背诵背诵比赛:分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开火车快速背诵2.交流:在新的学校认识了哪些新老师?你最喜欢哪个老师上课?五、完成“成长阶梯”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学习情况六、布置作业:回家把今天所学的传统文化背诵给家长听。

课题: 2.贵师兴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读懂课文大意,感悟选文中所讲的道理,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

最新(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3、讲帝舜。

舜:是中国历史中的著名人物,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因其杰出而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

《史记》中说他姓姚,名重华,生于姚墟(今属山东荷泽);建都于先秦的蒲阪(今山西永济)。

舜为四方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号令天下。

其尊号有: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

是颛顼的六世孙,自五世祖穷蝉起都是平民。

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

瞽叟的妻子握登在姚墟生下了舜。

尧把他的两个女儿女英和娥皇都嫁给了舜。

三皇,指燧人氏(燧皇)、伏羲氏(羲皇)、神农氏(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道教则把他们奉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最新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教学设计一年级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为人处世之道,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

2、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领略自然之美,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厚德载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厚德载物》的由来2、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孝顺、友爱品德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道理三、课前准备:听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厚德载物2、解字:(二)、故事引导1、讲关于舜的故事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舜的故事(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文2、小组读文3、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情景明理1、情景表演,辨析:(1)爸爸妈妈工作一天很累地回到家里(2)妹妹向我要一支铅笔2、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做3、如果发生这样的事会有什么后果:(1)小明在教室里捡到一块很漂亮的橡皮,他看没人发现,就放在了自己的铅笔盒里。

(2)小华答应借给晓红一本漫画书,可是到了第二天他却不带来4、小结道理:一个人只有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言语行为中小心谨慎,讲信用,才会是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3、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的品质。

三、课前准备:在家借助拼音读文。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范读课文。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3、教读课文。

朗读课文,边学习边指名学生朗读。

4、明道喻理:周处改过自新5、拓展活动:出示知行合一(1)引领学生读文。

(2)说说这种做法的正误及判断理由。

6、自我评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相应的评判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背诵。

传统文化青岛版初一上册教案

传统文化青岛版初一上册教案

传统文化青岛版初一上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掌握先秦至南北朝的艺术成就2、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和历史分析、评价能力过程与方法1、以介绍世界八大奇迹引入新课2、组织学生讨论秦始陵兵马俑所反映出的当时的社会现状3、播放课文涉及的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的动画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杰出的艺术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陶冶情操,养成发现美、感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意识3、通过对杰出艺术成就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的创造性是历史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战国编钟2、秦始皇兵马俑难点:1、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成就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教学准备:教师:战国编钟的.挂图2、秦始皇兵马俑挂图3、王羲之、顾恺之书法作品投影学生:收集世界八大奇迹的相关史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听说过吗,世界上有八处古代文化遗址十分有名,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中国就占两个。

一个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另外一个是在陕西出土的请示黄兵马俑。

今天毛窝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

二、战国编钟与秦始皇兵马俑1、教师展示我国编钟挂图,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

2、给学生明确知识点,即战国编钟是在湖北随州出土的,共有60多件,其特点是可演奏各种乐曲、音色优美、音域宽广。

3、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组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的,其宏大的气势和精湛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

4、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并提出:秦始皇兵马俑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但也反映了落后的世界观,是当时人们认识水平较低的表现。

秦始皇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相信人的再世,故也为自己建立了一支地下军队。

这些兵马俑显示了秦朝的强大,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的重要文物。

三、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1、过渡:了解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后,我们来欣赏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注意发现细节。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篇一:人教版一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1、《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五、课后拓展:收集对联。

板书设计:《笠翁对韵》(节选一)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晨对午,夏对冬。

下晌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2、《笠翁对韵》(节选二)教学目的: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暮鼓对晨钟,吹竹对弹丝”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节选二)。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节选二)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厚德载物(课件)-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年级

厚德载物(课件)-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年级

读一读 【出处】
《周易·坤卦·象传》
【古语今说】 做人应该像厚实和顺的大地
一样,厚积德行来承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
看一看
想一想 【明道喻理】
以德服人 很早以前 ,在今山东诸城一带,有一个叫 舜的人。舜生下来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父亲 又娶了一个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舜对父亲、 继母很孝顺,对弟弟很友善,对其他人也很仁 爱。20多岁时,舜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孝子。
我们的祖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勇 敢、智慧、勤劳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 华文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道德的优良 传统,历代志士仁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与典范。 让我们一同感悟先贤的嘉言懿行,通晓为人处世 之道,领略自然之美,让中华美德滋养我们茁壮 成长。
一、厚德载物
尚德
读一读
厚德载物
想一想
当时统治黄河中下游的首领是尧, 他年老 的时候, 到处寻访贤人,准备禅让首领的位 置。 人们都推荐舜,说他品德高尚 。尧经过 反复考察, 确信舜是个德才兼备的人,就把 首领的位置让给他。舜不负众望, 把这一带 治理得很好。
【知行合一】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这句话蕴含着怎 样的道理?

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出版社

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出版社

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出版社第一篇:五四制初中一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青岛出版社1课课题:君子立德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什么是君子,如何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

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论语.宪问》和《论语.学而》。

教学重点:《论语.宪问》和《论语.学而》。

教学难点:《论语.宪问》和《论语.学而》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

二、细察勤问: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说说孔子在这段话里共说了君子几个方面的品德?普通人与君子的差距有哪些?三、乐学深思:梅兰竹菊被古人称为“四君子”,结合名句,说说它们分别象征着君子的哪些品德?教学板书:君子立德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2课课题:坦荡处世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君子如何做人处世。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论语》、《孟子》中的儒家处世要求。

2、通过学习,掌握如何才能做到君子之行。

教学重点:《论语》、《孟子》教学难点:《论语》、《孟子》的译文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句的指导。

二、细察勤问: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说一说在孟子说的“君子三乐”中,你最向往哪一种?为什么?三、乐学深思:结合《鲁连游说辛垣衍》的故事,说说你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

四、善辩明理:知道了《子路正冠》的故事,你是如何看待子路践行“君子死而冠不免”的行为的。

教学板书:坦荡处世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初二第一课-青岛出版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初二第一课-青岛出版社

第一单元感恩图报第1课父母之恩教学重点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博学多闻”和“细察勤问”中的原文,并根据注释和译文理解“孝”的内涵。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行和道德,用它可以使天下人心归顺、百姓和睦相处。

指导学生阅读”乐学深思”中关于子路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感恩父母是有期限的,要从现在做起,切不可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状况。

引导学生阅读“善辩明理”中“缇紫救父”的故事,并由此展开讨论:感恩父母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课文研读整体把握本课以“父母之恩”为题,在“博学多间”板块引用了《孝经・开宗明义》中的一段话,阐释了“孝”的内涵;在“细察勤问”中引用了《弟子规》和《论语·为政》中的话,告诉学生“报答父母的恩情首先要从保护自己做起,努力做到少让父母牵挂自己";“乐学深思”和”善辨明理”两个板块分别讲述“子路孝敬父母”和“缇紫教父”的故事,意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感恩父母。

二、素养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要坚持身体力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感恩父母。

拓展说明一、博学多闻(一)设计意图“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读此章句要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体力行的,“人之行,莫大于孝”。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则告诉我们:“孝”应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

1.名家注疏夫子以六经设教,随事表名。

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将欲开明其道,垂之来。

以前参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闲居,为之陈说。

自标己字,称“仲尼居”;呼参为子,称“曾子侍”建此两句,以起师资问答之体,似若别有承受而记录之。

“子”者,孔子自谓。

案《公羊传》云:“子者,男子通称也。

”古者谓师为子,故夫子以子自称。

“曰”者,辞也。

言先代圣帝明王,皆行至美之德、要约之道,以顺天下人心而教化之,天下之人,被服其教。

用此之故,并自相和睦,上下尊卑,无相怨者。

参,汝能知之乎?又假言参闻夫子之说,乃避所居之席,起而对曰:参性不聪敏,何足以知先王至德要道之言义?既叙曾子不知,夫子又为释之曰:夫孝,德行之根本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初二第一课-青岛出版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初二第一课-青岛出版社

第一单元感恩图报第1课父母之恩教学重点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博学多闻”和“细察勤问”中的原文,并根据注释和译文理解“孝”的内涵。

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行和道德,用它可以使天下人心归顺、百姓和睦相处。

指导学生阅读”乐学深思”中关于子路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感恩父母是有期限的,要从现在做起,切不可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状况。

引导学生阅读“善辩明理”中“缇紫救父”的故事,并由此展开讨论:感恩父母的正确方式是什么?课文研读整体把握本课以“父母之恩”为题,在“博学多间”板块引用了《孝经・开宗明义》中的一段话,阐释了“孝”的内涵;在“细察勤问”中引用了《弟子规》和《论语·为政》中的话,告诉学生“报答父母的恩情首先要从保护自己做起,努力做到少让父母牵挂自己";“乐学深思”和”善辨明理”两个板块分别讲述“子路孝敬父母”和“缇紫教父”的故事,意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感恩父母。

二、素养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理解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要坚持身体力行,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感恩父母。

拓展说明一、博学多闻(一)设计意图“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读此章句要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应该身体力行的,“人之行,莫大于孝”。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则告诉我们:“孝”应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

1.名家注疏夫子以六经设教,随事表名。

虽道由孝生,而孝纲未举,将欲开明其道,垂之来。

以前参之孝,先有重名,乃假因闲居,为之陈说。

自标己字,称“仲尼居”;呼参为子,称“曾子侍”建此两句,以起师资问答之体,似若别有承受而记录之。

“子”者,孔子自谓。

案《公羊传》云:“子者,男子通称也。

”古者谓师为子,故夫子以子自称。

“曰”者,辞也。

言先代圣帝明王,皆行至美之德、要约之道,以顺天下人心而教化之,天下之人,被服其教。

用此之故,并自相和睦,上下尊卑,无相怨者。

参,汝能知之乎?又假言参闻夫子之说,乃避所居之席,起而对曰:参性不聪敏,何足以知先王至德要道之言义?既叙曾子不知,夫子又为释之曰:夫孝,德行之根本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设计(山东教育出版社)【一年级】

全册备课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由幼儿园步入小学,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所以教学要从零开始,重在启蒙,要通过各种形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按照“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的总体思路,遵循“由浅人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知行合-”的教学理念,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

每册分为“尚德修身”“砥砺品学”“孝慈齐家”“1爱乐群”“公忠报国”五个单元,课文总数32课,涵括尚德、修身、明理、自然、审美、励志尊师、劝学、惜时、自强、孝慈、齐家、勤俭、睦邻、仁爱、诚信、友善、处世、奉公、廉洁、爱国21个子目主题。

课目板块设计兼顾诵读、理解和实践,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以期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传承。

每篇课文的设计,包括主题句、出处、古语今说、明道喻理、知行合一、拓展诵读等部分。

一、二年级学生识字程度低,因此第一、二册课本采用全拼音方式,没有“拓展诵读”;第三、四、五、六册不注拼音,增加“拓展诵读"。

主题句为每课主旨思想,多是出自传统经典的名言警句;“古语今说”对其进行翻译解读;“明道喻理”以人物故事等方式,对主题句进行具体形象化的阐释,以弥补小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

“泡泡语”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明道喻理”故事的寓意。

“知行合”将课本所学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个单元最后设置一-篇“文化传承”,每册共有五篇“文化传承”。

每册“文化传承”都有一个共同主题,第-一册是节日与节气,第二册是齐鲁文化名人,第三册是中国传统文化,第四册是山东历史名胜,第五册是山东地域文化艺术,第六册是红色文化与革命遗址。

文化传承突出山东地域特点,涵盖齐鲁文化、地理和人文景观等方面,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1.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名言警句,初步了解文化典籍;2.认识身边的文化现象,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3.了解传统节日习俗等,增强对中华民俗文化的了解;4.以健全的人格养成为重心,从强化认知、提升情感、磨练意志、坚定信念、注重养成等方面入手,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课题:君子立德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什么是君子,如何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

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论语.宪问》和《论语.学而》。

教学重点:《论语.宪问》和《论语.学而》。

教学难点:《论语.宪问》和《论语.学而》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

二、细察勤问: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说说孔子在这段话里共说了君子几个方面的品德?普通人与君子的差距有哪些?三、乐学深思:梅兰竹菊被古人称为“四君子”,结合名句,说说它们分别象征着君子的哪些品德?教学板书:君子立德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2课课题:坦荡处世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君子如何做人处世。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论语》、《孟子》中的儒家处世要求。

2、通过学习,掌握如何才能做到君子之行。

教学重点:《论语》、《孟子》教学难点:《论语》、《孟子》的译文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句的指导。

二、细察勤问: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说一说在孟子说的“君子三乐”中,你最向往哪一种?为什么?三、乐学深思:结合《鲁连游说辛垣衍》的故事,说说你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

四、善辩明理:知道了《子路正冠》的故事,你是如何看待子路践行“君子死而冠不免”的行为的。

教学板书:坦荡处世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俯不怍于人,二乐业;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

”----《孟.尽心上》3课课题:心存道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君子以追求天下道义为己任的儒家思想。

如“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论语》、《礼记》等内容教学重点:《论语》、《礼记》中有关道义内容教学难点:《论语》、《礼记》中有关道义内容的译文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句的指导。

二、细察勤问: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想一想,平常自己去说服别人时,用的是道义还是利益?结果怎样?三、乐学深思结合课本内容,小组讨论,孔子评价一个人首先看重的是什么?四、善辩明理子贡心存道义,不为利益而行事,可是孔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学板书:心存道义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业,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 《论语 . 卫灵公》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礼记.儒行》4课课题:综合实践教材分析:前面我们知道了君子、淑女所应具备的品质,本课主要讲了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成为君子或淑女。

教学目标:今天的我们该如何去做才能成为君子或淑女。

教学重点:《关雎》原文。

教学难点:《关雎》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关雎》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学生谈感受,教师点拨。

二、细察勤问: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教师加强对重点语句的指导。

三、乐学深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君子、淑女所应具备的品质,那么,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成为君子或淑女呢?四、力学笃行:1、制作一张品行表,列出心目中当代君子和淑女应该具备的品德与言行要求。

2、全班的表格进行统计,找出最受大家认可的品行。

教学板书:综合实践《关雎》5课课题:居安思危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魏絳拒收礼物》的故事来说明人要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教学目标:学生认识到具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识才能有备无患。

教学重点:《论语.泰伯》、《周易.系辞》(节选)教学难点:《论语.泰伯》、《周易.系辞》(节选)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足!《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2、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教师点拨。

二、细察勤问:魏絳拒收礼物的故事就是居安思危这个成语的由来,你还能举出一些历史或生活中?居安思危?的例子吗?三、乐学深思: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请思考一下《周易.系辞》里孔子的告诫有什么深意?四、善辨明理1、学了居安思危这一课,现在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危险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2、请你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危险?我们应该做好什么样的防范?教学板书:居安思危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论语.泰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周易.系辞》6课课题:小心谨慎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做事时要有慎重的态度,减少人为的失误。

教学目标:教育学生一言一行要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

教学重点:《孝经.开宗明义章》、《礼记.缁衣》、《淮南子.人间训》(节选)教学难点:《孝经.开宗明义章》、《礼记.缁衣》、《淮南子.人间训》(节选)的译文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谈感受,教师点拨。

二、细察勤问:什么是谨慎呢?你能否给学校安全献上几条“万全之策”?三、乐学深思: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双重保险”的情况。

为什么只有具有“双重保险”或“多重保险”,人们才会觉得安全?四、善辨明理分组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保护好我们自己,还有哪些地方是我们考虑得不够细致、防范得不够充分的?我们应该怎样改进?教学板书:小心谨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孝经.开宗明义章》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淮南子.人间训》7课课题:谦虚为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周易.谦》。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以谦卑的态度去对待,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

教学重点:《周易.谦》教学难点:《周易.谦》的译文。

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过程:一、博学多闻: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谈感受,教师点拨。

二、细察勤问:《周易》六十四卦中只有谦卦全部是吉,想一想这对我们的行为有什么启示意义?三、乐学深思:《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

”请你从“谦”的角度找一找张良和韩信两人遭遇不同的原因,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善辨明理欹器,只有在不空不满时才端正,孔子见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叹?对你有何启示?教学板书:谦虚为怀谦,亨。

君子有终。

《象》曰:“地中有山,谦。

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 《周易 . 谦》8课课题:综合实践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了让学生动手调查身边发生的事故,列举事故的先兆和本来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以利今后改进。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任何一起严重事故在发生之前往往有先兆。

只要平时细心谨慎,总能发现,从而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教学重点: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谨慎的标准如何界定?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从自身做到谦虚谨慎教学用具:课本插图教学过程:力学笃行:1.任何一起严重事故在发生之前往往有先兆。

只要平时细心谨慎,总能发现,从而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毕竟,再完美的规章制度,都不如人的责任心重要。

让学生动手调查身边发生的事故,列举事故的先兆和本来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

2. 文化生活:无絮羹。

--《礼记.曲礼》无嚺羹。

--《礼记.曲礼》学生对照译文进行自学,谈感受,教师点拨。

3.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有时会不会显得虚伪呢?让学生以“谦虚不可能不虚伪”或“谦虚可以不虚伪”为题,在班级内组织一场辩论赛。

正方论据:反方论据:教学板书:综合实践力学笃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