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三疑三探”,即疑问、探究、归纳总结。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总结问题,帮助学生在概念、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标。

该教学模式所涉及的“三疑三探”分别为:一、疑问环节:在学习内容之前,引导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发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疑问环节,鼓励学生的提问,并促使学生将自己提出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初步构建知识体系。

二、探究环节:在学习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实际探究和解答。

在探究环节中,学生会积极寻找信息来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思考和评价自己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综合能力。

三、归纳总结环节: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得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构建出网络结构的概念体系,并且能够将已知和未知的信息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产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自我解决、自我评价,这样的过程是非常高效的,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发掘新的问题和思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索中逐渐找到自己的自信,更加自信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总之,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青少年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疑释惑、探究问题三个环节。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质疑、思考和探索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地理教学中,特别适合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地理是一个涉及广泛的跨学科学科,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发问和探究来理解地理知识。

我们来看“三疑”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对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的疑问,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当教师进行气候带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赤道地区雨量丰富,而西风带地区降雨量较少?”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气候类型和分布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并提出问题。

是“三探”环节。

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也就是分析问题,思考原因,寻找解决方法。

地理教学中可以采取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从而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

对于之前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分析赤道地区气候炎热、大气环流活跃,导致降雨量多;而西风带地区气候温和,大陆偏远,降雨量相对较少。

是“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应用。

在授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使课堂更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

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和乐于探知的性格。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对学生有益外,“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性。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采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问、探究问题,并反馈、矫正自己的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通过三个思考探究环节,学生可以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思辨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个问答环节和三个思考探究环节互动丰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主动学习能力。

三、如何运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1. 设计问题。

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三个问答环节和三个思考探究环节,设计精妙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

2. 确定环节时长。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反应情况,合理确定三个问答环节和三个思考探究环节的时长,保证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四、总结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合理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实现真正的知识掌握和个人成长。

- 1 -。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如何更好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赤土店镇初级中学课研组三疑三探的概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1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儿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礙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

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LI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笫二步:“解疑合探”。

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

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棋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H的。

?笫四步:“运用拓展”。

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L1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比较流行和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它以三个问题为导向进行教学,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特点。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教学模式。

一、“三疑”环节的优势“三疑”环节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核心步骤,它具有以下优势:1. 关注学生的提问能力。

在该环节中,教师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点和问题,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

2. 促进师生互动。

在“三疑”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很频繁,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和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3. 协助学生深入思考。

在“三疑”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点提出并得到解答,还可以透过自己的疑点和问题,进一步探究和深化课程内容,实现知识的质的提升。

在“三疑”环节中,学生的疑点和问题被提出后,教师会进入“三探”环节进行解答和探究,该环节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在扩展讲解时,能够建立清晰和透彻的知识框架,使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和探究,从更全面和深入的角度去理解课程内容。

2. 引领学生的学习思路。

教师在“三探”环节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方式,逐一解决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引领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思路,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三探”环节中,教师会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点,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探究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反思与持续改进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反思和持续改进是至关重要的:1. 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做到提问有针对性、探究深入,使自己的疑惑都得到解答,提高学习效果,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三疑三探教案模式

三疑三探教案模式引言教育是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基石,而教学过程中的教案编写则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学校教师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普遍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案的灵活性不够、知识点的理解不深入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术界逐渐提出了一种新的教案编写模式——三疑三探教案模式,它能够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案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对三疑三探教案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一、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基本原理三疑三探教案模式是一种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目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教案编写模式。

它包含着三个疑问和三个探索的环节。

1. 提出三个疑问三疑即是在教案中提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可以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也可以是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2. 进行三个探索探索是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核心环节,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探索活动,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探索,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设计流程三疑三探教案模式的设计流程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教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对教案中的问题和探索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

2. 提出三个疑问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提出三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欲望的问题。

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基础性的,也可以是拓展性的,既能满足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3. 计划三个探索活动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三个探索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分析学生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分析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从而对后续教学做出调整和优化。

5. 总结和评价教案效果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教案进行总结和评价。

[优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再“疑”再“探”

[优选]“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再“疑”再“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再“疑”再“探”一、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解读(一)基本内容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三个重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会多出一个环节,即运用拓展。

(二)基本操作流程第一步:“设疑自探”。

这是课堂导入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导入模式,帮助学生进行自学自探并提出疑问,老师需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及补充,最后形成自探提纲。

第二步:“解疑合探”。

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完成第一步所形成的自探提纲,初步领会课文内容;第三步:“质疑再探”。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再提出新问题,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第四步: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运用,让学生在拓展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吸收所学知识。

以上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流程,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及课堂教学情况灵活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

二、英语学科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与可行性“三疑三探”模式在理念上顺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

(一)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英语学习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设疑自探”环节就起到了培养学生使用英语思维的作用。

在教学新课前,教师要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进入新一课教学内容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运用英语思维进行学习。

(二)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学习方式上,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就是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式上,“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最后获得灵活使用英文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第二探――解疑合探,充分阐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的理念,无论是生生合作还是师生合作,这种教学模式都打破了“老师讲学生听(记)”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学生遇到的语言学习难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新型师生和生生合作的关系。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关注。

其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让教师在引导中教授。

下面就这一模式的三大疑问和三大探究展开讨论。

三大疑问:1.什么是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三个“疑问”和三个“探究”。

三个疑问分别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质疑问题。

三个探究分别是:引导探究、合作探究、自主探究。

2.为什么要采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这一模式注重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知识。

同时,它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难度有多大?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难度相对较大。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学校也需要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环境,以支持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三大探究:1.引导探究: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方法。

2.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自主探究: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和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总之,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但其实施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和学校提供更好的支持和资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激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和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详细解读,介绍其核心内容、教学步骤和优势。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通过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促使学生产生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通过实践和实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整个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疑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是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运用的困惑,也可以是对现象的解释、规律的探究等方面的疑问。

这些问题既来自学生自身的思考,也可以是老师的引导和激发。

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通过有针对性地疑问,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

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教学步骤是关键。

首先,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

然后,老师要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获取和整理,鼓励他们通过实践和实验进行探究和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最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促使他们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

其次,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氛围。

综上所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激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提问和解答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简介:“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三大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或者学生自探—同学合探—师生再探。

用《教育时报》记者褚清源报道的话来表述是:“传统的课堂导人常常是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而西峡的课堂导入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传统的课堂练习多是由老师出示题目,老师评价,而西峡的课堂练习则是由学生自己编题,学生评价;传统的课堂,老师预设的问题多,生成的问题少,而西峡的课堂,课前精心准备的老师常常被出其不意的质疑‘问住’;传统的课堂,老师常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布置作业,而西峡的课堂则不倡导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

”“三疑三探”的主要环节:第一步:设疑自探。

它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

它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前面两个环节可能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问题自探一、问题合探一,问题自探二、问题合探二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

它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地理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和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学界和教育界急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提出的。

通过该模式,教师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疑"和三个"探",即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疑惑,再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和实践来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

初中地理课堂对于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背景介绍完毕】.1.2 研究意义初中地理课程在学生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教学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研究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通过研究“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探究,通过不断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研究“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互相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研究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0字】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情况,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三疑三探”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特别适用。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我们对初中地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一、“三疑”教学模式“三疑”教学模式指的是三步走的教学方式,即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与解决问题、个人总结发言的过程。

首先,老师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入案例,与学生共同探究问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和理论模型;其次,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可以在旁边提供帮助和指导;最后,个人总结发言环节,学生可以交流个人的学习成果和体会。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不仅可以提高表达能力,还可以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发展。

“三探”教学模式是通过多种方式,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度探究和分析,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生在多重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增加他们的知识水平,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也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学习,培养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灵活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自主和协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更具启发性和互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三疑三探”解读

”三疑三探”解读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 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 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 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 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 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 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 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 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 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设疑自探
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大 胆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探究问题。这一 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 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小故事、目标)。 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 三是学生“自探”。
容易出现的误区:
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 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 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不需思考 或没有思考的价值;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 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 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 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 要么唠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这是关键, 教师一定要管着嘴;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 生自探与已无关,使学生在失去教师亲和力 情况下低效学习。
“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解读
南召县教研室 李丰坡
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 读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疑探结合等
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是“问题教学”(约翰. 杜威)“目标教学”(布鲁姆)和“诱思探究” (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教学法的统一体。事 实上与“洋思模式”“杜郎口理念”同宗同种, 其宗旨和所有的先进模式一样,都是突出强调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 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 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 用拓展环节,是洋思经验的细化和拓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析及应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析及应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解读“三疑三探”的基本内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

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

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

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

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其实,“运用拓展”这个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是按“三疑三探”的步骤和理念进行的,是课堂教学中巩固新知的新一轮“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围绕“疑”、“探”做文章,探索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素质教育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

一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为学生开辟了不唯师、不唯书、不盲从,自主设疑、解疑、质疑的空间。

二是课堂效率明显提高,课堂容量大,学生思维活跃,疑探能力明显增强,会提问、会自学、会展示、会倾听、会评价、会质疑、会讨论、会总结、都参与、都成功,学生养成了终生有益的学习习惯。

三是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用方便、老少咸宜,使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也为教学教研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我们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做。

我们坚信,一天走一寸,十天就会走一尺,坚定不移地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改革。

一是理念先行,强力“洗脑”。

让广大教师深深体会到,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干扰了好学生、制造了差等生;差学生是老师讲出来的,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学得越少,老师讲得越多,差生越多。

反之,学生讲的面越大,差生越少,优生越多。

我们的目标是:有课改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好课改的老师;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没有不好好学习的学生。

学校要求老师用好两个讲台:一是把自己的讲台打造成别人的看台,二是让别人的讲台成为自己展示才华的舞台。

让别人来听随堂课是压力,到外地去上示范课是动力。

他们的成功;学校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不仅仅是他们的分数;学校关注的是学生的终身,不仅仅是他们在校的三年。

我们的目标是,从西峡一高走出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他飘洋过海身在异国他乡,还是在祖国需要的每一个岗位;无论他工作在华贵的舞台还是平凡的看台;无论他出入高官达贵,还是融入平民百姓,都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沉稳与高雅,显示超常的大度和智慧。

近年来,我们狠抓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让学生心怀感恩,志存高远,培养学生达到“三有”:即有理想会表达,有责任敢担当,有爱心能宽容。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养成喜欢提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自学,学会表达,学会总结,学会质疑,学会反思,学会评价,形成一系列良好思维品质。

从培养创新型人才出发,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好奇质疑探秘是人的天性,儿童尤甚,应当注意培养保护,使其愈浓而不衰退,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在学习中感受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指课堂教学环节分“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几个部分,与“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同源。

设疑自探包括三步,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氛围,为学生设疑创造条件;二是设疑,即提出问题,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为主教师补充,梳理删并,得到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要点;三是自探,在设疑基础上,由教师提醒自探方法、时间限制、注意事项等,学生开始自主探讨研究,此时教师尽量不要干扰学生。

解疑合探环节中,所解之疑包括前面“设疑自探”中所有疑惑,由学生展示汇报,提问本着“学困生优先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判”为原则。

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小组讨论,再难由老师讲解。

老师讲解遵照“三讲三不讲”原则,即学生自学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要讲;知识易混易错的,要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同学仍解决不了的,要讲。

学生没经自习不讲;学生会了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总之,学生在前,教师在后,时时体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各自不同地位。

质疑再探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勇于向教师、教材和权威质疑。

当学生向教师质疑成为普遍趋势时,教师站在讲坛上将随时面临学生的挑战,不再总是居高临下信心十足。

大力倡导学生质疑,会促进教师不断努力钻研业务,克服职业倦怠,加速其专业化成长。

运用拓展是学向用转换的环节,是对学的检验,也是对学的延伸。

采取学生编题形式,由浅入深,注意梯度,教师巡视,挑选展示,学生所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教师要将不足之处用事先预编习题进行补充。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析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析

“三疑三探”相较“问、议、导、练”之解析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生成背景1、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规范办学的要求……2、西峡教育改革的困惑在实践洋思经验中他们发现,洋思课堂把学生由传统的接受型变成思考型,是教育理念的重大改革,但洋思的课堂依然是老师预设问题多,学生被动思考多,整堂课仍然是学生解答问题多,提出问题少,过于注重学生“答”,忽略了让学生“问”。

而他们经认真思考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探索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应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在教研室杨文普主任的带领下,在广大教师、校长和教研员的不断学习、借鉴和实践中,他们逐步总结生成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二、基本内容:“问、议、导、练”教学法是通过设置问题、讨论探究、点拨指导和训练矫正等环节来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三个重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

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或者说课堂操作流程来看包括四个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运用拓展。

三、基本特征:“问”:教学目标和任务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或围绕教学目标生成疑问,把教学内容问题化,使教学目的和任务具体明确。

“议”:学生讨论交流体现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问题的引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基本特征“导”: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引导点拨,补充完善,拔高拓展。

变教为导,变教为促。

“练”: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解读河南省西峡县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有 4 个教学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

“三疑三探”的好处就在于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

“疑问疑问,有疑便问”,有了疑问才会思考,才会探索,所以课堂的开始首先要提出问题,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当然问题也不是一次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波刚落,一波又起,环环相扣,持续推进课堂教学的进展。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

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

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

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是学生自探。

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

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

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

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

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

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

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

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

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

二是讨论。

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

三是讲解。

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

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

二是教师怕学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

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

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

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

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

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

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

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

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

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

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

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

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

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

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

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

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

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

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

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

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河南省西峡县教研室杨文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一、设疑自探〔操作〕(1) 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学科特点,决定是否出示教学目标。

(3) 出示自学指导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或演练,独立探究。

(4) 教师巡视。

〔目的意义〕(1) 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探究,使自学更扎实有效。

(3) 教师巡视,能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同时以适当的语言或动作暗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注意点〕(1) 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状态,理性地克服因其它事件而致的心境不佳或过度兴奋,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等途径,迅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

(2) 自学指导要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

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的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把一个问题当作两步或三步来问,减缓“坡度” ,让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

(3)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有的一节课需要通过几次自学,因为每次自学内容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

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

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类比回忆,还是边看书边练习(操作) ,总之什么方法好就用什么方法。

三是明确自学的要求。

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4) 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的自学。

同时要重点巡视中差生,可以拍拍肩、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学习态度,但一般不宜同其商讨问题,以免影响其充分的自学。

(5) 自学指导在一节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状况可能出现多次。

二、解疑合探〔操作〕(1) 检查自学情况。

原则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 针对自学中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让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尽量做到表述清楚,观点明确。

(3) 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今后的运用。

(4) 特别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教师要精讲,有重点地讲。

〔目的意义〕(1) 检查自学情况,首先关注学困生,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同时,如果学困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对了,就不需教师再教了,则节约了课堂时间。

(2) 学困生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中等生补充,如果中等生仍难以解决的问题则需要讨论,这样,什么问题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合探形式,教师就能准确的把握。

〔注意点〕(1) 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学困生回答或演示操作,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叫优等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 讨论不要滥用。

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通过自学仍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教师在巡视中发现的虽属个性,但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

如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教师直接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开始讨论,最终只能是个别优等生讲讲,小组内其它学生听听而已,同教师讲全体学生听,实在没有什么两样。

因此,小组合探应该建立在充分自探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没有自探就不要合探。

个别课堂因知识较容易,根本不需要讨论。

(3) 学困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注意提醒其它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补充、评判和纠错。

(4) 教师的“三讲三不讲” 。

“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它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三、质疑再探〔操作〕学生根据本节内容,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其它学生共同解决。

教师也可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疑难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目的意义〕“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对本节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注意点〕(1) 要创设民主、平等与自由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书本和教师的所谓权威观点挑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深层次问题。

(2) 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

(3) 有的问题可能千奇百怪,超出教材的知识范围,要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教师课前应充分做好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不能指责学生,更不能不懂装懂,搪塞应付。

四、运用拓展〔操作〕(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并能正确迁移拓展(包括教师编拟习题、学生自己编拟习题和完成课堂作业) 。

(2) 反馈学生答题情况。

(3) 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主要内容。

(包括课本具体内容和通过学习运用所感悟的内容。

)〔目的意义〕(1) 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当堂完成了学习目标。

(2) 通过学生自编习题的训练,做到了对知识运用的举一反三。

(3) 反思实际是对本节内容的及时归纳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清晰认识。

〔注意点〕(1)首先进行巩固性训练,若有时间再进行变式训练、学生自编习题训练等延伸环节。

(2)教师巡视,注重答题情况的反馈和展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自编习题,同时阐述编题思路,师生适当予以评点。

(4) 此环节时间一般不少于15 分钟。

1 基本内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