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18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5

“试管婴儿之父”爱德华兹荣获诺贝尔奖之教学设计导学学目标1、了解一般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2、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3、辩证看待科学队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辩证看待科学队人类生活的影响难点:辩证看待科学队人类生活的影响导学过程一、知识回顾(课前完成)1、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周,胎儿发育成熟。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中3、精子何卵细胞在()王城受精作用。
4、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5、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6、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7、胎儿雨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8、一位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分析并说说你对母亲怀孕友什么兴的认识?二、科学家的故事1、观看图片(了解诺贝尔奖)在12月10日的下午,2017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经济学奖的11位获奖者颁发了奖章和证书。
诺贝尔奖是由瑞典科学家和实业家诺贝尔设立的。
1896年12月10日他去世后,为了纪念他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自1901年开始,诺贝尔委员会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12月10日举行颁奖仪式。
2、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在这场科学盛宴里,85岁的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一项“现代医学发展里程碑”式的技术荣获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它就是“试管婴儿技术”。
他曾利用这项技术,帮助全球10%的夫妇免受无法生育的困扰,被世人称为“试管婴儿之父”。
作为帮助无数家庭拥有宝宝的伟大科学家,他圆了我们的宝宝梦,我们理应对他有所了解!在1950年代,对生物受精过程进行研究之后,爱德华兹便很快意识到,体外授精技术极有可能为不孕不育者带来希望。
当时,一些科学家发现:从家兔的体内取出的卵细胞可以在试管中与被注射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于是,爱德华兹决定顺着这个思路探索人类卵细胞的体外受精技术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人类卵细胞与家兔的卵细胞生命周期完全不同。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科学家的故事“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学情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人的生殖》一课内容,对人类延续生命的方式和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是对该内容的延续,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了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人类生殖的特殊性。
本课对学生的知识要求不高,重在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2、养成分析资料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2、学习科学家的优良品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辩证看待科学对生活的正反面影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试管婴儿技术的核心,发展过程,作用和意义教学难点:以试管婴儿技术为例,辩证分析科学是把双刃剑这句话的含义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新课导入:1、人类的原始社会与现代生活的重大区别来自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2、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众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
新课学习:1、“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
爱德华兹与露易丝;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
2、人的生殖过程与试管婴儿诞生过程比较:(1)学生观看“人的生殖过程”和“试管婴儿”两个视频,注意比较两种方式的主要区别(2)学生讨论总结两者的区别3、试管婴儿技术出现的背景——解决不孕症(教师出示ppt课件)适用人群:1. 严重输卵管疾病,如患盆腔炎导致输卵管堵塞、积水;或输卵管结核而子宫内膜正常;或异位妊娠术后输卵管堵塞2. 子宫内膜异位症3. 免疫性不孕症,男方精液或女方宫颈粘液内存在抗精子抗体者4. 男性因素,即少精症、弱精症、畸精症5. 原因不明性不孕症6. 其它原因的不孕治疗无效者7. 有遗传性疾病需要做移植前诊断者8. 其它:如卵泡不破裂综合症等不宜人群:1. 提供卵子及精子的任何一方患生殖、泌尿系统急性感染或性传播疾病。
2. 提供卵子及精子的任何一方有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10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单元所要学习的是人体的营养,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及其作用,为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吸收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只有先了解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因此,本节内容在人体的营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以及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各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以及一旦缺乏人体将会表现出的症状。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均有限,但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不一定会有提前预习课本这一良好学习习惯,但本节课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故学生会有较大的兴趣,学起来也不至于难以理解或者枯燥无味。
课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小组讨论,学生的自我监督能力肯定是比较差的,容易造成喧闹的场面,需要老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组织管理。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识别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列举集中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状。
3.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健康的关系。
四、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食物来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缺乏症。
重点依据:只有握了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并了解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才能更深层次地真正理解它们存在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区别各营养素缺乏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难点依据:各营养素对应的缺乏症与食物来源多而复杂且难记,学生易混淆。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提问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开始以大量的图片吸引学生视线,然后适时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一系列活动逐渐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11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2.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3.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难点: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___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___中。
3.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形成受精卵。
4.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A.睾丸;B.阴茎;C.输精管;D.阴囊。
5.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6.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腹腔。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子宫内膜;B.输卵管;C.羊水;D.胎盘。
7.一位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
分析并说说你对母亲怀孕有什么新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一般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2.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3.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新课导入我们的祖先森林古猿住在原始森林里,而现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如此多彩,这些多彩的生活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这与科学家的工作密不可分。
四、学习过程1、认识“试管婴儿之父”和试管婴儿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生理学家,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
1948年毕业于北威尔士大学农业和动物学专业;1955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动物基因研究生学位;1956年至1978年从事生殖生理学研究,并成功使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3年至1984年创立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研究会,并创办《人类生殖》杂志;2001年,由于在人类不育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阿尔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
因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独享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22

科学家的故事“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一、教材分析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人的生殖》一课内容,对人类延续生命的方式和过程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是对该内容的延续,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了解在某些特殊情况人类生殖的特殊性。
本课对学生的知识要求不高,重在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科学,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
在生活中学生对试管婴儿有所听闻,但对试管婴儿的概念、过程、发展历史及利弊等并不是很清楚。
因此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试管婴儿及其形成过程;2、了解试管婴儿的发展历史。
(二)能力目标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与“试管婴儿”相关的社会问题,辩证的看待“试管婴儿”的利和弊。
四、重点难点重点:试管婴儿技术的形成过程、发展历史。
难点:以试管婴儿技术为例,正确看待科学对生活的利与弊。
五、教学方法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辩论法。
六、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试管婴儿的资料。
教师:结合学生查阅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分配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几幅试管婴儿的照片,学生观看照片,猜测他们的共同身世之谜:都来自于试管婴儿,进而引入本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试管婴儿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人的普通生殖过程,学生尝试说出试管婴儿的概念并完成下面的导学案。
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的方法,让_______和_______在______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______后再植入________,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2、试管婴儿的形成过程(1)观看3D 试管婴儿形成过程视频,小组讨论,补充完整导学案上的试管婴儿形成过程。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6

“试管婴儿之父”获诺贝尔医学奖
2010年10月4日下午17:30(北京时间)公布:罗伯特.爱德华兹因其生育学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研究曾使400万人得以降生。
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的诺贝尔大会称,“他的贡献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
”“他的成就使治疗不育症成为可能,不育症折磨着包括全世界10%以上夫妇在内的庞大人群。
”其将独立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诺贝尔奖金,颁奖典礼于12月10日举行。
爱德华兹1925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
上世纪60年代,爱德华兹与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共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体外受精研究中心。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又称试管婴儿技术,1978年7月25日,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
在接下来的数年中,爱德华兹和他的同事们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技术,并向全世界推广。
目前,全球已有大约400万人通过体外受精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通过自然方式生育了下一代。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案_12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型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试管婴儿之 父”介绍
“试管婴儿” 的技术
“试管婴儿” 技术的应用现
状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
学生年级
课时
本节课位于书中 13 页正文人的生殖科学家的故事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并未在正
文的内容出现,但是关于“试管婴儿”技术在进几年间来说非常“火热”,
同时也是中高考的考察易出题。
本节课是在学习完人的生殖后来进行学习的,并且通过考察学生对此
部分内容掌握较好,基础也较扎实。但因本班学生课堂活跃度不高,应注
重课堂的讨论及发言情况
知识目标
1. 描述“试管婴儿”技术所应用的技术 2. 概述“试管婴儿”的过程
1. 通过对“试管婴儿”技术的讨论、研究增学生的语言表达
将课本打开到 13 页,思考问题
少”。
多媒体课件展示罗伯特爱德
华兹和帕特里克斯特普托,简介二
人之间的合作,及世界上第一例
阅读课本对二人的介绍
“试管婴儿”的诞生,引起学生的
对于“试管婴儿”技术的学习兴趣
与自然受精及发育过程进行对
思考一但受精过程遇到阻碍应该
比,展示“一代试管婴儿”、“二代 怎么办?
试管婴儿”、“三代试管婴儿”。
引导学生思考,当“试管婴儿” 学生分组讨论,派学生代表发言。
在体外完成受精后,应在哪里继续
完成后续发育?
教师进行总结“试管婴儿”技
学生做好记录。
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媒体课件展示“试管婴儿”
技术给不孕不育的父母带来的好
处,引导学生对“试管婴儿之父” 于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 30 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课件_16

卵子
个体A
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个体B
①
体外受精
早期胚胎
养 液中与个体B产生的①__精__子____结合形成_受__精__卵____,并通过早期
胚胎培养后形成早期胚胎后,将胚胎植入雌兔的___子__宫____内。
(2)胚胎在成功着床后,借助_胎__盘____和_脐__带___与母体相连进行
B.体内精卵结合 胚胎、胎儿发育38周 分娩
C.体外精卵结合 试管内发育成熟
D.从始至终都是在试管内进行的
相关知识考察
4.在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前,1956年美籍华人张明觉首次实
现了哺乳动物的体外受精,在“试管婴儿”问世后,试管猪、羊等试管
动物也相继诞生。分析下面“试管”兔的诞生过程,完成问题。
物质交换
“三代试管婴儿
近年来,许多研究机构开展了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对于有某些 特殊染色体异常或遗传性疾病的夫妇,可以通过遗传病诊断技术选择正 常的胚胎,从而获得健康的自代。
三代“试管婴儿”
近年来,许多研究机构开展了胚胎着床前遗传病诊断,对于有某些 特殊染色体异常或遗传性疾病的夫妇,可以通过遗传病诊断技术选择正 常的胚胎,从而获得健康的后代。
1.取卵
2.卵子成熟
2.精子获能
4.早期胚胎培养 早期胚胎
3.体外受精
“试管婴儿”技术
坚持科学真理,勇于实践
“试管婴儿”技术 进化论 日心说
我国“试管婴儿”发展
198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附 属医院诞生了我国大陆第一个 “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发展
“试管婴儿”将生率:
40%左右
感恩父母,珍爱生命
1.是继续在体外完成发育,还是植入母体内完成发育?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一章 人的由来 科学家的故事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课件_0

“三亲婴儿”缔造者 ——张进
8.每一代试管婴儿技术适合解决的问题
一、需要选择三代试管:
1. 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患有诊断明确的染色体疾病或者遗传性 疾病 2. 反复发生流产
二、需要做第二代试管婴儿:
1. 男方重度少弱精症。 2. 反复受精失败
三、只需要做第一代试管婴儿:
1. 首先没有上述的问题 2. 输卵管因素、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
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 1988年3月10日 北京
2.我国试管婴儿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郑萌珠和试管婴儿宝宝 路易斯-布朗和儿子卡梅伦
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剖腹产下“试管婴儿宝宝”
3.试管婴儿的创始人是谁?
罗伯特-爱德华兹——“试管婴 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
坚持真理 勇于实践
4.试管婴儿适用于哪些人群?
我们人类作为有性生殖的个体,精卵结合看似很简单,
实际上新生命的形成非常不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从一出场 就是一场竞技,生命是可以被毁灭但永远都不会被打败的那 般顽强,生命的意义是厚重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不为过 ,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就应该让我们的生命充 满光和热!这也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5.试管婴儿技术的操作过程?(尝试结合人的生殖过程进行描述)
6.试管婴儿技术的分类?
第一代试管婴儿——“自由恋爱”的结果 针对女性各种因素导致的不孕
第二代试管婴儿——“包办婚姻”的结果 针对男性精子质量差导致的不育
第三代“试管婴儿”——优生优育的典型技术 适用于所有人
7.试管婴儿技术的延伸——“线粒体置换技术” 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
9.试管婴儿的优点和缺点
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为很多无法自然生育的家庭实现了梦想;还能帮助有遗传病史的夫妻培育出正 常健康的宝宝;解决高龄产妇怀孕难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2.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3.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重点: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难点: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一般来说,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第___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2.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___中。
3.精子和卵细胞在______形成受精卵。
4.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A.睾丸;B.阴茎;C.输精管;D.阴囊。
5.女性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
6.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腹腔。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子宫内膜;B.输卵管;C.羊水;D.胎盘。
7.一位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
分析并说说你对母亲怀孕有什么新的认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一般婴儿和试管婴儿的孕育过程2.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3.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新课导入我们的祖先森林古猿住在原始森林里,而现在的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如此多彩,这些多彩的生活是怎样来到我们身边的呢?这与科学家的工作密不可分。
四、学习过程1、认识“试管婴儿之父”和试管婴儿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 Edwards),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曼彻斯特,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生理学家,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
1948年毕业于北威尔士大学农业和动物学专业;1955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动物基因研究生学位;1956年至1978年从事生殖生理学研究,并成功使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1983年至1984年创立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学研究会,并创办《人类生殖》杂志;2001年,由于在人类不育症治疗领域的突出成就,获得美国阿尔伯特·拉斯克医学研究奖。
因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独享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露薏丝·布朗/路易丝·布朗,女,1978年7月25日出生(全球第一位试管婴儿),国籍:英国奥海姆,当路易丝·布朗降临人世的时候,谁都不敢保证她能活多久。
而今天,作为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虽然她的生命是在试管中孕育的,生活中的布朗却不过是个平凡的英国女孩——健康、安静、腼腆,长着一头金发。
莱斯利·布朗和约翰·布朗是她的父母。
因输卵管受阻,莱斯利·布朗尝试了九年,都不能自然怀孕。
1977年11月10日,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和罗伯特·G·爱德华兹两位医师为莱斯利·布朗进行人工受精手术。
虽然莱斯利·布朗和约翰·布朗知道这项手术仍在实验阶段,但当时无人告诉他们仍没有人接受人工受精手术后诞下婴儿。
露薏丝·布朗在当天晚上11时47分于Oldham General Hospital出生,生产过程采取预定的剖腹生产。
当时她的体重是5镑12盎司(约2.608公斤)。
生产过程已被拍摄下来。
她有一个妹妹,Natalie,都是试管婴儿。
她曾在布里斯托的幼儿中心任职保育员。
现在她在邮局工作。
她和Wesley Mullinder于2004年9月4日结婚。
2006年12月20日,她诞下一个男婴,该男婴是经自然怀孕而生。
虽然路易丝认为自己很“普通”,但她在人类生育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无法否认的。
在她25岁生日的当天,英国为她开了一个特别的生日会,上千名试管婴儿,其中包括路易丝的妹妹纳塔莉。
今年20岁的纳塔莉也是试管婴儿,而且是世界上第一个做母亲的试管婴儿,育有两个孩子,且都是自然生产2、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1921年1月15日-2016年9月2日),女,白族,出生于上海,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张丽珠是中国著名妇产科医学专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创始人、生殖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缔造者,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
张丽珠教授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一生。
她白手起家,勇攀高峰,创造多个中国“第一”;她把患者当亲人,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为无数家庭带来了福音。
张丽珠教授的逝世是我国妇产科和生殖医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
她的奋斗精神和品格将永远留存,继续鼓舞后辈为医学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懈努力。
她为中国妇产事业所作的贡献将永载史册,她开拓创新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她用爱编织的温暖将永存患者心中。
3、不孕症患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目前这一人群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疾病剥夺了他们的生育能力,让他们无法实现做父母的愿望。
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建立和发展,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我们应该感谢所有为试管婴儿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努力的人。
4、观看视频,写出一般生殖方式和试管婴儿的区别小组讨论,分享交流一般生殖方式和试管婴儿的区别5、试管婴儿的特殊性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为胎儿。
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这些孩子也是在妈妈的子宫内长成的。
可以说,“试管婴儿技术”等同于“体外受精”。
6、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分析试管婴儿技术能够诞生的相关背景1.存在许多不能自然怀孕的夫妇,迫切需要新的生育技术。
2.罗伯特·爱德华兹等科学家的不断努力。
7、试管婴儿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解决各种不孕不育问题,为千百万不孕不育夫妇带来希望。
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过程8、不孕不育原因9、试管婴儿技术的利弊试管婴儿技术造福人类能够解决各种不孕不育问题,为千百万不孕不育夫妇带来希望。
试管婴儿技术在人类生活的应用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代表教廷响应医学道德问题的宗座生命学院院长鲍拉向意大利通讯社指出:“我肯定选择爱德华兹为得主是完全不恰当。
”鲍拉称:“没有爱德华兹,世上便没有售卖数以百万卵细胞的市场,也没有大量放满胚胎的冷冻库。
”他续称:“在最好的情况下,那些胚胎会植入子宫内,但他们最有可能的下场却是遭弃置或死亡,这个问题要由新出炉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负责。
”10、辩证认识试管婴儿技术的利弊利1.让众多不孕不育患者实现求子之梦.2.促进优生优育3.避免遗传疾病4.降低流产率5.满足一些特殊需求,生想要的孩子弊1.因为试管婴儿技术本身存在缺陷,决定了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是存在风险的。
取卵过程本身也存在对女性身体造成损伤或感染的可能。
2.由于试管婴儿成功率较低,为了提高受孕成功率,大多采用一次植入多个胚胎的方法。
但是这会导致多胎率上升。
而多胎会增加婴儿早产、体重过轻、孕妇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胚胎植入后有不止一个胚胎在正常发育,可以通过人为减胎来降低多胎率,但是减胎过程本身也同样是存在风险的。
3.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尤其是ICSI技术来实现体外受精时。
增加了将精子携带的缺陷基因遗传给后代的风险。
使用试管婴儿技术有可能会使不明缺陷基因也有机会在整个人类的基因进化中保存并流传下去,由此对后代造成的可能影响仍难以预计。
4.其伦理问题一直在影响着各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家庭,也是难以估量的。
11、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科学技术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自然也有它的利端和弊端。
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善良的人们可以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为人类造福,而邪恶的人们却能用它来危害人类的生存。
科学有它的两面性,一面可以用来做好事,另外一面可以用来做坏事,或一面可以带来正面作用,另外一面可以带来负面作用。
科学既可以用它来维护正义,除暴安良,也可以用它来伤害百姓。
这并非只是无奈,更重要的,是把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减少、降低,为正义所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第一生产力,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资源、战略资源、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附加值的财富,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从经济发展上讲它是生产力,从政治上讲它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上讲它是推动力,从军事上讲它是威慑力。
12、小组讨论,分享交流辩证认识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有利和有害的方面。
五、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六、练一练1.____________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 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名字叫____________。
3. ________被称为中国试管婴儿之母。
4.一般生殖方式和试管婴儿的区别5.怎样辩证看待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七、课后作业:写一写自己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