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高考语文共96页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精选5篇)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精选5篇)

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精选5篇)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一、语用力量语用力量顾名思义就是语言运用力量,它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基本素养,是一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行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语用力量不仅是语文学科素养的核心,更是文化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的重要基础与综合体现。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23版)》曾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规定学校生应“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力量、阅读力量、写作力量、口语交际力量,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高中语文课标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使同学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力量。

”语言文字学习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基础。

“对母语力量的高度重视已呈国际化趋势,母语力量是核心素养极为重要的指标。

”[2]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从图表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制定核心素养时把母语运用力量作为个人进展和适应社会进展的重要指标。

但圆满的是,我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考试方式的受限,导致对语用力量的考查受到了影响。

因此,在语文学业成就的评价中应坚持语用力量考查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弱化同学的语言学问体系的考查,强化言语应用力量的考查。

尤其是对口语交际力量的考查要在中考和高考中体现出来。

二、思维力量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备“专家思维”和“简单交往”的人,而非储存学问“图书馆式”的人。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思维力量进展,看下表:从图表内容可以看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都把思维力量作为本国的核心素养指标,尤其注意批判性思维和制造性思维。

思维力量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国际共识的。

而语文学科作为母语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内涵的丰富性。

语文被给予更多的教育功能。

“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3],“只有语文学科,既不能脱离语言去进展同学的思维,也不能脱离思维去进展同学的语言,必需在二者的统一中去实现语言和思维的共同进展。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及核心素养分析解读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及核心素养分析解读

素养,所谓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
出处: ①《汉书· 李寻传》:“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气不素养,临事惶遽。” ②《后汉书· 刘表传》:“ (荆)越 有所素养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众来。” 二者的区别:能力是人外在的表现,素养则是人内在的品质修养。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高考测试
•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1、什么是素养? • “素养”一词已成为教育热词,各科都在 用,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等等。 那么,这个词语有什么涵义,与我们一贯 说的知识与技能、能力有何区别?提出这 个词语有什么意义呢?
从“知识、技能教育重心已转移到正
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未必正确)
(二)2018语文高考卷的六大变化
1.全卷字数从7000+到9000+
• 从阅读量看,与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相比,全国 卷的阅读量又增加了。以全国卷为例,2017年全 国卷的试卷字数为8042字,2018年全国卷的试卷 字数为9015字,增加了973字,考生阅读量在 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2.1%。 • 回看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1卷,全卷共9451字, 其中选做题,文学类阅读题2187字和实用类阅读 题2142字,考生只要二选一,除去最小的那个 2142字,全卷约7309字。按照这个速度,2019 年试卷阅读量极有可能突破10000字大关,离温 儒敏教授说的“15%的考生做不完”看来是不远 矣!
1.全卷字数从7000+到9000+
• 这不仅仅是简单字数增加,这体现了对核心 素养考查加强。
• A、首先是阅读速度的要求。
• 我没说过“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我 讲高考是选拔考试,必须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阅读速度, 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 ——部编教材主编温儒敏 • 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 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完整版)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高考、教学、备考(修订稿)

(完整版)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高考、教学、备考(修订稿)

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与高考、教学、备考关键词:高考评价体系、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有效教学与备考一、解读“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考试中心权威发布:“一体四层四翼”从顶层设计上回答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一)“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

解读:1.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2.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

不能认为高考要改革了、上大学容易了,命题难度就会下降。

3.“导向教学”其实就是说“高考=教学的指挥棒”,不论是高中教学还是初中、小学教学,都要紧盯这根指挥棒。

(二)“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

(1)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解读】高考尽管是选拔性考试,但也至少有60%的基础题。

这些题目考查的就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

这些知识绝大部分都在教材上有明确体现,考生们在一轮复习期间,首先就是要对照考纲,把每科考点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记熟、掌握。

( 2 )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 3 )第三圈层“学科素养”:知识和能力在特定情境和环境下的交流、学习、表现、运用。

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精讲课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精讲课件

(四)写作 变化:新增两道题 1.2018年全国卷Ⅰ作文 2.2018年全国卷Ⅱ作文 透露信息: 1.写作关注社会,关注时代 2.重视对理性思维的考查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 未做任何调整,表明2019年高考中这两部分会与2018年高考题型保 持基本一致。 总之,2019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与2018年相比变化不大,仅 是个别文字表述略有调整,题型示例增删变化较大,不过仍以历年 高考真题为主,而以往较为关注的文言文背诵推荐篇目并未做任何 调整。后期复习应紧扣考纲,联系考试说明,以高考真题为主加强 训练。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 (《大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是故君子 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
2
➢关注:一、大趋势
一点四面
(国家意志)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的发展)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属性)
➢关注:一、大趋势
➢关注二、总原则
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考什么 学
为什么考 教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三、语言文字应用 四、写作 与2017、2018年高考试题相比,仅将“ 现代文阅读”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和“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顺序做了调整。此调整 与2019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与要求”的顺 序调整保持一致,再次证明2019年高考试题 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会放在“文学类文
• 一、“Ⅱ.考核目标与要求”部分的变化 •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变为“根据
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
• 透露信息: • ①新增“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表明2019年高考将更加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考文本阅读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考文本阅读分析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考文本阅读分析作者:马兆锋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9年第08期在推崇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从而改变阅读教学低效的问题。

由于现行的教育制度,每位学生都要参加高考。

这就导致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将学生的语文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目标,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对每一类题目都总结出能够拿到高分的答题技巧。

在阅读课上,这些内容往往让学生感到语文课枯燥乏味,对老师所讲内容提不起兴趣。

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老师直接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灌输给学生。

这样一来,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

而新课改出台后,为高中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方向,就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就能看出来,开放性的试题越来越多。

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够加深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等,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中,需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开发其潜能,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但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自主开发自身的大脑资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后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步入自主阅读、自主理解和独立思维的理想境界,可以摒弃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融入新的元素,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用有创意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和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及高考命题评价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及高考命题评价
30
3.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 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 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 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 一的丰富内涵。这是《全日制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 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31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与表征

高考 命题 的依 据原 则方 向

四 层

高考试题评价体系

7
2017 年是中国高考发展史上 不寻常的一年。随着国家各项 事业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 考试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 建立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 中的时代强音。在“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 价体系中,“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是核心立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考”的问题;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 值”,即四层考查目标,它回答的是“考什么” 的问题;“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 性”,即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它回答的是 “怎么考”的问题。
现命题原则) • 题目编制:材料选择、符合细目表要求、原创、有新意
• 讨论试题:研磨、修改、难度预估、初步成卷
• 审题:政治倾向、民族问题、科学性、文字表达的准确性等 • 成卷:参照审题意见修改试题,组成符合考试要求的试卷 • 清样制作
• 试题预测
2017年语文命题细目表还原(节选)
题号 (答案) 1 D 2 C 3 B 4 B 一 5 6 7 D 8B C 9 5 6 3 简答 简答 单选 小说谋篇布局的妙处 小说的结尾 文本材料一、三、四的重要 语句 材料一、四的重要语句和材 料二中的图表 材料三、四中的重要概念频 道化运营模式和制播分离模 式 考查分析作品结构、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考查借助小说结尾,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C、D F B、C 分值 题型 考点指向 能力立意 能力 层级 B 3 单选 选文第1、2、3段中的重要概 念和语句 段落结构和大意以及段落之 间的逻辑关系 从文中重要的观点作出推理 小说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情节、主题 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体现

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体现

语文核心素养在高考中的体现高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具体表述及内涵如下:1、语言建构与运用一积累与语感、整合与语理、交流与语境;2、思维发展与提升一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践与推理、批判与发现;3、审美鉴赏与创造一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4、文化传承与理解一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

2019高考语文将会这样考查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会在每一道题中出现。

学习语言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过程。

这四个方面是统一于语言运用过程之中的。

不同的文本,文体特点不同,考查方式各异,但无一例外地都是建立在理解文本语言的基础上,读不懂文本语言的含意,一切鉴赏、思辨等高级素养都是空中楼阁。

从某种意义来说,对任何文本的考查,首先都是对“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己。

语用题通常用3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和2道主观题,专门考查。

客观题着重考查语言基础运用,主观题着重考查语言表达。

2018年的语用题采用了新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在一个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完成包括修改病句、补写语句和成语题,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字特点和运用规律。

新高考也非常重视在阅读文本中专门设题考查。

文言文的断句题、翻译题,论述类文本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内容理解,比如,2018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第15题,考查考生对诗的最后两句含意的分析等等,都是在直接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素养,可以这样考查!2018高考全国卷三篇论述类文本,都在考查考生在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和根据原文信息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的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

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2024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本质与核心素养

2024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本质与核心素养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学科特点,学科特点下有其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评价与要求。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张高考语文试卷,其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就在于文学类文本阅读,它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文言文和诗歌阅读,是一张试卷中最有“语文味”的部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平常喜欢阅读的网络小说、言情玄幻、破案推理、惊悚悬疑等小说,与高考试卷上考查的小说,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前者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主动选择,而后者是你在有限时间里的被动接受。

这也就意味着,这篇文章一定要考你一些知识,就看你能不能捕捉到。

二、选择题中如何快速捕捉命题者想告诉你的内容?选择题关注三种选项——扛旗选项、术语选项、形象判断选项,体会命题意图,通过分析快速把握命题信息是否正确。

1、扛旗选项:(重中之重)先给大家看四个选项。

例如:(全国甲卷7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全国乙卷7D)信件的结尾处,点出“又快到‘九一八’了”,照应了信件开头“这十年中”的说法,同时将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高考一卷6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新高考二卷6C)赶大车的人让“我”感到可亲近、可信任,除了他们“都是北方人,都是我的乡亲”,还因为他们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大家看划线的部分,这种选项怎么可能是错的,不但不错,也许你读不懂的部分,它都可以给你答案,这就是命题者在6月7号,在茫茫文海中选择这一篇文章想要告诉你的话。

2、术语选项:既然是文学,一定会有其文学术语,这是专业性的体现,用以衡量能力。

大家看这几个选项:(全国甲卷7B)文本一中的老黄是小说叙述者,也是“手术”的实施者,小说通过描写他不敢下手、不敢看等情形,烘托了老胡的刚毅。

(叙述主体)(新高考一卷7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语文教学:语文高考要关注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

语文教学:语文高考要关注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

语文教学:语文高考要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语文高考要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程振理高考语文命题年年有变,然万变不离其宗,即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

十多年来,高考改革方向越来越趋向素能型命题。

高考试卷年年呈现的稳中求变,其本质正是基于这个核心方向。

因而,高考语文备考,提升核心素养和语用能力才是根本要务。

一、透视考点,补齐短板高考考试说明是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三学生复习迎考的重要航标。

通过它,同学们不仅要看到考点的内容和能力要求,更要领悟这些考点与要求背后的考查方向,即涉及哪些方面的语文素养和语用能力。

只有补齐这些素养和能力的短板,高考备考才会更具方向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例如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无论是词语辨析、病句分析、谦敬表达、衔接连贯题,还是诗境辨析、图表理解题,表面上看都是选择题,纵然有语境感悟法、选项排除法等,但仍难确保快捷而准确地确定选项。

其实,前几种题型主要是考查同学们的语用能力和语感积累;后两种题型则侧重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与联想思维。

尽管这些素养能力并非一朝养成,但考前一个月有针对性地加强和积累,再辅以适当的类题训练,还是能有显著提升的。

而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也不是仅靠把握题型模式就能够冲关的。

因为题型虽是相对固定的,但文本却是千姿百态的。

同样的题型,对于不同的文本,其答题思维系统也不尽相同。

譬如表达技巧题,不同的诗词,自然运用不同的技法,实际作用也是不同的。

即便是小说与散文,表达技法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因而,还是要坚持积累好各类文本的语感体系、解读策略与思维素养。

至于作文,更是高考对学生阅读积累、思维水平与书写表达的全面考查。

考前一个月,同学们要每天坚持做好素材感悟与书写表达的积累,才能在考场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生活,突破考点高考前一个月,同学们要全面回归课本基础,全面强化薄弱考点。

语文课本包括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是一个完整的语知、语能、语用和语文素养综合系统。

核心素养与高考语文

核心素养与高考语文

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素养立意
高中新课标的修订;北京卷卷的风向;北京改进语文教学的21条……
以考试撬动教育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 要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人才

考试
考试变革
课程
教学方式变革 学习方式变革
2014高考:北京卷13.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 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 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200字左右)(12分) 2015高考: 北京卷19.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 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 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 全国卷Ⅰ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 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5分) 全国卷Ⅱ 11(4). 老汪与孔乙己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2016高考:全国卷Ⅲ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 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越是学校自己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任何一所高中学校,应该有自己的高考追求、高考奋斗和高
考满足。不同学校不一样的特色,不同的训练侧重点(教师 特长,学生基础不同,训练不同);(集体备课,班本化教 学)
立足学情,传承发展
站位2:从高考走势看语文备考
恢复高考之初的知识立意 世纪之交出现的能力立意 (能力立意和文化立意)
(破解答题模式化弊病,引领注重语文素养)
2014年“拿图纸、出方案”。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要求高考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 综合性、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实验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共118张PPT)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实验中学高考语文复习课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共118张PPT)
基于核心素养的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 天天新,新了还 要更新。
2
初中语文 知识性 记忆性 基础性
what
初中 vs 高中 高中语文
高考语文
能力性
学术性
发散性
生成性
探究性
创新性
what else (why)
how (how else)
卷 刻民族的灵魂》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相关分析,不正确
一项
的一项
第3题 推断和应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全国 叶嘉莹《轮渡复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II卷 七律直言进及其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相关分析,不正确
承先启后之成就》的一项
的一项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用类文本 一一信息整合+题型创新
论述文阅 读 文学类 阅读 实用
类阅读
速读中的理解性精准化阅读 理解 和感悟为基础的赏析阅读 速读为 基础的信息性整合探究阅读
理解性 综合性 技巧性
201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一一论述类文本
类 型 测试材料
第1题 信息辨别筛选 第2题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
全国 I 铁凝《照亮和雕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 写作
• (2017年考试大纲) ⑶ 有文采
•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 力。
• (2018、2019年考试大纲) ⑶ 有文采
• 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 力。
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更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 综合能力的要求,倾向于用语准确,表达的得体,所 以需要注意不同文体的语言要求。

论核心素养在高考文本阅读中的作用

论核心素养在高考文本阅读中的作用

论核心素养在高考文本阅读中的作用作者:朱利超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8期语文是一门古老又具有时代性的学科,在语文学习中首先是“听说读写”知识的建构、利用和开发。

语文课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发展,课程的核心概念从“知识”“能力”到“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通过“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学习活动”,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这样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提示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做了四点修订,已经“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考试内容直接体现语文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本文试以高考文本阅读为例,谈谈核心素养在高考能力考查中的重要作用。

一、核心素养之于高考文本阅读的意义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高考是衡量学生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这就使得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偏重于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偏重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师们往往注意总结文本阅读的相关技巧,并在阅读教学中将这些技巧方法传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这就是很多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唯一目的。

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比较大,教师常常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想法告诉学生,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探索的机会,这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要明确高中语文教学的方向,努力关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结合现阶段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情况来看,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强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高考考试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研究1. 引言1.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研究"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核心素养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是21世纪教育的重要方向。

在高考语文文本阅读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关键任务。

语文文本阅读是语文学科重要的学习内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了解语文文本的内涵、结构和语言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语文文本阅读的核心素养特征分析、高考语文试题的核心素养要求、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策略探究、核心素养在高考语文文本阅读中的应用以及高考语文文本阅读评价的核心素养标准等多个角度展开讨论,以探索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文本阅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核心素养在高考语文文本阅读中的重要性,为未来高考语文文本阅读研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语文文本阅读的核心素养特征分析语文文本阅读的核心素养特征包括语感、理解能力、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语感是指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结构和内涵有敏锐的感知和把握能力,能够领悟作者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把握文章的节奏和情感色彩。

理解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理清文中的事理关系,尤其是面对复杂抽象的文本时,能够深入剖析并理解其内涵。

批判思维是指学生具备对文本进行评判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客观、独立地审视文本,从多方面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具备独特的见解和思考方式,能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提炼,做出独到的解读和思考。

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够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这些核心素养特征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上课课件 16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上课课件 161
2017年高考作文材料含意与命意指向
材料 全国Ⅰ卷 12个关键词
全国Ⅱ卷
6个名句
全国Ⅲ卷 恢复高考40周年
含意 当代中国的缩影与表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 社会进步发展和存在的问

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 中华人文简史
社会历史的宏观语境 个人经验 个人发展 历史沉思 当下使命
核心素养
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国际理解
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 审美情趣Fra bibliotek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 (《大学》)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是故君子 无所不用其极。
(《大学》)
2
➢关注:一、大趋势
一点四面
(国家意志)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的发展)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属性)
➢关注:一、大趋势
➢关注二、总原则
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
考什么 学
为什么考 教
将归纳整合,提出来,有强化的作用,在考题的要求中可 能会突出这一点。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 )》上 课课件 16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 )》上 课课件 161
六、考试范围要求的变化
• 文学类文本 • 2017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2018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用词贴切变成了用语贴切,更体现出对学生语言表达综合 能力的要求,倾向于用语准确,表达的得体,所以需要注意不 同文体的语言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 )》上 课课件 16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 )》上 课课件 161
近年高考的分析对后阶段复习的启示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复习(修改 )》上 课课件 161

核心素养高考试卷语文答案

核心素养高考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独树一帜B. 纷至沓来C. 情真意切D. 雕虫小技答案:C解析:A项应为“独树一帜”,B项应为“纷至沓来”,D项应为“雕虫小技”。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B. 这位作家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C.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D.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学会适应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答案:B解析:A项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面临着各种挑战”搭配不当;C项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成分残缺;D项中“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成分残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条蜿蜒的小溪,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B. 夜晚的星空,繁星点点,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C. 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犹如一朵朵绚丽的彩虹。

D. 他在月光下跳舞,犹如一位优美的舞者。

答案:B解析:A项使用了比喻,但本体和喻体不相似;C项使用了比喻,但本体和喻体不相似;D项使用了比喻,但本体和喻体不相似。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墨子·非命墨子曰:“古者圣王有二十九人,其法度可知也。

然而世之所以不治者,以其从事于非仁义也。

是以子墨子曰:‘欲为仁义,实与此同。

欲为仁义,其功多,其患少;欲为非仁义,其功少,其患多。

’”子墨子曰:“今之人,欲为仁义,其功少,其患多,何也?夫仁义者,善之至也,而世之所以不治者,以其从事于非仁义也。

夫仁义者,非独其法也,又非独其行也,又非独其治也,又非独其利也,又非独其功也,又非独其名也,又非独其乐也。

故仁义者,善之至也,而世之所以不治者,以其从事于非仁义也。

”子墨子曰:“古者圣王有二十九人,其法度可知也。

然而世之所以不治者,以其从事于非仁义也。

是以子墨子曰:‘欲为仁义,实与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