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实验实验一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吞噬能力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吞噬细胞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2. 观察和分析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3. 掌握吞噬细胞吞噬实验的基本操作和结果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识别、摄取和消化病原体、衰老细胞等异物。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两种常见的吞噬细胞,它们通过吞噬作用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试剂:鸡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试剂、巨噬细胞吞噬试剂、生理盐水、染色剂等3. 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等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动物分为三组: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组、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组和对照组。
2.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 将小鼠血液分离出中性粒细胞,加入鸡红细胞混匀。
- 将混合液在37℃下孵育一定时间。
- 加入染色剂,进行染色处理。
- 在显微镜下观察中性粒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情况。
3. 巨噬细胞吞噬实验- 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出来,加入鸡红细胞混匀。
- 将混合液在37℃下孵育一定时间。
- 加入染色剂,进行染色处理。
- 在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情况。
4. 结果分析- 计算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吞噬能力。
- 分析吞噬能力与细胞种类、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1.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 吞噬百分率:实验组A(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B(未处理的中性粒细胞)和实验组C(巨噬细胞)。
- 吞噬指数:实验组A的吞噬指数也显著高于对照组B和实验组C。
2. 巨噬细胞吞噬实验- 吞噬百分率:实验组C的吞噬百分率略高于对照组B,但差异不显著。
- 吞噬指数:实验组C的吞噬指数略高于对照组B,但差异不显著。
六、实验分析1. 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能够有效吞噬鸡红细胞。
2. 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略低于中性粒细胞,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吞噬鸡红细胞。
3. 吞噬能力受到细胞种类、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小吞噬实验实验报告
小吞噬实验实验报告小吞噬实验报告篇一: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沉淀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二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局域活跃的吞噬功能。
吞噬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可使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腹腔注射鸡血红细胞,30min后处死小鼠,取出腹腔液,以冷亚甲蓝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吞噬红细胞的百分数,及观察吞噬细胞内鸡红细胞的数目,以判断吞噬细胞的杀伤能力,由此间接地测定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方法】体内法:(1)实验前3小时,小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实验时,每只小鼠注射鸡红细胞1ml,轻柔腹部,使其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30min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固定,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载玻片轻擦腹腔,使腹腔液均匀涂于载玻片过,再滴一滴0.03%冷亚甲蓝溶液,盖上盖玻片。
(4)高倍镜下进行观察,计数。
【结果】【分析】在小鼠体内诱导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后,再给小鼠注射鸡红细胞后镜检腹腔液,可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并且可看到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
二沉淀反应双向琼脂扩散实验【原理】将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分别加入琼脂板上的孔内,二者均可发生扩散,并且随扩散距离的增大浓度降低,在抗原抗体比例适宜处形成可见的沉淀线。
本实验是定性实验,常用于分析抗原抗体的纯度关系以及相互关系。
【方法】(1)制板:将熔化的1%琼脂加在载玻片上约5ml(2)打孔:待琼脂凝固后,将载玻片置于打孔样板上,用打孔器打孔(3)加样:在中央孔内加抗体,上下两孔加抗原1,左右加抗原二,每孔加10μl(4)结果观察:将琼脂板置于湿盒,37℃一天后观察结果。
【结果】在中央孔与添加抗原1的孔之间出现沉淀线,有抗原抗体反应,为阳性反应,说明抗原1与抗体相对应。
中央孔与添加抗原2的孔之间没有沉淀线,说明抗原2与抗体之间不相对应。
吞噬活动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吞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吞噬细胞吞噬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
3. 通过实验观察吞噬细胞对特定颗粒的吞噬现象,分析吞噬效率。
二、实验原理吞噬作用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赖于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
这些细胞通过质膜内陷形成内吞泡的方式,将外源性物质(如细菌、病毒等)吞入细胞内,从而清除病原体和异物。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伊文思蓝染色液、鸡红细胞悬液、显微镜等3.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等四、实验方法1. 动物分组: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吞噬细胞制备:取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制成细胞悬液。
3. 吞噬实验:a. 将鸡红细胞悬液与巨噬细胞悬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b. 培养结束后,将细胞悬液离心,弃去上清液。
c. 用伊文思蓝染色液对细胞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吞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情况。
4. 结果分析:计算吞噬细胞的吞噬效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五、实验结果1. 显微镜观察: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吞噬现象,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鸡红细胞。
2. 吞噬效率: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六、实验分析1. 吞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清除病原体和异物。
2. 本实验中,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具有明显的吞噬作用,表明吞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3. 吞噬效率的提高可能与吞噬细胞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等因素有关。
七、实验结论1. 吞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清除病原体和异物。
2.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观察了其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现象,为后续免疫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八、实验讨论1. 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细胞数量、活性、外界环境等。
2. 本实验中,吞噬效率的提高可能与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实验操作等因素有关。
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实验方法的改进
对体 内衰老死亡 细胞 和外来异 物有 吞噬和消化的功能 ,是机体 mi,弃去上清 。鸡红细胞用 生理盐水 洗涤 2次 ,离 心速度均 n
取 1m 金黄色葡萄球 菌 1 r l 8h 培养 液注射于小 白鼠 ( 昆明
收 稿 日期 :2 1 一 1 l 修 回 日期 :2 1 — 2 1 02O一 3 020—7
小 白鼠,购 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 中心)腹腔 内,5h 后将 动物 r 解 剖 ,取腹 腔液滴 于载玻片制成 薄片 1 0片 ,自然 干燥 .甲醇
sie , ihwe e mi e t r h san n dW r h — e asan n b e v e e u t t e co c p . s l r h — e a l swh c r n d d s wi W i t i iga i t h g st n g Gims i i g oo s r et s l wi t r s o e Re u t W i t t t h r s h h mi s g Gims
腹壁炎性反应 。促 使巨噬细胞游 出 吲) ,实验时先取 5ml 营养 肉汤注射 于豚 鼠腹腔 内 ,1h 后注射 1%鸡红细胞悬液 5m 于 r 0 l
豚 鼠腹腔 内,再 6h 后将动 物解 剖 ,取腹 腔液滴于载玻片制成 r
薄 片 1 , 自然 干燥 ,甲醇 固定 ,待干 ,分 别用瑞 氏染色法 0片
(x em na C nef r ai Me i l ec i , u a-e nvrt, unzo 1 0 0 C i ) Ep r etl e tro s d a ahn S nY tsnU ie i G agh u5 0 8, hn B c c T g sy a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实验报告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吞噬细胞的吞噬现象,了解吞噬细胞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掌握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吞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吞噬细胞能够识别并吞噬它们,将其消化分解,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损伤。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鸡血中的红细胞作为被吞噬的物质,将其与吞噬细胞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吞噬细胞对红细胞的吞噬情况。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家鸡2、试剂:生理盐水、瑞氏染液3、器材:注射器、无菌试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四、实验步骤1、鸡血采集用注射器从健康家鸡的翼下静脉抽取 2~3ml 血液,注入含有适量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轻轻混匀,制成鸡血细胞悬液。
2、吞噬细胞的制备(1)腹腔注射 1%淀粉溶液 2ml 到实验小鼠腹腔内。
(2)三天后,小鼠腹腔注射 2ml 生理盐水,轻揉小鼠腹部,然后抽取腹腔液,置于无菌试管中。
3、吞噬细胞与鸡血细胞的混合培养(1)取一滴腹腔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涂片,自然干燥。
(2)在涂片上滴加一滴鸡血细胞悬液,使其均匀覆盖在腹腔液涂片上,置于 37℃温箱中孵育 30 分钟。
4、染色与观察(1)取出涂片,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去除未被吞噬的红细胞。
(2)晾干后,用瑞氏染液染色 10~15 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
(3)在显微镜下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计数 100 个吞噬细胞中吞噬有红细胞的吞噬细胞数,计算吞噬百分率。
五、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吞噬细胞内有被吞噬的红细胞。
吞噬细胞的形态多样,有的呈圆形,有的伸出伪足。
吞噬了红细胞的吞噬细胞,胞质内可见被吞噬的红细胞,有的吞噬细胞内甚至吞噬了多个红细胞。
经过计数,100 个吞噬细胞中,有 80 个吞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吞噬百分率为 80%。
六、结果分析1、吞噬百分率的高低反映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强弱。
吞噬实验
吞噬实验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大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二、材料方法
(一)材料:小白鼠、金黄色葡萄球菌、瑞氏染液等。
(二)方法:
1. 试验前3天,小白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 实验时,每只小白鼠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0.5ml(腹股沟斜进针),轻揉腹部,使菌液在腹腔中分布均匀,利于吞噬。
3. 30分钟后,将小鼠拉颈处死,四肢固定,于耻骨联合上方处横剪,再沿腹白线竖剪,将皮肤与腹膜剥离,固定,在剪开腹膜,打开腹腔暴露肠管,用滴管取出腹腔液,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然后在滴一滴瑞氏染液,染色1分钟,再加盐水染4分钟,之后倒置玻片冲洗。
4. 高倍镜观察。
三、实验报告
记录本组操作及结果。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巨噬细胞体内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前言:病原微生物一旦突破体表防御屏障侵入体内,首先接触的是遍布全身的大、小吞噬细胞,他们分布于血液和组织中,并可以在某些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被吸引至微生物侵入部位。
吞噬细胞依据其形态大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及从血液游走到血管外并固定于各组织中的巨噬细胞,称为大吞噬细胞;另一类是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称为小吞噬细胞。
它们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因素。
今我设计的实验是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淀粉可以在实验动物腹腔内引起非感染性炎症渗出,在腹腔局部聚集较多巨噬细胞;将鸡红细胞注入实验动物腹腔内,可检测腹腔内的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功能。
【实验目的】熟悉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体外测定功能。
【实验原理】当鸡红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内,巨噬细胞可借助细胞表面的免疫识别受体或直接吞噬鸡红细胞而将其消化,通过显微镜观察该吞噬现象,可了解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实验材料及试剂配制】(1)体重25g左右的小鼠。
(2)5ml、1ml无菌注射器,6号、9号针头,10ml离心管,清洁载玻片,烧杯,解剖剪,眼科镊,湿盒,解剖板,图钉,37℃水浴箱。
(3)4%淀粉肉汤:称面粉3克、可溶性淀粉5克、加营养肉汤至100ml,混匀,先微火加热,不断搅拌使成糊状,再高压灭菌。
临用时,与无菌营养肉汤等量混合。
(4)D-Hank’s液:NaCl 8.0g、KCl 0.4g、Na2HPO4•H2O 0.12g、KH2PO4 0.06g、葡萄糖 1.0g、1%酚红 2.0ml。
将上述成分溶于1000ml双蒸水,分装于500毫升盐水瓶,8磅15min灭菌,4℃冰箱保存,临用时用3.5%NaHCO3调pH至7.2~7.4. (5)生理盐水(6)2%鸡红细胞:无菌操作抽取鸡翅静脉血,抗凝,置于离心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洗3次,最后一次离心2000r/min, 10min,按积压将鸡血细胞用Hank’s液配成2%浓度。
吞噬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红细胞等颗粒的吞噬现象。
3. 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二、实验原理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杀灭病原体的功能。
吞噬过程包括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步骤。
在本实验中,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红细胞的吞噬现象,评估其吞噬能力。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实验试剂: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细菌、红细胞、细胞培养液、抗生素等3.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等四、实验方法1. 中性粒细胞分离:取小鼠血液,按照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分离。
2. 细菌培养:将细菌接种于细胞培养液,在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3. 红细胞制备:将红细胞洗涤、染色,制成红细胞悬液。
4. 吞噬实验:a. 将分离出的中性粒细胞用细胞培养液洗涤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mL。
b. 将中性粒细胞与细菌、红细胞悬液混合,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c. 收集细胞,用抗生素处理,去除未被吞噬的细菌。
d. 将细胞涂片,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1.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红细胞具有明显的吞噬现象。
2.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多,吞噬红细胞的数量较少。
3. 部分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细胞内出现细菌残体。
六、实验分析1. 本实验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红细胞的能力,表明其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多,说明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较强。
3. 吞噬红细胞的数量较少,可能与红细胞的结构和表面特性有关。
七、实验结论1. 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红细胞的能力,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较强,对红细胞的吞噬能力较弱。
八、实验讨论1. 吞噬实验是评估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的重要方法,但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实验动物、试剂、操作等。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细胞学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细胞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了解巨噬细胞在防御机体内外侵犯的微生物和异物时的作用机制。
实验原理:巨噬细胞是一种能够吞噬和消化体内外各种微生物及其他异物的免疫细胞,其作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异物与巨噬细胞表面的膜蛋白结合,通过膜囊泡(吞噬体)形成吞噬泡;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形成溶酶体-吞噬体复合物,完成异物的吞噬和溶解。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1. 预先培养巨噬细胞至对数生长期,并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 cells/mL;1.2.准备巨噬细胞富集培养液、悬浮液和含有正常培养液的对照组,分别标记为A、B和C组;1.3.准备大肠杆菌溶菌液;1.4.准备各组的显微镜载玻片。
2.差速计数法确定吞噬指数2.1.取3只显微镜载玻片,分别滴加A、B和C组巨噬细胞液,每个组各滴2滴;2.2.于25℃恒温槽中孵育15分钟;2.3.分别在显微镜下用10倍镜进行巨噬细胞数目计数;2.4.计算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公式如下:吞噬指数=A-B/C-B。
3.吞噬试验3.1.在显微镜盖片上涂抹一层巨噬细胞富集液;3.2.将滴管中的巨噬细胞悬浮液加入巨噬细胞富集液之上,形成巨噬细胞层;3.3.在巨噬细胞层上滴加大肠杆菌溶菌液,并进行密封;3.4.将盖片置于37℃恒温槽中孵育30分钟;3.5.取出巨噬细胞盖片,用0.01%新洁尔灭溶液洗涤;3.6.加入吉姆萨酮染色试剂,显色15分钟后以洁净水洗净;3.7.在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的大肠杆菌数量。
4.数据处理4.1.统计吞噬细胞内大肠杆菌数量;4.2.分析吞噬指数和巨噬细胞内大肠杆菌数量的关系。
实验结果:根据差速计数法得出的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为0.67、在吞噬试验中观察到,巨噬细胞内存在许多吉姆萨酮染色的大肠杆菌。
实验讨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第一道防线,可以吞噬和杀灭多种病原菌和异物。
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为0.67,说明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
免疫学实验报告
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实验报告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科学,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免疫系统对外部病原体的应对机制以及免疫细胞的活性。
实验一:外源性抗原刺激下的免疫反应首先,我们选择了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注射了抗原A,另一组注射了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注射后,我们观察到注射抗原A的小鼠出现了明显的免疫反应,如红肿、瘙痒等症状,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出现这些症状。
为了进一步研究免疫反应的机制,我们对两组小鼠进行了淋巴细胞计数。
结果显示,注射抗原A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小鼠则没有明显变化。
这表明,外源性抗原的刺激可以引发免疫系统的活化,进而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
实验二:免疫细胞的活性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免疫系统的活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我们选择了巨噬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给巨噬细胞添加外源性抗原,我们观察到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增强。
这表明,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巨噬细胞来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接着,我们研究了T细胞的活性。
通过给T细胞添加外源性抗原,我们发现T 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
这说明,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识别并攻击体内的病原体。
实验三:免疫系统的记忆性为了研究免疫系统的记忆性,我们进行了一项长期实验。
首先,我们注射了抗原A给小鼠,观察到小鼠出现了免疫反应。
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我们再次注射了抗原A给同一批小鼠。
令人惊讶的是,这次注射后,小鼠的免疫反应明显减弱,甚至没有出现明显症状。
这表明,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能够对之前接触过的抗原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应对。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免疫系统对外部病原体的应对机制是多样的,包括免疫反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T细胞的攻击能力。
同时,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能够对之前接触过的抗原做出更快、更有效的应对。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吞噬现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和理解细胞吞噬作用的过程。
2. 学习并掌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的方法。
3. 了解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吞噬作用,又称胞吞作用,是指细胞通过质膜内陷形成内吞泡的方式吞入不能渗透过膜的较大固体物质的过程。
在高等动物体内,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巨噬细胞具有识别并结合病原体、凋亡细胞及其它异物的能力,通过吞噬作用将其消灭,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动物:小鼠2. 试剂:鸡红细胞、无菌淀粉液、冷亚甲蓝染色液、生理盐水3. 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移液器、吸管、培养皿等四、实验方法1. 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实验前3小时,小鼠腹腔注射6%无菌淀粉液1ml,诱导巨噬细胞渗出至腹腔中。
2. 制备吞噬细胞悬液:取小鼠腹腔液,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混匀后用移液器吸取上清液,即为吞噬细胞悬液。
3. 吞噬实验:将鸡红细胞与吞噬细胞悬液混合,在37℃恒温箱中孵育30分钟。
4. 制备涂片:取一片载玻片,滴加适量吞噬细胞悬液,再加入适量鸡红细胞,混匀后滴加适量冷亚甲蓝染色液,盖上盖玻片。
5. 观察与计数: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计数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鸡红细胞的数量。
五、实验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现象,部分鸡红细胞聚集到吞噬细胞附近。
通过计数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吞噬鸡红细胞的数量,计算出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
六、实验分析1. 吞噬百分率:吞噬有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巨噬细胞总数× 100%2. 吞噬指数:吞噬的鸡红细胞总数/吞噬有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实验结果显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较高,说明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七、实验结论1. 吞噬作用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生物学功能,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较高。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
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一、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一) 体内法[材料](1)动物:豚鼠。
(2)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
(3)无菌注射器及针头、无菌肉汤、玻片、瑞氏染液。
[方法](1)第1天注射无菌肉汤10 ml 于豚鼠腹腔,隔24h同法注射肉汤5 ml。
20min 后,再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Iml 于上述部位。
(2) 注射完毕,每隔20 min 用注射器抽取腹腔液,并做推片,待其自千后,用瑞氏染色法染色,镜检时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小吞噬细胞吞入胞浆时为宜。
(3)瑞氏染色方法如下: 将瑞氏染液滴加数滴于涂片上。
加入等量的蒸馏水,轻轻混匀,染5 -10 min。
用蒸馏水(或自来水) 冲洗。
待干或轻轻用吸水纸将涂片吸干,油镜检查。
[结果]染色后,可见小吞噬细胞的核及被吞噬的细菌呈深紫蓝色,而小吞噬细胞的胞浆为紫色。
(二) 体外法[目的]1.熟悉检测白细胞吞噬作用的原理与实验方法。
2、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检测了解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3.掌握显微镜、油浸镜的使用与保护方法。
[原理]中性粒细胞具有在噬杀菌功能,当与颗粒物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混合后,孵育一定时间,颗粒物质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根据吞噬率与吞噬指数可反映该细胞的吞噬功能,但不能反映其杀伤功能。
[材料](1) 3.8% 枸橼酸钠。
(2)碘伏、无菌注射器及针头、吸管、试管、载玻片、温箱等。
(3)瑞氏染液(4) 葡萄球菌悬液: 取白色葡萄球菌在琼脂斜面上生长24 h的培养物,用无菌生理盐水刮洗下菌苔,用PBS洗涤2次,最后用比浊法将菌液调整至5x107ml 悬液,100℃加热15min,置4℃冰箱备用。
[方法](1) 自静脉采血0、2 m,放于含3.8% 枸橼酸钠0.2ml的小试管中,混匀,防止凝血(或由一人抽血10ml抗凝,供全小班使用)。
(2) 取葡萄球菌悬液0、2ml,加于上述血液中混匀。
(3) 37 C温箱孵育30min,每10min取出振摇1次,再继续静置孵育,于30min 时取出。
医学免疫学实验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测技术
细胞免疫的体外检测
•大、小吞噬细胞 •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血涂片大吞噬细胞
大吞噬细胞吞噬实验(示教)
※ 观察示教,并作图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2、淋巴细胞的测定
(一)T细胞总数及亚群的测定 (二)T细胞功能的测定
1.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形态学方法、3H-TdR掺入法等。
2.细胞毒试验 3.细胞因子测定
T
+
T
T T
1)T细胞花环形成试验 T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形成花环。
计数200个淋巴细胞,结合3个SRBC或以上者的E 花环 阳性细胞数。
玫瑰花环试验
E-rosette formation test
正常范围:50%-80%
2. T细胞增殖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
细胞免疫的体外检测
1.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操作) 2.E-花环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大、
小吞噬细胞的吞噬现象(示教)
小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1. 抽取2ml血到抗凝管 2. 加入等量菌液,混匀 3. 37ºC反应30min 4. 加1小滴推片(制作血涂片) 5. 自然干燥 6. 加瑞氏染液以及等量蒸馏水反应10sec 7. 细水流冲洗 8. 吸干后油镜检查
免疫学实验实验一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无菌观念
严格贯彻“无菌概念”的培养和训练,严格实施“ 无菌操作”。
实验中如发生意外,如菌液洒在桌面或含活菌的 实验器材损坏使细菌溢出,污染衣物手指等,应 立即报告老师,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吸过菌液的吸管等要放在0.1%新洁尔灭溶液中 ,不得放在桌上,更不可冲洗于水槽内。用过的 带菌玻片也应放于含消毒液的容器内。
步骤
一滴抗凝剂 双凹片 1滴血,用采血针混 匀
点酒精灯 接种环烧3次 取3~4环菌液 加入血中用接种环混匀 温育(37度)30 分钟 推片(慢、厚) 自然干燥
加瑞氏染液2滴20秒 加缓冲液4滴(染液 与缓冲液比为1:2) 混匀 染色10分钟 冲洗 吸干 油镜观察
*纸 污物盆,针、双凹片 瓷缸(讲台), 油片 玻璃缸(水池旁) 泡手
油镜的使用
保护:拿取手式 观察:标本固定载物台上 低倍镜找到标本
低倍镜移开 滴香柏油 换油镜 目镜观 察,微调至清晰 清洁:使用完毕立即用擦镜纸(滴加二甲苯 )擦干镜头上的油
操作:小吞噬(中性粒细胞对小颗粒物质 的吞噬)
器材:采血针1根/人,棉签3根/人 载玻片1张/人,双凹片2张/2人 抗凝剂1支/桌,细菌1支/桌 酒精灯1个/2人,接种环1个/2人
示教片
大吞噬现象
1、淀粉溶液注入豚鼠腹腔内 2、次日再注入淀粉溶液,1小时后腹腔注入鸡血球 悬液 3、血球注入后1小时吸取豚鼠腹腔液,瑞氏染色 4、油镜观察,可见巨噬细胞内吞噬有鸡血球
医学免疫学实验小吞噬+大吞噬+E花环
操作步骤
3.弃上清,吸取白细胞层制片,自然干燥。 4.甲醇固定1~ 2min后,姬姆萨染色15~20min, 水洗,干燥。 5.油镜下计数200个淋巴细胞,观察淋巴细胞的 形态变化,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
结果判断
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医学免疫学实验
实验内容
1.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试验 2.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示教) 3.E花环形成试验(示教) 4.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示教)
吞噬细胞(phagocyte):主要包括中性粒细 胞(neutrophil)和单核吞噬细胞 (mononuclear -phagocyte)两类。
3.水洗(勿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
4.吸水纸拍干水分,干燥。
(三)显微镜油镜镜检
五、注意事项
➢ 注射菌液时不要注射到皮下或腹腔脏器内,注 射后轻揉腹部,使液体在腹腔内分散均匀。
➢ 涂片应薄厚均匀适中,避免过薄或过厚。 ➢ 瑞氏染液染色时间不能过长以免染色过重。
A 红细胞 B 、H 淋巴细胞 C 、E、I 中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F 单核细胞 G 血小板 J 嗜碱性粒细胞
实验原理
植物血凝素(PHA)
T淋巴细胞
增殖分化 淋巴母细胞
体积变大 胞浆增多、空炮 核染色质疏松 核仁明显 有丝分裂
试剂与器材 ■1. RPMI1640 培养液。包含:小牛血清10%、 青霉素100u/m1 、链霉素100ug/m1,用无菌 的3% NaHCO3调pH 至7. 2~7.4。 ■2.植物血凝素(PHA)。用含10%小牛血清 的RPMI培养液稀释至500~ 1000ug/ml.
检测指标:
小吞噬实验报告问题(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和杀灭病原体的功能。
小吞噬实验是研究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特定颗粒的吞噬情况,可以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及其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对小吞噬体的吞噬能力,并分析影响吞噬效果的因素。
二、实验目的1. 熟悉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观察中性粒细胞对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的吞噬情况。
3. 分析影响中性粒细胞吞噬效果的因素,如温度、pH值、细胞浓度等。
4. 评估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 中性粒细胞来源:人外周血- 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直径约为1μm的聚苯乙烯颗粒- 细胞培养液:RPMI-1640培养基- 其他:细胞计数板、离心机、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2. 实验试剂:- 胰蛋白酶:用于消化外周血中的红细胞- 胰蛋白抑制剂:用于抑制胰蛋白酶活性- 荧光标记剂:用于标记小吞噬体- pH缓冲液:用于调节细胞培养液的pH值- 温度调节装置:用于维持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四、实验方法1. 细胞制备:- 收集人外周血,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去除红细胞。
- 加入胰蛋白酶和胰蛋白抑制剂,消化细胞,制成中性粒细胞悬液。
- 用细胞计数板计数,调整细胞浓度至1×10^6 cells/ml。
2. 实验分组:- 设定对照组:细胞培养液+未标记小吞噬体。
- 设定实验组:细胞培养液+荧光标记小吞噬体。
- 设定不同条件组:不同温度、pH值、细胞浓度等。
3. 实验操作:- 将细胞悬液和荧光标记小吞噬体按比例混合,加入细胞培养板。
- 将细胞培养板放入37℃、pH7.4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小时。
- 取出细胞培养板,用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洗涤细胞3次。
- 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对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的吞噬情况。
4. 数据分析:- 计算不同条件下中性粒细胞对荧光标记小吞噬体的吞噬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观念
严格贯彻“无菌概念”的培养和训练,严格实施“ 无菌操作”。
实验中如发生意外,如菌液洒在桌面或含活菌的 实验器材损坏使细菌溢出,污染衣物手指等,应 立即报告老师,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吸过菌液的吸管等要放在0.1%新洁尔灭溶液中 ,不得放在桌上,更不可冲洗于水槽内。用过的 带菌玻片也应放于含消毒液的容器内。
油镜的使用
保护:拿取手式 观察:标本固定载物台上 低倍镜找到标本
低倍镜移开 滴香柏油 换油镜 目镜观 察,微调至清晰 清洁:使用完毕立即用擦镜纸(滴加二甲苯 )擦干镜头上的油
操作:小吞噬(中性粒细胞对小颗粒物质 的吞噬)
器材:采血针1根/人,棉签3根/人 载玻片1张/人,双凹片2张/2人 抗凝剂1支/桌,细菌1支/桌 酒精灯1个/2人,接种环1个/2人
步骤
一滴抗凝剂 双凹片 1滴血,用采血针混 匀
点酒精灯 接种环烧3次 取3~4环菌液 加入血中用接种环混匀 温育(37度)30 分钟 推片(慢、厚) 自然干燥
加瑞氏染液2滴20秒 加缓冲液4滴(染液 与缓冲液比为1:2) 混匀 染色10分钟 冲洗 吸干 油镜观察
*纸 污物盆,针、双凹片 瓷缸(讲台), 油片 玻璃缸(水池旁) 泡手
免疫学试验(一)
实验室规则
1、只带书籍、文具等实验相关物品进入实验室。 2、必须穿工作衣,离室时脱下并反折。 3、严禁在实验室吃东西,不得随地吐痰。 4、实验中不得随便走动,应保持安静、有序。 5、实验器材使用后按要求摆放,有菌的器材按要求浸泡 于消毒液中。实验器材如有损坏,及时报告并登记。
6、实验完毕应打扫实验室卫生,关闭门窗水电,洗手清 洁后方可离室。
示教片
大吞噬现象
1、淀粉溶液注入豚鼠腹腔内 2、次日再注入淀粉溶液,1小时后腹腔注入鸡血球 悬液 3、血球注入后1小时吸取豚鼠腹腔液,瑞氏染色 4、油镜观察,可见巨噬细胞内吞噬有鸡血球
中பைடு நூலகம்粒细胞
实验报告
画图: 大吞噬 小吞噬
*视野、标注、大小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