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之行星地球行星地球知识点一: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 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 八大行星分类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行星地球知识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 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是核聚变反应。
2.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行星地球知识点三: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二、太阳直射点移动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2. 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 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一)昼夜交替1.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含答案)

第1课 地球的宇宙位置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了解常见天体的分类和特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能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和特征,理解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3,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理解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知识点0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1、概念:通过天文望远镜或其他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探测到的星际空间物质,统称为天体。
2、常见天体类型和特征:(1)星云:有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
行星的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二)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划分(1)可观测宇宙:银河系与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统称。
(2)银河系:由太阳和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恒星系统,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太阳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3)太阳系(4)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组成。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地距离约为38.4万千米。
【微点拨】河外星系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一样也是由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和星际物质组成。
人们已经观测到大约10亿个同银河系类似的星系,估计河外星系的总数在千亿个以上。
河外星系的发现将人类的认识首次拓展到遥远的银河系以外,是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三)太阳系1、构成: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行星际物质等。
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3、太阳系中已知8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专题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专题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Ⅰ天体系统1、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排序是:宇宙——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主要天体→质量巨大:恒星星云3、恒星:炙热气体自己发光球状氢氦组成星星由星云演变4、星云:气体和尘埃物质云雾状氢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小5、行星:椭圆轨道绕恒星运行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变成球体能清除公转轨道周围物体6、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7、彗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质量很小云雾状慧头(彗核、慧发、慧云),彗尾8、流星体→(大气层)→流星现象→陨星(陨石陨铁石铁陨星)9、地月系:太阳是中心天体八颗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10、矮行星:绕太阳公转球形不能清除公转轨道周围物体比行星小11、银河系:银核银盘银晕扁圆盘状星系Ⅱ太阳系1、宇宙年2.5亿年八大行星→共面性、同向性(自西向东)、近圆性2、太阳系小天体群→小行星带→火星木星之间Ⅲ太阳1、离地最近恒星4H→He+m(核聚变)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为光色冕(亮↓温↑厚↑)2、光球太阳黑子(温度低)平时可见3、色球耀斑日珥日全食可见4、日冕日全食可见引力小→热电离气体离子向外高速运动→太阳风→极光、彗尾太阳风扰乱地磁场,产生磁暴,极光5、太阳黑子,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11年一周期活动剧烈→磁暴(短波通讯中断)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无线通信,气候异常Ⅳ只有一个地球1、太阳水星0 金星0 地球1 火星2(小行星带)木星16 土星23 天王星15 海王星82、水金地火→类地行星离日近,物性与地似(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大,中心有铁核)3、土木→巨行星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H He Ne组成4、天王海王→远日行星5、行星之最温差水星表温金星体质大木星无卫星水金卫最多土星6、地球是以生命存在:日地距离→15℃,液态水体质适中→大气(不弄不易失)和水自公转周期适中→避免长夜长昼,长冷长热,交替变化专题二Ⅰ月球1、引力小(地球1/6)不吸水&气→温差大表面起伏不平明亮→高原山脉阴暗→平原盆地环形山→可能陨星撞击、火山爆发2、公转周期27.32日→恒星月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方向一致,自西向东→相同月Ⅱ月相表一名称-时间-月面状况-日地月位置新月初一彻夜无月日地月一直线,月球在中间上弦月初七、初八西空月面朝西日地月成90°满月十五、十六通宵见月日地月一直线,地球在中间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冬空月面朝东日地月270°表二月相-偕日生落-时间月相偕日生落升上中天落空位新月同升同落晨正午昏/上弦月后升后落正午昏子夜西满月此升毙落昏子夜正午东→西下弦月先升先落子夜晨晨东总结: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Ⅲ日食与月食1、日全食日偏食(日地月一直线月球在中间月影落在地球上西暗西亮)2、月全食月偏食(日地月一直线地球在中间地影落在月球上东暗东亮)3、日食可推出新月月食可推出满月充分给必要4、当日地月严格在一直线,月球处于地月轨道面相交线附近Ⅳ月球和潮汐1、潮汐主要由月球引潮力,两次涨潮间隔12h25min2、大潮日地月一直线太阳+月球满月、新月初一月半3、小潮日地月90°上下弦月初八廿三为什么朔望月与恒星月时间长度不同由于月球公转的同时,地球也在公转,在以恒星作为参考点计算恒星月时,由于恒星位置时分遥远,地球与恒星间的角位移可忽略,因此,恒星月是月球绕转地球的真正周期。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河外星系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二节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二、太阳直射点移动23°26′N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0°23°26′S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3..地球公转过程中速度变化的判断依据:1月初,地球运行至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二、昼夜交替和时差㈠昼夜交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系统1、各种天体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它们都有巨大的质量。
①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氢和氦;②星云:云雾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氦;③行星:围绕恒星运动的、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④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
它的质量比其所环绕的行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⑤彗星:围绕恒星运动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分为彗头和彗尾两部分,彗头由彗核、彗发、彗尾构成。
彗尾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⑥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降落到地面的未烧尽的流星体叫做陨星;陨星(非天体)有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三种。
2、天体系统说明①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不代表宇宙;②与银河系并列的是河外星系,当然河外星系的大小远大于银河系。
3、月/日地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约为1.5亿千米。
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王星已被排除)。
2、其轨道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宇宙年:2.5亿年。
4、哈雷彗星:自东向西公转,而八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
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三、太阳1、由炽热的气体构成;核聚变产生能量。
2、天文学上将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越向外层,厚度约大,亮度越小,温度越高。
①光球——太阳黑子;②色球——耀斑、日珥;③日冕——太阳风。
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黑子——强弱标志;耀斑——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黑子一般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这个周期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也为11年。
3、太阳活动的影响:极光、磁暴、短波无线电信号。
四、只有一个地球1、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4个、巨行星2个、远日行星2个。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全)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能观测到的距离——150亿光年●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行星的特点: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够清除自身公转轨道周围物体●哈雷彗星周期——76年●陨石种类有三种: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太阳系●宇宙年:2.5亿年●行星运动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距离太阳最近的横恒星——比邻星●太阳的外部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里向外)温度变化:越来越高●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红色火焰>(色球);太阳风(日冕)●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使天气气候异常、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光只有一个地球●八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类地行星)其中土星卫星数目最多,水星金星没有卫星,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火星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地球自传与公转周期适●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月球●月球上没有声音,没有散射光,表面温差大,起伏不平,有环形山●月球运动周期:恒星月27.32日月相●月球本身不发光●朔望月29.53 日新月(初一、三十,大潮,日食,月球在日地之间)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地球在日月中间)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日食与月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分月全食、月偏食月球与潮汐●两次潮水间时间间隔12小时25分。
太阳引潮力不及月球1/2。
●大潮: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叠加小潮: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削弱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太空探索的的历程● 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 1961年加加林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第一个脚印●中国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太空探索的意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专题4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泰山日出
日落
日珥和日冕
光球层
太阳黑子
太阳的光和热基本上都 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
耀斑
日珥
日冕层
太阳风
(高能带电粒子流)
4.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
分层
(里 外)
特征
太阳活动
周期
厚 亮 度 度 薄
温 度
光球 色球
发光层 玫瑰色
黑子 耀斑
11 年
亮 低
日珥
日冕 完全电离 太阳风
厚
暗 高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降水与气温的变化 (黑子) (2)破坏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 (黑子、耀斑) (3)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太阳风) (4)产生极光 (太阳风)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天体:太阳
1.成员
(2)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矮行星(冥王星…) (4)小天体
2.运动特征: 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3.八颗行星分类
杨利伟走出 “神舟五号”返回 舱
费俊龙、聂海胜走出 “神舟六号”返回舱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走出“神舟七号”返回舱
翟志刚出舱活动
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七号运行在高度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 ,3名航天员组成乘组执行飞 行任务, 1名航天员出舱,神舟七号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太阳
1.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日地距离1.5亿千米
3.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的基本能源
教案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课题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一课时)学校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执教钱佳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主要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层次2.能运用“天体系统”图,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形成宇宙主体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立体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宇宙的浩瀚、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激发探索宇宙的激情,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学重点恒星、星云;天体系统教学难点天体系统的层次;恒星、星云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ppt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新学期引入走进高中地理一、什么是地理(what)教师提问:什么是地理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翻阅第一册书目录,介绍本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为自然地理部分;ppt展示第二册目录,教师介绍第二学期所学内容为人文部分;教师:因此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以及它们的空间结构与规律的科学二、为什么学习地理(why)教师提问:我们为何要学习地理图片“魔鬼城”、沙漠玫瑰、天气预报、校园校徽、校园卫星图三、如何学习地理(how)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高中地理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新课教学导入新课:通过“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和“1930年汤博文发现冥王星”的两张照片展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于宇宙概念的思考教师: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四方上下指代空间间,古往今来指代时间,因此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学生:翻阅课本回答宇宙的范围、组成以及性质一、对宇宙的基本认识使学生对宇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1.宇宙的范围:有限&无限教师:宇宙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是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有限的。
2.宇宙组成:各种星体和弥漫物质3.宇宙的性质: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二、天体:各种星体1.天体的组成教师提问:抬头仰望天空能看到哪些星体学生:月亮、太阳、牛郎星、织女星、流星等教师:总结天体的组成以及最基本的天体图片展示各个天体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宇宙中天体的组成,并且通过图片展示,更加形象直观2.天体的比较学生:翻阅课本2-3页,完成表格,包括天体的组成、举例以及主要特点教师:辨析流星体、流星现象和陨星三个概念的区别教师提问:彗星长长的彗尾是如何形成的,提示根据彗星的特点绕太阳转以及彗头的物质组成来分析学生:彗头由冰物质组成,绕太阳转,升华形成背向太阳的彗尾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三、天体系统教师:天体之间也会存在着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1.地月系—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2.太阳系提问:太阳系除了太阳之外还包括哪些天体学生: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带观看flash,学生总结八大行星的位置、运动特征以及分类3.银河系—河外星系学生完成天体系统级别图结束新课天外来客:如果你想有幸被外星人联系到,请你留下你的具体地址激发学生兴趣作业完成学案教学反思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同样也是进入高中以后的第一节地理课,如何转变学生从初中地理学习的思维方式转变为高中地理更加空间化的思维是每一次备课都值得去深思的,并且同时要兼具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