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丰碑》课本剧
课本剧丰碑演员有感作文
![课本剧丰碑演员有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092cf3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c.png)
课本剧丰碑演员有感作文
站在台上,我就成了那位军需处长。
那军大衣,那雪花,都让我感觉冷到了骨子里。
但每次一想起那些先烈,我就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
我就演那个小战士,虽然只是个小角色,但每次看到处长那坚定的眼神,我心里都特别震撼。
他真的是我心中的英雄。
说实话,导演这戏真的不容易。
这不仅仅是一出戏,更是对历史的致敬。
每次排练,我都觉得是在和那段历史对话,和那些英雄交流。
每次看这场戏,我都感觉自己被带回了那个年代。
那些角色,那些情节,都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冰天雪地的长征路上。
演员们真的太棒了,他们把历史演活了。
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每次演出完,我都会深深地感慨,是那些英雄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真的是一部值得每个人去看的戏。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PPT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丰碑》PPT](https://img.taocdn.com/s3/m/e2ba51e6da38376bae1fae00.png)
将军愣住了,眼睛湿润了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此刻他心里想:( )
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坚定 的脚步声,这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 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呢?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动。
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牺牲前他内心一 定在想 : ( )
将军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 发棉衣?”“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 来!” 此刻他心里想:( )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此刻战士们心里一 定在想:( )
五年级语文《丰碑》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丰碑》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571f11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6.png)
五年级语文《丰碑》说课稿五年级语文《丰碑》说课稿一、说教材《丰碑》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十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丰碑》的主人公是军需处长,可全文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地方不多,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将军的神态和动作,感情真挚浓烈,有力地衬托了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
在认真分析了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丰碑》这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语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理解丰碑的含义。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初步领会文章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丰碑的含义。
二、说教法1、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2、多媒体直观法:课堂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快、更准、更深地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合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表演法:表演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方式,在课堂中运用表演法,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
5、诵读感悟法:《丰碑》一课语言精练生动,思想性强,故事感人至深。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实现语感的积淀。
三、说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课本剧《丰碑》串词报幕词
![课本剧《丰碑》串词报幕词](https://img.taocdn.com/s3/m/10da6fd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e.png)
课本剧《丰碑》串词报幕词
我们是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孩子,我们没有机会体会革命年代的辛苦,今天,请欣赏课本剧丰碑,了解那个年代的故事。
《丰碑》是革命思想的凝聚,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丰碑》是一曲赞歌,回荡在中华大地上。
《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辈当以先烈为榜样,继承先烈遗志,守护好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不受外来侵略和践踏!在中共二十大来临之际,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_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_1](https://img.taocdn.com/s3/m/798a806bee06eff9aef807ad.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丰碑》电子教案说课文稿一、教材简析小学语文课本里收集了不少红军长征途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让我们把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一起走进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这篇课文。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对红军将士的敬佩从心底油然而生。
我们尝试利用多媒体让情景交融,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去感悟。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应注意课文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于是,我拟订了以下学习目标。
1 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红军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人片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3 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议的能力。
4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体会文中当详则详,当略则略的表达方法。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感悟文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红军将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三、教法、学法设计1 激情范读,整体感知利用多媒体集图象、音效、文字为一体的优点,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引入情景,在凝重的画面与音乐声中,老师用充满激情的朗读,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简要说出整体感受。
2 自主学习,重点感悟新的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此审视阅读教学过程,课堂首先要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这种对话至少应包括:(1)搜集处理信息并把握意义(即读懂了什么);(2)受到情感熏陶;(3)获得思想启迪;(4)享受审美乐趣。
第一点是主要的,但并不意味着后三者可以不要。
教学中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段落,并想想为什么感动?学生把自己的感悟与小组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丰碑课文简介(专业17篇)
![丰碑课文简介(专业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4389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8.png)
丰碑课文简介(专业17篇)课文丰碑的主要内容《丰碑》讲述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队伍在冰天雪地中行进,军需处长把棉衣全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云中山冻死了。
歌颂了红军战士们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在最后一自然段中,“那声音”表面指的是“沉重的脚步声”,实际上指的是革命队伍中的那种一心为公、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和团结一致的钢铁般的意志。
因为有了这种精神、这种意志,任何艰难险阻挡不住红军前进的步伐。
将军看到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为了战士们能穿上暖和的衣裳,牺牲了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筑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心里很受感动,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一位军长发现自己的军需处长冻死了,是因为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身上没有预寒的衣物。
将军震撼了,他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红军在冰天雪地中前行,一位将军发现军需处长因为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没有御寒的衣物,被冻死了,变成了一座丰碑,将军震撼了。
红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前行,一位军长发现自己的军需处长冻死了,是因为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别人,自己身上没有预寒的衣物。
将军震撼了,他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
将军看到军需处长一心为公,舍己为人,为了战士们能穿上暖和的衣裳,牺牲了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筑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心里很受感动。
《丰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残酷、严峻、丰碑、恶劣、袭击、倚某、湿润、覆盖、晶莹”等。
2、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志、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三、教学难点: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体会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
丰碑课本剧六一串词
![丰碑课本剧六一串词](https://img.taocdn.com/s3/m/fbe977d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7.png)
丰碑课本剧六一串词
1、他们是英雄,他们是路标,他们是丰碑!一个个可歌可泣的事迹,一个个可赞可叹的信念,一个个可敬可畏的军魂!
我能不被他们感动,不被他们震撼吗?
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信念永存。
请欣赏朗诵《丰碑》
2、百年生涯话麻桑,三起沉浮乃铿锵;帷幄运筹润捷报,车房伏枥酿华章。
铁嘴轻朗联合国,科技喜诵“邓小康”;“中特”再释生产力,一国两制世无双!一个世界的伟人,用他卓越的才华,铸就了不朽的丰碑,让中华荣耀,让世界惊叹,请欣赏朗诵《丰碑》。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一个名字,一座丰碑,一串名字,一条脊梁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激励我们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请欣赏朗诵《丰碑》。
小学五年级语文《丰碑》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丰碑》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af2c0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6.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丰碑》优秀教案《丰碑》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竟然未留一件棉衣给自己而被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丰碑》优秀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丰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有条理地将思想内容表达清楚的。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配乐导入。
1、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2、学生借助学习网站中“忆海畅游”网页自由选择浏览一下图片、录象或文字资料,加深理解时代背景[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了,今天的孩子不容易理解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借助网络丰富的信息量,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浏览,对于理解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同时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讨论交流。
[讨论这个环节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在读中获取的信息内容表达出来。
]三、再读课文。
1、师:让我们穿过时空的隧道,再读课文,在文章开始和结尾处找出两个带问号的句子;2、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后齐读。
3、第一句是将军的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在课文中找一找。
4、学生找出四个“可能”后,师生合作读句子。
[在初读了课文之后,学生能很快地找到有关句子,同时,也有意识地进行阅读能力的训练。
师生合作读句子,把老师放在了学习的合作者的位置上,是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既是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根据学过的课文改编可剧本,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对话动作表情5年级
![根据学过的课文改编可剧本,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对话动作表情5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064cd3f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b.png)
根据学过的课文改编可剧本,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对
话动作表情5年级
今天,赵老师让我们演课本剧,我们跃跃欲试,赶紧排练起来。
第一组上场了,演的是《红楼春趣》。
他们演得绘声绘色,实在找不到风筝,就用线拴住气球当风筝玩。
其中,有一句让我发笑,那就是接近尾声时,一位丫头说:“我家主子请大家吃饭,请大家随我来。
”动作和神态还挺像一个丫头。
这句话是课文里没有的,太逗了。
第二组更逗,演得《三国演义》。
他们把课文改编了一下,令人发笑。
他们弄的全是两把扫帚,上面顶着桌布,有人还精心拿了弩。
这个更搞笑,他们准备得也很好。
后来结束了,小田还拿了一张纸,跑到中间,上面写着“完”。
第三组演得是一个悲剧,是一个阅读链接,叫《丰碑》。
他们把纸片撒在“军需处长”的头上,身上。
这个“军需处长”手里还夹着一卷“烟”。
全程没有太多的需要和动作,让人感到一阵庄严。
同学们真是一个个“深藏不露的高手!他们的演技一个赛一个,你们真棒!。
课本剧《丰碑》解说词
![课本剧《丰碑》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794e2b8933d4b14e84246827.png)
四二班课本剧《丰碑》
红军某部一位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在冰天雪地中活活地冻死。
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冻僵的身躯,成了将军和战士心中一座晶莹的丰碑,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
在危难的关头,军需处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士,把死的悲壮留给自己。
这就是我们的军需处长!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竖起了一座雄伟的路标,在我们红军战士的心中,树起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请欣赏四二班带来的课本剧表演《丰碑》!。
小学语文《丰碑》课本剧与小学语文《李时珍》分课时教案编写教学设计汇编
![小学语文《丰碑》课本剧与小学语文《李时珍》分课时教案编写教学设计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4aa43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2.png)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丰碑》和《李时珍》的文章;(2)理解《丰碑》和《李时珍》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3)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两位主人公的不同品质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课时教学,让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丰碑》和《李时珍》;(2)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学习《丰碑》和《李时珍》,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和敬仰之情;(3)引导学生从两位主人公身上汲取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丰碑》教学内容:(1)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丰碑》的背景和作者;(2)第二课时:分析文章主题,解读人物形象和情节;(3)第三课时:进行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2. 《李时珍》教学内容:(1)第四课时:导入新课,介绍《李时珍》的背景和作者;(2)第五课时:分析文章主题,解读人物形象和情节;(3)第六课时:进行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1. 《丰碑》和《李时珍》的文本;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3. 分组讨论的指导手册和评价标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新课的学习;2. 阅读理解: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解读人物形象和情节;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课文中的情景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参与度;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分组讨论中的表现;4.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和价值观的树立。
小学语文《丰碑》课本剧与小学语文《李时珍》分课时教案编写教学设计汇编
![小学语文《丰碑》课本剧与小学语文《李时珍》分课时教案编写教学设计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008024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1.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丰碑》和《李时珍》两篇课文,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两位主人公的事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课时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崇尚科学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丰碑》课文学习:了解碑的含义,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英雄事迹,学习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2. 《李时珍》课文学习:了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学习他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两位主人公的事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崇尚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事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英雄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李时珍的事迹,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丰碑》和《李时珍》两篇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学习《丰碑》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英雄事迹,体会英雄的品质。
(2)学习《李时珍》课文,了解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学习他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3. 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两位英雄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尊敬英雄、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六、课时安排:1. 《丰碑》课文学习:1课时2. 《李时珍》课文学习:1课时3. 分组讨论:0.5课时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3. 分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丰碑》、《李时珍》2. 相关资料:英雄人物的事迹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介绍3. 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等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
课本剧丰碑作文
![课本剧丰碑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7732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a.png)
课本剧丰碑作文我写作文的时候啊,就爱先从场景描写入手。
你想啊,那冰天雪地的,“呼呼”的风声就像鬼哭狼嚎似的,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
我记得我写的时候还纠结过呢,到底是把雪描写得像鹅毛呢,还是像盐粒子。
嗯……最后我觉得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像盐粒子更能体现那种刺痛感。
不过这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啦,你们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呢。
然后就是人物啦。
军需处长这个人物可不好写。
我一开始写的时候,就把他写得特平面,就像那种样板戏里的人物似的,高大全,没什么个性。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啊。
他在把棉衣让出去的时候,内心肯定也有过挣扎的,他也会冷啊。
就像我们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说你会毫不犹豫地把好东西让出去吗?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犹豫一下的吧。
哎,我这又扯远啦,咱们说回作文。
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呢,我就会想象自己是那个军需处长或者是那些战士。
要是我是军需处长,我会怎么说话呢?可能会有点严肃,但又充满了对战士们的关爱。
比如说:“战士们,你们年轻,还要继续战斗,这棉衣你们穿上。
”写的时候我还会不自觉地带上我自己的口头禅呢,像“嗯……这个事儿啊”之类的。
哦,对了,我还得跟你们说个行业里的小趣闻。
我听说啊,有个作家写关于课本剧的作文时,把人物名字都给写错了,闹了个大笑话。
哈哈,咱们可不能这么马虎呀。
在这个写作的过程中,我对课本剧作文的看法也一直在变。
以前我就觉得按照模板来写就好了,什么开头写背景,中间写人物和情节,结尾升华一下主题。
但现在我觉得,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里面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你和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个故事讲给读者听,而不是机械地复述。
那这个作文的结尾怎么写呢?嗯……这可就有很多种可能啦。
你可以写战士们对军需处长的缅怀,也可以写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比如在困难面前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之类的。
不过这也不是唯一的答案,要是你们有更好的想法,欢迎分享啊。
说不定你们的想法能让我这个写了20多年的老作家都眼前一亮呢。
文艺汇演“课本剧丰碑剧本”
![文艺汇演“课本剧丰碑剧本”](https://img.taocdn.com/s3/m/0fa3277af7ec4afe04a1df9b.png)
《丰碑》课本剧【剧情简介】:红军某部一位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在冰天雪地中活活地冻死。
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冻僵的身躯,成了将军和战士心中一座晶莹的丰碑,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
【剧中人物】:将军:红军某部一位爱兵如子,嫉恶如仇的高级将领。
军需处长:红军某部负责军队所需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饱经风霜、乐观豁达的老干部。
(以下简称处长)张连长:红军某连连长。
小马:军需处一位同处长朝夕相处的年轻干部。
警卫员:将军的随身警卫。
肖团长:红军某团团长。
众战士:【布景】:【云中山,峰峦突兀,山道崎岖,远处的山顶上白雪皑皑。
近处,一棵光秃秃的大树,树旁隐约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画外音:【狂风呼啸。
音乐起。
】(旁白):1936年初冬,在山西省北部吕梁山脉北段的云中山中,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行进着。
课本剧《丰碑》所要展现的,正是发生在这支队伍行军途中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风声渐弱】处长:(衣着破旧,步履艰难,抬头望了望天空,打了一个寒颤)这鬼天气,说变就变,怎么也跟红军较起劲儿来呀!眼看又要下雪了,战士们都穿上棉衣了吗?小马:(左手拎了件棉衣,边跑边喊上)军需处长——快把棉衣穿上吧!处长:(急切地)小马,棉衣都发下去了吗?小马:(敬礼、坚定地)按您的要求都发下去了。
这是您的,我给您披上吧!处长:(边穿棉衣边和蔼地)小马,每个战士都穿上棉衣了吗?小马:(高兴地)都穿上了,您就放心吧!处长:(满意的点点头)这就好了(拍拍小马的肩)小鬼,这下暖和多了吧?小马:(诙谐地)那还用说,跟着您——军需处长,能不暖和吗?处长:(故作严肃地)你这个小鬼呀,真淘气!小马:(会心的一笑)嘿嘿——我们快走吧!画外音:【狂风大作,隐约的行军脚步声】张连长:(衣着单薄,精神饱满地率众战士上)处长:(见张,一愣)张连长——张连长:(敬礼)到!处长:(不解地)你怎么没穿棉衣呢?张连长:(郑重地)报告首长,我连在山脚下刚接收了一名新战士,我把棉衣给他了。
2021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8丰碑说课稿鄂教版
![2021年春五年级语文下册8丰碑说课稿鄂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0c0fed6c85ec3a86c2c51b.png)
8《丰碑》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丰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课文,这一单元以“爱国情怀”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丰碑》是一篇小说,课文按情形进展的顺序,以将军的思想情感的转变为线索,讲了在一个严寒的冬季,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前行,那时的供给超级紧张,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发给了战士,自己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云中山的英勇事迹,表现了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成功不吝捐躯自己的高贵精神。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超级细腻,情节跌荡起伏,情感真挚、悲壮动人,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依照课标要求,我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确信为:①学习12个生字。
要求学生能做到会认、会读、会写。
重点指导“辟”“率”字音的认读。
重点指导“碑”“塑”的书写。
②熟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畅有情感的朗诵课文。
③从将军的情感转变中体会军需处长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依照思想情感进展转变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式,④正确明白得丰碑含义,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从中受到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从将军的情感转变中体会军需处长的人物形象。
学习作者依照思想情感进展转变的脉络记叙的方式。
教学难点:正确明白得丰碑含义,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感染和教育。
依据: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明白得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适当意义。
.在阅读中琢磨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初步领会文章大体的表达方式。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说出自己的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鼓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学情分析:课文是一篇塑造人物高大形象的小说,学生学习的爱好比较浓厚,五年级学生年龄在十一岁左右,思维已初步进展,经太低中年段的训练,已经形成必然的学习适应,对待事物有了一些认知。
进入高年级,学生的朗诵的能力已经得以提升,乐于朗诵,在教学上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抓住人物情感转变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自主探讨,体会军需处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为了革命不吝捐躯自己的高大形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丰碑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丰碑](https://img.taocdn.com/s3/m/1d0e5ec96bec0975f465e2ac.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丰碑一、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
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先写将军对红军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上时的激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体会课文叙述的顺序;二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是在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难点是理解“丰碑”的含义。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1.教学开始,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能够说出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围绕“思考·练习”3,让学生重点反复朗读描写军需处长和将军神态的文字,讨论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文字集中体现在第7自然段。
重点要让学生领会从军需处长那种坦然自若的神态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刚强,把生命的希望留给战士把死亡留给自己,面对困难和死亡处之泰然的忘我精神。
描写将军神态的文字,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准确地找出来。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将军神态的变化以及这些神态变化所体现的不同思想感情。
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丰碑课文原文
![丰碑课文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57d6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21.png)
丰碑课文原文《丰碑》课文就是围绕“丰碑”这个主题记叙了红军行军途中(非长征)一位军需处长把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他的精神堪称楷模。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丰碑课文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
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
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
等待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一个人被冻死了”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
风雪太大了。
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
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就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
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
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雪更大了,风更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丰碑》课本剧
[剧情简介]:
红军某部一位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们,而自己却在冰天雪地中活活地冻死。
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冻僵的身躯,成了将军和战士心中一座晶莹的丰碑,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
[剧中人物]:
将军:.红军某部一位爱兵如子,嫉恶如仇的高级将领。
军需处长:红军某部负责军队所需给养,被服等物资的饱经风霜、乐观豁达的老干部。
(以下简称处长)
张连长:红军某连连长。
小马:军需处一位同处长朝夕相处的年轻干部。
警卫员:将军的随身警卫。
肖团长:红军某团团长。
众战士:
[布景]:
[云中山,峰峦突兀,山道崎岖,远处的山顶上白雪皑皑。
近处,一棵光秃秃的大树,树旁隐约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
画外音:[狂风呼啸。
音乐起。
]
(旁白):1936年初冬,在山西省北部吕梁山脉北段的云中山中,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行进着。
课本剧《丰碑》所要展现的,正是发生在这支队伍行军途中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
[风声渐弱]
处长:(衣着破旧,步履艰难,抬头望了望天空,打了一个寒颤)这鬼天气,说变就变,怎么也跟红军较起劲儿来呀!眼看又要下雪了,战士们都穿上棉衣了吗?
小马:(左手拎了件棉衣,边跑边喊上)军需处长——快把棉衣穿上吧!
处长:(急切地)小马,棉衣都发下去了吗?
小马:(敬礼、坚定地)按您的要求都发下去了。
这是您的,我给您披上吧!
处长:(边穿棉衣边和蔼地)小马,每个战士都穿上棉衣了吗?
小马:(高兴地)都穿上了,您就放心吧!
处长:(满意的点点头)这就好了(拍拍小马的肩)小鬼,这下暖和多了吧?
小马:(诙谐地)那还用说,跟着您——军需处长,能不暖和吗?;;
处长:(故作严肃地)你这个小鬼呀,真淘气!
小马:(会心的一笑)嘿嘿——我们快走吧!
画外音:[狂风大作,隐约的行军脚步声]
张连长:(衣着单薄,精神饱满地率众战士上)
处长:(见张,一愣)张连长——
张连长:(敬礼)到!
处长:(不解地)你怎么没穿棉衣呢?
张连长:(郑重地)报告首长,我连在山脚下刚接收了一名新战士,我把棉衣给他了。
处长:(关切地)你带着伤,天这么冷,你怎么受得了呢?(向小马)快给张连长找件棉衣!
小马:(难为情地)首长,棉衣已经发完了呀。
处长:(果断地脱下自己的棉衣)张连长,你把这件棉衣穿上吧。
张连长:(连忙推让)不、不、不,首长,您年纪大了,还是您穿吧。
处长:(不以为然地)嗨,我这把老骨头,结实着哪,熬得住。
小马:(见状,急忙脱衣上前)首长,您有胃病,还是让张连长穿我的棉衣吧!
张连长:(双手推开处长、小马)你们快穿起来吧!(坚定地)我年轻,能挺过去的。
处长:(故作生气地)你俩都别争了!你们这些小鬼呀,冻坏了身体,谁来革命呢?!
小马、张连长:(忧心地)首长,这怎么行,那您——
处长:(严肃地)你们都给我穿上!
小马、张连长:(对望,迟疑地向处长)这——
处长:(严厉地)服从命令!
小马、张连长:是!
处长:(欣然帮张连长整理好衣服)张连长——
张连长:到。
处长:快跟上队伍,让战士们注意安全。
张连长:(干脆地)是。
(转身下)
处长:(目送连长下)多好的战士啊!(顿悟状)小马——
小马:到。
处长:(兴奋地)让文艺班的战士给大家唱支歌,鼓鼓劲儿,让我们踏着歌声翻过这座山!小马:(激动地)是!(转身欲下,又迟疑地)可是您穿得这样薄……
处长:(满不在乎地挥挥手)没事儿,没事儿,你快去吧!
小马:(轻摇头,犹豫地下)
处长:(目送小马,满意地)这下好了,战士们都穿上棉衣了。
画外音:[风声起,歌声隐约]
处长:(打一冷颤,自言自语地)这天还真有点儿冷啊。
画外音:[狂风呼啸]
处长:(走到大树底下,拭去一块石头上的积雪,靠着树干坐下,右手掏出半截纸卷的旱烟,却找不到火柴,抬起头)同志们,加把劲儿,快点儿走(微笑着目视前方)(定格)……
(将军同警卫员上)
警卫员:(略带埋怨地)将军,都是您,非要把自己的马让给伤员,雪这么大,路这样滑,这样走下去,我们天黑也翻不过这座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