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的论述题模板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答题模板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答题模板一、题目: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二、分析:1. 解释概念:首先,需要解释题目中涉及的核心概念,例如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等。
这些概念的解释可以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2. 分析材料:接下来,需要详细分析材料。
这包括对材料中的教育现象、学习过程、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例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等。
3. 联系实际:在分析完材料后,需要将材料与现实中的教育实践相结合。
这可以帮助理解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并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
4. 总结答案:最后,需要对整个论述题进行总结。
这需要对材料的分析和联系实际的讨论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答案。
在总结时,还需要对题目进行回应,指出答案的关键点。
三、答题示例:题目: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分析学生小明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
分析:1. 解释概念: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2. 分析材料:小明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可能是因为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环境不良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小明的数学学习效果。
3. 联系实际: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小明克服学习困难。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鼓励、支持等方式来帮助小明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4. 总结答案:小明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环境不良等。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习方法、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小明克服学习困难,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大纲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与论述题大纲1、论述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可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教师可以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追根朔源,准确了解学生,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教师可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环境等,将这些原则转变为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利用教育心理学原则,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者发展的方向,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育活动提供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
教育心理学并非给教师提供解决一切特定的问题的具体模式,而是给教师提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使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应用某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去验证这些原理并解决特定的问题。
2、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性格与气质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1)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有着不同的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气质是附属。
2、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性格的特征差异分为四个方面: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类型差异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如内倾型与外倾型、独立型与顺从型。
教师资格证 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
简答或论述一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答:(一)学与教的要素1.学生。
学生与学习活动的主题因素。
研究“学”与“教”互动过程,必须以学生为重心。
学生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只能发展水平、原有知识的起点水平、学习方式、兴趣和需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等差异。
2.教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与学互动过程中的指导者。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等,则是在学与教的互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前者主要涉及课堂的自然条件;后者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文化背景等。
(二)学习与教学过程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相互作用获得教学信息,主动构建自己的只是、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指教师使用教学媒体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由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师生互动信息交流以及教学评价等过程构成。
3.评价和反思过程: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和价值进行评估,并与预期的目标进行比较和反思,以达到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解,提高学与教互动过程的有效性,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这个过程虽然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但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教学过程中,学与教的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个过程,而且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
二布鲁纳总结的教育心理学,表现在哪四个方面?答:第一,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更多的控制。
第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第三,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2006-10名词解释1、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资料。
2、技能:是通过练习儿自动化了的动作方式或智力的活动方式。
高水平的技能则需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具有自动化水平。
这种技能水平也称之为熟练技巧。
3、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人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练习过程。
即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4、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5、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
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
它的具体可操作性还表现在:对教学系统的各方面的分析与设计都明确提出理论依据和方法,供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选用。
简答题一、简述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1、价值性标准。
是指目标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地位目标对于高位目标的意义,价值分为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
2、可能性标准。
即可能达到、可能实现。
3、低耗性标准。
4、丰富性标准。
即内容丰富的,能带来更多好处的。
5、就高性标准。
由于大小目标的地位不同,一般的趋向是地位目标决定于高位目标。
二、简述布鲁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分类标准。
1、知识,指再认与回忆的能力,具体的教学中记忆特殊与一般知识即处理知识的方法与手段。
2、理解,包括转换(翻译)、解释和推断三个子项。
3、应用,把复杂情境中使用抽象观念、原理、法则、理论、概念和方法的能力4、分析,包括要素关系与组织原则的分析,培养学生将整体分解成各种因素的能力5、综合6、评价,包括依据内在标准和依据外在标准评价,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质量作出判断的能力。
三、应该如何理解学习现象1、四、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的认识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齐全精华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
这些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
2、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份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交往发展两方面。
⑴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①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批评、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②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对权威和对友谊的认知。
⑵学生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学生的社会性交往主要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
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及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4、斯金钠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斯金钠认为,人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对于这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也要运用消极强化。
斯金钠育婴箱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
他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
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⑴学优生和学差生的人格差异。
所谓学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论述题1.试述成就动机理论(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喝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量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及强化,平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
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及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
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③成功的诱因值。
值在 0 至 1 之间。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 50%; = 0 ,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教育心理学考试简答和论述
一、填选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3.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4.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5.人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人的情绪和意志受认知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情绪和意志对认知活动具有重大影响;还有情绪与意志也密切相关。
6.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7.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8.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也是人格的核心。
9.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10.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11.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12.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1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14.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5.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最早的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16.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1)高等教育的科学问题;2)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3)教学心理研究;4)德育心理研究;5)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
1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
19.一切研究都应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前提,体现了教育性原则。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总结)
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总结)第一篇:教育心理学(简答论述题总结)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促进学生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
“可能的发展水平”与“现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结合自己体会谈。
(★)1)威信效应:威信效应即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所谓“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相反,若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反感,他们就会拒绝教育者的观点。
三种教学水平(★)1.尝试式教学——没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规律,是盲目的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
知道该“教什么”而不知道“如何教”;2.因循式教学——学过教育理论,受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识,知道“如何教”,但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知道“教什么”、“如何教”,但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教。
3.策略式教学——不仅知道:“教什么”、“如何教”,还可以根据主客观的不同,有效的教。
是优秀的教学水平。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1.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两高一实践”1)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2.学习方式上的特点——“两自一结合”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1.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3.教学应遵循的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
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
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2)民主平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
(3)教学相长。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简答及论述
简答:1、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率呢?答: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的建议。
1)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班级的期望2)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3)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与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团结4)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5)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6)师生与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
2、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答:(1)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发现他们在探讨一个问题过程中的第一级近似值的可用性,并且认识他们试验各种假设的激活作用,即使在那些假设乍看起来可能似乎是错误的时候;(2)应该是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3)教育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4)学校应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5)教育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3、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
答:1)启动功能2)导向功能3)激励功能4)聚合功能。
4、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答:(1)价值性标准;(2)可能性标准;(3)低耗性标准;(4)丰富性标准;(5)高就性标准。
5、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答:1)遗传与环境2)成熟与学习3)社会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主观能动因素。
6、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分期。
答:感觉运动阶段;思维准备阶段;思维阶段;抽象思维阶段。
7、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答:柯尔柏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每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
六个时期依序发展,层次不得紊乱或倒置。
(1)水平A:前习俗阶段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第二期,操作与关系倾向;(2)水平B:习俗阶段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3)水平C:后习俗阶段第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8、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答:(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2)组织计划性;(3)有效性;(4)年龄差异性;(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及论述题
论述题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然,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成败归因理论,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小度写范文[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的论述题模板
[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的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汇总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P7,需举例子)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比如中学生英语阅读活动表现出困难,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上表现出的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从而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和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2)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比如,在了解了学生的智力水平之后,要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有利其潜能发挥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应采取针对性矫正措施,使得学生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进步。
(3)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普遍是用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性的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于教学中。
可以观摩特级教师的光盘来钻研。
(4)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比如,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辑、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采取适合学习者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措施,促进迁移的发生。
还可根据学习动机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
综上,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对教师和教学过程,还是对学生和学习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尤其对一线教师来说,掌握并且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影响当内容,但不能超出学生当时的认实际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知结构。
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工作中(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尽快成长和成熟。
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换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P9)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答: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简答及论述
第一章一、学生的学习的特殊性有哪些?答:1、学生的学习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不同,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过程;2、学生的学习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4、学生的学习具有多重目的性。
二、加涅将学生学习的内容分为哪五类?答:1、智慧技能学习;2、认知策略学习;3、言语信息学习;4、动作技能学习;5、态度学习.三、按学习性质分类,加涅把学习分成哪些类型?答: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四、按学习方式分类,奥苏贝尔从两个独立的维度把学习分为哪些类型?答:奥苏贝尔按学生学习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按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五、我国学者把学习分为哪些类型?答:潘菽把学习分为四类:知识的学习;运动和动作技能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冯忠良等人将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社会规范的学习。
六、简述桑代克的学习定律.答:桑代克提出了著名的学习定律以解释联结形成的规律。
这些定律分别是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
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因不断使用而得到增强,因练习的中断或不练习而削弱。
效果律是指针对刺激的反应受到奖赏而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增强,因受到惩罚而使这一联结削弱。
准备律是指有机体准备作出反应时,让其作出反应会使其产生满意的结果,不让其作出反应会产生不满意的结果,当有机体不准备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也会产生不满意的结果.七、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包含哪四个子过程:答: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八、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影响因素方面有许多创新性的见解,对于我们研究学习有重要的启示。
1、榜样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
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个体向所观察情境中某个人或团体行为学习的历程称为模仿,模仿的对象称为榜样.班杜拉认为i,模仿有四种不同的方式: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和抽象模仿。
心理学简答及论述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简答题1.如何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进展而展开的一个系统的过程,该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
有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等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2.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教师认识如何适地教学?答:1.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提供多种方法。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一旦出现学习困难,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多种方法帮助教师了解原因。
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有关问题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学生,从采取针对性的方法,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心理健康发展。
2.有助于教师准确的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有助于教师对教育现象形成新的科学认识。
3.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些什么?答: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例如,教材的内容、结构以及难度既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既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能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
这些因素将会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等部分中加以研究。
4.简述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答:(1)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和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
(2)建国前,某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学科心理尤其是汉语教学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3)建国后,主要学习和介绍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
(4)60年代前期,在学科心理学方面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中断。
70年代后期,重新复苏繁荣,编写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范本模板】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题库试卷一简答题1.简述心理的实质(1)心理是脑的机能;(2)脑是心理的器官;(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2.简述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教师掌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指导教育、教学及自身的发展。
心理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1)教师通过掌握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能自觉地实施有效地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够使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能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掌握心理保健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心理保健、预防某些心理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某些不健康心理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使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3)教师掌握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2。
结合实际论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1)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总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2)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3)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4)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5)联系实际。
试卷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注意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意识倾向特征,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一定的对象。
(2)特点: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性。
(3)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⑤预测与预见功能。
2。
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023年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自己根据近期真题总结
学校教育心理学旳重要研究措施(简答):○1观测法○2调查法○3教育经验总结法○4自然试验法○5试验室试验法○6临床个案法学校教育心理学旳意义(简答或论述题)1、增长过程理解——增长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过程旳理解。
(具有教育心理学知识旳老师,不仅能分析更多旳教学问题,并且能找到更多、更科学旳处理措施)2、教师专业基础——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旳专业基础。
①教师不仅要懂得教材,还需要懂得教学②学与教是心理过程,教师只有掌握这种过程,才能形成用专业方式处理教育问题旳能力和专长③教师社会地位确实立和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理解和掌握学与教旳过程(教学能力),而非教师精通所教学科旳详细指示(专业知识)3、总结教育经验——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A:教师——运专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来协助自己总结教育和教学经验。
B:管理者——对于从事教育行政和领导工作旳人来说,可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来科学地管理和领导学校。
4、教育研究措施——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旳理论和措施基础5、塑造健康人格——为教师提供健康心理塑造旳知识支撑教师旳期望效应(分析题):这样旳变化是由于教师旳期望效应。
这样旳成果阐明了教育过程中这样一种心理现象:试验者向教师提供某类学生有极好发展潜力旳假信息,引起教师对此类学生产生期望,从而对他们体现出尤其旳关照、注意;学生体察到教师对自己旳这种期望,受到鼓励,因而愈加勤奋努力地学习,成果,智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教师期望旳这种效应就是著名旳“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革马利翁效应”。
20世纪80年代,现代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旳特点(简答题)1、中心问题——“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旳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旳研究之中,重视研究较为复杂旳学生学习过程,研究措施越来越先进。
3、课堂教学——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旳心理问题,强调理论旳实际应用,重视学习旳个别指导问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第一篇:《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高等教育心理学》论述题1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
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
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
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
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
三、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还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3.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
2.试析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一)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辨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
形式逻辑思维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联系的抽象统一的反映。
辨证逻辑思维,则是对客体现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事物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
在青少年时期,个体虽然已经掌握了某些辨证思维的方式,但形式逻辑思维仍占居优势地位。
大学生辨证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与高等学校的教学密切相关。
(二)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
首先,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创造的最佳年龄来看。
创造性思维的最佳年龄在25-45岁之间(即从大学毕业后开始)。
教育学心理学简答论述
教育学问答题和论述题1、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答案要点: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注意等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
要使学生具有阅读、表达、计算的基本能力,学到一些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爱美的情趣,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进步的生活和自理能力。
2、衣服教育阶段家庭、社会、学校、国家各应承担什么义务?答案要点: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国务院,各级政府和教育监管部门制定有关规划和规定,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
实现义务教育也是全社会的重要责任,全社会各行各业对实施义务教育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支持义务教育事业。
小学和初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
学校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为儿童、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证顺利实现学校教区范围内,依法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对保证孩子接受以外教育程度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
家长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子女接受法律规定的教育。
3、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它们的关系怎样?答案要点: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叫业等五个部分组成。
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为条件、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德育对其他各育起保证方向和保1·试述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实质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1)日常生活经验的证明,人们认识到脑在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临床经验和解剖生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脑机能的认识(3)反射概念的提出和条件反射学说的建立,进一步揭露和证实了人脑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2、(1)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2)人的心理反映的主观性、能动性(3)人的心理反映的社会制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的论述题《教育心理学》简答和论述题汇总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P7,需举例子)答: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比如中学生英语阅读活动表现出困难,教师可以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学生学习上表现出的困难或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从而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和心理健康发展问题。
(2)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比如,在了解了学生的智力水平之后,要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有利其潜能发挥的教学环境和内容,为智力落后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应采取针对性矫正措施,使得学生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进步。
(3)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普遍是用的教学模式是不存在的,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性的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于教学中。
可以观摩特级教师的光盘来钻研。
(4)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比如,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辑、教学程序的安排等方面采取适合学习者学习水平和能力的措施,促进迁移的发生。
还可根据学习动机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反馈、恰当控制动机水平等手段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
综上,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无论是对教师和教学过程,还是对学生和学习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尤其对一线教师来说,掌握并且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影响当内容,但不能超出学生当时的认实际教学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知结构。
并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工作中(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尽快成长和成熟。
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换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P9)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答: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肯定可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其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有四个基本特征: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1)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发展过程中,新特征达到量的积累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程度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象。
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状态。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阶段的基础上发上,而且又萌发着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看到儿童今天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展的连续性。
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状态(2)定向性与顺序性;正常条件的、正在发展的过程,最终如维果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斯基强调的那样,教学要适应最近向性和先后顺序,这种方向性表现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为心理的发展总是总低级到高级,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发发展水平。
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
如语言从听说——读写。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3)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P16)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答: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从到达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展模式。
知运动(0-2岁)、前运算(2-7(4)差异性。
任何一个正常学生岁)、具体运算(7-11岁)、形式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运算(11-15岁)等四个阶段。
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方面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论述准象模式,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备,P13)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1)认知发展制约着教学的内容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和方法。
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性。
所以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采取不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促使学生向更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这个1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P15)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主要培养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主要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主要培养主动性;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主要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主要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时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表现在哪写方面。
(P21)答: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关于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补充: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简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P36)(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它在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化原则。
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所独有的,它是后头获得的具有社点(内容)(P39)会意义的动机。
在学习活动中,成(1)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物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的成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就动机可分成两类:一是力求成功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的动机,一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另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以实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
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性。
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简述学习动机的理论有哪些。
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P47)代替,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
学(1)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理论家斯金纳为代表程,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2)需要层次理论。
人本主义作用过程。
心理学理论家马斯洛为代表(3)学生观(单独考察?兼顾对实(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际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4)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5)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论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动机?(P51)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一)学习动机的培养: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它直接”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制约学习积极性,但是,学习效果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因此,这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指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学生个体的差异,备课和讲课的时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候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
学习效果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的先决条件。
简述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P48)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直接发送答:成就动机是个体克服障途径,即因原有的学习需要不断得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2分化的学习需要。
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
利用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从间接途径考虑,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他方面的要求和爱好。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简述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P61 非重点)(1)早期的迁移理论有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等。
(2)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P63非重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论述P76)(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