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琵琶行2
九年级上册琵琶行
九年级上册琵琶行九年级上册琵琶行琵琶是弹拨乐器。
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
“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
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
那么白居易《琵琶行》大家学习了哪些?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4《琵琶行》教案诵读、赏析、探讨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A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B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感受“声中之情”声音描写技巧高超,要求讲完其段落后,学生能及时掌握并背诵。
主旨方面重点比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名句。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
《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
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 ——白居易,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
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篇1原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高一语文《琵琶行》2
序曲: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总写: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第一乐段: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第二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第三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
曲终: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 魅力: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四
间
弦
关
一
莺
声
语
如
花
裂
底 滑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序曲: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序曲: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总写: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序曲: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总写: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第一乐段: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序曲: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 总写: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 第一乐段: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 第二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试用七言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2.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3.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略谓语
4.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5.送客(于)湓浦口 6.感斯(于)人言 7.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5.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 6.感斯(于)人言 省略句,于,被 7.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省略句,于,在
湖南省桃源县第四中学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琵琶行》全解
2018/8/9 滕州市大坞中学语文教研组 31
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用一连串形象生动的比喻(通感)来 刻画不同的乐调,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 成有形可感的实体,写出音乐的节奏、旋 律等变化之美,成功地将音乐语言转换成 诗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018/8/9 滕州市大坞中学语文教研组 12
文 章 结 构
1、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2、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2018/8/9 滕州市大坞中学语文教研组 13
赏析第一部分 江头送客闻琵琶
开头交代了哪些细节?有什么样的作用?
句子赏析 (1)“枫叶荻花秋瑟瑟”。 (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3)“主人下马客在船”
凝绝不通
银瓶乍破 铁骑突出 〔激越雄壮〕
曲终裂帛 〔戛然而止〕
35
〔间歇停顿〕
2018/8/9 滕州市大坞中学语文教研组
合作探究
1、找出八处比喻,并分析分别描摹 了音乐的什么特征。 2、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试 画出乐声变化曲线示意图。 3、除了用比喻摹写音乐外,诗人还 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音乐?
1、找出八处比喻,并分析分别描摹 了音乐的什么特征。 2、这段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试 画出乐声变化曲线示意图。 3、除了用比喻摹写音乐外,诗人还 从哪些角度来描写音乐?
2018/8/9 滕州市大坞中学语文教研组 34
琵琶曲的旋律变化(以声传情): 有 珠落玉盘 谁 [ 流畅婉转 ] 能 解 琵 琶 冰泉冷涩 〔逐渐沉咽〕 语
2018/8/9 滕州市大坞中学语文教研组 29
《琵琶行2》(课件)
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 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省略句,省略谓语 省略句,之,琵琶女 省略句,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珠落玉盘 急切愉悦
曲终收拨 戛然而止
幽咽凝绝 幽愁暗恨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谁解琵琶语?
铁骑突出 激越雄壮
珠落玉盘 急切愉悦
曲终收拨 戛然而止
幽咽凝绝 幽愁暗恨 江心月白 余韵无穷
调弦校音 情随声出
谁解琵琶语?
谁解琵琶语?
比
喻
谁解琵琶语?
以声写声
比
喻
谁解琵琶语?
以声写声
比
喻
以形写声
谁解琵琶语?
(4) ___________ ,老大嫁作商人妇。
(5)同是天涯沦落人, ___________ 。
(6)座中泣下谁最多, ___________ 。
(7)转轴拨弦三两声, ___________ 。
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话,名词 字,名词 说,动词
2.数: 使快弹数曲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
三写琵琶
送客闻琴 暗写 悲凉 侧面烘托
霓裳六么
明写
正侧结合
却坐促弦
明写
凄凄
三写琵琶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古诗词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琵琶行(节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两首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高考语文白居易《琵琶行》注释原文翻译
高考语文白居易《琵琶行》注释原文翻译白居易《琵琶行》注释〔1〕左迁:贬官,降职。
〔2〕来年:第二年,指下一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
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
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23〕浔阳江:据考究,为流经浔阳城中的湓水,即今江西省九江市中的龙开河(97年被人工填埋),经湓浦口注入长江。
〔24〕瑟瑟: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5)主人:诗人自指。
〔26〕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回:再。
〔27〕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以调音定调。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伤。
〔30〕信手:随手。
〔31〕续续弹:连续弹奏。
〔32〕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动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35〕挑:反手回拨的动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为西域乐舞,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依曲创声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声音沉重抑扬。
〔40〕小弦:指最细的弦。
〔41〕切切:细促轻幽,急切细碎。
〔42〕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鸟鸣声。
〔43〕幽咽:遏塞不畅状。
〔44〕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45〕凝绝:凝滞。
〔46〕迸:溅射。
〔47〕曲终:乐曲结束。
〔48〕拔:弹奏弦乐时所用的拔工具。
高中语文《琵琶行》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曲
雄浑、激昂、大气
过程
场景
特点
方法
序曲(初弹):转、拨、掩抑、思、诉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以议评声
《 霓
开始:大小弦弦——嘈切嘈切——急私雨语 错杂弹、落玉盘
裳 过渡:间关—滑 幽咽—难
浊杂粗重 轻细凄切 清脆圆润
以喻摹声 以形绘声
婉转、不畅
》 《
发展:冷涩—凝绝 不通—暂歇 声弦暂歇
• 一枝一叶总关情
知音成语“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 名的琴师。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 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 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 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 “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 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 的流水,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就是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实 直写 写
六 高潮:银瓶-乍破-迸 铁骑-突出-鸣 雄浑激昂
间写
幺 》
结束:收拨、划 一声、裂帛 清脆尖利 尾声:悄无言 秋月白 戛然而止、余音绕梁
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四
弦
间
一
关
声
莺
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
语
裂
花
底
枪水
帛
滑
鸣浆
迸
琵琶行2(教学课件2019)
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 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 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 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 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 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 化。 2、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 位琵琶女“年长色衰”后沦落的遭遇,也表 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 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 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 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 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 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 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 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 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成 衬。
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 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 居士 。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 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 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 《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 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 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成都配资 股指配资 湖南配资 黄金配资 济南配资 / 南昌炒股配资 南昌配资 配资炒股 配资服务 配资公司
配资开户
;
丞相朕所重 昼冥宵光 通奏事 自此始 结九江之浦 生女 征天下名医 万物回薄 洞出鬼谷之堀磊崴魁 民得酤酒 汉常困 亦是也 克伐七国
九年级语文琵琶行第二课时 教案
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思考回答三个问题,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情。
教学步骤:一、复习引入:注意名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本课目标:见教学内容三、设题导入,研习课文,品味感情。
1、谁解琵琶声[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
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
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明确] 第二节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
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
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
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
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
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第二段赏析
琵琶⾏第⼆段赏析第⼆部分写琵琶⼥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动地揭⽰了琵琶⼥的内⼼世界。
琵琶⼥因“平⽣不得志”⽽“千呼万唤始出来”,⼜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的⾼超弹技。
粗弦沉重雄壮“如急⾬”,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珠⼦落⽟盘,⼜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度描述。
琵琶⾏的第⼆段赏析第⼆部分写琵琶⼥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动地揭⽰了琵琶⼥的内⼼世界。
琵琶⼥因“平⽣不得志”⽽“千呼万唤始出来”,⼜通过琵琶声调的描写,表现琵琶⼥的⾼超弹技。
⽤⼿指叩弦(拢),⽤⼿指揉弦(捻),顺⼿下拨(抹),反⼿回拨(挑),动作娴熟⾃然。
粗弦沉重雄壮“如急⾬”,细弦细碎如“私语”,清脆圆润如⼤⼩珠⼦落⽟盘,⼜如花底莺语,从视觉和听觉⾓度描述。
“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的.弹奏过程,其中既⽤“低眉信⼿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似诉平⽣不得志”“说尽⼼中⽆限事”概括了琵琶⼥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此后⼗四句,在借助语⾔的⾳韵摹写⾳乐的时候,兼⽤各种⽣动的⽐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弦嘈嘈如急⾬”,既⽤“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如急⾬”使它形象化。
“⼩弦切切如私语”亦然。
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珠⼩珠落⽟盘”⼀⽐,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眼花缭乱,⽿不暇接。
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这种声⾳⼜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这种声⾳⼜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由“冷涩”到“凝绝”,是⼀个“声渐歇”的过程,诗⼈⽤“别有幽愁暗恨⽣,此时⽆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袅袅、余意⽆穷的艺术境界,令⼈拍案叫绝。
弹奏⾄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
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穷的⼒量,⽆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潮。
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节选)》教案
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琵琶行(节选)》教案【教学目的】:1.领悟诗人用诗歌如何表现琵琶弹奏的技巧。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稽康悲奏《广陵散》。
《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
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
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
……”《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
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
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
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
二、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琵琶行《节选》第二课时
4、琵琶行(节选)白居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过程与方法:进行适当拓展,提高诗歌阅读欣赏能力。
情感与态度:学习、欣赏诗人描摹音乐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欣赏诗人描摹音乐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法教学准备:电子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因为音乐编织出无数佳话。
两千多年前,伯牙操琴遇子琪,高山流水韵依依。
一千多年前,乐天浔阳问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曲《琵琶行》让人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有道是:“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一曲《琵琶行》司马青衫湿。
那弦音究竟触动怎样的情怀,而使有泪不轻弹得司马青衫湿呢?今天我们去解读这首千年琵琶语。
二、品“情”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让我们闭上眼睛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播放音乐)布置听读任务:1、文中哪些诗句体现了“声中之情”。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我们能否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捕捉到琵琶女感情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明确:前奏曲——低沉抑郁欢乐曲——欢快明朗沉思曲——冷涩凝绝悲愤曲——刚劲急促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现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
”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三、品“音乐”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分别是:数学,文学,音符。
”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那我们就一起来小组合作欣赏《琵琶行》中是如何描写音乐的。
提问: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比喻学生回答比喻后,教师投影:奥地利作家汉斯利克的《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
高中语文课件-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2)
2.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 诗句是: 千呼万唤始出来
_千__呼__万__唤__始__出__来__,_犹__抱__琵__琶__半__遮__面_。
3.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 乐效果的诗句是:
_东__船__西__舫__悄__无__言__,__唯__见__江__心__秋_月__白_。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 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 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
___座__中__泣__下__谁__最__多_,?__江__州__司__马__青__衫__湿___。
8. “ 同_是_天__涯_沦_落__人_,,相__逢_何_必__曾_相_识__ 。”是《琵琶行》全诗的主 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 的共鸣。
《琵琶行》 理解性默写
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
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 是:__浔_阳__江__头__夜__送__客____,
_____枫__叶__荻__花__秋_瑟__瑟__。诗歌中第一 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 _____忽_闻__水__上__琵__琶_声___, _____主__人__忘__归__客_不__发___。
5.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 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银__瓶__乍__破___水__浆__迸_,,_铁__骑___突__出__刀__枪_。鸣
曲__终__收__拨___当__心__画__,,_四___弦__一__声__如__裂___帛_。
6.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 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 是: ___莫__辞__更__坐__弹__一__曲__,,_为__君__翻__作__《__琵__琶__行_。》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___感__我__此__言__良__久__立,_,__却__坐__促__弦__弦__转__急_。。 7.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 表现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第二节;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设想1.重点与难点: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3.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稽康悲奏《广陵散》。
《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
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
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
……”《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
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
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
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
二、诵读鉴赏:(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
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
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
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
(分层导读,达到背诵)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
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
(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
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
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
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
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板书设计琵琶行(并序)琵琶女白居易京倡京官商妇——音乐——谪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教案[目的意图]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
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
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总体思路]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
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
[实施步骤]1、谁解琵琶声[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
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
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
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
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
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
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
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
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
”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板书]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说明]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
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
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
2、谁解青衫泪[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
”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
”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
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板书]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说明]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
3、谁解风物意[提问]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
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明确]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
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
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说明]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