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件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内饰件断面设计规范

内饰件断面设计规范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断面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断面设计的目的:直观的反映了零件的内部安装、定位结构、零件厚度、 搭配间隙、配合面差、布置空间、运动校核等信息,使设计工程一目了 然的对此作出判断。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9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9:门饰板与门槛踏板
9
Section 9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10:门饰板与立柱护板
10
Section 10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5:A柱护板与顶篷两种配合形式(搭接配合、成型结构配合)
Section 5
Section 5
6:顶篷与前挡风玻璃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6
6
Section 6
诚 信 高 效 Sincérité Efficacité 专 业 创 新 Spécialité Créativité
7:顶篷与后挡风玻璃
7
各内饰件边界处的典型断面
断面设计的定义和分类
内饰断面:顾名思义就是内饰设计时所使用的断面,具体就是在零件的典 型结构处或者与其他零件的典型配合处的2D截面。是内饰设计过程中非常 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含典型断面设计和主断面设计两个阶段。内饰断 面设计和完善贯穿于造型设计直至结构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 分类:断面设计主要分为典型断面(Typical Section)设计和主断面 (Master Section)设计。根据断面表达的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将断面分为 外观断面和结构断面 。

大众内饰件标准

大众内饰件标准

大众内饰件标准
大众内饰件标准是指大众汽车集团(Volkswagen Group)对其
车辆内部装饰件的质量和设计要求的规范。

这些标准涵盖了各种内饰件,如座椅、仪表盘、方向盘、中控台、车门内饰等。

大众内饰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质量要求:大众要求内饰件的质量符合一定的标准,确保其使用寿命长、耐磨损、抗日晒,而且不会对车内环境产生有害物质。

2. 设计要求:内饰件的设计要符合大众的设计风格和品牌形象,如简洁、实用、舒适等。

此外,内饰件的颜色、材质和纹理也需要与车型相匹配。

3. 安全要求:内饰件需要符合车辆的安全要求,并且不会对车辆的驾驶员和乘客造成伤害。

例如,座椅和安全带的设计需要保证乘坐者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

4. 人机工程学要求:内饰件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以提供舒适的驾乘体验。

这包括座椅的调节范围、仪表盘和中控台的布局、方向盘的设计等。

大众内饰件标准是为了确保大众汽车的内饰质量和设计在整个产品线上保持一致,并提供安全、舒适和高质量的驾乘体验。

这些标准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质量控制程序来保证其有效执行。

门内饰板设计规范

门内饰板设计规范

内饰板总成设计规范1范围1.1本规范适用于车门内饰板总成设计。

1.2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 11552 -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3术语PP:聚已稀PVC:聚氯乙烯PU:聚氨酯4目标性能4.1 门内饰板的主要功能是包覆金属门板,提供优美外观,并满足人机工程、舒适性、功能性和方便性等要求;为满足更多的储物功能,设置地图袋、卡片夹、烟灰盒等;在侧撞时提供适当的吸能保护,对车外噪声提供屏蔽作用;4.2符合GB 8410-2006 汽车内材料的燃烧特性;4.3满足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法规要求5门内饰板总成组成门内饰板本体、上饰板、嵌饰条、储物袋、扶肘、拉手盒(盖)、门脚灯盖板及吸音绵等6设计方法6.1结构设计6.1.1门内饰板本体本体又称基板或门饰板骨架,是联接和安装门内饰板系统中其他功能件和装饰件的载体,应设计有定位和紧固系统使整个门饰板安装到钣金上。

本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持门饰板的形状,需有布置合理的紧固点位置和设计合理的紧固件使安装时插入力小而拔出力大,还必须留有一定的变形空间起到以达到乘员保护的目的。

6.1.2上饰板有硬质和软质两类。

硬质上饰板可单独分块,无造型或材料特殊要求也可与本体合为一个零件;软质硬质嵌饰板装配关系断面图16.1.3.2 软质嵌饰板断面 , 见图 2背装式嵌饰板装配断面图2前装式嵌饰板装配断面材料:表皮: 推荐 PVC发泡: PU嵌饰板基本:PP6.1.4 储物袋门内饰板下部储物空间通常称为储物袋。

典型的储物袋一般由从背面装配上去的一块装饰板和门内本体共上饰板通常由表皮、发泡层和骨架三部分组成。

侧围饰板设计规范

侧围饰板设计规范

侧围内饰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日期目录1 概述 (1)1.1 法规要求 (2)1.2 性能要求 (2)1.3 侧围内饰件的材料及料厚 (3)1.4 侧围内饰件的主要生产工艺及其生产流程 (3)2 目的、范围 (4)3 设计流程图 (4)4 设计前提条件 (5)5 详细设计流程 (6)5.1 CAS面阶段 (6)5.1.1 对CAS面进行分块 (6)5.1.2 对CAS面进行视野校核 (6)5.1.3 间隙、面差定义 (7)5.1.4 主拔模方向确定、断面分析及方案设计 (9)5.1.5 对CAS面评审(一般2—3次)、油泥调整 (14)5.1.6 方案评审、修改(一般2—3次,跟CAS面调整同步进行) (14)5.2 工程结构设计阶段 (14)5.2.1 第一版工程结构数据设计 (14)5.2.2 对第一版数据进行全面评审、修改(第二版数据设计) (14)5.2.3 造型输入A面,工程方面对A面进行重新校核;A面评审、修改、冻结。

(15)5.2.4 第三版数据设计(替换A面)、评审、修改。

(15)5.3 快速样件制作,装车验证(该阶段生产厂家、工艺部门、CAE部门需全面参与对数据的分析) (15)5.4 3D数据的修改、评审、冻结交付 (15)5.5 2D工程图 (15)5.6 交付 (15)5.7 项目总结 (15)侧围内饰设计规范1 概述◆ 侧围内饰是指覆盖在车身侧围A 柱、B 柱、C 柱、前后门槛钣金上的内装饰件。

◆ 主要作用为装饰、隔音、隔水等,提升车辆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

◆ 通常由左右A 柱内饰板、左右B 柱内饰板、左右C 柱内饰板、左右前门槛内饰板、左右后门槛内饰板组成,其主要零件构成如下图(左右侧围内饰一般是对称的,图示以右侧围内饰作说明)。

图1-1 侧围内饰构成示意图右B 柱下装饰板右C 柱下装饰板1.1 法规要求1.1.1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 8410;1.1.2 轿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2;1.1.3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 11562;1.1.4 乘员在车内碰撞时的防护:FMVSS 201(美标);1.1.5 侧碰撞保护:FMVSS 214(美标);ECE R95(欧标);1.1.6 关于车辆内部安装件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1(欧标);1.1.7 回收再循环:2000-53-EC(欧标);1.1.8 禁止使用的重金属:2002-525-EC(欧标);注释:FMVSS: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ECE: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欧洲经济委员会)以上法规中,通常只考虑前面3条法规项;需要出口到欧盟或者美国的车型,才考虑后面的法规项。

大众内饰件标准

大众内饰件标准

大众内饰件标准一、引言大众内饰件标准是指大众汽车公司对其车辆内部零部件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提出的要求和规范。

内饰件是指车辆内部的各种装饰和功能性配件,如座椅、仪表盘、中控台、车门饰板等。

这些内饰件不仅影响了车辆的外观美观,还关系到车内乘坐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因此,大众对内饰件的标准要求非常严格。

二、座椅座椅是车辆内饰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大众对座椅的标准有以下要求:1. 座椅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环保法规,不得含有有害物质;2. 座椅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3. 座椅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松动或异响;4. 座椅的调节功能必须灵活方便,能够满足不同乘坐者的需求。

三、仪表盘仪表盘是车辆内饰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对仪表盘的标准有以下要求:1. 仪表盘的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能够在发生事故时有效防止火灾蔓延;2. 仪表盘上的仪表和控制按钮必须布局合理、易于操作,乘坐者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进行操作;3. 仪表盘的造型和颜色要与车辆整体风格相协调,给人以美观的感觉;4. 仪表盘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松动或异响。

四、中控台中控台是车辆内饰件中的重要部分,大众对中控台的标准有以下要求:1. 中控台的布局和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方便乘坐者进行各种操作;2. 中控台上的控制按钮和显示屏幕必须布局合理、易于操作,乘坐者能够方便地控制车辆各项功能;3. 中控台的材料和装饰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并且能够与车辆整体风格相协调;4. 中控台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松动或异响。

五、车门饰板车门饰板是车辆内饰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对车门饰板的标准有以下要求:1. 车门饰板的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能够在发生火灾时有效防止蔓延;2. 车门饰板的造型和颜色要与车辆整体风格相协调,给人以美观的感觉;3. 车门饰板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不得出现松动或异响;4. 车门饰板上的开关和储物空间必须布局合理、易于操作,乘坐者能够方便地存放和取出物品。

汽车内部装饰管理规定(3篇)

汽车内部装饰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汽车内部装饰行为,提高汽车内部环境质量,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我国境内注册登记的汽车,包括但不限于乘用车、商用车等。

第三条汽车内部装饰应遵循安全、环保、美观、实用的原则,不得影响车辆安全性能和驾驶操作。

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二章设计与生产第五条汽车内部装饰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二)不影响驾驶员视线、操作和车辆安全;(三)便于清洁和维护;(四)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爆性能;(五)符合环保要求,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的材料。

第六条汽车内部装饰生产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二)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三)具有相应的产品检验和检测能力;(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合法授权的生产技术。

第七条汽车内部装饰产品应取得国家相关产品认证,并在产品上标注认证标志。

第八条汽车内部装饰生产企业应保证产品质量,对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章装饰材料与配件第九条汽车内部装饰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一)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无影响;(二)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老化性、耐磨性;(三)不易燃、易爆,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四)便于清洁和维护。

第十条汽车内部装饰配件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二)与车辆匹配,安装方便;(三)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四)不影响车辆安全性能和驾驶操作。

第十一条汽车内部装饰材料与配件生产企业应取得国家相关产品认证,并在产品上标注认证标志。

第四章装饰施工与验收第十二条汽车内部装饰施工应遵守以下规定:(一)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二)施工场所应具备必要的通风、照明和消防设施;(三)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四)施工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

侧围饰板设计规范

侧围饰板设计规范

侧围内饰设计规范编制校对审核版本日期目录1 概述 (1)1.1 法规要求 (2)1.2 性能要求 (2)1.3 侧围内饰件的材料及料厚 (3)1.4 侧围内饰件的主要生产工艺及其生产流程 (3)2 目的、范围 (4)3 设计流程图 (4)4 设计前提条件 (5)5 详细设计流程 (6)5.1 CAS面阶段 (6)5.1.1 对CAS面进行分块 (6)5.1.2 对CAS面进行视野校核 (6)5.1.3 间隙、面差定义 (7)5.1.4 主拔模方向确定、断面分析及方案设计 (9)5.1.5 对CAS面评审(一般2—3次)、油泥调整 (14)5.1.6 方案评审、修改(一般2—3次,跟CAS面调整同步进行) (14)5.2 工程结构设计阶段 (14)5.2.1 第一版工程结构数据设计 (14)5.2.2 对第一版数据进行全面评审、修改(第二版数据设计) (14)5.2.3 造型输入A面,工程方面对A面进行重新校核;A面评审、修改、冻结。

(15)5.2.4 第三版数据设计(替换A面)、评审、修改。

(15)5.3 快速样件制作,装车验证(该阶段生产厂家、工艺部门、CAE部门需全面参与对数据的分析) (15)5.4 3D数据的修改、评审、冻结交付 (15)5.5 2D工程图 (15)5.6 交付 (15)5.7 项目总结 (15)侧围内饰设计规范1 概述◆ 侧围内饰是指覆盖在车身侧围A 柱、B 柱、C 柱、前后门槛钣金上的内装饰件。

◆ 主要作用为装饰、隔音、隔水等,提升车辆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

◆ 通常由左右A 柱内饰板、左右B 柱内饰板、左右C 柱内饰板、左右前门槛内饰板、左右后门槛内饰板组成,其主要零件构成如下图(左右侧围内饰一般是对称的,图示以右侧围内饰作说明)。

图1-1 侧围内饰构成示意图右B 柱下装饰板右C 柱下装饰板1.1 法规要求1.1.1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 8410;1.1.2 轿车内部凸出物:GB 11552;1.1.3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GB 11562;1.1.4 乘员在车内碰撞时的防护:FMVSS 201(美标);1.1.5 侧碰撞保护:FMVSS 214(美标);ECE R95(欧标);1.1.6 关于车辆内部安装件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R21(欧标);1.1.7 回收再循环:2000-53-EC(欧标);1.1.8 禁止使用的重金属:2002-525-EC(欧标);注释:FMVSS: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ECE: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欧洲经济委员会)以上法规中,通常只考虑前面3条法规项;需要出口到欧盟或者美国的车型,才考虑后面的法规项。

汽车内饰件国家标准

汽车内饰件国家标准

汽车内饰件国家标准汽车内饰件是指安装在汽车内部,用于美观、舒适和功能性的各种部件,包括仪表盘、座椅、方向盘、中控台、车门内饰板等。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和制造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规范汽车内饰件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国家对汽车内饰件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汽车内饰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国家标准对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和工艺进行了规定。

汽车内饰件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不能含有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

同时,对于汽车内饰件的工艺要求也很严格,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高温性和抗老化性能,以确保汽车内饰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落、变形等问题。

其次,国家标准对汽车内饰件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规定。

汽车内饰件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乘车人员的安全,在遇到碰撞或其他意外情况时,不会对乘车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了汽车内饰件在碰撞测试、燃烧测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确保其在安全性能上达到国家标准。

此外,国家标准还对汽车内饰件的外观和舒适性进行了规定。

汽车内饰件的外观应该美观大方,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在舒适性方面,汽车内饰件的设计要考虑到乘车人员的舒适感受,避免出现硬度不足、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总的来说,国家标准对汽车内饰件的制造、安全性能、外观和舒适性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汽车内饰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标准。

制造商在设计和生产汽车内饰件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也应该关注汽车内饰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选择质量和安全性能有保障的汽车产品。

汽车内饰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汽车内衬设计标准要求是什么

汽车内衬设计标准要求是什么

汽车内衬设计标准要求是什么汽车内衬设计标准要求是指汽车内部装饰件的设计、材质、安全性、人机工程学等各个方面的标准要求。

下面将介绍汽车内衬设计标准要求的几个主要方面。

1. 设计美观:汽车内衬设计应符合人们对于美观的要求,色彩搭配合理、造型时尚。

这是提高汽车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同时,内部装饰品的风格与车辆整体风格一致,突出车辆品牌特点。

2. 材质环保:内部装饰件的材质应符合环保标准,不含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如使用的塑料材料应满足相关国家标准,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其甲醛、苯系物等挥发物的释放量应符合相关要求。

3. 安全性:汽车内部装饰品的设计和材质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

例如,在设计方面要求没有尖锐边角,以免在碰撞时对乘客造成伤害;材质要求不易燃烧,阻燃性要达到一定标准,以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4. 舒适度:内部装饰品的设计应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的原则,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座椅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性;防颠覆设计要求座椅和座椅安装支架能够承受一定力度的冲击。

5. 实用性:内部装饰品的设计应符合实用性的要求。

例如,储物空间要足够且合理设计,以方便乘客存放物品;按钮、开关的布局要合理,使用者能够方便地操作。

6. 噪音控制:内部装饰品的材料和结构应能有效降低噪音传输,提高驾乘舒适性。

例如,符合一定的隔音标准,减少外界噪音的进入。

7. 耐磨性:由于汽车内部装饰品接触到乘客的频次较高,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耐磨性能,以保持装饰件的良好外观。

总之,汽车内衬设计标准要求是多方面综合考虑的,包含了设计美观、材质环保、安全性、舒适度、实用性、噪音控制和耐磨性等因素,以提供乘客一个舒适、安全和美观的乘车环境。

同时,这些标准也加强了汽车行业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了行业的质量和安全性。

内外饰件面差及间隙设计规范

内外饰件面差及间隙设计规范

内外饰件面差及间隙设计规范
前言
为使各部门工作程序更加统一规范、技术资料完善、技术依据可靠,提供完备的汽车开发资料,并达到目标和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本规范在实践中进一步细化、充实和完善。

目录
内外饰件面差及间隙设计规范 (1)
前言 (2)
1.目的 (4)
2.含义 (4)
3.设计原则 (5)
4.实例 (5)
内外饰件面差及间隙设计规范
1.目的
为使设计的产品外观无缺陷、美观,设计过程中设置合理的面差和间隙是产品设计成功的一个步骤
2.含义
2.1面差:相邻两件边缘之间处面和面之间的高度差
2.2间隙:相邻两件配合处面和面之间的距离
3.设计原则
3.1 影响外观的零件必须设计面差,并保证合理的间隙;3.2 装配性要求高的地方必须设计面差,以避开装配误差;
3.3 为保证装配顺畅,必须设计合理间隙;
3.4 考虑变形因素
3.5 考虑产品零件大小因素
3.6 考虑产品工艺性能要求,例如皮纹、发泡等
4.实例
4.1 仪表台1
间隙和面差说明:
序号间隙面差序号间隙面差
10.50100.80
20811 2.8/20
30.50.5120.80
4 1.501330
5 1.50140.80.5
6101500
710160.51
80.501711
90.5018
皮纹:0.2~0.25最小脱模角度:3度
4.2 仪表台2。

内外饰产品基本结构及工艺设计

内外饰产品基本结构及工艺设计
表2.1 皮纹深度与拔模角度的关系
图2.1 带皮纹的塑件侧壁细节图
一般来说,皮纹深度与拔模角度关系可简单遵循下面的原则:10μm≈1°;
1.3插穿及枕位
零件结构设计成对插时,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 零件枕位会导致台阶式分型面的出现,在封胶处的摩擦阻力会随时间导致磨损,且在注塑 过程中会形成毛边,故枕位处拔模角度一般设计3度以上。
二、常见内外饰产品基本结构设计原则
1.内外饰拔模斜度
1.1 无皮纹面
表面及B面大面一般推荐3度;一般推荐每边拔模角度最小值为0.5度; 其余小面及孔壁、柱壁、筋位侧壁一般推荐每边拔模角度最小值为0.5度。
1.2 皮纹外观面
带皮纹、喷砂(图2.1)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如图2.1)应根据皮纹深度设计相应的 脱模斜度,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如表2.1);
拐角不设计圆 角。
只内部设计圆角, 增加壁厚,引起缩 痕。
只外部设计圆角, 易引起收缩不均的 变形。
较好的设计。
4.内外饰加强筋设计
序号 注意内容 图片 备注
1
加强筋的厚度t=1/3T~1/2T, 以免引起塑件表面缩痕;同时 从成型流动性考虑,最小不宜 低于0.8mm。放0.5度以上拔模 角度,根部倒角0.5mm
其他:避免加强筋、螺钉柱、卡座等根部设计的太厚,否则容易引起缩影等外观问题,具体 设计可参考各结构的详细介绍
3.内外饰圆角设计
通常零件的拐角使得壁厚不均,此处壁厚不均会导致此处产生缩痕,且由于流动和冷却 的影响导致产品在拐角处变形; 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提高强度和便于脱模,零件的各面连接处应设计过渡圆角。零件结 构无特殊要求时,零件内外表面的拐角处设计圆角时,应保证零件壁厚均匀一致,否则内圆 角设计0.5倍壁厚,外圆角设计1.5倍壁厚。此种设计对模具加工及模具寿命也是有益处的;

内饰设计要点讲解

内饰设计要点讲解

2.内饰件设计的基本要求2.1内饰设计应符合造型设计的要求和效果。

2.2内饰件应满足技术协议中相关要求。

2.3内饰件应执行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2.4内饰设计应符合总布置方案和结构尺寸应满足设计硬点要求。

2.5内饰设计应满足人机工程等要求,提高舒适性。

2.6在对样车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沿用件、新件和改制件。

2.7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各种设计数据尺寸应准确无误。

2.8产品设计中应考虑到加工、装配、安装调试、维修的方便性和经济性。

2.9表面光顺质量:高可见区,A 级曲面,局部相切连续。

少可见区, B 级曲面,相切连续。

不可见区,C级曲面,位置连续。

2.10逆向工程中测绘的孔径及位置尺寸要圆整,公差和形位公差标注正确。

3. 检查分析3.1内饰设计首先检查分析拿过来的由光顺所光顺的门内饰外表面以及自己光顺的其它内饰外表面是否符合光顺要求(高可见区,A级曲面,局部相切连续。

少可见区,B级曲面,相切连续。

不可见区,C级曲面,位置连续)。

3.2应符合技术协议中有关造型的要求。

3.3应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和法规的规定。

3.4应符合总布置尺寸和设计硬点的规定及符合人机工程的规定。

3.5应考虑加工,装配,维修的可行性,经济性和方便性。

3.6注塑、压型零件根据光顺的内饰外表面和边界条件确定拔模方向。

4.设计要点4.1内饰边缘要光顺,与其他件间隙要均匀。

4.2孔径形状及位置尺寸要圆整,孔径符合标准化,系列化。

4.3表面做皮纹件拔模角大于5°。

4.4产品设计中尽量采用系列化,通用化等设计技术。

4.5各种设计数据尺寸应准确无误,结构强度可靠,安装稳定牢固。

4.6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借用其它车型的成熟附件(如烟灰盒等),以降低本车的设计成本。

5.A 柱护板总成设计5.1A柱护板总成由A柱护板和卡扣组成。

5.2边界条件:A柱内板、前风挡玻璃密封条、门框密封条、顶篷、仪表板、线束等。

汽车内饰件的法规要求

汽车内饰件的法规要求

汽车内饰件的法规要求一、引言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的要求提高,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来规范汽车内饰件的设计、材料选择和安全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内饰件法规要求,以及为什么这些法规对于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和舒适至关重要。

二、安全性能法规要求1. 燃烧性能:根据法规要求,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在燃烧时应具备一定的阻燃性能,以防止火灾的发生或扩散。

例如,欧洲的ECE R118规定了汽车座椅材料的燃烧测试方法和要求,确保座椅在火灾发生时能够提供一定的防护时间。

2. 气味和有害物质释放: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法规对有害物质释放的限制要求。

例如,欧洲的REACH法规要求汽车内饰件的材料不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以保护驾乘人员的健康。

3. 安全气囊兼容性:为了确保安全气囊的正常展开和有效保护驾乘人员,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和安装要符合相应的法规要求。

例如,美国的FMVSS 208规定了安全气囊兼容性的测试方法和要求,确保汽车内饰件不会干扰安全气囊的运行。

4. 抗碰撞性能:汽车内饰件在碰撞事故发生时应具备一定的抗碰撞性能,以减少驾乘人员的伤害。

例如,欧洲的ECE R21规定了汽车内饰件的抗碰撞性能测试方法和要求,确保内饰件不会产生尖锐的部件或造成额外的伤害。

三、设计和舒适性法规要求1. 人体工学设计: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例如,座椅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体的曲线和支撑点,以减少长时间驾驶时的疲劳感。

2. 噪音和振动控制: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能有效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传递,提供安静和舒适的驾乘环境。

例如,地板的隔音材料和座椅的减震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路噪和振动对驾乘人员的干扰。

3. 空气质量控制:汽车内饰件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过滤功能,以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例如,空调系统应具备有效的过滤器,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四、环保法规要求1. 可回收材料:汽车内饰件的生产应尽量使用可回收材料,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浅析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原则

浅析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原则

浅析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原则周晓国摘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ꎬ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ꎬ同时也对其功能和舒适度提出更高的要求ꎮ文章基于作者自身和单位多年的设计经验ꎬ针对汽车内饰件设计做了总结和阐述ꎬ探讨了汽车内饰件行业的设计原则ꎮ关键词:汽车内饰ꎻ设计ꎻ原则一㊁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ꎬ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ꎬ汽车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ꎬ同时ꎬ市场上的汽车企业也在不断的增加ꎬ企业之间的对抗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ꎮ如果想要使汽车大卖ꎬ不仅受市场环境影响ꎬ而且除了一些硬件设备之外ꎬ汽车内饰设计也是其中影响汽车销量的一个重要因素ꎮ在汽车内饰设计的时候ꎬ把人性化理念带入其中ꎬ使汽车内饰设计充分的迎合人员的实际需要ꎬ这样才能让人们在使用汽车的时候ꎬ享受到更加贴心的服务ꎮ二㊁汽车内饰的意义通常来说ꎬ汽车的内饰指的是铺设在汽车内部的装饰结构ꎬ对于汽车的内饰件设计ꎬ不仅要包含设计时对汽车内饰的美感度设计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功能性ꎬ比如汽车方向盘的设计㊁座椅设计㊁空调系统的设计以及仪表台设计等ꎮ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发展ꎬ广大群众对汽车内饰件的设计从美观上和功能室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ꎮ所以ꎬ汽车内饰的设计已经成了汽车生产中重要的环节ꎮ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围绕汽车的内饰设计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ꎮ但是传统的汽车内饰优化策略仅仅是对汽车内饰的美观度进行提升ꎬ却忽视了其功能性ꎬ从而导致汽车在实际的运用中经常会出现问题ꎬ从而影响大众对这款汽车的喜爱程度ꎮ面对这一现象ꎬ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应该积极优化汽车内饰的设计ꎬ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考虑汽车内饰部件的功能特性与汽车结构进行有利协调ꎬ在不破坏汽车本身功能的基础上ꎬ充分发挥汽车内饰件的设计空间ꎬ充分发挥想象ꎬ设计出良好的汽车内饰ꎬ给人们的驾驶体验带来前所未有的转变ꎮ三㊁汽车内饰件设计原则(一)安全性原则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确定因素ꎬ就要求汽车的内饰件在汽车发生碰撞等意外事故时ꎬ不能出现易燃㊁掉落㊁飞出㊁尖锐破碎等对人体产生二次伤害情况ꎮ且其环境VOC气味必须满足国标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ꎬ环保部最新发布新的强制标准意见稿进一步对苯㊁甲苯等有害物质的限值进行了限制ꎮ(二)舒适性原则汽车内饰件需在功能上能满足汽车内部环境件与驾乘人员的身心体验需求ꎬ故在设计时ꎬ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ꎬ充分秉承人机工程学ꎬ强化舒适性ꎮ如汽车空气管理系统的出风口设计ꎬ其水平和垂直叶片㊁壳体开口尺寸和角度等设计均需要采取CFD分析工具ꎬ确保在额定的风压下能够有效地吹在人体主要部位ꎮ最后进行相关试验和设计验证ꎮ(三)科技时尚原则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科技㊁时尚的追求更加彰显ꎬ对汽车内饰的需求也不例外ꎮ这要求内饰件设计中需要汲取各行各业新出现的设计理念㊁结构功能和技术工艺ꎬ充分发挥设计构想ꎬ激发想象力ꎬ然后完美融合到汽车内饰件中来ꎮ四㊁汽车设计中人性化因素的发展趋势(一)汽车人性化设计向以人为本的智能网联交互方向发展现代汽车产品逐渐向高端化㊁智能化㊁新能源㊁网联化的方向发展ꎬ满足使用者不断提升的潜在人性化及人文的需要ꎮ伴随着这种大的科技发展趋势ꎬ越来越多的人性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中应用ꎮ多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ꎬ使驾乘人员在不断感受到人工智能的汽车带给使用者的便捷性㊁实用性和人文关怀ꎬ满足消费者多种人性化需求ꎮ新款智能汽车可以体察驾驶员的不同心情状态ꎬ并对驾驶员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ꎬ增强驾驶员对车辆的把控能力ꎬ提升使用的安全性ꎬ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的必然应用ꎮ(二)汽车设计向提升生活及心灵品质方向发展汽车使用者在使用汽车时ꎬ不想把汽车单纯的当作是一个封闭空间ꎬ通过汽车把自己和外界以及新鲜的阳光空气隔离起来ꎬ人性化设计要越来越关注汽车使用者对使用空间的认知ꎬ随着技术进步ꎬ全天窗设计在汽车产品的应用逐渐广泛ꎮ同时ꎬ通过对使用者情感需求的探查ꎬ内饰情感氛围光氛围的智能化营造也是汽车内饰设计的发展方向ꎮ(三)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在人性化的汽车内饰设计过程中ꎬ色彩的作用非常明显ꎬ色彩搭配合理与否ꎬ是否与消费者审美一致ꎬ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意向ꎮ在内饰色彩优化设计时应当创造空间特色ꎬ体现出对人的情感关怀ꎬ既要让人有安全感ꎬ又要享受舒适性以及美观性ꎮ汽车内饰设计过程中选择消费者比较青睐的配色至关重要ꎬ比如时尚个性㊁奢侈体面以及进取精英等多种类型ꎮ其中ꎬ时尚个性型内饰色彩设计方案是年轻人的选择ꎬ他们追求活跃㊁动感以及个性张扬ꎬ潮㊁酷以及与众不同是他们的首选ꎬ比较多见于运动型车型ꎮ对于奢侈体面型车辆而言ꎬ主要适用于富产阶层ꎬ比如公司高管以及政府官员等ꎬ内饰设计时应当显示他们的身份和地位ꎬ他们渴望成功以及追求有档次和有品位的生活ꎬ以豪华车型为主ꎻ对于进取精英型车型而言ꎬ多适用于中产阶级人群ꎬ他们追求自我上进ꎬ重点在于事业发展ꎬ关注技术效率以及先进性ꎬ轿车车型是其首选ꎮ为此ꎬ在内饰色彩设计过程中ꎬ应当综合分析各类人群的生活条件㊁兴趣爱好以及年龄和性别等ꎬ把握他们对内饰色彩的客观需求ꎬ将人的利益与需求作为汽车内饰色彩设计的落脚点ꎮ五㊁结语汽车内饰成为人们选择汽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ꎬ能够直接对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不同的影响ꎮ汽车内饰设计不仅需要设计师的创意和灵感ꎬ更需要各种新型技术的支撑ꎮ内饰件研发生产企业应顺应趋势ꎬ持续优化汽车内饰设计ꎬ提升产业竞争力ꎮ参考文献:[1]杨明付.汽车内饰优化设计[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ꎬ2008(4):34-35.[2]安惠楠ꎬ肖博.汽车内饰件设计研究[J].天津科技ꎬ2018ꎬ45(3):46-51ꎬ54.作者简介:周晓国ꎬjv咨询有限公司ꎮ671。

浅析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原则

浅析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原则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浅析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原则吴会文1 陈磊1,21.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2.宁波中物激光与光电技术研究所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内饰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彰显出时尚、科技、人车交互体验和个性。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和单位多年的设计经验,针对汽车内饰件设计做了总结和阐述,探讨了汽车内饰件行业的设计原则,希望促进汽车内外饰件品质和档次的有效提升,推动汽车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汽车内饰 设计 原则1 汽车内饰件概述汽车内饰件通常来讲是指汽车内饰系统,包含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座椅系统、顶棚系统、空气管理系统、天窗、立柱护板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安全保障系统、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车内声光学、娱乐通讯等子系统,是汽车不可缺少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保障系统和人车交互系统之一。

在整车设计当中,内饰件设计占总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尤其现阶段大量车型以内饰作为核心卖点,内饰件设计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

汽车主机厂的前期开发团队设有一个庞大的汽车内饰件设计团队,而且还会和内饰件供应商进行同步开发,通常在汽车前端设计进行的一些概念设计,再进行功能细节设计。

2 汽车内饰件设计原则汽车内饰件主要体现其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装饰性,其设计上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原则,核心是安全性,兼顾舒适性,进一步扩展至满足色彩和谐原则、科技时尚原则、多样性原则。

2.1 安全性原则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可确定因素,就要求汽车的内饰件在汽车发生碰撞等意外事故时,不能出现易燃、掉落、飞出、尖锐破碎等对人体产生二次伤害情况。

且其环境VOC气味必须满足国标GB/T 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环保部最新发布新的强制标准意见稿进一步对苯、甲苯等有害物质的限值进行了限制,见表1。

内饰件设计规范

内饰件设计规范

内饰件设计规范
内饰件设计规范
编制:⽇期:
校对:⽇期:
审核:⽇期:
批准:⽇期:
20XX-03-15发布 20XX-03-15实施
XX公司发布
⼀概述
汽车内饰件是和乘员接触的最紧密、最直接的局部系统环境,该环境直接关乎驾乘⼈员的舒适感受、安全和健康,内饰设计质量的重要性⽇益突出。

本规范将指导本公司汽车产品内饰主要系统的设计⽅法。

⼆仪表台的设计
2.1 设计规则
1. 仪表台边界尺⼨必须满⾜设备、⼯艺和材料的极限要求;
2. 基于整车设计任务书确认仪表台基本结构参数;
3. 推荐使⽤管梁结构,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4. 仪表台管梁、⼿套箱、⽅向盘盖板等附件尽可能沿⽤,以缩短开发周期、提
⾼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成本;
5. 塑料件的突出或凹陷部分出模⾓度控制在0-25°,以降低模具设计、制造成
本;
6. 安装在本体上的附件外凸特征尽量减⼩,以降低模具设计、制造成本;
7. 尽量减少紧固件的种类,推荐螺栓不超过5种,螺母不超过4种,卡⼦不超
过3种,表⾯盖扣不超过两种;
8. 配合仪表台内的功能件,推荐使⽤半圆形结构设计特征;
9. ⽓囊安装之间推荐使⽤成熟沿⽤件,以降低结构风险和开发成本;
10. 如有参考养车,驾驶位置⼈机⼯程参数推荐使⽤原车设计,可⼤⼤减⼩设
计风险和成本。

2.2 仪表台设计规范参数。

汽车内饰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汽车内饰件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在汽车内饰件结构设计中,早期会根据CAS面做结构可行性分析。

除最大限度的按照造型师定制的表面来做结构,断面图定制尤为重要。

以下10条原则可对结构设计中面差、间隙、圆角、定位等要素,有参考价值。

1.部件的分割设定为单纯的面(分割规则)原解释:仪表板和门装饰板、仪表板和安全气囊等,分割复杂的面时稍有偏差就很明显,分割简单的面时即使有偏差也不明显。

评析:分割规则即分缝原则,内饰分缝、表面分缝都存在该问题:将一个部件分割出几个安装件或闭合件,分隔线要在平坦简单的大面上分割,避免跨特征分割,制造时容易保证,否则会出现特征分割处对不齐的问题。

2.构成部件的插入感、使P/L看不见的设计(P/L规则)原解释:喇叭装饰件、SW面板等,末端要比基准面低一些,并且在末端里做两个R,确保末端确实插入。

评析:A、部件的“插入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装感觉踏实、牢靠,很多人容易误解为其他的意思;要想安装感觉踏实,通常是靠一定的造型效果来表现的,影响效果的因素有:面差、突台、沉台、突台周边圆角、沉台周边圆角、安装件周边圆角等;GetToR (渐近倒圆角)和RunInR(埋入倒圆角)是常用的表现手法;“喇叭装饰件、SW面板等,末端要比基准面低一些,并且在末端里做两个R,确保末端确实插入”实际上就是RunInR(埋入倒圆角)。

B、P/L即PartLine,即模具分型线,做到不可见处,无法避免时就做在不明显处;顶杆也不要顶在外表面上。

3.不一体的部件是不同的面的构成(另外的部件的规则)原解释:为了使安全气囊等不在一体的部件的连接状态较好偏差不明显,两个零件表面需要为不同的面做出面差。

评析:不同的件由不同的面来构造,特征分明,错落有致,给人感觉很有空间感,各部件之间制造匹配就容易的多。

4.开口部的水平间隙,设定为从目线开始看不见的位置(间隙的规则)原解释:为了从前座看不见杂物箱、小物件袋等的水平开缝线末端,设定目线看不见的位置。

(也考虑连接偏差)评析:缝隙不要正对着乘客人的视线,否则人看起来不太舒服,尽量隐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饰件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XX-03-15发布 20XX-03-15实施
XX公司发布
一概述
汽车内饰件是和乘员接触的最紧密、最直接的局部系统环境,该环境直接关乎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受、安全和健康,内饰设计质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规范将指导本公司汽车产品内饰主要系统的设计方法。

二仪表台的设计
2.1 设计规则
1. 仪表台边界尺寸必须满足设备、工艺和材料的极限要求;
2. 基于整车设计任务书确认仪表台基本结构参数;
3. 推荐使用管梁结构,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4. 仪表台管梁、手套箱、方向盘盖板等附件尽可能沿用,以缩短开发周期、提
高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成本;
5. 塑料件的突出或凹陷部分出模角度控制在0-25°,以降低模具设计、制造成
本;
6. 安装在本体上的附件外凸特征尽量减小,以降低模具设计、制造成本;
7. 尽量减少紧固件的种类,推荐螺栓不超过5种,螺母不超过4种,卡子不超
过3种,表面盖扣不超过两种;
8. 配合仪表台内的功能件,推荐使用半圆形结构设计特征;
9. 气囊安装之间推荐使用成熟沿用件,以降低结构风险和开发成本;
10. 如有参考养车,驾驶位置人机工程参数推荐使用原车设计,可大大减小设
计风险和成本。

2.2 仪表台设计规范参数
三遮阳板性能标准
3.1 设计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
GB 11562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QC/T 629 汽车遮阳板
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 625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236 汽车内饰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
QC/T 15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3.2 性能要求
3.2.1 结构形式
遮阳板按转动方法分为两种型式,分别如表1和图1所示。

表1 遮阳板的型式
图1 遮阳板旋转示图
3.2.2 技术要求
3.2.2.1 遮阳板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2.2.2 安装要求
3.2.2.2.1遮阳板安装在汽车风窗框上横梁或相当位置,当遮阳板本体旋转至其下边缘处于最低位置时,其下边缘应在GB 11562-1994中3.5.1规定的V2点所确定的仰角为5°的范围内。

不使用时,其本体不应减小驾驶员视野。

3.2.2.2.2 遮阳板不能有尖角,边缘硬质零件的圆角R 不能小于3.2 mm ;本体厚度小于3.2 mm 者,圆角R 取厚度的15 %~50 %。

3.2.2.2.3 遮阳板各个状态之间转换操作简单可靠,转动应平稳、灵活、无噪音。

遮阳板应能在任意位置停留。

3.2.2.3 外观要求
3.2.2.3.1 遮阳板本体应由吸能减震的柔软材料填充和覆盖表面,表面不应有污点、皱纹、凹凸及松驰等缺陷。

3.2.2.3.2 遮阳板周边应平整,无开裂现象,热合接缝高度在1.0 mm 以下,每30 mm 长度的热合接缝承受力不小于50N (见图2)。


2
50N
50N
3.2.2.3.3 安装部件采用金属材料时,其表面必须进行防腐蚀处理。

保护层应符合QC/T 625的规定;涂漆层应符合QC/T 484的规定。

3.2.3 其他性能要求
3.2.3.1 操作力矩
3.2.3.1.1 在任意位置上,绕X轴(上下方向)旋转的操作力矩,最小应大于遮阳板振动加速度为 50 m/s2时的等效力矩;最大应小于2 N·m。

等效力矩T由下式求出:
T=mB/20
式中:T—振动加速度为50 m/s2时的等效力矩,N·m;
m—本体质量(不包括转轴的质量),kg;
B—X轴至本体重心的距离,mm。

(B的测量方法应按QC/T 629-1999附录A中A1的规定。


3.2.3.1.2 在任意位置,绕Y轴旋转(左右方向)的操作力矩,最小应大于0.4 N·m;最大应小于4 N·m。

3.2.3.2 转动耐久性
绕X轴(上下方向)往复转动1000次后,仍能符合5.3.1的规定。

绕Y轴(左右方向)往复转动200次后,仍能符合5.3.1的规定。

3.2.3.3 耐高温性
将遮阳板在(100±2) ℃的温度条件下放置 4 h,然后取出冷至常温后,应符合3.2.2.2.3、3.2.2.3.1及3.2.2.3.2的要求。

3.2.3.4 耐光性
遮阳板本体在氙灯耐气候试验箱中连续进行72小时试验,试验后应符合3.2.2.2.3、3.2.2.3.1及3.2.2.3.2的要求。

另外,表面不应有明显的褪变色、龟裂等现象。

3.2.3.5 耐冷热循环性
试验环境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45%~85%。

以(80±2) ℃/15.5 h→室温/0.5 h→(-30±2) ℃/7.5 h→室温/0.5 h为一个周期,对遮阳板进行二个周期的试验,试验后应符合3.2.2.2.3、3.2.2.3.1及3.2.2.3.2的要求。

且表面不应有明显的褪变色、龟裂剥落、硬化等现象。

3.2.3.6 阻燃性
遮阳板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 8410的3.2的规定。

四顶蓬设计
4.1设计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31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
GB/T 3399 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
GB/T 6343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8812 硬质泡沫塑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9641 硬质泡沫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1548 硬质泡沫塑料耐冲击性能试验方法(落锤法)
4.2 性能要求
4.2.1 顶蓬表面应平整,无毛刺、无裂痕,不允许有影响强度、使用性能及外观的开裂、气泡、划痕、褶皱等缺陷。

顶蓬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顶蓬应色泽均匀且按设计要求匹配。

4.2.2 在亚太地区条件下(温度-40-52℃),使用寿命为10年,可用肥皂和水或者真空吸尘器清洗且不变质。

4.2.3 顶蓬在安装过程中,要避免划痕、褶皱、油污等
4.2.4顶蓬面料采用无纺布。

复合面料的燃烧特性应符合GB 8410的规定。

4.2.5 弹性伸长率≥39%;加热收缩率(纵向)≤4.6%;加热收缩率(横向)≤6.6%;剥离强度(N/25mm)≥6。

4.2.6 燃烧速度≤100mm/min,并且在60S或100mm内熄灭。

洗涤汽油挥发后,表面没有出现痕迹圈。

耐光色牢度(级)灰色标度等级≥4;耐水色牢度(滤纸试验)灰色标度等级≥4.5。

4.2.7 本车在客户环境中使用10年后,顶蓬的造型不得有不良改变。

五地毯设计
5.1 设计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216 汽车用地毯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QC/T 15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4.2 性能要求
外观及尺寸
地毯的形状大小应符合数模,地毯表面不应有色泽不匀、裂缝、破洞、经纬条痕明显等疵点,表面要平整;毛毡及纤维板无开胶、无堵孔,订钉牢固无废钉,缝纫整齐无漏针。

颜色应均匀一致。

材料要求
前地毯总成由针刺毡压制成形后背面PU发泡而成,发泡部分要与钣金随形,且与针刺毡粘结牢固,在使用过程中无脱落现象;后地毯总成主材料为低发泡软聚氯乙烯片材压制而成,形状要与钣金随形。

物理要求
地毯压缩百分率≥30%,压缩弹性率≥70%;
断裂强力:纵向测量值≥100 N,横向测量值≥100 N;
断裂伸长率:纵向测量值≥10%,横向测量值≥10 %;
梯形法撕破强力:纵向测量值≥50 N,横向测量值≥50 N。

化学要求
地毯不应散发出任何使人难受的气味,使用过程中无霉菌滋生、无霉烂等气味,也不应含有任何有毒或不利于健康的物质;
燃烧速度≤100mm/min,并且在60S或100mm内熄灭;
耐光色牢度≥4级,耐磨色牢度≥4级,耐水色牢度≥4级;
吸水尺寸变化率≤±2%;
受热尺寸变化率≤±2%。

使用寿命
在亚太地区条件下(温度-40-52℃),使用寿命为10年。

其它性能要求
可用真空吸尘器、肥皂和水以及市售地毯清洗剂清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