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和前景
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和前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今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是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本文将从途径和前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供给侧结构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可以通过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创新等手段,提高供给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加强创新驱动。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第三,优化投资结构。
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驱动,但是由于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需要调整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向低碳、环保的方向变化。
以上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些途径,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景。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景是积极的。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比较良好。
我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这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的取得,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再次,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国政府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后,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
这一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
在这个起点上,如果战略和政策都能把握得非常适当,我国经济就可以迅速起飞,如韩国、新加坡等国。
相反,这一阶段也是社会经济结构变动较为剧烈、各种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重大机遇一旦不能把握好,一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会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增长出现停滞,如一些拉美国家。
因此,在这个关键的起飞时刻,必须认真分析我国经济当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只是一个提法变化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问题,是破解世界性难题问题。
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推进经济发展时,我们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推进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里,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后,历史性的必然要求推进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更丰富更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有计划的快速推进。
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当前,中国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十分迫切。
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适应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这是指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也就是从过去的量变推动发展,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并重。
在新常态下,中国必须加强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资源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等进程的加速,我国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已经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3.国际环境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数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国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推动进一步开放,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1.加强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更多优质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投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节能减排社会,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全民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普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要深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形势与政策——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向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基本涵义经济发展方针,是指由政党和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
它是经济路线的贯彻落实,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有时战略和方针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称其为战略方针。
方针与路线、政策相联结,战略和策略相对应。
(一)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1、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升。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
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趋势。
为了应对这一新形势,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1. 适应新常态:当前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企业转型升级是应对新常态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2. 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以高耗能、高污染为特点,对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可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调整产业结构: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技术产业比重过小。
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高技术产业比重,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4. 增加就业机会:企业转型升级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转移,带动就业机会的增加。
特别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1. 政策引导: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可以通过减税降费、提供贷款贴息、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 加强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3. 推动产业升级:要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培育新的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
4.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资源。
政府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5. 加强国际合作: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政府应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交流,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是什么?实现“三个转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
1. 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既有的约束条件来看,我国的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只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
二是集群式创新。
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
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2. 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全面的结构优化主要包括: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3.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知识经济成为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独立经济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是当今经济结构诸多变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础性的变化,它的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二元经济的发展方式。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
首先,调整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途径之一、我国需要从依赖传统产业发展向依靠创新驱动的发展转变,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同时,还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力度,推动老旧产业改造提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还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需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还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科技人员流动与交流,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第三,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同时,要加强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还要加大对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生产方式转型。
最后,加强人才培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措施之一、我国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
同时,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人才流动与交流,提高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人才培训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
总之,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绿色发展和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
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面我将就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进行论述。
首先,加强创新驱动。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引擎。
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推动经济由传统的资源驱动型向以创新为驱动的方式转变。
其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
同时,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转变。
再次,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实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
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此外,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村现代农业与城市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加大对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和农民生产力提升的投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进步。
最后,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要加强对制度创新的研究和推动,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提高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加便利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总之,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包括加强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等。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及措施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及措施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及措施,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诸多挑战,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首先,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途径之一、供给侧结构性要以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为目标,通过加大力度,深化国有企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业水平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高投资、高消耗的发展方式。
同时,还需要加大创新驱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其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目标。
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还要重视质量效益的提升,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我国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三,深化开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
开放要以深化为核心,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制度创新方面,要落实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加强产权保护,打破行政垄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开放方面,要加强对外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增强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教育培训体制,优化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还要加强劳动力的技能提升,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及措施包括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开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
科技创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国产经CHINESE INDUSTRY &ECONOMY中国产经Chinese Industry &Economy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整体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因而需要实现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在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取得比较满意的成果,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科技创新在这一方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实现中国经济的更持续良好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方式转变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及效果有着直接影响,而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为能够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实现,通过科技创新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更好实现,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更好的支持与保障,使中国经济发展可以得到更满意的成果,实现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为中国整体发展提供经济支持。
一、科技创新概述科技创新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提出来的,这一概念的出现及发展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就科技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对于科技创新的定义就是在科学发展与技术发明不断深入的基础上而得到的新型生产关系,依据这一关系产生实现新的社会价值的创造。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在社会上对于科技创新加强重视的背景下,可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实际生产价值及社会财富的有效提升,对于市场价值可以通过客观形势实行更细化的判断。
对于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些创新内容,若得不到市场认可,则不能成为真正创新,只是作为科学进步成果被看待。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科技创新包含多个方面内容,主要就是需要从技术发明、科技发展及市场价值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评价,这三个方面之间既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彼此之间又相互独立,在科技创新方面形成新的判断标准。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为了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积极主动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本文将探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首先,我国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力量。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此外,还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提升我国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要加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产业结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和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升级。
同时,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三,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同时,要加强对僵尸企业的淘汰和优胜劣汰,减少无效供给。
第四,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环境监管,严惩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要加大对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第五,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此外,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六,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地域差异较大,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和投资引导,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解决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
总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创新驱动型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
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
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
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
谈谈经济转变方式的措施和途径
绿色之环,推动经济之轮。
——浅谈谈谈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我国子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势头一直很猛,但是如果对中国改革开放32年的快速发展作一个归纳总结,可以作以下描述:在政府的带领下,借鉴模仿吸收别国发展经验,并制定赶超战略、大干快上和“唯GDP论”,以及通过对经济的主导实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和放松管制,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间互利合作,再加上人口红利和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追赶者,出现了短期的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发展同时也让我们面临着环境恶化、后续发展困难的问题,以“十五”末期为例,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世界经济时时刻刻都处在转型之中,而在这个“后危机时代”面临着“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为继、民生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依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是明智的选择,转变经济发展形式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一、优化产业结构,绿色发展三大产业。
1.农业市场化,推进城镇化。
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发展三农经济具有特殊的意义。
农业种植突出表现为“两高两低”特征:即种植业占农业的比重高,粮食占种植业的比重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2008年,河南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每人9253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4.5%。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6元。
究其原因,是因为分析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偏低,农业规模化与产业化生产水平低。
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把关键点放在集中人口、土地、产业等生产要素并通过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
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
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主线,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化。
2、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
3、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们要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
4、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互相促进,一方面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把过高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降下来。
另一方面,抓好节能减排,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点。
1、要突出“一个重点、两个关键”一个重点:即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
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领域,需考虑到众多的经济因素和社会状况。
然而,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列举一些关键的途径和措施来探讨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所需采取的行动。
首先,我国应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创新是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研发经费占GDP比例。
同时,应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我国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型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的问题。
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应减少传统产业的比重,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第三,我国应大力推动绿色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减少资源浪费,还能够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政府应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鼓励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
同时,应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环保规定的企业给予严厉处罚,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
第四,我国应注重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政府应制定更加具体和差异化的发展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同时,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通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加区域间的互联互通。
第五,我国应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和发展。
农业农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和农业现代化。
应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
最后,我国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驱动力。
因此,我国要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首先,加大对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支持力度,提高科研经费投入,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其次,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真正走向市场和应用领域。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识产权的认同度和保护程度,鼓励创新者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动。
二、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首先,要调整教育体系,加大对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更多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此外,还要加强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到我国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
三、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我国要加快实施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此外,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效益水平。
同时,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开放: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支撑。
我国要深化,打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性障碍,推动经济发展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转变。
要推出更多的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同时,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
五、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我国要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要加强环境监管,严格环境标准和排放限制,促使企业进行绿色生产。
同时,要加大对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壮大。
金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
下, 出于增加本地财政收入的考虑 , 地方政府会容忍甚至鼓
励一些高耗能 、 高污染企业发展。比如, 我国钢铁生产能力 严重过剩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难度和阻力很大 , 但 因为这
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 的 , 资源问题逐步成 为制约经济发
展的瓶 颈。 从资源配置来看 , 生产要 素市 场还不健 全 , 市场
项 目, 助推了粗放型经济的发展。 ( 环境 污染严重, 二) 资源价格扭 曲。目前我国产业结构
稳 回升势头 ,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 实现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
长, 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 19 年 , 9 5 中央就提出要转 变 经济增长方式 。l年来 , 5 在这方面取得了一 定成绩 ,0 0 2 1 年
( ) 源过度 消耗 , 一 能 资金 成本较 低。从 近几年来 的统
计数据 来看 ,我 国经济平 均保持 着每年 两位数 的速度增 长, 与此 同时, 资源特别是能源的瓶 颈制约也 日益明显 。 从 资源拥有方 面来看 , 单从水 资源指标 分析 , 0 9 至20 年年末 ,
全年水 资源 总量2 7 3 立方米 , 36亿 比上年减 少1 . 人均 34 %; 水资源 18 .立方米 , 少1 . 749 减 38 %。从资源 消耗方面来 看 ,
稀 缺程度 和供求关 系。在我 国 目前 的矿产 资源 开采体 制 下 , 采矿产 的成本很低 也导致 矿产资源 价格偏低 , 开 不能
期 存在 的诸 多结 构 体 制 、 构 不 合 理 、 构 性 矛 盾 、 强 经 结 结 增 济 发展 内生 动 力 、 进 经 济 长期 平 稳 较 快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促
会影响地方政府 的政绩 和税收。资源税费不合理 , 也导致企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战略目标
维普资讯
20 0 8年 2月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 哲学社 会科学 版)
Ju a fS uh etU iest fS in ea d T c n lg o r l o tw s nv ri o ce c n e h oo y n o y
Fb 0 8 e .2 0
t e T a s r a i n o i a’ o o c Gr wt te n h r n f m t f Ch n SEc n mi o h Pa t r o o
X A u nze WA G Mi —e ,C O J j I O Y a —hn , N n h A i i g -a
A s at T e1 t P n o ges f P a one u a t at nteojci so eeo o c b t c : h 7h a yC nrs o C h s it ot h to t i bet e f h cnmi r C p d t a h v t
( .S a ga E oo yR sac et , hn h i 0 0 3 hn ; 1 h nh i cn m eerhC ne S a ga 2 0 0 ,C ia r
2 otes r nvri , h na g10 0 ,Lann ,C ia .N r atn U i sy S e yn 10 0 i ig hn ) h e e t o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途径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1.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经济发展的目的、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建立在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
这就决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科学发展为出发点。
2.比较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既相联系又有区别。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通常把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丰富,既涵盖要素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也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
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
目前,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结构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来源:人民网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
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
要摈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
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
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
第三,改革财税体制,制定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深化资源税制度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域。
第五,加快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推进企业重组,支持优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
同时,促进企业科学管理,降低原料、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物耗和能耗。
3.优化经济结构。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高能耗、高物耗的重工业增长偏快,是我国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的重要原因。
优化经济结构,首先要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在工业内部,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和准入门槛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及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的淘汰。
其次,调整投资结构。
大力加强节能减排,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格控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和贷款,坚决禁止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4.促进科技进步。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转变增长方式的本质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在能源资源约束强化条件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
要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公益性技术研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力争在优势领域率先突破;支持高效节能技术推广、重大节能项目建设和重大节能技术示范,培育和完善技术推广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援助;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一大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开发和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创新管理方式。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
宏观管理方面,要改变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和考核指标,目前的主要考核指标GDP存在一定局限性,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代价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效率和效益,即单位产出的资源和能源消耗。
因此,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用绿色GDP代替GDP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将单位产出的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成本,即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对地方政府绩效的考核范畴。
企业管理方面,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管理效率提高。
6.提高劳动力素质。
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条件。
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观念转变、体制改革、结构优化、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都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高素质的劳动者、经营者,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是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因素。
为此,必须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提高大学入学率,加强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集中全社会的智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来源:《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