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十一 书信:信》 优质课教学设计_3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十一书信《信》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十一书信《信》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学会7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仿写诗歌。
4、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3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时标上小节号、圈出生字。
4教学过程
4.1第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
在电脑没有发明之前,电话没有普及之前,要和不在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人们通常采用写信的方式。
信可以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使人与人的心更接近,情更相连。
那你们想不想学会写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一首儿童诗《信》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信的吧。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预习检测
⑴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它,把课文读通顺。
⑵出示生字词,指名读,纠正读音:
代替雏鸟回巢蜜蜂航海写信黄昏
绵绵春雨姹紫嫣红风平浪静
⑶这首诗有几节?请给它们标上序号。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十一 书信:信》 公开课获奖教案_0
《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11单元《信》。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小作者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
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表达了小朋友们使用“信”这个载体与小动物、植物等实行友情交流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目标:1、理解12个字,会写8个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发同学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4、渗透乐于交往的心理,学习交往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或使用词卡)1、无边、航海、回巢、蜜蜂。
(读准字音) “一封”与“一封封”有什么不同?“写一封封信”是什么意思?谁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件,一件件;一个,一个个)2、“很多”、“很多很多”它们有什么不同?“很多很多的信”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如:很远,很远很远;好多,好多好多)3、“想”、“多么想”有什么区别?(水准不同)谁能用“多么想”说一句话?(如:俺多么想到北京亲眼看看长城啊!) 课文中哪句话中用到了这个词?读读。
(俺多么想写呀,写很多很多的信。
) 怎么读更能体现写信人的心情?指导:读的时候要把多么想、很多很多这两个词语重读,就能读出句子的含义了。
(自身练习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一)小作者终于把自身想写信的愿望实现了,他替很多朋友写了信,那么他都替谁写信了呢?请你边听边看大屏幕边考虑这个问题。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俺”替小鸟给妈妈、替花朵给蜜蜂、替大海给小船、替云给云、替树给树写信。
)根据板书提问:老师把俺字加了引号你同意吗?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俺”指的是小作者,是课文中的“俺”,所以加引号。
)(二)那么“俺”都分别替它们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身读读这局部内容,然后说给大家你读明白了什么?1、①生:替小鸟写信,是让妈妈快回家,天已近黄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信3北师大版
《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雏”、“巢”,理解运用相关词语。
2.积累“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类结构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阅读芳草地”中的两句话。
4.通过因果句式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并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5.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形式,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信封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知道老师手拿的这几样东西是什么吗?(信封)这张漂亮的纸是什么纸?(信纸)认识这是什么?(邮票)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写信的)2.“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非常好,信是用来互相交流想法,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
3.有一位小朋友,他学会了写信,心里特别高兴,他会给谁写信,在信中写了些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儿童诗《信》。
4.板书指名读,齐读。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自学提纲:①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理解词语“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的意思。
②再读课文,说说各节诗的主要内容,并把诗分为三部分。
③诗歌《信》中的“我”都替谁写信了,它们要表达什么心愿呢?④你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2)学生按提纲自学,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合作探究。
(一)指名读词语。
雏鸟回巢黄昏蜜蜂姹紫嫣红风平浪静(二)指导书写生字“蜜”和“紫”。
(三)指名说说各节诗的主要内容。
全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节):告诉人们写信用纸和笔,用手和心。
第二部分(第2-5节):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三部分(第6节):信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四)诗歌《信》中的“我”都替谁写信了,它们要表达什么心愿呢?(指名反馈,教师板书)雏鸟妈妈快回巢花朵蜜蜂来采蜜大海小船去航海云朵云朵变成春雨树木树木连成无边的森林讨论交流:“我”替雏鸟、花朵、大海、云朵、树木写信是要表达什么心愿?你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集体反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十一 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本课词语。
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
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2.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他的哪些希望呢?二、自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本课新词。
2.思考:巴金爷爷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哪些希望?3.讨论交流(1)朗读正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学生质疑问难。
4、指名试读课文,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家乡的孩子写了40封信,给巴金爷爷怎样的感觉?(站在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3.朗读第一段的第二句话,感受四十多个孩子围个巴金爷爷叽叽喳喳的热闹场面。
4.朗读巴金老人感谢孩子的话。
这些话体现了巴金对孩子们怎样的感情?5.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第一段1.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石7岁了,写字困难,手不听指挥,写信比较困难。
朗读课文第二段第一句,体会写信的不容易。
2.在这种情况下,巴金爷爷还是拿起了笔,给家乡孩子写信,这是为什么呢?3.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1)理解“我多么想看你们天真的饿笑脸,多们想听你们歌唱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句子的饿意思,体会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饿思想感情。
(2)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饿强烈感情,并用“多么……多么……”联练习说话。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十一 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优质课教案
《理想的翅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们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以及这些风筝的含义。
体会课题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
教学重点:
体会课题的含义,初步树立自己的理想。
教学难点:
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意思。
一、谈话导入:
春天到了。
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户外活动是什么?(放风筝)你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例举各种各样的风筝)。
二、自主探究:
有一群小朋友和大家一样也喜欢放风筝,不过他们与我们不同的是自己扎风筝放飞。
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他们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例举文中提到的风筝)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风筝的含义。
(小组内交流)现在大家能用一句话把括第二至六自然段的意思概括一下吗?(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理想的翅膀,但每一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引导学生体会“理想的翅膀”正是让风筝带着自己的理想越远,越飞越高。
三、扩展延伸:
你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生答)用“我想……因为我的理想是……”句式规范语言。
四、再读感悟:
现在的你们这么努力,相信大家的理想翅膀会越飞越高,越飞越好。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想,再读课文,读出未来的美好。
(多种形式的读文)
五、课后作业:
自己试着扎一个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到郊外放一放。
小学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11书信-教学设计
《信》教学设计新津华润小学张爱华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
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表达了孩子们运用“信”这个载体与小动物、植物等进行友情交流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词,理解黄昏等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
2、了解诗歌结构,体会诗歌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信是人真情实感的流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写信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写信的热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信封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信”。
1、同学们手中拿到的是什么?板书:信师:开看看,里面说些什么?2、这上面写着老师想和你们说的话。
瞧,信是用来互相交流想法,互相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3、现在,我们来学一篇课文《信》。
二、整体感知课文1、介绍儿童诗的特点。
这封信与你们收到的信在格式上是不同的。
这叫儿童诗,它具有简洁、通俗、有童趣的特点。
2、轻声读诗歌:要求:标出诗歌的小节序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4、交流:①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②带入诗歌再读,随即纠正错误发音,再次感悟课文。
三、学习诗歌,指导朗读1、学习第1节:小小的我为什么想到些那么多信?我刚学会了写信,心里真兴奋!读第1节,感受女孩的兴奋心情。
2、学习课文第2节小小的我写了那么多信,那信得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学习第2节诗歌。
①根据配有文字的投影图片,找出谁替谁写了信,表达了什么愿望。
板书:雏鸟妈妈快采蜜②展开想象:信中写了什么,按句式说具体,随机理解“黄昏”一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4、学习3——5节:①出示自学提示: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我“替谁给谁写了信,信中表达了什么愿望,想像信得内容和同桌交流。
小学语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11 书信教学设计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同时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道理。
2.能结合文章的重点词句,围绕中心句谈谈自己的真实感想,加深对巴金爷爷的认识。
3.观察书信的格式,知道书信能传情达意。
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体会巴金的情感。
2.了解并学会书信的格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领“标”。
“信”,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
实际上就是指的人在说话。
这封信是巴金爷爷对他的家乡的孩子所说的话。
我们读来也很受教益。
你对哪些话感受很深呢?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巴金爷爷是个什么人呢?字里行间又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二、细读课文,感悟“话”。
1.齐读第一段思考: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在文中找一找答案。
2.87岁的巴金爷爷写信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段,找出有关句子,画下来。
我有病,写字困难,捏着笔,手不听指挥。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辜负你们的好意,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失望,我终于拿起笔。
思考:“终于”能不能省掉?“终于”不能省掉,强调了巴金爷爷因病心有余而力不足,提笔写字非常困难但他坚持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爱。
3.在第三段中画出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句子。
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的长途旅行。
同学们理解“多么……多么”所表达的强烈感情。
并用“多么……多么……”口头造句。
4.第四段中找出“巴金为什么写作?”和“巴金终于明白了什么?”的句子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终于”能不能却掉?为什么?“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
5.自学课文第六段。
思考: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羡慕和希望”的句子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信》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书信”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通过替不同的对象写信,表达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同时也说明了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诗的语言简练优美,是实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很好范本。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模仿2-4节写出一节以信为主题的小诗。
4.了解诗的内容,体会作者写信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教学重点
1.学会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儿歌《小蜜蜂写信》导入新课。
小蜜蜂用树叶给蚂蚁写信,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
蚂蚁收到信,看了半分钟,也咬三个洞,表示看不懂。
蜜蜂和蚂蚁,商量大事情,赶快学写字,写字很有用!
2.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瞧,出示信件实物:这是一封信。
看,中国人对“信”有这么多的称呼。
(课件出示“信、函、札、书、简、信札、书简、尺素、雁书”。
)读一读,记住它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信能够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使人与人的心更接近,情更相连。
让我们一起走进《信》这首儿童诗,看看文中的小姑娘都替谁给谁写了信?
2.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初步感受。
3.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通句子,注意生字读音,找出词语娃娃,结合
课件学习。
写信回巢蜜蜂绵绵黄昏航海姹紫嫣红风平浪静
4.送词语娃娃回家,有感情的读小诗。
5.(课件出示)填一填。
谁来试着到黑板上贴一贴?
替(雏鸟)给(妈妈)写信快回巢
替(花朵)给(蜜蜂)写信来采蜜
替(大海)给(小船)写信去航海
替(云)给(云)写信变春雨
替(树)给(树)写信连森林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悟
1.你们喜欢这首诗么?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合作伙伴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谁想读给大家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喜欢的小节,实行指导朗读与引导理解)
3.重点指导学习第二小节。
要求:一读,读懂写什么;
二读,想象画面读;
三读,体会心情读。
a.自由读读“我”替雏鸟给妈妈写的信,读懂信上写什么了?
b.请闭上眼睛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时间里,在什么地方,有一只怎样的小小鸟?
c.把自己当作写信的“我”,你看到朦胧的黄昏中,树上鸟巢中的幼小的鸟,心里是怎样想的,于是就替它给妈妈写信呢?
4.总结学法:只要用心去读,不但能读懂诗歌的内容,还能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体会。
这样去品读诗歌,才能读得有滋有味。
你们也想自己去试试吗?
5.四人小组共同学习一节诗歌。
3-5中选出一节诗歌,按这种学习方法,首先自己反复品读,再美美地朗读给四人小组的同学听。
一会儿小组里选一个读得最好的,在全班读。
6.请各小组推荐的学生分别汇报朗读,老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四、续编小诗
1.师讲故事,创造情境,请有爱心的同学替他们写一封信。
2.仿照诗歌的形式,动手写一写,注意用心、用情。
出示仿写格式:
替----给----写信,
--------------------。
3.学生自由创作小诗,争当小诗人
五、拓展写信
1.信是情感交流的工具,是心灵沟通的桥梁,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读老师写的一封信。
2.作业:回去后,希望每位同学给老师写一封回信,好吗?
板书设计
信
替雏鸟给妈妈写信快回巢
替花朵给蜜蜂写信来采蜜
替大海给小船写信去航海
替云给云写信变春雨
替树给树写信连森林
《信》教学反思
养正中心小学西边校区张惠如
本课是一首诗歌,作者以儿童独特的眼光和视角观察、描述这个世界,表达了一个刚学会写信的孩子的美好愿望。
对学生来讲,内容理解没有太大的困难,主要是在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深层的意蕴。
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谈感悟上。
体会“信”是人真实感情的流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
课后,我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学习诗歌的第二小节时,我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雏鸟、回巢,但我仅仅让学生去读,没能引导他们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是天色已晚,妈妈还未归巢,雏鸟担心妈妈的安危,这说明雏鸟爱妈妈的深厚感情。
使得教学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流于形式。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在本堂课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实行自由朗读课文,却没能很好的搭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以至学生与作者之间产生的情感共鸣不够。
其次,我对教材的分析还不够透彻,语言文字训练还不够火候,还没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假如今后再执教此课,我会增大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交流他们个性化的感悟,收到阅读教学的预期效果。
教,然后知不足,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内蕴的不足,应下决心多读书、学习教学理论,尽快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及教育教学理论修养;多研究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准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同伴的协助下、在自我积极的反思下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