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第一章北宋前期词
(二)宋初词坛概况及宋初词作的特点:
• 1、宋初诗人大都有词作,但数量较少,其词风与 、宋初诗人大都有词作,但数量较少, 各人诗风较为接近。 各人诗风较为接近。 • 2、晏欧词的过渡 、 • 北宋庆历以后,词的创作在内容技巧体制各方面 北宋庆历以后, 都出现了飞跃的发展, 都出现了飞跃的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 的作者。其中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张先、 的作者。其中晏殊、欧阳修、晏几道、张先、柳永 尤为出色。 尤为出色。 • (1)“晏欧”:指北宋词人晏殊和欧阳修。前者 ) 晏欧” 指北宋词人晏殊和欧阳修。 词大多是酒阑歌后娱宾遣兴之作,温润秀洁含蓄委 词大多是酒阑歌后娱宾遣兴之作,温润秀洁含蓄委 后者多写男女情爱或相思离别,风流蕴籍, 婉;后者多写男女情爱或相思离别,风流蕴籍,婉 转情深。 转情深。 对词境的开拓。 • (2)范仲淹对词境的开拓。 )范仲淹对词境的开拓 • (3)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贴近日常生活的张先词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词
一、宋代文化与文学
• • • • • • (一)文人士大夫化 (二)文人学者化 (三)文人的艺术化 (四)宋代学术与文学 (五)宋代理学与文学 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 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 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人广博宏大。 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人广博宏大。 • 以欧阳修为例。政治方面,进士甲科入仕, 以欧阳修为例。政治方面,进士甲科入仕,官至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文学方面,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文学方面,文属唐宋八大家 之列,诗词亦佳,理论批评为诗文革新领袖其《 之列,诗词亦佳,理论批评为诗文革新领袖其《六 一诗话》首创诗话这一批评体裁。史学方面, 一诗话》首创诗话这一批评体裁。史学方面,他主 持编纂了《新唐书》,并著有《新五代史》。 持编纂了《新唐书》 并著有《新五代史》
北宋前期的词
第一章北宋词概说一、代表人物:以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宋祁等为代表。
主要生活在仁宗、真宗两朝的承平时代,个体地位都比较显达。
二、北宋前期词沿雅、俗两条路同时发展: 1、一方面晏殊、欧阳修等人承晚唐五代词之余绪,遵奉“词为艳科”的传统,逐步将士大夫特有的生活感受融入词中。
表现方式上逐步去掉花间词的浅俗浮艳,追求清丽深婉,使词在雅化、文人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2、另一方面是以柳永为代表,将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带入词中,丰富了词的内容题材,多用慢词长调,表现手法不断创新。
其词从内容到表现手法都渗透着市民情趣,大大推动词向市井化、通俗化方向发展。
总之,北宋前期词既有继承,又有新变。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创作一、非专力作词词人。
(或一时兴到之作,未为专诣)继承性大于创作性。
题材(相思恋情、悲欢离合、人生哲思)词体方面(以小令为主)贡献:以众多的艺术圆熟、意境浑成的典范之作,强化了温庭筠等花间词人开创、定型的创作范式,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
在题材、艺术上也有所开拓创新。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1、晏殊生平概述:太平宰相富贵悠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词集《珠玉词》一百三四十首政治地位高,但缺乏政治才干,无所建树。
主要贡献:汲引人才: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等以其为中心形成北宋初期小令词创作的第一个高潮。
二、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B 晏殊词:艳情(男女恋爱相思离别等)闲情(富贵生活中安逸闲暇时的享受) C 新变(特点):对传统庸滥题材做了典雅化、含蓄化和“以理节情”“情中有思”的审美处理。
即:开创了以雅笔写艳情的新风人物形象的新变:自然清新气息的采桑女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负盛名的词。
北宋前期词
色者如柳耆卿“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章, 情景兼到,骨韵俱高,而有“想佳人妆楼 望” 之句,“佳人妆楼”四字连用,俗极,亦不 检点之故。
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云:“(唐五代词)
大抵以《花间集》中所载为宗,然多小阕。 至柳耋卿始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形容盛明, 千载如逢当日。” 刘熙载《艺概》说:“耋卿词,细密而妥溜, 明白而家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所说:“耆卿 词曲处能直,密处能疏,凹处能平,状难状 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自是北 宋巨手。”
《去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
秋风原上,日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 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 年时。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剔银灯·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
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 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 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 问白发、如何回避?(化用白居易诗意)
苏幕遮
唐玄宗时来自西域教坊曲名。“苏幕遮”是当时 高昌国语之音译。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 《苏莫遮冒》:“‘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 “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 曲。” 宋代词家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 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 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 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第一讲 北宋前期词
二 欧阳修
欧阳修的词也同当时的大多数词一样,多 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但是,与其他词人 的作品相比,欧阳修的词有两个方面是比较 独特的: 首先,欧词在内容上已不再完全局限于 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而把山水自然、身 世感慨引入词中,这就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 如他的《临江仙》中有“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的人生感慨,这在 当时的词作中较少见到。
其次,欧词在表现手法上虽然以白描 为主,但写得更为细腻生动。例如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通 过借景抒情和细节描写等,生动细致 地表现了一位女子的苦闷,其中“泪 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二 句极尽曲折之妙:无人倾诉愁情,于 是有问花之举;但花也不理睬,不理 倒还罢了,还掉头而去,更添了无数 烦恼。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 具有特殊的意义,当词风纷纷转 向之时,他独远绍南唐,近承家 风,保留着南唐五代词人的特点, 多以小令来表现离愁别恨,成为 南唐词的最后传人。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 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思 想发达,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 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 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 数与规模也相对较少。著名史学家陈 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 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一 晏殊
宋初主要延续了南唐词风,正如《艺概》 所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 阳永叔得其深。” 晏殊生活优裕,人生道路没有太大的起 伏。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性喜宾 客,未尝一日不燕饮,每有嘉客必留, 亦必以歌乐相佐,谈笑杂出”。这就明 确地道出了晏殊的词是为了遣兴娱宾, 筵宴助兴而作。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北宋前期词承袭晚唐五代词,风格柔婉,内容主要写男女闺情,形式以小令为主,但是此期词也有一定创新。
这一时期的著名词人有: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柳永晏殊有《珠玉词》内容多写男女相思、伤春感时。
晏殊词的特点:1 情中有思。
晏殊词在艳情内容外,又有较深的思想内蕴。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检点如今无一半。
他不仅敏于感受(《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同时也有理性的思考,使得情感与理性融合在一起。
在伤春怨别的情绪中表现出理性的反思,引起人们的哲理联想。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 雍容闲雅。
晏殊具有高雅的审美趣味,其词雍容和缓,以淡雅之笔写富贵之态,以清新之笔写男女之情。
《破阵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踏莎行》尊中绿醑意中人,花朝月夜长相见。
《浣溪纱》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欧阳修有《醉翁琴趣外篇》。
欧词内容:除男女之情外,还有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如《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对山川景物的描写,《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003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词
第二章北宋前期的词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宋初诗文沿袭五代余风,词也未能例外。
由于北宋前期将近百年的承平,适应当时统治阶级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由晚唐五代以来形成的婉丽词风更弥漫一时,晏殊、晏几道是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作家。
然而南唐词人既初步摆脱了花间词人的影响,新的时代契机也在缓慢地推动词风的转变。
这一方面是在全国统一局面之下,部分怀有政治抱负的文人不愿意沿着西蜀、南唐那些亡国士大夫的道路前进,范仲淹、欧阳修等少数作家已在部分词里表现了新的风格,到苏轼就开创了和婉约派对立的豪放词派。
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都市经济的繁荣,为了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词人柳永。
本章将重点介绍当时较有影响的词家,苏轼的词将在下一章里论述。
第一节晏殊、欧阳修及其他词人晏殊(991—1055)是北宋前期较早的词家,在当时的影响也较大。
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生平爱好文学,又喜荐拔人才。
叶梦得《避暑录话》说他爱好宾客,“每有佳客必留”,“亦必以歌乐相佐”。
他的《珠玉词》大部分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
另一部分写离愁别恨的作品,是受了晚唐五代以来传统词风的影响,也是适应尊前花下歌妓们传唱的需要的。
他的国家重臣地位和爱好文酒宴会的生活情趣都和南唐冯延己相近,词风上也受他的影响。
但由于他究竟还处在表面承平的时期,他的词在雍容华贵之中,虽也不免流露寂寞衰迟之感,却没有象冯词里所透露的亡国前夕的忧伤。
下面这首〈浣溪沙〉可略见他的成就。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全词在亭台如旧、香径依然的情境之中,流露春归花落、好景不常的轻愁。
词句也轻清宛转,玉润珠圆。
它是比较投合那些承平时期士大夫的胃口的。
和晏殊同时的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浙江吴兴县)人。
北宋前期词
主要特点:以小令为主 清新、明丽、婉转、缠绵 代表词人:张先、晏殊、柳永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 更南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 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 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 东风。
醉垂鞭 张先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
三、柳 永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 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 世。
——李清照《词论》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 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 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传花枝
平生自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 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刷扮,能口兵嗽,表里 都峭。每遇着、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 当美景,追欢买笑。賸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 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 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 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 筝笑倚银屏, 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 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 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 曾玩府游州。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云破月来花弄影 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北宋前期词
范仲淹、宋祁、张先的词 范仲淹《渔家傲》写边塞风光,开边塞词的先 声。词境慷慨悲壮,苍凉阔大。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写尽春意
盎然的情致和生命力,张先称之为“· · · 尚书” 张先词以小令为主,内容主要写心中事、眼中 泪、意中人,故称为“张三中”;又好用影字, 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
无情不
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
富贵闲雅的晏殊词 风格:珠圆玉润
晏殊词写男女恋情时,不太
描写女性的容貌色相,过滤五 代“花间词”的轻佻艳冶,着 重表现抒情主体的情思。
语言温润秀洁,一洗“花 间词”的脂粉浓艳色彩。
踏莎行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 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 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
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 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
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第二章、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坛概况 富贵闲雅的晏殊词
雅俗并存的欧阳修词
以俗为美的柳永词
北宋前期词坛概况: 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 殊、欧阳修、张先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其中,晏殊、欧阳修、张先承袭了晚唐五代以来的婉约 词风,词作多为小令,题材不外是花前樽下、儿女情长, 风格柔婉旖旎,但他们在继承中也有局部拓新,主要是 在抒情深度和表现手法上有所发展。柳永则更多地继承 了民间词的传统,多写长调慢词,题材以男女艳情、市 民生活为主,为宋词的长足发展开辟了道路。
帘卷压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飞絮无
影”(剪牡丹),故自称“张三影”。 王国维对上面的“闹”、“影”字大为赞赏。
2、北宋前期
连于秦楼楚馆的生活,为歌妓乐工作词。多 写离别相思男欢女爱,词风浅俗艳丽。 《鹤冲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 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奉圣 旨填词柳三变。
一、柳永 (987?~1053?)的生平
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 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 早年生活放浪,自 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落榜后,浪迹天涯,奔走投 谒。景佑元年(1034)中进 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 称“柳屯田”。其《乐章集 》存词213首。
1.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仁宗天圣八 年进士,与宋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 均有来往。晚年游赏于杭州、湖州之间,留 连花酒,与歌儿舞女为伍。他的词集名为 《安陆词》,又称《张子野词》,存180多首。 生活风流疏放,故其词也多写艳情。善 将抽象的感情转移到外在物象之中,尤以用 “影”字著称。因其得意于“云破月来花弄
2.范仲淹
范仲淹传词不多,但质量颇高,如其《渔 家傲》。用词作为抒怀言志的手段、描写边 塞景物和军旅生活是对词题材内容的开拓; 苍凉悲壮的格调为词坛带来新风,并成为宋 豪放词之先声。
苏幕遮(范仲淹)(宋)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词风近于晏殊,言情而深情婉约、格调
清丽,承继承晚唐五代词风而有创新。 如下: 常在词中表现个人身世之感,这是当 时词人写得很少的题材,对于狭隘的风 气有所突破。同时,改变了词的审美趣 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 相呼应。 影响:“深婉开少游,疏俊开子 瞻”。
二、欧阳修的词
北宋前期词
北宋前期词一、人物:1.冯煦《蒿庵词话》云:“宋初诸家,靡不祖述二主,宪章正中(冯延巳)。
”冯煦:(1842~1927),江南通儒。
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参与纂修《江南通志》。
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2.范仲淹朱熹:“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全宋词》仅五篇,另存目三篇。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窦宪典)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因晏殊“神仙一曲渔家傲”为词牌名。
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
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
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
此词即作于知延州时。
评论:宋魏泰《东轩笔录》:“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主之词。
”补:《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
少痴騃、老成尪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化用白居易诗意)3. 晏殊(991-1055)有《珠玉词》三卷,存词130余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七律《示张寺丞、王校勘》上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有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梁园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山亭柳》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
花柳上,斗尖新。
北宋前期词
另如《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前两句写元霄之夜的繁华热闹,后两句 写出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景象,创造出朦胧清幽、 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 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哀伤,表达词人对昔日 恋人的一往情深。 全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 工之妙。词中描写了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 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与孤独。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说欧阳修的词风:‚疏隽开子瞻, 深婉开少游。‛
欧阳修词现存《六一词》和《醉翁琴趣外篇》,约240余首。 作为文坛领袖,其诗文本着明道致用原则,洗净浮艳,但在词里, 却以秀逸的字句,抒写其旖旎的情怀。如《南歌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 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 ‚双鸳鸯字怎生书‛? 上片写新娘精心梳妆的情形。通过对女子连续性动作、神态和 语言的简洁描述,表现其娇羞、爱美的情态、心理以及与郎君的两 情依依、亲密无间。 下片写她写字绣花,富于情味。‚弄笔偎人久‛中的‚久‛字, 准确地表现出她与丈夫的形影不离。结尾三句,写闺房之戏:与夫 君亲热笑闹、相互依偎,以至耽误了针线活,只好停下绣针,拿起 彩笔,问丈夫‚鸳鸯‛二字怎样写。三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新娘的 娇憨及夫妻情深的情景。 全词内容上重点描写新娘在新郎面前的娇憨状态,表现技巧上 采用白描和口语塑造人物,令人耳目一新。
如《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上片从忆昔写起,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却浑然不记。似乎是 追忆往日某一具体醉别,又泛指所有的前欢旧梦,虚实难辨。二、 三句用春梦、秋云作比喻,抒发聚散离合之感。春梦旖旎温馨而虚 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用其象征美好而不久长的情事, 真切形象又令人遐想。接着写眼前:斜月低至半窗,夜已深,床前 的画屏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一个‚闲‛字, 从反面透露出他的郁闷伤感。 下片从西楼欢宴留下的印迹写起:‚衣上酒痕诗里字‛触发词 人对旧日欢乐生活的记忆。最后两句,化用杜牧《赠别》“蜡烛有 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意。红烛虽同情词人,却无计消除 凄凉,只好在寒寂的长夜替人洒下同情之泪。 此词为离别忆旧之作,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 用拟人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 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2北宋前期的词
《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 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 欧阳修词摒弃了花间词派镂金错彩的浮华之气,词 风深婉清丽,疏宕俊朗。 他注重发挥词的抒情功能,往往以豪宕的笔致抒发沉挚 深远的情意,或疏放中含沉郁之致,或深婉中见跌宕之势, 皆情真意浓,深沉绵邈。他还常常通过外在的行动描写和内 在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使词的层次富 于曲折变化,情韵悠长。 此外,欧阳修也创制了少量的长调慢词,一部分作品还 能吸收通俗生动的口语,改变了词的传统的审美趣味,使词 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其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在词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代表作品有《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 院深深深几许)、《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西湖早春烟柳图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 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叹 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干处, 正恁凝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柳永
一、柳永生平
柳永(987?-1053?)初名三变,字景庄,后 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柳永生平大体可以1034年中进士分为前后两期。后 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柳永前期浪迹秦楼楚馆,功名也因此受累,后期为 功名到处奔波。
第十章 北宋前期词
张先郎中字子野,能为诗及乐府,至老不衰, 居钱塘。苏子瞻作倅时,先年已八十余,视 听尚精强,家犹畜声妓。子瞻尝赠以诗云: “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盖 全用张氏故事戏之。先和云:“愁似鳏鱼知 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极为子瞻所赏。 然俚俗多喜传咏先乐府,遂掩其诗声,识者 皆以为恨云。(叶梦得《石林诗话》)
返回
《复斋漫录》云:晏元献赴杭州,道过维 扬,憇大明寺,瞑目徐行。使侍史读壁间诗 板,戒其勿言爵里、姓氏,终篇者无几。又 俾诵一诗云:“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 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名。仪凤终陈迹,鸣 蛙秪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徐 问之,江都尉王琪诗也。召至,
同饭。饭已,又同步池上,时春晚已有落花。
【苏幕遮】 西域舞曲。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 “‘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麿遮’。此 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 拨头之类也。”《词谱》谓宋词家所用,盖因旧曲 另度新声。《清真集》入“般涉调”。双调,六十 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定格】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 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天仙子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 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 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 红应满径。 词牌知识 创作背景 集评
【天仙子】 唐教坊舞曲。段安节《乐府杂录》:“龟兹部, 《万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德裕)进。此曲名 即《天仙子》是也。”《金奁集》入“歇指调”, 所收为韦庄作五首,皆平韵或仄韵转平韵体。《花 间集》收皇甫松二首,皆仄韵单调小令,三十四字, 五仄韵。《张子野词》兼入“中吕”、“仙吕”两 调,并重叠一片为之。 中仄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仄仄。
北宋前期的词
六、柳永 1.柳永的生平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行七,故人称 “柳七”。祖籍河东,徙居崇安。兄弟三人,柳三复、 柳三接与柳三变,三人在当时都有知名度,号“柳氏三 绝”。 柳永主要活跃于宋仁宗时期。景佑元年(1034),他改 名柳永,中了进土。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令、定海 晓峰盐场盐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官终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传《乐章集》,存 词213首。柳永“亦善为他文辞”(《避暑录话》卷 下),“为文甚多,皆不传于世”(《清波杂志》卷 八)。《古文真宝》录其《劝学文》一篇,并有诗一首
4.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讲读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 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 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简析】 前三句写行人途中所见。 这两句写行人途中思乡。 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早春时离家远行,面对美好春光,更 加思念亲人。词的下片写行人想象思妇对自己的思念。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这一句是劝慰 妻子不要整天倚着高楼上的栏杆远望。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这两句是想象妻子 在高楼上远望自己的痛苦失望的情景。
思考练习题: 简述晏殊词的内容和风格特点 简述欧阳修词的内容和风格特点 张先词有哪些创新之处? 范仲淹、王安石的词分别有哪些突破? 柳永对词的发展主要有哪些贡献? 背诵、赏析所讲作品.
3. 欧阳修词的风格 词风深婉清丽,疏宕俊朗。 他注重发挥词的抒情功能,往往以豪宕的笔致抒发 沉挚深远的情意,或疏放中含沉郁之致,或深婉中 见跌宕之势,皆情真意浓,深沉绵邈。 他还常常通过外在的行动描写和对心理活动细致如 微的刻画来展现人物的情感世界,使词的层次富于 曲折变化,情韵悠长。 此外,欧阳修也创制了少量的长调慢词,一部分作 品还能吸收通俗生动的口语,改变了词的传统的审 美趣味,使词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 其词“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在词 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代表作品有《踏莎 行》、《蝶恋花》、《采桑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级中国古代文学讲义·北宋初期的词
词经过晚唐五代许多作家的努力,在题材和语言风格上,大体形成了以花间派为典型的格局。
其间李煜虽有所突破,但他只是一个特例,总的看来变化不大。
到了北宋初期,词继续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但就当时词的文体性质而言,它仍然只是文人在花间樽前一觞一咏之际的娱乐性创作,而不是正面向社会表现自己人格、情操、抱负的文学形式,艺术上也没有什么突破。
北宋初的词作者大都是诗人,如王禹偁、潘阆、寇准、林逋、钱惟演等几派诗人都有词作,但他们的精力主要还是在诗歌上,所以留下的词作数量都比较少;而词风往往和各人的诗风近似。
如钱惟演的词,也像西昆体诗一样辞采华丽,注重于外表的雕饰,他的《玉楼春》词写新竹,有“锦箨参差朱槛曲,露濯文犀和粉绿。
未容浓翠伴桃红,已许纤枝留凤宿”的句子,写得金碧辉煌,却毫无意趣。
而晚唐体领袖寇准的《踏莎行》则比较出色: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结构很精致,视线从春天的远景拉回到画堂的中景,再拉到妆台的近景,然后又从倚楼人的极目长眺拓开去,构成一个回环往复的变化,写出女子相思中的惆怅苦闷,也不脱晚唐体诗歌的风味。
在这批作者中,王禹偁是胸襟比较开阔的一个,他的《点绛唇》词虽然篇幅短小,境界却颇为远大,是北宋初期词的佳作: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写登高临远,视界广大,以此衬托出末句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
此外林逋的《相思令》,则是语言朴素,保存了较多的民间曲子词的生活气息: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这一时期,宋词的创作尚未进入兴盛阶段。
但有一点仍可以注意到,即晚唐五代词中那种对男女之情的热烈大胆、有时甚至很直露的表现,在北宋初期词中已经很少看到了,这终究还是反映了时代文化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