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知识点梳理
矛盾原理知识点总结

矛盾原理知识点总结一、矛盾的概念1. 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人们思维认识事物本质的基本思想方法,是辨证法的根本原则。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与现象中,是事物和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原因。
2. 矛盾的分类根据矛盾的性质和类型,可以分为对立矛盾和非对立矛盾两种。
对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互相排斥、对立的两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非对立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相关、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两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的关系。
3.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内在属性,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事物的重要基础。
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中,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4. 矛盾的特点矛盾具有普遍性、特殊性、斗争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等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表明矛盾贯穿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的特殊性表明矛盾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事物和现象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斗争性表明矛盾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对立的关系,通过斗争实现对立的统一;矛盾的相对性表明矛盾的存在是相对的,即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外部的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是相对的。
矛盾的绝对性表明矛盾的对立双方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
二、矛盾的作用1. 矛盾的推动作用矛盾双方通过对立斗争实现对立的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
2. 矛盾的调节作用矛盾双方通过斗争、对抗实现对立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调节和平衡,保持事物的稳定和动态平衡。
3. 矛盾的转化作用矛盾双方在斗争和对抗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转化和变化,实现对立的统一和事物的发展。
4. 矛盾的消灭作用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矛盾的不断调节和转化,最终可能实现矛盾的消灭和事物的和谐发展。
三、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1. 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是事物内部两个对立因素或对立侧面之间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原则,是辨证法的根本原则。
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矛盾观知识点

哲学矛盾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1、对立统一(矛盾基本属性)【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②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③同一以斗争为前提,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存在(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拆解1】表现:①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拆解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拆解】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要善于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5、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主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主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次矛】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主次方】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次要方面影响事物性质,要求我们分清主流与支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恰当处理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主要知识点归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1
概念定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事物的特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02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方法论之一,是解决矛盾的基本
方法。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03
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在一定场合、一定时间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另一时间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矛盾的解决方法
05
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 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 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就是 矛盾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事物的性质 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 方面规定的。在同一性中存在着斗争 性,在特殊性中存在着普遍性,在个 性中存在着共性。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
03
要方面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1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 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
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次要矛盾的前提,解决次要 矛盾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要条件。
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03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动着事物的发
展和变化。
矛盾的转化与解决
矛盾转化的条件
矛盾转化的条件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相互作 用和影响。
矛盾解决的方式
矛盾解决的方式包括对抗性解决和非对抗性解决两种方式。
政治矛盾知识点

政治矛盾知识点
1.政治矛盾:指社会上基于利益、制度、道德等不同立场或利害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冲突。
2.社会主义制度权力矛盾: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大众利益要求和权贵利益要求的矛盾。
3.城乡发展差距矛盾:指在社会发展中,由于城乡政策导致的城乡经济环境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等。
4.改革开放矛盾:指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传统制度与市场经济制度的矛盾冲突。
5.工人群体矛盾:指在社会利益分配中,劳动者群体之间在利益和地位方面存在的矛盾。
6.原住民矛盾:指在原住民社会生活中,以其政策改变导致的群体内部利益分配矛盾。
7.社会进步和保守斗争矛盾:指在社会发展中,进步思想和保守思想之间的矛盾冲突。
8.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矛盾:指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点

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点
以下是 8 条辩证法矛盾观的知识点:
1. 矛盾具有普遍性,就像天气有时晴有时雨一样。
比如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呀!
2.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犹如呼吸与生命,没了呼吸生命咋继续呢?像我们和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依存,这就是矛盾双方的关系嘛!
3.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就好像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努力克服没准就能迎来成功呢,这就是矛盾的转化啊!
4. 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呀,这不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吗?我们处理问题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呀!
5.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这就好比一场比赛中关键的得分时刻一样重要。
我们做事得抓住主要矛盾呀,不然不是瞎忙嘛!
6.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比如说一个人虽然有些小毛病但善良这就是他的主要方面呀。
7. 要分清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就如同在一堆事情中要先挑重要的做,别眉毛胡子一把抓呀!
8.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就像走路得两条腿协调,同时知道往哪用力呀!
总之,辩证法矛盾观真的超级重要,在生活中处处都能体现呢,我们一定要好好理解和运用呀!。
矛盾的精髓知识点总结

矛盾的精髓知识点总结矛盾是存在于世界上一切事物和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矛盾具有普遍性、独特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们的意志所能改变的。
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矛盾也是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源泉。
矛盾不仅推动事物发展变化,而且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方向。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于矛盾,辩证法的原理是如下: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任何一个事物、现象、运动、过程都包含着矛盾。
没有矛盾就不可能有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在世间万物,不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存在的一切事物和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
例如:生活中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对任何一个事物而言,它总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既有同一性又存在斗争性。
个体发展时,存在着生命和死亡、先进和落后、利益冲突等矛盾。
社会发展时又有阶级和阶级、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存在。
二、矛盾的独特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矛盾的双方,它们的特点是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例如水可以灭火,可加重火负基础。
矛盾的独特性就是指矛盾的对立双方的差别,独立的特点。
对于矛盾的双方,矛盾的双方一定是互相依存和互相对立的。
而且矛盾的双方还存在着结构和独特的特性。
矛盾的对立面,有着相互对立,通过对立面斗争排除矛盾。
矛盾的一点特性是指矛盾的双方是独立的,虽然互相连为一体,但它们相互之间还是各自存在着独立的工模,这个工模。
对矛盾双方的独特性的理解,不是静止的定睛的理解,而是一种动态与激情的理解,是从矛盾双方的动态之间去领悟的。
三、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特定性和不同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矛盾的特性是不尽相同的。
矛盾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矛盾文言文知识点归纳矛盾是一个富有哲理和思辨性的话题,在文言文中也有不少相关的篇章和论述。
以下为您归纳关于矛盾的文言文知识点:一、常见的矛盾相关词汇1、“悖”:意为违背、相反。
如“此说悖矣”,表示这种说法是相互矛盾的。
2、“龃龉”:指意见不合,相互抵触。
例如“其言多龃龉”,形容言语之间存在矛盾。
3、“抵牾”:抵触、矛盾的意思。
“两说抵牾,莫衷一是”,即两种说法相互矛盾,无法判定哪种正确。
二、矛盾在文言文中的表现形式1、逻辑推理中的矛盾自相矛盾:如《韩非子·难一》中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这里卖矛与盾的人所说的话就是自相矛盾的典型。
前后矛盾:在一些文章中,前面所述与后面所讲相互冲突。
2、观点对立中的矛盾不同人物观点的矛盾:例如《庄子》与《韩非子》中,庄子主张顺应自然,而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两者观点存在明显的矛盾。
同一人物不同时期观点的变化:有些文人在经历不同的境遇后,其观点可能会发生转变,从而产生矛盾之处。
三、分析矛盾的方法1、仔细研读文本: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把握整体文意。
2、关注上下文:通过前后语句的联系,判断是否存在矛盾。
3、思考作者的立场和意图:了解作者的背景、思想倾向,有助于分析文中可能出现的矛盾。
四、解决矛盾的思路1、寻找中间立场:在观点对立的矛盾中,尝试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中间观点。
2、探究深层原因: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还是其他因素。
3、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明白矛盾并非绝对的,有时可以相互转化或共存。
五、矛盾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1、推动情节发展:通过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使故事更加曲折有趣。
2、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在面对矛盾时的选择和反应,能够展现其性格特点。
3、深化主题思想:揭示社会、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六、经典文言文篇章中的矛盾示例1、《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对母亲的顺从与对妻子的深情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矛盾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
矛盾命题知识点总结归纳

矛盾命题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矛盾命题的定义矛盾命题指的是两个具有相互排斥关系的命题,它们不能同时成立。
例如,“今天下雨”和“今天不下雨”就是一对矛盾命题。
矛盾命题中的一方成为肯定命题,另一方成为否定命题,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关系。
二、矛盾命题的性质1. 对立性:矛盾命题是相对的,它们具有明显的对立性,不能同时成立。
2. 互斥性:矛盾命题互相排斥,其中一方成立则另一方必定不成立。
3. 联立性:矛盾命题可以联合成立一个完备的判断系统,形成完备的推理结构。
三、矛盾命题的分类1. 绝对对立:两个命题在逻辑上彻底互相排斥,不存在中间状态。
例如,“真假”、“黑白”等。
2. 相对对立:两个命题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具有一定的中间状态。
例如,“干湿”、“高低”等。
四、矛盾命题的应用1. 逻辑推理:通过对矛盾命题的运用,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 论证分析:在辩证分析和论证过程中,矛盾命题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思考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
五、矛盾命题的推理规律1. 排中律:对于任意命题,要么是真,要么是假,不存在第三种可能。
2. 非此即彼:就是两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时成立。
3. 形式上可推出:从一个命题的真实性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命题的真实性。
4. 形式上可推出:从一个命题的假性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命题的假性。
综上所述,矛盾命题是逻辑推理中基本的概念之一,它具有明显的对立性和互斥性。
在逻辑学中,对矛盾命题的深入理解能够有助于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对矛盾命题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逻辑推理规则,认识到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的辩证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梳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为统一属性,斗争性为对立属性,具体事例分析)
(1)同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
与相互转化。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1.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同一性例子:气球上一根绳上的两个人不能
剪断绳子以及赛翁失马焉知非福
(2)斗争性:是指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
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
趋势。
(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包
括生活中的斗争性)
斗争性例子:猫和老鼠在斗争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猫会装睡
(3)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联系:
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关系例子:只有不同的音符,才能演奏美妙的音乐;只有不同的颜色,才能描绘美丽的图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子: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量
力而行、入乡随俗、对症下药
(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例子:苹果、梨子、香蕉有特殊性,但都是水果这是普遍性(3)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例子:苹果,桃子,菠萝的个性离不开共性:有果酸,糖类,
多汁
(4)例子不全还需要找很多例子!。